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示例_第1頁
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示例_第2頁
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示例_第3頁
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示例_第4頁
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示例(修改)[而、之、以、于、為、其、則、乎]【而】一、意義或用法:1、表順承可譯為“然后”“就”①聚室而謀曰

②為壇而盟,收而攻蘄。③奪而殺尉2、表轉(zhuǎn)折可譯為“然而”、“卻”“可是”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慍④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⑤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3、表并列可譯為“又”“并且”,或不譯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③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4、表修飾,表示偏正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可譯為“著”、“地”,或不譯

①傭者笑而應(yīng)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③面山而居④呼爾而與之⑤朝而往5.表示因果關(guān)系,“因而”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局恳弧⒁饬x或用法:1、作代詞(1)指代人、事、物,譯作“他(們)”“她”“它(們)”“這件事”等。①愿陛下親之信之②屬予作文以記之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⑵復(fù)指代詞: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③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2、動詞“往”,“到......去”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輟耕之壟上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廣陵3、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也可不譯。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獄③渤海之尾④公輸盤之攻械盡4、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意。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5、助詞,湊足音節(jié),無實義。①悵恨久之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6、作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③蓮之愛,同予者何人7、作定語后置的標志。例: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8、表方位或時間的限定,相當于“以”①一室之內(nèi)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內(nèi)【以】一、意義或用法:1、表行為動作的原因。譯為“因為”“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蘇以數(shù)諫故③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2、表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譯為“拿”“用”①以刀劈狼首②祭以尉首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依靠”①何以戰(zhàn)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行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把”例:屠懼,投以骨5、行為動作發(fā)生的根據(jù)可譯為“按照”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6、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例: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②家貧無從致書以觀③河曲智叟無以應(yīng)④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⑤屬予作文以記之7、表結(jié)果可譯為“以致”“以至于”①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②以傷先帝之明8、動詞,“以為,認為”。①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②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③皆以美于徐公。9、通“已”,已經(jīng)。例:固以怪之矣。10、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的限定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②自董卓已來③自康樂以來(以:表時間)③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以:方位)④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圍)11、表連接可譯為“而”,或不譯①手自筆錄,計日以還②卷石底以出。12、復(fù)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①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②以是人多以書假余11、復(fù)音虛詞“以為”(1)把......當作或作為。①全石以為底

②以君為長者

③因以為號焉。④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⑤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⑥仁以為己任(2)認為。①愚以為宮中之事

②以為妙絕。③或以為死,或以為亡。④自以為不如;12、復(fù)音虛詞“所以”(1)“用來”或“用……方法來”①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二輪復(fù)習(xí)——文言虛詞練習(xí)(參考答案)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B皆以美于徐公屬予作文以記之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A.①肉食者謀之②操蛇之神聞之B.①乃入見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C.①何以戰(zhàn)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①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②相與步于中庭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和“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敝械摹耙浴币馑己陀梅ㄏ嗤囊豁検牵ǎ?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B.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來源:學(xué),科,網(wǎng)]C.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山市》)D.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下列選項與“子墨子九距之”中的“之”有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B.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出師表》C.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D.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1分)A.不許惠王,而遂殺之。

時人莫之許也B.其子殺人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C.先生之年長矣,非有他子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D.此所以禁殺傷人也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6.下列與“以天下之所順”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扶蘇以數(shù)諫故

B.可以一戰(zhàn)

C.以刀劈狼首

D.以為妙絕7.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舜發(fā)于畎畝之中A.惡之如鴟梟B.輟耕之壟上C.孔子云:“何陋之有?”D.醉翁之意不在酒8.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A.舍生而取義者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皆以美于徐公C.行道之人弗受是以謂之“文”也D.萬鐘于我何加焉犧牲玉帛,弗敢加也9.請找出與“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中“于”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成王封伯禽于魯B.告之于帝C.熟知賦斂之毒有甚于蛇者乎D.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10.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A.斷子之手足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錢幣乞之C.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D.誨汝知之乎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投諸渤海之尾1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登軾而望之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B.戰(zhàn)于長勺

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C.何以戰(zhàn)

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命》)D.乃入見

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1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項是(

)(2分)

A.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能謗譏于市朝

戰(zhàn)于長勺C.王之蔽甚矣

輟耕之壟上D.窺鏡而自視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1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徑寸之木

C.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錢幣乞之

D.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君之力

扶蘇以數(shù)諫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而山不加增

義不殺少而殺眾

D、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15.【甲】文中下列幾組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

無隴斷焉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B

懼其不已

D

操蛇之神聞之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16.下列加點詞與“可以為師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戰(zhàn)

C可以調(diào)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2分)A.其人詣武陽質(zhì)于允濟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B.以衫蒙其頭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D.悉召蔥地十里之男女畢集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18.下面加點“而”的用法相同的兩項是和。(2分)A.挾天子而令諸侯B.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C.國險而民附D.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19.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2分)A.楚莊王欲伐越B.此智之如目也齊師伐我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D.莊王乃止無絲竹之亂耳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20.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效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C.為官寫書,受直以養(yǎng)老母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D.超乃順風(fēng)縱火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答案1.D2.B3.C(A介詞,因為。B連詞,表示目的。C介詞,用,D介詞,憑借)4.BB項中的“之”與題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法相同。A項中的“之”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中的“之”是動詞,意為“往,到……去”;D項中的“之”是助詞,相當于“的”。5.B6.B7D8.B。A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