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是封建制典典型的典型_第1頁
唐律是封建制典典型的典型_第2頁
唐律是封建制典典型的典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唐律是封建制典典型的典型

一、唐代法律的起源(一)唐高祖制定了《武術(shù)法》,為唐代立法的開始《武德七年,武德律》出版。(二)太宗制定了《貞觀法》,建立了唐代法的基礎(chǔ)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對《武德律》逐一討論、修改,于貞觀十一年,完成《貞觀律》,共十二篇、五百條。(三)永徽律疏議的部分組成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以《武德律》、《貞觀律》為藍本制定了《永徽律》。永徽三年,高宗召令“疏解”律義,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歷時一年撰《律疏》三十卷,與《永徽律》合編,于永徽四年十月經(jīng)高宗批準,將疏議分附于律文之后頒行。疏議作用至重,學者楊鴻烈在《中國法律發(fā)達史》一書中認為,“這部永徽律全得疏議才流傳至今”?!奥墒琛被颉笆枳h”,實際就是法律解釋,經(jīng)高宗批準后,與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所以,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永徽律疏》,是由唐律律文和“疏議”兩部分組成,共十二篇,三十卷。至元代后,人們以疏文皆以“議曰”二字始,故又稱《唐律疏議》。二、唐律與現(xiàn)行刑事司法自我調(diào)節(jié)(一)減輕或免責處罰唐律將自首分為“犯罪未發(fā)自首”(或稱“典型自首”)和“余罪自首”。其中,“諸犯罪未發(fā)而自首者,原其罪”,即典型自首的當然法律后果為免除處罰。而“其輕罪雖發(fā),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余罪自首的法律后果為免除重罪(即未發(fā)之罪)的刑罰處罰。相較之,我國現(xiàn)行《刑法》的第67條第1款后段規(guī)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第68條第2款規(guī)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即自首犯,只是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而只有既有自首又同時有重大立功的,才是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由此看出,唐代對于“自首”的肯定與鼓勵遠大于當代。(二)自新罪所具有的特點《疏》議曰:過而不改,斯成過矣。今能改過,來首其罪,皆合得原。若有文牒言告,官司判令三審,牒雖未入曹局,即是其事已彰,雖欲自新,不得成首。”因此,“自新”即犯罪已被揭發(fā),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不同于自首“原其罪”,唐律對自新采取的減輕刑事處罰的原則(“至死聽減一等”)。而現(xiàn)行刑法中,這種“自新”,其實不看作為自首。(三)取消刑罰,免除刑罰的原則“《疏》議曰:稱正贓者,謂盜者自首,不徵倍贓。稱如法者,同未首前法,徵還官、主:枉法之類,彼此俱罪,猶徵沒官;取與不和及乞索之類,猶徵還主?!庇捎谔坡蓪ψ允追覆扇〉氖敲獬塘P處罰(“原其罪”)的原則,因此如果自首后贓物不需償還,則變成了自首者因為自首而不當?shù)美,F(xiàn)行刑法并未規(guī)定贓物的處理,在實踐中多半是,如果受害人未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并要求返還原物,則贓物并不需償還。(四)“親相為隱”原則在刑法中的適用唐律中并沒有因為“親親相為隱”而禁止犯罪人的近親屬代其自首,相反,規(guī)定了“若於法得相容隱者為首及相告言者,各聽如罪人身自首法”,即包括與犯罪人有“容隱義務”的近親屬代其自首,仍然發(fā)生如同犯罪人親自自首相同的法律后果,即“原其罪”。而現(xiàn)行刑法不承認“親親相為隱”原則,相應的也無類似于唐律中“遣人代首”制度的規(guī)定.這一條是法律與情理兼顧的絕妙規(guī)定。其從法律上解決了一個嚴重的倫理困窘:告發(fā)吧,等于送親屬進監(jiān)獄或上絞架,于心不忍,于倫理不容;不告發(fā)吧,自己又犯了包庇隱匿之罪(主要指謀反謀叛謀大逆等三大國事罪中),或者又無法幫助親屬放棄犯罪(甚至可能縱容鼓勵其繼續(xù)犯罪)。法律規(guī)定親屬代首或告發(fā)都視同本人自首,這的確是于國于私都最好的選擇。于國而言,多了一條發(fā)現(xiàn)和制止犯罪的渠道;于私人而言,是既能幫助犯了罪的親屬又能促使自己且不太悖于倫理的最佳選擇。(五)不確定為自動駕駛的一些條款排除1.你被告知不服從法律的,可以看出你是有罪的按照疏議的解釋,即如果犯罪人聽說有人替他代為自首,不但不投案,反而逃亡的,那么,不得視為自首!2.對于有“刑法規(guī)定的罪犯,建議對于第一十四人,對于行為人自按照疏議的舉例,可以歸納為:“自首不實”,指對犯罪性質(zhì)交待不徹底,如“強盜得贓”,告之為“盜竊得贓”;“自首不盡”,指對犯罪情節(jié)不作徹底交待,如“殺十人”,而告之為“殺五人”。那么,如實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而不實不盡的部分,以不實不盡之罪處罰。3.“不可備償”與“本物”“於人損傷”指,如果是因為盜竊而“損人身體”后自首的,盜竊之罪可免,但故意傷害罪不可免.“於物不可備償”指,稱“物”者,謂寶英符節(jié)、制書、官文書、甲弩、旌旗、幡幟、禁兵器及禁書之類,私家既不合有,是不可償之色。“本物見在首者”,謂不可備償之類,本物見在,聽同首法。即如果上述不可償之物仍然存在,則適用自首的法律規(guī)定,如果上述不可償之物已經(jīng)毀損滅失了,則犯罪人不可適用“首法”來“免其罪”。4.換句話說,事件發(fā)生后,第一個罪犯不能被驅(qū)逐出境即如果犯罪行為被官府發(fā)現(xiàn)后就逃亡的,即使自首了,也不可以免除自首的罪,但是可以免除逃亡之罪。5.自認不構(gòu)成冒度“私自度關(guān)”有三等罪:越度,私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