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一)(解析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1頁
世界地理(一)(解析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2頁
世界地理(一)(解析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3頁
世界地理(一)(解析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4頁
世界地理(一)(解析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2世界地理(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為冰島及其能源構成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交通線

A火山

勿冰原

海拔/m

甯生長邊界(海嶺、斷層)消亡邊界

1.冰島因有大面積的冰原而得名,其冰原位于島嶼的()

A.北部沿海地區(qū),因為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B.海拔高的地區(qū),因為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C.河流的下游地區(qū),因為下游地區(qū),水源充足

D.海拔較低的地區(qū),因為地勢低平,有利于冰的保存

2.從圖中信息可知冰島()

A.地處低緯度熱帶B.太平洋中的島國

C.板塊的生長邊界D.位于北極圈以北

3.冰島的能源特點是()

A.以石油和煤炭為主,因為這里礦產資源豐富

B.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因為這里氣候濕熱,生物資源豐富

C.地熱能占比例高,因為這里地處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D.水能比例最小,因為氣候寒冷,無液態(tài)水存在

【答案】LB2.C3.C

【解析】1.讀圖可知,冰島雖然緯度較高,但由于北大西洋暖流主要從其南面流過,所以南部屬于溫帶海

洋性氣候;受暖流影響冬季氣溫不低,冰島因有大面積的冰原而得名,其冰原位于島嶼的海拔高的地區(qū);

因為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

2.冰島主要位于高緯度地區(qū),故A錯誤。冰島是位于北大西洋上的一個島國,故B錯誤。冰島位于亞歐

板塊與美洲板塊的交界處,且位于生長邊界,故C正確;冰島位于北極圈以南,故D錯誤。故選C。

3.讀圖分析可知,冰島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地熱能源占比例高,原因在于冰島位于亞歐板塊和美洲

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wěn)定,多火山、地震。冰島緯度高,冰川廣布、中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

大,水能充足。依據(jù)題意。故選C。

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世界的“干極”,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霧籠罩。當?shù)厝酥谱鞑鹅F網,收集霧里

的潮濕水汽,解決用水問題。讀阿塔卡馬沙漠位置示意圖和捕霧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4.阿塔卡馬沙漠()

A.東臨太平洋B.全部位于中緯度C.位于南美洲西海岸D.北回歸線穿過其中部

5.阿塔卡馬沙漠呈狹長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陸分布D.人類活動

6.阿塔卡馬沙漠地區(qū)的人民利用捕霧網()

①改變當?shù)氐臍夂蛱卣?/p>

②收集霧氣帶來的水分,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

③改變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

④體現(xiàn)了人類因地制宜的智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答案】4.C5.B6.C

【解析】4.由圖可知,阿塔卡馬沙漠西臨太平洋,A錯誤;位于南緯18。~28。之間,B錯誤;位于南美洲

的西海岸,C正確;南回歸線穿過沙漠的中部,D錯誤;該沙漠跨越熱帶和南溫帶。故選C。

5.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介于南緯18。~28。之間,在安第斯山脈和南太平洋之間,主體位,

于智利境內,沿海形成了縱向狹長的沙漠地帶,與同緯度的南美東部相比,形成了鮮明的自然景觀差異。

阿塔卡馬沙漠呈狹長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因素,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脈的西側,位于盛行西

風的背風坡,降水少,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6.無法改變氣候,①錯誤;沙漠地區(qū)的人民利用捕霧網收集霧氣帶來的水分,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②正

確;沙漠地區(qū)的人民利用捕霧網,這不是改善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③錯誤;沙漠地區(qū)的人民利用捕霧網體現(xiàn)了

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智慧,④正確。②④正確,C正確,排除ABD;故選:C。

提卡爾金字塔,是美洲印第安人修造的最高建筑物,位于提卡爾國家公園內,它是迄今規(guī)模最大、人

們了解最多的瑪雅古城之一。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7.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的原住居民,他們的皮膚略帶黃色或黃棕色,頭發(fā)黑而平順,額骨突出。印第安人

屬于()

A.白種人B.黃種人C.黑種人D.混血人種

8.下列措施可以保護提卡爾金字塔的是(

A.在周圍排放大量工業(yè)廢氣B.亂涂亂回

C.在周圍修建高大的建筑物D.限制參觀人數(shù)

【答案】7.B8.D

【解析】7.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屬于黃種人,

B正確;白種人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排除A;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排除C;混血種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I,排除D;故選B。

8.在周圍排放大量工業(yè)廢氣會對金字塔造成破壞,如酸性氣體會腐蝕金字塔建筑,故A錯誤;亂涂亂畫會

直接破壞金字塔,故B錯誤;在周圍修建高大的建筑物會影響金字塔的原始風貌,故C錯誤;限制參觀人

數(shù)可以減少人類活動對金字塔的不利影響,有利于保護金字塔,故D正確。故選D。

《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的成員國包括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

15個亞太國家。協(xié)定的簽署標志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guī)模最大、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淖杂少Q易區(qū)正式

啟航。完成下面小題。

9.下面這些世界性或區(qū)域性合作組織的標志,其中是東盟標志的是()

A.B.

10.下列關于國際合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國家之間需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發(fā)展

②任何國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總與其他國家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聯(lián)系

③在國際合作中,發(fā)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應當拒絕國際合作

④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國與國之間相對封閉格局已被打破,經濟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fā)

展的重要特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9.C10.C

【解析】9.讀圖可知,A為聯(lián)合國標志,C為東盟標志,B為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標志,D為歐盟標

志,故選C。

10.由所學知識可知,國家之間需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發(fā)展,任何國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總與其他國家發(fā)

生不同程度的聯(lián)系,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①②④正確,c正確;在國

際合作中,發(fā)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應當拒絕不平等的國際合作,③錯誤。ABD錯誤。故選C。

優(yōu)化能源結構是我國實現(xiàn)''碳達峰"(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漸降低)目標的主

要途徑之一。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抵消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實現(xiàn)二氧化碳零排放。結

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清潔能源,不包括()

A.水能B.風能C.煤、石油D.太陽能

12.為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我們應該()

A.植樹種草,綠化環(huán)境B.禁止污染大氣企業(yè)開設

C.加強治理,減少水污染D.限制交通運輸業(yè)和工業(yè)發(fā)展

【答案】11.C12.A

【解析】1L清潔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生

物能等,ABD不符合題意;煤炭和石油為化石能源,不屬于清潔能源,C符合題意。故選C。

12.由材料“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抵消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實現(xiàn)二氧化碳零排放”可知,

為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我國需要植樹種草,綠化環(huán)境,節(jié)能減排,A正確;禁止污染大氣企業(yè)開設并不是可

行的做法,B錯誤;加強治理,減少水污染與“碳中和“無關,C錯誤;限制交通運輸業(yè)和工業(yè)發(fā)展不利于經

濟的發(fā)展,D錯誤。故選A。

古埃及人發(fā)現(xiàn)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濫的規(guī)律,所以,他們將一年分為三季(每季4個月),即泛濫

季、播種季和收獲季。人們在泛濫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區(qū)形成一條“綠色長庫”。讀圖,根

據(jù)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將棗椰

G棉花

—鐵路

■綠洲

埃及部分農產品主要產區(qū)分布圖

13.尼羅河定期泛濫,是因為其上游流經地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為()

A.熱帶草原氣候B.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D.地中海氣候

14.推測該地區(qū)每年播種季的月份是()

A.11月-次年2月B.3-6月

C.5-9月D.7-10月

15.根據(jù)埃及的農業(yè)生產,分析其發(fā)展的工業(yè)部門為()

A.汽車制造B.煤炭開采C.鋼鐵冶煉D.紡織服裝

【答案】13.A14.A15.D

【解析】13.尼羅河自南向北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和熱帶沙漠氣候區(qū),在埃及境內注入地中海。上游

主要流經的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每逢濕季降水豐富,河水大漲,使尼羅河定期泛濫,A正

確。尼羅河上游不主要流經熱帶雨林、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區(qū),BCD錯誤。故選A。

14.題干中描述:古埃及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濫的規(guī)律,并找到與之相適應的農業(yè)耕

作方式。他們將一年分為三季(每季4個月),即“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其中“泛濫季”是指6一

10月,“播種季”是指11月一次年2月,“收獲季”是指3—6月。故選A。

15.讀圖可得,埃及盛產長絨棉,結合其經濟作物生產特點,所以埃及可發(fā)展的工業(yè)部門為紡織服裝,D

正確。汽車制造、煤炭開采和鋼鐵冶煉都與其農業(yè)生產關系不大,ABC錯誤。故選D。

RCEP是《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的簡稱,2020年11月,由15個國家正式簽署。圖為15個RCEP

成員國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0°E120°E150°E180°

30°N

北回歸線

30°S

—國界▲鐵礦■煤礦

I1RCEP成員國?石油

1韓國2越南3老撾4泰國5柬埔寨6馬來西亞

7新加坡8文萊

16.RCEP成員國()

A.位于亞洲和非洲B.大部分位于東半球

C.全部瀕臨太平洋D.全部是島國

17.與澳大利亞相比,東南亞國家在接受日本投資時所具備的顯著優(yōu)勢是()

A.環(huán)境優(yōu)美B.技術先進C.制造業(yè)發(fā)達D.勞動力豐富

18.RCEP各成員國的貿易往來中()

A.韓國大量出口椰子,香蕉等水果B.日本主要出口初級農產品和礦石

C.菲律賓主要出口熱帶的經濟作物D.澳大利亞大量進口羊毛、羊肉等

【答案】16.B17.D18.C

【解析】16.讀圖可知,RCEP成員國位于亞洲和大洋洲|,A錯誤;RCEP成員國大部分位于2(TW以東、

16CTE以西的東半球,B正確;RCEP部分成員國瀕臨印度洋,并不都瀕臨太平洋,C錯誤;RCEP成員國

大部分為臨海國而不是島國,D錯誤。故選B。

17.與澳大利亞相比,東南亞國家在接受日本投資時所具備的顯著優(yōu)勢是東南亞勞動力豐富且低廉,而澳

大利亞比東南亞環(huán)境優(yōu)美、技術先進、制造業(yè)發(fā)達,D對,ABC錯。故選D。

18.韓國地處溫帶,不會大量出口椰子、香蕉等熱帶水果,A錯誤。日本礦產資源匱乏,其經濟貿易以進

口礦產品,出口工業(yè)產品為主,B錯誤。菲律賓地處熱帶,主要出口熱帶經濟作物,C正確。澳大利亞畜牧

業(yè)發(fā)達,大量出口羊毛、羊肉等,D錯誤。故選C。

暑假期間,望望同學遠赴意大利旅游。讀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9.望望抵達羅馬時,當?shù)氐奶鞖夂芸赡苁牵ǎ?/p>

A.晴朗無云B.高溫多雨

C.溫和多雨D.多云悶熱

20.在旅游時,望望發(fā)現(xiàn)意大利()

A.地勢平坦,耕地廣闊B.經濟發(fā)達,科技水平高

C.當?shù)厝藧鄞┪餮b,說西班牙語D.居民出門裹頭巾,信奉佛教

21.望望從意大利帶回的當?shù)靥禺a可能是)

A.粽子B.奶酪C.香蕉D.壽司

【答案】19.A20.B21.B

【解析】19.由羅馬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羅馬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研學團抵達羅馬

是暑假期間,故當?shù)氐奶鞖夂芸赡苁乔缋薀o云,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0.由左圖可知,意大利多山,耕地面積較小,A錯誤;意大利是歐洲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達,科技水平高,

B正確;當?shù)厝藧鄞┪餮b,說意大利語,C錯誤;歐洲國家大多信奉基督教,佩戴十字架,D錯誤。故選B。

21.意大利所處的歐洲西部畜牧業(yè)發(fā)達,大多生產奶酪,B正確。粽子由大米制作而成是季風氣候區(qū)的特產,

香蕉是一種熱帶水果,壽司是日本的特產,ACD錯誤。故選B。

讀美國本土地區(qū)圖和澳大利亞圖,完成下面小題。

22.關于兩國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都瀕臨大西洋B.溫帶大陸性氣候占比最大

C.針葉林分布廣D.地勢都是東西高、中間低

23.兩國社會經濟的共同特點是()

A.都是農產品出口大國B.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C.服務業(yè)所占比重較低D.大量進口煤、鐵等礦產

【答案】22.D23.A

【解析】22.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澳大利亞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

A錯誤。美國以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最大,植被主要是溫帶落葉闊葉林,澳大利亞以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

帶沙漠氣候為主,植被主要是荒漠草原,B、C錯誤;美國的地形東部是低矮的山地,中部是廣闊的大平原

和中央平原,西部是高大的高原和山地,澳大利亞的地形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地勢都

是東西高、中間低,D正確;故選D。

23.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是農產品出口大國,A正確;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美國

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和東北部的五大湖附近是人口稠密地區(qū),B錯誤;澳大利亞的服務業(yè)迅速發(fā)展,已

經成為澳大利亞新的支柱產業(yè),同時服務業(yè)在美國經濟中占有很大比重,C錯誤;澳大利亞大量出口煤、鐵

等礦產,D錯誤;故選A。

地球兩極周圍的海冰數(shù)量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消長,在春夏兩季融化,在秋冬兩季增長。自1970年開始

有衛(wèi)星記錄以來,極地海冰存量大多處于長期下降狀態(tài)。下圖示意兩極地區(qū)多年平均海冰面積年內變化圖。

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4.關于兩極地區(qū)多年平均海冰面積年內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甲9月海冰面積最大,3月海冰面積最小

B.乙2月海冰面積最大,9月海冰面積最小

C.甲為北極地區(qū),乙為南極地區(qū)

D.甲為南極地區(qū),乙為北極地區(qū)

25.極地海冰存量大多處于長期下降狀態(tài),主要原因是()

A.燃燒煤、石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植樹造林,增強對二氧化碳的吸收

C.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二氧化碳排放減少D.氯和氟的化合物的排放,破壞臭氧層

【答案】24.C25.A

【解析】24.甲9月海冰面積最小,3月海冰面積最大,A錯誤;乙2月海冰面積最小,9月海冰面積最大,

B錯誤。甲為北極地區(qū),乙為南極地區(qū),C正確,D錯誤。

25.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燃燒煤、石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氣溫升

高,A正確;植樹造林,增強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使當?shù)靥鞖鉁刈兓呌诰徍停珺錯誤。新能源汽車的

使用,二氧化碳排放減少,會減緩全球氣候變暖,C錯誤。氯和氟的化合物的排放,破壞臭氧層,導致到達

地面的紫外線增多,但不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D錯誤。故選A。

二、解答題(50分)

26.《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了“鸚鵡螺號”潛艇在海底環(huán)球探險旅行的故事。某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鸚鵡

螺號”航行路線示意圖,還剩一部分未完成,請看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

比例尺

(1)“鸚鵡螺號”經過的大洋中,全部位于東半球的是o

(2)“鸚鵡螺號”經過了①大洲與②大洲的分界線,它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

(3)圖中缺失的部分主要是洲,D點所在國家被稱為(答一個)。

(4)①大洲西南部與②大洲東北部有一個地區(qū)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大的地區(qū),它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qū)。

(5)簡述①大洲的主要地勢特征_____。我國與②大洲的大多數(shù)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6)根據(jù)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B點所在地區(qū)比C點所在地區(qū)降水(填“多”或"少”)。E

點所在地區(qū)主要植被是。

(7)A點的經緯度是,E點位于D點的方向。

(8)若A點到E點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假如你是此地理學習小組的一員,請在圖例中畫出缺少的比例

尺(線段式)。

(9)地理學習小組為我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感到自豪。神舟十三號飛船從2021年10

月16日發(fā)射,于今年4月16日返回,請試著分析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運動的方向變化。

【答案】26.(1)印度洋

(2)蘇伊士運河

(3)北美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或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等)

(4)波斯灣

(5)中部高四周低南南合作

(6)少熱帶雨林

(7)0°,20°E東北

(9)先向南再向北

【解析】26.本題以鸚鵡螺號航行路線圖為材料,共設置九道小題,涉及大洲、大洋的概況、海陸分布、

經緯網定位、定向、中東石油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比例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等知識點,考查

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讀圖結合所學,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TW和160無組成的經線圈,2(FW以東、16(TE以西為東半球,

2(TW以西、160土以東為西半球?!胞W鵡螺號”經過的大洋中,全部位于東半球的是印度洋。

(2)讀圖可知,①大洲為亞洲I,②大洲為非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它溝通了紅海和地

中海。

(3)讀圖可知,圖中缺失的部分主要是北美洲,北美洲南部為南美洲。D點所在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被稱

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4)讀圖可知,①大洲(亞洲I)西南部與②大洲(非洲)東北部是中東地區(qū),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大、生產

和輸出最多的地區(qū),它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5)讀圖可知,①大洲為亞洲I,主要的地勢特征是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南南合作”主要指發(fā)展中國家

之間的互助合作。“南北對話”則是指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對話。我國為發(fā)展中國家,②大洲

為非洲均為發(fā)展中國家。故我國和②大洲的大多數(shù)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6)根據(jù)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B點位于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降水少;C點位于回歸線附近

的大陸東岸,降水多。E點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主要的植被為熱帶雨林。

(7)讀圖可知,A點位于赤道,緯度為0。;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

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A點經度位于7CFW和110午

的中間,為20方。故A點的經緯度為(0。,20°E)?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A點,ED

兩點所跨經度大于180。,故E點位于D點的東北方向。

(8)根據(jù)所學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A點到E點的圖上距離為2.5cm,A點到E點的實地距離

為赤道的1/4,赤道的長度為40000千米。故比例尺=2.5厘米/(40000/4)千米=1:400000000。轉化為線段比

比例尺?4?00km

(9)10月16日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南回歸線)移動;冬至日到

4月16日,太陽直射點自南回歸線向北移動,春分日到達赤道,然后經過赤道繼續(xù)向北移動。因此,航天

員在軌駐留期間,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是先向南,后向北。

2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棉花是一種喜高溫的農作物,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5?30°C之間,喜歡充足的陽光。

降水量/mm

500

400

40

1膽歸線300

+黃麻200

檢甘蔗35

。茶葉

昌小麥miiiiiiimi

咂水稻14710(月)

印度農作物的分布

東京氣候資料

(1)孟買屬于氣候,東京屬于氣候。

(2)“和食”即日本料理,原料以海藻類植物和魚蝦為主,原因

是;印度(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廣,手抓飯深受印度人民喜愛。

(3)印度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而日本所需棉花百分之百依賴進口。日本不適合種植棉

花的原因是o印度由于季風不穩(wěn)定,災害頻繁,影響農業(yè)生產。

(4)日本的工業(yè)區(qū)集中分布在_______沿岸和沿岸,這是因為(寫出兩點即可)。

(5)近年來,日本企業(yè)加速在印度投資。試分析印度吸引日本企業(yè)投資的主要優(yōu)勢條件。

【答案】27.(1)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

(2)日本是四面環(huán)海的島國,海洋漁業(yè)資源豐富水稻

(3)日本的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光照不足,適宜棉花生長溫度的天數(shù)較少西南水旱(或旱澇)

(4)太平洋漱戶內海日本國內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原料需要大量進口,工業(yè)產品需大量

出口;沿海地區(qū)港口優(yōu)良,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等等

(5)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價格低廉,消費人群龐大,消費市場廣闊

【解析】27.本題以印度和日本及城市氣候示意圖及相關資料為材料,涉及日本和印度的地形、氣候、工

農業(yè)的發(fā)展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1)讀圖,孟買各月氣溫高于20℃,全年高溫,6-9月多雨、10-次年5月少雨,降水分雨旱兩季,應為熱

帶季風氣候;東京最冷月大于0℃,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應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讀圖可知,日本四面環(huán)海,沿海大陸架面積寬廣,魚類資源豐富,豐富的海產品為加工制作生魚片等

美味佳肴提供了優(yōu)質原料。印度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水稻種植面積廣,手

抓飯深受印度人民的喜愛。

(3)由題目可知,日本100%的棉花需要進口,是因為日本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溫和濕潤,適宜棉花生

長溫度的天數(shù)較少,棉花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熱量,所以日本不適合棉花種植。印度主要是熱帶季風氣

候,夏季風向為西南季風,該季風盛行時,來自印度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大陸,印度進入雨季。但夏季風不

穩(wěn)定時,水旱頻繁發(fā)生,影響印度農業(yè)生產。

(4)讀圖可知,日本工業(yè)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源戶內海沿岸;日本是島國,國土面積狹小,礦產資源貧乏,

國內市場狹小,原料需要大量進口,工業(yè)產品需大量出口,經濟對外依賴性強;該地區(qū)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

良港灣,海上交通運輸便利;人口城市也多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漱戶內海沿岸。

(5)近年來,日本企業(yè)加速在印度投資,印度吸引日本企業(yè)投資的主要優(yōu)勢:印度是發(fā)展中國家,經濟落

后,勞動力成本低;印度的人口居世界前列,人口眾多,經濟發(fā)展速度快,消費市場廣闊。

28.某地理興趣小組開展“氣候對其它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為主題進行項目式學習。請你讀圖文

資料協(xié)助其完成該學習過程。(13分)

西歐人的餐桌

【位置與氣候】南極地區(qū)是典型的寒帶氣候,因氣候惡劣,至今無人定居。

(1)簡述南極地區(qū)的氣候特征。o

【地形與氣候】地形起伏不僅使它本身的氣候顯著不同,而且高聳綿亙的山脈,往往是低層空氣流動

運行的障礙。

(2)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緯40。?60。之間的氣候類型是氣候,該氣候南北狹長分布的原因是0

【河流與氣候】“河流承載著四季的變化”氣候影響河流水的來源與水文特征。

(3)萊茵河河多瑙河是歐洲著名的國際河流,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萊茵河航運發(fā)達的自然原因有。

(4)熱帶雨林氣候區(qū)河流流量_______(大/小),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河流一般有結冰期。由此可見,自然環(huán)

境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人類活動與氣候】氣候影響著人類生存環(huán)境,同時人類活動也影響氣候變暖。

(5)英國人夏季喜歡去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享受陽光沙灘,從氣候的角度,分析英國人喜歡夏季去的原

因。O

(6)歐洲西部是世界上乳畜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請簡析該區(qū)域利于多汁牧草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o

(7)2020年1月份,南極地區(qū)最高氣溫首次突破20℃;到2030年,全球氣溫預計將比工業(yè)化前高出1.5℃

左右。2021年4月22日,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習近平重申我國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疤贾泻汀?/p>

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實現(xiàn)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該如何

去做。。

【答案】28.(1)酷寒、干燥、多狂風

(2)溫帶海洋性受到山脈的阻擋

(3)水流平穩(wěn),冬季河流不結冰

(4)大

(5)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陽光充足

(6)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7)低碳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植樹種草;節(jié)約用紙、用電、光盤行動,減少資源浪費等。

【解析】28.本大題以“氣候對其它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的氣候資料、分布及飲食文化等內容為

材料,設置了7個問題,涉及南極的氣候、北美洲的氣候分布及原因、歐洲西部的氣候河流及農業(yè)、熱帶

雨林氣候的河流水文特征、“碳中和”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南極地區(qū)緯度高,地形以高原為主。由圖可知,南極地區(qū)為極地氣候。其氣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多

烈風。

(2)由圖可知,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緯40。?60。之間的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南北狹長分布的

原因是受安第斯山脈南北走向的阻擋,擋住了西部海洋的濕潤氣流。

(3)萊茵河河多瑙河是歐洲著名的國際河流,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萊茵河航運發(fā)達的自然原因有:主要

流經平原地區(qū)、地形平坦,水流平穩(wěn);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冬季河流不結冰。

(4)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

(5)英國人夏季喜歡去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享受陽光沙灘,從氣候的角度,英國人喜歡夏季到意大利海濱

度假的原因是:夏季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陽光明媚,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多陰雨天氣,

可以去意大利地中海沿岸享受陽光沙灘。

(6)由圖可知,歐洲西部主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

(7)為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我們中學生應做到:低碳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植樹種草;加強宣傳,

可以體行人們時刻踐行節(jié)能減排的生活理念;節(jié)約用紙、用電、光盤行動,減少資源浪費等。

29.據(jù)英國《通訊一地球與環(huán)境》雜志,南極海冰面積2022年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在南極洲別林斯高晉海一帶,

由于海冰提早融化,研究人員觀測到的5個帝企鵝群落中有4個極可能遭遇幼鳥全軍覆沒,給帝企鵝幼鳥

帶來“滅頂之災”。某校初二年級同學開展“續(xù)緣帝企鵝”探究活動。圖1為別林思高晉海域帝企鵝棲息地及

2022年11月海冰異常變化示意圖,圖2為帝企鵝繁殖周期與海冰的關系圖,圖3為全球氣溫和大氣中二氧

化碳濃度的變化關系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力MW&h她

圖1圖2

活動一:觀帝企鵝棲息之地

帝企鵝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及周邊島嶼,它每年只繁殖一次,整個繁殖和撫育后代的過程都要依賴穩(wěn)

定的海冰作為棲息地。

(1)圖1中五個帝企鵝棲息地均位于南極圈以—(南/北),瀕臨—洋。

(2)圖2顯示南極地區(qū)每年分為寒、暖兩季,帝企鵝在5、6月產卵孵化,此時是這里的一季,之后在海

冰上筑巢哺育幼鳥。但在2022年11月,帝企鵝棲息地(如圖1)海冰提前融化,海冰―(增多/減少),

雛鳥還沒有長出防水羽毛,—(會/不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