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指南錄后序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學家、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宋理宗祐寶四年(1256)考取進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贛州(現(xiàn)江西贛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軍進迫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應(yīng)勤王詔,捐家產(chǎn)作軍費,率義軍萬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軍大舉南下,駐軍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資政殿學士身份出使元軍議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脫,經(jīng)海路轉(zhuǎn)至福州,擁立端宗,圖謀恢復(fù),轉(zhuǎn)戰(zhàn)東南,終兵敗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寧死不屈,從容就義。時年僅46歲,遺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作者介紹文化常識序、跋: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編作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guān)問題的研究闡發(fā)?!靶颉币话銓懺跁蛭恼虑懊媪杏跁蟮姆Q為“跋”或“后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nèi)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nèi)容的屬于說明文,對作品進行評論或?qū)栴}進行闡發(fā)的屬于議論文。說和論文體知識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朗讀課文注意字音疏通文意結(jié)構(gòu)分析第1段,述說出使的背景。第2段,敘述在元軍營不辱使命,捍衛(wèi)民族尊嚴的經(jīng)歷。第3-4段,寫北行途中逃脫的行程。第5段,痛定思痛,借回顧九死一生的經(jīng)歷,抒發(fā)精忠報國的激情。第6段,說明詩集的內(nèi)容是“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保存并結(jié)集的目的是“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第7段,正面闡述自己的報國心愿。第8段,交代寫作時間和詩集名。段落層次
第一部分:
(第1—5自然段)敘述出使元營的經(jīng)過及逃亡路上的種種磨難,抒發(fā)九死一生的感慨。第二部分:
(第6—8自然段)說明詩篇的寫作情況和結(jié)集目的,并從當時社會的君臣父子倫理來闡述自己報國的心志。合作探究把握中心探討提問:文天祥是在怎樣的形勢下出使北營的?明確:文天祥是在“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當時元兵已迫近國都門外,出戰(zhàn)、堅守、遷都全都來不及實施)的嚴重形勢下出使北營的。探討提問:文天祥當時的心情和意圖怎樣?明確:心情是:“予不得愛身”(我不能只顧愛惜自己),即已抱定了為國捐軀的決心。其意圖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估計元軍方面還是可以用言語說動的),企圖以外交手段來挽回敗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更希望去觀察一下元軍的情況,回來后好尋求挽救國家的策略)。探討提問:文天祥辭相印不拜而出使元營這件事說明了什么?
明確:不計個人利害,圖救國之策。
小結(jié)第1節(jié)段意:敘寫出使北營的背景、心情與意圖,表達了作者在國事危急之際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探討提問:文天祥至北營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怎樣的?明確:第一階段是:“初至北營……北亦未敢遽輕吾國?!钡诙A段是:“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不得歸矣?!?/p>
第三階段是:“未幾……北驅(qū)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探討提問:文天祥既然“分當引決”(按理應(yīng)當自殺),為什么卻又“隱忍以行”(含垢忍辱地前往)?明確:將以有為也探討提問:文天祥被拘留時“但欲求死”后來隨祈請使北行,理當自殺而“隱忍以行”,這兩種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確:不矛盾?!扒笏馈笔且驗椤安坏妹摗?,以死保全名節(jié);“隱忍以行”,是因為有機會逃脫,還可以有所作為,圖救國之策。
探討提問:“昔人云:‘將以有為也?!边@句話是否可以刪去?明確:刪去后并不影響上下文的連貫性,但此句是下文的綱,作者歷盡限險而不死,就因為他有這樣一個堅強的信念。小結(jié)第2、3節(jié)段意:出使北營,震懾敵方,身受羈縻和被驅(qū)北上,表達了他忍辱負重,圖謀再舉的思想。探討提問:第4段寫了哪幾層意思?明確:第1層,得脫后的喜悅;第2層,受誤會后的困境;第3層,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探討提問:能表達作者急切、緊張的心情,以及連續(xù)所經(jīng)歷的坎坷的動詞有哪些?領(lǐng)會作者用詞靈活多樣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明確:極富表現(xiàn)力的動詞有:“奔”寫出了當時迫不擇路的極快速度;“變”“詭”二字反映了形勢突變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動;“避”“出”“渡”“入”“展轉(zhuǎn)”“至于”等一連串動詞,反映了作者迅速離開險境的情況,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急于南下組織力量抗元以報效國家的急切心情。小結(jié)第4節(jié)段意:寫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難歷程,表現(xiàn)了作者經(jīng)歷艱險,仍力圖中興的心愿。探討提問:在第5節(jié)中,兩次使用“嗚呼”一詞,它在體現(xiàn)層次和表達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明確:第一個“嗚呼”引出種種“及于死”的危難,說明作者自己將生死置之度外;第二個“嗚呼”把思想感情向前推進一步,抒發(fā)對于出生入死而國事難為的傷痛。“痛何如哉!”主要是為國事而痛惜,是脫離險境后的傷痛。探討提問:這段文字中連用了多少個“死”字?這樣寫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連用了22個“死”字,構(gòu)成了生動有力的排比句式,說明環(huán)境險惡,表現(xiàn)了為解救國難而視死如歸的思想感情。探討提問:這段文字和全文有什么關(guān)系?明確:這段文字是全文抒發(fā)感慨、表達心態(tài)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與后一部分的提引。小結(jié)第5節(jié)段意:
以抒情為主,兼用敘述、說明和議論,抒發(fā)飽經(jīng)痛苦以后的無限感慨和為國赴難的大無畏精神。研習:《指南錄后序》的二十二個“死”
南宋愛國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指南錄后序》,以自述抒懷的形式,歷數(shù)作者自己出使北營被扣及伺機脫逃九死一生的艱險歷程。文章氣宇軒昂,慷慨悲歌,尤其是一連串地集中運用“死”字句,氣斷聲吞,扣人弦心,愛國之志,充滿字里行間,舍生取義的崇高品格躍然紙上。嗚呼!予之及于死(1)者不知其幾矣!詆大酋當死(2);罵逆賊當死(3);與貴酋處二十日,爭曲直,屢當死(4);去京口,挾匕首以備不測,幾自到死(5);經(jīng)北艦十余里,為巡船所物色,幾從魚腹死(6);真州逐之城門外,幾彷徨死(7);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竟使遇哨,無不死(8);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9);坐桂公塘土圍中,騎數(shù)千過其門,幾落賊手死(10);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11);夜趨高郵,迷失道,幾陷死(12);質(zhì)明,避哨竹林中,邏者數(shù)十騎,幾無所逃死(13);至高郵,制府檄下,幾以捕系死(14);行城子河,出入亂尸中,舟與哨相后先,幾邂逅死(15);至海陵,如高沙,??譄o辜死(16);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與寇往來其間,無日而非可死(17);至通州,幾以不納死(18);以小舟涉鯨波出,無可奈何,而死(19)固付之度外矣!嗚呼!死(20)生,晝夜事也,死(21)而死(22)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凡“死”字共二十二處。這些“死”字,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既準確鮮明,又形象生動,可謂妙語紛呈,出神入化!從這段文字的結(jié)構(gòu)來分析,“死”①為總述“死”的境地及危險性,具有提領(lǐng)下文“死”②至“死”(19)共十八個“死”字的作用。這十八個“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現(xiàn),每句均以分號隔開。“死”(20)至(22)三個“死”字歸納以上十八種“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對“死”的看法和態(tài)度,“死而死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充分顯示其以“死”報國的宏偉決心和凜然正氣。
從“死”的詞性劃分,作名詞的“死”有①、⑨、(12)、(19)、(20)、(21),共六個,或作主語,或作賓語;作動詞的“死”有②、③、④、⑤、⑥、⑦、⑧、(10)、(11)、(13)、(14)、(15)、(16)、(17)、(18)、(22),共十六個。
從“死”的危險劃分,有的來自敵方(元營),如②、③、④、⑥、⑧、(10)、(13)、(15)等,用以揭露元軍的兇狠和殘暴;有的來自內(nèi)部(南宋),如⑦、⑨、(11)、(14)、(18)等,用以披露南宋的混亂和腐??;有的來自環(huán)境的險惡,如(12)、(16)、(17)、(19)、等,用以透露社會的動蕩和不安。從“死”的方式劃分,主動(自殺)的“死”僅有⑤、⑥、⑦三個,表明作者自己的赤膽忠心;被動(他殺)的“死”有其余十四個(即所有來自敵方和南宋的“死”的威脅),顯示文天祥的高風亮節(jié)。
至于“死”的次數(shù)多寡,“死”前有“屢”、“幾”等詞加以限定,真是“層見錯出”,不計其數(shù),這里就不贅述了。
探討提問:詩集的由來是怎樣的?明確:文天祥“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廢,……”(在患難當中,有時用詩來記錄所遭遇的事情,現(xiàn)在保存著那些稿本不忍心丟掉……)。探討提問:結(jié)集的目的是什么?明確:目的是“將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保ù蛩惆阉卦诩依?,使后世人閱讀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興復(fù)國。)小結(jié)第6節(jié)段意:說明詩集中卷次的劃分情況和結(jié)集的目的。探討提問:第7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明確:這一段作者感慨自身盡忠盡孝,“誓不與賊俱生”的決心以及“鞠躬盡力,死而后已”的頑強意志。小結(jié)第7節(jié)段意:寫出作者忠誠報國、死而無憾的感慨。探討提問:為什么要以《指南錄》命名?明確:取詩集中《揚子江》一詩“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達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歸的一片忠貞愛國之情。小結(jié)第8節(jié)段意:說明作序的時間和詩集的題名??偨Y(jié)提問:課文第5節(jié)連用22個“死”字,歷來受到讀者關(guān)注。這一段的內(nèi)容與后文“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為”一段的議論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明確:第5段痛定思痛,扣住一個“死”字,概括九死一生的經(jīng)歷,表現(xiàn)出“生”之不易。作者萬死不辭,是為了“將以有為也”。第7段“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為”,從當時社會的君臣父子倫理角度闡述報國之志,論述為臣者為子者的人生選擇。前面說“死”,這里說“生”,二者關(guān)系是什么?自己活下來的意義在哪里呢?這段議論,理性地述說生的目的,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正是要為國家作出新的犧牲。這一段表白性的議論在前面敘述的基礎(chǔ)上展開,對自己克服萬難堅定南歸的目的作進一步說明,闡述自己為國犧牲的決心,文章的主旨在此得以提升。主題文章表現(xiàn)了詩人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貞不屈的愛國情感。寫作特點1.本文記敘,抒情,議論很完美地結(jié)合。表現(xiàn)在:
①在記敘的基礎(chǔ)上抒情。例如第2段,寫被驅(qū)北上時,指出“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昔人云:‘將以有為也。’”這里包含著克制內(nèi)心無限痛苦的強烈感情。這是在記敘基礎(chǔ)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帶有議論成分。
②在敘事的前后,用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關(guān)于生與死的問題,文中用大段抒情與描寫相結(jié)合的文字表達心境。
③有時將感情融入敘事。如第3段,既寫出了當時由中興有望到無可投奔的處境,又反映出作者由興奮而悲憤的急劇變化的感情。寫作特點
2.語言生動而準確,特別是動詞的使用。如文中表現(xiàn)行蹤的動詞,表示離開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楊州)”“趨(高郵)”;表示到達某地用“至(海陵)”,“來(三山)”;表示經(jīng)由某處用“過(瓜州揚子橋)”,“道(海安、如皋)”,“歷(吳門毗陵)”。此外動詞“奔”“變”“詭”“行”“宿”“出”“沒”“窮餓”“呼號”“避”“渡”“入”“展轉(zhuǎn)”都準確地表明了活動地點,也表達了作者心情急切、緊張和經(jīng)歷的坎坷。
作者通過自身的艱險經(jīng)歷表達以身許國的決心和奔走報國的心志,抒發(fā)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況下的愛國情懷。
文天祥作為一位歷史上的愛國志士,他的報國行為是感人的,在強敵面前威武不屈,表現(xiàn)了高度的民族氣節(jié)。當然他企圖以言辭說動敵人是對敵方估計不足??偨Y(jié)有關(guān)文天祥的祠聯(lián)
浙江溫州文信國①祠聯(lián):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誼若龜鑒②,忠膽若鐵石;敢問何為浩然正氣③,鎮(zhèn)地為河岳,麗天為日星④。花外予規(guī)⑤燕市⑥冷;柳邊精衛(wèi)⑦浙江潮。①文信國:文天祥曾被封為信國公。②龜鑒:龜,龜卜;鑒,鏡子。龜鑒,借鑒。③浩然正氣:《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雹苕?zhèn)地為河岳,麗天為日星:文天祥《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雹葑右?guī):鳥名。又名杜鵑,鳴聲悲切,從夜鳴叫到天明,聲似“不如歸去”。有“杜鵑啼血”之說。李白《蜀道難》:“又見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雹扪嗍校涸蠖?,今北京。⑦精衛(wèi):神話中的鳥。“精衛(wèi)填?!保V赴凑找讯繕?,奮斗不止。有關(guān)文天祥的祠聯(lián)
北京文天祥祠聯(lián):南宋狀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正氣貫人寰,河岳日星傳萬世;明禋崇廟觀,丹心碧血照千秋。(禋:祭祀。)海豐縣方飯享聯(lián):熱血腔中只有宋;孤忠?guī)X外更無人。A.名詞作狀語北雖貌敬(貌:表面上)予分當引決(分:按名份)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日與北騎相出沒(日:每天)B.形容詞作動詞北亦未敢遽輕吾國(輕:輕視)詞性活用詞性活用(二)C.動詞作名詞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B.名詞作動詞道海安、如皋(道:取道)則直前詬虜帥失信(前:走上前)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維揚帥下逐客之令(下:下達)古今異義窮餓無聊,追購又急(古:沒有依托。今:單調(diào),沒有價值。)以至于永嘉(古:到達。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詞。)初至北營,抗辭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為巡船所物色(古:搜尋。今:尋找需要的人才或東西。)幾彷徨死(古:走投無路。今:猶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古:出使一次。今:一群人)是年夏五(古:指示代詞,這。今:判斷動詞)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約以連兵大舉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亂尸中請罪于先人之墓將請罪于君/請罪于母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介賓短語后置介詞短語后置1、介詞結(jié)構(gòu)“于……”常放在謂語動詞后
作補語,這類補語按現(xiàn)代漢語習慣是放在謂語動詞前作狀語翻譯是就把它作了狀語。例: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公與之乘,占于長勺2、介詞結(jié)構(gòu)“以……”多置于動詞前作狀語例: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予羈縻不得還真州逐之城門外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被動句式☆初,奉使往來,無留北者被動句: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的句式叫被動句。1、用“于”表被動例:而君幸于趙王……李氏子蟠……不拘于時,學于余。2、用“見”“見…于…”“受…于…”表被動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被欺辱)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我實在害怕被大王(指秦王)欺騙而辜負趙國)
3、用“為”“為……所……”“……為所……”表被動例:兔不可得,而身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實驗室管理與運作模式試題及答案
- 管理學原理題庫
- 注冊會計師備考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及個體解決方式試題及答案
- 高職老師課題申報書
- 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全面剖析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中的品質(zhì)追溯體系研究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財務(wù)管理知識點測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衡水市重點中學高考仿真模擬語文試卷含解析
- 2025年福建廈門湖濱中學高考語文押題試卷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四中聯(lián)盟體2024-2025學年高考考前提分語文仿真卷含解析
- 對中標候選人的異議書
- 2024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長辛店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四年級英語 Lesson 14 Are You Short or Tall 全省一等獎
- 粉塵涉爆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風險監(jiān)測預(yù)警系統(tǒng)技術(shù)指導(dǎo)
- 遵義會議精神宣講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見病例分析
- CJJ-181-2012(精華部分)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shù)規(guī)程
- 【基于UASB+SBR的組合處理工藝的制藥廠廢水處理工藝設(shè)計12000字】
- 文學作品中的意象與象征解讀
- 2021年內(nèi)痔內(nèi)鏡下微創(chuàng)診療指南解讀講座課件
- 火工品檢查登記制度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