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講解(信篇).ppt_第1頁
《弟子規(guī)》講解(信篇).ppt_第2頁
《弟子規(guī)》講解(信篇).ppt_第3頁
《弟子規(guī)》講解(信篇).ppt_第4頁
《弟子規(guī)》講解(信篇).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信,言出必行 行之必果,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在任何場合中說話,一定要誠實講信用,這是最重要的人格基礎。 一個人要想得到信任,首先就要誠實,否則會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印象,從此在社會中難有立身之地?!靶拧弊郑谧中谓Y構上是“人”從“言”,即主要指語言的誠實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真實的語言才有意義,才能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倘若語言不可靠、不真實,就在生活中無法取信于人。有些人可能是性格所致,常用虛偽、狡詐的語言來欺騙他人,這非常不好。其實語言是與人溝通的橋梁,所講出來的話,要以誠信為第一,假如講的話都欺詐不實,那做的事就更不用說了。,凡事不能輕易開口,一旦已承諾下來,則應該“言出必行,行之

2、必果”,絕對不可半途而廢。而現(xiàn)在有些人,口頭上說得天花亂墜,答應得也非常爽快,結果真正去實行時,卻摻有很多“水分”,甚至什么也做不了,這種行為是值得羞愧的??鬃釉谡撜Z中云:“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币饧垂湃瞬惠p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說出來卻做不到為可恥。所以,我們平時說話要再三觀察,看看有沒有夸大的成分,否則,一旦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就不好改了。 曾參教育兒子的故事,因此,我們無論承諾什么,大事也好、小事也好,盡量都不要改變。不管遇到私人的事,還是公家的事,只要是自己答應過的,就應像石頭上刻字一樣不能隨便變動。自己承諾過的一定要認真去做,這一點非常重要!,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3、 話說多,不如少:人平時不要有太多話,否則言多必失,說多了容易成為惹禍的根源,不如在適當時機,說一些符合實際的有義之語。當然,有些人說話怕得罪人,整天三緘其口,什么都不敢說,這也不對。說話要掌握技巧和分寸。然而世間上許多人,不該說的反而說得特別多,該說的又表達不出來,最終做什么都不成功,這種現(xiàn)象不勝枚舉。因此,話不必說得特別多,關鍵要說得有意義。,惟其是,勿佞巧:說話的時候,語言應真實、老實,不能用花言巧語欺騙別人。其實,說話可讓我們了解一個人的智慧。智者總說對自他有意義 的語言,而愚者嘴上雖夸夸其談,卻沒有什么能用得上的。荀子也說:“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币饧淳訉W習

4、是為了完善自我,而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有些人就是這樣,只會說、不會做,讓他說的話,可以天南地北、海闊天空,講得頭頭是道;讓他做的話,卻一無是處。此外,我們平時說話要有分寸,不要信口雌黃、胡說八道,不然就會招致禍患。,墨子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禽向老師請教:“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癩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個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皆為振動,人們早早都起來了。所以,多說話有什么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有些人整天嘴巴講個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沒有,只是愛說是非、挑撥離間:“過來過來,我給你講一下,某某人干了壞事,你知不知道?。?/p>

5、”一講人家的壞話,眼睛都開始發(fā)光,口才也非常好;而一讓他講些正經道理,他就偃旗息鼓,開始打瞌睡了。,“語言若不莊重者,如同烏鴉眾人恨?!睘貘f成天哇哇亂叫,人們把這聲音視為惡兆,所以都討厭它。同樣,語言不莊重的人,說起話來東拉西扯、喋喋不休,也會招來很多人的憎恨。所以平時說話要注意,有意義的話可以說,而沒有意義的,就不必多講。,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奸巧語”,是奸邪巧辯的語言,對別人的尖酸挖苦也屬于此范圍?!胺x污詞”,主要指污穢不堪的語言,還包括不切實際的謊話、危害他人的話語等?!笆芯畾狻?,則是偏僻鄉(xiāng)村常說的臟話。以上這些“切戒之”,務必要全部戒除。 現(xiàn)在一些不文明的話,人們特別會說

6、,罵人時嘴巴很厲害,在短短半天內,就能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各種罵人的話,而且一個也不重復。這些惡劣的習慣,有智慧的人千萬不要學,自己有的話,也必須要改正過來。其實這種習氣很容易染上,就像有些小孩子,本來言行舉止還可以,但跟壞人上了一次街后,回來就很會說臟話了,這樣會害了他的一生。所以,古人常說:“寧可終歲不讀書,不可一日近小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美好的語言說一句,即便是冰凍三尺的三九天,也覺得非常溫暖;而惡口罵人的話一出口,縱然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也讓人感到心寒。有些人罵人、挖苦人特別刻薄,什么話都說得出口。 在氣頭上說出的話,往往是口不擇言,就算自己后來意識到不對,但話已出口

7、,想收回來就困難了。因此,語言上要溫和,切莫傷害別人,不然,“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偶爾的傷害也許需要一生來抹平。千萬不要對父母說“過頭”話。,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情還沒弄清楚之前,不要隨隨便便亂說。事情沒能搞明白之前,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傳出去。 這是在告誡我們:評論他人要小心謹慎??磩e人有錯,一定要再再觀察,否則,妄加揣摩就開始誹謗,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會給他人帶來終身的傷害。 我們見到某些現(xiàn)象時,首先應觀察自己是否看錯了,同時要站在別人立場上想一下:“如果我是他,本來好好的,卻被人無緣無故冤枉,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全世界都認為我是壞人,那我有什么感受?”因此,不要

8、輕易斷定一個人的好壞,也不要輕易說別人過失,因為很多復雜情況我們并不了解,在沒搞清楚之前,不要給人亂扣帽子,更不能把這些話傳出去。 坐在凳子上干活的人,不能隨便說人的錯誤,當然一句也不說,有些人恐怕做不到,但至少也應調查清楚,看你說的是否屬實。不然,把道聽途說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編出一個精彩的故事,然后在有關媒體前大肆宣傳,那么話傳開來之后,會越傳越離譜,對別人的傷害也非常嚴重。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钡袝r就算是耳聽的謠言,重復的人多了,也能使人信以為真。謠言止于智者!,“三人成虎”的故事: 魏國大夫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假如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

9、,大王相信嗎?”魏王道:“我不相信?!饼嫻дf:“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道:“我將信將疑?!饼嫻в终f:“倘若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道:“我相信了。”龐恭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F(xiàn)在趙國離魏國比這里的街市遠多了,議論我的又不止三個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說我壞話,希望大王明察才好?!蔽和醯溃骸耙磺形易杂蟹执?。”后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但魏王果真聽信了小人讒言,沒有再召見龐恭。,或許有人認為:“耳朵聽到的多為虛假,那我親眼所見的事,總該是真實了吧?”也不一定。 呂氏春秋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絕糧于陳國與

10、蔡國之間時,七日七夜沒吃到飯,只能無精打采地躺在那里。一天,弟子顏回找來一點米,準備煮給老師吃。煮到快熟時,顏回就先抓起一把吃了??鬃忧那牡乜丛谘劾?,覺得顏回有點失“禮”,所以不大高興。過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先吃??鬃由魄傻卣f:“我剛剛夢見祖先了,故應把干凈的食物先供養(yǎng)再吃?!?顏回馬上回答:“萬萬不可!剛才有土灰掉進鍋里,我雖把它抓出來吃了,但飯已經弄臟了,所以不能供養(yǎng)祖先?!贝藭r,孔子才知道錯怪顏回了。 事后,孔子深有感觸地嘆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币簿褪钦f,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有時并不可靠;我依賴自己的心,但心分

11、析的有時也靠不住。,不要認為自己所見所聞都千真萬確、不容懷疑,給別人講話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小心謹慎。 以前,蘇東坡到王安石那里拜會,恰好他不在家,蘇東坡就呆在他書房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币馑际?,昨晚西風吹過園林,菊花的花瓣落了一地,猶如黃金鋪滿大地。蘇東坡不由得暗笑當朝宰相連常識都不懂,菊花開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會落瓣。于是,他在詩句下面寫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闭f是秋菊不像春天的花會落瓣,請詩人你仔細審查一下。王安石回來看到后,并沒有說什么,次日上朝時,暗地里請皇上把蘇東坡貶到黃州。蘇東坡被貶后心里很不服,只道是王安

12、石因詩而報復他,但自己也沒辦法。他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轉眼到了九九重陽,便邀好友到后園賞菊。由于秋風刮了多日,到園里一看,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他頓時目瞪口呆,詢問友人之后,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黃州的比較特殊,是落瓣的。又想起給王安石續(xù)詩的往事,蘇東坡醒悟到自己見識不廣,只看一面而不知總體。經過王安石這一難,使他也長了一智,從此不敢輕易笑人。,事非宜 勿輕諾 茍輕諾 進退錯 別人拜托的事情如果不妥當、不適宜,千萬不可草率地承諾,若未經觀察就隨便答應下來,到時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別人有求于自己時,作為智者,首先會慎重思考,如果有意義,就會承諾下來;如果覺得不

13、妥,就不會答應,因為一旦答應了便要做到。而愚者與之不同,做任何事之前不會觀察,別人拜托什么馬上答應,但這種“輕諾”往往不可靠。老子云:“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陛p易許諾必定很少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簡單,做起來必定有很多困難。,秦末時楚國有個叫季布的人,他非常重視承諾,只要是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法辦到。所以當時楚國人有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獲得黃金一千兩,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諾。明白這個道理后,對別人不管什么態(tài)度,承諾過的事情都不能改變。否則,關系好的時候,什么都答應,過段時間兩人鬧僵了,以前說的都不算數(shù)了,這就不好。弘一大師很喜歡一句格言:“盛

14、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币簿褪钦f,極度歡喜的時候,不要許諾給別人東西;極度憤怒的時候,不要回復別人的書信。為什么呢?“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睔g喜時說的話語,多數(shù)難以信賴,容易失信于人。,弘一大師很喜歡一句格言:“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币簿褪钦f,極度歡喜的時候,不要許諾給別人東西;極度憤怒的時候,不要回復別人的書信。為什么呢?“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睔g喜時說的話語,多數(shù)難以信賴,容易失信于人。而人在憤怒時的語言,又往往有失體統(tǒng),這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做事,不會因情緒而輕諾,最后導致“失信”、“失體”。,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15、勿模糊 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吐字應清晰、鄭重、舒緩,語速不要太快,有些人說話特別急躁,如同錄音機按了“快進”鍵一樣,內容一下子就過了,別人根本反應不過來;但也不能含含糊糊、表達不清,自己說了半天,別人一句也沒聽懂。 西晉有個人叫裴秀,從小就知道勤奮學習,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家中常有客人來訪。每次家中宴請客人,母親有意讓他去端飯送菜,服侍客人。裴秀也特別珍惜這個機會,在接待過程中,總是言語虔誠、彬彬有禮??腿艘娝绱颂撔亩Y、談吐優(yōu)雅,都很喜歡他,所以他的名聲很快就傳開了。,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平時不要說長道短、說是道非,盡量不要講別人的過失。與自己無關的事,也不要

16、主動參與,以免惹禍上身。 當然,“不關己,莫閑管”這句話,也不能理解得太片面。有些人覺得只要和自己無關,就不要多管閑事,這也不對。在談論別人錯誤方面,與己無關的就不要去管;但在幫助別人方面,即使與己無關,還是應該去關心。,1964 年,美國發(fā)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殺人案:當時38 人目睹了一女子被陌生人刺殺,但在持續(xù)半小時、來回三次的刺殺過程中,竟無一人救助或報警。他們見死不救的這種行為,正是“不關己,莫閑管”的真實寫照,這一思想與凡夫的自私心理十分相應,既然人人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理念,又怎么會去見義勇為呢? 四川有一則新聞:一個中年婦女同一個男子走到江邊時,聽見有人落水喊“救命”。男

17、子準備去救人,而這個婦女說:“少管閑事,我們走路要緊,過一會他會自己浮起來?!苯Y果,淹死的正是她的親生女兒。,所以,假如片面地理解“不關己,莫閑管”,就會讓人心變得越來越冷漠。作為有道德的善良的人,只要對他人有利,就算跟自己沒關系,也要盡力去幫助,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孟子曾說:“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碧煜碌呐d盛和衰亡,每個人都責無旁貸,并不是與己無關就不必去管了。因此,看到那些素不相識的可憐人,我們都要去關心。 汶川地震時罵人的女孩,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j) 看到別人好的一面,應反觀自己能不能做到,盡量要向他看齊,而不要生嫉妒心。即使不能一下子達到對方的境界,也要慢慢地學習,希望

18、總有一天能到他那樣的水平。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鄧艾,他早年喪父,家境貧寒,小時候為別人放牛。12 歲隨母遷居時,見到一塊碑文上寫著“文為世范、行為士則”,意即文章堪為世間的典范,行為堪當讀書人的榜樣。他便以此來要求自己,一生中把這兩句話當座右銘,后來終成為一代名將。 應該向“上”看,不要向“下”看,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看到別人身上的過失,不要去學習,也不要去貶低,而應借此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然現(xiàn)在的人不是這樣,看到一些新聞中有人做壞事,自己拼命去效仿,所以當前的電影、電視等媒體,對人們的心理有很多負面影響。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約束自己的言行,時常反

19、觀內心。如果見自己有不對的地方,就馬上改掉,不要讓它延續(xù)下去;如果見別人有不對的地方,則應暗自警醒自己,千萬不要跟他學,更不能與之同流合污。 然而遺憾的是,現(xiàn)在這個社會,很少有人觀察自己,即便別人好心指出他的過錯,他不但不接受,反而還非常生氣,這很不對。,在歷史上,唐太宗就“以人為鏡”常觀察自己, 真正做到了勇于改過、從善如流。他有個大臣叫魏征,總冒天下之大不韙,直言不諱地進諫,讓唐太宗改正不足之處。后來魏征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鏡子?!?所以,身體的儀表妝容,可以用鏡子來觀察;而自己的心態(tài)行為,就

20、要靠別人來監(jiān)督,或靠自心來反觀,一旦發(fā)現(xiàn)了錯誤,就要立即改正。,惟德學 惟才藝 不如人 當自勵 一個真正的君子是不會在物質方面和別人比較誰富裕,他們只有在品德、學問或才能、技術上,不如別人的地方,才會勉勵自己向上。如果道德、學問和才藝不如他人,就應該自我勉勵,努力趕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倆同一時間學的,為什么人家的品行那么高尚、學習知識那么快,而我這么差勁?”這方面一定要有競爭心。 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币馑际钦f,大學教人的道理,在于彰顯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污而自新,最終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變。 (大學:“大”字,古讀“ti

21、”,大學,即是治國安邦的大學問。),在歷史上,唐太宗就“以人為鏡”常觀察自己, 真正做到了勇于改過、從善如流。他有個大臣叫魏征,總冒天下之大不韙,直言不諱地進諫,讓唐太宗改正不足之處。后來魏征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鏡子。” 所以,身體的儀表妝容,可以用鏡子來觀察;而自己的心態(tài)行為,就要靠別人來監(jiān)督,或靠自心來反觀,一旦發(fā)現(xiàn)了錯誤,就要立即改正。,世人皆稱許“德才兼?zhèn)洹保室粋€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這兩者之中,僅有才是不足夠的。如果有才而無德,那么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甚至眼神中浮現(xiàn)出來的,都是貪婪和狡

22、詐。所以,人光有學問并不夠,關鍵在于是否有德。 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學不如他人時,都要自我督促、發(fā)奮圖強。,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品德、才學需要效法,可物質方面的享受,我們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較貧寒,衣服、飲食、房屋、財富等不如別人,心里也沒必要憂愁?,F(xiàn)在有些學生們天天比誰的衣服好看、誰的衣服高檔,誰吃的花樣多、誰吃得昂貴,似乎這些才是他們人生的主要目標。現(xiàn)在的社會更是如此:一頓飯動輒花費幾萬塊,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過上百萬,這樣大家就覺得了不起。其實攀比這些完全是愚者之舉。,人活著的關鍵在于德行和學識,一個人只要品學兼優(yōu),生活再貧寒也不可恥。就像孔子的弟子顏回,所以

23、,在物欲橫流的當今時代,人們確實需要自我反省。尤其是學生,不要一味追求時尚、貪圖享樂,而應在智慧上、德行上進行比賽。 在古代,人們講究八德孝、悌、忠、信、禮、儀、廉、恥。,孝:是孝順。孝順父母和長輩,這是為人子女的本份,孝順是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孝敬是有感恩之心的基礎,是慈悲的基礎,是一切美德的基礎。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間的,就是兄弟友愛,相互幫助。擴而充之,對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這樣人和人之間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謙讓。 忠:是盡忠。盡忠國家,這是作國民的責任,就是要忠于祖國和人民?!爸摇币彩且矣诮M織和自己的工作職責。 信:是信用。對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將來到社會服務時,“言必

24、忠信,行必篤敬”,說出的話,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騙他人。所做的事,必須要有恭恭敬敬的態(tài)度,認真去做,絕對不敷衍了事。 禮:是禮節(jié)。見到人要有禮貌,我們應該遵守各種規(guī)定,遵紀守法(也包括禮貌)。學生見到師長要敬禮,見到父母要敬禮,見到客人要敬禮。不但表面上要敬禮,心里上更要恭敬,這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義:是義氣。是說人們應該有正義感,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無論誰有困難,要盡力去幫助,解決問題。對朋友要有道義,大公無私助人為樂,絕無企圖之心。(當然這不是那種狹隘的“哥們義氣”,那不是義,那是愚昧。) 廉:是廉潔。有廉潔的人,無論見到什么,不起貪求之心,沒有想占便宜的心,而養(yǎng)成大公無私的精神。

25、 恥:是羞恥。凡是不合道理的事,違背良心的事情,絕對不做。人若無恥,等于禽獸一樣?!皭u”也是自尊自重??鬃釉唬骸爸獝u近乎勇”,知道錯誤就去改過,為當所為,不也是勇的表現(xiàn)嗎!,有一次愛因斯坦被邀請去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宴會。因為他穿著與平時一樣,有同學嘲笑道:“你父親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順利?”他坦率地說:“父親的生意是有些不順利,但也不至于買不起一件衣服?!绷硪晃煌瑢W哈哈大笑說:“既然買得起,何不買一件,打扮得更體面一點呢?”愛因斯坦卻十分嚴肅地說:“我認為作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會索取,而應該思考怎樣為社會做貢獻!”一句話說得那些同學無言以對。,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倘若聽到別人說自己過

26、失就生氣,聽到贊揚自己就歡喜,那永遠不會虛心改正錯誤,言行舉止也會越來越不好,這樣一來,只會讓損友日益親近你,良師益友漸漸遠離你。 一般人都會“聞過怒、聞譽樂”,為了克服這種缺點,當我們受到贊揚時,應當捫心自問:“我有沒有做到這么好?”而被指出過失時,也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過錯。,如果你是獅子,別人罵你是狗,你不會真的變成狗,故不用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別人贊嘆你是獅子,你也不會真的變成獅子,故不必為此而生喜。所以,別人的贊嘆,不會讓你變好;別人的指責,也不會讓你變壞,這些沒什么可執(zhí)著的。 一個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關鍵也在自己。如果別人指出你的過失,你不但不生氣,還愿意認真改正,就能交到善友;

27、否則,即便是真正的善友,也會逐漸遠離你。,孔子最初在魯國時,做過大司寇(攝行丞相事),雖然時間不久,只做了三個月,可是魯國大治。大治到什么程度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槍刀入庫,馬放南山。”路上丟失的東西沒人去撿,晚上睡覺不需要關門;刀槍都收到倉庫里了,戰(zhàn)馬也被趕到南山上喂草。舉國上下一幅太平景象??鬃影阳攪卫淼眠@么好,這讓齊國君王特別害怕。因為齊國跟魯國是鄰國,為阻止魯國繼續(xù)強大,以免把齊國給占領了,他們想辦法破壞魯國的政治。 齊國想出什么方法呢?就是訓練一班擅長歌舞的美女獻給魯國,其用意是想令魯國君王沉迷于聲色,不再治理國家。魯國君王一得到這些美女,果真什么都不顧了,一天到晚欣賞歌舞、飲酒作樂,甚至三日不上朝,眾人進諫也不接納??鬃右豢催@種情形,覺得魯國沒有可為了,就辭官不做,開始周游列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發(fā)展他一生的抱負。,當聽到別人揭露自己過失時,沒有必要暴跳如雷,乍聽別人說自己缺點,誰的心里都不舒服,但既然是為自己好,每個人就應該漸漸適應,并細心觀察:“我到底有沒有這種過失?是別人冤枉我,還是我真的錯了?如果是我錯了,那就該勇于改正。,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聽到有人贊美自己,理應心懷恐懼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驕慢。聽到有人講自己缺點,應當生大歡喜心,因為這有利于進步。若能做到這樣,正直的朋友會漸漸親近你。別人贊嘆你的時候,你盡量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