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藥物代謝動力學概論_第1頁
第二章藥物代謝動力學概論_第2頁
第二章藥物代謝動力學概論_第3頁
第二章藥物代謝動力學概論_第4頁
第二章藥物代謝動力學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藥物效應動力學(pharmacodynamics)

第一節(jié)藥物的基本作用一、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1、藥物作用:藥物與機體細胞相互作用引起機體的初始反應。如NA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細胞的α受體。2、藥理效應:指藥物作用的結果,是機體作用的表現。如NA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一般情況下對作用和效應并不嚴格區(qū)別,常賦予同樣的涵義。3、藥物作用的基本類型——興奮和抑制。興奮和抑制是機體各組織器官活動的基本形式,如果二者正常關系被破壞,人體就要發(fā)生疾病。

如:血壓過高過低;心跳過速或過緩;體溫過高過低;肌肉痙攣或麻痹。以上都是異常現象,可利用藥物的作用來調整這種異常狀態(tài),使其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促進疾病的恢復。4、藥物作用的選擇性(1)概念:某些藥物在適當劑量時對一些組織器官作用強,而對另一些組織器官作用弱或無作用。例如:可拉明對呼吸中樞有很強的興奮作用,而對中樞其他部位作用較弱。(2)選擇性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如可拉明。(3)根據藥物選擇性可進行藥物分類。(4)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符合用藥目的或能達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稱治療作用。治療作用又分為對因治療和對癥治療。

1、對因治療

2、對癥治療

3、補充治療

三、不良反應:不符合用藥目的甚至給病人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

1、副反應例如:胃腸絞痛用阿托品可止痛,同時阿托品又可引起口干,口干則為副反應。二、治療作用(治療效果)

舉例:胃腸絞痛,用阿托品絞痛緩解感冒發(fā)熱,用阿斯匹林體溫下降。(1)概念:指藥物在治療劑量時引起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作用,一般都不嚴重。(2)發(fā)生副作用的原因:這是由于藥物選擇性低,作用范圍廣,當某一作用成為治療作用時,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3)注意:例如麻黃堿。2、毒性反應: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過久引起的危害性反應,一般比較嚴重。另外致癌、致畸、致突變也屬于毒性反應范疇。用藥時應加以特別注意。

舉例:3、后遺效應:例如:指停藥后血藥濃度已降至閾濃度以下時殘存的藥理效應。4、停藥反應:指突然停藥后原有疾病加重。5、變態(tài)反應(過敏反應):例如6、特異質反應這是一類遺傳異常引起的反應,少數特異質病人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特別強烈,反應程度與劑量呈正比(與過敏反應不同).這一類疾病先天性遺傳異常,如先天性缺乏血漿膽堿酯酶病人用司可林(骨骼肌松弛藥)可發(fā)生異常反應.

第二節(jié)藥物劑量與效應關系一、藥物劑量 1、最小有效量(濃度):剛能引起效應的劑量(濃度)2、最小中毒量3、治療量

4、極量5、半數致死量(LD50)

概念:能引起實驗動物死亡一半的劑量。

意義:每一個新藥在臨床應用之前必須作的動物實驗,從LD50大小可以了解藥物毒性大小。LD50大,則毒性小;LD50小,則毒性大。6、半數有效量(ED50):能引起實驗動物一半起反應的劑量。ED50大小可反映藥物作用的強弱。二、量效關系:在一定范圍內同一藥物的劑量(或濃度)增加或降低時,藥物效應也相應增加或降低,呈正比關系。

1、量反應:藥物效應可用具體數字計算的反應。例如:心率、血壓、血糖濃度、尿量、平滑肌收縮或松弛程度。

表示方示:百分率。

2、質反應:藥物效應可用陽性或陰性(全或無)表示。例如:動物死亡、睡眠、驚厥、麻醉等。

表示方式:陽性率。3、效能與強度(1)強度(效價):藥物產生一定效應所需的劑量:其值越小,強度越大。(2)效能:藥物最大劑量引起的最大效應。(3)藥物強度和效能含義不一樣,二者并不平行,是從不同角度來評價藥物作用。4、藥物安全評價(1)治療指數:通常以LD50與ED50的比值來表示LD50ED50治療指數大的藥物安全性大。此表示法有缺點,沒有考慮藥物最大有效量時的毒性。故有人用1%致死量與99%有效量的比值或5%致死量與95%有效量之間的距離來衡量藥物的安全性。2345678有效(治療)毒性9950反應%概率單位ED50LD50100200400mg/kg對數尺度ABAB1LD50、ED50相等,但毒性不等,B藥的毒性大于A藥

第三節(jié)藥物的作用機制由于藥物種類繁多,機體又相當復雜,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學說可以解釋所有藥物作用機制。下面將一些藥物有關的理論作一簡單介紹。1、改變細胞周圍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如(1)治療潰瘍病的抗酸藥。(2)降低顱內壓和眼內壓的甘露醇。2、參于細胞物質代謝。3、干擾細胞物質代謝:有些藥物化構與機體正常代謝物質非常相似,可參與代謝過程,以假亂真,干擾細胞的某些生化過程,又稱抗代謝藥。

例如:磺胺藥與某些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PABA相似,磺胺藥可競爭性對抗PABA參與細菌代謝過程,阻礙細菌生長繁殖。4、影響生理物質轉運5、影響酶的活性例如:抑制酶的活性:新斯的明可抑制膽堿酯酶。促進酶的活性:苯巴比妥。6、作用于細胞膜的離子通道7、影響核酸代謝8、非特異性作用有些藥物沒有特異性作用,如消毒防腐藥,9、作用于受體受體學說是目前闡明藥理作用的重要學說。

第四節(jié)藥物與受體一、受體的概念和特性

1、受體:指位于細胞膜上或細胞內的一種具有特異功能的蛋白質,可與相應的藥物或遞質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從而引起特定的效應。

2、配體:能與受體結合的體內物質(也稱第一信使)如:神經遞質、激素等。

*能激動受體的配體稱為激動藥;能阻斷其活性的配體稱為拮抗藥。3、受體的特性

(1)特異性(高度選擇性)某一特定的受體只能與特定的藥物或遞質相結合,產生特定的效應。

(2)可逆性:藥物與受體結合是可逆的。藥物+受體藥物受體復合物效應

藥物與受體性質不受影響。故與酶的作用不一樣。

(3)飽和性由于受體數目有限,可達到飽和發(fā)生最大效應,此時再增加藥物濃度,與受體結合不再增加。

*如兩種藥物與同一受體結合,可發(fā)生競爭性拮抗作用。藥物受體

二、藥物與受體的相互作用

1、根據質量作用定律,藥物與受體相互作用可用下面公式表示:D+RRDE藥物與受體相互作用與產生效應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KD

DR

DRKD:為解離常數;:表示摩爾濃度。KD大表示結合量少(成反比),因受體總量(RT)=(R)+(DR)代入上式得:

KD=

(D)((RT)-(DR))(DR)經推導得:[DR][RT]=[D][KD]+[D]由于只有形成DR才發(fā)揮效應,故效應的強弱與DR相對結合量成正比。當全部受體(RT)被占領時可產生最大效應(Emax),則D產生效應占最大效應的比例等于D占領受體的比例,即:當(D)=0時,E=0[DR](D)>>KD時=100%E=Emax[RT](D)=KD時E=1/2Emax[D]EEmax=[DR]RT=KD+[D]

KD是受體動力學中重要參數之一,其意義為:(1)KD是平衡時的解離常數(2)50%受體與藥物結合時K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