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8課 現(xiàn)代文學和美術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8課 現(xiàn)代文學和美術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8課 現(xiàn)代文學和美術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8課 現(xiàn)代文學和美術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8課現(xiàn)代文學和美術一、知識梳理二、重點難點分析重點:1.美國的悲劇:通過一個窮教士的兒子克萊德格里菲斯為追逐金錢財勢墮落為蓄意殺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義惡性膨脹的嚴重后果,揭露了金錢至上的生活方式對人的罪惡性腐蝕毒害作用。作者將人物構思和心理刻畫與社會環(huán)境緊密結合起來,使作品具有豐滿的現(xiàn)實主義內容和巨大的藝術感染力。2.約翰里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歐洲生活為背景,通過音樂家約翰克里斯朵夫一生個人奮斗的經歷,反映了19、20世紀之交知識分子的精神探索(人道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表現(xiàn)出作家反對現(xiàn)存秩序的進步立場和堅持人類進步文化的藝術觀點。3.等待戈多:被認為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之一。

2、作者用怪異、離奇、荒誕的內容和形式去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現(xiàn)生活在西方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尷尬難堪的處境。劇中人對于戈多的徒勞等待,表現(xiàn)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虛以及對生活的無望和麻木。劇中人彼此間的不可分手離棄,則隱喻著西方人逐漸已喪失了獨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們的某種精神需要。4. 畢加索與格爾尼卡:畢加索是西方現(xiàn)代美術諸流派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其名字已成為“現(xiàn)代藝術”的代名詞。他是立體派繪畫藝術的開創(chuàng)人,他把數(shù)學概念引入繪畫藝術,用“三度空間”來畫人物,把不同角度的同一對象表現(xiàn)在同一幅畫面上。作品格爾尼卡以半寫實的象征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組成低沉的

3、調子,渲染悲劇性的氣氛,充分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災難。難點:如何評價荒誕派藝術“荒誕”是現(xiàn)代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這種形式在等待戈多和達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恼Q派藝術以反傳統(tǒng)、無邏輯和非理性為主要特點,涉及戲劇、文學、繪畫、攝影等諸多領域。西方現(xiàn)代荒誕派藝術的產生背景:20世紀,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物質繁榮,同時也使人的異化進一步加劇,許多人為外部的物質所控制,內心空虛,物質和精神嚴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極度的空虛感和焦慮感,于是就有人借助藝術,以怪誕、扭曲、反理性等形式來宣泄人類的這種不良情緒,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可以說,在荒誕派藝術看似無邏輯、非理性的表達方式背后飽含了人類的許

4、多辛酸與無奈,它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特殊產物,對揭示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及人的各種心態(tài)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三、學法指導(1)列表法。對本課文學家、美術家的國別、姓名、代表作品,通過列表歸納掌握:姓名國別代表作品德萊塞美美國的悲劇羅曼羅蘭法約翰克里斯朵夫貝克特法等待戈多肖洛霍夫蘇靜靜的頓河奧斯特洛夫斯基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畢加索西班牙格爾尼卡達利西班牙記憶的永恒(2)分析法。文學作為社會現(xiàn)實的審美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就有什么樣的文學內容。美國的悲劇問世于20世紀20年代,分析美國這一時期社會現(xiàn)實,從而了解美國的悲劇誕生的背景。文學作品是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反

5、過來,可以通過美國的悲劇認識到作品中所描述的克萊德的悲劇是美國現(xiàn)實的反應,事實不僅是克萊德的悲劇,也是美國的悲劇。分析約翰?克里斯朵夫主要內容,來了解帝國主義時代美國、法國的政治和文化。通過分析小說靜靜的頓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梗概,來了解當時的社會大背景。通過以上分析,得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歷史課中關于文學名著學習的側重點是揭示作品內容與特定歷史背景的關系,不同于文學專業(yè)中單純的文學欣賞。(3)體驗法。排演課本劇,通過排演等待戈多的課本劇,在排練、演出過程中體驗等待戈多中荒誕派藝術特點和所表現(xiàn)的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虛以及對生活的無望、麻木,體會西方人漸已喪失了獨立、健全的人格以及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

6、人們的某種精神需要。(4)圖文結合法。本課中的圖片較多,在學習中,注重圖片與基礎知識的結合。德萊賽、美國的悲劇插圖與揭露和批判美國的生活方式;畢加索、格爾尼卡與1937年為抗議德國法西斯轟炸西班牙小鎮(zhèn)格爾尼卡而作;達利與記憶的永恒等,都要結合在一起掌握。再如仔細觀察圖片記憶的永恒,探究解決如下問題:圖中那幾塊表有什么特別之處?你覺得達利要以此表達什么思想?通過分析得出玻璃和金屬硬質的表變成可以隨意彎曲和折疊的軟質。它們有的掛在樹上,有的搭在平臺上,還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認識到這些鐘表在漫長的時間中已經走得疲憊不堪,終于松垮下來,是20世紀西方精神世界的一個縮影。(5)鑒賞美術作品。對畢

7、加索的學習主要通過鑒賞他的繪畫進行。他的繪畫作品的代表作是格爾尼卡,在鑒賞之前,搜集資料了解畢加索的生平及格爾尼卡問世的背景。畢加索采用了多種風格與手法,以半寫實的、立體主義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復雜的法西斯暴行的場面揭露出來。盡管是一些幾何形人物,廣用線條,寓意復雜,但觀眾都能領會。其強烈的感人之處不亞于一幅寫實的力作。四、中考命題分析本課在中考中考查的知識點較少,但是也不能忽視,主要命題方式以選擇題為主,一般以圖片作偽命題的為切入點。常見命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美國德萊賽的美國的悲劇、西班牙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五、中考試題分析1(2014年安徽中考)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在經濟一片繁榮的背后蘊

8、藏著一場危機。美國作家德萊塞仿佛嗅到了危機的氣味,出版了一本控訴美國社會制度的著作是()A哈姆雷特 B美國的悲劇 C神曲 D戰(zhàn)爭與和平解析:根據(jù)題干提供的關鍵信息“美國”“德萊塞”來鏈接課本,美國作家德萊塞控訴美國社會制度的著作是美國的悲劇。也可從備選項出發(fā)哈姆雷特是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作品,美國的悲劇是美國作家德萊賽的作品,神曲是意大利但丁的作品,戰(zhàn)爭與和平是俄國列夫托爾斯的作品。答案:B。2(2014年樂山市)試驗中學藝術小組決定建立一個繪畫藝術網(wǎng)站,展示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成就。下列各項,你認為能入網(wǎng)頁的是( )A達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C畢加索及其格爾尼卡 D卓別林及其摩登時代解

9、析:本題給出的限定條件是現(xiàn)代、繪畫作品。據(jù)此分析備選項,達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凡高及其向日葵是近代繪畫藝術作品,畢加索及其格爾尼卡是現(xiàn)代繪畫藝術作品,卓別林及其摩登時代是現(xiàn)代電影藝術作品。答案:C。3(2014年河南?。?937年著名畫家畢加索在展出自己下面的畫作時,一位德國軍官問:“先生,這是您的杰作嗎?”畢加索反譏到:“不,先生,這是你們的杰作”。這幅畫揭露了德國法西斯的哪項暴行( )A制造國會縱火案 B策劃實施“慕尼黑陰謀” C屠殺西班牙無辜居民 D在波蘭設集中營大規(guī)模屠殺猶太人解析:此題是一道材料型選擇題??疾榱烁駹柲峥ń衣读说聡ㄎ魉罐Z炸西班牙小鎮(zhèn)格爾尼卡。分析材料提供給我們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畢加索”、“德國”、“你們的杰作”,判斷與之相關的世界名畫是格爾尼卡。答案:C。4右面這幅世界名畫,作者是誰( )A達芬奇 B畢加索C凡高 D米開朗琪羅解析:此題以圖片作偽命題的切入點,考查了這幅世界名畫的作者。因為圖片直接來自課本,只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了圖文結合的學習,即可直接判斷是畢加索。圖文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提醒同學們,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要注重此方法的使用。答案:B。作者簡介:高會學,山東省鄒平縣碼頭中學教師。多次參加編寫教學著作,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