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 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12課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 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12課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 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12課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 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12課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 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說明:國家觀念、民族意識淡薄情境創(chuàng)設:在中世紀的西歐,假如你問一個人的身份,他第一句會說什么?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第12課【課程標準】: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情況,以及國際法的發(fā)展。相關概念近代以來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民族獨立運動建立起來的獨立政治實體,指由單一民族或多民族組成的,主權獨立,有確定的領土疆域,統一的國內市場和國民經濟,全民族通用的語言和國民的文化認同等的國家形態(tài)。近代民族國家: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條件(一)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材料一:城市作為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中心,如同四處開放的花朵。“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營造一個有利于城市經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城市市民階層必須展開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這一點與封建王權打擊割據勢力、加強集權的努力不謀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權與城市的命運系在了一起。”

——李堃材料二:1455年至1485年,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兩個分支蘭開斯特王朝(HouseofLancaster)和約克王朝(HouseofYork)之間發(fā)生內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爭中,兩大家族同歸于盡,大批封建舊貴族在互相殘殺中或陣亡或被處決。材料三:通過馬丁·路德翻譯拉丁文《圣經》等方式,作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語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體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體的地位上升。

——楊寧一——背景(1)經濟: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和城市的發(fā)展,需要強大王權的保護(2)政治: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的封建割據勢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權加強(3)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各國世俗權力,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一)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過程(1)代表國家英王亨利八世因離婚案與羅馬教廷鬧翻,在議會的支持下,他宣布脫離教皇管轄。1534年,英國頒布《至尊法案》,規(guī)定國王是英國教會的首腦,建立民族教會——英國國教。至此,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王權與教權合一,建立起國王的專制統治。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嚴厲鎮(zhèn)壓反叛貴族;建造凡爾賽宮,把各地大貴族宣召進宮,侍奉王室。向各省派駐"司法、警察和財政監(jiān)督官",把各省軍隊的調度權控制在中央手里;要求全體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推行重商主義。法王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②法國王權達到頂峰①英國王權專制統治建立歐洲國家紛紛成為專制王權國家。(2)擴展:朕乃君主,故可以為所欲為。

——(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一世路易十四(1643—1715)宣稱“朕即國家”,一人獨攬全部國家大權,并且把王權神圣化,給自己冠以“太陽王”的稱號。——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卷①國王即國家腓特烈三世(1439-1493)1439年被選為德意志國王,是德意志最后一個由教皇加冕的皇帝。1477年,其子馬克西米連和與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的女兒瑪麗結婚,奧地利由此獲取了勃艮第在尼德蘭的大片領地,一舉成為歐洲強國,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過聯姻幾乎統一了整個西歐,由此誕生了一句名言:“讓其他人去發(fā)動戰(zhàn)爭吧,你只需和奧地利一起,享受婚姻?!雹诎鎴D因為國王的婚姻或者繼承關系發(fā)生改變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條件(一)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特征材料:在這種普遍的混亂狀態(tài)中,王權是進步的因素,這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王權在混亂中代表著秩序,代表著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與分裂成叛亂的各附庸國的狀態(tài)對抗。在封建主義表層下形成著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傾向王權,正向王權傾向著它們一樣。

——恩格斯《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有利于結束封建割據,維護國家統一是新興城市(經濟)的保護者,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是早期民族國家的象征和情感紐帶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條件▲思考:強大的王權在民族國家形成中的作用?思考:專制王權國家=近代民族國家項目專制王權國家民族國家認同主體國民身份政體版圖國王(個人)臣民專制國家(共同體)公民民主版圖因為國王的婚姻或者繼承關系發(fā)生改變確定的領土疆域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條件專制王權國家分裂割據新興資產階級與王權結盟,尋求統一擁戴國王專制橫行阻礙發(fā)展拋棄國王推動革命民族國家16-19世紀,西方國家從專制王權國家發(fā)展為民族國家(三)政治:資產階級開始興起,反對教會和貴族的特權,要求分享政治權利(二)經濟: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根源)國王是說“拋棄”就可以“拋棄”嗎?還有什么原因推動民族國家產生?(一)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商品經濟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結論: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fā)展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條件(一)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二)經濟: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根源)(三)政治:資產階級開始興起,反對教會和貴族的特權,要求分享政治權利

那時天主教徒認為圣經必須用拉丁文寫,用別的語言來翻譯圣經是褻瀆神圣的行為。我的祖上在英國時曾得到一部英文版的圣經,每次讀圣經前,都會把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的,還要派家里的一個小孩守在門口放哨,只要看到教會法庭的官吏走來,便立刻跑回家報信?!惶m克林《美利堅開國三杰書》(四)語言:對民族語言的重視強化了民族認同,促進民族國家的形成(五)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傳播民主觀念,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民族意識的覺醒(戰(zhàn)爭)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wèi)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政府宣布定此曲為國歌。1879年、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三部共和國憲法皆定馬賽曲為共和國國歌。①個人對國家的忠誠越來越超過對國王和宗教的忠誠;(由對個人的認同變成對國家共同體的認同)②各國紛紛鼓勵和組織對愛國人士的崇拜;③出現了國旗、國歌和各種國家節(jié)日1880年7月14日定為法國的國慶節(jié),直至今日。以紀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眾攻克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從而揭開法國大革命序幕。在法國,每年國慶節(jié)的閱兵式是慶典活動的重頭戲。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表現法國的民族英雄:圣女貞德(1)民族國家有的由單一民族組成,更多的則是包括了多個民族。(2)民族國家主權獨立,人民有共同的價值、歷史、文化、語言或體制。3、特征4.影響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補充:民族主義民族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起著“雙刃劍”的作用。一方面,它具有反對民族歧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推動了民族獨立與民族復興運動。另一方面,民族主義也具有非理性因素,如自私、狹隘、利己和排他性。非理性的民族主義往往從本民族的利益出發(fā)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族的利益,不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民族主義者對本民族的認同感越強,就越容易把自己與外國及本國社會中的其他民族區(qū)分開來。)(大冊子P82)通常指以維護本民族利益和尊嚴為出發(fā)點的思想與行為。材料: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亡國滅種”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國家認同不斷被摧毀,這極大地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梁啟超認為,“夫所謂……元、明、清者,則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產也;國也者,人民之公產也”,只有建立一個君主立憲的民族國家,并致力于開啟、培養(yǎng)國民與此相應的國家認同感,中國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國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國在“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情況下,建立起一個現代民族國家“殆不可以須臾緩”。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一再強調“今日中華民國成立,滿、漢、蒙古、回、藏五族合為一體”,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權利,亦當盡共和之義務”?!邜勖瘛栋倌昴?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認同建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特點以及意義。特點:與救亡圖存相結合;反專制、求民主成為價值追求;通過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設現代民族國家。意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識覺醒;推動了民主革命進程;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振奮民族精神,維護國家統一。二、國際法的形成比較項目國內法國際法法律關系主體一國境內自然人、法人國家、部分政府間國際組織調整對象自然人、法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國家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關系立法方式國內立法機關制定國家間協議制定強制力依據政府意志各國共同意志強制方式通過司法、執(zhí)法機構強制執(zhí)行依賴于個別懲罰或集體行動相關概念國際法:又稱國際公法,指若干國家參與制定或者國際公認的、調整國家之間關系的法律,是適用主權國家之間以及其他具有國際人格的實體之間的法律規(guī)則的總稱。二、國際法的形成(1)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2)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減少武力沖突。1、背景:材料1:自大航海時代起,由于航海技術的發(fā)展和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各國之間的交往日漸頻繁。隨著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無論是政府間的往來還是民間的跨境貿易往來,以及對跨境流動的自然人的管理,都開始成為各國重點關注的領域?!x浩然《再論國際法的起源和發(fā)展》(3)地理大發(fā)現加強了各國的聯系與交往。

材料2:國際之間,必有一共同之所法律,此法律在戰(zhàn)爭中,或與戰(zhàn)事有關各事,均可發(fā)生效力。本書之作,實具有重大原因,竊見崇奉基督教之國家,以戰(zhàn)爭為兒戲,眥睚小怨,頓起干戈,雖使野蠻人聞之,亦將為之汗顏。且戰(zhàn)事即作,一切宗教法律,胥皆棄若敝履,一若生人受命,即專以屠殺為事者……

——[荷蘭]格勞秀斯著《戰(zhàn)爭與和平法》二、國際法的形成格勞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一書中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格勞秀斯與《戰(zhàn)爭與和平法》2.過程:材料1:根據一般規(guī)則:本人是處理自己事務的最佳裁斷者,因而擁有發(fā)動戰(zhàn)爭之權力的人,乃是唯一擁有締結和約之權力的人。由此推導,公戰(zhàn)能夠由各方主權者單獨發(fā)動,在王權政制下的這種權力理所當然屬于君主。

————[荷蘭]格勞秀斯著,何勤華等譯《戰(zhàn)爭與和平法》(1)奠定基礎:主權屬于君主,戰(zhàn)爭由主權國家的統治者發(fā)動,也該由他們締結和結束戰(zhàn)爭,突出主權國家在國際關系的主體地位材料2:國家之間的分歧應該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如發(fā)生戰(zhàn)爭,則應當遵循國際法的規(guī)定。如不能不宣而戰(zhàn),要堅持人道主義原則,保護非戰(zhàn)斗人員,堅持公海航行自由,保護交戰(zhàn)國雙方外交代表的安全。理論基礎二、國際法的形成格勞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一書中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2.過程:(1)奠定基礎:(2)確立原則: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混戰(zhàn),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①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②開創(chuàng)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zhàn)爭的先例。③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準則。標志著近代意義上的國際法出現(3)范圍擴大:維也納體系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會議及此后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建立起以大國協調、歐洲均勢為特征的國際關系體系,即維也納體系。國際法的應用范圍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許多地方。三、外交制度的建立(1)原因:(2)過程: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國際法形成(3)國際法形成和外交制度建立的影響:積極:消極:為國際關系確立一些規(guī)則,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減少戰(zhàn)爭開辟新途徑。實行雙重標準,為謀取利益而違反國際法,導致沖突不斷,最終引發(fā)一戰(zhàn)。17世紀時臨時使者????常駐外交使節(jié)和外交使團1873年3月15日,(日本)使節(jié)團會見德國首相俾斯麥時,俾斯麥說:“方今世界各國,皆以親睦禮儀交往,然而皆屬表面現象,實際乃強弱相凌,大小相侮?!薄氨酥^公法,謂之保全列國權利之準則,然大國爭奪利益之時,若與己有利,則依據公法,毫不更動;若與己不利,則幡然訴諸武力,固無常守之事。”四、20世紀國際法的發(fā)展12341625年,格老秀斯出版《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一書,奠定了國際法的。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訂基礎形成發(fā)展范圍擴大1815年維也納體系新發(fā)展20世紀一戰(zhàn)遭到嚴重破壞十月革命新的發(fā)展不兼并不賠償原則侵略戰(zhàn)爭為反人類罪一戰(zhàn)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國聯1928年8月《非戰(zhàn)公約》二戰(zhàn)極大破壞《聯合國憲章》聯合國二戰(zhàn)后1946年國家法院—海牙和平宮國際組織數量激增國際法的領域擴展(2)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