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上猶縣營前中學(xué)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頁
2018-2019年上猶縣營前中學(xué)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頁
2018-2019年上猶縣營前中學(xué)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頁
2018-2019年上猶縣營前中學(xué)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頁
2018-2019年上猶縣營前中學(xué)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上猶縣營前中學(xué)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

項訓(xùn)練(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jīng)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jìn)行強(qiáng)化訓(xùn)練,力口強(qiáng)記憶。

第1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保ā墩撜Z.子路》)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分)

②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以上兩句內(nèi)容,簡要談?wù)劸雍托∪说奶幨缿B(tài)度有什么不同。(2分)

第2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題。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

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

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

臣議,皆曰'秦貪,負(fù)其強(qiáng),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

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fù)取璧。大

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

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

也。趙王恐,不敢不獻(xiàn)。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

臣乃敢上璧?!鼻赝醵戎K不可強(qiáng)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8.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嚴(yán):尊重

B.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特:只,不過

C.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審察、察

D.懷其璧,從徑道亡亡:丟失

9.下列句中加點詞沒有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3分)

A.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

B.秦貪,負(fù)其強(qiáng),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

C.大王必欲急臣

D.乃使其從者衣褐

10.下列各句沒有省略現(xiàn)象的一項是()(3分)

A.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B.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D.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第3題:傅昭,字茂遠(yuǎn),北地靈州人。父淡,善《三禮》,知名宋世,事宋竟陵王劉誕,

誕反,淡坐誅。昭六歲而孤,十一,隨外祖于朱雀航賣歷日。為雍州刺史袁^客,B

嘗來昭所,昭讀書自若,神色不改。殖嘆日:“此兒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彼就浇?/p>

安王休仁聞而悅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太原王延秀薦昭于丹陽尹袁

粲,深見禮,辟為郡主簿,使諸子從昭受學(xué)。會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

制。每經(jīng)昭戶,輒嘆曰:“經(jīng)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非名賢?”尋為

總明學(xué)士、奉朝請。

永明初,以昭為南郡王侍讀。王嗣帝位,故時臣隸爭求權(quán)寵,唯昭及南陽宗夬保身守

正,無所參入,竟不罹其禍。明帝踐昨,引昭為中書通事舍人。時居此職者,皆權(quán)傾

天下,昭獨廉靜,無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粉。常插燭板床,明帝聞之,賜漆合

燭盤,敕曰:“卿有古人之風(fēng),故賜卿古人之物。”天監(jiān)十一年,出為信武將軍、安

成內(nèi)史。安成自宋已來兵亂郡舍號兇及昭為郡郡內(nèi)人夜夢見兵馬鎧甲甚盛又聞有人云

當(dāng)避善人軍眾相與騰虛而逝夢者驚起.俄而疾風(fēng)暴雨,倏忽便至,數(shù)間屋俱倒,即夢

者所見軍馬踐蹈之所也。自后郡舍遂安,咸以昭正直所致。昭所蒞官,常以清靜為

政,不尚嚴(yán)肅。居朝廷,無所請謁,不畜私門生,不交私利。終日端居,以書記為

樂,雖老不衰,性尤篤慎。子婦嘗得家餉牛肉以進(jìn),昭召其子曰:“食之則犯法,告

之則不可,取而埋之?!逼渚由硇屑?,不負(fù)于暗室,類皆如此。京師后進(jìn),宗其學(xué),

重其道,人人自以為不逮。大通二年九月,卒,時年七十五。詔賜錢三萬,布五十

匹,即日舉哀,謚曰貞子。

(節(jié)選自《梁書?傅昭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安成自宋已來兵亂/郡舍號兇/及昭為郡/郡內(nèi)人夜夢見兵馬鎧甲/甚盛/又聞有人云/

當(dāng)避善人/軍眾相與騰虛/而逝夢者驚起

B.安成自宋已來兵亂/郡舍號兇/及昭為郡/郡內(nèi)人夜夢見兵馬鎧甲甚盛/又聞有人云/

當(dāng)避善人/軍眾相與騰虛而逝/夢者驚起

C.安成自宋已來/兵亂郡舍號兇/及昭為君曠郡內(nèi)人夜夢見兵馬鎧甲/甚盛/又聞有人/云

當(dāng)避善人/軍眾相與騰虛/而逝夢者驚起

D.安成自宋己來/兵亂郡舍/號兇及昭為郡/郡內(nèi)人夜夢見兵馬鎧甲甚盛/又聞有人云/

當(dāng)避善人/軍眾相與騰虛而逝/夢者驚起

(2)對下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卿”是對他人的敬稱,“陛下”是對皇上的敬稱;“愚”是對自己的謙稱,

“臣:也是謙稱。

B.謚,即謚號,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而

給予的一個帶有褒揚(yáng)意義的稱號。

C.舍人,隨侍身邊親近屬官的統(tǒng)稱,但是戰(zhàn)國和漢初王公貴族沒有舍人。

D.“大通”屬于年號,”大通二年“指該帝王即位第二年。年號是我國從漢武帝開始

使用封建王朝用來紀(jì)年的一種名號。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傅昭做事專注,很受欣賞。他做雍州刺史袁^的門客時,袁^認(rèn)為他讀書時神情不

一般,必定成為人才;袁粲也因其專注稱其有名人賢士之風(fēng)。

B.傅昭為官廉潔,沒有貪念。在任中書通事舍人時,他廉潔清靜,不干預(yù)別人的事;

生活簡樸,明帝贊他有古人的風(fēng)范,贈給他漆盒燭盤等物。

C.傅昭篤厚謹(jǐn)慎,嚴(yán)于律己。兒媳婦從娘家?guī)韯e人饋贈的牛肉,他認(rèn)為吃了犯法,

又不好報官,就不顧家人的反對,讓兒子把牛肉埋掉了。

D.傅昭為人守正,備受仰慕。他時常以清靜施政,不因私利與人交往;京城的后輩很

崇尚他的學(xué)問,尊重他的道義,都認(rèn)為自己比不上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司徒建安王休仁聞而悅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

②居朝廷,無所請謁,不畜私門生,不交私利。

第4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題。

予少以進(jìn)士游京師。因得盡交當(dāng)世之賢豪。然猶以謂國家臣一四海,休兵革,養(yǎng)

息天下以無事者四十年,而智謀雄偉非常之士,無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

屠販,必有老死而世莫見者,欲從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為人,廓然有大志。時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無所放其意,則

往往從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顛倒而不厭。予疑所謂伏而不見者,庶幾狎而得之,故嘗

喜從曼卿游,欲因以陰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與曼卿交最久,亦能遺外世俗,以氣節(jié)自高。二人歡然無所間。曼卿隱

于酒,秘演隱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為歌詩以自娛。當(dāng)其極飲大醉,歌吟笑呼,

以適天下之樂,何其壯也!一時賢士,皆愿從其游,予亦時至其室。十年之間,秘演

北渡河,東之濟(jì)、軍E,無所合,困而歸。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

乃見其盛衰,則予亦將老矣!

夫曼卿詩辭清絕,尤稱秘演之作,以為雅健有詩人之意。秘演狀貌雄杰,其胸中

浩然,既習(xí)于佛,無所用,獨其詩可行于世,而懶不自惜。已老,月去其橐①,尚得三

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無所向。聞東南多山水,其巔崖崛峰,江濤洶涌,甚可壯也,

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將行,為敘其詩,因道其盛時以悲其衰。

(歐陽修《釋秘演詩集》序)

[注]①月去(qU):打開;橐(tu6):袋子。②崛嶂(1心):高峻陡峭。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然猶以謂國家臣一四海一:統(tǒng)一

B、往往伏而不出伏:埋伏

C、庶幾狎而得之狎:親近而且態(tài)度隨便

D、無所合,困而歸困:

困頓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則往往從布衣野老酣嬉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B、①然喜為歌詩以自娛②以勇氣聞于諸侯

C、①東之濟(jì)、邪②奚以之九萬里而難為

D、①其胸中浩然②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19、下列各組語句中,表現(xiàn)秘演“遺外世俗,以氣節(jié)自高”的一組是

①曼卿隱于酒,秘演隱于浮屠

②東南多山水,其巔崖崛蟀,江濤洶涌,甚可壯也,欲往游焉

③一時賢士皆愿從其游

④當(dāng)其極飲大醉,歌吟笑呼,以適天下之樂,何其壯也

⑤獨其詩可行于世

⑥狀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A、①④⑥B、③④⑤

C、①②⑤D、②③⑥

2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rèn)為隱居山林,從事屠宰販運(yùn)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間而不被世人發(fā)現(xiàn)

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隱身,秘演在佛教中隱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雖然懶散且不愛惜詩作,到老的時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

作品。

D、曼卿的詩清妙絕倫,秘演的詩典雅勁健,有詩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詩作之

第5題:課外文言文段閱讀,8——11題。(15分)

吾鄉(xiāng)呂徽之先生,家仙居萬山中,博學(xué)能詩文,問無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漁以自

給。一日,攜褚?guī)旁劯患乙坠确N,值大雪,立門下,人弗之顧。徐至庭前,聞東閣中

有人分韻作雪詩,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覺失笑。閣中諸貴游子弟輩聞

得,遣左右詰之。先生初不言,眾愈疑,親自出見,先生露頂短褐,布襪草屐,輒侮

之,詢其見笑之由。先生不得己,乃曰:“我意舉滕王蟆蝶事耳?!北娛紘@伏,邀先

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狀,安可廁諸君子間?”請之益堅,遂入閣。眾以

“藤”“滕”二字請先生足之。即援筆書曰:“天上九龍施法水,人間一鼠嚙枯藤。

鷲鵝聲亂功收蔡,蝴蝶飛來妙過滕?!睆?fù)請粘“曇”字韻詩,又隨筆寫訖,便出門。

留之,不可得。問其姓字,亦不答,皆驚訝曰:“嘗聞呂處士名,欲一見而不能,先

生豈其人邪。”曰:“我農(nóng)家,安知呂處士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豈取不

義之財?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遙尾其后。路甚僻遠(yuǎn),識其所而返。雪晴,往訪

焉,惟草屋一間,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試問

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魚?!笔贾鏋橄壬?。至彼,果見之,告以特來

候謝之意。隔溪謂曰:“諸公先到舍下,我得魚,當(dāng)換酒飲諸公也。”少頃,攜魚與

酒至,盡歡而散?;刂林型?,夜黑,不良于行,暫憩一露棚下,適主人自外歸,乃嘗

識面者,問所從來,語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見者。”止客宿,翼旦,客

別。主人躡其蹤,則先生已遷居矣。又一日,先生與陳剛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

驢,時猶布衣,見先生風(fēng)神高簡。問曰:“得非呂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陳剛

中乎?”日:“然?!蔽帐秩羝缴鷼g,共論驢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

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日:“我尚記得有某出某書,某出某傳?!庇秩嗍拢?/p>

治中深敬之。

(節(jié)選自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隱逸》)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適主人自外歸適:恰好,適逢B.安可廁諸君子間

廁:置身

C.攜褚?guī)旁劯患乙坠确N詣:請求D.刺船而

去劃,撐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先生不得己,乃曰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

B.問所從來,語以故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

C.試問徽之先生何在我農(nóng)家,安知呂處士為何如人

D.先生豈其人邪因天寒,故坐其中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呂徽之是一位博學(xué)多才、安貧樂道、恬淡自守、特立獨行又不乏隨和的隱士。

B.呂徽之聽人作雪詩苦吟不出時笑出聲來,眾人見他衣著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C.呂徽之以耕種打魚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處.雖然清貧其妻卻有御寒辦法。

D.呂徽之雖然隱居山野,但因其品質(zhì)高潔,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⑴我農(nóng)家,安知呂處士為何如人?(3分)

⑵值大雪,立門下,人弗之顧(3分)

第6題:閱讀下列文言語段,完成后面6—9題。

周亞夫與細(xì)柳營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

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xì)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xì)柳軍,軍士吏被甲,

銳兵刃,骰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

曰:"將軍令日:'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

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

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樱娜菔杰?。使人稱謝:“皇帝敬勞

將軍?!背啥Y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

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6、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錯誤的一項()(3分)

A.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xì)柳。軍:駐扎。

B.上自勞

軍?勞:慰

勞,慰問。

C.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無何:什么

也沒有。

D.天子且

至至:

來,到來。

7、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①稱善者久之②故為之文以志

B.①將以下騎送迎②作《師說》以貽之

C.①成禮而去②登高而招,臂非

加長也

D.①其為惑也終不解矣②以宗正劉禮為將軍

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皇帝來到霸上和棘門軍營,車馬徑直馳進(jìn)軍營,將以下的軍官騎馬接送。作者這樣

寫是為了表現(xiàn)這兩支部隊將領(lǐng)的治軍有方,軍官們對天子是尊重的。

B.皇帝的先頭衛(wèi)隊到了細(xì)柳軍營,沒能進(jìn)去?;实鄣搅艘院?,也沒能馬上進(jìn)入。在細(xì)

柳營里,即使是皇上來,也要遵守軍規(guī)。

C.細(xì)柳軍營的軍士官吏身披鎧甲,拿著鋒利的刀,拉開弓弩,張得滿滿的,真是訓(xùn)練

有素、時刻有備。

D.最后一節(jié)中寫文帝對周亞夫的稱贊,從側(cè)面突出周亞夫?qū)④娮吭降能娛虏拍埽憩F(xiàn)

了周亞夫的“真將軍”本色。

9、翻譯下列句子(10分)

⑴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3分)

⑵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保?分)

⑶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4分)

第7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題。

秦數(shù)敗趙兵,廉頗堅壁不出。趙王以頗失亡多而更怯不戰(zhàn),怒,數(shù)讓之。應(yīng)侯

又使人行千金于趙為反間,曰:“秦之所畏,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廉

頗易與,且降矣!”趙王遂以趙括代頗將。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鼓瑟

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蓖醪宦?。

初,趙括自少時學(xué)兵法,以天下莫能當(dāng);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

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日:“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

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對

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而進(jìn)食者以十?dāng)?shù),所友者以百數(shù),王及宗室所

賞賜者,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鄉(xiāng)而朝,軍吏

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如其

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決矣!”母因日:“即如有不

稱,妾請無隨坐?!壁w王許之。

秦王聞括已為趙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敝為裨將,令軍中:

“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軍,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出兵擊秦師。武安君佯

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括乘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

軍之后,又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武安君出輕兵擊之,趙戰(zhàn)不

利,因筑壁堅守以待救至。

秦王聞趙食道絕,自如河內(nèi)發(fā)民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兵及糧食。齊

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于齊,齊王弗許。

九月,趙軍食絕四十六日,皆內(nèi)陰相殺食。急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

復(fù)之,不能出。趙括自出銳卒搏戰(zhàn),秦人射殺之。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

武安君日:“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

為亂?!蹦藪对p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

人大震。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廉頗易與,且降矣與:對付

B、奢不能難難:反駁,質(zhì)問對方

C、妾請無隨坐坐:坐下

D、張二奇兵以劫之張:布置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趙王以頗失亡多而更怯不戰(zhàn)以其無禮于晉

B、趙戰(zhàn)不利,因筑壁堅守以待救至因人之力而敝之

C、軍吏無敢仰視之

者是寡人之過也

D、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

10、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4分)

11、文言文中,傳主趙括熟諳兵法,為什么招致慘敗?請從趙括自身方面簡要分析。

(3分)

第8題:閱讀下面簡短古文,按要求作答。(6分)

閩越人高荔子而下龍眼,吾為評之。荔子如食蛾蜂①大蟹,斫雪流膏,一瞰可飽。龍

眼如食彭越②石蟹,嚼嚙久之,了無所得。然酒闌口爽,庵飽之馀,則咂③啄之

味,石蟹有時勝蛾蜉也。戲書此紙,為飲流一笑。

(蘇軾《荔枝龍眼說》)

<注>:①蟠蚱y6umou:又叫'‘梭子蟹",生活在海里的一種螃蟹,甲殼略呈梭形,

肉味鮮美。②彭越:蟋蟆,小蟹。③咂:吮吸。

12、把劃線句“閩越人高荔子而下龍眼,吾為評之。”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3、下面選項符合蘇東坡大學(xué)士意思的一項是()

A、荔枝宜單獨食用,龍眼則宜配酒而食。.

B、荔枝勝在飽滿多汁,龍眼的滋味則在咂啄之間。

C、荔枝、龍眼風(fēng)味有異,是由于種植地勢高低不同。

D、荔枝、龍眼如搭配蛾蜂、石蟹一起吃,風(fēng)味最佳。

第9題:文言文閱讀(1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

唐順之,字應(yīng)德,武進(jìn)人。順之生有異稟,束發(fā)即洽貫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會

試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張璃疾翰林,出諸吉士為他曹,獨欲留順之。固辭,乃調(diào)兵

部主事。

倭蹣江南。趙文華出視師,疏薦順之。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薊鎮(zhèn)兵員,還報缺伍三

萬有奇,且條奏九事。尋命往浙江視師,與胡宗憲協(xié)謀討賊。順之以御賊之上策,當(dāng)

截之于海外,縱使登陸,則內(nèi)地咸受禍。乃躬泛海,自江陰抵蛟門大洋,一晝夜行六

七百里。從者咸驚嘔,順之意氣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師邀之海外,斬班一百二

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憲言順之權(quán)輕,乃加右通政。順之聞賊犯江北,急

令總兵官盧健拒三沙,自率副總兵劉顯馳援,與鳳陽巡撫李遂大破于姚家蕩。賊窘,

退巢廟灣。順之薄之,殺傷相當(dāng)。遂欲久圍困之,順之以為非計。麾兵薄其營,以火

胞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屢告急,順之乃復(fù)援三沙,督鎮(zhèn)、顯進(jìn)擊,再失利。順之

憤,親躍馬布陣。賊構(gòu)高樓以望官軍,見順之軍整,堅壁不出。顯請退師,順之不

可,持刀直前,去賊營百余步。鏈、顯懼失利,固請順之還。時盛暑,居海舟兩月,

大不適,返太倉。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順之右僉都御史,代遂巡撫。順之疾甚,以兵

事棘,猶不辭。渡江,賊已為遂等所滅。

順之學(xué)無所不窺。于天文、樂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極原委。盡取古今載籍剖裂補(bǔ)

綴區(qū)分部居為六編傳于世學(xué)者不能測其奧也。又聞良知說于王畿,閉戶兀坐,期月忘

寢,多有所得。為文,沈洋纖折有大家之風(fēng)。生平苦節(jié)自厲,輟扉為床,不飾禍褥。

(選自《明史?唐順之傳》,有刪節(jié))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縱使登陸,則內(nèi)地咸受禍縱:放任

B.賊窘,退巢廟灣巢:駐扎

C.順之疾甚疾:痛恨

D.輟扉為床,不飾禍褥輟:拆除

13、結(jié)合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盡取古今/載籍剖裂/補(bǔ)綴區(qū)分/部居為六/編傳于世/學(xué)者不能測其奧也

B.盡取古今/載籍剖裂/補(bǔ)綴區(qū)分/部居為六編/傳于世學(xué)者/不能測其奧也

C.盡取古今載籍/剖裂補(bǔ)綴/區(qū)分部居/為六編/傳于世/學(xué)者不能測其奧也

D.盡取古今載籍/剖裂補(bǔ)綴/區(qū)分部居/為六編傳/于世學(xué)者/不能測其奧也

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順之十五歲左右就博覽群書,而且融會貫通。二十三歲時,在會試中得了第一,

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隊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順之率領(lǐng)水軍,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殲滅,

斬殺了一百二十個敵人,擊沉十三艘敵船。

C.在姚家蕩和三沙兩戰(zhàn)之后,由于李遂被調(diào)往南京任職,唐順之就被提升為右僉都御

史,代替李遂任鳳陽巡撫。

D.唐順之向王畿學(xué)習(xí)良知學(xué)說,他關(guān)起門來,專心致志,靜坐思考,整整一個月忘記

睡覺,獲得不少心得。

15、將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8分)

⑴出核薊鎮(zhèn)兵員,還報缺伍三萬有奇,且條奏九事。

⑵遂欲久圍困之,順之以為非計。

第10題:

第H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22分)

白居易傳

(元)辛文房

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

推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及覽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

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乃嘆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

言戲之耳?!必懺辏袝崛烁咣逻M(jìn)士、拔萃,皆中,補(bǔ)校書郎。元和元

年,作樂府及詩百余篇,規(guī)諷時事,流聞禁中。上悅之,召拜翰林學(xué)士,歷左拾遺。

時盜殺宰相,京師洶洶。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權(quán)貴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

“居易母墮井死,而賦《新井篇》,言既浮華,行不可用。”貶江州司馬。初以勛庸?

暴露不宜,實無他腸,怫怒奸黨,遂失志。亦能順適所遇,托浮屠死生說忘形骸者。

久之,轉(zhuǎn)中書舍人,知制誥。河朔亂,兵出無功,又言事,不見聽,乞外,除為杭州

刺史。文宗立,召遷刑部侍郎。會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鰻遭撰,乃放縱詩酒。既復(fù)用,又皆幼君,仕情頓爾索寞。卜居履道里,

與香山僧如滿等結(jié)凈社。疏沼種樹,構(gòu)石樓,鑿八節(jié)灘,為游賞之樂,茶鐺酒杓不相

離。嘗科頭②箕踞,談禪詠古,晏如也。自號醉吟先生,作傳。酷好佛,亦經(jīng)月不葷,

稱香山居士。與胡杲、吉皎、鄭據(jù)、劉真、盧貞、張渾、如滿、李文爽燕集,皆高年

不仕,日相招致,時人慕之,繪《九老圖》。

公詩以六義為主,不尚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后人評白詩如

山東父老課農(nóng)桑,言言皆實者也。雞林國囪行賈售于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

之。與元稹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與劉賓客齊名,曰“劉

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飛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煙霧,冉冉生云。初來九江,居廬

阜峰下,作草堂,燒丹。今尚存。(本文有刪節(jié))

注:①勛庸:這里指被刺殺的宰相武元衡。②科頭:不戴帽子,裸露發(fā)髻。③雞林

國:朝鮮半島古國名。

第2頁,共8頁

5.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鯉遭推累:屢次

C.與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飲

D.不尚艱難艱難:艱澀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雞林國行賈售于其國相/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

B.久之,轉(zhuǎn)中書舍人/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C.權(quán)貴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

D.與劉賓客齊名/與生彘肩

7.下列各句括號中補(bǔ)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及覽(其)詩卷B.流聞(于)禁中

C.(老嫗)問解則錄D.偽者(國相)即能辨之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開篇以顧況對白居易的前“謔”后“嘆”,側(cè)面表現(xiàn)了白居易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

非凡才華。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書直言論事,觸怒了權(quán)貴奸黨,這給他的仕途蒙上了陰影,

也是他“放縱詩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詩歌內(nèi)容真實,辭句曉暢,風(fēng)格平易,在當(dāng)時流傳甚廣。內(nèi)至宮廷,外達(dá)

異邦,詩名遠(yuǎn)播。

D.白居易居廟堂之上,則“兼濟(jì)天下”;處江湖之遠(yuǎn),則“獨善其身”。儒、釋兩家

思想的影響,并存于他人生的各個階段。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2)既復(fù)用,又皆幼君,仕情頓而索寞。(3分)

(3)雞林國行賈售于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之。(3分)

第3頁,共8頁

第12題:閱讀下文,完成第23-28題。(17分)

醒心亭記曾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回州之二年①,畫亭曰"豐樂”,自為記,

以見其名之意。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蜃砬覄谝樱瑒t必即醒心而望。以

見夫群山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

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

之《北湖》之詩云②。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

下之學(xué)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

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賢,韓子沒數(shù)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

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

及之嘆,然后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

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注]①歐陽公知州之二年:即宋慶歷六年,是歐陽修被貶滁州的第二年。

②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韓愈《北湖》詩有“應(yīng)留醒心處,準(zhǔn)擬醉時來”的句子。

23.解釋加點字(2分)

1歐陽公園州之二年21gl亭曰“豐樂”

24.(3分)作者以“豐樂亭”起筆的用意何在?請簡要說明。

25.(2分)文中畫線句若用一個成語概括應(yīng)該是□□□□.

26.(2分)

從上文內(nèi)

容推測,

歐陽修以

“豐樂”

二字命名

亭子的主

要原因

是_____

O

(用自己的語言回

答)

27.(4分)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上文與

此意思相對應(yīng)的兩處是()()

A.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

B.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

C.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D.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

E.一山之隅,一泉之旁……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28.(4分)你認(rèn)為曾鞏的這篇記“醒心亭”的文章是否做到了“以見其名之意”?請結(jié)

合文章內(nèi)容加以評價。

第13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一16題。(9分,每小題3分)

復(fù)齋先生,姓張氏,華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屬文。入學(xué)后,值吳逆之亂,崎嶇兵革,

與弟召修負(fù)母循環(huán)來巖谷間,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進(jìn)士,知福建之晉江,多善政。上官將疏薦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終養(yǎng)。

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陽橋者數(shù)萬人。侍養(yǎng)既二十年,乃起為江西

之金溪。

值歲歉,先生請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賑貸,全活甚眾。會有上官倚朝貴為勢,其所屬

郡縣皆脅使出門下,而責(zé)以厚贄。先生不忍從,遂解組歸。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晉

江也。

當(dāng)在晉江時,有賈人怨其繼母之誅求,而不養(yǎng)其父。其父詣縣訴。賈人行賄于先生,

乞以貧為解。眾皆爭往視之,天方寒,賈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為凍饑可憐

之狀,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毕壬逝暺涓?,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

邪?”呼吏持大杖來。先生睥視賈人,顏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見若父之將受

大杖也,而安忍視之,不孝何辭?”即以大杖撲賈人,而其父乃從旁泣。先生出賄付

其父曰:“以養(yǎng)爾余年?!北娊钥熘?。

民逋賦,久不能輸,及輸逋則賦甚多。先生詰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贖而歸之。有守

瓜圃而斃者,暮夜莫知其為誰。先生集鄉(xiāng)民于社廟,閉門使袒褐觀之,一人膚體傷

敗,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盜若瓜,值若之警,相毆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

服。先生之聽訟仁明多此類。

晉江人文比他邑為盛。先生至,則益勸勉其父兄,使訓(xùn)誨其子弟,其稍屬俊秀者,親

加賓禮焉。由此晉江之童子試至萬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歸,足不履戶外。而華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賦重。當(dāng)明之季世,百姓

多流亡。國初定賦準(zhǔn)原額每十畝損為六畝余,其后稍稍增墾,而清丈令下,縣官指為

欺隱,將以全額上。先生曰:“我無中人之產(chǎn),顧里人不勝病臭?!币蛟効h官白其

事,謂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請平。宜準(zhǔn)湖鄉(xiāng)下地

例,一畝糧止一升。縣官信先生素長者,察知愚民情實無他,卒如先生言。華容人蒙

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華,字君實。

贊曰:先生在官前后僅四年,然其為利于民者多矣。

(清

?劉大概《張復(fù)齋傳》,有刪改)

1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賈人怨其繼母之誅求誅:索取

B.顏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日猝:突然

C.民逋賦,久不能輸逋:拖

D.我無中人之產(chǎn),顧里人不勝病矣病:生病

15.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上官將疏薦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終養(yǎng)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B.侍養(yǎng)既二十年,乃起為江西之金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先生出賄付其父日:“以養(yǎng)爾余年?!弊鳌丁稁熣f》以貽之

D.先生之免金溪而歸巫醫(yī)樂師百工之

16.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張復(fù)齋“為利于民”的一組是()①先生請谷得七千余

石,多方賑貸,全活甚眾②先生不忍從,遂解組歸

③先生詰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贖而歸之④先生出賄付其父

⑤先生之免金溪而歸,足不履戶外⑥宜準(zhǔn)湖鄉(xiāng)下地例,一畝糧止一升

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⑥D(zhuǎn).①④⑥

1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賈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為凍饑可憐之狀。(4分)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4分)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4分)

第14題:《荊軻刺秦王》(13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

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謹(jǐn)斬

樊於期頭,及獻(xiàn)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

命之?!?/p>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jìn)。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

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日:"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

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地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

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

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

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

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

右乃曰:“王負(fù)劍!王負(fù)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

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1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愿舉國為內(nèi)臣:(2)荊軻顧笑武陽:一

(3)秦王還柱而走:(4)軻自知事不就:.

12.下列全都直接表現(xiàn)了荊軻勇敢的一組是()(3分)

①秦武陽色變振恐②荊軻顧笑武

陽,前為謝

③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⑥倚柱而笑,箕踞

以罵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⑥D(zhuǎn).④⑤⑥

1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2)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第15題:閱讀《勸學(xué)》《師說》中的兩段文字,完成7?9題。

《勸學(xué)》節(jié)選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

招,臂非如長也,而見者遠(yuǎn);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師說》節(jié)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

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是故呈益圣,愚益愚。圣

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

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

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

之,則日: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

復(fù)可知臭。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歟!

7.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清楚,明?/p>

B.君子生非異也通“性”,性格

C.君子不齒不值得一提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以……為恥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吾嘗終日而思矣②順風(fēng)而呼,聲非

加疾也

B.①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②假舟濟(jì)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

C.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

D.①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

9.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活用現(xiàn)象與例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中加點字的用法相同的

一項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C.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D.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

第16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長涉書史,善騎射。金貞祐間,邊事方急,藁

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為將。獨俊一發(fā)破的,遂將所募兵迎敵。

太祖十年,國王木華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勞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將

武仙據(jù)真定,諸城皆應(yīng)仙??÷时娨谷胝娑?,逐仙走之。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

叛應(yīng)仙。俊方屯曲陽,仙來攻,敗之黃山下,獻(xiàn)捷于木華黎。及仙以眾降,木華黎承

制授俊龍虎衛(wèi)上將軍,行元帥府事,屯藁城??≈]木華黎曰:“武仙奸黠,終不為我

用,請備之?!蹦救A黎然其言,以俊為左副元帥,升藁城縣為永安州,號其眾為匡國

軍,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殺都元帥史天倪,據(jù)真定叛??∫怨萝娋?/p>

反側(cè)間,戰(zhàn)士不滿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縱兵蹂民禾??『粽Z之日:“汝欲得

民,而奪之食,無道賊不為也!”仙慚而去。久之,俊復(fù)夜入真定,仙敗走,乃納史天

倪弟天澤為帥。太宗四年,會諸軍圍汴。明年,金主棄汴奔?xì)w德,追圍之。金兵夜出

?、僦T軍于水,俊力戰(zhàn)死之。時年四十有八。

俊早喪父,事母以孝聞,待親故皆有恩意。克汴時,以侍其軸②為賢,延歸教諸子。嘗

曰:“射,百日事耳?!对姟贰稌?,非積學(xué)不通?!睂艺]諸子曰:“吾一農(nóng)夫,遭天

下多故,徒以忠義事人,僅立門戶。深愿汝曹力田讀書,勿求非望,為吾累也?!芭R

陣,勇氣懾眾,立矢石間,怡然若無事者,雖中傷亦不為動。每慕馬援為人,日:

“馬革裹尸,援固可壯?!惫蕬?zhàn)必持矛先士卒。或諫,俊曰:“我人臣也,敵在前,

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力諸將獻(xiàn)戶口,各增數(shù)要利。吏請

如眾,俊曰:“民實少,他日需求無應(yīng),必重斂以承命,是我獨利,而民日困也?!?/p>

藁城有三百余人克期作亂,事覺,戮其渠魁咒余并釋之。深、冀二州妖人惑眾,圖不

軌,連逮者數(shù)萬人,有司議當(dāng)族??×φ堉髡?,但誅首惡。節(jié)度使劉成叛降武仙,俊

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去逆,即忠義士,吾與其資產(chǎn),仍奏官之?!北姽嗦?/p>

來降。沃州天臺寨既降,他將利其子女,欲掠之??≡唬骸俺墙刀浼?,仁者不為

也。”力止之。為政寬明,見人善治田廬,必曲加褒獎,有惰者,則怒罰之。故所部

完實,民惟恐其去也。

(節(jié)選自《新元史》)

【注】①薄:逼迫,迫使②侍其軸:人名,復(fù)姓侍其,名軸。③行在:即行在所。帝

王外巡,臨時安置的住所。④渠魁:首領(lǐng)。舊稱武裝反抗集團(tuán)或反對者的首領(lǐng)。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十四年,以勞擢知中山府事擢:提拔。

B.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一:全部。

C.以侍其軸為賢,延歸教諸子延:招請。

D.余能去逆,即忠義士去:除去。

11.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xiàn)董俊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組是()

A.①國王木華黎南下,俊迎降②見人善治田廬,必曲加褒獎

B.①俊率眾夜入真定,逐仙走之②事覺,戮其渠魁,余并釋之

C.①俊復(fù)夜入真定,仙敗走②立矢石問,怡然若無事者

D.①敗之黃山下,獻(xiàn)捷于木華黎②是我獨利,而民日困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朝貞祐年間,藁城縣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術(shù)高超而被提拔為將領(lǐng)。元太祖十

年,他迎降國王木華黎。

B.金將武仙被打敗后率眾投降,但后來又殺害元帥史天倪,憑借真定叛亂,董俊再次

夜襲真定,打跑了他。

C.董俊特別孝順母親,對親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獎賞善治田廬者,處罰懶惰者,所

以百姓都不愿他離任。

D.董俊在處理藁城人預(yù)謀作亂、深冀二州妖人惑眾以及劉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張嚴(yán)

辦首惡,不問脅從。

(31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