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的書學淵源_第1頁
《蘭亭序》的書學淵源_第2頁
《蘭亭序》的書學淵源_第3頁
《蘭亭序》的書學淵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蘭亭序》的書學淵源

1600多年前,這個叫“蘭亭”的地方成為了書壇的圣地。《蘭亭序》,僅有區(qū)區(qū)300余字的一紙行書,卻堅固地豎起了一座難以逾越的藝術高峰。神話也由此開始,凄婉悱惻,撲朔迷離,千百年來《蘭亭序》疑云籠罩,后世之人再也沒見會稽山上的“靈光一現(xiàn)”。酒神品,不可再現(xiàn)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25年)三月三日,日和風清。在今浙江省會稽山上的蘭亭,一群文人正在飲酒賦詩。乘著酒性,大家詩性愈濃,日落時分,已成百首。有人提議,將當日所作詩句匯集成冊。于是,大家一致推舉以書法名世的王羲之執(zhí)筆為這個集子作序。此時的王羲之已經(jīng)有了九分醉意,并不推辭,他命小童鋪開一張極薄的蠶繭紙,拿出一支鼠須筆飽蘸墨汁,用他最擅長的中鋒屏氣疾書……《蘭亭序》洋洋灑灑28行,共324字。文章寓意高遠,蘭亭幽靜雅致的自然環(huán)境、朋友相聚的愉快心情、知足常樂的美好情懷盡在其中。書法上的優(yōu)美更是遒媚勁健、變化無窮。特別是通篇有20多個“之”字寫得精美絕倫、千姿百態(tài),竟然無一雷同。王羲之酒醒后再看《蘭亭序》,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20多個無一雷同的“之”字真是出神入化,連自己都被折服了。后來王羲之又試著多次復寫《蘭亭序》,但遺憾的是,他再也寫不出那樣千姿百態(tài)的字了。最后,王羲之終于明白,《蘭亭序》是他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巔峰之作,也是他這一生中唯一的不可再現(xiàn)的作品。王羲之非常珍惜《蘭亭序》,除了自己珍藏,還將它作為傳家之寶留給了后世子孫。蕭翼以作為實現(xiàn)藝術目的的《蘭亭序》的出現(xiàn),讓他無法不堅持王羲之共有七子一女,但是他最后將《蘭亭序》留給了誰來保管傳承,卻成了一個謎。直到智永闡師的出現(xiàn),《蘭亭序》才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之中。智永闡師本姓王,是王羲之的第五子徽之之后。他少年出家,人稱“永闡師”。智永闡師酷愛書法,曾閉門習書30年,是當時聲名卓著的書法家。智永闡師臨死前,將自己珍愛并珍藏了多年的《蘭亭序》傳給了同樣熱愛書法的弟子辯才和尚。辯才和尚對書法也頗有研究,他十分喜愛《蘭亭序》,并且將它視為珍寶,從不示人。為了妥善保管師傅留下的寶物,他特意在臥室的梁上開鑿了一個洞,將《蘭亭序》放在里面。作為書圣王羲之留下的傳家之寶,酷愛書法的人都希望一睹其風采,身為大唐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李世民酷愛名家墨寶,在書法和文詞上也頗有名氣。當他聽說《蘭亭序》的真跡就在一個叫做辯才的和尚手里,便屢次召見辯才,希望能看看真本。但是辯才和尚并不想將《蘭亭序》交出,于是便始終推說自己不知道真跡的下落。李世民明明知道《蘭亭序》的真跡就在辯才的手里,但是又不能強奪,最后只好決定智取。李世民知道辯才也酷愛書法,于是派監(jiān)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去接近辯才,希望能有機會找到《蘭亭序》的藏所。蕭翼扮成窮書生后便來到了辯才和尚所在的永欣寺。辯才并不知道蕭翼的真實身份,只知道他是一個窮書生,而且也是酷愛書法之人,因此兩人談得很投機。在幾次的探討中,蕭翼以其對書法的獨特見解博得了辯才的好感,兩人的關系也逐漸親密起來。待兩人的關系穩(wěn)定后,蕭翼便故意拿出了幾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請辯才鑒定真?zhèn)?。其實幾件作品都是王羲之的真?是唐太宗交給蕭翼,讓他用來騙取辯才信任的。但是辯才并不知道其中原委,他看過幾件真品后肯定了那些都是王羲之的真跡,但同時也說那些雖好,但不是珍品,真正的珍品是《蘭亭序》,而且就在他手里。蕭翼故意表示不相信辯才所說,還聲稱《蘭亭序》早已下落不明,怎么可能在他手中。辯才見蕭翼不肯相信自己所說,便說出了他如何得到《蘭亭序》的經(jīng)過,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所說,還將藏在房梁上的《蘭亭序》取出來給蕭翼品鑒。蕭翼見到《蘭亭序》后故意說那是贗品來迷惑辯才,辯才不信,便時常拿出來與蕭翼共同研究。這樣反復幾次后,蕭翼就知道了辯才將《蘭臺序》藏在了什么地方。有一天,辯才有事外出了,留下了蕭翼獨自一人在寺里,蕭翼就乘機從辯才的房里取出了《蘭亭序》,然后立刻離開永欣寺,回到京城將取得的《蘭亭序》獻給了李世民。就這樣,《蘭亭序》就到了李世民的手里。當辯才回到寺里,發(fā)現(xiàn)《蘭亭序》不見了,非常難過,沒過多久便園寂歸天了。溫浚之亂的昭陵李世民得到了《蘭亭序》后非常喜歡,不但經(jīng)常拿出來欣賞,還特命大臣趙模、馮承素、虞世南、褚逐良等人精心復制了一些摹本。對于這些摹本或者石刻、拓片,唐太宗也十分喜歡,還將它們賞賜給一些皇族和寵臣。由于真跡難求,因此這些“略遜真跡一等”的摹本也達到了一本難求的地步。李世民十分珍愛《蘭亭序》,長年惦念不已,到了臨終的時候,實在無法割舍,就在遺詔中明確要求《蘭亭序》陪葬。到了五代時期,曾經(jīng)在陜西關中任節(jié)度史的溫韜成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大盜墓賊。當時唐帝的陵墓大都在他管轄的范圍內(nèi),他在任節(jié)度史的7年里,把許多陵墓翻了個底朝天,還將自己從陵墓盜取得物品編成名冊公諸于世,被盜墓賊們公尊為“祖師爺”。據(jù)說,溫韜在挖掘李世民的昭陵時頗為費勁,因為昭陵修建的異常堅固,他讓士兵費盡力氣打通了75丈長的墓道,才進入地宮。他聲稱昭陵內(nèi)的建筑和內(nèi)部設施非常的宏偉壯麗,就和長安皇城宮殿一樣。李世民的正寢在墓室的正中央,在它的東西兩廂分別放有兩座放有石函的石床,在石函里面放有鐵匣,里面裝的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一些名家墨寶字畫等。根據(jù)溫韜的物品名冊得知,其中最為珍貴的就是三國大書法家鐘繇和東晉時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這些珍寶被盜出后,有些至今下落不明。溫浚之亂,《蘭亭序》本藏昭陵的黨組織所藏即關于《蘭亭序》真跡的下落,千百年來疑云重重。有人認為當年溫韜并沒有盜取昭陵,因為昭陵是依山而鑿,非常堅固,憑著當時的開鑿條件,溫韜想要進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蘭亭序》如果作為陪葬品葬于昭陵的話,就應該還在陵墓中。著名考古學者郭沫若當年就比較認同這種說法。也有人認為,史書上雖然記載了溫韜盜取了昭陵,并說在鐵匣中最珍貴的藏品是王羲之的真跡,但是卻并沒有說明其中包括《蘭亭序》,而且從以后也沒有任何關于真跡流傳于世和有人收藏的記錄。這很可能是因為溫韜盜墓時由于時間比較匆忙,再加上一心只想盜取陪葬珍品,所以并沒有對昭陵作全面的搜索,所以《蘭亭序》很可能仍然藏在昭陵中一個更加隱秘的地方。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當年溫韜盜取昭陵后,之所以沒有見到《蘭亭序》,是因為《蘭亭序》并沒有作為陪葬品進入昭陵,而是被同樣熱愛書法的唐高宗皇帝李治悄悄留下了。據(jù)說李世民死后所立遺詔中明確表示要將《蘭亭序》陪葬,但他的兒子李治也十分喜愛《蘭亭序》,于是便暗中讓人將復制摹本放入陵墓中,自己留下《蘭亭序》的真跡。后來,李治駕崩時,也立下遺囑要將他生前收藏的全部書畫陪葬,其中也包括《蘭亭序》。而武則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將真跡悄悄留下,將復制的摹本作為陪葬品放入了夫君李治的陵墓中。直到武則天死后,《蘭亭序》的真本才被放入了她的乾陵墓里?,F(xiàn)在,我們看到的《蘭亭序》應該是復制的摹本,因此不能夠展現(xiàn)《蘭亭序》真正的風采,而《蘭亭序》真跡的下落,則至今無人知曉。進行“興懷”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祖籍瑯琊(今屬山東臨沂),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nèi)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短m亭序》全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