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學綜合檢測題復習測試新人教版_第1頁
中考物理力學綜合檢測題復習測試新人教版_第2頁
中考物理力學綜合檢測題復習測試新人教版_第3頁
中考物理力學綜合檢測題復習測試新人教版_第4頁
中考物理力學綜合檢測題復習測試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力學綜合檢驗問題一、個別選題(本大題共7題,各小題3分,共21分)。1 .小明把掉在地上的物理書撿起來放在桌子上,他對教科書的工作離(c )最近A.0.02 JB.0.2 JC.2 JD.20 J2 .乒乓球運動包含很多力學知識.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d )a .球拍對乒乓球的力大于球拍對乒乓球的力b .乒乓球在空中運動時也受到球拍的力量c .打球拍時,只改變了乒乓球的運動方向d乒乓球慣性小,往來容易殺人3 .客戶站在百貨商店自動扶梯的水平臺階上,與自動扶梯一起等速上升。 客戶正在上升(c )a .機械能不變b .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c .與之相對立的臺階是靜止的d .受到重力、支承力產(chǎn)生的摩擦力的

2、作用4 .在學習了“流體壓力與流速的關系”之后,為了解決“h”形地下通道的通道通風問題,學生們制定了以下方案。5 .為了說明物體的運動速度,我們把物體的運動距離和使用時間的比定義為速度,這種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比定義法。 我們在學習下一個物理概念時是:溫度、熱、工作、重力、壓力、功率。A.B.C.D.6 .“遼寧艦”航母已正式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系列,滿載時排水量(滿載時的熱水排放量)為6.75萬噸,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約為(a )a.6.75108 nb.6.75107 NC.6.75104 nd.6.75103 n7 .如圖a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個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

3、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b所示,以下的說明是正確的(d )A.02秒,物體沒有按壓是因為推力比摩擦力小B.24秒的物體進行等速直線運動C.24秒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3 ND.46秒,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為一對平衡力二、填空問題(各小題3分,訂正21分)8 .完成下列單位換算:600毫升=600厘米3=610-4米3。 7.9克/厘米3=7. 9103千克/米39 .游泳時人在后面劃水,人在水中力的方向朝后,但人能夠前進,是因為水施加了向前的力(“前”或“后”),物體間的力的作用總是相互作用。10 .子彈在槍口內受到火藥爆炸時產(chǎn)生的高壓氣體的推力作用而高速飛出槍口,在

4、此過程中火藥爆炸時產(chǎn)生的內部能量轉換為子彈的機械能,子彈離開槍口后,可以繼續(xù)飛行。 因為子彈有慣性,子彈最終會落到地面。11 .我國修訂的“玉兔月球車”于今年月登陸,是該車的模型。 物體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是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的1/6,月球車的質量是120 kg,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200 N12 .如圖所示,在固定于水平臺的圓弧軌道上,使小球從軌道的p點自由釋放,滾動到q點。 在這個過程中,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先減小后增大13 .如圖所示,小華在“測量滑輪系的機械效率”實驗中,應該垂直等速地拉繩子的自由端。 如果鉤線g的重量為3 N,小華使用的拉力f為1.2 N,則滑輪系的機械效

5、率為83.3%; 如果置換為重量5 N的掛鉤代碼g進行實驗,則該滑輪系的機械效率變大(“變大”、“變小”或“不變”)。第11題圖第12題圖第13題圖第14題圖14 .圖為某裝置利用浮力自動控制的原理圖,AOB為杠桿(無視質量),OAOB=12.A端用細絲掛中空鋁球,質量為2.7 kg,鋁球一半的體積浸水,b端施加3.5 N的垂直向下的張力f三、制圖問題(修訂6分)(1)圖甲所示的木塊的重量15 N,在受到大小為10 N的水平張力f時,在水平面上向右等速直線運動,描繪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模式圖。(2)墻上掛著球,所以請畫出圖2的球支撐在墻上的力F=2 N的圖像(3)在輕量桿OA的a端施加重物,

6、通過繩索的拉力使其保持靜止狀態(tài),畫出與圖中繩索對a點的拉力F1對應的力臂L1。:如圖所示四、實驗問題(共18分)16.(4點)如圖甲所示,用滑輪組將滑塊從位置a等速拉出到位置b,請在圖甲描繪最省力的繞線方法?;瑝K移動的距離為3.10 cm如圖b所示,此時用于繩索自由端的拉力為2.4 N,拉力的大小為滑塊:如圖所示17.(7點)“影響液體內部壓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1)如果像圖甲那樣用手按壓強修正的橡膠膜,則如果將在u字管內水面上形成階梯的橡膠膜放入酒精中,則在u字管內的水面上也會形成階梯,這表示液體內部有壓力,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轉換法(2)在使用壓力修正之前,如果在u型管中發(fā)現(xiàn)臺階,可以用

7、的方法從調整:型管內向外注入適量的水拆下軟管重新安裝在u型管內注入適量的水(3)對乙、丙的實驗進行比較可知,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力相等(4)對丙丁實驗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液體的內部壓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探索該關系時,應該保持一定的深度(5)丁、戊實驗比較,在:同一液體中,深度越大,液體壓力越大18.(7分)德化盛產(chǎn)陶瓷,李先生想測量不規(guī)則瓷片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戲線移動到零刻度,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調節(jié)的天平測量瓷片的質量,使用的砝碼個數(shù)和游戲碼位置如圖甲所示,瓷片的質量為32 g。(3)他發(fā)現(xiàn)瓷器片不進入量筒,用圖b所示的方法測量了瓷器片的體積:a .在燒酒

8、中加入適量的水,浸漬瓷片,在水面到達的位置做上標記,取出瓷片b .向量筒中加入40 ml水后,將量筒中的水緩慢放入燒杯中,使水面達到標識處,殘留在量筒中的水的體積如圖c所示,瓷片的體積為14 cm3。(4)用密度公式計算出瓷片的密度為2.29 (或2.3) g/cm3。(5)根據(jù)以上步驟,李先生測得的瓷器密度值小(選擇“大”還是“小”)。五、訂正算法問題(訂正16分)19.(8分鐘)美國開發(fā)了“會飛的汽車”。 如圖所示,其車身與普通汽車相似,但車門多為2個可折疊翼,陸地行駛時翼折疊,空中飛行時翼展開。 汽車質量600 kg,地面最大行駛速度可達150(1)這輛汽車在地面上以最大行駛速度0.2

9、h等速行駛,通過的距離是多少? (g=10 N/kg公斤)(2)當這輛汽車靜止在水平的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少?(3)汽車在空中以最大飛行速度等速飛行200 km時,汽車受到的牽引力是多少?答案3360 (1) 30000米(2) 5104帕(3)1. 35103 n20.(8分鐘)小明對一個金屬塊進行了兩次測定的:第一次如圖甲所示,用細絲連接金屬塊并施加于彈力修正,彈力修正的讀取值為2.7 N次如圖乙所示,將金屬塊浸入裝有水的杯子中,此時彈力修正的讀取值(1)求出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求出金屬塊的體積(3)通過進一步的修正計算,結合下表所示的“某金屬的密度”,說明金屬塊是什么樣的金

10、屬金屬金銅鐵鋁合金密度(103公斤/m3)19.38.97.92.7解:(1)F浮動=G-F1=2.7 N-1.7 N=1 N(2)金屬塊浸水v金=V列=F浮起/水g=10-4 m3(=m/V金=2. 7103公斤/m 3查了一下部分金屬的密度表,發(fā)現(xiàn)這塊金屬是鋁六、綜合能力問題(共18分)21.(6分)請讀下文:物體的慣性一輛空車和一輛裝滿貨物的車,以相同的牽引力從靜止開始運動,空車的質量小,能夠達到短時間即速度,運動狀態(tài)容易變化。 裝滿貨物的車,質量大,可以長時間達到相同的速度,運動狀態(tài)難以改變慣性的大小實際上是經(jīng)常考慮的。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容易變化時,應該盡量減小物體的質量,減小物體的慣性

11、。 相反,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難以改變時,應該盡量增大物體的質量,增大物體的慣性。閱讀以上內容后,請回答以下問題:(1)通過閱讀上述文章得到的結論是:物體的慣性與物體的質量有關(2)請說明下面的:為什么殲擊機在戰(zhàn)斗前要扔掉副容器回答:殲擊機在戰(zhàn)斗前拋棄副油箱,是為了降低飛機質量,減少飛機慣性,容易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提高殲擊機的靈活性(3)請注意,3)3360在本文第一自然段的描述中經(jīng)常體現(xiàn)“控制變量”這一研究方法。 這個自然段控制著:車輛受到的牽引力相同,車輛的速度變化量相同。22.(6分鐘)十字路口信號燈設置的時間長度包含很多科學道理(1)行人橫穿十字路口時,要注意觀察綠燈剩馀的時間。 否則,可

12、能會“困在”道路中央。 如果綠燈剩下5 s的話,這時步行者必須沿著斑馬線橫穿寬20 m的道路。(2)汽車遇到紅燈在十字路口等候時,通常不滅火。 這不僅浪費能量,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汽車不滅火等侯10 s,約消耗11 ml。 在十字路口等30 s的話,消耗的汽油的質量大約是多少克? (油=0.8103 kg/m3)(3)信號設置時間的長度需要考慮的要素很多,以下要素中需要考慮的要素是a .車流量b .道路寬度c .人流量d .時間段答案3360 (1) 4米/秒(2) 26.4克(3) ABCD23.(6分)小常同學根據(jù)課外資料,莊子建議:水不足,就沒有能力載大船。 也就是說浮力的大小和液體的多少有關系。 莊子的說法有道理嗎?(1)小常從實驗室尋找燒杯、木片(不吸水)、彈力修正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與水量有關的其他合理答案,適當給出) (填充操作),發(fā)現(xiàn)木片懸浮。 據(jù)分析,木片2次受到的浮力均為2.5 N,木片浮游時的浮力大小與水的多少無關(2)小常進一步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相同形狀的2個塑料碗a、b中分別加入10 N水,再將b碗放入a碗中,使b碗浮游。此時b碗受到的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