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一課時 現代化的大牧場教案 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一課時 現代化的大牧場教案 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一課時 現代化的大牧場教案 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一課時 現代化的大牧場教案 人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現代化的大牧場人教版 歷史與社會 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四課第一課時一、課時分析 教材圍繞澳大利亞發(fā)展牧業(yè)的自然環(huán)境和牧場現代化兩個方面展開,展現了草原的生產和文化風情,透視了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活模式。首先教材以民歌展現,將學生的思緒帶到了澳大利亞遼闊的牧場上。接著從澳大利亞氣候、地形等自然環(huán)境探究牧業(yè)的興旺發(fā)展的原因(即成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自然原因)。同時提示了澳大利亞牧場現代化的特點及背景。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喜歡接受用喜聞樂見的形式表達的知識,因此本課時在教學設計上以旅游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將學生以“游客”身份帶入澳大利亞,使其能身如其境地感受澳大利亞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

2、產生活,從而使學生學得樂,樂得學。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通過學習澳大利亞的大牧場,了解大草原的自然環(huán)境特色,感受草原上牧民生活的概況。2、能夠從地圖、圖表及教師提供的材料中獲取有用的信息,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牧人生活的特點。(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分析澳大利亞牧民在生產、生活方面的特色,把握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生產、生活之間的因果關系。(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材對澳大利亞大牧場的經營特點的描述,了解草原文化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之美,認識到人地關系的協調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性。四、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一) 教學重點:1、 讓學生熟識澳大利亞牧場的經營特點,認識草原人家的特色。2、 理

3、解和諧發(fā)展人地關系的重要性。(二) 教學難點:理解澳大利亞的氣候對牧民生活、牧草和飼養(yǎng)牲畜的影響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猜國家):師:通過半個多學期的接觸,我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個個知識淵博,視野開闊。現在,老師要給大家出一道趣味題,看看誰的反應最快。猜猜這是哪個國家?生:澳大利亞。師:從我們描述來看,澳大利亞的什么行業(yè)發(fā)達?生:畜牧業(yè)。師:為了進一步了解澳大利亞,下面就開始我們今天的澳大利亞之旅。去那共同探討一下,為什么那里會羊比人多?他們發(fā)展養(yǎng)羊業(yè)有什么有利的條件?而這種生產方式又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出示課題)(二)新課教學1、旅游準備(1):(展示東西半球圖)讓學生通過讀圖了解澳大

4、利亞的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惟一占據整個大陸及邊緣島嶼的國家)及人口和面積、羊的數量,從而得出“地廣人稀”“羊比人多”的結論。旅游準備(2):創(chuàng)設情景假如是7、8月份去,應該帶什么衣服合適? 澳大利亞的季節(jié)與北半球相反。旅游準備(3):坐什么國際航班?(通過國旗的辨認,復習舊知識國家和地區(qū))2、行程安排:(設計了三站:著名景觀-野生動物園農家牧場)每一站的介紹分別配以文字和圖片(鏈接),讓學生進行直觀的認識,作出初步的判斷。如澳大利亞的典型建筑物-悉尼歌劇院,珍奇動物袋鼠、考拉等。(重點分析第二、三站與之相關的知識。)師:現在請同學們思考:澳大利亞人是如何根據自然環(huán)境來選擇他們

5、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 (提示:為什么我們中國就不能有這種條件,它的地理位置、氣候、降水、牧業(yè)分布)帶著這個大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四個小問題?(顯示問題:見第11張幻燈片)這四個小問題分別由四組同學解答,看那組同學表現最好。師:1、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地形有什么特點?(顯示半球圖、地形圖)生:南半球,靠近赤道,四周環(huán)海,近70%的土地是干旱地,草原平坦遼闊師:2、這種特點對澳大利亞的氣候有什么影響?生:澳大利亞大陸內部中心距海洋較遠,加上山地的阻擋,減少了海洋對內陸的影響,中緯度又處于副熱帶高壓帶控制下,使大陸中部成為廣闊的干燥區(qū),多雨地區(qū)局限于沿海,使得澳大利亞內陸與沿海降水量差別極大。(讓學

6、生在課本第26頁中找出其具體氣候類型加以說明)氣溫高、氣候干燥。師:3、澳大利亞的降水有什么特點?(展示年降水量圖和牧業(yè)分布圖)生:靠近海洋的地方降水多,越到大陸內部降水越少師:4、澳大利亞畜牧業(yè)的分布有什么特點,生:畜牧帶與降水分布基本吻合:呈半環(huán)形由北、東、南部沿海向內陸逐漸過度。澳大利亞的畜牧業(yè)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的草原上。師:澳大利亞的牧業(yè)分布和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降水有著什么樣關系?生:學生看出大部分地區(qū)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勢平坦、開闊、草原面積廣,所以他們因地制宜的發(fā)展了畜牧業(yè),并且他的畜牧業(yè)也大多安排在降水豐富的地方,因為這里的水草旺盛。 師(補充):由于那里熱量條件好,氣候比較

7、干燥,所以羊腳不容易腐爛;而且那里的冬季溫暖,平均氣溫在10度以上,沒有暴風雪的威脅,不需要建立欄圈,這樣對羊群也很好管理。加上剛才同學們提到的,澳大利亞是個島國,所以運輸非常方便,適合大面積的發(fā)展畜牧業(yè)。這其中體現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生:因地制宜師:對,這也說明了一個地區(qū)的生產方式是由這個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決定的。最初的時候,澳大利亞是英國的殖民地,第一批移民踏上這塊土地后,對發(fā)展什么樣的產業(yè)也是很迷茫的。他們想來想來去,最終根據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決定了發(fā)展畜牧業(yè),并且決定以養(yǎng)羊為主。最早的時候,他們只帶過去17只羊。那么我們看看現在澳大利亞的養(yǎng)羊業(yè)發(fā)展到了什么程度呢?(結合社會圖冊44頁)現在的

8、澳大利亞人口2000多萬,人口密度大約是2.6人/千米,可以說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但現在澳大利亞每年的羊的數量達到1億只以上,平均每人擁有8.5只羊以上。所以,有人說澳大利亞是個“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看過了資料,大家思考這樣的問題(顯示問題:見第15張幻燈片)1、牧場的經營是否人手不足?2、放牧是否給定居生活帶來不便?3、澳大利亞畜牧業(yè)在今天是否走向衰落?學生可以分析得出:牧場規(guī)模很大,而且都是一家一戶經營的。但是沒有因為人手不足帶來的麻煩,因為他們都是現代化機械生產。引導:經營一個牧場除了要放牧牛羊外,還要干什么呢?師:對了,還要打草、剪毛、還要養(yǎng)護牧場,給草施肥,灌溉等等,而且這么多的工作都

9、要一家人來完成的。繁重的勞動,較少的勞動力就需要有高度的機械化。澳大利亞牧場經營都是機械化完成的,而且澳大利亞現在是世界電腦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幾乎每個農場里都有電腦,牧民在家里上網便可以很方便的查出最近的天氣情況,利于安排放牧時間。他們出售自己的羊或羊毛也沒有必要東奔西走的簽定單,只需要到網上瀏覽一下,就知道哪兒需要他們的產品,直接可以再網上就把自己的產品賣掉了。師:大家想想澳大利亞的牧場的這種現代化需要他們的國家發(fā)展程度怎么樣呢?學生可以想到澳大利亞很發(fā)達,很富有。師:對,我們在第二單元第三課“國家和地區(qū)”學習中就知道澳大利亞是個發(fā)達國家,所以經濟發(fā)展水平高,而且工業(yè)化水平高,這些都給澳

10、大利亞牧場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師: “羊比人多”是澳大利亞草原的真實寫照。澳大利亞草原平坦遼闊,適于大面積發(fā)展畜牧業(yè)。在澳大利亞草原牧區(qū),經??梢钥吹匠善硼B(yǎng)的羊群和牛群。在澳大利亞牧場還流傳著一首民歌,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歌。(欣賞歌曲:在圖片上作鏈接)師:這首民歌剪羊毛生動反映了澳大利亞牧場的勞動景象,人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因為澳大利亞的羊毛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為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匯?,F在請同學們來改歌詞,使其成為現代版的民歌剪羊毛。(旨在通過這一小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又可使學生理解機械化(科技)讓澳大利亞成為現代化的大牧場。)3、觀后感想:師:愉快的旅程總覺得是短暫的,現在請同學們談談觀后感想。(讓學生作新課總結,有助于培養(yǎng)其概括能力。) (顯示結構示意圖見第18張幻燈片)(三)新課拓展:思考:美國中部平原人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