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礎知識_第1頁
色彩基礎知識_第2頁
色彩基礎知識_第3頁
色彩基礎知識_第4頁
色彩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 色彩,了解色彩形成的影響因素 掌握色光的混合法及RGB色彩模式 了解并掌握色彩的三屬性,要點摘要,色彩的形成,人的眼睛具有感光和感受色彩的本能。(課本P71-73),視 覺,光是屬于電磁波, 不同波長的光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光,在自然界中,能夠引起視覺的最適宜的刺激物是電磁光譜中一定范圍內的光波,即390760毫微米之間的光波,稱可見光。,在可見光中包含著多種多樣不同波長的色光,人眼能分辨150多種光波,其中主要的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彩感覺。,光源色、固有色、環(huán)境色,光源色是指光源本身的色彩傾向。,光源在色彩關系中是占有支配地位的,由于光源色的不同,同一受光物

2、體所呈現(xiàn)的顏色會發(fā)生變化。所以,一個物體在受光之后的色彩傾向是由光源色來決定的。,固有色是指日光照射下物體所呈現(xiàn)的色彩。,環(huán)境色是指物體所處環(huán)境的色彩,是由環(huán)境色光影響而產生的顏色。,我們看到的一切物體的色彩,一方面來自于它的固有色,另一方面,任何物體都存在于某一具體環(huán)境之中,既受到光源色的影響,也受到周圍環(huán)境色的影響。,物體呈現(xiàn)的顏色=固有色+光源色+環(huán)境色,色彩的混合,1、色光的混合,2、顏料的混合,三原色,所謂三原色,就是指這三種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而其他色可由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來,色彩學上將這三個獨立的色稱為三原色。,根據(jù)人眼的色彩視覺特性,人們只要把三

3、種簡單色光紅、綠、藍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獲得自然界中的各種彩色光。,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的色光亮度高于原來的任何一種色光,混合后產生的新色光,其明度等于各混合色光明度之和。,色光的混合原理是加光法混合。,紅色+綠色=黃色 紅色+藍色=洋紅 綠色+藍色=青色 紅色+綠色+藍色=白色,紅、綠、藍三色光混合的結果:,如果只通過兩種色光混合就能產生白色光,那么這兩種光就是互為補色。 黃與藍;洋紅與綠;青與紅互為補色。,根據(jù)白色產生的公式定義,可得出: 黃 (紅+綠)+藍=白色 洋紅(紅+藍)+綠=白色 青 (藍+綠)+紅=白色,顏料的混合,顏色中的三原色為紅、黃、藍(青)。,顏料的混

4、合原理是減色法混合。,間 色,間色是指三原色中的任何兩種原色相混合所產生的顏色。間色有三種:橙色、綠色、紫色。,復 色,復色是有三間色中的任何兩種間色相混合所產生的顏色。在任何一種復色中均可找到紅、黃、藍三原色的成分,只不過有一種原色的成分較多。,色光混合的結果,必然增強色彩的明亮程度 顏料混合的結果,必然減弱色彩的明亮程度,中間混合,靜態(tài)混合是指各種顏色處于靜態(tài)時,反射的色光同時刺激人眼而產生的混合,如細小色點的并列與各單色細線的縱橫交錯,所形成的顏色混合,均屬靜態(tài)混合。,中間混合可分為靜態(tài)混合和動態(tài)混合。,動態(tài)混合是指各種顏色處于動態(tài)時,反射的色光在人眼中的混合,如彩色轉盤的快速轉動,各種

5、色塊的反射光不是同時在人眼中出現(xiàn),而是一種色光消失,另一種色光出現(xiàn),先后交替刺激人眼的感色細胞,由于人眼的視覺暫留現(xiàn)象,使人產生混合色覺。,色彩模式是數(shù)字世界中表示顏色的一種算法。在數(shù)字世界中,為了表示各種顏色,人們通常將顏色劃分為若干分量。由于成色原理的不同,決定了顯示器、投影儀、掃描儀這類靠色光直接合成顏色的顏色設備和打印機、印刷機這類靠使用顏料的印刷設備在生成顏色方式上的區(qū)別。,色彩模式,某一種顏色系統(tǒng)可以顯示或打印的顏色范圍成為色域。,色域,常見色彩模式類型,RGB色彩模式 CYMK色彩模式 Lab色彩模式,通過對紅(R)、綠(G)、藍(B)三個顏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

6、到各式各樣顏色的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適用于顯示器、投影儀、掃描儀、數(shù)碼相機等。,用放大鏡近距離觀察觀電腦顯示器或電視機的屏幕,會看到數(shù)量極多的紅色、綠色、藍色三種顏色的小點。,在電腦中,RGB的所謂“多少”就是指亮度,并使用整數(shù)來表示。通常情況下,RGB各有256級亮度,用數(shù)字表示為從0255來表示。即,這種色彩模式通常也被簡稱為1600萬色或千萬色/24位色/ 8位通道色。,為什么稱為8位通道色?,這里的所謂通道,實際上就是指三種色光各自的亮度范圍,我們知道其范圍是256,256是2的8次方,就稱為8位通道色。,為什么稱為24位色?,因為RGB三色均用2的8次方,因此總的色彩數(shù)相當于

7、2的24次方。,對于一幅圖像,若單獨增加R的亮度,相當于紅色光的成分增加。那么這幅圖像就會偏紅色。 若單獨增加B的亮度,相當于藍色光的成分增加。那么這幅圖像就會偏藍色。反過來,當單獨減少R的亮度,畫面就會偏青色;單獨減少B的亮度,畫面會偏黃色。,一種專門針對印刷業(yè)設定的顏色標準,是通過對青(C)、洋紅(M)、黃(Y)、黑(K)四個顏色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種顏色的色彩模式。,CMYK色彩模式,適用于打印機、印刷機等。,CMYK是以百分比來選擇的,相當于油墨的濃度。,從理論上來說,只需要CMY三種油墨就足夠了,它們三個加在一起就應該得到黑色。但是由于目前制造工藝還不能造出高純度的油墨

8、,因此還需要加入一種專門的黑墨來中和。,通過查看通道,可看到CMYK各通道的灰度圖像。,RGB色彩模式是發(fā)光的,存在于屏幕等顯示設備中;CMYK色彩模式是反光的,需要外界輔助光源才能被感知,它是印刷品唯一的色彩模式。 CMYK的所有色彩都包含于RGB色域中,但CMYK的色彩數(shù)量少于RGB。 RGB通道灰度圖中偏白表示發(fā)光程度高;CMYK通道灰度圖中偏白表示油墨含量低。反而反之。,RGB與CMYK這兩大色彩模式的區(qū)別:,如果圖像只在電腦上顯示,就用RGB模式,這樣可以得到較廣的色域;如果圖像需要打印或者印刷,就必須使用CMYK模式,才可確保印刷品顏色與設計時一致。,RGB色彩模式,CMYK色彩模

9、式,Lab顏色模型由三個要素組成,一個要素是亮度(L),a 和b是兩個顏色通道, a包括的顏色是從深綠色(低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紅色(高亮度值);b是從亮藍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黃色(高亮度值)。,Lab色彩模式,Lab模式既不依賴光線,也不依賴于顏料,它是CIE組織確定的一個理論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見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彌補了RGB和CMYK兩種色彩模式的不足。,當你將RGB模式轉換成CMYK模式時,Photoshop將自動將RGB模式轉換為Lab模式,再轉換為CMYK模式。 在表達色彩范圍上,處于第一位的是Lab模式,第二位的是RGB模式,第三位是CM

10、YK模式。,除以上三種色彩模式之外,計算機美術中還支持(或處理)許多其他的顏色模式,如位圖模式、灰度模式、雙色調模式、索引顏色模式和多通道模式等,這些顏色模式往往有其特殊的用途。例如,灰度模式的圖像只有灰度值而沒有顏色信息;索引顏色模式盡管可以使用顏色,但相對于RGB模式和CMYK模式來說,這些模式使用的顏色相對較少。在實際使用中可根據(jù)具體需求,選擇最適合的顏色模式。,色相、明度、純度成為色彩的“三要素”,是決定畫面色彩和各種鏡頭色彩效果的主要因素。,色彩的屬性,色相,色相也叫色別,是指顏色具體的色彩面貌,如檸檬黃、翠綠、湖藍等。色相是顏色最明顯的特征。,明度也稱為亮度、光度或鮮明度,指顏色本身的深淺程度。,明 度,明度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同一顏色由于受光強弱不同而形成的明、暗、深、淺的程度;二是對于不同的色彩來說,各種色彩的明度是不相同的。,純 度,純度又叫顏色的飽和度,是指顏色的純粹程度。當一種顏色的色素含量達到極限時,顏色的純度最純是該色彩的固有色,即該色相的標準色,我們就說這個顏色達到了飽和程度。,色彩的表示法,CIE 1931色度圖是用標稱值表示的CIE色度圖,x表示紅色分量,y表示綠色分量。E點代表白光,它的坐標為(0.33,0.33);環(huán)繞在顏色空間邊沿的顏色是光譜色,邊界代表光譜色的最大飽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