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jīng)講解課件_第1頁
手太陰肺經(jīng)講解課件_第2頁
手太陰肺經(jīng)講解課件_第3頁
手太陰肺經(jīng)講解課件_第4頁
手太陰肺經(jīng)講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jīng)絡腧穴各論第三章

經(jīng)絡腧穴各論

[目的要求]

1.掌握十四經(jīng)脈的循行、與臟腑的聯(lián)系。

2.掌握十四經(jīng)脈各經(jīng)的腧穴主治概要。

3.掌握150個重點腧穴的定位、主治特點。

4.掌握特殊腧穴的刺灸方法、注意事項。

復習:1.十二經(jīng)脈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詳2.十二經(jīng)脈在體表循行規(guī)律?

3.十二經(jīng)脈在四肢的分布情況?

手太陰肺經(jīng)

LungMeridianofHand-Taiyin,LU.大綱要求掌握內容:

1.經(jīng)脈循行及其與臟腑、組織器官的聯(lián)系。

2.中府、尺澤、孔最、列缺、經(jīng)渠、太淵、魚際、少商的定位、主治。循行要點起于中焦主要循行于上臂內側面前緣聯(lián)系臟腑器官肺、胃、大腸喉嚨(氣管)主治概要臟腑病:咳嗽、氣喘、胸部脹滿、咽喉腫痛經(jīng)脈?。喝迸璨亢褪直蹆葌惹熬壨础⒓绫澈?、疼痛。經(jīng)脈循行1.起于中焦(中焦:胃脘部)2.下絡大腸(絡:聯(lián)絡。網(wǎng)絡、散絡的意思。用如動詞,意為網(wǎng)絡樣分布。)3.還循胃口(還:回來;循:順沿,意為順著走。胃口:指賁門部。

)4.上膈屬肺(屬:隸屬、統(tǒng)屬)5.從肺系,橫出腋下(肺系:指氣管、喉嚨。系,系帶、懸系的意思。腋下:指腋前方,其穴為中府、云門。)6.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臑:指上臂部。)7.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臂內上骨:指橈骨。廉:指側邊,棱角部。寸口:橈動脈搏動處。魚:指大魚際部)8.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支者:指支脈,仍屬經(jīng)脈部分。中焦絡大腸胃口上膈腋下屬肺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肘中循上骨下廉寸口上魚際大指端次指內廉出食指端手太陰經(jīng)脈循行簡示手太陰肺經(jīng)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穴重點穴:中府(募)、尺澤(合)、孔最(郄)、列缺(絡)、經(jīng)渠(經(jīng))、太淵(輸、原)、魚際(滎)、少商(井)危險穴:中府、云門(一)中府云門

[定位]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云門: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云門中府

取法:正坐位,以手叉腰,取鎖骨外端下方凹陷處的云門穴。云門直下1寸,平第一肋間隙處取之。[穴義]中——中焦;府——聚也。穴為中氣所聚。[特性]

肺之募穴;手、足太陰經(jīng)之交會穴。[主治]1、清宣肺氣、止咳平喘:咳嗽、哮喘。

2、通絡止痛:胸痛、肩背痛。[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向內深刺,免傷肺臟,而致氣胸。[配伍]配肺俞治療哮喘,外感咳嗽;配復溜治療肺燥熱咳。(二)天府俠白

[定位]

天府: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簡便取法:臂向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側處是穴。俠白: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處。

天府俠白[主治]

1、共性(1)止咳平喘:咳嗽、氣喘。(2)通絡止痛:上臂內側疼痛。

2、特點天府:(1)清瀉肺熱:鼻衄(2)消癭氣:癭氣[配伍]天府配合谷治療鼻衄俠白配肩髃、尺澤治療上臂內側疼痛(三)尺澤孔最列缺經(jīng)渠太淵

[定位]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

孔最:在前臂掌面橈側緣,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先取尺澤與太淵中點)

尺澤孔最列缺: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經(jīng)渠:在前臂掌面橈側緣,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太淵: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列缺經(jīng)渠太淵[主治]1、共性(1)宣肺止咳、理氣平喘:咳嗽、氣喘、胸部脹滿、胸痛。(2)清瀉肺熱:咽喉腫痛、外感發(fā)熱無汗。(3)通絡止痛:前臂內側的疼痛。

2、特點:尺澤:(1)肺經(jīng)合穴,五行屬水,為肺經(jīng)子穴,可瀉肺經(jīng)實熱,如肺熱咳血、咳嗽、潮熱等(2)鎮(zhèn)靜熄風:小兒驚風。(3)清暑和胃:急性吐瀉、中暑

孔最:肺經(jīng)郄穴,止血為其特長,治療咯血、鼻衄、痔瘡出血

列缺:通絡止痛:頭痛、項強、口喎、牙痛

太淵:無脈癥(脈之大會)[操作]1.尺澤穴可點刺出血,治療急性吐瀉、中暑。2.太淵穴用爪切進針,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特性]1.列缺: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任脈)2.太淵:輸穴,五行屬土,為肺經(jīng)母穴,可治療肺氣虛咳嗽;原穴、八會穴之脈會(可治經(jīng)脈氣血瘀滯運行不暢病癥——無脈癥)[配伍]尺澤配肺俞治療咳嗽、氣喘,尺澤配委中治療吐瀉;孔最配合谷、大椎治療熱病無汗;列缺配照海治療陰虛咽痛;太淵配內關、三陰交治療無脈癥。(四)魚際少商[定位]魚際:手拇指本節(jié)(第1指關節(jié))后凹陷處,約當?shù)?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少商:手拇指末節(jié)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處。

[主治]1、共性:(1)宣肺清熱,止咳平喘:咳嗽,哮喘,外感發(fā)熱。(2)清熱利咽:咽喉腫痛。(3)通絡止痛:手指疼痛、腫、麻木(偏癱拇指上抬無力,魚際配陽溪,電針刺激)

2、特點

魚際:(1)清熱利咽:發(fā)熱,咳血,失音。(2)小兒疳積,乳癰。

少商:(1)瀉熱:高熱、鼻衄(咽喉腫痛要穴)。(2)醒腦開竅:昏迷、癲狂。[操作]魚際治小兒疳積用割治法;少商淺刺0.1寸或點刺[配伍]

魚際配合谷治療咽喉腫痛、失音;少商配合谷治療咽喉

腫痛;少商配關沖、中沖治療中風昏迷。經(jīng)脈走向

體表:外行線起于側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內側前緣,過寸口,止于拇指橈側端

體內:起于中焦,屬肺,絡大腸,聯(lián)系胃及肺系取穴要點

主要掌握鎖骨外端、第一肋間隙、肱二頭肌、肌腱的橈側緣,肘、腕橫紋,橈動脈,第一掌骨等解剖標志。小結結束語當你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時,失敗也是偉大的,所以不要放棄,堅持就是正確的。WhenYouDoYo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