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算法的概念新教材1課件_第1頁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算法的概念新教材1課件_第2頁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算法的概念新教材1課件_第3頁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算法的概念新教材1課件_第4頁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算法的概念新教材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A版數(shù)學必修3第11節(jié)算法的概念計算機與算法:在現(xiàn)代社會里,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畫卡通畫、處理數(shù)據…計算機幾乎可以是一個全能的助手,你可以用它來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那么,計算機是怎樣工作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習算法。什么是算法?

一個農夫帶著一只狼、一只羊和一箱蔬菜要過河,但只有一條小船.乘船時,每次只能帶狼、羊和蔬菜中的一種.當農夫在場時,狼、羊、蔬菜都相安無事。一旦農夫不在,狼會吃羊,羊會吃菜。請設計一個方案,安全地將狼、羊和蔬菜帶過河。趣味益智游戲1、農夫的煩惱過河游戲方法和過程:1、帶羊到對岸,返回;2、帶菜到對岸,并把羊帶回;3、帶狼到對岸,返回;4、帶羊到對岸。

2、請你說出登錄騰訊QQ的步驟。

(電腦已經打開)第一步:打開QQ程序。第二步:輸入QQ號碼。第三步:輸入密碼。第四步:點擊登錄。方法與過程

一般地,對于一類問題的機械式地、統(tǒng)一地、按部就班地求解過程稱為算法(algorithm)它是解決某一問題的程序或步驟.

按照這樣的理解,我們可以設計出很多具體數(shù)學問題的算法.下面看幾個例子:

所謂“算法”就是解題方法的精確描述.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并不是只有“計算”的問題才有算法,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如樂譜是樂隊演奏的算法,菜譜是做菜肴的算法,珠算口訣是使用算盤的算法.

問題一:求解下面二元一次方程,并寫出詳細的過程

①②第二步,解③得第三步,②-①×2得5y=3;④第四步,解④得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第一步,①+②×2得5x=1;③解:知識探究(一):算法的概念思考:你們所寫的解答和課本上的解答有什么不同?課本提供的解答有什么特點?

問題二:你能寫出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嗎?

第一步,

第二步,解(3)得

第三步,

第四步,解(4)得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這五個步驟就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算法現(xiàn)在你對算法有了新的認識了嗎?算法的概念是什么?

在數(shù)學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規(guī)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和有限的步驟.現(xiàn)在,算法通??梢跃幊捎嬎銠C程序,讓計算機執(zhí)行并解決問題.算法的概念思考:有人對歌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4的偶數(shù)都能寫成兩個奇質數(shù)之和”設計了如下操作步驟:第一步:檢驗6=3+3第二步:檢驗8=3+5第三步:檢驗10=5+5......

利用計算機無窮地進行下去!請問,利用這種程序能夠證明猜想的正確性嗎?這是一種算法嗎?探究成果(一):算法概念的形成知識探究(二):算法的步驟設計例:

(1)設計一個算法判斷7是否為質數(shù)。(2)設計一個算法判斷35是否為質數(shù)。(3)設計一個算法判斷2011是否為質數(shù)。例.(1)設計一個算法判斷7是否為質數(shù).第1步,用2除7,得到余數(shù)1.因為余數(shù)不為0,所以2不能整除7.第2步,用3除7,得到余數(shù)1.因為余數(shù)不為0,所以3不能整除7.第3步,用4除7,得到余數(shù)3.因為余數(shù)不為0,所以4不能整除7.第4步,用5除7,得到余數(shù)2.因為余數(shù)不為0,所以5不能整除7.第5步,用6除7,得到余數(shù)1.因為余數(shù)不為0,所以6不能整除7.因此,7是質數(shù).知識探究(二):算法的步驟設計(2)設計一個算法判斷35是否為質數(shù)?353535

35353535

20

35因此,35不是質數(shù)2011201120112011201120112011

……201120112010因此,2011是質數(shù)2010(3)第2009131.1.3.1.設計一個算法判斷2011是否為質數(shù)。

第一步,令i=2.第二步,用i除2011,得到余數(shù)r。第三步,判斷余數(shù)r是否為0,若是則2011不是質數(shù),結束算法;否則,將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第四步,判斷i是否大于2010,若是,則2011是質數(shù);否則,返回第二步算法設計:你能寫出“判斷整數(shù)n(n>2)是否為質數(shù)”的算法嗎?n(n-1)nn

第一步,給定大于2的整數(shù)n。第二步第四步第三步第五步第三步

1.算法設計的目的算法設計的目的是尋求一類問題的算法,把解決過程分解為若干個明確的步驟,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2.算法設計的要求(1)寫出的算法能夠解決一類問題,能重復使用。(2)算法盡量簡單,步驟盡量少。3.算法的表述形式自然語言和數(shù)學語言等探究成果(二):算法設計要點

一位商人有9枚銀元,其中有1枚略輕的是假銀元,你能用天平(不用砝碼)將假銀元找出來嗎?

嘗試練習,應用概念算法一:S1任取2枚銀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天平左右不平衡,則輕的一邊就是假銀元;如果天平平衡,則進行S2;S2取下右邊的銀元放在一邊,然后把剩余的7枚銀元依次在右邊進行稱量,直到天平不平衡,偏輕的那一枚就是假銀元。算法二:

S1任取2枚銀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天平左右不平衡,則輕的一邊就是假銀元;如果天平平衡,則進行S2;S2從余下的7枚銀元中再任取2枚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天平左右不平衡則輕的一邊就是假銀元;如果天平平衡,則進行S3;

S3從余下的5枚銀元中再任取2枚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天平左右不平衡,則輕的一邊就是假銀元;如果天平平衡,則進行S4;S4從余下的3枚銀元中再任取2枚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天平左右不平衡,則輕的一邊就是假銀元;如果天平平衡,則最后剩下的還未稱的1枚銀元就是假銀元。

算法三:S1任取4枚銀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各2枚,如果天平左右不平衡,則輕的一邊中含有假銀元,并進行S2;如果天平平衡,則進行S3;S2將輕的一邊的兩枚銀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則輕的一邊的那枚銀元就是假銀元,稱量結束;S3從余下的5枚銀元中再任取4枚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各2枚,如果天平左右不平衡,則輕的一邊就含有假銀元,并轉向S2;如果天平平衡,則最后剩下的還未稱的1枚銀元就是假銀元,稱量結束。

算法四:S1把銀元分成3組,每組3枚;S2先將兩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假銀元就在輕的那一組;如果天平左右平衡,則假銀元就在未稱的第3組里;S3取出含假銀元的那一組,從中任取兩枚銀元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左右不平衡,則輕的那一邊就是假銀元;如果天平兩邊平衡,則未稱的那一枚就是假銀元.思考?請你根據前面幾個問題總結一下算法有哪些特點?1、有限性一個算法應包括有限的操作步驟,能在執(zhí)行有窮的操作步驟之后結束。2、明確性算法對每一個步驟都有確切的,能有效執(zhí)行且得到確定結果的,不能模棱兩可。3、順序與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下一個步驟都是在上一個步驟完成才能執(zhí)行,并且每一步都是可以完成的。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4、不唯一性課時小結1:算法的概念3:算法的特點2:如何設計算法算法是人機交流的語言,學好它,讓計算機更好為我們服務!預習:用二分法設計一個求方程x2-2=0的近似正根的算法,精確度0.05.練習:(1)任意給定一個正實數(shù),設計一個算法求以這個數(shù)為半徑的圓的面積.(2)任意給定一個大于1的正整數(shù)n,設計一個算法求出n的所有因數(shù).1.批評對作品的意義不言而喻。好的批評如同燈光,指引著作品從暗處走向前臺。近些年的詩歌批評中,不乏這樣的經典或中肯之作。2.但與此同時,詩歌批評庸俗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少詩歌批評為了應酬需要,違心而作,學術含量可疑,甚至墮落為詩人小圈子里擊鼓傳花的游戲道具。這類批評對詩歌創(chuàng)作來說類同飲鴆止渴,還不如索性沒有的好。3.批評文章卻寫得天花亂墜,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鬧劇。這些批評牽強附會、肆意升華,外延無限擴張,乃至另起爐灶,使批評成為原創(chuàng)式的暢想,早已失去了與原作品的聯(lián)系。4.評庸俗化表現(xiàn)為概念代替文本,行為代替寫作。較之個體性的埋頭創(chuàng)作,不少詩人似乎更喜歡混個臉熟,在這樣的背景和語境下,詩歌批評基本淪為詩人間的交際和應酬。哪怕是紛紛攘攘的流派或主義之爭,也往往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名目噱頭不少,卻未見得與文學和讀者有何關系。5.一切表現(xiàn)形式都應該是創(chuàng)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許是明天的現(xiàn)實,當下的現(xiàn)實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們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質,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義”是否與我們的訴求達成一致。6.而批評要做的,就是把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