民族心理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應用_第1頁
民族心理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應用_第2頁
民族心理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應用_第3頁
民族心理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應用_第4頁
民族心理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心理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應用

語言文字的應用情況除了受語言文字本身的共時特點和歷時演變規(guī)律的制約外,還強烈地受到社會、文化特點的影響。社會、文化的特點包括許多內容,主要有人口分布、經濟形態(tài)、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民族關系等。民族心理是民族的社會、文化等特點在人們心理上的反映,包括民族自我意識、民族感情、民族特點等,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對語言文字的應用也起著制約的作用。建國以來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的實踐經驗說明: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的特點,包括其共時特點或歷時特點,其本身特點或應用特點,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民族心理特點的制約,所以研究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應用問題,必須聯(lián)系民族心理特點。在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應用中,民族心理的制約和影響時常反映出以下三對矛盾關系:同與異的關系,變與不變的關系,純與不純的關系。本文試對這三對矛盾做些具體分析,力求從中認識民族心理制約和影響語言文字應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一、同與異的關系

同與異的關系存在于語言文字的各個方面。比如在語言上:同一民族使用相同的語言,這是同;使用不同的語言,這是異。在新詞術語的選擇上,有些語言采用同一來源的借詞,這是同;而有的語言各自使用本語固有的詞,這是異。在文字上,不同民族有的使用相同的文字或文字形式,而有的則使用不同的文字或文字形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內部,有的只使用一種文字,而有的則使用幾種不同的文字。有的文字與現(xiàn)在的口語一致,而有的已經脫節(jié),等等。民族心理對待語言文字中的同和異,往往因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不同時間而有不同的選擇,其不同的態(tài)度受著不同社會特點的制約。

任何民族都有民族認同感,所以一般都會認為同一民族內部的不同成員在民族的一些基本特征上應是相同或最好是相同的,而且總希望相同的成分越多越好。因而,民族心理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往往是趨向于同,即愿意看到共同點,對共同點估計得比較充分,而不愿看到相異點,對相異點的估計往往偏少。如對待語言歸屬問題,人們往往不愿意承認同一民族使用不同的語言,總想把同一民族使用的不同語言看成是方言的差別。這樣一來,受民族心理制約的感性認識與對語言的科學認識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以我國景頗族使用的語言為例:景頗族內部存在支系的差別,不同支系使用不同的語言。這些語言中,景頗語同載瓦語等語言差別較大,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載瓦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二者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詞匯上,相互間的同源詞不到1/3,一些常用的基本詞也不同源,而且同源詞的語音對應很不嚴整。其次,在語音、語法上也有一些差異。國內外研究景頗族語言的專家通過語言比較,幾乎都認為景頗語和載瓦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由于景頗語和載瓦語相差較大,原有的景頗文難以適應說載瓦語的人們使用,客觀上需要創(chuàng)制一種適應載瓦語特點的文字。但在景頗族內部,許多人出于統(tǒng)一的民族心理,不愿承認景頗語和載瓦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盡量強調景頗語和載瓦語的相同特點。這種心理與語言文字使用的客觀規(guī)律是不一致的,而人們決定怎樣認識景頗族語言以及怎樣解決他們的文字使用,則只能遵循語言文字演變的客觀規(guī)律。

又如,對云南蒙古族使用的嘎卓語的歸屬認識,統(tǒng)一的民族心理也有過強烈的反映。嘎卓語是云南蒙古族使用的語言,它不是蒙古語,而是屬于藏緬語族彝語支的一種語言。云南蒙古族為什么使用了彝語支的語言呢?元朝忽必烈率十萬騎兵于1252年進攻云南,由于1381年明軍擊潰了忽必烈軍隊,使得這部分蒙古族官兵在今通海一帶定居下來,并與當?shù)刂饕褡逡妥宓呐油ɑ椋灾鲁霈F(xiàn)了語言轉用,由原來操用蒙古語轉為彝語。后來,他們操用的彝語經過數(shù)百年的演變,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語言——嘎卓語。但由于嘎卓人還清晰地知道其祖先是北方的蒙古族,因而與北方的蒙古族存在深厚的民族認同感。在這種認同感的支配下,他們希望自己現(xiàn)在使用的語言也是蒙古語,而不愿認為自己操用的是一種接近彝語的語言。當他們聽到有的語言工作者提出嘎卓語有蒙古語底層的見解時,感到非常高興,很快就接受了這種錯誤見解。他們甚至用嘎卓語和蒙古語相同的“賓動型”語序以及某些詞偶然的語音接近,來論證二者的同源關系。后來的比較研究成果,已較有說服力地證明了嘎卓語既不是蒙古語,也沒有蒙古語的底層,而是一種屬于彝語支的語言[1]。

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里,各個民族在對待不同民族語言文字的關系上,存在著“求同”的趨向,而對待自己的語言文字,又存在“存異”的心理。所謂“求同”,就是希望各民族語言文字能增長共同成分,以利于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這種統(tǒng)一的心理,在1957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復的《關于少數(shù)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中作為民族語文政策得到了具體體現(xiàn)。其中包括:創(chuàng)制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少數(shù)民族文字時,“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漢語相同或者相近的音,盡可能用漢語拼音方案里相當?shù)淖帜副硎尽保案髅褡宓奈淖?,特別是語言關系密切的文字,在字母的形式和拼寫規(guī)則上應盡量取得一致?!苯洈?shù)十年的新文字的試行和推行效果證明,這些基本原則是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和語言文字使用規(guī)律的,是受到各民族普遍歡迎并得到認可的。我們的國家,不同民族的相互關系十分密切,在設計新創(chuàng)文字時,若能在字母形式和用法上盡可能取得一致,對于少數(shù)民族學習漢語拼音方案或漢族學習少數(shù)民族文字,對于新創(chuàng)文字使用現(xiàn)代化手段,都會有很大的好處,必將會造福于子孫后代。當然在具體貫徹這幾項原則時應適度,不能影響文字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即不能為求“同”而“削足適履”。

在我國歷史上,有不少民族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了類似漢字的文字系統(tǒng),如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方塊壯字、方塊白文、方塊哈尼字等,這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求同心理。這些以漢字為基礎創(chuàng)制的文字,形成了一個“仿漢字”的文字系統(tǒng),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之間在文化上的密切關系。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文字的做法還影響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國,這些國家也以漢字為基礎創(chuàng)造了適合自己語言特點的文字。不同國家的人能夠采取相同、相似的文字形式,這與鄰近國度人們之間的求同心理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里,對待語言文字除了“求同”的心理外,還存在“存異”的一面?!按娈悺?,指的是各民族都熱愛自己的語言文字,都要保存自己語言文字的特點。不管哪個民族,都把語言文字看成是民族的一部分,所以對語言文字的不尊重,都會被認為是對民族的不尊重。求同和存異共存,是辯證的統(tǒng)一。

即使是屬于同一民族而分布于不同國家的跨境語言,在使用什么文字的問題上,民族心理也趨向于“求同”。如苗族除了在我國主要聚居分布外,在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泰國、緬甸、菲律賓以及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也有分布。國外苗族主要使用苗語川黔滇方言。由于不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存在不同特點,其語言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特點,而且在文字上也有差異??梢灶A計,這種差異在今后還會加大。但是,不同國家的苗族普遍存在著“求同”的心理,希望“國內與國外之間應加強互相交流與學習,以縮小二者之間的差別,促進雙方的發(fā)展。”他們還希望能共同使用一種相同的文字。當然,這種愿望至少在近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為語言文字的分化與統(tǒng)一是受社會各種條件制約的,而且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民族語文工作中,雖然要注意“求同”的民族心理,但求同的原則不宜泛用。在有的條件下,求同是可行的,而在有的條件下,則是不可行的。之所以不可行,或是因為違背語言文字演變規(guī)律,或是時機不成熟。下面所舉的就是不可行的例子。

對于少數(shù)民族文字中漢語借詞如何拼寫的問題,過去曾一度出現(xiàn)過“求同”的做法,即:使用拉丁字母的民族文字拼寫漢語借詞時都照抄普通話拼音詞形。以為這樣做不但可以向漢語靠攏,而且可以做到各民族借用漢語借詞在拼寫法上取得一致,盡可能增長各民族文字中的共同成分。這種愿望是良好的,如果能夠做到對各民族是有益的。但是經實踐證明,這樣做違反了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發(fā)展和應用的規(guī)律,而且給少數(shù)民族拼寫自己的文字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由于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漢語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各民族語言從漢語借用自己所需要的新詞已有很長的歷史,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后,隨著我國民族團結的不斷加強,各族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各少數(shù)民族語言從漢語里吸收借詞的數(shù)量比過去更多了。如果新老借詞怎么說就怎么寫,在使用中就不會有什么困難,而如果硬性規(guī)定借詞按普通話拼寫,在書寫時就必須分清哪些是漢語借詞,哪些是本語詞,還要分清哪些是老借詞應按本語讀音拼寫,哪些是新借詞應按普通話拼寫。這樣做,在文字拼寫上就出現(xiàn)兩套拼寫規(guī)則:一套用來拼寫本語詞和老借詞,一套用來拼寫新借詞,勢必造成學習、使用上的困難。1958年以后我國試行的幾種新文字遭受挫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硬性規(guī)定漢語借詞照抄普通話和大量使用漢語借詞。這種不看條件的求同心理,在一段時間內成為許多人的共同愿望,以為這樣做是好事,但后來經過實踐才逐漸使大家認識到其危害性。

語言文字的應用情況除了受語言文字本身的共時特點和歷時演變規(guī)律的制約外,還強烈地受到社會、文化特點的影響。社會、文化的特點包括許多內容,主要有人口分布、經濟形態(tài)、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民族關系等。民族心理是民族的社會、文化等特點在人們心理上的反映,包括民族自我意識、民族感情、民族特點等,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對語言文字的應用也起著制約的作用。建國以來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的實踐經驗說明: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的特點,包括其共時特點或歷時特點,其本身特點或應用特點,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民族心理特點的制約,所以研究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應用問題,必須聯(lián)系民族心理特點。在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應用中,民族心理的制約和影響時常反映出以下三對矛盾關系:同與異的關系,變與不變的關系,純與不純的關系。本文試對這三對矛盾做些具體分析,力求從中認識民族心理制約和影響語言文字應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一、同與異的關系

同與異的關系存在于語言文字的各個方面。比如在語言上:同一民族使用相同的語言,這是同;使用不同的語言,這是異。在新詞術語的選擇上,有些語言采用同一來源的借詞,這是同;而有的語言各自使用本語固有的詞,這是異。在文字上,不同民族有的使用相同的文字或文字形式,而有的則使用不同的文字或文字形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內部,有的只使用一種文字,而有的則使用幾種不同的文字。有的文字與現(xiàn)在的口語一致,而有的已經脫節(jié),等等。民族心理對待語言文字中的同和異,往往因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不同時間而有不同的選擇,其不同的態(tài)度受著不同社會特點的制約。

任何民族都有民族認同感,所以一般都會認為同一民族內部的不同成員在民族的一些基本特征上應是相同或最好是相同的,而且總希望相同的成分越多越好。因而,民族心理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往往是趨向于同,即愿意看到共同點,對共同點估計得比較充分,而不愿看到相異點,對相異點的估計往往偏少。如對待語言歸屬問題,人們往往不愿意承認同一民族使用不同的語言,總想把同一民族使用的不同語言看成是方言的差別。這樣一來,受民族心理制約的感性認識與對語言的科學認識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以我國景頗族使用的語言為例:景頗族內部存在支系的差別,不同支系使用不同的語言。這些語言中,景頗語同載瓦語等語言差別較大,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載瓦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二者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詞匯上,相互間的同源詞不到1/3,一些常用的基本詞也不同源,而且同源詞的語音對應很不嚴整。其次,在語音、語法上也有一些差異。國內外研究景頗族語言的專家通過語言比較,幾乎都認為景頗語和載瓦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由于景頗語和載瓦語相差較大,原有的景頗文難以適應說載瓦語的人們使用,客觀上需要創(chuàng)制一種適應載瓦語特點的文字。但在景頗族內部,許多人出于統(tǒng)一的民族心理,不愿承認景頗語和載瓦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盡量強調景頗語和載瓦語的相同特點。這種心理與語言文字使用的客觀規(guī)律是不一致的,而人們決定怎樣認識景頗族語言以及怎樣解決他們的文字使用,則只能遵循語言文字演變的客觀規(guī)律。

又如,對云南蒙古族使用的嘎卓語的歸屬認識,統(tǒng)一的民族心理也有過強烈的反映。嘎卓語是云南蒙古族使用的語言,它不是蒙古語,而是屬于藏緬語族彝語支的一種語言。云南蒙古族為什么使用了彝語支的語言呢?元朝忽必烈率十萬騎兵于1252年進攻云南,由于1381年明軍擊潰了忽必烈軍隊,使得這部分蒙古族官兵在今通海一帶定居下來,并與當?shù)刂饕褡逡妥宓呐油ɑ?,以致出現(xiàn)了語言轉用,由原來操用蒙古語轉為彝語。后來,他們操用的彝語經過數(shù)百年的演變,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語言——嘎卓語。但由于嘎卓人還清晰地知道其祖先是北方的蒙古族,因而與北方的蒙古族存在深厚的民族認同感。在這種認同感的支配下,他們希望自己現(xiàn)在使用的語言也是蒙古語,而不愿認為自己操用的是一種接近彝語的語言。當他們聽到有的語言工作者提出嘎卓語有蒙古語底層的見解時,感到非常高興,很快就接受了這種錯誤見解。他們甚至用嘎卓語和蒙古語相同的“賓動型”語序以及某些詞偶然的語音接近,來論證二者的同源關系。后來的比較研究成果,已較有說服力地證明了嘎卓語既不是蒙古語,也沒有蒙古語的底層,而是一種屬于彝語支的語言[1]。

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里,各個民族在對待不同民族語言文字的關系上,存在著“求同”的趨向,而對待自己的語言文字,又存在“存異”的心理。所謂“求同”,就是希望各民族語言文字能增長共同成分,以利于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這種統(tǒng)一的心理,在1957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復的《關于少數(shù)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中作為民族語文政策得到了具體體現(xiàn)。其中包括:創(chuàng)制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少數(shù)民族文字時,“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漢語相同或者相近的音,盡可能用漢語拼音方案里相當?shù)淖帜副硎尽?,“各民族的文字,特別是語言關系密切的文字,在字母的形式和拼寫規(guī)則上應盡量取得一致。”經數(shù)十年的新文字的試行和推行效果證明,這些基本原則是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和語言文字使用規(guī)律的,是受到各民族普遍歡迎并得到認可的。我們的國家,不同民族的相互關系十分密切,在設計新創(chuàng)文字時,若能在字母形式和用法上盡可能取得一致,對于少數(shù)民族學習漢語拼音方案或漢族學習少數(shù)民族文字,對于新創(chuàng)文字使用現(xiàn)代化手段,都會有很大的好處,必將會造福于子孫后代。當然在具體貫徹這幾項原則時應適度,不能影響文字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即不能為求“同”而“削足適履”。

在我國歷史上,有不少民族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了類似漢字的文字系統(tǒng),如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方塊壯字、方塊白文、方塊哈尼字等,這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求同心理。這些以漢字為基礎創(chuàng)制的文字,形成了一個“仿漢字”的文字系統(tǒng),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之間在文化上的密切關系。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文字的做法還影響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國,這些國家也以漢字為基礎創(chuàng)造了適合自己語言特點的文字。不同國家的人能夠采取相同、相似的文字形式,這與鄰近國度人們之間的求同心理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里,對待語言文字除了“求同”的心理外,還存在“存異”的一面?!按娈悺?,指的是各民族都熱愛自己的語言文字,都要保存自己語言文字的特點。不管哪個民族,都把語言文字看成是民族的一部分,所以對語言文字的不尊重,都會被認為是對民族的不尊重。求同和存異共存,是辯證的統(tǒng)一。

即使是屬于同一民族而分布于不同國家的跨境語言,在使用什么文字的問題上,民族心理也趨向于“求同”。如苗族除了在我國主要聚居分布外,在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泰國、緬甸、菲律賓以及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也有分布。國外苗族主要使用苗語川黔滇方言。由于不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存在不同特點,其語言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特點,而且在文字上也有差異??梢灶A計,這種差異在今后還會加大。但是,不同國家的苗族普遍存在著“求同”的心理,希望“國內與國外之間應加強互相交流與學習,以縮小二者之間的差別,促進雙方的發(fā)展?!彼麄冞€希望能共同使用一種相同的文字。當然,這種愿望至少在近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為語言文字的分化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