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05 贈序文言文-下(核心考點精講精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上海專用)(含答案解析)_第1頁
考點05 贈序文言文-下(核心考點精講精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上海專用)(含答案解析)_第2頁
考點05 贈序文言文-下(核心考點精講精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上海專用)(含答案解析)_第3頁
考點05 贈序文言文-下(核心考點精講精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上海專用)(含答案解析)_第4頁
考點05 贈序文言文-下(核心考點精講精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上海專用)(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考點05贈序文言文(核心考點精講精練)下最新模擬試題演練及高考春考真題解析(2023·上海寶山·一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读_溪志》序(清)錢大昕①吾嘉定之東鄉(xiāng),地名羅店,蓋創(chuàng)于元明之間,雍正初析置寶山縣,因改屬焉。吳越之間市集之大者謂之鎮(zhèn)。自析縣而后,戶口滋繁,士夫益底厲于學(xué),往往掇取科名,遂為寶山巨鎮(zhèn)。②范君翊王①先世卜居于此,自副使誠夫公治行顯于川蜀,而伯翼公丁明季,以布衣捐軀殉國。子姓多才,踵德趾美,不隕厥問②,翊王更孜孜汲古朱墨不去,手著書若干種,《羅溪志》其一也。詩有之:維桑與梓,必恭敬之。太公云:愛丈人者,及屋上烏。翊王之為斯志也,水渠,先人之經(jīng)涉;祠廟,先人所修葺;鄉(xiāng)先哲,又皆先人所盍簪③。而數(shù)晨夕者也,握管而紀之,其亦油然生孝弟之心乎?、塾啾』麓关δ?,足跡半天下,比息影里門,樂與諸同好道邑中故事,披覽舊志,以邑人記一邑之事,尚多舛偽,蓋事非目見耳聞,雖咫尺之近,猶難以征信,使鄉(xiāng)得一人焉如翊王者,起而修之,邱里之言合異以為同,其必為道地圖與方志者之所取矣。④夫羅店以姓得名④,練祁之水自西來,貫市而東,土人或稱為羅溪,雪航趙氏嘗譏之,然自明以來,其承用也非一日矣,今仍之云。【注釋】①范君翊王:即《羅溪志》作者范朝佐,下文誠夫公(范純)、伯翼公(范國禎)皆是其先輩。

②不隕厥問:不失禮節(jié)。

③盍簪:朋友。

④以姓得名:元至元年間商人羅升在這里開店經(jīng)商而得名。1.根據(jù)文本信息,下列推斷《羅溪志》一書內(nèi)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記載作者先人事跡的傳記。B.記載羅溪之水的地理專著。C.記載羅店歷史文化的史書。D.記載寶山歷史文化的縣志。2.分析第②段引用詩經(jīng)、太公之言的作用。3.區(qū)文化局將要修訂《寶山區(qū)志》,面向全區(qū)廣泛搜集資料,請?zhí)峁└母镩_放以來的一則資料,并簡述推薦理由。提示:內(nèi)容包括人物、行政、經(jīng)濟、科技、文藝、教育、運輸、環(huán)境、人口、民生等等?!敬鸢浮?.C2.示例:用詩經(jīng)的詩句說明范翊王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姜太公的話說明范君翊王對先人敬愛之情,自然會擴展到與先人相關(guān)的人與物上。體現(xiàn)了范翊王寫作《羅溪志》內(nèi)在情感(寫作意圖),贊揚他熱愛先人、熱愛故鄉(xiāng)的孝悌之心。3.示例:提供資料:1993年地鐵一號線開通之后,又有地鐵三號線、七號線、十八號線陸續(xù)開通。與此同時,既有逸仙路高架、南北高架、滬太路高架縱貫全區(qū),又有外環(huán)高架、郊環(huán)高架橫貫東西,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wǎng)絡(luò)。推薦理由:方便了寶山區(qū)與外區(qū)的聯(lián)系,緩解了交通壓力,促進了寶山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寶山區(qū)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重要標志?!窘馕觥?.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根據(jù)“吾嘉定之東鄉(xiāng),地名羅店,蓋創(chuàng)于元明之間,雍正初析置寶山縣,因改屬焉”,可知羅店地名的由來;根據(jù)“范君翊王先世卜居于此,自副使誠夫公治行顯于川蜀,而伯翼公丁明季,以布衣捐軀殉國。子姓多才,踵德趾美,不隕厥問,翊王更孜孜汲古朱墨不去,手著書若干種,《羅溪志》其一也”,可知《羅溪志》記載了古代知識;綜合以上分析,可知《羅溪志》主要記載羅店歷史文化的史書。故選C。2.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熬S桑與梓,必恭敬之”說明范翊王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愛丈人者,及屋上烏”說明范君翊王對先人敬愛之情,自然會擴展到與先人相關(guān)的人與物上。故引用詩經(jīng)、太公之言體現(xiàn)了范翊王寫作《羅溪志》內(nèi)在情感(寫作意圖),贊揚他熱愛先人、熱愛故鄉(xiāng)的孝悌之心。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寶山區(qū)改革開放以來的相關(guān)方面的變化,再結(jié)合題目要求分析作答即可。如從交通變化的角度,可以分析地鐵、橋梁建設(shè)貫通等對當?shù)匕l(fā)展的作用。寶山區(qū)1993年地鐵一號線開通之后,又有地鐵三號線、七號線、十八號線陸續(xù)開通。與此同時,既有逸仙路高架、南北高架、滬太路高架縱貫全區(qū),又有外環(huán)高架、郊環(huán)高架橫貫東西,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wǎng)絡(luò)。推薦理由為——方便了寶山區(qū)與外區(qū)的聯(lián)系,緩解了交通壓力,促進了寶山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寶山區(qū)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重要標志。參考譯文:《羅溪志》序(清)錢大昕①我們嘉定的東鄉(xiāng),地名羅店,大約是在元明之間形成的,雍正初年從嘉定析出設(shè)立了寶山縣,羅店因此改屬于寶山縣。吳越之間,大的市集稱之為鎮(zhèn)。羅店自從析出設(shè)縣之后,人口更加眾多,士大夫更加努力學(xué)習(xí),往往取得科舉功名,于是成為寶山縣的大鎮(zhèn)。②范君翊王的祖先選擇在此定居,自副使誠夫公在川蜀的政績顯赫以來,伯翼公在明末以平民身份為國捐軀。他的子孫后代多有才能,繼承先人的美德,不不失禮節(jié)。翊王更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古代知識,勤奮不懈,親手著述多種書籍,《羅溪志》就是其中之一。詩經(jīng)上說:見到故鄉(xiāng)的樹木就會聯(lián)想到是先人手植,因而要滿懷敬意地去愛護。太公也說:喜歡一個人,那么連他屋上的鳥兒也都喜歡。翊王為了完成這部志書,考察了先人經(jīng)過的水渠,瞻仰了先人修建的祠廟,敬仰了先人的朋友、鄉(xiāng)里的先賢。而他數(shù)次晨夕之間握筆記錄,大概也會讓人油然而生孝順和友愛之心吧。③我為官已近三十年,足跡遍布天下,最近回到故鄉(xiāng)隱居,樂于與眾志同道合之友交流邑中的故事。翻閱舊志,通過本邑人記述本邑中的事,仍有很多舛誤和虛假之處,這是因為事情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即使距離很近,也難以置信。如果鄉(xiāng)里有一位像翊王這樣的人,能夠起用他來修志,那么鄉(xiāng)里之言必將合異而為同,這必將成為地圖和地方志的編纂者所取用的重要資料。④羅店以姓氏命名,練祁河之水自西而來,貫穿市區(qū)向東流去。當?shù)厝擞袝r稱之為羅溪。趙氏雪航曾經(jīng)譏諷這種叫法,但自明朝以來,羅店這個名稱已經(jīng)沿用非止一日了?,F(xiàn)在仍然稱之為羅店啊。(2024·上海寶山·二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赜压{(清)毛奇齡①東林非黨也,有抗東林者而黨始名,然而不敢顯居于抗之者也,于是甘于抗東林者必文曰中立,夫使抗之者不敢顯居于抗之而乃曰中立,則東林尊矣。②今之抗王李①之文者亦然,明明詆其文而不敢顯居于詆之之列,必文曰都不觀某某兩家之書,則其文益尊矣。③吾之抗王李不如是,必極觀王李之書,使彼肝膽顯然,一無所逃,而后乃坦坦白白而上之,斯足貴耳。不然,是欲以暗昧勝之也。暗昧勝之,非勝也。若來旨云東林容有小人,抗東林者必無君子文,或稍異是耳。【注釋】①王李:指明代文學(xué)家王世貞與李攀龍。4.閱讀第①②段,下列理解最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稱東林為黨始于反對者的出現(xiàn)。B.反對者對東林黨持中立的立場。C.反對者不敢公開詆毀王李之文。D.反對者使得王李之文更受尊重。5.分析文中第①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第③段作者提出自己對王李之文的批評方法,請評析作者的批評方法?!敬鸢浮?.B5.第①②段先論反對者批評東林黨、王李之文的錯誤方法,然后正面提出自己的批評方法,先破后立、正反對比,更加鮮明地表達作者的觀點。6.作者不贊同陰暗、傲慢的批評方法,而是在全面理解、認識的基礎(chǔ)上進行公開坦誠的批評,這樣的批評以平等、尊重為前提,說理更有針對性與說服力,更有利于建立起透明、健康的社會批評環(huán)境。這樣的批評態(tài)度與方法時至今日仍然有其積極意義。【解析】4.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反對者對東林黨持中立的立場”錯誤。據(jù)第①段可知,反對東林的人不敢明顯地處于反對者之列,只能在文章中聲明持中立的立場,是無奈之舉,而不是真的“對東林黨持中立的立場”。故選B。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句段含義及作用的能力。①“夫使抗之者不敢顯居于抗之而乃曰中立,則東林尊矣”、②“明明詆其文而不敢顯居于詆之之列,必文曰都不觀某某兩家之書,則其文益尊矣”,反對者不敢明顯地處于反對地位竟然稱中立的立場,反而顯得東林黨尊貴;反對王世貞與李攀龍文章的人詆毀他們的文章卻不敢明顯地處于詆毀者之列,反而顯得王李的文章尊貴。第①②段先論反對者批評東林黨、王李之文的錯誤方法。結(jié)合③“吾之抗王李不如是,必極觀王李之書,使彼肝膽顯然……而后乃坦坦白白而上之,斯足貴耳”可知,作者反對王世貞與李攀龍的文章不這樣,一定會遍觀王世貞與李攀龍的書信,讓他們的真心誠意顯露無疑,然后才直率地崇尚他們,足見其尊貴。由此可知,作者通過先破后立正面提出自己的批評方法。③“不然,是欲以暗昧勝之也。暗昧勝之,非勝也”,不這樣,就是想要不光明磊落地勝過他們。不光明磊落地勝過他們,不是真正的勝利。作者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更加鮮明地表達觀點。6.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第③段作者提出自己對王李之文的批評方法,即“必極觀王李之書,使彼肝膽顯然”“而后乃坦坦白白而上之,斯足貴耳”,一定會遍觀王世貞與李攀龍的書信,讓他們的真心誠意顯露無疑,坦率地崇尚他們,這是在全面理解、認識的基礎(chǔ)上進行公開坦誠的批評,這樣的批評以平等、尊重為前提;“不然,是欲以暗昧勝之也。暗昧勝之,非勝也”,不這樣,就是不光明磊落地勝過他們,表明作者不贊同陰暗、傲慢的批評方法。以全面的理解、認識為基礎(chǔ),以平等、尊重為前提,作者這樣的批評更有針對性,說服力更強,更有利于建健康的批評環(huán)境。由此可見,這樣的批評態(tài)度與方法時至今日仍然有其積極意義,值得提倡。參考譯文:

東林原來不是黨派,有反對東林的人開始以黨派為之命名,但是又不敢明顯地處于反對者之列,于是樂于反對東林黨的人一定在文章中聲明持中立的立場,讓反對者不敢明顯地處于反對他們并且竟然稱中立的立場,那么東林就尊貴了。

現(xiàn)在反對王世貞與李攀龍文章的人也是這樣,很顯然詆毀他們的文章卻不敢明顯地處于詆毀他們之列,一定在文章中說甚至不看王李兩家的書信,那么王李的文章就尊貴了。

我反對王世貞與李攀龍的文章不這樣,一定會遍觀王世貞與李攀龍的書信,讓他們的真心誠意顯露無疑,無所遁逃,然后才直率地崇尚他們,這樣才足見其尊貴。不這樣,就是想要不光明磊落地勝過他們。不光明磊落地勝過他們,不是真正的勝利。如果來信的旨意說東林容納小人,反對東林的人一定不會寫出高尚的文章,或者于此稍有不同罷了。(2024·上海青浦·二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齒說(明)姜埰①①役叟齠齔②具有二十七齒,逾四十而脫落,垂六十而僅存其三,竊自傷焉,作《齒說》。②人之始生,百骸皆備,而齒獨后之,齒之于人大矣。在《易》之《噬嗑》曰:“利用獄③?!毖院鮿偠軘?,莫齒若者。齒享剛之利,而亦被剛之害。舌柔后存,齒剛先亡,理固然也。夫飫之肥甘,以釀其毒;侵之寒熱,以糜其肉;切之錯之,磨之礪之,以銷其骨,齒之存者無幾矣。當其遲暮之交也,翼然而雉列,聳然而鵲起,抗抗然凌冰霜而鑠金石。③無何,歡愛告終,捐棄自惜。若紆徐濡滯,不遽以去者,其意曰:“不肖侍君有年矣,嘗納飲食以厚君之生,出辭氣以發(fā)君之意,臨危蹈難,攻堅而破瑕。今不幸有疾,欲辭去,不勝眷戀之私。含凄負痛,寧自戕其體焉?!敝魅嗽唬骸昂尉??爾齒雖腐,予唇未亡,曷少以待,沒世相將?!饼X曰:“噫,子何誤甚?方剛之時,激烈嚼嚙,樂致命而齦穿;垂老之歲,優(yōu)游頤養(yǎng),妙得天以蟲餐。比張蒼之絕無,所得多矣;較尚父之僅兩,且有加焉。吾不敢居功,亦不肯受過。”主人無以詰,仰天而吁:“齒之善處進退之際,有晚節(jié)者哉?!保ü?jié)選自《敬亭集》)【注】①姜埰:明末學(xué)者。明亡后流寓蘇州,終身不仕。②齠齔(tiáo

chèn):指孩童時期。③利用獄:卦辭,指運用刑罰以維護社會秩序。7.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一項是(

)A.然 B.則 C.且 D.夫8.請賞析第②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9.以下對本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主人自號“役叟”,含蓄地表達了對生命短暫的深沉慨嘆。B.以《易》之卦辭譬喻“齒”,強調(diào)“齒”對人的重要作用。C.“翼然”“聳然”“抗抗然”形象地寫出了“齒”的林立與剛強。D.主人“無以詰”,并“仰天而吁”,隱含著作者強烈的自我批判。10.結(jié)合全文,分析主人認為“齒”“善處進退之際”的原因?!敬鸢浮?.A8.運用排比,強調(diào)了“齒剛先亡”的必然性;“釀”“糜”“銷”逐步推進,形象地寫出了“齒亡”的全過程;整散句式交錯使用,節(jié)奏緊湊,錯落有致,強化了人齒相依的哲理意味。9.B10.“齒”侍奉主人“有年”,“臨危蹈難”“攻堅”“破瑕”,可謂善處“進”道,“不幸有疾,欲辭去”,認為主人的挽留“誤甚”,可謂善處“退”。雖然對主人仍有“不勝眷戀之私”,并勸慰主人“寧自戕其體焉”,但清醒地認識到生命自然,“方剛之時”與“垂老之歲”是根本不同的,“不敢居功,亦不肯受過”,可謂善處“進”“退”之際?!窘馕觥?.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正確使用文言文虛詞的能力?!褒X享剛之利,而亦被剛之害”承接上文“言乎剛而能斷,莫齒若者”,又有輕微的轉(zhuǎn)折意味?!叭弧背薪由衔?,有輕微的轉(zhuǎn)折意味。“則”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時,前后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且”,表示語意上更近一層,可以翻譯為“況且”?!胺颉痹诰涫资前l(fā)語詞,表示要發(fā)議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故選A。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句段含義及作用、鑒賞語段表達效果的能力。三個“……之……,以……其……”句式連用,構(gòu)成排比,分析了牙齒受到的侵害,得出“齒之存者無幾矣”的結(jié)論,強調(diào)上文觀點“齒剛先亡,理固然也”的必然性、合理性?!搬勂涠尽薄懊悠淙狻薄颁N其骨”,寫出了侵害逐步加重的過程,形象寫出了“齒亡”的原因?!帮勚矢?,以釀其毒;侵之寒熱,以糜其肉;切之錯之,磨之礪之,以銷其骨”四字句,句式整飭,節(jié)奏緊湊,論理深刻而有氣勢。“齒之存者無幾矣”是散句,抒發(fā)感慨自然靈活。整散結(jié)合,錯落有致,突出了“齒之于人大矣”中心論點,體現(xiàn)了人和牙齒相互依存的哲學(xué)原理。9.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對生命短暫的深沉慨嘆”錯誤,“役叟”比喻自己如年邁的仆人,表達對人生滄桑、辛勞的感慨。C.“林立”錯誤,“遲暮之交”的牙齒脫落很多,不會像樹林一樣密集地豎立著。D.“自我批判”錯誤,作者托物言志,借牙齒表達了自己“善處進退之際”的觀點。故選B。10.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信息、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斑M退”指應(yīng)進而進;應(yīng)退而退,泛指言語行動恰如其分?!斑M”指牙齒“侍君有年矣,嘗納飲食以厚君之生,出辭氣以發(fā)君之意,臨危蹈難,攻堅而破瑕”。在有用的時候,發(fā)揮自己的功用,為主人效勞,勇于赴湯蹈火,積極進取。“退”指牙齒“不幸有疾,欲辭去”,認為“少以待,沒世相將”是“子何誤甚”。在無用的時候,及時退去,才是智慧的做法。“進退之際”指牙齒“不勝眷戀之私。含凄負痛,寧自戕其體焉”“比張蒼之絕無,所得多矣;較尚父之僅兩,且有加焉。吾不敢居功,亦不肯受過”。牙齒不為私情所擾,能勸諫主人,曉之以理:當善于取舍,不貪功自傲,不受過受辱。牙齒理智而清醒地認清“方剛之時”與“垂老之歲”的差別與現(xiàn)實,認識到生命的自然規(guī)律,所以當進則進,當退則退,于進退之際不猶豫,巧妙處理其中關(guān)系。參考譯文:齒說(明)姜埰我到了換牙的年齡,嘴里有二十七顆牙齒,過了四十歲以后牙齒逐漸脫落,到快六十歲時,嘴里只剩下三顆牙齒了,我私下里為此感到非常悲傷,于是寫了《齒說》這篇文章。人剛剛出生的時候,各種骨骼都齊備了,唯獨牙齒最后長出來,牙齒對人的作用太大了。在《易經(jīng)》的《噬嗑》一卦中說:“利用獄?!闭f的就是剛強而又果斷,沒有能像牙齒那樣的。然而牙齒能享受到剛強的好處,但也受到剛強的害處。舌頭柔軟到最后還保存,牙齒剛強卻先脫落,道理本來就是這樣。人們吃肥美的食物,牙齒就要受害;受到冷熱侵襲,牙肉就要受損傷;切咬食物,磨損牙齒,牙齒就要被銷蝕,所以牙齒能保存下來的不多了。人到了晚年的時候,牙齒像張開翅膀的鳥兒一樣排列著,高高聳立像鵲鳥一樣要振翅高飛,傲然地承受著冰霜的侵襲和酷暑大旱的摧折。但是沒有多久,牙齒與人的歡樂與親愛之情終結(jié)了,主人拋棄了牙齒,牙齒自己也很惋惜。那些慢慢脫落,并不很快離去的牙齒,心中想到:“我侍奉主人已有多年了,曾經(jīng)接納食物使主人生活優(yōu)厚,說出話來抒發(fā)主人心意,遇到危險,勇于赴湯蹈火,攻破難關(guān),打擊薄弱之處?,F(xiàn)在我不幸有了病,想辭別主人,又不能承受眷戀的私情。主人當懷著凄涼悲痛的心情,寧愿自己傷害自己的身體?!敝魅苏f:“為什么呢?你牙齒雖然壞了,我的嘴唇還沒有失去,何不稍微再等等,一直到我死時咱們再相伴而終?!毖例X說:“唉,你怎么這樣大錯特錯啊!我正當剛強的時候,用力咀嚼食物,樂于為主人捐軀而讓牙齦磨損;到了年老的時候,十分舒適,得到保護調(diào)養(yǎng),享受上天賜予的美食。我與張蒼相比,他的嘴里一顆牙齒也沒有,我比他強多了;與姜太公相比,他只有兩顆牙齒,我卻比他多一顆。我不敢居功,也不愿接受責備。”主人無話可說,仰天長嘆:“牙齒善于處理進退的時機,真是有晚節(jié)的人啊?!保ü?jié)選自《敬亭集》)(2024·上海徐匯·二模)閱讀下文,完成小題。錄田父語【宋】宋祁①歲維孟冬,京縣大穰;戶既還定,鄉(xiāng)無捐瘠;室家溱溱①,厥聲載路。□□先生命從者具柴轂適野而觀之:汁者滿篝,稆者如茨,饁者弗仇餉,鋤者無德色,糴不閉鄰,輸不爭承,欣欣然以盡四肢之敏。②先生乃揖田父,進而勞之曰:“丈人甚苦暴露,勤且至矣!雖然,有秋之時,少而百,大則萬箱?;蛘咂涮煨胰唬∑涞哿θ?!”③田父俯而笑,仰而應(yīng),曰:“何言之鄙也!子未知農(nóng)事矣。夫春膏之烝,夏陽之暴,我且跨跂竭作,揚芟掉中,以趨天澤;秋氣含收,冬物蓋藏,我又州處不遷,亟屋除田,以復(fù)地力:今日之獲,自我得之,胡‘幸’而‘天’也?且我俯有拾,仰有取,合鋤以時,衰征以期,阜乎財求,明乎實利,吏不能奪吾時,官不能暴吾余:今日樂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吾春秋高,閱天下事多矣!未始見不昏作而邀天幸,不強勉以希帝力也?!彼烊ゲ活櫋"芟壬嚩鴼w,從者曰:“夫子何讓也?我直彼曲,請得還辯之?!毕壬唬骸安豢?。淺丈夫悼悻然,盜天功以私己力,乃自記之矣。奚獨父之誅焉?”【注】①宋祁:宋仁宗時工部尚書,文中“先生”乃自稱。②漆漆繁盛的樣子。③位者:送酒食到田間的人。④揚芟掉中:除去各種雜草。⑤表征:按土地肥瘠程度征稅。1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一項是(

)A.然而 B.且夫 C.已而 D.于是12.下列對第①段京郊之景的描述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戶戶安居故土,人丁興旺。 B.糧草堆積如山,五谷豐熟。C.家家自給自足,無需互通。 D.人人開心勞作,各司其職。13.田父認為作者“言之鄙”并予以反駁,結(jié)合第②③段內(nèi)容加以分析。14.第④段畫線句僅僅是批評田父嗎?請結(jié)合文意闡述你的看法?!敬鸢浮?1.D12.C13.田父認為作者“豐收靠上天的保祐和皇帝的恩賜”的看法是淺陋的,我既不靠“天”也不靠“帝”,我的豐收之“獲”是自己懂得并能順時辛勤耕種與收藏,豐收之“樂”是自己能按時納稅,官吏不能剝奪我勞作的權(quán)利和成果。14.答案示例一:作者記下田父這番話,批評田父僅憑勤勞不能享受豐收之樂,也委婉地諷刺一些自以為是的執(zhí)政者,將天時地利及百姓創(chuàng)造的功業(yè)都歸為自己,同時也警醒自己不能做貪功之人。答案示例二:作者借此話批評田父的剛愎自負,田父把豐收僅歸為一己之力,孰不知豐收除了辛勤勞作還要天時地利,享豐收之樂還要公平稅賦制度的支持?!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正確使用文言文虛詞的能力。語境中,“先生命從者具柴轂適野而觀之”是在“歲維孟冬,京縣大穰;戶既還定,鄉(xiāng)無捐瘠;室家溱溱,厥聲載路”這一前提條件下,故可用“于是”。故選D。1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家家自給自足,無需互通”錯誤?!凹e不閉鄰,輸不爭承”指農(nóng)民們不禁止鄰近的人來買糧食,也不斤斤計較承擔官租的多少,故“無需互通”錯誤。故選C。13.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作者看到京郊豐收、百姓安樂的景象,認為“或者其天幸然!其帝力然!”,對此,田父進行的反駁“何言之鄙也!子未知農(nóng)事矣”。田父認為“夫春膏之烝,夏陽之暴,我且跨跂竭作,揚芟掉中,以趨天澤;秋氣含收,冬物蓋藏,我又州處不遷,亟屋除田,以復(fù)地力:今日之獲,自我得之,胡‘幸’而‘天’也?且我俯有拾,仰有取,合鋤以時,衰征以期,阜乎財求,明乎實利,吏不能奪吾時,官不能暴吾余:今日樂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即豐收是因為自己懂得并能順時辛勤耕種與收藏,豐收之“樂”是自己能按時納稅,官吏不能剝奪我勞作的權(quán)利和成果。1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答案示例一:此文名為記錄一位老農(nóng)的話,實為托老農(nóng)之口言作者自己想言而不便言者,因有所顧忌,而故施曲筆之法。老農(nóng)所說的“今日之獲,自我得之,胡‘幸’而‘天’也?”“今日樂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是本文意旨之所在,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宣揚的天命和王道之類說教的有力譴責。作者是贊同老農(nóng)的觀點的,但為避忌諱,作者采用了一種詼詭的手法,指責老農(nóng)“盜天功以私己力”,其實,老農(nóng)所說的真實情況,正好說明“盜天功以私己力”的是封建統(tǒng)治者和剝削者。也委婉地諷刺一些自以為是的執(zhí)政者,將天時地利及百姓創(chuàng)造的功業(yè)都歸為自己,同時也警醒自己不能做貪功之人。答案示例二:也可以認為作者田父“豐收歸為一己之力”的觀點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因為豐收除了辛勤勞作還要天時地利,享豐收之樂還要公平稅賦制度的支持。參考譯文:①時值初冬十月,京城周圍的縣處處是一片大豐收的景象;原先流亡在外的人家都已回到家鄉(xiāng)過上了安定的生活,鄉(xiāng)村里沒有因饑餓而病死的人;村村寨寨人丁興旺,處處都是歡歌笑語。在這種情況下,我叫仆從準備好了一輛柴車,到郊野去看看收獲的情況。只見卑濕之地所產(chǎn)的谷物,也足以裝滿竹籠,收獲的谷物堆得象一座座草屋一樣高。送飯的人不占奪耕種的人的餉食,按時做好送到田里。在田里干活的人,也不以自己的勞動有恩德于送飯的人而自矜。農(nóng)民們不禁止鄰近的人來買糧食,也不斤斤計較承擔官租的多少,大家都喜樂自得地盡自己的體力和才能在耕作。②我對一個老農(nóng)作了一個揖進而慰勞說:“老人家田間勞作日曬雨淋非常辛苦??!今年收成不錯,少的人家收了上百個圓倉,多的人家收了上萬箱,這是老天爺?shù)谋S?,皇帝的恩賜啊!”③老農(nóng)聽了笑得前俯后仰,說:“你的話真是庸俗鄙陋??!看來,你根本不懂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怎么回事呀!春天地氣上升、土地潤濕之時,夏天太陽暴曬之時,我都竭盡力氣拼命干活,割草、拔草、整地,以不錯過春夏地氣潤澤之時及時耕種;秋天,萬物的生機開始收斂,冬季,萬物都伏藏了起來,我又全家聚集在一起,不遷移到別處去,抓緊時間急忙修蓋好野外的草屋,整治好土地,以恢復(fù)地力。今天所獲得的豐收,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哪里是什么老天爺?shù)谋S影?!我隨時隨地都在勞動,一刻都沒有閑過,冬天要在里宰那兒合耦,為春耕作準備,還要按時間按土地的肥瘠等級交納租稅,以力求得到更大的收獲。我懂得按農(nóng)時季節(jié)耕種的重要性,官府不能剝奪我按時耕作的權(quán)利,也不能強行奪走我勞動所獲得的余糧;今日的歡樂,是我自己創(chuàng)造和享有的,哪里是什么皇帝的恩賜啊!我年歲大了,經(jīng)歷的天下事多了,從來沒有見過不勉力勞作而可以靠老天爺保佑、靠皇帝恩賜過上好日子的?!闭f完老農(nóng)頭也不回就走了。④我乘著車返回家,跟我一起去的仆從說:“老爺,你為什么對他這么退讓???我們有道理他沒道理,我們回去找他論辨去!”我說:“不要這樣做。氣量狹小的人受了一點點氣才惱怒不平?,F(xiàn)在,有些人把別人的功勞都說成是自己做的,記在自己的帳上。何必獨獨去責備這個老農(nóng)呢?”(2024·上海嘉定·二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王君靜安將刊其所為《人間詞》,詒書告余①曰,“知我詞者莫如子,敘之亦莫如子宜?!庇嗯c君處十年矣,比年以來,君頗以詞自娛。余雖不能詞,然喜讀詞。每夜漏始下,一燈熒然,玩古人之作,未嘗不與君共,君成一闋,易一字,未嘗不以訊余。既而暌離,茍有所作,未嘗不郵以示余也。然則余于君之詞,又烏可以無言乎?②夫自南宋以后,斯道之不振久矣。元明及國初諸老,非無警句也,然不免乎局促者,氣困于雕琢也;嘉、道以后之詞,非不諧美也,然無救于淺薄者,意竭于摹擬也。君之于詞,于五代喜李后主、馮正中,于北宋喜永叔、子瞻、少游、美成,于南宋除稼軒、白石外,所嗜蓋鮮,尤痛詆夢窗、玉田②。謂夢窗砌字,玉田壘句,一雕琢,一敷衍。其病不同,而同歸于淺薄,六百年來詞之不振,實自此始。其持論如此。及讀君自所為詞,則誠往復(fù)幽咽,動搖人心,快而能沈,直而能曲,不屑屑于言詞之末,而名句間出,殆往往度越前人。至其言近而指遠,意決而辭婉,自永叔以后,殆未有工如君者也。君始為詞時,亦不自意其至此,而卒至此者,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③若夫觀物之微,托興之深,則又君詩詞之特色,求之古代作者,罕有倫比。嗚呼,不勝古人,不足以與古人并,君其知之矣。世有疑余言者乎?則何不取古人之詞,于君詞比類而觀之也。光緒丙午三月,山陰樊志厚敘。(選自王國維《人間詞》甲稿序)材料二:①去歲夏,王君靜安集其所為詞,得六十余闋,名曰《人間詞甲稿》,余既敘而行之矣。今冬復(fù)匯所作詞為《乙稿》,丐余為之敘,余□敢辭,乃稱曰:②文學(xué)之事,其內(nèi)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xué)。文學(xué)之工不工,亦視其意境之有無與其深淺而已。③余與靜安,均夙持此論。靜安之為詞,真能以意境勝。(選自王國維《人間詞》乙稿序,有刪改)【注釋】①《人間詞甲稿序》與《人間詞乙稿序》,署名均為樊志厚,然據(jù)學(xué)者考證,實際上,皆是王國維自作?!度碎g詞甲稿序》寫于1906年,《人間詞乙稿序》寫于1907年。②材料一第②段中的馮正中,為五代詞人馮延巳,美成,為北宋詞人周邦彥,白石,為南宋詞人姜夔,夢窗,為南宋詞人吳文英,玉田,為宋末元初詞人張炎。15.請選擇最合適的虛詞填入材料二的方框中(

)A.之 B.其 C.而 D.則16.下列語句均摘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請選出對詞的分析視角與上面兩則材料不同的一項(

)A.明季國初諸老之論詞,大似袁簡齋(袁枚)之論詩,其失也纖小而輕薄。竹垞(朱彝尊)以降之論詞者,大似沈歸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B.“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蔽膶W(xué)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然詞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內(nèi)美。無內(nèi)美而但有修能,則白石耳。C.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shù)人而已。D.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17.材料一中稱贊王國維所作的詞“往往度越前人”,請聯(lián)系兩則材料具體內(nèi)容,分析其理由。18.材料二指出王國維所作詞的特色是“能以意境勝”,這也是王國維拿來衡量前代詞人水平高下的標準。請結(jié)合材料二第②段的內(nèi)容,選擇高中學(xué)習(xí)過的一首詞作,運用“意境”標準對此加以評析。【答案】15.B16.C17.六百年來,詞風不振,原因在于用詞堆砌雕琢卻失之于淺薄。而王國維則深情感人,寫物細膩,寄托深遠;從歐陽修以來,王國維作詞言近旨遠,最為工巧。18.所謂“意境”指的是以外在的意象境界表現(xiàn)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構(gòu)造意境水平的高下,決定了詞水平的高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穼糁欣先ナ甑脑娙伺c停留在去世時樣貌的亡妻悲欣交集的相會場景,與現(xiàn)實中明月短松構(gòu)造的亡妻埋葬地凄涼場景,虛實對照,映襯烘托,構(gòu)造了沉重悲戚的意境,真實而深情地表達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情??梢娞K軾不愧為王國維所推崇喜愛的詞家高手?!窘馕觥?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原文“余□敢辭”,其語境意為:面對靜安的邀請,我難道敢推辭嗎?“其”可以用作語氣詞,表示反問,填入方框最合適。故選B。1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是從“篇”與“句”的角度評論唐五代之詞,兩則材料都沒涉及“篇”與“句”這個角度。故選C。17.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據(jù)“一雕琢,一敷衍。其病不同,而同歸于淺薄”“六百年來詞之不振,實自此始”等內(nèi)容,可知在作者看來,六百年來,詞風不振,原因在于用詞堆砌雕琢卻失之于淺薄。而王國維則不同,“言近而指遠,意決而辭婉”“若夫觀物之微,托興之深,則又君詩詞之特色”,意即寫物細膩,寄托深遠。并且“自永叔以后,殆未有工如君者也”,認為從歐陽修以來,王國維作詞言近旨遠,最為工巧。18.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依據(jù)“文學(xué)之事,其內(nèi)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xué)”等內(nèi)容,可知:所謂“意境”指的是以外在的意象境界表現(xiàn)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構(gòu)造意境水平的高下,決定了詞水平的高下。以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窞槔蜖I造了沉重悲戚的意境,“十年生死兩茫茫”“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虛實對照,映襯烘托,詞人把對亡妻的懷念同個人的仕途坎坷與生活困頓結(jié)合起來,深摯、凄迷,情調(diào)幽冷感傷,景物描寫與人物內(nèi)心感受融匯貫通,筆園墨凈,情韻兼勝。足可見王國維對蘇軾的推崇。參考譯文:

材料一

①王君靜安將刊發(fā)他所寫的《人間詞》,送來書信告訴我說:“懂我詞的人沒有比得上你的,作序頁沒有人比你合適。”我與他相處十年了,去年以來,他很喜歡以詞來自娛。我雖不能作詞,但是喜讀詞。每夜沙漏開始計時后,點著一盞燈明晃晃的,玩賞古人的作品,何嘗不是與他一樣呢,他寫完一首詞,改動一個字,不曾不拿來找我咨詢商量。不久之后聞名分開了,如果有所創(chuàng)作,未嘗不郵寄展示給我看。既然這樣,我與他的詞,又怎么可以不說一下呢?

②自從南宋以后,作詞的風尚不能振興已經(jīng)很久了。元明及清朝初年的各位前輩,并不是沒有無警句,然而不免于狹隘拘束,氣韻困宥雕琢華麗;嘉慶道光以后的詞作,并非不和諧優(yōu)美,不免于淺薄,意境模仿前人不免枯竭。他對于詞,在五代詞人中喜歡李后主、馮正中,在北宋詞人喜中歐陽修、蘇軾、秦觀、周邦彥,在南宋中除了辛棄疾、姜夔外,所喜歡的很少,尤其厭惡吳文英、張炎。認為吳文英堆砌文字,張炎堆積句子,一個雕琢,一個敷衍。其弊端不同,但可以一同屬于淺薄類,六百年來詞不能振興,實際從這時就開始了。他堅持的論斷就是這樣。等讀到了他自己寫的詞,則確實反復(fù)幽咽,動搖人心,輕快而又深沉,直接而又婉轉(zhuǎn),不屑于玩弄言詞技巧,也能名句不時冒出,大概往往還能超越前人。至于他的言近而旨遠,意思果決而又言辭委婉,自歐陽修以后,大概沒有工巧如他的。他開始創(chuàng)作詞的時候,也沒想到能到這個境界,但是最后達到了,這是上天的安排,不時人力能強求的。

③至于觀察事物的細微,寄托興致的深刻,那么又是他詩詞的特色,探求古代的作者,也很少有人可以和他相比。哎!如果不能勝過古人,就不足以與古人并列、相比,他大概是知道的吧。世上有懷疑我這個說法的人嗎?那么為何不找古人的詞,和他的詞比較觀賞呢。光緒丙午三月,山陰樊志厚作序。

材料二

①去年夏天,王君靜安將他所作詞匯為一篇,共六十馀首,名為《人間詞甲稿》。我為他作了序并已刊行。今年冬天,靜安君又將他所作匯集為《乙稿》,請我為他作序,我難道能推辭嗎?我認為:

②所謂文學(xué)作品,對于作者來說,應(yīng)當能夠充分地抒發(fā)情志;對于讀者來說,應(yīng)當有強大的感染力,關(guān)鍵就在意和境兩個方面。第一流的作品意和境融為一體,其次是以境取勝,或者以意取勝。如果缺少其中一個方面,那就說不上文學(xué)。文學(xué)作品的工與不工(即優(yōu)與劣),應(yīng)當看它有意境或無意境,以及意境的深淺厚薄如何,才能判定。

③我和靜安,都一直持有這種看法。王靜安作的詞,真是能以意境取勝。(2024·浙江·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①嘗命龍圖閣直學(xué)士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跡,俾就秘閣翻閱,給吏史筆札,起周威烈王,訖于五代。光之志以為周積衰,王室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平王東遷,齊、楚、秦、晉始大,桓、文更霸,猶托尊王為辭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韓、趙、魏為諸侯,周雖未滅,王制盡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由也。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制,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①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規(guī)模利害之效,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教,斷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四卷,列于戶牖之間而盡古今之統(tǒng),博而得其要,簡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總會,冊牘之淵林矣。②荀卿有言:“欲觀圣人之跡,則于其粲然②者矣,后王是也。”《詩》云:“商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惫寿n其書名曰《資治通鑒》,以著朕之志焉耳。(摘選自宋神宗《<資治通鑒>序》)材料二:臣今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于此書。伏望陛下寬其妄作之誅,察其愿忠之意,以清閑之燕,時賜省覽,監(jiān)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臣雖委骨九泉,志愿永畢矣?。ㄕx自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注釋】①休咎庶證:吉兇善惡的各種現(xiàn)象。②粲然:鮮明的樣子。19.請選擇最合適的虛詞填入材料二的方框中(

)A.然 B.故 C.而 D.則20.材料一第①段畫線部分評價《資治通鑒》的內(nèi)容,在語言處理上很有特色,請賞析其效果。21.以下對上面兩個材料內(nèi)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古人著述立意的原因在于頌揚周王室得到尊奉,周朝王制得到鞏固。B.《資治通鑒》優(yōu)點在于史料廣博又選材精要,語言精簡又敘事周全。C.司馬光描寫自己身心狀況是為了說明他寫《資治通鑒》而耗盡精力。D.神宗賜序和賜名,司馬光的進書奏章表現(xiàn)出君臣雙方對治道的重視。22.材料一說“賜其書名曰《資治通鑒》,以著朕之志”,材料二說“志愿永畢矣”,請結(jié)合兩個材料的內(nèi)容,分析君臣二人之志的異同。【答案】19.D20.示例:用散句起結(jié),以整句進行鋪排,從國家治理所用的方法到分析國家治亂的根源,再到史官評論史事的見識、語言和用意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評價《資治通鑒》,表達了神宗皇帝對于這部歷史著作的高度贊賞。語言整齊,富有氣勢。21.A22.示例:神宗引用荀子和《詩經(jīng)》里的話,可知他希望借《資治通鑒》觀察先王圣人的偉大業(yè)績,學(xué)習(xí)到治國之道,也能借鑒昏君亡國的故事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司馬光上書中所言表明希望通過考察歷史來檢視當下治理中的問題,以實現(xiàn)王朝的穩(wěn)固統(tǒng)治,讓天下百姓得到福祉。二人相同之處在于從前代歷史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有利于統(tǒng)治;但是神宗更著眼于君主治理,司馬光還注重百姓的安居樂業(yè)?!窘馕觥?9.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由“伏望陛下……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臣雖委骨九泉,志愿永畢矣”可知,前文陳述對陛下的愿望,此處用于結(jié)果分句之前,引出結(jié)果,“然”表轉(zhuǎn)折,“故”用于因果分句中,“而”可表轉(zhuǎn)折、假設(shè)、并列、遞進、承接等多種關(guān)系,“則”可用為假設(shè)復(fù)句引出結(jié)果,解釋為“那么”。故選D。20.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畫線句“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制,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規(guī)模利害之效,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教,斷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句子整散結(jié)合。由“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良謂備焉”可知,用散句起結(jié);中間連用十二整句“……之……”進行鋪排,從國家治理所用的方法到分析國家治亂的根源,再到史官評論史事的見識、語言和用意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評價《資治通鑒》,表達了神宗皇帝對于這部歷史著作的高度贊賞。這種整句為主的句式,語言整齊,富有氣勢。2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頌揚周王室得到尊奉,周朝王制得到鞏固”理解錯誤,材料一第一段說“周積衰,王室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周雖未滅,王制盡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由也”指的是古人作史的目的是維護王權(quán),總結(jié)王朝興衰的教訓(xùn),司馬光作史與此相合。故選A。22.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兩篇文章抒發(fā)君臣二人對《資治通鑒》一書寄寓的深情。材料一“荀卿有言:‘欲觀圣人之跡,則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对姟吩疲骸惕b不遠,在夏后之世?!寿n其書名曰《資治通鑒》,以著朕之志焉耳”,意思是“荀況曾說過:‘若想觀察圣人的形跡,便要尋其出類拔萃者,后代賢王即為其例?!对娊?jīng)》說:‘商朝的借鑒不遠,就在夏朝的滅亡?!再n此書名為《資治通鑒》,以表明朕之心志”可見,神宗引用荀子和《詩經(jīng)》里的話,他希望借《資治通鑒》觀察先王圣人的偉大業(yè)績,學(xué)習(xí)到治國之道,也能借鑒昏君亡國的故事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材料二“伏望陛下寬其妄作之誅,察其愿忠之意,以清閑之燕,時賜省覽,監(jiān)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口臣雖委骨九泉,志愿永畢矣!”,意思是“但愿陛下能夠?qū)捤∥彝髦铮w察我愿意效忠的心意,每當清閑宴飲之時,時常垂顧省閱瀏覽,借鑒前代的興盛衰敗的歷史,考察現(xiàn)今的得失,獎勵善行,遏制惡行,選取對的,批判錯的,足夠可以勉勵(人們遵守)傳統(tǒng)的美德,(從而使現(xiàn)今天下)躋身到往昔所未達到的天下大治,使四海之內(nèi)的人們,都蒙受它的福澤,那么,即使我委棄身骨于九泉之下,我的志愿也還是永遠了卻了的”,司馬光上書中所言表明希望通過考察歷史來檢視當下治理中的問題,以實現(xiàn)王朝的穩(wěn)固統(tǒng)治,讓天下百姓得到福祉。從以上內(nèi)容可見,兩人心志既有相近,也有不同。材料一“若想觀察圣人的形跡,便要尋其出類拔萃者,后代賢王即為其例’‘商朝的借鑒不遠,就在夏朝的滅亡’”和材料二“監(jiān)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都是從前代歷史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有利于統(tǒng)治;但是兩人著眼點有差異,神宗更著眼于君主治理,司馬光還注重百姓的安居樂業(yè)。參考譯文:材料一:①曾命令龍圖閣直學(xué)士司馬光論列歷代君王大臣們所做的事情,讓他在皇家秘閣翻閱文獻檔冊,供給史官、筆紙,修撰從周威烈王開始、到五代為止的歷史,司馬光的意見認為周朝積弱,王室衰微,禮樂儀制和軍事征討都由諸侯任意自為,周平王被迫東遷國都,齊、楚、秦、晉于是開始強大,齊桓公、晉文公先后相繼稱霸,還假托尊崇周王為辭以收服天下;直至周烈王任命臣子韓、趙、魏三家為諸侯時,周朝雖然沒有滅亡,但王制卻已完全毀掉了。這也是古人著書時開篇立意的原由。這本書記載圣明君主、賢良大臣,切磋治國之道,議論中的精辟語句,道德、刑法雙管的良普制度,天與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吉兇、善惡各種現(xiàn)象的根源,權(quán)力福祿興盛衰弱的原因,規(guī)劃利害的效果,優(yōu)秀將領(lǐng)的戰(zhàn)路,廉謹官員的制策,用邪正為標準進行判斷,從治理與怠忽中抓住根本,詞語淵博厚實的文體,規(guī)戒勸諫深刻的含義,確實可以稱為完備齊全。全書共記載十六個朝代,編輯成二百九十四卷,放置在房室之中(閱之)便盡知從古到今的道統(tǒng),內(nèi)容廣博而且得其要點,對事件的敘述簡明卻又周詳,這也可以稱作歷代典制法規(guī)的總匯,檔冊文牘的全書。②荀況曾說過:“若想觀察圣人的形跡,便要尋其出類拔萃者,后代賢王即為其例?!薄对娊?jīng)》說:“商朝的借鑒不遠,就在夏朝的滅亡?!彼再n此書名為《資治通鑒》,以表明朕之心志。材料二:我如今身體瘦弱憔悴,老眼昏花,牙齒所剩無幾,精神耗盡,記憶衰退,眼前所做的事,轉(zhuǎn)身便會遺忘,我畢生的精力,全部用在了這部書上。但愿陛下能夠?qū)捤∥彝髦?,體察我愿意效忠的心意,每當清閑宴飲之時,時常垂顧省閱瀏覽,借鑒前代的興盛衰敗的歷史,考察現(xiàn)今的得失,獎勵善行,遏制惡行,選取對的,批判錯的,足夠可以勉勵(人們遵守)傳統(tǒng)的美德,(從而使現(xiàn)今天下)躋身到往昔所未達到的天下大治,使四海之內(nèi)的人們,都蒙受它的福澤,那么,即使我委棄身骨于九泉之下,我的志愿也還是永遠了卻了的!(2023·上海青浦·一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送徐原一歸昆山序(清)汪琬①昆山徐子原一,家于馬鞍山之陽。茲山望之特小,而獨以秀麗見稱,俗又謂之玉山,蓋本昆岡出玉之意也。然茲山絕不產(chǎn)玉,則玉山得毋為虛名與?②然吾聞玉以比德君子,君子所佩,率多珩璜琚瑀,至于往來投贈,又多以瓊瑤瓊玖充之,其義固有所取也。頗疑山之得名者,或亦寓意于君子而然與?故茲山雖無產(chǎn)玉之實,使挾其秀麗之氣,幸而能生卓然駿偉、非??上仓?,如古之所謂君子者,以焜耀于一邑,不尤勝玉之區(qū)區(qū)者邪?、墼粚W(xué)博而才雄,及與之游,又恂恂謙謹。當其再至京師也,京師士大夫無不愛慕之者。間嘗出其所作詩若文,則尤燦然以光,誦之鏗然以韻,誠可不愧古之君子也。使它日策名于廷,為天子所器重,殆與成周之琬琰赤刀①,魯之寶玉,楚之和氏之璧何以異?蓋不獨焜耀于一邑而已。吾故于其歸也,書此贈之,且以見玉山之得名者,果不虛也?!咀ⅰ竣夔嗟叮河竦拿Q。23.請賞析第③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24.以下對本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借送徐原一歸鄉(xiāng),介紹玉山秀麗風光。B.敘事、議論銜接自然,情感抒發(fā)隱而不發(fā)。C.作者借分析玉山命名緣由,表達對主人公的情感。D.文章語言簡潔明朗,句式參差多變,且富有氣勢。25.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敬鸢浮?3.用假設(shè)和反問語氣,表達了作者對徐原一他日能得到重用、名顯天下的美好祝愿和信心?!俺芍苤嗟丁薄棒斨畬氂瘛薄俺褪现怠睒?gòu)成排比,突出表現(xiàn)了徐原一才能杰出、性情淳厚的特點。24.C25.先以玉山并不產(chǎn)玉,提出玉山的名稱可能是虛名的質(zhì)疑,以此引出玉與君子關(guān)系的思考,并提出其得名的原因是“寓意于君子”的猜想,為下文介紹徐原一的君子表現(xiàn)作鋪墊。最后,借“玉山之得名者,果不虛也”表達對徐原一的贊美與期待,以玉山之名貫穿全文?!窘馕觥?3.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笆顾詹呙谕?,為天子所器重”的意思是:假使他日原一名載朝廷,被天子重用,或許與成周的琬琰赤刀,魯國的寶玉,楚國的和氏之璧又有什么不同呢?這是一種假設(shè),假設(shè)徐原一以后的某一天得到朝廷和天子的重用,名揚天下的情景。作者表達的是對原一的美好祝愿,對他的未來充滿信心?!俺芍苤嗟?,魯之寶玉,楚之和氏之璧”,三個子構(gòu)成排比,很有氣勢,是對他才華的充分肯定,突出表現(xiàn)了徐原一才能杰出、性情淳厚的特點?!昂我援悺边€是反問語氣,語氣強烈,作者對他是滿懷信心,充分肯定的。24.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及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A.“作者借送徐原一歸鄉(xiāng),介紹玉山秀麗風光”有誤,應(yīng)該是借介紹玉山秀麗風光來引出徐原一,表達對他的贊美之情。B.“情感抒發(fā)隱而不發(fā)”有誤,“原一學(xué)博而才雄,及與之游,又恂恂謙謹。當其再至京師也,京師士大夫無不愛慕之者。間嘗出其所作詩若文,則尤燦然以光,誦之鏗然以韻,誠可不愧古之君子也”,這些內(nèi)容都是對人物才華的直接贊美,并沒有“隱而不發(fā)”。D.“語言簡潔明朗,句式參差多變”有誤,“蓋本昆岡出玉之意也。然茲山絕不產(chǎn)玉,則玉山得毋為虛名與”“然吾聞玉以比德君子”等句子不能稱為簡潔明朗,且句式變化較小,不能說參差多變。故選C。25.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的能力。文章以玉山之名貫穿全文:本文第一段先介紹了徐原一家住玉山,提出疑問“然茲山絕不產(chǎn)玉,則玉山得毋為虛名與”,此地不產(chǎn)玉,命名為“玉山”可能是虛名;第二段先說到玉與君子之間的關(guān)系,引起思考,進而作者猜測此地命名為“玉山”是不是因為此地有許多君子,有許多杰出的人才?為下文介紹徐原一的君子作風與才華作鋪墊;第三段先直接贊美其才華,認為他才華卓著且是謙謙君子,表達了對他的美好祝愿與期待。最后以“且以見玉山之得名者,果不虛也”結(jié)束,再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玉山得名于此地盛產(chǎn)君子。參考譯文:昆山的徐原一,在馬鞍山的南面安家。這座山,看上去很小,但卻以風景秀美著稱,人們又稱它為“玉山”,大概是因為本昆岡產(chǎn)玉的意思。但是這座山從未產(chǎn)過玉,那么“玉山”恐怕是虛名吧?然而我聽聞,玉是用來比喻有德行的君子的,君子佩戴玉,大多佩戴珩、璜、琚、瑀,至于與他人往來投贈,大多用瓊瑤、瓊玖來充當,意義各有不同。很是懷疑“玉山”得名的原因,或許是寓意這里有許多的君子而取這樣的名字吧?所以這里雖然沒有產(chǎn)玉的事實,但是如果它挾秀麗之氣,有幸能讓這里長出卓越突出、才華出眾、非同一般、讓人喜愛的人,就像古人所說的君子,從而光耀全邑,不是比產(chǎn)出小小的玉石更勝一籌嗎!原一學(xué)識淵博,才華橫溢,等到與他交往后,有發(fā)現(xiàn)他恭謹溫順,謙虛謹慎。當他再次來到京師,京師的士大夫們沒有不愛慕他的。有時拿出他所做的詩文,更加文采斐然;朗誦時鏗鏘而有韻律,確實不愧為如同古代的君子一般的人。假使他日原一名載朝廷,被天子重用,或許與成周的琬琰赤刀,魯國的寶玉,楚國的和氏之璧又有什么不同呢?大概還不僅光耀一邑而已。我特意在他臨行時寫下這篇文章贈給他,并以此可見“玉山”的得名果然不是虛得。(2023·上海奉賢·一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又與焦弱侯(明)李贄①①鄭子玄者,質(zhì)實有恥,不肯講學(xué),亦可喜,故喜之。蓋彼全不曾親見周、程、張、朱②,但見今之講周、程等人者,以為周、程等人實實如是爾也,故恥而不肯講。不講雖是過,然使學(xué)者恥而不講,以為周、程等人卒如是而止,□今之講周、程等人者可誅也。彼以為講周、程等人者皆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講道德,說仁義自若也;又從而嘵嘵然語人曰:“我欲厲俗而風世?!北酥^敗俗傷世者,莫甚于講周、程等人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講。然則不講亦未為過矣。②聞黃生自京師往長蘆,跟長蘆長官抽豐③。至九江,遇一顯者,乃舍舊從新,沖風冒寒,不顧年老生死。既見我,曰:“彼顯者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顯者俟我于城中,勢不能一宿。回日當復(fù)道此,則多聚三五日而別,茲卒卒誠難割舍云?!逼溲匀绱?,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實為林汝寧好一口食難割舍耳,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不往,往必滿載,尚未厭足,乃敢欺我以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寧之抽豐來嗛我;又恐林汝寧之疑其為再尋己也,復(fù)以舍不得李卓老,當再來訪李卓老,以嗛林汝寧。我與林汝寧幾皆在其術(shù)中而不悟矣,可不謂巧乎!今之道學(xué),何以異此!③由此觀之,今之講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祿、好田宅、美風水,以為子孫蔭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寧,以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則,鄭子玄之不肯講學(xué),信乎其不足怪矣。(有刪改)【注釋】①李贄,號卓吾,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xué)家。②周、程、張、朱:周敦頤,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朱熹,宋代理學(xué)(也稱“道學(xué)”)的四個主要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③抽豐:舊指利用各種借口向在任官吏騙取饋贈。26.填入第①段方框內(nèi)的虛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而 B.則 C.蓋 D.其27.以下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鄭子玄不肯講學(xué)是因為周、程、張、朱等大家都是虛偽的,他們的學(xué)說亦然。B.鄭子玄與講周、程等人者形成對比,借鄭生的“有恥”突出后者的“無恥”。C.黃生對于不能在我處留宿表示非常遺憾,因為有顯者等候自己同游嵩、少。D.黃生抽豐與講周、程等人者的行為形成類比,突出雙方的貪婪、虛偽與丑陋。28.第②段中的“嗛”有兩種解釋:(1)通“慊”,快意、滿足;(2)疑是“賺”字之誤,作“欺騙”解。你更傾向于哪種解釋,并簡述理由。29.“童心”是李贄的文學(xué)主張,內(nèi)涵之一就是“絕假純真”。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分析作者是如何體現(xiàn)個人的文學(xué)主張的。【答案】26.B27.B28.第(1)種,作者呈現(xiàn)黃生試圖討好雙方,皆不得罪的伎倆;與后文說“我與林汝寧幾皆在其術(shù)中而不悟”照應(yīng),可見黃生的行為帶有一定的迷惑性質(zhì),顯“巧”;與前文“欺”的本質(zhì)認識形成反差,凸顯黃生的虛偽與無恥,傳遞出作者強烈的諷刺與批判之意。第(2)種,符合黃生行為的本質(zhì),與前文“欺”字照應(yīng);突出強調(diào)了他的叵測居心。29.在本文中,李贄對假道學(xué)黃生的刻畫形象生動,呈現(xiàn)他試圖名利雙收的可笑行徑,極盡諷刺之能。先與“以講道學(xué)為恥”鄭子玄形成對比,突出前者的可貴、真實,與后者的虛偽、無恥。再借黃生批評否定一切社會上的假道學(xué)者,趨炎附勢、投機取巧、沽名釣譽,失卻了做人表里如一的真實。另外,李贄在寫作中鋒芒犀利,大膽深刻,毫不掩飾對假道學(xué)的深惡痛絕,也體現(xiàn)出他主張為文應(yīng)發(fā)自肺腑,出自真心?!窘馕觥?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原句“學(xué)者恥而不講,以為周、程等人卒如是而止,口今之講周、程等人者可誅也”,句意:但是使學(xué)者感到羞恥而不愿意去講,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如像這樣而作罷,那么今天講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的道學(xué)家就該討伐了”,可見空格前后句是順承關(guān)系,故應(yīng)選用表示順承關(guān)系關(guān)聯(lián)詞“則”。故選B。2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因為周、程、張、朱等大家都是虛偽的,他們的學(xué)說亦然”理解錯誤,原文“但見今之講周、程等人者,以為周、程等人實實如是爾也,故恥而不肯講”,是只看到今天講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的人,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也確實像他們那樣罷了,所以感到羞恥而不愿去講學(xué)。C.原文“我揣其中實為林汝寧好一口食難割舍耳,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不往,往必滿載,尚未厭足,乃敢欺我以為游嵩、少”,意思是“我猜測他的內(nèi)心實在是對在林汝寧那里撈油水難以割舍吧。林三次上任做官的,黃生沒有一次不跟著前往,去了回來一定滿載,現(xiàn)在仍沒有滿足,竟敢欺騙我說是想游覽嵩山少林”,可見黃生的感情和說辭都是虛假的。D.“突出雙方的貪婪、虛偽與丑陋”錯誤,原文“今之講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祿、好田宅、美風水,以為子孫蔭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寧,以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可見兩者各有側(cè)重點,黃生行為側(cè)重在“巧”,而講周、程等人者的行為在于“欺”。故選B。2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實詞含義及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第②段中的“嗛”有兩種解釋:①通“慊”,快意、滿足;②疑是“賺”字之誤,作“欺騙”解。根據(jù)原文語境“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寧之抽豐來嗛我;又恐林汝寧之疑其為再尋己也,復(fù)以舍不得李卓老,當再來訪李卓老,以林汝寧。我與林汝寧幾皆在其術(shù)中而不悟矣,可不謂巧乎!”,意思是“他用游覽嵩山少林的名義隱藏到林汝寧處去打秋風來欺騙我;又擔心林云程懷疑他打完秋風半路離開尋找我,于是用再用舍不得我李贄的原因,再來尋訪李贄為理由來使林云程滿意。我和林云程差一點都落入他的圈套而不能夠察覺,能不說他的手段太狡詐了嗎!”,可見是黃生試圖討好雙方,皆不得罪的伎倆;與后文說“我與林汝寧幾皆在其術(shù)中而不悟”照應(yīng),可見黃生的行為帶有一定的迷惑性質(zhì),顯“巧”;又可與前文“欺”的本質(zhì)認識形成反差,凸顯黃生的虛偽與無恥,傳遞出作者強烈的諷刺與批判之意,據(jù)此可理解為①“快意、滿足”;②作“欺騙”解符合黃生行為的本質(zhì),與前文“欺”字照應(yīng);突出強調(diào)了他的叵測居心。29.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李贄的“童心”文學(xué)主張,內(nèi)涵之一就是“絕假純真”。在本文中首先表現(xiàn)在形象刻畫上,李贄對假道學(xué)黃生的刻畫,可謂形象生動,神形畢肖,“聞黃生自京師往長蘆,跟長蘆長官抽豐。至九江,遇一顯者,乃舍舊從新,沖風冒寒,不顧年老生死。既見我,曰:‘彼顯者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顯者俟我于城中,勢不能一宿?;厝债攺?fù)道此,則多聚三五日而別,茲卒卒誠難割舍云’”,呈現(xiàn)人物試圖名利雙收的可笑行徑,極盡諷刺之能。其次,體現(xiàn)在對做人“表里如一”的人格標準的堅守上。文中先與“以講道學(xué)為恥”鄭子玄形成對比,“鄭子玄者,質(zhì)實有恥,不肯講學(xué),亦可喜,故喜之”“不信故不講。然則不講亦未為過矣”,突出前者的可貴、真實;再寫后者“講周、程等人者皆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講道德,說仁義自若也;又從而曉曉然語人曰:‘我欲厲俗而風世。’彼謂敗俗傷世者,莫甚于講周、程等人者也”的虛偽、無恥。第三,“今之講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祿、好田宅、美風水,以為子孫蔭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寧,以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再借黃生批評否定一切社會上的假道學(xué)者,趨炎附勢、投機取巧、沽名釣譽,失卻了做人表里如一的真實。第四,李贄在寫作中鋒芒犀利,大膽深刻,觀點鮮明,如“不信故不講。然則不講亦未為過矣”“今之道學(xué),何以異此”“鄭子玄之不肯講學(xué),信乎其不足怪矣”,毫不掩飾對鄭子的肯定、對假道學(xué)的深惡痛絕,也體現(xiàn)出他主張為文應(yīng)發(fā)自肺腑,出自真心。參考譯文:又與焦弱侯(明)李贄①鄭子玄,品德樸實而且有知羞恥的心,不愿去講學(xué),也是位可喜人物,所以喜歡他。他完全沒有親身見過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只看到今天講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的人,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憙也確實像他們那樣罷了,所以感到羞恥而不愿去講學(xué)。不講雖然是過錯,但是使學(xué)者感到羞恥而不愿意去講,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如像這樣而作罷,那么今天講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的道學(xué)家就該討伐了。他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這些人都是口里講著道德而心里想著高官,志在成為巨富;既然已經(jīng)得到高官,成為巨富,仍然照樣講著道德,說著仁義;又跟著對人亂嚷亂叫說:“我想要勸勉諷戒社會習(xí)俗?!彼J為敗壞社會風氣的,沒有能超過講周敦頤、程穎、程頤、張載、朱熹的人了,所以更加不相信。不相信就不愿意講。既然如此,不講也就不是過錯了。②聽說黃生從京城去長蘆,向長蘆長官騙取饋贈。到了九江,遇到了一位更有權(quán)勢的官僚,便舍棄了長蘆的長官,隨即調(diào)轉(zhuǎn)馬頭往北,而撞風冒寒,不顧年老生死見到我之后,對我說:“那個有地位的人想游覽嵩山、少林,于是拉著我一起走,因此來到這里,但他已經(jīng)在城里等著我,在這種情形下,我不能這里住上一夜了。回來的時候再經(jīng)過這里,經(jīng)過這里就多相聚幾天再分別,現(xiàn)在太過倉促了,實在舍不得分別?!彼脑捠沁@樣說的,但他的真心又是怎樣的呢?我猜測他的內(nèi)心實在是對在林汝寧那里撈油水難以割舍吧。林三次上任做官的,黃生沒有一次不跟著前往,去了回來一定滿載,現(xiàn)在仍沒有滿足,竟敢欺騙我說是想游覽嵩山少林。他用游覽嵩山少林的名義隱藏到林汝寧處去打秋風來欺騙我;又擔心林云程懷疑他打完秋風半路離開尋找我,于是用再用舍不得我李贄的原因,再來尋訪李贄為理由來使林云程滿意。我和林云程差一點都落入他的圈套而不能夠察覺,能不說他的手段太狡詐了嗎!今天宣傳道學(xué)的人,和他有什么不同呢!③根據(jù)這些來看,現(xiàn)在講道德性命之學(xué)的道學(xué)家,都是和標榜游覽嵩山少林的黃生一樣,現(xiàn)在患得患失,而志氣在于高官厚祿,美好的田宅,吉利墳地,用以庇護后人,都是在林汝寧那里假托理由舍不得李贄。可是子玄不愿意講學(xué),確實沒有什么可奇怪的了。(2023·上海徐匯·一模)閱讀下文,完成小題。與曹操論盛孝章〔漢〕孔融①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nèi)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①,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永年矣?、凇洞呵飩鳌吩唬骸爸T侯有相滅亡者,桓公②不能救,則桓公恥之?!苯裥⒄聦嵳煞蛑垡?。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于幽縶,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③不當復(fù)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③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④也。惟公匡復(fù)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shù),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fā)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fù)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也。因表不悉?!沧ⅰ尝倮в趯O氏:孫策平定吳會后囚禁了盛孝章。②桓公:春秋時五霸之一。據(jù)《明本志令》記載,曹操素以桓公自居。③吾祖:我的祖先孔丘??兹谑强浊鸲缹O。④絕足:喻指千里馬。30.通覽全文,填入本文標題方格內(nèi)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疏 B.表 C.序 D.書31.以下對第①段內(nèi)容的概述,其中不能引發(fā)曹操共情的一項是(

)A.知交都年過半百 B.在世知交已甚少C.與盛孝章私交深 D.盛孝章身陷困境32.結(jié)合注釋,分析第②段引用《春秋傳》的意圖。33.為達到“欲公崇篤斯義”的目的,第③段行文在前兩段基礎(chǔ)上推進了一層,請結(jié)合全文加以分析。【答案】30.D31.C32.引用齊桓公因沒能救援被滅亡諸侯覺得恥辱的史例,借助曹操以桓公自居的說辭,激勵他不得不擔負起援救身處危境賢才的道義。33.第①段動之以情,以知交零落、盛處困境打動曹操;第②段曉之以義,以桓公知恥之事、孔子友道之論激勵曹操;第③段誘之以利,以燕君買來馬骨、昭王招納“小才”作類比,展望尊賢納才或能招引群賢聞風而至的前景誘惑求賢若渴的曹操,以期達到勸說曹操“崇篤斯義”的目的?!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由“其人困于孫氏妻孥湮沒,單子獨立,孤危愁苦”可知,孔融知道盛孝章的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求救。故填入本文標題方格內(nèi)應(yīng)為“書”。故選D。3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與盛孝章私交深”強調(diào)的是孔融與盛孝章的關(guān)系友好,不涉及曹操的利益,故不能引發(fā)曹操共情。故選C。32.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意思是諸侯之間有相互并吞的,齊桓公不能加以救援,齊桓公以這件事為恥。由此可見,孔融引用齊桓公因沒能救援被滅亡諸侯覺得恥辱的史例,借助曹操以桓公自居的說辭,激勵他不得不擔負起援救身處危境賢才的道義。3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鑒賞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由“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nèi)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妻孥湮沒,單子獨立,孤危愁苦”可知,第①段抒發(fā)感情,打動對方。作者是為盛孝章事而向曹操求援的,不過,他在開頭沒有直接提出要求,而是感嘆歲月流逝不止,敘述彼此年有半百,以此縮短距離,密切關(guān)系。他又感傷知交零落,表示世上朋友難得,進而提出當時“惟有會稽盛孝章尚存”,使曹操認識到這是很不容易的,應(yīng)該珍視朋友尚存的機會。隨后,作者敘述了盛孝章的艱危處境,說他被困在江東,受制于孫權(quán),妻喪子亡,“單子獨立,孤危愁苦”,具體形象地展現(xiàn)人物的悲慘境遇,顯出救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故第①段動之以情,以知交零落、盛處困境打動曹操;由“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可知,第②段談?wù)摻挥阎?,引?jīng)據(jù)典,闡明大義。它先指出:“《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這里借用桓公之事,說明曹操應(yīng)該迅速營救盛孝章,果他置之不理,就要像桓公不能救邢那樣,自感羞恥。接著文章點明盛孝章具備才能,很有名望,堪稱“丈夫之雄”,尤其是天下善于談?wù)f議論的人,都要依靠盛孝章來宣揚自己的名氣。孔融以桓公知恥之事、孔子友道之論激勵曹操;由“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fā)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可知,第③段談到古代國君重金買骨和燕昭王尊敬郭隗的事情,文章指出古代國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言下之意是即使盛孝章不是杰出人物,但是招致他來,可以獲得好士的美名,并使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紛紛來歸。文章又指出“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fā)明主之至心”。所言認為只要像燕昭王修筑宮臺、尊敬郭隗那樣,懷有招賢納士的真誠心意,天下賢者就必將心悅誠服,接踵而至,獻策出力。文章進一步強調(diào)歷史上由于燕昭王真心求賢,“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而現(xiàn)實中如果能重視、幫助和錄用人才,也就會重現(xiàn)過去這種人才共同為國效力的鼎盛景象。作者有意描述這樣的景象就是要吸引曹操,讓他明確營救一個盛孝章是大有好處的。會使眾多的賢能前來效力,這是天賜良機,應(yīng)該及時把握,不能失之交臂??兹谡T之以利,以燕君買來馬骨、昭王招納“小才”作類比,展望尊賢納才或能招引群賢聞風而至的前景誘惑求賢若渴的曹操,以期達到勸說曹操“崇篤斯義”的目的。參考譯文:與曹操論盛孝章書〔漢〕孔融①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jīng)超過兩歲了。國內(nèi)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quán)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②《春秋傳》里說:“諸侯之間有相互并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笔⑿⒄麓_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卻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應(yīng)該談?wù)撆笥押脡牡膯栴},也無怪朱穆所以要寫他的《絕交論》了。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來,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fā)揚光大了。③現(xiàn)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孝章加以譏諷評論??偟恼f來孝章是一個盛名天下、為天下人所稱賞贊美的人。燕君購買駿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馳,而是通過它來招致千里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fù)漢朝王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quán)重新安定下來。天下要安定,關(guān)鍵在于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燕昭王筑了黃金臺來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厚待,終竟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假如當初郭隗處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來的人了。④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無非是想提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2024年上海春考卷)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各題。(13分)甲《崇儉素》(有刪節(jié))(宋)彭仲剛儉,美德也,古人之所寶也。人能崇尚儉素,則一身之用易供,而一歲之計可給,既免稱貸舉息,俯仰求之,又且省事寡過,安樂無事。故富者能儉,則可以長保;貧者能儉,則可以無饑寒,豈不美哉!今世之人,不知以儉為美德,而反以儉為鄙笑,往往縱自下之欲而不恤后來,飾一時之觀而不顧實患,亦可謂愚矣。乙《儉說》(有刪節(jié))(清)韋協(xié)夢蓋能儉而后砥行立名,能儉而后可正色率下,未有汰侈成風而身修、而家道正者也。后世浮靡相尚,踵事增華,見有安靜悃愊①之人,輒相與竊笑之曰:“此固也,野也;殆鄙吝之心生者也?!敝寥艏覔砗褓D,封殖自娛,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甚至期功強近之親,若秦人視越人之肥瘠,坐聽其困窮而不顧。此向所為鄙吝之人也,則又恬不為怪,假儉之名,以為藏身之困,君子之儉□如是乎?昔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而鄰里鄉(xiāng)黨待以舉火者數(shù)十家。果若是其班乎?否耶?嗟乎!彼嗇于己而不嗇于人,謂之儉;嗇于人而不嗇于己,謂之吝。吾竊怪夫世之儉者,群目之曰吝,而吝者,則又自詡為儉,儉與吝之淆然而莫辨也,作《儉說》。①悃愊,至誠;誠實。1.

可填入乙文方框處的一項是()。

(1

)A.焉

B.

C.固

D.

何2.

對乙文中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3

)昔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而鄰里鄉(xiāng)黨待以舉火者數(shù)十家。A.晏子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卻慷慨救濟鄰里鄉(xiāng)親。B.晏子三十年來一直穿狐裘,鄰里鄉(xiāng)親卻無以為炊。C.晏子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常得到鄰里鄉(xiāng)親的幫助。D.晏子三十年來一直穿狐裘,鄰里鄉(xiāng)親都想燒了它。3.

概括甲文的論述思路。(

3

)4.

相比甲文,乙文對“儉”展開了進一步論述。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加以分析。(

5

)【答案】1.C(1分)2.A(3分)3.答案示例:首先提出儉美德的觀點;接著論述尚儉有益于生活平安自足,佐以富者和貧者的情況加以論述;最后貶斥今人以儉為恥,只顧眼前享樂的短視行為,進一步突顯尚儉的必要性。評分說明:1點1分。4.答案示例:在論述儉的重要性時,甲文強調(diào)尚儉可以持家保身,乙文更加突出儉對于君子修身、立名、正家道的積極意義;其在論述“儉”的內(nèi)涵時,乙文嚴厲貶斥以吝為儉,強調(diào)在勤儉克己的基礎(chǔ)上,能樂善好施、急人所急才是真正的儉,為儉正名,深化了儉的內(nèi)涵。(5分)【解析】1.本題考查虛詞。A項一般用在句尾,B項表示全部。D項“何如”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于"怎么樣"或"什么樣"。一般表達疑問,但通常置于句末。因此,只有“固……乎”表達反詰語氣。2.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關(guān)鍵句是下文“果若是其班乎”?!鞍唷弊致?lián)系“同班同學(xué)”,大致推斷是同類的人,用了疑問句,作者顯然是要表達不是同一類人的意思。因此,劃線句是要與前文構(gòu)成對比才符合語境?!拔絷套右缓萌辍币馑际顷套右患么┝巳?,是說晏子對自己非常吝嗇吝惜,“而鄰里鄉(xiāng)黨待以舉火者數(shù)十家”需要與之成對比對照。如果是選B項、D項在上下文語境中與前文作者極力反對的現(xiàn)象“則又恬不為怪,假儉之名以為藏身之困”成為類似,無法構(gòu)成對比;如果是選擇C項,晏子經(jīng)常得到別人幫助的話就不是那些“家擁厚費”的富人了,也與前文無法構(gòu)成對比。因此,只有A項“家擁厚費”卻對他人毫不吝嗇才能與上下文所述“于人而不嗇于己”的現(xiàn)象構(gòu)成對比。3.本題考查概括分析論證思路。答題要點:①運用表達邏輯先后的時間副詞,如首先、接著、然后、最后等整合全文;②對每一條思路的概括,需要結(jié)合論證手法組織語言。常見答題模型:①本文首先通過舉例提出了什么觀點;②接著引用誰的名言,加以論證;③然后從哪幾個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