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題西林壁》經典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f6cbf8e06f59a5e829b8d4e83bd456/3df6cbf8e06f59a5e829b8d4e83bd4561.gif)
![古詩《題西林壁》經典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f6cbf8e06f59a5e829b8d4e83bd456/3df6cbf8e06f59a5e829b8d4e83bd4562.gif)
![古詩《題西林壁》經典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f6cbf8e06f59a5e829b8d4e83bd456/3df6cbf8e06f59a5e829b8d4e83bd456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題西林壁》經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能感情朗讀并背誦、默寫古詩。
2了解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背誦并默寫古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育同學對古詩文的愛好、喜愛古詩文。
2學會全面地看待問題。
教具預備:
寫有練習題的幻燈片
教學設計:
一、導語(由介紹詩人入手)
師: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光輝絢爛、歷史悠久,絢爛的古文化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值得后世人們的不斷探究,反復學習。而古詩文則像是這個巨大寶庫中的一顆璀燦的明珠,熠熠生輝,永放光線,制造出這光輝文化的先人們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日老師就帶你們一起熟悉一位特別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蘇軾)
1、簡介蘇軾(重點介紹他的成就及詩風)
2、今日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其中的一首詩。(出題解題)
3、簡介詩的生成背景。(關心同學理解詩意,體會意境)
在蘇軾四十九歲時,當時已經被貶到黃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貶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時,途經江西廬山,廬山的奇美秀麗景色讓他詩興大發(fā),作了五首記游詩,這首是最終一首。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同桌互讀,檢查預習狀況,相互指正。
(設計意圖:由于本首詩沒有生字,同學完全有力量做到相互間指正,讀好,也能落實相互學習的習慣與力量培育。)
(2)指名讀,師作適當的鼓舞評價。
(3)全班齊讀古詩。
2、再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a、依據“解釋”試著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小組要說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
b、在學習過程中,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一起解決。
(師巡察,對各小組的學習作必要的指導。)
(2)反
饋小組學習狀況
師:剛才大家的爭論特別熱鬧,現在老師想聽聽來自各小組的匯報,告知老師你們讀懂詩意了嗎?
小組運用了什么好方法理解詩意的?
(指名各小組代表說,溝通學習古詩的方法,準時表揚、推舉好的方法)
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凹凸各不同。”
抓住“嶺”、“峰”的不同概念體會廬山景象的多變。讓同學運用簡筆畫描述。
嶺
峰
(依據同學的感知特點,形象熟悉能較快關心他們區(qū)分理解。)
出示小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表示“看”的詞語
在遠處_______,在近處______,在高處_______,在低處______,廬山的景象各不
相同。
(此項練習的設計旨在關心同學快速理解詩意,降低理解難度,同時又落實了語文學問的積累與運用。)
(2)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廬山的變幻莫測)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指名讀讀這句詩,并說說詩意。
理解“緣”并指導寫法。緣(右上部分是兩筆:撇折橫折)
師:此山是指哪兒?為什么會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生:由于他就在廬山之中。
生:由于他就在廬山之中,所以視力受限,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生:由于他離廬山太近了
(2)指導朗讀,要求讀出感慨的語氣。
3、復讀古詩,結合實際體會詩中所含的哲理。
(1)師:同樣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卻有著不一樣的樣子,你們有過和一樣的感受和經受嗎?
(生結合實際舉例說說)
那么,你們認為僅僅只是在說廬山嗎?你們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了嗎?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鋪墊,同學很快就能說出:要想全面認清一個事物,必需要全面地、客觀地熟悉,多角度觀看。)
(2)出示練習2
看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們要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設計意圖:強化難點的突破,變淺顯的道理為同學的內化動力。
(3)指導朗讀。
4、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5、小結。
附錄:《題西林壁》賞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巡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看問題應客觀全面,假如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凹凸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由于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定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看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熟悉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動身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熟悉難免有肯定的片面性;要熟悉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需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fā)談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化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巡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看問題應客觀全面,假如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凹凸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由于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定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看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熟悉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親子樂園門票預訂合同
- 中英雙語合作開發(fā)合同范本(Co-development Agreement)
- 個人借款合同格式范例大全
- 三方就業(yè)合同模板:學生、學校、企業(yè)
- 兩人合作創(chuàng)業(yè)合同書樣本
- 個人購銷合同催款函范本
- 臨時用工合同模板樣本
- 個人勞動合同范本:合同格式詳解
- 買賣合同糾紛變更起訴狀范本
- 個人與擔保公司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五章 脊髓損傷患者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北方、南方戲劇圈的雜劇文檔
- 燈謎大全及答案1000個
- 白酒銷售經理述職報告
- 六年級英語上冊綜合測試卷(一)附答案
- 部編小學語文(6年級下冊第6單元)作業(yè)設計
- 洗衣機事業(yè)部精益降本總結及規(guī)劃 -美的集團制造年會
- 2015-2022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數學/英語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3年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單招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鋁合金門窗設計說明
- 小學數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