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專版)2020版中考語文奪分復習第一篇教材精華梳理(五)統(tǒng)編版教材七_九年級35篇文言文梳理課件.pptx_第1頁
(柳州專版)2020版中考語文奪分復習第一篇教材精華梳理(五)統(tǒng)編版教材七_九年級35篇文言文梳理課件.pptx_第2頁
(柳州專版)2020版中考語文奪分復習第一篇教材精華梳理(五)統(tǒng)編版教材七_九年級35篇文言文梳理課件.pptx_第3頁
(柳州專版)2020版中考語文奪分復習第一篇教材精華梳理(五)統(tǒng)編版教材七_九年級35篇文言文梳理課件.pptx_第4頁
(柳州專版)2020版中考語文奪分復習第一篇教材精華梳理(五)統(tǒng)編版教材七_九年級35篇文言文梳理課件.ppt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梳理(五)統(tǒng)編版七九年級 35篇文言文梳理,第一篇教材精華,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 溫馨提示 原文、譯文、重點詞語解釋嚴格依據(jù)課本及課下注釋、教師教學用書,請放心使用。,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 義。 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 輩談論文章的義理。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興地說:“白雪紛紛揚揚像什么?”他 哥哥的長子謝朗說:,【課文注釋】 內(nèi)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兒女:子女,這里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 文義:文章的義理。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急。 何所似:像什么。,第1篇世說新語二則 詠雪,“撒鹽空中差

2、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跟把鹽撒在空中大體可以相比?!彼绺绲呐畠褐x道韞說:“不如比作柳絮乘風滿天飛?!?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是太傅的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課文注釋】 差(ch)可擬:大體可以相比。差,大體。擬,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風:乘風。因,趁、乘。,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文學常識】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義慶(403-444)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課文所選兩則分別出自言語篇和方正篇。 【主旨歸納】這則小故事通過謝家兒女詠雪一事,表現(xiàn)了謝道韞的文學才華

3、和聰明機智,同時也透出一種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時分。過了正午后(友人)仍沒有到達,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 陳太丘丟下(他)而離開,離開以后(友人)才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這年七歲,【課文注釋】 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 日中:正午時分。 舍去:丟下(他)而離開。舍,舍棄。去,離開。 乃:才。 時年:這年。,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當時正在門外玩耍??腿藛栐剑骸傲钭鹪诓辉?”(元方)回答說:“(父親)等您很久 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

4、行, (您)都不到,已經(jīng)走了?!庇讶?聽了)便大怒說:“簡直不是人啊!和人相約同行,【課文注釋】 戲:玩耍。 尊君在不(fu):令尊在不在?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不,同“否”。 君:對別人的尊稱。,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丟下我走了?!痹秸f:“您和我父親約定正午時分。到了正午還不到,這就是不講信用;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 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沒有禮貌?!庇讶烁械綉M愧,走下車來拉他。 元方入門不顧 。 元方(徑直)走入家門,連頭都不回。,【課文注釋】 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委,舍棄。 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5、。 信:信用。 引:拉,牽拉。 顧:回頭看。,【主旨歸納】這篇志人小說講述了七歲兒童陳元方的故事,表現(xiàn)出小小年紀的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時從另一個側(cè)面告誡人們做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1. 通假字 尊君在不 _ 2. 古今異義 (1)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 今義:子女 (2)未若柳絮因風起 古義:今義:因為 (3)太丘舍去 古義: 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不”同“否”,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趁、乘,離開,3.一詞多義 4.詞類活用 友人慚,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感到慚愧,同“否”,副詞,表示否定,5. 其他重點詞 (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_ (2)俄而

6、雪驟_ (3)撒鹽空中差可擬 _ (4)尊君在不_ (5)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_ (6)下車引之_ (7)元方入門不顧_ (8)未若柳絮因風起_ (9)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不久,一會兒,大體相比,對別人父親的尊稱,約定舍棄,拉,牽拉,回頭看,不如,不及,才,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6.內(nèi)容理解 (1)詠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答案】從“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可以看出謝安一家其樂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驟,屋內(nèi)談笑風生?!肮廊弧焙汀按笮贰?可看出謝安與子侄輩親密無間的感情和把玩詩句的雅興。,(2)陳太丘與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為、品性正直

7、,合乎道義。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xiàn)出陳元方的“方正”?(教材課后題),【答案】陳太丘依照約會行事,當他的朋友失約時,他決然舍去。七歲兒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是古人崇尚的“誠信”理念。陳太丘的這位朋友,自己言而無信,失了約不自省,反而怒罵別人;陳元方據(jù)理抗辯,小小年紀就表現(xiàn)出 “方正”之氣: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禮”的重要;第三,他的辯駁有理有據(jù),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門不顧”的行為,維護了父親和自己的尊嚴。,第2篇論語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孔子說:“學習了,然后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 不亦樂乎?人不

8、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學而) 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段解主要講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yǎng)。,【課文注釋】 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孔子。 時習:按時溫習。時,按時。 不亦說乎:不是很愉快嗎?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問。說,同“悅”,愉快。 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慍(yn):生氣,惱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學而:和下文的“為政”“雍也”“述而”等一樣,都是論語的篇名,是從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來的,并沒有特別的意義。,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 而不忠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竭盡自己的心力呢? 與朋友

9、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段解主要強調(diào)隨時都該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養(yǎng)。,【課文注釋】 吾(w):人稱代詞,我。 日:每天。 三省(xn):多次進行自我檢查。三,泛指多次。一說,實指,即三個方面。省,自我檢查、反省。 為人謀:替人謀劃事情。 忠:竭盡自己的心力。 信:誠信。 傳(chun):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時有所成就,說話辦事都有把握,四十歲,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歲時能聽得進

10、不同的意見,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七十歲我就可以順從意愿,又不越過法度?!?段解講個人修養(yǎng),要循序漸進,進德修業(yè)。,【課文注釋】 十有五:十五歲。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認為天是世間萬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通常認為是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 從心所欲:順從意愿。 逾矩:越過法度。逾,越過。矩,法度。,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段解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學習關鍵要思考,要“知新” 。,【課文注釋】 溫故

11、而知新: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 矣:語氣詞,表陳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孔子說:“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只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 段解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強調(diào)學思結(jié)合。,【課文注釋】 則:連詞,相當于“就”“便”。 罔(wn):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i):疑惑。,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 在陋巷,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 ) 別人都不能忍受那種困苦,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

12、樂。多么高尚啊,顏回!” 段解講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修身要經(jīng)受困苦、貧窮的考驗。,【課文注釋】 哉(zi):表示感嘆語氣,多用于句子末尾。 簞(d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堪(kn):能忍受。,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孔子說:“懂得某種學問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 不如樂之者。”(雍也) 不如把研究這種學問作為快樂的人?!?段解講學習方法,講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課文注釋】 之:代詞,它,這里指學問和事業(yè)。一說,指仁德。 者:代詞,的人。 好(ho):喜愛,愛好。 樂(l):以為快樂。,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

13、樂趣也就在其中了。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浮云一樣。” 段解講個人修養(yǎng),講富貴與仁義之間如何抉擇。,【課文注釋】 飯疏食,飲水:吃粗糧,喝冷水。飯,吃。疏食,粗糧。水,文言文中稱冷水為“水”,熱水為“湯”。 肱(n):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這里指胳膊。 于:介詞,對,對于。 如浮云:像浮云一樣。,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 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而 學 習,如果也有他們的缺點就加以改正?!?段解講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

14、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課文注釋】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優(yōu)點。 之:代詞,指代“不善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段解講對于時間流逝的感慨。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改變其主帥,一個人的志向卻是不能改變的?!?段解講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堅守志向。,【課文注釋】 川上:河邊。川,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逝,往、離去。斯,代詞,這,指河水。夫,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感嘆。 三軍:指軍隊。 奪:改變。 匹

15、夫:指平民中的男子,這里泛指平民百姓。,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子夏說:“廣泛學習且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fā)問求教, 多思考當前的事情, 仁在其中矣?!?子張) 仁德就在其中了。” 段解講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提升個人修養(yǎng)的方法。,【課文注釋】 篤(d)志:堅定志向。篤,堅定。 切問而近思:懇切地發(fā)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切,懇切。 仁:仁德。,【文學常識】 論語,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東漢列為“七經(jīng)”之一,宋代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zu)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6、,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主旨歸納】本文是語錄體散文,通過師徒對話或借題發(fā)揮,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貧賤不移、求學為樂的精神,溫故知新、學思結(jié)合的學習方法,誠實守信、厚道仁義、堅守節(jié)操的思想品德。,【寫作特點】(1)語言簡潔,生動傳神。每一章語錄雖然都是寥寥數(shù)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 (2)思想深刻,富有哲理。這十二章語錄闡述的謙虛好學的學習態(tài)度,貧賤不移、求學為樂的學習精神,溫故知新、學思結(jié)合的學習方法,誠實守信、厚道仁義、堅守節(jié)操的思想品德,語意含蓄,富有哲理。,1.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_,“說”

17、同“悅”,愉快,“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2.古今異義 (1)有朋自遠方來 古義: 今義:朋友 (2)不亦君子乎 古義: 今義: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3)可以為師矣 古義: 今義:表示可能、許可 (4)飯疏食,飲水 古義:今義:疏通,疏散 (5)飯疏食,飲水 古義: 今義: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包括冷、熱水,志同道合的人,有才德的人,是兩個詞,可,可以;以,憑借,粗糙,冷水,3. 一詞多義,了解,得到,懂得,立志,志向,志向,4.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_ (2)吾日三省吾身_ (3)溫故而知新_ (4)傳不習乎_ (5)好之者不如樂之者_,名詞作狀語,按時,名詞作狀語,每天,形容

18、詞用作名詞,“學過的知識”“新的理解和體會”,動詞用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5.其他重點詞 (1)學而時習之_ (2)人不知而不慍_ (3)學而不思則罔_ (4)思而不學則殆_ (5)吾日三省吾身_ (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_ (7)三十而立_ (8)四十而不惑_ (9)不逾矩_,溫習,生氣,惱怒,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疑惑,多次進行自我檢查,誠信,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越過法度,(10)人不堪其憂_ (11)博學而篤志_ (12)切問而近思_ (13)曲肱而枕之_ (14)逝者如斯夫_ (15)為人謀而不忠乎_ (16)不義而富且貴_ (17)仁

19、在其中矣_,能忍受,堅定,懇切,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這里指胳膊,往、離去代詞,這,指河水,竭盡自己的心力,正當?shù)氖侄?仁德,6.重點虛詞,動詞,做,成為,介詞,替,連詞,表轉(zhuǎn)折,可譯作“卻”,連詞,表并列,代詞,他的,代詞,那種,7.特殊句式 (1)可以為師矣(省略句,介詞“以”后面省略賓語“之”,代“溫故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慍(省略句,動詞“知”后面省略“之”,代“自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動詞“擇”),8.內(nèi)容理解 (1)“溫故”與“知新”二者之間是什么關系?,【答案】“溫故”與“知新”并非并列的兩件事,關鍵在于“知新”,這就需要通過已擁有的知識進行獨立思

20、考,指導未知。如果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進行類推,必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兩句話里包含著怎樣的精神?,【答案】這兩句話表現(xiàn)出孔子自覺修養(yǎng)、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 “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yǎng)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第3篇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 君子的行為操守,以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品德。不能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 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

21、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課文注釋】 夫(f):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 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 以: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淡泊: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 無以: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 明志: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 寧靜:這里指安靜,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遠: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而才干來自于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定下志向就無法學有所成。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 年與時馳, 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課文注釋】

22、廣才:增長才干。 淫(yn)慢: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 勵精:振奮精神。勵,振奮。 險躁:輕薄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險,輕薄。 治性:修養(yǎng)性情。治,修養(yǎng)。 年與時馳: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馳,疾行,指迅速逝去。,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最終凋落衰殘,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坐守著 窮廬,將復何及! 那窮困的居舍,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課文注釋】 意與日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 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將復何及:又怎么來得及。,【文學常

23、識】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主旨歸納】本文勸勉兒子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淫慢” “險躁” 。,【寫作特點】思路明晰,邏輯謹嚴。文章一開頭,作者就提出“靜以修身”這一觀點,接下來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對“靜”的價值的闡發(fā),指出唯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達成志向;接下來一句,先正后反,論述“靜”與“學”“才”“志”的關系,核心是實現(xiàn)志向的途徑學。第四句,從反面說明不“靜”,即“淫慢”和“險躁”的害處,實際還是彰顯“靜”的價值。最后一句,從反面論述,強調(diào)勤學刻苦,不能荒廢學業(yè)

24、,暗含惜時之意。,1.古今異義 非寧靜無以致遠 古義: 今義:只是指環(huán)境上的安靜,不嘈雜 2.一詞多義,安靜,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學習,學業(yè),行為操守,行走,3.詞類活用 (1)非寧靜無以致遠 (2)非學無以廣才 4.其他重點詞 (1)非淡泊無以明志 (2)非學無以廣才 (3)非志無以成學 (4)淫慢則不能勵精,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大目標,形容詞用作動詞,增長,明確、堅定,增長才干,志向,振奮,5.內(nèi)容理解 諸葛亮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之間有什么關系?,【答案】要成才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立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

25、以成學”;第二個條件是學習,“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 第三個條件是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者的關系:諸葛亮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lián)系、缺一不可的。,第4篇狼,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 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只狼, 綴行甚遠。 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懼, 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屠戶害怕了,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課文注釋】 屠:屠戶。 止:僅,只 綴(zhu)行甚遠:緊跟著走了很遠。綴,連接、緊跟。 投以骨:把骨頭投

26、給狼。 從:跟從。,復 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 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看見野地里有一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課文注釋】 復:再,又。 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并,一起。驅(qū),追隨、追趕。如故,跟原來一樣。 窘(jin):處境困迫,為難。 受其敵:遭受它們的攻擊。 顧:看,視。 積薪:堆積柴草。,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擔持刀。 堆在打麥場里,覆蓋

27、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lián)幽闷鹜赖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兩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 少時,一狼徑去,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課文注釋】 苫(shn)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一樣。苫蔽,覆蓋、遮蓋。 弛:解除,卸下。 前:方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前進。 眈(dn)眈相向:瞪眼朝著屠戶。眈眈,兇狠注視的樣子。 少(sho)時:一會兒。 徑去:徑直離開。徑,徑直。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時間長了。,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 似乎閉上了,神情很悠閑。

28、屠戶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 方欲行 ,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 屠戶正要上路,轉(zhuǎn)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見另一只狼正在積薪中打洞,想要從通道進入從背后對,【課文注釋】 瞑(mn):閉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閑。意,這里指神情、態(tài)度。暇,從容、悠閑。 暴:突然。 方:將,剛。 洞其中:在積薪中打洞。洞,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隧入:從通道進入。隧,通道,這里用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 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jīng)鉆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 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也把狼

29、殺死了。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狼亦黠矣, 而頃刻兩 斃 ,禽獸之變詐 幾何哉? 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課文注釋】 尻(ko):屁股。 自:從。 股:大腿。 假寐:假裝睡覺。寐,睡覺。 蓋: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黠(xi):狡猾。 頃刻:一會兒。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巧變詭詐。幾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罷了。,【文學常識】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學家,著有文言小說集聊

30、齋志異等。 【主旨歸納】這篇文言小說講述了一個屠戶回家途中遇狼、懼狼、御狼,最后殺狼的故事,說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過人,告誡人們對像狼一樣的惡勢力應丟掉幻想,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最后定能取得勝利。,【寫作特點】(1)情節(jié)曲折,語言生動。 本文篇幅較短,結(jié)構(gòu)緊湊,情節(jié)曲折,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展開雙方的矛盾和斗爭。在文中,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交代得很清楚。文章隨著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生動地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以及屠戶心理、行動的變化。 (2)主旨寓于形象之中。 這篇寓言故事通過對狼的一連串行為動作的描述,生動地刻畫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

31、如“綴行甚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驅(qū)如故”“眈眈相向”這些動作行為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狠。,1.古今異義 (1)一狼徑去 古義: 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 今義:一門學科,指幾何學 (3)止增笑耳 古義:今義:耳朵,離開,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罷了,2.一詞多義,僅,只,停止,只是,攻擊,敵人,神情、態(tài)度,打算,企圖,前面,上前,前進,3.詞類活用 (1)恐前后受其敵_ (2)狼不敢前_ (3)一狼洞其中_ (4)其一犬坐于前_ (5)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_,名詞用作動詞,攻擊,名詞用作動詞,上前,名詞用作動詞,挖洞,名詞作狀語,像狗似的,名詞作狀語,

32、從通道,4.其他重點詞 (1)綴行甚遠_ (2)一狼仍從_ (3)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_ (4)屠大窘_ (5)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_ (6)弛擔持刀_ (7)眈眈相向_ (8)少時,一狼徑去_,連接、緊跟,跟從,一起原來,處境困迫,為難,堆積柴草覆蓋、遮蓋,解除,卸下,兇狠注視的樣子,一會兒徑直離開,(9)久之,目似瞑_ (10)屠暴起_ (11)又數(shù)刀斃之 _ (12)止露尻尾 _ (13)乃悟前狼假寐_ (14)狼亦黠矣_ (15)禽獸之變詐幾何哉_,閉上眼睛,突然,殺死,屁股,假裝睡覺,狡猾,巧變詭詐,5.重點虛詞,介詞,把,介詞,用,連詞,來,音節(jié)助詞,無義,代詞,指狼,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

33、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指狼,代詞,指麥場,代詞,指柴草堆,代詞,指屠戶,副詞,就,副詞,才,6.內(nèi)容理解 課文主要寫了屠戶與狼斗智斗勇的經(jīng)過。朗讀課文,說說其間經(jīng)歷了哪幾次交鋒。(教材課后題),【答案】課文中間的三段寫了三次交鋒。第一次:屠戶懼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隨;第二次:屠戶背倚麥秸垛,“弛擔持刀”,與兩狼對峙;第三次:屠戶奮起,殺死二狼。,第5篇寓言四則,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 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澆田, 經(jīng)常要有一個人 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在外面(專門做這件事)。等到家

34、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訴別人說:“我家挖井得到了一個人。 ”,【課文注釋】 穿:挖掘、開鑿。 溉(i)汲(j):打水澆田。溉,澆灌、灌溉。汲,從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 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并傳播開來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國都里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 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 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家詢問,丁家回答:,【課文注釋】 國人: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 道:講述。 聞之于宋君: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聞,知道、聽說,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對:應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5、(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個人?!?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不知道。,【課文注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個人使喚,指得到一個人的勞力。,【文學常識】這則寓言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中華書局2012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雜家代表著作。戰(zhàn)國末秦相呂不韋(?前235)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全書二十六卷,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 【主旨歸納】這則寓言通過一個笑話告誡人們對于道聽途說,一定要詳察弄清其真相,不要輕信、輕傳。,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崩塌

36、地會陷落,自己無處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 曰: 另外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擔心而擔心,就去開導他,說: “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 “天,不過是聚積的氣體罷了,沒有一個地方?jīng)]有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課文注釋】 崩墜:崩塌墜落。 亡(w):無,沒有。 寢:睡覺。 曉:告知,開導。 積氣:聚積的氣體。 若:你。 屈伸:(四肢)彎曲伸展。,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整天在天空里活動,為何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那個人說:“天如果真的是聚積的氣體,那日 月星 辰不就會掉下來嗎?” 曉之者曰

37、:“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 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氣積聚的東西中那些能發(fā)光的,即使掉下來,【課文注釋】 行止:行動,活動。 奈何:為何,為什么。 星宿(xi):泛指星辰。 耶(y):表示疑問或反問。 只使:縱使,即使。,亦不能有所中傷 ?!?也不會有什么傷害?!?其人曰:“奈地壞何?” 那個人又說:“地陷下去怎么辦?”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 ,亡處 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各方的虛空之處,沒有一個地方,【課文注釋】 中(zhn)傷:傷害。 奈地壞何:地塌怎么辦?奈何,拿怎么辦。 積塊:聚積的土塊。 四虛:四方。,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

38、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是沒有土塊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動,為何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個杞國人放心了,非常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興。,【課文注釋】 躇(ch)步跐(c)蹈:這四個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sh)然:消除疑慮的樣子。舍,同“釋”,解除、消除。,【文學常識】這則寓言節(jié)選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釋,中華書局2007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列子,舊題為列御寇著。據(jù)后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列御寇,相傳是戰(zhàn)國時的道家人物,鄭國人。 【主旨歸納】這則寓言通過寫杞人擔心天地崩墜而另外一個人對他進

39、行開導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要為沒有必要或毫無根據(jù)的事情擔憂。,1.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_,“舍”同“釋”,解除、消除,2.古今異義 (1)及其家穿井 古義: 今義:把衣服鞋襪等物套在身體上 (2)因往曉之 古義:今義:天剛亮的時候;知道 (3)若屈伸呼吸 古義:今義:好像;如果 (4)亦不能有所中傷 古義:今義:誣蔑別人使受損害 (5)身亡所寄 古義:今義:死亡,挖掘、開鑿,告知,開導,你,傷害,無,沒有,3.一詞多義,聽見,知道、聽說,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名詞,太陽,名詞,天,4.其他重點詞 (1)丁氏對曰_ (2)得一人之使_ (3)身亡所寄_ (4)國人道之_ (5)天,積氣耳,亡處亡

40、氣_ (6)奈何憂其壞_,應答,回答,勞力,寄托,講述,無,沒有,為何,為什么,5.重點虛詞,介詞,從,介詞,向,代詞,這件事,助詞,的,代詞,那,代詞,它,6.內(nèi)容理解 (1)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試加以分析。,【答案】示例一:道聽途說不能輕信,不能盲從,更不能以訛傳訛。示例二:對于傳聞,必須驗之以理。示例三: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待傳聞要有調(diào)查研究的審慎態(tài)度和去偽存真的求實精神。,(2)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好心人的解釋?,【答案】文中那個好心人對天、地、日、月、星宿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人們的認知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他人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的。,第6篇

41、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掌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用軍中,【課文注釋】 初:從前,當初,這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卿: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當涂:當?shù)?當權。 辭:推托。 以:用。,多務。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 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 “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課文注釋】 務:事務。 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豈:副詞,表示反問。譯為“難道” “怎么”。 治經(jīng):研究儒家經(jīng)典。經(jīng),指易書詩禮春秋等書。 博士: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 邪(y):語氣詞,后

42、寫作“耶”。 但:只,只是。 涉獵:粗略地閱讀。,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了解歷史罷了。你說事務多,比起我來怎么樣?我經(jīng)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 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jīng)過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以你現(xiàn)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課文注釋】 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孰若:何如。兩者抉擇,傾向肯定后一種。 及:到,等到。 過:經(jīng)過。 今者:如今,現(xiàn)在。 才略:才干和謀略。 非復:不再是。,蒙曰:“士別 三日,即更

43、刮目相待,大兄何見 事之晚乎!” 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長兄知道這件事怎么這么晚呢!” 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jié)為朋友,然后分別了。,【課文注釋】 更(gng):重新。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大兄:長兄,這里是對朋友輩的敬稱。 見事:知曉事情。,【文學常識】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nèi)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長于描寫戰(zhàn)爭。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將其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44、。 【主旨歸納】本文通過孫權勸呂蒙學習,呂蒙取得成就后受到魯肅贊許的故事,表現(xiàn)了孫權善于現(xiàn)身說法來達到勸學的目的,也表現(xiàn)了呂蒙就學的驚人長進,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學習就會有所長進的道理。,【寫作特點】 (1)詳略得當?shù)臄⑹霭才?。文章詳寫了孫權勸學的過程及勸學的結(jié)果,略寫了呂蒙的具體學習過程,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2)運用側(cè)面烘托和對比手法表現(xiàn)人物。呂蒙讀書的功效正是通過魯肅的話側(cè)面展示出來的,魯肅的驚嘆襯托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魯肅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現(xiàn)在與過去進行了縱向的對比,突出了呂蒙的“變”,從而寫出孫權勸學和呂蒙就學的效果。 (3)言簡意豐的語言描寫。白描式的語言描寫,既表現(xiàn)出人物

45、的態(tài)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結(jié)果。,1.古今異義 (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古義: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2)見往事耳 古義: 今義:過去的事情,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指歷史,2.一詞多義,動詞,掌管,動詞,應當,動詞,了解,動詞,知曉,3.其他重點詞 (1)卿今當涂掌事_ (2)蒙辭以軍中多務_ (3)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_ (4)但當涉獵_ (5)及魯肅過尋陽_ (6)卿今者才略_ (7)即更刮目相待_ (8)大兄何見事之晚乎_,當?shù)?當權,推托 事務,研究儒家經(jīng)典,粗略地閱讀,經(jīng)過,才干和謀略,重新 擦拭,知曉事情,4.重點虛詞,介詞,用,與“為”一起構(gòu)成動詞,認為,5.內(nèi)容

46、理解 孫權是怎樣勸呂蒙學習的?從勸學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孫權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答案】孫權首先要求呂蒙:“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既表現(xiàn)出對呂蒙的殷切愛護,又帶有命令的王者權威。孫權實事求是,根據(jù)實際情況,不要求呂蒙“治經(jīng)為博士”,而是要他“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又聯(lián)系自己在學習中所受的教益勸解呂蒙:“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睂O權以自身為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層層勸解。他可以和部將就非軍事、非政治的話題進行交流,由此可見,孫權平易近人。他對部將嚴格要求,為提高屢立戰(zhàn)功的呂蒙的素質(zhì)而諄諄教導,具有王者風范。,第7篇賣油翁,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 康肅公陳

47、堯咨擅長射箭,當世沒有第二個人可與之媲美,他也因此自夸。 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 曾經(jīng)有一次,陳堯咨在自家園子射箭,有個賣油老翁放下?lián)诱局?斜著眼睛看他射箭,【課文注釋】 善射:擅長射箭。 以:因為。 自矜(jn):自夸。 圃:園子。 釋擔:放下?lián)?。?放下。 睨(n):斜著眼看,這里形容不在意的樣子。,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很久不離開。老翁看見陳堯咨射出的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對此微微點頭。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無 他, 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射箭技藝難道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課文注釋】 但微

48、頷(hn)之:只是對此微微點頭(意思是略微表示贊許)。但,只。頷,點頭。之,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問:責問,質(zhì)問。 射:射技。 不亦乎:表示反問的固定格式,“不是嗎”。 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但手熟爾?!笨?肅 忿然曰:“爾安敢輕吾 射!” 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課文注釋】 但手熟爾: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熟,熟練。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 忿(fn)然:氣憤的樣子。然,表示“的樣子” 。 安:怎么

49、。 輕吾射: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輕,輕視。 以我酌(zhu)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以,憑、靠。酌,舀取,這里指倒入。之,指射箭是憑手熟的道理。,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 將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蘆,油從銅錢的方孔注入, 而錢不濕。因曰: “我亦無他, 惟手熟爾?!?而銅錢沒有被沾濕。于是老翁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康肅笑而遣之 。 陳堯咨笑著讓他走了。,【課文注釋】 覆:蓋。 徐:慢慢地。 杓(sho):同“勺” 。 遣之:讓他走。遣,打發(fā)。,【文學常識】選自歸田錄卷一(中華書局1981年版)。有刪節(jié)。

50、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旨歸納】本文通過寫賣油翁以嫻熟高超的酌油技藝告誡因“善射”而自矜的陳堯咨的故事,闡明了技藝專長全在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而不應恃技而驕的道理。,【寫作特點】 (1)詳略得當,主題突出。整篇文章篇幅短小,不足200字,但情節(jié)完整,重點突出。開頭雖然贊揚陳堯咨的射技,卻沒有渲染他的射技如何高超,僅用“十中八九”一筆帶過。大量的筆墨都在描述賣油翁酌油的過程,“取”“置”“覆”“酌”“瀝”等動詞的運用,準確生動地展示了他精湛的酌油技藝,充分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

51、運用對比,形象鮮明。本文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使得人物形象鮮明突出。陳堯咨善射但驕傲自矜,不可一世;賣油翁技高一籌,沉著、冷靜、自信,表現(xiàn)出超然物外的智者風范。,1.通假字 (1)但手熟爾_ (2)徐以杓酌油瀝之_ 2.古今異義 (1)但微頷之 古義:今義: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 (2)爾安敢輕吾射 古義:今義:安全,安定,“爾”同“耳”,相當于“罷了”,“杓”同“勺”,只,怎么,3.一詞多義,動詞,射箭,名詞,射箭的本領,同“耳”,相當于“罷了”,人稱代詞,你,4.詞類活用 (1)陳康肅公善射_ (2)爾安敢輕吾射_ (3)汝亦知射乎_,形容詞用作動詞,擅長,形容詞用作動詞,輕視,動詞用作名詞,

52、射箭的技術,5.其他重點詞 (1)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_ (2)乃取一葫蘆置于地_ (3)以錢覆其口_ (4)嘗射于家圃_ (5)徐以杓酌油瀝之_ (6)但微頷之_ (7)公亦以此自矜_ (8)康肅笑而遣之_,發(fā)射箭指射中靶子,放,銅錢蓋,曾經(jīng),慢慢地,點頭,自夸,打發(fā),6.重點虛詞,介詞,因為,介詞,用,代詞,指陳堯咨射箭,代詞,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代詞,指射箭是憑手熟的道理,代詞,指葫蘆,代詞,指賣油翁,_,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修飾,代詞,他,指陳堯咨,代詞,它的,指葫蘆,7.內(nèi)容理解 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答案】本文主要運用了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

53、寫和動作描寫,使得人物形象形神兼?zhèn)?個性鮮明。神態(tài)描寫,如“睨之”,用筆簡練傳神,表現(xiàn)了賣油翁不在乎的心理。語言描寫,寫陳堯咨,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兩個問句,表現(xiàn)了他的傲慢無禮、目中無人;而寫賣油翁,用“無他,但手熟爾”,表現(xiàn)了賣油翁的沉著、冷靜和自信。動作描寫,如寫賣油翁酌油的過程,運用“取”“置”“覆”“酌”“瀝”等動詞,表現(xiàn)了賣油翁嫻熟高超的酌油技藝。,第8篇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居住)就顯得靈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54、。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課文注釋】 名:出名,有名。 靈:靈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n):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斯,這。馨,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草 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 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nèi)染上了青色。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梢詮椬?【課文注釋】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nèi)染上了青色。 鴻儒:博學的人。鴻,大。 白丁: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素 琴, 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 勞形。 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jīng)。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草玄亭??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課文注釋】 調(diào)素琴:彈琴。調(diào),調(diào)弄。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jīng):指佛經(jīng)(佛經(jīng)用泥金書寫)。 無絲竹之亂耳: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無案牘(d)之勞形: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