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寶成鐵路詳細資料大全寶成鐵路(Baoji-ChengduRailway)位于陜西省、甘肅省和四川省境內(nèi),北起陜西省寶雞市,向南穿越秦嶺到達四川省成都市,全長668.198km,國家I級客貨干線鐵路,寶雞至陽平關(guān)段受地形限制為單線鐵路,陽平關(guān)至成都段為復線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1952年7月動工修建,1956年7月建成通車,1958年1月1日正式運營。1958年6月開始進行電氣化改造,1975年在中國全國鐵路中首先實現(xiàn)電氣化。寶成鐵路自寶雞站向南,跨過渭河,經(jīng)過27千米的展線群爬升680米通過秦嶺隧道,到秦嶺站后沿嘉陵江而下,經(jīng)過甘肅省后穿過大巴山區(qū),到廣元站繼續(xù)向西南,過劍門山進入四川盆地,經(jīng)過綿陽、德陽兩市到達成都站。寶成鐵路是一條連線中國西北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的交通動脈,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新中國第一條工程艱巨的鐵路。這條鐵路的建成,改變了〃蜀道難〃的局面,為發(fā)展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建設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窘榻B中文名:寶成鐵路外文名:Baoji-ChengduRailway起點:中國陜西寶雞終點:中國四川成都沿線城市:寶雞、廣元、綿陽、德陽、成都全線長度:669km起用時間:1956年7月正線數(shù)目:寶陽區(qū)段:單線,陽成區(qū)段:雙線.牽引種類:電力,50Hz25000V鐵路等級:國鐵I級?技術(shù)支撐:西南交通大學歷史沿革,線路站點,線路走向,沿線車站,運營情況,貨物運量,地理環(huán)全長2091.48米,較既有線縮短438.52米。本工程橋隧設計采用300年一遇洪水標準,投資估算總額13199.5萬元,設計工期6個月。2008年6月26日,109隧道改線工程正式開工,中鐵一局承建。2008年11月12日14時28分,隨著西局新段SS4-0047牽引的57006次列車通過新109隧道,109隧道改線工程竣工通車!新109隧道是寶成線改線難度最大的一項工程,出徽縣嘉陵車站后避開了既有線沿嘉陵江的字型大彎,通過兩橋一隧將寶成線取直,使寶成鐵路縮短了近500米的距離。新建線路比原線縮短,列車通過速度由原來的每小時60公里提高到80公里。5.K190滑坡改線寶成線K190滑坡位于寶成鐵路馬蹄灣與徐家坪車站之間,北距馬蹄灣車站約3.5km。線路沿嘉陵江左岸南行,進入桑樹梁隧道。嘉陵江在此段呈牛姬湖狀。1992年5月19日,寶成線K190+796?+902桑樹梁隧道進口地段發(fā)生山體塌方約3萬m3,堵塞了K190+832.23?+854.13段兩個明洞之間21.9m的缺口,經(jīng)奮力搶險后,于5月28日通車,造成寶成線中斷行車9do6月25日,該段山體發(fā)生第二次塌方,塌方量約10萬m3,雖經(jīng)千余名鐵路職工和民工晝夜搶險,仍中斷行車19d之多。8月9日,該段山體發(fā)生第三次塌方,塌方量約5萬m3。10月2日,該段山體發(fā)生第四次塌方,塌方量約2萬m3。除上述四次大規(guī)模塌方外,平時山上不斷有小的塌方和落石掉下,由于部分塌方堆積在明洞頂上,造成明洞長時間的嚴重超荷,使明洞發(fā)生變形破壞,至11月上旬,明洞變形加劇,山側(cè)邊墻嚴重侵限,一度中斷客車,于11月15日?16日又造成36h的斷道。因此被迫改移線路4.9公里,增加投資5000多萬元,間接損失約3億多元,1993年修建四橋、三隧,完成兩跨嘉陵江的改線繞避,徹底根除了寶成線上的又一個安全隱患。王家沱改線北端起點6.王家沱改線此處位于王家沱?樂素河間,線路右側(cè)塹坡山體巖石破碎,經(jīng)常落石,危及行車安全。改線里程為224公里633米?225公里331米,改后線路長0.692公里,較原線短6.44米。由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1983年3月開工,1985年1月竣工,工程費用207.21萬元。7.響巖子改線響巖子位于丁家壩~大灘間,線路在山體陡坡下方以路塹、半塹半堤通過,上方危石林立,塌方落石,流泥漫道等連年發(fā)生。1981年7、8月間,先后發(fā)生崩塌落石、路基滑塌重大災害14起。8月16日,293公里365?382米處,塹坡滑塌,812次貨車顛覆,電力機車翻入江中,貨車報廢6輛,中斷行車61小時11分。改線里程為292公里30米~294公里140米。線路靠山內(nèi)移,以1697米長的隧道繞避病害處所。改后線路長1.955公里,較原線縮短154.93米。由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1982年3月動工,1985年10月竣工,工程費用1169.06萬元。8.熊家河改線熊家河位于大灘?軍師廟間,改線里程306公里762米~308公里800米。線路位于熊家河滑坡區(qū),上部為坡積土夾石,下為古錯落體及古崩塌堆積層組成的塊石上。線路在滑坡體下部以半塹通過,加之地下水活動,導致滑坡復活。1956年鋪軌后,第一個雨季,山坡就出現(xiàn)弧形裂縫。1957年修建1、2號泄水導洞,山體仍蠕動不停。1959年,修建兩座大型多級護墻,滑動緩和,但仍不斷發(fā)現(xiàn)裂縫。1964年,修建肋式護墻。1981年雨季后,山體變化加快,擠壞護墻、截水溝、側(cè)溝,邊坡滑塌,肋柱外扭,有劇滑預兆,決定改線。原設計起點在八廟溝明洞出口307公里61米處,新建一座長1588.36米的隧道。施工進入100米,發(fā)現(xiàn)邊墻裂紋,遂改變設計,將隧道進口再向山T則靠攏。新建隧道加長為1668.5米,改線長度為2.08公里,將八廟溝大橋由直線橋改建為曲線橋。此橋原為6孔16米、1孔10米鋼筋混凝土梁橋,改為1孔8米、4孔16米、1孔24米鋼筋混凝土梁橋。改后線路長2.115公里,較原線伸長77.23米。由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1983年1月開工,1985年10月竣工,工程費用1257.91萬元(含報廢工程95.47萬元)。熊家河改線終點,右邊為老線9.軍師廟改線改線里程位于312公里519米~313公里910米處。這段線路地質(zhì)構(gòu)造復雜,上方100~250米的山坡陡崖地段,有危石300多處,經(jīng)常落石,危及行車安全。1981年,在長時間連續(xù)降雨及后沿一股泉水的影響下,9月4日,發(fā)生崩塌性滑坡,坍體自距軌面20-30米處滑下,沖向路基,連同軌道沖向嘉陵江對岸,河道堵塞,斷流12分鐘,水位抬高12米,回流區(qū)2公里。正在施工的西安鐵路局橋路大修隊工棚被埋,13名職工死亡。決定改線。新建1055米隧道1座。改后線路長1.329公里,較原線伸長10.67米。由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1983年8月開工,1985年5月竣工,工程費用791.53萬元(含報廢工程95.47萬元)。軍師廟改線10飛仙關(guān)取直改線332公里484.01米?336公里500米段既有線沿嘉陵江呈燈泡形彎曲,沿線有7孑L16米梁,長140.61米飛仙關(guān)大橋和424.27米飛仙關(guān)隧道,線路長4016m,沿河側(cè)受沖刷,靠山側(cè)有危巖落石,寶成線陽成段增二線時截彎取直,雙線繞行,設嘉陵江3號、4號雙線大橋總計長911.88m,雙線隧道1座136m、縮短線路2457.94m,避開了沿線的沖刷與落石,取消400米以下小半徑曲線4個,順直了線路,改善了行車條件。飛仙關(guān)取直方案11.老鴉崖改線老鴉崖位于冉家河車站南端340公里989米~342公里60米處。右側(cè)系高路塹,塹坡之上巖石在長期風化作用下,經(jīng)常落石,大者達100立方米,破壞性較大。雖經(jīng)多年整治,收效甚微,決定改線。采用隧道避開落石區(qū)。新建隧道1055米,改后線路長1.061公里,較原線縮短10.07米。由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1983年11月開工,1985年9月竣工,工程費用903.15萬元。12.皇澤寺改線皇澤寺為廣元名勝,為唐代女皇武則天的祀廟。本段既有線位于廣元(上西壩)~廣元南(廣元)間,繞山穿寺而過,將皇澤寺一分為二。寶成線陽成段增二線時,地方政府為開發(fā)該寺旅游,要求改線,最后確定線路內(nèi)移,以900米皇澤寺隧道穿山而過,1994年9月隧道全線貫通,改造后線路有所增長?;蕽伤赂木€13.竹園壩--東壩四跨清江取直改線既有線406公里700米~413公里500米段沿清江河呈S彎迂回曲折,線路多以深路塹和短隧道群沿江繞行。410公里200~800米段為塔壩坡積層滑坡。寶成線陽成段增二線時,此處作了長隧方案、四跨清江單繞方案、部分雙繞方案和四跨清江雙繞分步實施方案,最后采用四跨清江雙繞分步實施方案。此方案設有清江2號、3號、4號、5號四座雙線大橋,總長1301.27m。清江1號、2號、3號雙線隧道總長770m。此方案縮短線路2177.58m,取消了14個R<400半徑的曲線,取直了線路。建設復線時有一線尚未鋪軌,到2004年5月前后才完成全部雙繞工程,徹底廢除既有線。竹園壩到東壩四跨清江方案14.羅妙真--馬角壩降坡改線羅妙真至二郎廟段改建寶成鐵路羅妙真至二郎廟車站段,全長41公里,經(jīng)由石公壩、雁門壩、賈家壩、馬角壩。其中,石公壩至馬角壩段全長25.71公里,坡度為20%。,由蒸汽機車雙機牽引,通過能力僅21對/日。寶成鐵路1959年1月9日,成都局將《羅妙真二郎廟段改建復線任務書》報送鐵道部,提出該段線路改建為坡度不大于12%。的復線。同時,由于建在二郎廟車站的江油水泥廠須由馬角壩車站北端的礦山提供礦石,二郎廟至馬角壩間亦須修建復線。同年12月17日,鐵道部審議決定改建工程由成都局自行勘測設計和組織施工。改建工程計畫在既有線路右側(cè)平行修建復線,分兩期進行:初期工程只按第一正線位置修建單線鐵路,設計全長為41.5339公里,主要工程為羅妙真南端區(qū)間至馬角壩北端區(qū)間與既有鐵路接軌的長30.0068公里的新建線路,兩接軌點分別在424.9932公里處和455.000公里處,新建馬鞍塘、斑竹園、大爐山中間站。廢棄兩接軌點間的既有線路和石公壩、雁門壩、賈家壩車站。復線的第二正線為遠期工程,未做施工設計。機務、車輛、給水等設備因無改造必要,也未進行設計。故本段工程實為羅妙真至馬角壩段(以下簡稱羅馬段)。羅馬段新建鐵路占用的全部投影地表面積為148.9萬平方米,平均每公里用地4.1萬平方米。其中須辦理征用補償手續(xù)的耕地共76.5萬平方米(水田43.7萬平方米,旱地32.8萬平方米),拆遷民房25588.51平方米。一、勘測設計1959年,成都局勘測設計所開始進行草測。I960年初,單線施工設計陸續(xù)完成并交付施工。同年5月,鐵道部決定本段應按復線設計;7月,開始進行復線定測;12月底,完成復線的第一正線全部施工設計檔案并分批交付施工。復線的第二正線僅作了內(nèi)業(yè)計算工作,未交付施工設計檔案。改建復線線路按I級線路標準設計,線路上部建筑設計為43公斤/米鋼軌,以后改按50公斤/米次重型鋼軌設計。設計范圍包括羅馬段新建復線的施工設計、馬角壩至二郎廟間舊線地段復線的初步設計以及河口上隧道至清江1號大橋以北的舊線改建工程設計。1964年復工時,僅對羅妙真南端區(qū)間接軌點至馬角壩北端區(qū)間接軌點間新建的單線施工設計作了修改。主要技術(shù)標準:最小曲線半徑為400米,到發(fā)絲有效長度為750米,橋梁載重等級為中?22、中?26級,隧道建筑限界為電力機車隧限-2甲,機車類型為電力機車,牽引定數(shù)為上行2100噸,下行2400噸,通過能力為35.4對,年運量為1500萬噸,電務設備為地下電纜、色燈信號、電氣集中聯(lián)鎖、半自動閉塞。羅妙真至二郎廟段改建線施工設計概算總額為7468.48萬元。其中羅馬段概算總額7157.65萬元,馬角壩至二郎廟段概算總額為310.83萬元。二、施工本段工程經(jīng)歷兩個階段:I960年2月開工,1962年4月奉令停工,歷時2年3個月;1964年11月復工,1969年12月竣工,歷時5年2個月。全部工程共歷時7年5個月。前期施工階段,由成都局第二、第四工程處(1961年10月,改屬西南鐵路工程局)交替施工。施工范圍主要是會龍場隧道、清江2號大橋至馬鞍塘間重點施工項目。后期施工階段,由成都局基本建設處第二、第四工程段施工。1965年11月,除會龍場隧道、清江2號大橋和部分房建工程繼續(xù)由這兩個工程段施工外,其余工程則由第三工程局施工。1966年1月1日,先由第三工程局第六工程處負責組織,后調(diào)第五工程處機械筑路隊配合重點土石方工程施工。1966年8月,第三工程局增調(diào)第一、第二、第五工程處參加施工。改建工程原擬于1967年底完工,因〃文革〃,至1969年底全部工程才告完成。羅馬段完成主要工程數(shù)量:路基土石方2915819立方米。其中,正線部分為1981400立方米,新設的馬鞍塘、斑竹園、大爐山車站站場土石方為934419立方米,正線土石方平均每公里80405立方米;路基支擋建筑物共31座,壇工總量為27575.5立方米,其中干砌片石為2284.3立方米。隧道16座(包括明洞2座),總延長8530.85米,其中有全長4008.99米的會龍場隧道,長度在500~1000米的隧道4座,長度在500米以下的隧道11座。會龍場隧道先由二局第二工程處施工,I960年2月開工,進行洞外土石方工程;3月,南北兩端先后進洞;10月,又由二局第四工程處接替施工,1962年4月停工。1965年2月,由成都局基本建設處第二工程段復工,1968年底完工。隧道內(nèi)采用鋼筋混凝土支撐塊式整體道床。橋梁20座,總延長2710.62米。其中大橋13座,總延長2374.69米;中橋5座,總延長310.31米;小橋2座,總延長25.62米。全長403.18米的清江2號大橋為6孔53米跨度的空腹式鋼筋混凝土拱橋,高51.54米。1960年2月開工時,屬全國鐵路同式橋梁中最大的多跨連拱高墩橋。先由二局第二、第四工程處兩度交替施工,1962年4月停工。1965年3月,又由成都局基本建設處第二工程段復工。整個工程基坑挖方3200多立方米,壇工23000立方米,結(jié)構(gòu)用成型鋼筋500噸。墩臺擴大基礎(chǔ)為140級片石混凝土、T形臺身和菱形墩身為140級及170級混凝土,拱部結(jié)構(gòu)為350級鋼筋混凝土分離式工字截面拱肋。以橫撐聯(lián)結(jié),拱上為300級鋼筋混凝土立柱支撐橋面梁的空腹桁梁架。1966年9月完工。涵渠81座,其中改建2座,新建79座,總延長1723.51米。全段正線鋪設50公斤/米次重型鋼軌,1967年3月1日起鋪設,1969年8月完成,與北端既有線接軌。正線鋪軌總延長29.706公里,站線鋪軌總延長6.669公里。全段修建房屋建筑總面積3434.0平方米。其中,生產(chǎn)用房屋建筑總面積2472.2平方術(shù),生活用房屋建筑總面積961.8平方米,自1965年至1969年陸續(xù)建成。通信設備將原有架空明線改為地下電纜,音頻選號…;信號設備在區(qū)間采用半自動閉塞,馬角壩車站采用大站電氣集中,羅妙真、馬鞍塘、斑竹園、大爐山等車站采用小站電氣集中聯(lián)鎖。使用色燈信號機。羅馬段自I960年2月至1969年12月,共完成投資8704.6萬元,其中建筑安裝工程為8085.0萬元。西南鐵路工程局共完成投資1386.9萬元。此外,1962年、1963年停工維護費28.4萬元;成都局完成投貿(mào)2002.3萬元;第三工程局完成投資5315.4萬元。1969年9月底,羅馬段工程基本完工;10月17日,送電試運行;10月20日,廣元至馬角壩段電氣化工程舉行通車典禮,行車線路改走羅馬段新建線路,既有線路包括石公壩、雁門壩、賈家壩中間站即停止運營。1970年7月1日,新建的羅馬段與廣元至馬角壩段電氣化工程同時正式交付運營。重要事件寶成鐵路大橋垮塌2010年8月19日15時15分許,水害致寶成鐵路德陽至廣漢間石亭江大橋傾斜。行至該處的西安開往昆明K165次旅客列車司機發(fā)現(xiàn)險情后,緊急停車,列車工作人員迅速組織車上約1300名旅客撤往安全地帶。經(jīng)確認,沒有發(fā)生任何人員傷亡。此次水害導致列車機后5-17位車輛脫線。鐵路部門全力組織搶險,并對旅客進行妥善轉(zhuǎn)運。寶成線列車2節(jié)車廂墜江寶成線塌橋重建通車2010年10月13日上午10時,一列火車汽笛長鳴順利通過寶成線石亭江大橋。經(jīng)過50多天緊張的搶建,被〃8?19〃特大洪水沖斷的寶成鐵路廣漢段石亭江大橋順利恢復雙向通車。據(jù)悉,石亭江大橋項目施工總長790米,包括一座長265米的大橋和32米長的中橋,另有長400多米的路基施工。綿陽站改造啟動2012年11月17日凌晨,經(jīng)過施工人員4小時奮戰(zhàn),寶成鐵路綿陽站L2號線路正式改移駁接,這標志著綿陽站站場改造正式啟動。為確保成綿樂城際客運專線和綿陽站改擴建順利進行,經(jīng)成都鐵路局報中國鐵路總公司批準,從11月17日0時起至2013年1月20日18時止,將對綿陽、江油兩站的始發(fā)、經(jīng)停列車作較大調(diào)整。綿陽站改車次變動綿陽站現(xiàn)有6條軌道,旅客站臺3座。站場改造期間,綿陽站原有的6股道將縮減為3股道,該站將停辦11趟過往列車的客運業(yè)務。其中包括:K390次成都-福州、K258次成都-天津、T8912次成都-江油、K452次成都-烏魯木齊、K246次成都-揚州5趟上行客運列車,以及K283次上海-成都、K869次鄭州-成都、K855次蘭州-成都、K165次西安-昆明、K451次烏魯木齊-成都、長期臨客K2057烏魯木齊-成都6趟下行客運列車。據(jù)悉,這11趟過往列車將改在江油站上下車。為此,江油站鄭重提醒:從11月17日起,需從綿陽站乘列車出川的旅客,盡可能改到江油站上車;從北方回綿陽的旅客,盡可能改在江油站下車,再轉(zhuǎn)車回綿陽。關(guān)于調(diào)整后的各次列車詳細上下車時間,請查詢綿陽站、江油站的公告,以免造成出行的差錯和延誤。站改完工后,綿陽站將有12條軌道,5座站臺,旅客可在站內(nèi)換乘普通客車和客專列車。按照計畫,2013年3月,成綿樂鐵路客專鋪軌進入綿陽市區(qū)。隨著客專全線通車,綿陽站將成為成綿樂客運專線僅次于成都站的第二大站。水害區(qū)段清理2018年7月12日晚至13日早7時,受持續(xù)強降雨影響,寶成鐵路陜西略陽縣王家沱至樂素河區(qū)間連續(xù)發(fā)生山體塌方災害,塌方體總量約75000立方米,將白雀寺隧道口掩埋,約100余米鐵路線被土石覆蓋。截至16日16時,現(xiàn)場投入1100余人、挖掘機12臺、裝載機4臺,總計清理植被3000平方米,修建上山通道500米,累計清理塌體16000立方米。2018年7月28日下午5時,中斷行車16天的寶成鐵路終于勝利搶通,全線恢復通車。價值意義寶成電氣化鐵路的建成,拉開了中國鐵路現(xiàn)代化建設的序幕,從此,電氣化鐵路伴隨著祖國經(jīng)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步伐進入了高速發(fā)展期,短短二十余年間,就成為繼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之后第九個擁有一萬公里電氣化鐵路的國家,這一成就的取得,與寶成鐵路鍛煉、培養(yǎng)了一大批建設骨干分不開的。寶成鐵路主要承擔西南、西北兩大地區(qū)間的物資交流,是全國鐵路網(wǎng)的骨架,對于沿線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了不小作用。以后相繼修建了廣元至巴中、德陽至漢旺、廣漢至岳家山、青白江至都江堰等4條支線,促進了附近地區(qū)礦藏資源的開發(fā)。境,沿途地理,線路連線,設備設施,線路設備,車輛設施,建設成果,線路改造,重要事件,價值意義,歷史沿革1913年以后,曾就修建同(大同)成(成都)鐵路進行過多次踏勘,但未動工興建。寶成鐵路1936年~1948年,又經(jīng)過多次勘測比較,曾選定天水至成都方案,但未動工興建。1950年~1953年對天水至略陽和寶雞至略陽兩段又進一步勘測,選定寶雞至成都的方案。寶成鐵路于1952年7月1日從成都端動工,1954年1月,寶雞端也開始施工,1956年7月12日兩端于甘肅黃沙河接軌。1956年7月13日上午10時在甘肅省徽縣黃沙河舉行了接軌儀式。像塔一樣的三棱形的接軌標志上的紅幕被揭去以后,扎彩的火車頭響起一聲長鳴,吐出一縷白煙,拉著彩車徐徐由南向北開過了接軌點,坐在車廂里的當?shù)貎砂俣嗝嗣翊?,都在車視窗,向夾道鼓掌歡呼的人們含笑揮手而去。當施工進入緊張階段的時候,曾經(jīng)動用了中國新建鐵路一半左右的勞動力和五分之四的機械筑路力量。這條鐵路的修建工程。共用了四年多的時間;接軌時間比設計檔案規(guī)定的日期提前了十三個月以上。1958年1月1日正式通車,全線采用蒸汽機車牽引,正式運營。從1958年6月起,寶成鐵路進行了電氣化改造工程,1960年6月建成寶雞至鳳州段工程,1967年開始進行剩余部分改造,1975年7月1日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成為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20世紀I960年代,對寶成線羅妙真至二郎廟段進行改線。1981年至1985年,中國國家投資1.5億元整治寶成鐵路病害。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寶成線作為單線電氣化鐵路,具技術(shù)水平和運輸能力已遠遠不能滿足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1994年,國家決定投資57億元,對寶成線進行復線電氣化建設及既有線電氣化改造。1996年7月1日,寶成復線電氣化建設及既有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這次改造工程,無論是從設計上,還是從施工…上都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線采用了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shù)、新材料、新設備,尤其是計算機技術(shù)的廣泛使用,更使工效大大提高,工程質(zhì)量得到了保證。1998年底,該線復線及電氣化改造主體工程已經(jīng)完成,11月8日,廣元至江油162公里復線電氣化開通。建成后的寶成線的年運輸能力將增加到4000萬噸以上,比過去提高1.5倍,時速由60提高到80公里。經(jīng)過再一次〃充電〃的寶成電氣化鐵路,將與西部經(jīng)濟一起實現(xiàn)第二次騰飛。寶成復線陽平關(guān)■廣元段全線開通:新華社西安1999年12月26日電國家重點工程--寶(雞)成(都)鐵路復線陽平關(guān)至廣元段開通。至此,1993年開工建設的寶成鐵路復線(陽平關(guān)至成都段)全線開通,原本狹窄的我國西南地區(qū)北上鐵路通道大大拓寬。寶成鐵路是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西南地區(qū)北上的主要通道之一。1956年建成通車。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這條鐵路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zhuǎn)狀態(tài)。為了緩解西南鐵路運輸緊張狀況,并為建設貫通俄、中、緬、越的國際大陸橋創(chuàng)造條件,鐵道部決定增建寶成復線。寶成復線全長396公里。其中陽平關(guān)至廣元段雖然長僅73公里,但地處秦巴山區(qū),沿途地形狹窄,山嶺崎嶇,峽谷筆立,嘉陵江水流湍急,沿岸巖體破碎,橋隧長度占線路長度的一半以上。加上這一工程是我國第一次在運營中的電氣化鐵路上增建第二線,車站改建、電網(wǎng)改造等施工從空中到地下,可謂〃天羅地網(wǎng)〃,牽一發(fā)而動全局,施工難度極大。據(jù)介紹,寶成復線建成后,客車通過能力將從以前的每天43對增加到78對,2005年達到112對;貨運能力由以前的每年1158萬噸增加到5000萬噸。2018年1月,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yè)遺產(chǎn)保護名錄。線路站點線路走向?qū)毘设F路沿線均屬于大陸性氣候。氣溫最高攝氏40度,最低攝氏零下25度,年平均降水量為750至1230毫米,最大風力7級。陜西段寶成鐵路寶雞至廣元段全長346.7公里(1981年水害治理后縮短為344.8公里,其中237.5公里在陜西省境內(nèi)),是指從寶雞到廣元以北的上西壩站(1997年改為廣元站)。這段鐵路所經(jīng)之處即歷史上被人們稱為〃難于上青天〃的蜀道,鐵路傍當年的陳倉道(又名故道,北棧道的一部分)、金牛道(又名石牛道、南棧道)附近穿行。寶雞至秦嶺段展線示意圖?甘肅段寶成鐵路甘肅省境內(nèi)路段全長55公里,自寶雞方向于K113+513進入甘肅省境內(nèi),經(jīng)西坡、宏慶、李家河、兩當、聶家灣、徽縣、虞關(guān)等站于K168+477再度進入陜西省境內(nèi)。甘肅省境內(nèi)線路多行駛在峽谷地區(qū),巖層破碎,崩坍現(xiàn)象較普遍,滑坡嚴重。其間靈官峽谷及琵琶崖峽谷,兩岸坡陡,水流湍急,為使線路順直及避開地質(zhì)不良地段,不得不采取截彎取直的改河措施。甘肅境內(nèi)線路六跨嘉陵江。甘肅段線路雖僅55公里,但大部分行駛于人煙稀少、交通困難的崇山峻嶺中,橋隧密集。地震烈度在甘肅境內(nèi)為7度。甘肅境內(nèi)車站7個;隧道、明洞62座、總延長21185米,其中隧道24座、總延長9894米;橋梁78座、總延長1918.75米,其中大橋5座、總延長801.55米。’四川段寶成鐵路四川省段線路全長323.306公里。廣元至江油段為一般山岳地段,江油至成都段為低矮丘陵和平原地段。沿線車站陜西省境內(nèi)寶雞市:渭濱區(qū):寶雞站、任家灣站、楊家灣站、觀音山站、青石崖站鳳縣:秦嶺站、黃牛鋪站、紅花鋪站、油房溝站、鳳州站、七里坪站、鳳縣站漢中市:略陽縣:白水江站、紅衛(wèi)壩站、馬蹄灣站、徐家坪站、橫現(xiàn)河站、略陽站、王家沱站、樂素河站、高潭子站寧強縣:巨亭站、陽平關(guān)站、燕子硬站、丁家壩站甘肅省境內(nèi)隴南市:兩當縣:宏慶站、李家河站、兩當站徽縣:聶家灣站、徽縣站、虞關(guān)站四川省境內(nèi)廣元市:朝天區(qū):大灘站、軍師廟站、朝天南站、觀音壩站、冉家河站利州區(qū):廣元站、廣元南站、走馬嶺站、昭化站、白田壩站劍閣縣:沙溪壩站、上寺站青川縣:東壩站、竹園壩站、羅妙真站綿陽市:江油市:斑竹園站、馬角壩站、二郎廟站、厚壩站、小溪壩站、雙河口站、老坪壩站、江油站、三合場站涪城區(qū):綿陽北站、綿陽站、皂角鋪站德陽市:羅江縣:羅江站旌陽區(qū):黃許鎮(zhèn)站、德陽站廣漢市:廣漢站成都市:青白江區(qū):青白江站新都區(qū):新都站金牛區(qū):天回鎮(zhèn)站、成都站寶成線被取消的車站:白馬關(guān)站、譚家壩站、梅家溝站、新興場站、龍鳳場站、彰明站、老恩壩站、大爐山站、報恩寺站、馬鞍塘站、羅妙真站、東壩站、上寺站、白田壩站。運營情況貨物運量1975年寶成線電氣化后,廣元站至成都東站(貨站)年貨物運輸能力由750萬噸提高到1500萬噸。寶成鐵路北起陜西省寶雞,南行達四川省成都,途徑陜西、甘肅、四川三省,與成渝鐵路、成昆鐵路、隴海鐵路、寶中鐵路四線銜接,全長669公里,是溝通西北與西南地區(qū)的第一條山岳鐵路。全線隧道304座,延長84公里,大、中、小橋1001座,延長28公里,橋隧總延長占線路長度的17%。全線最長的是新會龍場隧道,長4245米。鐵路建成后,由于坡度大、隧道多,進行了電氣化改造。第一期工程寶雞至鳳州段91公里電氣化于1961年完成,1975年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地理環(huán)境寶成鐵路寶雞站——江油站區(qū)段幾乎全部處于山區(qū),由寶雞出發(fā)后就需要先后跨越秦嶺、巴山和劍門山,地勢險要,因此工程相當艱巨。整個寶成鐵路工程打穿上百座大山,填平數(shù)以百計的深谷,單填土石方就有6000萬立方米,按高寬各1米算,可繞地球赤道一周半以±o寶成鐵路老機車鐵路進入秦嶺山區(qū)后沿清姜河盤旋迂回,鐵路通過秦嶺時,從楊家灣站到秦嶺大隧道直線距離只有6千米,但升高卻達680米,即每千米上升110米。為了把坡度改為每千米只升高40米,能夠通行火車,只能把鐵路線反復迂回盤旋,在6千米的直線距離內(nèi)盤繞了27千米;在任家灣站(原寶雞南站,2013年改回最初任家灣站站名)和楊家灣站之間的線路以33%。的大坡度急速爬升。為了克服地勢高差,過楊家灣站后就以3個馬蹄形和1個螺旋形(〃8〃字形)的迂回展線上升,線路層疊3層,高度相差達817米,即為著名的觀音山展線,所以在觀音山站就可以看到三層鐵路重疊的場面。火車上坡時需要三輛電力機車前拉后推方可駛上秦嶺站,下坡時一路剎車,火花四起,蔚為壯觀。再經(jīng)2364多米長的秦嶺大隧道穿過秦嶺地口,即進入嘉陵江流域并到達秦嶺站;越過秦嶺后線路即用12%。的下坡道沿嘉陵江而下至四川省廣元,秦嶺至略陽間先后十四次跨過嘉陵江。寶成鐵路許多線路路段坡度大、坡長、彎道多,尤其是寶雞至秦嶺一段,初期使用功率很低的蒸汽機車作列車本務,則大大減低了線路運輸能力,因此寶成鐵路是中國最早列入電氣化計畫的鐵路。1975年全線電氣化?,F(xiàn)時寶成鐵路全線使用電力機車運行,客車使用SS7D型機車牽弓|,貨車使用SS4、SS4G、HXD1、HXD2、HXD3型機車牽引。其中寶雞至秦嶺段更需要加掛補機,設西局新段秦北運用車間,使用HXD3型電力機車擔當補機,以加大機車牽引力和制動能力。沿途地理寶成鐵路沿途省份和主要市縣陜西:寶雞、鳳縣、略陽、寧強(陽平關(guān)站)甘肅:兩當、徽縣四川:廣元、昭化、劍閣(沙溪壩站)、青川(竹園壩站)、江油、綿陽、羅江、德陽、廣漢、成都沿途河流渭河、嘉陵江、涪江、沱江沿途山脈秦嶺、大巴山、劍門山線路連線寶雞:隴海鐵路、寶中鐵路陽平關(guān):陽安鐵路廣元:西成高速鐵路、廣巴鐵路、蘭渝鐵路德陽:德天鐵路廣漢:廣岳鐵路青白江:成汶鐵路成都:成渝鐵路、成昆鐵路、成灌鐵路、遂成鐵路、達成鐵路設備設施線路設備寶成鐵路廣元至成都段原鋪38公斤/米鋼軌,1970年全部換成50公斤/米的鋼軌。1983年至1985年,成都至綿陽段鋪設無縫線路102公里,1985年又將無縫線路的木軌枕全部換成混凝土軌枕。車輛設施1975年寶成線電氣化時,成都鐵路分局配屬國產(chǎn)韶山型電力汽車58臺。1988年,為適應寶成線運輸發(fā)展的需要,又配屬大功率的韶山3型電力機車17臺,1989年增至59臺。建設成果寶成鐵路工程艱巨,全線共完成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7116萬立方米;隧道304座,總延長84.4公里;橋梁1001座,總延長28.1公里;橋隧總長約占線路長度的17%,正線鋪軌667.71公里。從開工到交付運營間先后發(fā)生嚴重的滑坡58處,崩坍272處,整治工程量及難度都相當大。寶成鐵路線路改造受限于建國初的設計、施工水平,沿線滑坡、崩塌落石等病害較多,一到雨季往往大量發(fā)生,往往中斷線路,1981年,寶成線北段發(fā)生特大洪水,行車中斷長達1462小時42分,之后不得不對靈官峽等地段進行了改線。另外該線大部分地段又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從甘肅到云南的南北向地震帶上,遇到大地震時也易出現(xiàn)線路中斷的情況,2008年,四川省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寶成線北段行車中斷長達283小時,也不得不對受損嚴重的109隧道路段進行改線。另一方面,在鐵路擴能改造中,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陽(平關(guān))成(者B)復線建設中,對原有的部分線路進行了改線,主要目的則在于放大曲線半徑、改善行車條件。從寶雞端開始1.嘉陵江3號橋改線嘉陵江3號橋位于黃牛鋪車站北端,原橋為3孔16米鋼筋混凝土梁橋。1981年8月21日,受洪水和土石流沖擊,成都端橋臺淺基受沖刷,2號橋墩斷裂,臺后路基沖開75米長的缺口,軌排懸空8米。因在既有線擴孔行車干擾大,施工困難,故在既有線右側(cè)20米處新建5孔24米鋼筋混凝土梁橋1座,全長136.75米。改線里程53公里800米?54公里730米,改后線路長0.936公里,較原線長5.97米,由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施工,1981年12月開工,1983年7月竣工,工程費用214.4萬元(含黃牛鋪站改費用41.7萬元)。3號橋老橋?qū)氹u端橋臺2.嘉陵江4號橋改線嘉陵江4號橋位于76公里556米處,為4孔16米鋼筋混凝土梁橋。由于橋梁位置不當,橋梁與河流斜交約45。。成都端橋頭路基深入河灘,壓縮河道,橋梁長度不足。1981年8月,特大洪水沖毀成都端橋臺,第4孔梁墜入江中,被洪水沖到下游200米處,沖毀橋頭路基長50米,第3孔梁外移0.45米,沖毀寶雞端橋臺護錐,決定改線。由75公里345米處引出,穿過797米長的堡子溝隧道后,新建1孔20米,2孔28米,5孔20米低高度鋼筋混凝土梁橋。新橋位于77公里303米處直線地段,與河流基本正交。然后穿過204.2米新油房溝隧道,進入油房溝車站,至78公里425米處與既有線相接。改后線路長2.513公里,較原線縮短566.85米。由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施工,1982年9月開工,1983年9月竣工,工程費用665.06萬元(含改移公路費用67.01萬元)。3,靈官峽改線靈官峽位于鳳縣(雙石鋪)?宏慶(茨壩)間,此處嘉陵江寬僅30米,河型呈〃S〃狀急彎。靈官峽線路沿江而行,其間有隧道、明洞11座,小橋涵25座,曲線13處,其中300米曲線9處,延長3.43公里。115公里714米處為西坡車站,為老滑坡區(qū)。1981年8月,特大洪水造成這一地段新老病害并發(fā)。110公里100米山溝土石流5萬立方米,土石流漫道高出軌面3.5米,淹沒民房22間。110公里300米左側(cè)山坡滑塌約1萬立方米。66?70連續(xù)5座隧道成為泄洪洞,洪水壅高4米,隧道內(nèi)軌排全部翻起。115公里106米?116公里32米,西坡大滑坡復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廚房承包合同范文
- 銷售總監(jiān)聘用合同
- 小型建筑承包合同模板
- 金融期貨合同年
- 酒店用品采購合同
- 抗轉(zhuǎn)發(fā)式干擾雷達信號設計與處理方法研究
- 勞動合同終止通知書三篇
- 隱蔽通信中視覺內(nèi)容隱私保護方法研究
- 2025年北京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股票投資培訓提綱》課件
- 高考語文閱讀兒童視角的作用專項訓練(含答案)
- 保障性住房配套公建工程項目可研報告
- 服務人員隊伍穩(wěn)定措施
- 支氣管鏡護理測試題
- 大連理工大學信封紙
- 圖形創(chuàng)意(高職藝術(shù)設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北京版小學英語必背單詞
- 藝術(shù)課程標準(2022年版)
- 2023年全國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管理學原理00054試題及答案新編
- 稀土配合物和量子點共摻雜構(gòu)筑發(fā)光軟材料及其熒光性能研究
- JJG 921-2021環(huán)境振動分析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