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汽車行業(yè)2023年投資策略-插混步入加速期海外布局正當時1、汽車板塊復盤1.1、A股汽車指數跑贏市場2022/1/1-2022/11/25,中信A股汽車指數下跌17.2%,跑贏A股市場(vs.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分別下跌23.6%/下跌17.3%);其中,中信整車指數下跌20.4%,中信汽車零配件指數下跌13.8%,零部件表現相對優(yōu)于整車。2022/1/1-2022/11/25,中信H股汽車指數下跌43.0%,跑輸H股市場(vs.恒生指數/恒生國企指數分別下跌24.9%/下跌27.5%)。我們將年初至今的A股汽車表現劃分為三個階段,1)階段一(2022/1-2022/4)成本+疫情擾動的估值回落階段;2)階段二(2022/5-2022/6)利好政策驅動的估值提振階段;3)階段三(2022/7-至今)業(yè)績與銷量兌現階段。1.2、階段一:成本+疫情擾動的估值回落階段一(2022/1/4-2022/4/26):中信A股汽車一級指數下跌33.4%,跑輸A股市場(vs.中證500下跌28.8%);中信H股汽車指數下跌31.0%,跑輸H股市場(vs.恒生下跌14.4%)。在此階段內,板塊集體回調,A股PE-TTM估值回落至30x;其中,4月疫情導致國內汽車產業(yè)鏈受挫,4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35.5%/環(huán)比-34.0%(1-4月累計零售銷量同比-11.9%)。從基本面角度來看,1Q22A股汽車營業(yè)收入同比高個位數增長,歸母凈利潤同比低個位數增長;其中,整車營收環(huán)比降幅高于零部件(零部件受益于產品升級+新定點釋放),但主機廠價格傳導/成本上漲的對沖能力相對強于零部件(1Q22整車毛利率與2021年基本持平,毛利率表現相對優(yōu)于零部件)。我們判斷,1)2022/1-4月板塊回調,主要由于成本+疫情擾動的估值回落;2)鑒于成本上漲+供應鏈偏緊,市場出現對銷量/業(yè)績修復的擔憂。1.3、階段二:政策扶植力度超預期,估值提振階段二(2022/4/26-2022/7/4):中信A股汽車指數上漲47.8%,跑贏A股市場
(vs.中證500上漲24.6%);中信H股汽車指數上漲31.8%,跑贏H股市場
(vs.恒生上漲9.5%)。在此階段內,板塊系統(tǒng)性上漲,A股PE-TTM估值抬升至47x;其中,整車表現好于零部件(自主車企長安、長城、吉利領漲)。政策大力扶持汽車產業(yè),是驅動此階段上漲的主要原因;2022/5-6月中央開啟第三輪購置稅減免優(yōu)惠、疊加各地方因地制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優(yōu)惠,1)燃油車:補貼力度高于前兩輪購置稅優(yōu)惠政策,首次涵蓋1.6L-2.0L排量乘用車。2)新能源車型:地方提高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有效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釋放。從基本面角度來看,1)銷量:2022/5-6月汽車行業(yè)經歷了2015年至今的利好政策扶持力度最大且最為密集的階段;市場情緒+需求得到有效提振(6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22.6%/環(huán)比+43.5%至194.3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130.8%/環(huán)比+47.6%至53.2萬輛),產銷恢復節(jié)奏如期兌現。2)業(yè)績:
2Q22A股汽車營業(yè)收入與歸母凈利潤同步同比回落;其中,鑒于產品結構改善/ASP抬升、以及成本傳導,整車表現相對優(yōu)于零部件。我們判斷,1)2022/4-7月板塊上漲,主要由于政策密集出臺,市場基于利好政策預期差驅動的估值提振。2)市場對2H22E汽車產銷走強+提價對沖成本上漲的業(yè)績改善,已逐步形成較充分的預期。1.4、階段三:銷量與業(yè)績兌現階段三(2022/7/4-2022/11/25):
中信A股汽車指數下跌15.1%,跑輸A股市場(vs.中證500下跌6.7%);中信H股汽車指數下跌37.4%,跑輸H股市場
(vs.恒生下跌19.5%)。在此階段內,板塊處于震蕩回調,A股PE-TTM估值回落至40x;其中,零部件表現好于整車(整車-25.7%vs.零部件-12.6%)。從基本面表現來看:1)銷量:雖然受高溫限電+多地疫情擴散等影響,但7-9月乘用車零售銷量數據仍表現亮眼(3Q22零售銷量同環(huán)比+23.7%/+29.3%);
其中,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突破30%。2)業(yè)績:3Q22A股汽車營業(yè)收入與歸母凈利潤同比顯著抬升;其中,鑒于主機廠交付能力改善/調價后的新訂單釋放、以及規(guī)模效應,整車表現相對優(yōu)于零部件。我們判斷,市場對3Q22銷量與業(yè)績改善的預期較為充分,現階段板塊呈現震蕩回調或主要由于1)10月產銷數據并未體現較強的季節(jié)性特征、疊加明年存在需求透支風險,市場對年底沖量能否如期兌現+明年需求有所擔憂;2)特斯拉
降價,引發(fā)市場對競爭格局惡化+降價傳導/產業(yè)鏈業(yè)績下修風險的擔憂。我們的觀點,1)當前基于明年補貼取消后的需求、價格體系、商務政策、年降幅度、政策導向等尚未清晰,空窗期內市場存在對明年需求/銷量等悲觀情緒放大的風險;2)我們預計明年車企或采取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策略,市場或高估了銷量承壓風險但低估了降價傳導的業(yè)績下修風險;3)預計隨著悲觀情緒逐步消化,汽車板塊或仍具較強彈性;4)預計2023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高個位數下降,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國內零售+出口)900萬輛,看好插混+出口兩條主線。2、插混市場空間打開2.1、插混替換燃油車市場前景明確插電混動(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簡稱PHEV)是介于純電與燃油之間的發(fā)展路徑,綜合了純電與油電混動(HEV)的優(yōu)點,既可以具備純電的駕駛體驗又可以有效緩解里程焦慮等問題。綜合來看,1)相較于燃油車,插混新增電池、電動機、控制電路(增程式還配備增程器)等零部件,通過電動機的介入以及發(fā)動機熱效率的提升降低油耗。2)相較于電動車,插混新增發(fā)動機、變速器、傳動系統(tǒng)、油路、油箱等,部分插混車型還可實現多擋位的切換用于提升車輛行駛的動力性。從現有的國內插混(包括增程)市場規(guī)模、以及分品牌+分車型結構拆分來看,1)插混的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呈逐月穩(wěn)步抬升趨勢(2022/10達28.6%,vs.2022年1-9月合計約23.5%);2)品牌仍以比亞迪為主(2022年前10月比亞迪的插混銷量占比約60.8%);3)主力價格帶對標細分市場空間最大的10-20萬元燃油車市場、以及6-7座具有較高里程焦慮的30萬元以上中大型SUV市場。我們判斷,1)2021至今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抬升,其主要增量貢獻來自于純電動(尤其10萬元以下、以及20-30萬元以上的純電動)。但從潛在對標市場空間來看,10-20萬元仍是國內車市的主力消費價格帶(2022前10月,10-20萬元燃油車銷量占比約50%),我們預計后續(xù)10-20萬元或將成為驅動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xù)抬升的主要細分價格帶。2)鑒于BOM成本結構差異性,我們預計2024E之前,10-20萬元主力新能源車或仍以插混為主(2022前10月,10-20萬元新能源車的插混銷量占比相較2021年增加6.5pcts至31.2%)。3)插混相較于燃油車具備更強燃油經濟性+智能化功能兌現的特點、相較于電動車具備無里程焦慮+競爭格局相對清晰/成本結構更優(yōu)的特點,我們看好插混潛在市場空間與銷量爬坡前景(我們預計2023年國內插混銷量增速有望高達80%)。我們分析,插混仍需傳統(tǒng)燃油相關的零部件技術積累。鑒于不同車企的技術積累+戰(zhàn)略路徑差異性,預計插混1)以自主品牌車企為主;2)主要對標10-20萬元燃油車、以及30萬元以上中大型SUV市場。我們分別對插混相較于純電的市場競爭格局+成本結構、以及不同價格帶插混的競爭力進行橫向比較。2.1.1、插混vs.純電的市場競爭格局+成本結構比較市場競爭格局加劇10月國內產銷數據并未體現較強的季節(jié)性特征,10/24
特斯拉全系國產車型降價;其中,降幅最高的為ModelY后驅版(補貼后綜合降幅高達2.8萬元)。我們判斷,1)特斯拉降價或加劇純電市場競爭,存在其他車企跟隨降價/權益放大的可能性、疊加2023年補貼取消,預計行業(yè)存在降價傳導+盈利下修風險。2)鑒于特斯拉與主流插混車型(10-20萬元)的客戶重疊度有限、疊加BOM成本結構差異性,預計本輪純電降價對插混的影響或相對有限。插混與純電的成本結構當前碳酸鋰價格仍在持續(xù)小幅攀升(截至2022/11/18,已高達56.75萬/噸)。從BOM拆分來看,我們預計當前純電的動力系統(tǒng)成本比插混至少高約50%以上
(2021銷量規(guī)模相近,但均價更高的蔚來毛利率仍比理想低約1pcts);我們預計碳酸鋰價格持續(xù)抬升或進一步加劇純電車型的成本壓力。我們認為插混相較于純電,1)競爭格局相對清晰;2)成本結構占優(yōu);3)對標市場空間潛力較大(預計短期純電難以下探至10-20萬元市場)??春米灾鬈嚻蠹铀俨季植寤?、以及其相較于10-20萬元燃油車更強的競品力與銷量爬坡前景。2.1.2、插混vs.10-20萬元燃油車競品車型比較我們分別對10-15萬元、15-20萬元插混車型與燃油車進行配置比較。插混車型,1)在油耗上具備明顯優(yōu)勢(預計<15萬元細分市場對油耗的關注度更高);2)在配置方面進行功能優(yōu)化升級,10-15萬元插混車型進行部分座艙功能升級,15-20萬元插混車型進行智能硬件升級(哈弗H6插混搭載L2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從現有的比亞迪插混結構分拆來看:2022年前10月,15-20萬元的插混銷量占比約46.4%(vs.10-15萬元約25.7%);其中,15-20萬元插混主力車型宋PlusDmi銷量約20.0萬輛(為10-15萬元插混主力車型秦PlusDmi銷量近1.7x)。我們判斷,1)10-15萬元插混主要替代自主品牌燃油車型,預計在此價格帶的用戶對價格、油耗等關注度更高,或存在自主品牌現有車型內部競爭等風險;2)15-20萬元插混主要替代合資品牌燃油車型,預計在此價格帶的用戶或對動力系統(tǒng)、駕乘體驗等需求有所抬升。我們看好自主通過油耗+智能功能升級驅動的插混爬坡前景;其中,更看好15-20萬元自主插混搶占合資燃油份額的市場潛力。2.1.3、插混vs.30萬元以上中大型SUV競品車型比較30萬元以上的用戶對動力性能、駕乘體驗、以及品牌力+舒適性+智能化的需求進一步增強。鑒于中大尺寸車型在成本/價格+出行需求(里程焦慮)等方面的差異性,當前國內30萬元以上的中大型SUV仍以插混(增程)為主。我們判斷,30萬元以上插混(增程)主要對標豪華品牌燃油/高端純電;1)與豪華品牌燃油車相比,具備智能化功能+價格、以及部分省市牌照/限行優(yōu)惠等綜合競爭優(yōu)勢;2)與高端純電相比,可緩解里程焦慮/滿足更多出行需求。綜合來看,1)插混相較于純電車型,競爭格局相對清晰、成本結構占優(yōu)、對標市場空間潛力較大(預計短期純電難以下探至10-20萬元市場)。2)預計插混以自主品牌為主,主要對標10-20萬元燃油車、以及30萬元以上中大型SUV市場。3)預計10-15萬元或存在自主插混與燃油車的互相競爭,看好15-20萬自主插混搶占合資燃油份額的市場潛力、以及30萬元以上插混(增程)通過較強車型競品力驅動的爬坡前景。4)預計15-20萬元或為插混主力價格帶車型。2.2、插混的市場空間有多大?我們看好2023年國內插混市場的銷量爬坡前景。當前市場基于插混的分歧點在于,1)插混作為過渡產品,市場潛在空間有多大?2)插混綠牌政策的退出,是否會對插混銷量存在拖累影響?3)燃油車降價是否會沖擊插混銷量?插混作為過渡產品,市場潛在空間有多大?預計2023年插混銷量增速80%我們的觀點,1)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呈區(qū)域分化的特征(2022年前10月,華南/華東滲透率約30.1%/28.8%vs.華北/西北/東北約21.8%/15.4%/10.2%),鑒于消費理念轉變的前后差異性、地理位置的不同(寒冷環(huán)境的純電續(xù)航里程下降)、以及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的不同,我們預計插混作為兼具燃油經濟性+智能化功能兌現的產品,存在緩解里程焦慮的特點(預計續(xù)航或仍為當前影響是否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考量因素);預計在華北/西北/東北等市場,插混或仍具較強競爭力。2)短期純電BOM成本下行空間相對有限、疊加頭部自主車企加快插混車型的上市/爬坡節(jié)奏,看好2023年國內插混銷量爬坡前景。綠牌是否是購買插混的決定性因素?更大的增量預計來自于非限牌城市根據《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2023/1/1起上海消費者購買插混(增程)汽車將不再發(fā)放專用牌照額度。臨近2022年末,市場開始擔憂1)是否會有限牌城市效仿該政策;2)上海插混牌照取消后的銷量前景。我們認為,1)目前僅有北京/上海明確插混牌照限制(北京插混不享有新能源車
補貼與牌照優(yōu)惠),尚未有其他省市明確跟進限制插混綠牌。2)2022年前10月,國內限牌城市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合計占比約24.9%(vs.2021年合計占比約30%),看好插混通過品牌力/產品競品力提升+渠道布局完善帶動銷量抬升前景,預計非限牌城市或逐步成為拉動新能源汽車增量的主力。燃油車降價是否沖擊插混車型?15-20萬元搶占合資份額,預計影響有限2H22E燃油車(30萬元以內,2.0L排量以下乘用車)在享有購置稅優(yōu)惠的基礎上,經銷商折扣力度同步放大。截至當前,自主品牌綜合優(yōu)惠幅度約10%(vs.歷史高點20%+),中高端/豪華品牌的綜合優(yōu)惠幅度約15%-25%。我們判斷,綜合優(yōu)惠幅度(主機廠降價+經銷商折扣放大)與市場供求(排產/批發(fā)銷量vs.終端銷量錯配+庫存)等因素相關。我們復盤2018年燃油車購置稅優(yōu)惠取消+進口關稅下降、以及2019年國五轉國六的綜合優(yōu)惠幅度,自主品牌約15%-20%,合資品牌約10%-20%,豪華品牌約15%-20%。當前行業(yè)整體庫存深度約2.0M(處于為年底旺季備貨/沖量的偏高水平),燃油車(尤其中高端/豪華品牌)綜合優(yōu)惠幅度已達歷史較高水平;預計燃油車存在為年底沖量而進一步放大折扣的可能性,但幅度或相對有限(<=10%)。1)折扣深度越高,明年需求透支/銷量回落壓力越大;2)主機廠或采取動態(tài)+主動庫存管理策略;3)看好15-20萬元自主插混搶占合資燃油車份額的市場前景。我們判斷,1)插混具備燃油經濟性+智能化升級優(yōu)勢,替代燃油車前景明確;
我們預計2023年插混銷量增速80%(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抬升約5pcts以上至30%+)。2)牌照影響因素或邊際弱化(非限購城市的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逐步抬升),預計銷量爬坡核心或仍是品牌力+產品競品力+渠道。3)當前中高端/豪華燃油車品牌綜合優(yōu)惠幅度已處于歷史較高水平,預計折扣進一步大幅放大的可能性相對有限,看好15-20萬元自主插混搶占合資燃油份額的市場替換前景。2.3、哪種插混技術vs.成本最優(yōu)根據動力系統(tǒng)結構的不同,插混技術路徑分為串聯式、并聯式、混聯式三種架構;
其中,并聯式和混聯式又可根據搭載電機的數量/電機位置的不同、以及變速箱動力傳輸方式+擋位數量的不同,細分出多種差異化路線和駕乘體驗感。1)串聯(增程)式架構,采用雙電機形式;發(fā)動機不直驅車輛(發(fā)電機將發(fā)動機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為電池充電),通過驅動電機直接產生力矩,驅動車輛并實現全工況電動。核心優(yōu)勢在于,結構簡單、駕駛平順性好、增程器與驅動電機的布局位置靈活;但缺點在于,熱損失較高、以及饋電工況下動力性較差。2)并聯式架構,將燃油車的動力系統(tǒng)和純電驅的動力系統(tǒng)集成,多數采用綜合性能優(yōu)勢更明顯的P2單電機構型。核心優(yōu)勢在于,改動相對較少、可由發(fā)動機/驅動電機共同或各自驅動,滿足各種路況需求;但缺點在于降低油耗程度有限。3)混聯式架構,以串并聯式為主,綜合串聯架構+并聯架構的驅動優(yōu)勢,同時為滿足不同動力性方面的訴求進行了變速箱擋位的區(qū)分(單擋變速平順性更好vs.多擋變速動力性強),當前主要采用雙電機串并聯式P1+P3架構。核心優(yōu)勢在于,工作模式較多且低速時可具備純電駕乘感;但缺點在于工控控制較復雜。從車企選擇的技術路徑差異化角度來看,1)由于傳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的技術積累相對有限,新勢力大多采取結構更為簡單的串聯(增程)式架構;利用較強的車型競品力打入當前細分市場的空白點(30萬以上中大型SUV兼具動力性能+智能化功能+部分省市綠牌/限行優(yōu)勢)。2)傳統(tǒng)車企基于發(fā)動機+變速器優(yōu)勢,或更傾向于選擇節(jié)油+動力性能綜合表現更優(yōu)的串并聯模式,并進一步通過動力電池容量、變速箱擋位、快充等配置調整,拉寬市場潛在對標用戶群體+加強純電駕乘體驗。3)預計串并聯模式將成為插混的主流技術方向?;诓⒙撌郊軜嫞ù⒙撃J剑煌鳈C廠又根據變速箱擋位的不同衍生出串并聯單擋(比亞迪)、兩擋(長城)、以及三擋(吉利)的不同細分技術路徑。我們分析,1)單擋的架構簡單且換擋平順,或更適用于城市中低速工況下行駛;
同時,駕乘體驗感偏向于純電(90%以上工況由電機驅動)。2)兩擋的動力性能升級,發(fā)動機可更多的在中高速路況下參與直驅;但結構復雜+成本增加、降油耗程度下降、以及換擋或帶來頓挫感。3)三擋在兩擋的基礎上動力性能進一步升級,但相應的結構復雜程度+成本增加幅度+降油耗難度等也隨之增加。我們分別從節(jié)油性+動力性能比較、成本比較、以及駕乘體驗比較這三個方面,對并聯式架構(串并聯模式)的單擋、兩擋、三擋進行橫向綜合比較。節(jié)油性+動力性能比較1)節(jié)油性主要受發(fā)動機介入時間、以及發(fā)動機熱效率高低等因素影響。其中,發(fā)動機介入時間與選擇的技術路徑相關(串并聯模式優(yōu)于增程);從發(fā)動機熱效率高低的排序來看,吉利/比亞迪>長城。2)動力性能對比來看,鑒于擋位(參與中高速路況直驅程度)的不同,預計三擋>兩擋>單擋。成本比較我們預計技術架構/設計、核心零部件自供能力、以及產品迭代/規(guī)模效應是導致成本高低的關鍵。1)鑒于技術路徑簡潔(串并聯+單擋變速)、以及規(guī)模效應,預計比亞迪為目前國內最具插混成本優(yōu)勢的主機廠;2)鑒于插混路徑方案選取的不同,預計兩擋成本優(yōu)于三擋。駕乘體驗駕乘體驗主要包括駕駛操縱性、以及使用便利性(快充)等。我們預計,1)吉利/長城作為傳統(tǒng)頭部自主品牌車企,已在汽車底盤領域有多年積累;當前分別選取三擋/兩擋變速,在高速工況下具有更強操作性與更佳駕乘體驗(vs.比亞迪或更適用于城市工況,駕駛平順/體驗感與純電近似);2)快充方面,比亞迪
與長城100km以上續(xù)航插混車型均配備快充技術(vs.2023吉利或通過改款新增快充功能),用戶使用便利性或均有望實現升級。我們判斷,1)節(jié)油性+動力性能、成本、駕乘體驗之間權衡后的最佳平衡點,或為最優(yōu)方案;其核心在于綜合性能是否與潛在用戶群體需求匹配。2)預計10-15萬元價格帶用戶對價格/油耗等更為敏感,或更適合具備較強燃油經濟性+城市工況下純電駕乘體驗+成本最占優(yōu)的串并聯單擋(比亞迪);預計15-20萬元價格帶用戶對出行/動力性能+配置功能等需求抬升,或更適合具備較強燃油經濟性+動力性能增強+智能化等功能兌現的產品,預計三擋(吉利)或更為占優(yōu)。2.4、聚焦2023具備插混強車型周期的車企以及產業(yè)鏈我們判斷,1)10-20萬元或將逐步成為驅動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xù)抬升的主要細分價格帶。插混競爭格局相對清晰+成本占優(yōu);預計2024E之前,10-20萬元主力新能源車或仍以插混為主,具有較大的潛在市場空間。預計2023國內插混銷量增速80%(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抬升約5pcts以上至30%+)。2)插混具備燃油經濟性+智能化升級優(yōu)勢,替代燃油車前景明確。鑒于當前中高端/豪華燃油車綜合優(yōu)惠幅度已處于歷史較高水平,預計折扣進一步大幅放大的可能性相對有限,看好15-20萬元自主插混搶占合資燃油車份額的替換前景。3)產品競品力是性能+成本+駕乘體驗的平衡點,核心在于是否與潛在用戶群體需求匹配。預計10-15萬元插混或更適合燃油經濟性+城市工況純電體驗+成本最占優(yōu)的串并聯單擋(比亞迪);預計15-20萬插混或更適合燃油經濟性+動力性能增強+智能化等功能兌現的產品,預計三擋(吉利)或更為占優(yōu)。插混標的:1)整車方面,(a)推薦吉利汽車:預計雷神混動技術+2023多款插混車型規(guī)劃/產能爬坡,有望成為插混預期差最大的自主車企;(b)建議關注比亞迪:預計10-20萬元插混市場全面布局+較強品牌口碑力/產能擴張,有望驅動銷量持續(xù)爬坡;(c)建議關注長城汽車的插混新車上市/爬坡節(jié)奏。2)零部件方面,建議關注綁定比亞迪,定點有望逐步釋放+業(yè)務結構多元化的旭升股份。3、新能源助力國內車企出海彎道超車3.1、新能源乘用車帶動出口增量2021年起,中國汽車出口迎來快速增長。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2022年前10月國內乘用車出口量分別同比增長111%、59%(vs.2020年同比+5%)。從2022年前10月數據拆分來看,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出口同比增長106%至48.3萬輛(總出口占比同比+6pcts至25%)。從乘聯會品牌分拆來看:2022年前10月,上汽乘用車/比亞迪/吉利占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總量約31%/7%/4%(剔除特斯拉出口后,占比分別約62%/14%/7%)。我們判斷,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guī)模位居全球第一,已逐步從政策扶持轉換至需求拉動;當前,國內除芯片等之外的絕大部分零部件均已可實現自主研發(fā)量產且自主替代率逐步提高,產業(yè)鏈具備一定的韌性與靈活度。與之相比,海外新能源車仍處于政策扶持階段,但受制于供應鏈短缺/海運成本增加、疊加疫情反復+歐洲地緣政治/能源危機,海外汽車產業(yè)鏈恢復節(jié)奏相對偏慢。歐洲市場短期汽車產業(yè)鏈受挫或將給國內新能源車出海帶來最佳時間窗口。2)堅定看好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乘用車出口帶來的確定性增量,預計各車企或通過區(qū)域差異化策略進軍海外市場,看好高端純電出口歐洲驅動的銷量/業(yè)績提振前景。3.2、歐洲:或為中國新能源車出口的主要市場2021-2022E全球汽車市場受供應鏈緊缺+疫情反復影響。我們認為歐洲或最具出口發(fā)展?jié)摿Γ型蔀樽灾餍履茉窜嚻螅ǜ叨思冸娷囆停┑闹饕隹谑袌觥?)供給層面:俄烏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帶動歐洲市場能源價格+制造成本攀升,歐洲車市或面臨更大的減產沖擊;與之相比,中國受益于自主供應商快速響應/B點切換,供應鏈拖累影響已逐步減弱,為中國出口海外奠定產能基礎。2)需求層面,歐洲給予新能源車高額優(yōu)惠(包括低關稅+高補貼)、疊加相對較為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居民對新能源車較高接受度+較高可支配收入,看好國內自主車企陸續(xù)加大布局歐洲市場,驅動的高端純電車型出口前景。我們根據歐洲各國滲透率、以及基礎設施布局程度,進行劃分。1)第一梯隊,挪威;為當前基于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政策補貼、基礎設施等最完備的歐洲國家
(新能源車滲透率穩(wěn)定在85%+,B級及以上車型占比50%+)。2)第二梯隊,德國、法國等歐洲傳統(tǒng)汽車強國;當前新能源車滲透率處于穩(wěn)步抬升階段+政府補貼大力扶植,預計具備較大爬坡空間。3)第三梯隊,意大利、西班牙;當前電動化程度偏低(A級以下車型占比較高),高端純電需求或相對有限。我們看好國內主機廠以挪威為進軍歐洲的突破點,在提升品牌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增量空間更明確的德國、法國、英國市場。預計主機廠或根據歐洲不同國家電動化程度的差異性、車型結構偏好的不同,有序推進新能源車出口。3.3、發(fā)展中國家:出口+自主海外建廠首選地與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相比,東南亞+拉美等市場缺少本土全球知名車企、居民生活水平總體偏低+發(fā)展不均衡,但居民基于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基礎設施日益改善。我們認為,1)當前東南亞/拉美等國家仍以日系燃油車為主,以東南亞為例2021年新能源車滲透率約1%-2%,處于非常早期階段。2)成本/定價、配置功能等,或為東南亞/拉美市場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主要考慮因素。預計與日系等燃油車相比,國產A級及以下新能源車具備購置/使用綜合成本優(yōu)勢+智能化功能升級優(yōu)勢,自主新能源車出口或具備一定走量基礎。自主品牌除了出口新能源車至東南亞/拉美市場之外,還在當地陸續(xù)搭建海外工廠+供應鏈體系。我們認為,1)自主車企已具備海外建廠能力;其中,比亞迪
已在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的泰國市場開啟新能源車工廠投建。2)與國內汽車產業(yè)鏈相比,發(fā)展中國家或由于技術儲備有限、制造業(yè)基礎設施+員工專業(yè)性等相對薄弱、疊加匯率波動+地緣政治風險,預計短期東南亞/拉美市場的海外建廠爬坡+盈利空間相對有限。3)大部分東南亞/拉美國家已針對新能源車工廠投建給予政策優(yōu)惠扶持,看好自主孵化發(fā)展中國家的新能源車長期增量前景。我們判斷,1)2021年起中國汽車出口量呈現快速增長,隨著自主新能源車產品力持續(xù)增強、疊加國內汽車產業(yè)鏈日益成熟,預計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將為自主品牌帶來確定性增量,我們預計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約80萬輛(剔除特斯拉后的自主出口同比增速70%+)。2)我們看好自主高端純電出口歐洲市場、以及高性價比純電+插混出口東南亞/拉美市場的增量前景;看好東南亞/拉美在基于海外建廠政策扶持下,自主孵化發(fā)展中國家的新能源車長期增量前景。4、2023年投資分析銷量預測1)政策扶持對燃油車提振影響邊際減弱(購置稅優(yōu)惠落地帶動今年6-9月燃油車零售銷量連續(xù)四個月同比增長,但10月再次出現同比下降);預計在中汽協口徑下,2023年燃油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0%+(vs.2022E同比微降)。2)我們預計在中汽協口徑下,2023年乘用車銷量同比高個位數下降(vs.2022E約10%-15%同比增長);其中,10-20萬元或將逐步成為驅動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xù)抬升的主要細分價格帶,看好自主品牌加速布局驅動的10-20萬元插混銷量爬坡前景。車企或采取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策略對沖補貼取消/需求回落風險,我們預計包括出口在內的2022-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650萬輛/900萬輛。3)市場存在對明年銷量悲觀情緒放大的風險(11/8乘聯會預計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840萬輛);我們認為頭部車企(尤其自主插混)的表現是決定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能否實現900萬輛銷量的關鍵。我們預計,1)自主頭部車企(比亞迪/吉利/長城)、以及新勢力頭部車企(特斯拉/蔚來/理想)分別占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售增量近70%、以及16%
(比亞迪占增量近46%)。2)插混占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售增量近53%;
其中,自主頭部車企(比亞迪/吉利/長城)插混占增量近46%。此外,出口也有望帶動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出口)約8%增量。我們看好2023年自主頭部車企(插混+出口)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增量貢獻前景。吉利汽車新能源占比提升短期拖累業(yè)績:公司1H22總收入同比+29.2%至人民幣581.8億元;其中,汽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2%至人民幣492.0億元(剔除領克/睿藍后的ASP同比增長25.9%至人民幣9.5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比-34.8%至人民幣15.5億元,剔除股權激勵費的歸母凈利潤同比-20.4%至人民幣24.1億元
(1H22股權激勵費用同比增長33.1%至人民幣8.5億元)。我們判斷1H22業(yè)績承壓,主要由于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極氪并表等所致。帝豪L雷神動力Hi.X版本成為秦PLUS關鍵競品:2022/4吉利發(fā)布帝豪L雷神動力Hi.X版本,技術路徑從P2.5并聯切換至P1+P3電機串并聯模式,并通過超高發(fā)動機熱效率+多擋位變速箱構建出領先行業(yè)的混動技術。1)帝豪LPHEV版本當前銷量低于預期,我們認為主要由于插混版售價高于燃油版本3-4萬元+渠道尚未完善,存在用戶價格敏感轉向購買燃油車的風險。2)雷神混動技術兼顧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帝豪L插混的部分動力性能參數甚至優(yōu)于秦PLUSDmi;
我們認為,隨著吉利插混產品矩陣完善,吉利有望成為插混預期差最大的標的。福耀玻璃3Q22業(yè)績同比強勁增長:前三季營收同比+19.2%至人民幣204.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50.3%至人民幣39.0億元。3Q22營收同比+34.3%/環(huán)比+18.6%至人民幣75.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83.8%/環(huán)比持平至人民幣15.2億元。我們判斷3Q22業(yè)績同比強勁增長,主要由于1)國內汽車產銷恢復+產品結構優(yōu)化,帶動公司國內汽車玻璃收入高速增長(管理層指引3Q22國內汽車玻璃收入同環(huán)比+49%/+48%);2)全球市占率穩(wěn)步抬升;3)較強精益化運營管控。3Q22歸母業(yè)績環(huán)比基本持平主要受所得稅波動影響。成本波動影響仍存,剔除匯兌后的3Q22稅前利潤率持續(xù)改善:1)前三季毛利率34.5%;其中,3Q22毛利率同比-0.6pcts/環(huán)比+2.3pcts至34.9%,管理層指引剔除純堿+天然氣等成本波動影響后的3Q22毛利率同比+1.6pcts。2)前三季稅前利潤率22.4%;其中,3Q22稅前利潤率同比+7.6pcts/環(huán)比持平約25.3%,管理層指引剔除匯兌后的3Q22稅前利潤率環(huán)比+2.9pcts。我們判斷,1)量:
歐洲能源危機/競爭對手量產承壓+公司產能優(yōu)勢,有望帶動福耀全球市占率穩(wěn)步抬升;2)價:前三季公司高附加值產品的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房屋買賣合同中的稅費分擔約定3篇
- 二零二五版電力工程監(jiān)理勞務分包合同范本2篇
- 基于2025年度預算的網絡營銷與電商平臺建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飲行業(yè)特色農產品配送與扶貧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定金交易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環(huán)保凈化設備銷售與排放監(jiān)測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制造車間通風除塵系統(tǒng)合同3篇
- 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2025年度版18篇
- 二零二五年網絡安全風險評估與整改服務合同規(guī)范文本283篇
- 全新2025年度體育用品生產加工合同:體育用品設計公司與制造商之間的生產加工協議3篇
- 歷史-廣東省大灣區(qū)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試卷和答案
- 2024年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標準及其他要求清單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閱讀設題特點及備考策略
- 抗心律失常藥物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 考級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講核心(原卷版)
- DB32T 1590-2010 鋼管塑料大棚(單體)通 用技術要求
- 安全行車知識培訓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類對口招生考試數學試卷真題
- 第12講 語態(tài)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原卷版)
- 2024年采購員年終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