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突破練四(分值:76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4北京海淀一模)鑒于元末官場腐敗,官吏魚肉百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雙管齊下,大行教化之政的同時,頒定《資治通訓》《志戒錄》《大明律》,以官民犯罪案例編成《大誥》三編,甚至給百官擬定《授職到任須知》,直接規(guī)范基層官吏的履職,并認為治亂世須用重典,推行嚴刑峻法,亂法貪腐官員數(shù)萬人被治罪。這說明朱元璋()A.廢除宰相分權六部B.完善里甲戶籍制度C.強化法紀整肅吏治D.設司禮監(jiān)規(guī)范監(jiān)察答案C解析據材料“推行嚴刑峻法,亂法貪腐官員數(shù)萬人被治罪”可知,朱元璋推行嚴刑峻法,從嚴懲治貪官污吏,故選C項;材料沒有涉及廢除宰相,排除A項;里甲戶籍制度是基層制度,而材料主旨是對于官員的管理,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朱元璋對于貪官污吏的治理,而司禮監(jiān)是內廷宦官機構,排除D項。2.(2024遼寧葫蘆島一模)從制度建構上而言,明代內閣的職能來自皇帝的需要,且由于內閣權力地位未經法定,所以它也不具備太強的獨立性。這說明明代內閣()A.具備可參與決策的職能B.代表宰相行使行政權力C.表明中樞機構權力下移D.是皇權專制強化的產物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明代內閣的職能來自皇帝的需要,因其不具備太強的獨立性,需要依附于皇權而存在,由此可判斷,明代內閣是皇權專制強化的產物,D項正確;內閣是服務于皇帝的秘書機構,不具備參與決策的職能,也不能代表宰相行使行政權力,排除A、B兩項;內閣不屬于中樞機構,只是秘書機構,排除C項。3.(2024廣東梅州二模)明朝成化年間,休寧知縣頒布《教民條約》:“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弊诜ㄗ遄V之設,所以別族類、明親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據此可知《教民條約》的頒行意在()A.以法家思想主導地方治理B.借助封建禮儀強化等級C.用儒家倫理完善鄰保制度D.依托宗親關系教化鄉(xiāng)里答案D解析據材料“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而家道之所由昌也”可知,《教民條約》要求父子、兄弟、夫妻之間要友善親愛,從而實現(xiàn)家族昌盛,由此可見,《教民條約》的內容滲透了儒家思想和宗親觀念,其目的在于依托宗親關系教化鄉(xiāng)里,進而維護社會穩(wěn)定,故選D項;材料所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內容都屬于儒家倫理思想,而非法家思想,排除A項;材料中的“別族類、明親疏”是指依托宗親關系對民眾進行教育感化,維護封建倫理,并未提到封建禮儀,也并非要強化等級,排除B項;材料僅反映民間教化的內容,并未提到鄰保制度,排除C項。4.(2024天津和平二模)清朝雍正時期獲得密奏權的官員達1200人,密奏內容涉及范圍很寬泛,包括軍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雍正時期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與臣下反復討論后制定的。據此可知密折制()A.體現(xiàn)了古代官僚體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達中央的途徑C.使得信息收集廣泛,決策高效D.逐漸取代了軍機處的職能答案C解析據材料“密奏內容涉及范圍很寬泛,包括軍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雍正時期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雍正時期密折制度使皇帝收集的消息廣泛,且決策更為高效,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君主專制制度的發(fā)展,而不是古代官僚體制的完善,排除A項;密折制度是官員直接向皇帝遞密折,而不是普通民眾,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達中央的途徑,排除B項;密折制沒有取代軍機處的職能,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5.(2024河北石家莊二模)乾隆年間《奉憲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記》載:虎門山塘河一帶的染漂作坊,“漸致糾壅河濱,流害匪淺”“緣虎丘田雖低瘠,幸賴河水清肥”,由此蘇州府“出示嚴禁,并飭將置備染作器物,遷移他處開張”。由此可見清朝()A.加強基層教化B.重視社會治理C.商業(yè)市鎮(zhèn)繁榮D.生活環(huán)境優(yōu)化答案B解析《奉憲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記》記錄了虎門山塘河一帶的染漂作坊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蘇州府出示禁令,要求將染漂作坊搬遷到其他地方,這說明清朝重視社會治理,故選B項;該記載涉及的是蘇州府對環(huán)境的保護,并沒有提到如何進行基層教化,排除A項;雖然染漂作坊的存在說明當時工商業(yè)有一定的發(fā)展,但材料更多地強調了染漂作坊給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并沒有對商業(yè)市鎮(zhèn)繁榮的情況作出具體描述,排除C項;材料的重點在于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而不是生活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排除D項。6.(2024福建福州二模)康熙十八年,禮部頒令要求各地刊印“圣諭十六條”作為鄉(xiāng)約,“永遠遵行”。雍正二年,朝廷對各條款加以詳細注解,形成萬余言的《圣諭廣訓》。這些做法()A.完善了國家的法律體系B.緩和了農村的社會矛盾C.提升了鄉(xiāng)紳的社會地位D.強化了鄉(xiāng)約的規(guī)范功能答案D解析據材料,清朝時期,鄉(xiāng)約宣講內容變成了康熙帝的“圣諭十六條”和雍正帝的《圣諭廣訓》,鄉(xiāng)約經政府利用和推廣而具有約束力,并與法律合流,強化了鄉(xiāng)約的規(guī)范功能,D項正確;康熙帝的“圣諭十六條”和雍正帝的《圣諭廣訓》是鄉(xiāng)約宣講內容,而非法律,排除A項;宣講鄉(xiāng)約的主要作用是加強基層教化,而非緩和農村的社會矛盾,排除B項;鄉(xiāng)約宣講內容的變化與提升鄉(xiāng)紳社會地位關系不大,排除C項。7.(2024山東菏澤高三期末)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朱元璋下令劃分六部職能,其中吏部“掌天下官吏選法、封勛、考課之政。其屬有三:一曰總部,掌文選;二曰司勛部,掌官制;三曰考功部,掌考核”。由此可知,明初吏部職能劃分的原則是()A.分權制衡B.功能龐雜C.職責明確D.機構簡化答案C解析由題干材料可知,吏部下屬的總部、司勛部、考功部三個部門,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故C項正確;根據題干只能看到吏部下屬的三個部門有分工、分權,沒有體現(xiàn)相互之間的制約平衡,排除A項;吏部下屬的三個部門分工細致,職責明確,“龐雜”之說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吏部之下設立三個下屬機構,這不是機構簡化,排除D項。8.(2024山東淄博高三摸底)清代科道官對于風聞傳言且事實未清的行為可進行彈劾,這是科道官所獨有的特權??频拦偃绻鲇谒叫?徇私誣劾,“回奏不實,或凡事不按實陳奏,或并無可據,稱風聞具題者,降一級調用”。這些規(guī)定旨在()A.限制監(jiān)察官員的權力B.保障監(jiān)察效果C.協(xié)調中央與地方關系D.杜絕官場腐敗答案B解析據材料“清代科道官對于風聞傳言且事實未清的行為可進行彈劾”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代對于科道官所言不實處罰很輕,其目的是鼓勵科道官暢所欲言,故選B項;據材料“清代科道官對于風聞傳言且事實未清的行為可進行彈劾”可知,此規(guī)定放大了監(jiān)察官的權力,排除A項;據所學知識,科道官負責監(jiān)察百官,而非協(xié)調中央與地方關系,排除C項;據所學知識可知,科道官是監(jiān)察官,其可減少官場腐敗,但不可能“杜絕”,排除D項。9.(2024江蘇南京、鹽城一模)隆慶五年(1571年)二月,王崇古上奏《確議封貢事宜疏》,主張與韃靼開展互市。最終,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貿易口岸。這一事件()A.緩解了明朝內陸邊疆危機B.標志明朝放松海外貿易限制C.加強了對西藏地區(qū)的管理D.體現(xiàn)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針答案A解析據材料“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貿易口岸”可知,俺答汗接受明朝政府的冊封和互市貿易有利于緩和明朝北部的邊疆危機,故選A項;韃靼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位于北部邊疆,不涉及海外貿易,而西藏位于西南地區(qū),排除B、C兩項;材料未體現(xiàn)因俗而治,排除D項。10.(2024安徽卷,5)據下表可知,役銀分攤的做法()明代東南地區(qū)四縣役銀分攤表年份地區(qū)賦役總額(兩)役銀分攤前役銀分攤后丁銀(兩)田賦(兩)丁銀(兩)田賦(兩)1572福建漳平993267473185218977431582浙江開化224561264898083457189991585廣東順德3458016628179525304292761621南直隸歙縣486092366924940765740952A.增加了人丁稅額B.有利于人口的增長C.制約了商業(yè)發(fā)展D.強化人身依附關系答案B解析根據表格可知,明代役銀分攤后丁銀負擔大量減少,百姓只需要承擔相當于之前大約1/3的人頭稅,人頭稅大大減輕有利于人口的增長,故B項正確;從表格數(shù)據可知,役銀分攤后減少了人丁稅額,排除A項;役銀分攤與商業(yè)發(fā)展無直接因果關聯(lián),排除C項;丁銀負擔的減少體現(xiàn)了人身依附關系的削弱,排除D項。11.(2024甘肅卷,5)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繁榮。海禁之時,民間多私攜物品往交趾諸處,經日本轉手販賣,換取日本長崎銀,將至中國,鑿沉其舟,攜銀以歸。私商冒險帶回白銀的深層原因是,當時明朝()A.東南沿海倭患嚴重B.白銀主要來自日本C.海上商業(yè)貿易發(fā)達D.經濟高度依賴白銀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的主旨是私商冒險帶回白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價多以銀兩計算,即白銀貨幣化,經濟高度依賴白銀,故D項正確;東南沿海倭患主要是在明朝前期,經過戚繼光抗倭斗爭,明朝中后期東南沿海形勢穩(wěn)定下來,故A項錯誤;明朝中后期,隨著新航路開辟,美洲白銀也大量涌入中國,故B項錯誤;海禁政策嚴重影響了海上商業(yè)貿易,故C項錯誤。12.(2024河北承德部分高中二模)清代城市中的會館和行會不僅向貧困的成員提供物資,還為去世的貧困同鄉(xiāng)提供墓地。后來,這些組織逐漸發(fā)展到向城市提供慈善服務,從為同鄉(xiāng)提供福利到關注整個城市的市民利益。這說明()A.會館和行會積極參與基層治理B.民間慈善機構的作用增強C.民間力量促成社會和諧D.商人對城市身份認同增強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清代城市中的會館和行會最初向貧困的成員提供物資和墓地,后來逐漸發(fā)展到向城市提供慈善服務,從為同鄉(xiāng)提供福利到關注整個城市的市民利益,這說明會館和行會關注民眾福祉,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故選A項;會館和行會雖然提供慈善服務,但并非民間慈善機構,排除B項;行會和會館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但從材料無法得知其“促成社會和諧”,排除C項;行會和會館不僅在城市提供慈善服務,也在農村為貧困成員提供物資、墓地等,不能說明“商人對城市身份認同增強”,排除D項。13.(2024河北保定一模)下面為1684—1688年開到日本的中國民間商船即“唐船”數(shù)量表,表格信息說明清朝()年份數(shù)量(艘)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20續(xù)表年份數(shù)量(艘)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85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02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15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93A.對外交往渠道的拓展B.“海禁”政策有所松動C.中日貿易往來的雙向互動D.統(tǒng)治者重視開發(fā)利用海洋答案B解析據表格數(shù)據可知,1684—1688年,開到日本的中國民間商船數(shù)量呈增長的趨勢,據所學知識可知,該數(shù)據說明清朝的“海禁”政策有所松動,故選B項;題干僅述及“開到日本的中國民間商船”這一渠道,并沒有指出之前是否有這一對外交往的渠道,排除A項;題干僅述及“開到日本的中國民間商船”,并沒有述及日本商船到中國的情況,體現(xiàn)不出“雙向”,排除C項;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政府推行閉關自守政策,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14.(2024湖南衡陽二模)明末文人儒士樂于與商人交往,有些還直接投入經商活動中,常有“逐末者多衣冠之族”“士人或竄身市籍”的記載。士人與商人往來交友,為富商巨賈撰寫傳記等。這反映出()A.社會風氣漸趨敗壞B.社會價值觀念轉變C.等級秩序遭到顛覆D.個性自由思想萌發(fā)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社會接受和認可商人以及從事商業(yè)活動的行為,這與將商業(yè)斥為末業(yè)、貶低商人社會地位的傳統(tǒng)價值觀念不一樣,說明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轉變,故選B項;社會風氣敗壞表現(xiàn)為道德缺失、價值觀扭曲等,材料未體現(xiàn),排除A項;明末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仍然存在,排除C項;個性自由指重視個體的主體性和差異性,排除D項。15.(2024山東德州二模)黃宗羲提出用學術指導政治,建立具有議政功能的學校,用學校監(jiān)督王權和各級地方政權,使“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學?!?。他提出這一主張旨在()A.從制度層面限制君權B.宣揚代議制民主思想C.表達對君主制的不滿D.促進民眾思想的解放答案A解析據材料“建立具有議政功能的學校,用學校監(jiān)督王權和各級地方政權”可知,黃宗羲主張通過學校建立監(jiān)督機制,限制君主和地方政府的權力,故選A項;黃宗羲限制君權的思想本質上依然是傳統(tǒng)儒學的范疇,與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具有本質的差別,排除B項;黃宗羲只是主張限制君主專制,并未否定君主制,排除C項;在封建君主專制日益強化和傳統(tǒng)儒學占主導的明清時期,黃宗羲的思想對社會的沖擊力有限,排除D項。16.(2024天津和平一模)徐光啟與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古希臘數(shù)學家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部分內容,并使用了幾何、點、線、面、平行線、直銳鈍角等漢語數(shù)學概念,這說明()A.中國古代科技向近代科技轉型B.西方學習借鑒中國科技成果C.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學傳入中國D.開明士大夫重視西學的傳播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徐光啟和利瑪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部分內容,并將新的數(shù)學概念引入漢語,這表明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學正在傳入,故選C項;明清時期,中國科技進入總結階段,并未轉型,排除A項;材料強調了西方科學知識向中國的傳播,而不是西方學習中國的科技成果,排除B項;材料僅體現(xiàn)開明士大夫徐光啟與利瑪竇翻譯《幾何原本》部分內容,并未說明是否進行傳播,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17.(2024山東濱州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善待考生”明代政府在前代的基礎上,對科舉考試制度進行了一定的完善,包括考前和考后的相關規(guī)定及其實施,有著鮮明的“善待考生”特征。考前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廷頒布《科舉成式》:“在京及各布政司搭蓋試院房舍,并供用筆墨、心紅、紙札、飲食之類,皆于官錢支給,咨報戶部?!蓖暧衷t令:“凡新科舉人,各巡撫每名填給勘合(在沿途驛站食宿及使用其車馬的官方憑證),應付口糧、腳力?!薄獡洞竺鲿洹氛砜己笥罉范?1404年),行會試賞賜規(guī)制:“賜狀元及進士宴于禮部……賜狀元冠帶朝服一襲,諸進士寶鈔,人五錠?!奔尉甘迥?1536年),詔各處學校生員“累科不第、年五十以上、愿告退閑者,給與冠帶榮身,仍免本身雜泛差徭”。上圖是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今杭州市蕭山區(qū)建立的“甲科濟美”坊。該牌坊檐頂正下方鑲嵌著嘉靖皇帝御賜的“恩榮”牌匾,中坊中間橫刻“甲科濟美”四個楷書大字,濟美即“傳延美好”之意。中坊上檐雕有鯉魚躍龍門,下坊刻有自永樂至天啟年間中舉人、進士姓名?!獡洞竺鲿洹氛?1)明政府注重從哪些方面“善待考生”?(6分)(2)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民眾層面指出明政府“善待考生”的效能。(8分)參考答案(1)經濟利益方面:減少考試費用支出;給予錢財獎勵。社會權益方面:提供行程便利;減輕差役負擔。社會地位方面:授予榮譽、榮耀。(2)國家層面:有利于選拔人才、擴大統(tǒng)治基礎、優(yōu)化官僚隊伍,提升國家社會治理能力。社會層面:有利于文化傳承、社會階層流動、加強社會重文重學風氣。民眾層面:有利于提高民眾“讀書改變命運”的進取意識和對政權的認同意識。18.(2024山東濰坊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康熙帝賑災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京師東部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特大地震,給京畿地區(qū)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舢斎?康熙帝諭大學士,“地震傾倒民居,朕心憫念,至于窮苦兵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能新能源汽車分期付款貸款協(xié)議書3篇
- 2025版?zhèn)€人房產買賣合同風險評估范本2篇
- 2025版?zhèn)€人房產買賣合同附土地使用協(xié)議
- 2025版托育中心拖育綜合服務中心改造項目合同3篇
- 2025版數(shù)據錄入與云端數(shù)據同步維護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2030全球微電腦注藥泵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個人對個人短期投資借款合同
- 2024年民法典知識競賽題庫及參考答案解析(共50題)
- 2025年度水電工程安全監(jiān)督與管理承包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鋼材原材料采購質量控制合同樣本
- 2024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初中語文2022-2024年三年中考真題匯編-學生版-專題08 古詩詞名篇名句默寫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十二)
- 山西粵電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ESG表現(xiàn)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
- 醫(yī)療行業(yè)軟件系統(tǒng)應急預案
- 使用錯誤評估報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精密板料矯平機 第2部分:技術規(guī)范》
-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協(xié)議
- 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英語試卷(含答案)
- TQGCML 2624-2023 母嬰級空氣凈化器 潔凈空氣和凈化等級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