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繼承法復習_第1頁
婚姻家庭繼承法復習_第2頁
婚姻家庭繼承法復習_第3頁
婚姻家庭繼承法復習_第4頁
婚姻家庭繼承法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簡答題1、簡述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的關系?答案:包辦婚姻是指第三者違反婚姻自由的原則,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違法行為。買賣婚姻;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違法行為。包辦婚姻和買賣婚姻既有聯(lián)系義有區(qū)別。其共同之處在于:兩者都違背了當事人的意愿,對婚事實行包辦強迫。不同之處在于:買賣婚姻是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而包辦婚姻則無此特征。由此可見,包辦婚姻不定都是買賣婚姻,而買賣婚姻則必定是包辦婚姻。在認定婚姻的性質時,要注意區(qū)分包辦和自主、包辦者索取大量財物和當事人自愿贈與某些財物的界限,不應對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做擴大的解釋。2、在認定和處理重婚時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答案:(1

2、)應對重婚作實質意義上的理解,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實上的重婚都是重婚行為的表現形式。(2)應將婚姻關系和姘居關系加以區(qū)別,以免在判斷是否重婚時發(fā)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3)應將1950年婚姻法頒行前后的重婚加以區(qū)別,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此外,在處理具體問題時還應適當考慮重婚的原因,分別情況,區(qū)別對待。3、在理解我國的夫妻約定財產制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答案:根據婚姻法的規(guī)定,我國的夫妻約定財產制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約定財產制是對我國的法定夫妻財產制即婚后所得共同制的必要補充。當事人可以約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部分歸夫妻共同所有,部分歸一方個人所有,也可以通過約定采用分別財產制或其他形式的財產制

3、。約定制和法定制在夫妻財產關系中可以同時并用。(2)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的約定制,一般多用于對婚后財產的約定。對婚前一方所有的財產,也可以約定為歸各自所有、雙方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因此,我國的夫妻財產制度,實際上還是以法定夫妻共同財產制為主、約定制為輔的財產制。(3)約定必須自愿、合法,不得利用約定規(guī)避法律和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4)約定應以書面形式為原則。最好能經公證機關公證或有關單位證明。口頭約定易生爭議。但對雙方都承認的口頭約定,應承認其效力。(5)夫妻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即約定一旦生效,夫妻雙方必須嚴格遵守執(zhí)行,不得隨意變更、撤銷。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

4、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4、婚姻無效的依據及程序如何?答案:根據我國現行婚姻法第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結婚。法律規(guī)定任何人不得同時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偶,有配偶者違反一夫一妻原則而冉行結婚的,構成重婚,重婚屬于無效婚姻。(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因此,凡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的,都是無效婚姻。(3)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禁止特定的疾病患者結婚,是保護當事人權益,防止疾病傳播,

5、提高人口素質,維護民族健康的需要。4)未到法定婚齡的。法律規(guī)定男女雙方必須均已達到法定婚齡始得結婚,一方或雙方未達法定婚齡即行結婚的,是無效婚姻,法律不予承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第8條規(guī)定:“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酌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庇纱丝梢?,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在結婚時未達到法定婚齡,但在發(fā)生婚姻效力的爭議時,當事人雙方均已達到了法定婚齡并已辦理了結婚登記的,則不應對現存的婚姻作無效的認定。5、如何確認離婚損害賠償責任?答案:婚姻法第46條規(guī)定,有

6、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由此,構成離婚損害賠償責任須具備以下四個要件:(1)存在妨害婚姻家庭關系的違法行為。一方有重婚或有與他人非法同居行為,或者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如果一方沒有上述妨害婚姻家庭關系的違法行為,另一方則無權請求離婚損害賠償。(2)妨害婚姻家庭關系的違法行為導致了夫妻離婚。就離婚過錯賠償責任而言,必須有離婚這一結果要件,否則不構成離婚過錯賠償貢任。(3)離婚造成了當事人的損害。即有損害事實發(fā)生。這種損害事實包括財產上或人身上的。如財產被侵占、毀損

7、,人的名譽、尊嚴、榮譽等被侵害。還包括由于方實施的妨害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而給對方造成的巨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和痛苦。(4)違法行為入存在主觀上的過錯。即存在主觀上的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不良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后果的發(fā)生;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后果應當預見或者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5)請求方無過錯。即請求方對離婚糾紛的形成沒有過錯;若請求方也有過錯,不能依靠本條獲得救濟。二、論述題1、試述我國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答案:我國婚姻法第17條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天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8、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18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第19條規(guī)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鄙鲜鲆?guī)定表明,我國的夫妻財產制是法定制與約定制的結合。(1)夫妻法定財產制。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以及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都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雙方對共同所有的財產平等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雙方或一方的其他合法收入,夫妻各自的婚前財產

9、和雙方約定為個人所有的財產,應歸夫妻個人所有,不屬于共同財產的范圍。如果對某項財產究竟是屬于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無法查清確認的,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復員、轉業(yè)軍人的醫(yī)療費應當歸本人所有;復員、自主擇業(yè)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xù)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2)大妻約定財產制。我國婚姻法中規(guī)定的夫妻約定財產制,包括以下內容;它是對夫妻法定財產制的必要補充?;橐霎斒氯思瓤梢约s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謂的財產分別歸各自所有或共同所有,也可以約定部分歸夫妻共同所有,部分歸一方個人所有。這種約定財產制一股多用于婚后所得的財產。如果對一方的婚前財產約定為雙力共有或歸另一萬所有,等于

10、方將其個人財產無償贈與給另一方。夫妻雙方對財產制的約定必須自愿合法,不得利用約定規(guī)避法律和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夫妻對財產制的約定應當以書面形式為原則,并可辦理公證或者由有關單位加以證明,以免發(fā)生爭議。夫妻雙方都承認的關于夫妻財產制的口頭約定,應當確認其有效。2、試述婚姻自由原則。答案:婚姻自由是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根據這項原則,公民有權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自主自愿地決定自己的婚姻問題,排除任何人的強制與干涉。在我國,婚姻自由為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社會主義建設的進展為公民行使這一權利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婚姻自由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人們有無婚姻自由,是形

11、式上的自由還是實質上的自由,歸根結底都取決于一定的社會制度。我國婚姻法中的婚姻自由原則,既是對封建包辦婚姻的根本否定,又同資產階級婚姻自由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第一,婚姻自由在內容上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兩個方面:結婚自由是指締結婚姻關系的自由,即當事人有權依法決定自己與誰結婚,任何第三人包括父母都無權干涉;離婚自由是指解除婚姻關系的自由,在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有權提出離婚,他人不得阻礙。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是互相結合、缺一不可的。保障結婚自由是為了使當事人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結成共同生活的伴侶。保障離婚自由則是為了使感情確已破裂、無法共同生活的夫妻能夠通過法定途徑解除婚姻關系。結婚

12、是普遍行為,結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主要方面,離婚則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它是結婚自由的重要補充。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雖然各有側重,但其目的都是為了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婚姻家庭關系。第二,實行婚姻自由是為了建立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關系。社會主義的新型婚姻關系,其本質是男女雙方基于愛情的結合。建立和鞏固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關系,前提條件是當事人必須自主自愿結為夫妻,使愛情與婚姻融為一體。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男女平等的實現,為婚姻自由提供了社會保障。第三,社會主義的婚姻自由不是絕對的、毫無限制的。婚姻是家庭的基礎,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正確處理婚姻問題,不僅涉及個人的利益,而且關系到婚姻雙方、下一代、家庭

13、和社會的利益。我國婚姻法為結婚規(guī)定了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必須履行的程序,規(guī)定了離婚的程序和處理原則,具體指明了婚姻自由的范圍,劃清了婚姻問題上合法與違法、正確與錯誤的界限。任何自由都是有一定范圍和限度的,人們行使婚姻自由權利時,必須遵守國家法律,不得濫用權利而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我們在保障婚姻自由的同時,又必須反對輕率對待婚姻問題的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婚姻自由的實現程度是同目前的社會條件相聯(lián)系的。一方面,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fā)展,為締結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脫胎出來的,婚姻家庭領域還不可避免地存在

14、著舊制度、舊思想的殘余。封建傳統(tǒng)是妨礙婚姻自由的消極因素,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程度對婚姻自由的制約,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今后不僅要依法保障婚姻自由,而且要提高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為婚姻自由的普遍實現創(chuàng)造更為充分的社會條件。同時,還要加強社會主義的愛情觀和婚姻觀的教育,促進婚姻自由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3、收養(yǎng)成立對收養(yǎng)人的要求有哪些?答案:(1)收養(yǎng)人須為成年人。收養(yǎng)人僅以成年人為限,這是收養(yǎng)關系的性質決定的,因為收養(yǎng)人是被收養(yǎng)人的養(yǎng)父母,未成年人不具備為人父母的條件。各國法律對收養(yǎng)人的年齡有不同的具體要求。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有關部門對收

15、養(yǎng)人的年齡問題也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對在此年齡以下的成年人收養(yǎng)子女的要求,不予支持。(2)收養(yǎng)人須無;子女。在我國,有子女的人一般不許收養(yǎng),這是同計劃生育的要求相適應的。但是也有例外,子女殘疾不能自理,或子女定居國外,致使老人身邊無人照料的,經過批準可準予收養(yǎng)。子女在國內異地生活,或父母子女關系惡化等,都不屬于上述例外情況。(3)夫妻方須無生育能力旦年齡在35周歲以上。“須無生育能力”是對“須無子女”的補充。無子女有多種原因,有的并不是永久性無子女,而是臨時性無子女。如僅以無子女為條件,可能會出現先節(jié)育,收養(yǎng)后再生育的現象。為了實施計劃生育的需要,有關部門規(guī)定,夫妻一方須無生育能力,而且年齡在35

16、周歲以上的人,始具有收養(yǎng)子女的資格。至于有無生育能力,須經縣級以上醫(yī)院診斷,(4)收養(yǎng)人須無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這是從子女利益出發(fā)對收養(yǎng)人的限制。精神病人是無行為能力人,因而不具有收養(yǎng)能力。輕度的或間歇性的精神病患者,不在此列。所謂其他嚴重疾病,是指有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如允許患者收養(yǎng),必然不利于對子女的撫養(yǎng),有害子女的健康。(5)收養(yǎng)人須有正確的收養(yǎng)動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收養(yǎng)人的收養(yǎng)動機和思想品德對收養(yǎng)的效果、子女的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收養(yǎng)人以收養(yǎng)為名,實際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必然會侵害被收養(yǎng)人的權益,背離收養(yǎng)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會給社會帶來危害,這是我國法律所不能容許的。(6)收

17、養(yǎng)人須具有撫育兒童健康成長的經濟條件。這是從子女利益出發(fā)所作的要求。好逸惡勞,自身不能維持生活的人,不得為收養(yǎng)人。當然,對收養(yǎng)人經濟條件也不能苛求,確認有無撫育條件時,應從實際出發(fā)。(7)已婚當事人的收養(yǎng)須夫妻雙方同意,夫妻雙方同意是已婚當事人收養(yǎng)子女的重要條件。它有利于夫妻和睦,有利于對養(yǎng)子女的撫養(yǎng)教育,有利于收養(yǎng)關系的穩(wěn)定。如方同意收養(yǎng),另方在其收養(yǎng)時末明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但在收養(yǎng)后的長期共同生活中。已形成事實上的收養(yǎng)關系的,應予承認:另一方始終不同意收養(yǎng)的,只承認被收養(yǎng)人與收養(yǎng)一方的收養(yǎng)關系。如當事人先收養(yǎng)后結婚,該收養(yǎng)關系為單方收養(yǎng)。如結婚時方愿以另一方收養(yǎng)的子女為雙方子女,雙方應出

18、具書面協(xié)議或經過公證變單方收養(yǎng)為雙方收養(yǎng)。4、試述婚姻家庭制度與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答案:在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對婚姻家庭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經濟基礎對婚姻家庭的要求往往不是直接地,而是通過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表現出來的。(1)婚姻家庭制度與政治。階級社會中由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影響是很強烈、很明顯的,它們集中地反映了經濟關系、階級關系對婚姻家庭的要求。在我國,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在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婚姻家庭制度與法律。為了維護符合統(tǒng)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婚姻家庭制度,任何國家都以法律作為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重要尋段?;橐黾彝?/p>

19、制度具有一定的法律形式以后,更加具體化和固定化:有關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內容。由于法律是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所以它對婚姻家庭制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上層建筑無法替代的?;橐黾彝シㄊ遣煌瑫r代、不同國家的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3)婚姻家庭制度與道德?;橐黾彝ナ巧鐣兄匾膫惱韺嶓w。道德觀念、道德規(guī)范中具有大量的有關婚姻家庭的內容。對于婚姻家庭制度,道德的作用方式不同于法律,它不是依靠國家的強制力,而是依靠社會輿論,依靠信念、傳統(tǒng)和教育等力量去評斷善惡、是非,從而影響人們的婚姻家庭觀,調整婚姻家庭關系。道德不僅具有社會性,而g-具有階級性。不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道德都

20、是維護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發(fā)揚社會主義道德對鞏固和發(fā)展新婚姻家庭制度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橐黾彝ド钪心切┓晌醋饕?guī)定的問題,不言而喻地應當按照社會主義婚姻家庭道德的要求去處理。4)婚姻家庭制度與宗教。宗教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的和社會的力量在人們思想中的虛幻的、歪曲的反映,它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影響是通過人們的信仰而起作用的。在古代,宗教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影響特別大。在當代各國,宗教對婚姻家庭制度仍有一定的影響,當代中國的宗教問題,往往是同民族問題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婚姻家庭方面也不例外。我們既要尊重人們在婚姻家庭問題上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傳統(tǒng),又要禁止宗教力量對婚姻家庭的非法干涉。(5)婚姻家

21、庭制度和風俗習慣。有關婚姻家庭的風俗習慣,同人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它們具有時代的、民族的和地區(qū)的特點,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風俗習慣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影響絕不能低估。某些習慣本身就是婚姻家庭制度的內容。在婚姻家庭領域里,我們一定要區(qū)別符合科學的、健康的有益的風俗習慣和舊社會遺留下來的陳規(guī)陋習,繼續(xù)做好移風易俗的工作??傊⑸蠈咏ㄖ鸵庾R形態(tài),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影響表現在許多方面。強調它們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影響同肯定經濟基礎對婚姻家庭制度的決定作用并不矛盾,兩者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時,還要看到,產生于同一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婚姻家庭制度對其他上層建

22、筑也會發(fā)生一定的影響,并和它們共同作用于自己的經濟基礎。5、試述我國婚姻法中夫妻人身關系的內容。答案:(1)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姓名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法實行夫妻一體主義,故女到男家后從夫姓:贅夫到女家后則從妻姓。這種變姓氏的規(guī)定,是人格權喪失的一種表現。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和1980年婚姻法均規(guī)定:“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婚姻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沒有尊卑主從關系,各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因此,婚后的姓氏也無須改變。法律保障男女雙方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這對破除舊婚姻習俗的影響,促進夫妻家庭地位平等和建立和睦幸福的家庭,是有其積極意義的。當然,婚姻法中的上述規(guī)定

23、,并不妨礙夫妻就姓名問題另作約定,只要雙方達成協(xié)議,無論是夫隨妻姓,還是妻隨夫姓,都是法律允許的。夫妻享有平等的姓名權還表現在子女姓氏的確定上?;橐龇ǖ?2條規(guī)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我國法律否定了子女只能隨父姓的舊傳統(tǒng),在子女的稱姓問題上,同樣也體現了男女平等的精神。(2)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這是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的具體體現,是夫妻人身關系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夫妻家庭地位平等、提高婚姻質量、增進家庭和睦團結有重要的作用。為了保障上述人身自由不受侵害,我國婚姻法還規(guī)定:“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3)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計劃生育是載人

24、我國憲法的既定國策,也是社會主義家庭職能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闭_履行這一義務,對社會的發(fā)展,國家的建設,以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都有重要的意義。計劃生育是夫妻的一項法律義務,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違背有關計劃生育的規(guī)定,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計劃生育是夫妻雙方的義務,而不是單方的義務,雙方一定要共同協(xié)商、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自覺地履行這一義務。實行計劃生育,必須破除重男輕女和只有男子才能傳宗接代的傳統(tǒng)觀念。對虐待、摧殘不生育或只生女孩的婦女的人,應給予必要的法律制裁。按照計劃生育的要求,國家提倡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在人口稀少的少數

25、民族地區(qū),政策上可適當放寬。三、案例分析題1、1989年王洪準備與現役軍人李輝結婚?;榍埃鹾?、李輝拿出各自積蓄分別為8000元與5000元共同購置了結婚用品。如電視機、家具、小家電、生活用品及衣物等。他們結婚時,王洪父母贈送洗衣機一臺;李輝父母贈送王洪首飾若干,價值3000元,王洪祖父母將自己的私房平房一間借其居住。1994年兩人因兩地分居感情發(fā)生變化。王洪認為李輝既不能掙錢,又不能陪伴自己,怨氣很大,不愿過苦日子,就經常借債改善生活,先后裝修了房屋,重新購置了家具并添置衣物等,共借款25萬元,李輝對此非常不滿。1995年3月,王洪訴訟離婚,李輝堅決不同意。問:(1)法院可否判離?為什么?(

26、2)如判離,財產應如何分割?債務怎么償還?答案:(1)法院不可判離,因為我國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應征得現役軍人的同意。本案王紅要求離婚,李輝堅決不同意,且李輝也無重大過錯。因而法院不可判離。(2)如法院叛離,財產應作如下處理:王紅、李輝婚前共同出資的為結婚購置的結婚用品為各自出自部分歸各自所有;結婚時雙方父母贈送禮品亦為夫妻共同財產。王紅祖父母借其居住的平房不是夫妻共同財產。關于25萬元債務可認定為王紅一方債務,因為共同債務應為共同生活需要所負債務,而王紅所借債務是為了追求生活享受,并非生活需要。所以法院處理時,所購物品為王紅所有,債務也為王紅人所負。2、原告李某(男)與被告

27、高某(女)自小相識,1996年,雙方經人介紹建立戀愛關系,1997年10月登記結婚?;楹笾?000年雙方感情很好,并生育一子。1998年原告與他人合伙開辦了機械修配廠,經營機械修理業(yè)務,被告承擔了全部的冢務和農活。自2000年起,原告與某個體女業(yè)主發(fā)生不正當往來,被告對此不滿,與原告發(fā)生口角,夫妻關系出現裂痕。后原告經常夜不歸宿,公開稱該業(yè)主為其“愛人”并與之公開同居。原、被告分居兩年后,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分割財產。被告同意離婚,但要求損害賠償,分割機械修配廠中屬于原告的財產。問:(1)原告的離婚請求是否應予支持?為什么?(2)被告的損害賠償請求是否應予以支持?為什么?答案:(1)原告的

28、離婚請求應予支持。因為婚姻法(修正案)第32條規(guī)定,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的等情況,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本案中原告公開稱某個體女業(yè)主為其“愛人”并與之公開同居,且原、被告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所以原告的離婚請求應予支持。(2)被告的損害賠償請求應予以支持。根據婚姻法(修正案)第46條的規(guī)定,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等,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3、甲有父母(均系農民)、配偶(圖書管理員)和兒子(工程師)、女兒(歌唱演員)各1人。甲去世,留有住房(私房)4間,存款2000元,古字畫10件和鋼琴l架。甲生前立有遺囑,房產歸妻子和兒女所有,故字畫贈給文物部門

29、。另有2000元存款和鋼琴遺囑未作處理。由法定繼承人繼承?,F甲的女兒提出要將鋼琴留給自己,其他繼承人也對繼承份額發(fā)生爭議,訴至法院。甲的父母皆年邁喪失勞動力,且無生活來源。審理中發(fā)現甲還有2000元債務未還。訴訟開始,甲的兒子未表示放棄繼承權,但卻以不愿傷害親屬感情為由,不愿參加訴訟。問:(1)甲的遺囑是否有效?(2)甲女兒的要求有無法律依據?(3)甲的父母能否實際分得遺產?(4)甲的債務首先應由接受遺贈人、遺囑繼承人還是法定繼承人清償?(5)針對甲兒子的表現,法院應當怎樣處理?答案:(1)有效(2)有(2)能。應從房產中和2000元中分出適當份額由甲父母繼承。繼承人中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

30、來源的人,即使遺產不足清償債務,也應為其保留適當份額,如果遺囑人沒有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保留遺產,處理遺產時,應先為他們留出適當份額,其余的遺產按遺囑處理。(4)法定繼承人(5)追加甲的兒子為訴訟第三人。4、乙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成人?;楹螅c妻子共建瓦房12間。1960年生一子丙。1970年乙死亡。乙母自乙婚后一直與乙的哥哥甲同住,直至1974年病故。1975年乙妻去世。丙即與甲共同生活。乙家12間房被收作公房。1981年落實私房政策時,將12間房發(fā)還給甲?,F丙要求繼承,與甲發(fā)生爭議。乙夫妻與乙母均未留遺囑。圍繞這12間房屋,問:(1)乙死后,房屋應由誰來繼承?作為乙的遺產應有幾

31、間房屋?各繼承人應分別繼承幾間?(2)乙母去世后,誰有權繼承她的遺產?各應得幾間?(2)乙妻死后,應遺有多少間房產?由誰來繼承?(4)最后,誰對全部房產繼承最多?有幾間?答案:(1)乙妻、乙母、丙有權繼承乙的遺產,他們都是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作為乙的遺產應有6間房,另6間屬于乙妻。各繼承人每人繼承兩間(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般應當均分)。(2)甲、丙有權繼承乙母遺產,甲是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丙是代位繼承人。乙母繼承乙遺產房屋2間,甲、丙各繼承1間。(3)乙妻應遺有8間房產,由丙繼承。(4)丙對房產繼承最多,共11間,其中繼承乙妻3間、乙2間、乙母1間。5、于大明,男,系某市熱力公司職工,19

32、88年經人介紹與本市某服裝公司女職工王英相識并建立戀愛關系。1990年二人登記結婚?;楹髢赡晟慌畠河谧痢W?993年起,于大明學會賭博,并經常與朋友、同事設賭,徹夜不歸,對家事不管不問。為還賭資,也為翻本,他背著妻子向朋友借了1萬元。于大明經常夜不歸宿,引起王英的極大不滿,并經常為賭博的事吵架。夫妻關系日益惡化。最后,王英干脆住回了娘家。1996年王英向于大明提出離婚。于大明不同意,并提出,要想離婚也可以,必須幫他償還1萬元的賭債。王英一氣之下訴訟到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準予其與于大明離婚,并提出,女兒由自己撫養(yǎng),平均分割家庭共同財產。于大明所欠債務由他個人償還。請問,法院應如何處理本案?答案:

33、由于被告方有重大過錯,嚴重影響了家庭生活、夫妻感情和子女教育,因此,法院應準予于大明、王英離婚。從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fā),他們的女兒應由王英撫養(yǎng)。本案處理的另一個關鍵在于對被告于大明向朋友借的l萬元債務的性質的認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欠的債務分為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共同債務是指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和夫妻共同生產、經營所負的債務。個人債務是指以個人名義所負的與夫妻共同生活無關的債務。很顯然,于大明所欠債務屬個人債務,并不是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根據(婚姻法)第41條的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

34、: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因此,法院應判定于大明所欠債務應由他本人償還。6、張革與陳好(女)在一次舞會上相識,并交往甚密。經過一個月的接觸,倆人決定結為夫妻,并立即辦理了結婚手續(xù),領取了結婚證?;楹?,陳好發(fā)現張革與其他女性有不正當關系且脾氣暴躁,向張革提出批評后,張革反而變本加厲。至此陳好提出離婚。但張革不同意,并威脅說:“你再敢提離婚,我就殺了你全冢?!闭垎?,法院應如何處理此案?答案:本案是一起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結婚引起的離婚案?;榍叭狈α私?,草率結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難以共同生活,此種情況,經調解無效后,可判決準予離婚。本案的關鍵在于,雙方無婚姻

35、基礎,無感情基礎,而且方又有過錯。綜上,應視為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可判決準予離婚。7、趙某為私營企業(yè)主,1995年在從事服裝生意時認識了某服裝廠的女王劉某。經過一年的戀愛,于1996年10月登記結婚?;楹箅p方感情尚好。一年后,兒子小寶出生。由于趙某生意越做越大,無暇照顧家庭,趙某就要求劉某辭去工作,一心照顧家庭和孩子。劉某聽從了他的安排。1998年,趙某突然告訴劉某要與其離婚,稱自己與一生意上的合伙人已產生感情。劉某當即拒絕離婚。1999年2月,趙某再次向法院起訴離婚,但由于劉某酌反對,法院駁回了趙某的請求。從此,趙某不斷尋釁滋事,對劉某非打即罵,暴虐無忌。劉某忍無可忍,向法院起訴離婚。要求家庭

36、財產均分,自己撫養(yǎng)兒子。庭審中,趙某對離婚無異議,對財產分割也無異議,但對劉某要求扶養(yǎng)孩子的主張堅決反對,并以劉某無工作,無經濟來源為由,主張孩子由自己撫養(yǎng)。請問,法院應如何判決?答案:本案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趙某、劉某是否符合離婚的條件;二是子女應歸誰撫養(yǎng)。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本案劉某經常遭受趙某的虐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提出離婚,這應視為感情確已破裂。只要劉某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法院可依法判決準予離婚。關于子女撫養(yǎng)問題,根據我國婚姻法的精神,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yǎng)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

37、隨哺乳的母親撫養(yǎng)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yǎng)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不能達成協(xié)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在本案中,因趙某經常打罵劉某,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法院應將其兒子判歸女方撫養(yǎng)。劉某雖暫無工作,但自己有制衣技術,離婚后,可通過勞動獲得收入,撫養(yǎng)孩子。8、公民于某和高某于1950年結婚?;楹笊幸蛔蛹缀鸵慌?。1982年,子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亡,遺有一幼女丙。子甲死亡后,甲妻馮某考慮到女乙出嫁在外地,很少回家,也不能從經濟上扶助于、高,便仍和公婆共同生活,從經濟和精神上對他們給予悉心照顧,致使家中經濟條件好轉,兩位老人也很高興。在

38、此期間,于、高夫婦為續(xù)于家香火,將已成年的外村人李某立為嗣子。i985年10月于某死亡,遺有個人所有房屋6間。于某未曾寫下遺囑。女乙認為,自己是于某的親生女兒,哥哥已死,李某未贍養(yǎng)于某,應由自己繼承于某的財產李某則稱自己被于某立為嗣子,當然由自己繼承。兩人發(fā)生糾紛,女乙訴至法院。問:(1)本案哪些人享有繼承權,為什么?(2)遺產應如何分配?答案:(1)高某、女乙、丙、馮某有繼承權。高某與于某是合法夫妻,有繼承權;女乙和于某是父女,當然有繼承權;丙是代位繼承人;馮某是喪偶兒媳,但對公婆盡了贍養(yǎng)義務,有繼承權。李某不屬于依法成立的養(yǎng)子或其他有權繼承的情形,所以沒有繼承權。(2)女乙因在生活上、經濟

39、上不能幫助老人,因而應少分遺產;馮某對公婆盡了贍養(yǎng)義務,應該多分,高某因年老,可以適當給予照顧??梢苑纸o高某兩間,馮某兩間,女乙1間,丙1間。9、1995年,杜勇因妻子突患心臟病,不適宜撫養(yǎng)孩子,故在妻子臨產前,與妻子商定,孩子出生后即送他人收養(yǎng),并托妻妹經辦此事。妻妹獲知一對張姓夫婦因長年無子,渴望收養(yǎng)一個孩子。待杜勇妻子生下一個女孩后,經夫妻倆同意,第二天即把孩子交給那對夫婦,并與其簽訂了收養(yǎng)協(xié)議,辦理了公證。張姓夫婦為孩子辦理了登記手續(xù),并對孩子精心撫養(yǎng)。40天后,杜勇夫婦后悔,要求抱回女孩。經反復協(xié)商,張姓夫婦同意解除收養(yǎng)關系,雙方簽訂了解除收養(yǎng)關系的書面協(xié)議,孩子由杜勇領走。事后,張

40、姓夫婦又后悔,想要回孩子,但杜勇夫婦拒不交還,聲稱收養(yǎng)關系已解除,對方無權要回孩子。于是,張姓夫婦訴至法院,要求將孩子從杜勇夫婦處領回撫養(yǎng)。請問,本案收養(yǎng)關系是否已解除?張姓夫婦的訴訟請求是否應予支持?答案:本案收養(yǎng)關系并未解除。根據收養(yǎng)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解除收養(yǎng)關系應當達成書面協(xié)議。收養(yǎng)關系是經公證證明的,應當到公證處辦理解除收養(yǎng)關系的公證證明。本案當事人只達成解除收養(yǎng)協(xié)議,未辦公證,故收養(yǎng)并未解除。對張姓夫婦的訴訟請求,法院應予支持。10、和某20年前丈夫去世,后經人介紹同喪妻不久的趙某結婚。結婚時,趙某帶來兩個兒子,均未成年,與和某帶著的一男孩一女孩共同生活。一家和睦相處。四個子女長大成人

41、后,都各自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兩年前,和某患病致雙目失明。去年老伴趙某又去世,和某的生活陷入無著落的境地。她的親生兒子和女兒認為,母親改嫁進了趙家的門,就得由趙家贍養(yǎng)。趙某的兩個兒子認為和某不是他們的親生母親,他們沒有贍養(yǎng)義務。迫于無奈,和某遂向法院起訴,要求自己的兒女和趙某的兩個兒子贍養(yǎng)自己。請問,和某的要求,法院是否應予以支持?為什么?答案: 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白优宦男匈狆B(yǎng)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yǎng)費的權利?!惫时景钢泻湍车挠H生兒子、女兒應對和某盡贍養(yǎng)義務,并不能因和某再婚而消除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繼父

42、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yǎng)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guī)定?!北景钢校湍撑c趙某結婚時,趙某的兩個兒子年齡尚小,和某與他們共同生活,把他們撫養(yǎng)成人,故和某與趙某的兩個兒子之間已形成撫養(yǎng)教育關系。按照法律規(guī)定;繼父或繼母與繼子女一旦形成權利義務關系,不因生父母先于繼父母的死亡而消除。所以,本案中的和某與趙某的兩個兒子在趙某死后仍有贍養(yǎng)扶助關系,應對和某盡贍養(yǎng)扶助義務。法院應予支持。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典型案例 1、黃某1991年病故,家有大房2間,小房4間(都是私房,1間大房相當于2間小房),存款和現金20000元,黃某家有老伴陳某和三個兒子,其中

43、大兒子已于1989年12月病故,其妻帶著一子一女生活,并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第三個兒子從小由其叔叔依法收養(yǎng),現家中為黃某的遺產發(fā)生爭執(zhí)。問:(1)本案中哪些人是法定繼承人,哪些人不是法定繼承人?為什么? 法定繼承人為:陳某(配偶)、大兒子女(代位繼承)、 大兒媳(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喪偶兒媳)、 二兒(子女)。不是法定繼承人:三兒(被叔叔依法收養(yǎng))(2)本案遺產是多少?應如何具體分割? 先將夫妻財產進行分割,本案遺產是:小房4間,存款和現金10000元。各繼承人均分,所得遺產為:小房1間,存款和現金2500元。其中大兒子女共有一份即小房1間,存款和現金2500元。子、女各得半間房和1250元

44、.2、周某早年經商,頗有積蓄。生有一子周強,一女周麗,周強有一女兒,周麗有兩個兒子。周某因身體較好一直與老伴單獨生活,無需兒女的照顧。1995年周麗因病去世,周某經不住失去女兒的打擊,不久也去世,死后留下別墅一幢,房屋6間,存款十萬元及名人字畫數幅。周某生前留有遺囑,將別墅和字畫留給老伴,其余財產未作處理。周母聲明放棄其他財產的繼承權。周強認為,周麗出嫁且已亡,其余遺產應由自己來繼承。周麗之夫則認為,周麗雖然已經去世,但其兩個兒子應代替其母周麗繼承遺產,遺產應由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周強三人均分。雙方爭執(zhí)不下,訴至法院。問:周麗的兩個兒子能否取得對遺產的繼承權?遺產應如何分配? 答案:(1)周麗的兒

45、子可以取得周某遺產的繼承權。(2)遺產劃分如下:別墅和字畫按周某的遺囑應屬于其妻子周某。周麗雖已出嫁,但作為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繼承周某的遺產。周麗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其應繼承的部分應由其晚輩直系血親(即她的兩個兒子)代位繼承。但他們繼承的份額只能是周麗應繼承的份額,而不能與周強三人平分。除遺囑之外的財產(即除了別墅和字畫外),應是周強繼承一份(3間房,5萬元錢),周麗的兩個兒子共同繼承一份(每個兒子一間半房,2.5萬元錢)。3、鄭才和喬麗夫婦是離休老干部,一直與獨身女兒鄭麗一起生活。1975年,鄭麗與在外省工作的趙成結婚,1976年鄭麗生下女兒趙小英,因難產鄭麗死亡。趙小英一直與祖父母一起

46、生活,趙成每月補給小英生活費。喬麗母親早亡,父親喬廣文還健在。鄭才父母早亡,在農村還有一兄鄭民,一妹鄭冬及侄女鄭小鋒。 1988年夏,鄭才夫婦帶外孫女趙小英外出旅游,不幸途中翻車,喬麗當場死亡,趙小英在送醫(yī)院搶救途中死亡,鄭才送到醫(yī)院于第三天死亡,鄭才夫婦共有遺產折合人民幣48000元,繼承人之間因分割遺產發(fā)生爭議,喬廣文訴至法院。 問:本案有哪些是繼承人?本案遺產應如何分割? (1)本案的繼承人有以下幾位:喬麗的繼承人喬廣文 父親 第一順序繼承人 鄭才 配偶 第一順序繼承人 趙小英 外孫女 代位繼承趙小英的繼承人 趙成 父親 第一順序分繼承人鄭才的繼承人 鄭民、鄭冬 兄妹 第二順序繼承人 (

47、2)本案遺產分割如下: 首先分割夫妻財產,喬麗和鄭才的遺產各為24000元。 喬麗的遺產由喬廣文、鄭才、趙小英繼承,三人均分各為8000元。 趙小英的遺產由其父趙成繼承,為8000元。 鄭才的遺產24000+8000由鄭民、鄭冬繼承,各為16000元。4、案情:徐小琪(女)的父親于1992年底去世,留有遺產10萬元,因與其兄在繼承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 故遺產尚未分割。1994年2月她與王良登記結婚。王良在婚前購置紅木家具一套,同年5月,女方取得其父所遺存款4萬元。婚后初期,雙方感情尚好。但自1997年夏天以后,男方有了外遇,夫妻關系開始惡化,兩人經常爭吵不休,難以共同生活。1999年7月,女方向法

48、院起訴離婚。男方表示,離婚可以考慮,但他要求分割女方婚后因繼承而取得的4萬元中的一半歸他所有。女方提出,家中所用一套紅木家具應分出二分之一給她。以上案情經法院審理,準予雙方離婚。根據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回答下列問題,并簡述理由: (1)女方在婚后取得的遺產,男方是否有權分割? 男方無權分割女方在婚后分得的遺產。因為女方的父親在他們結婚前去世,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據此女方在婚前已取得了遺產的所有權,即使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才實際取得該筆遺產,仍然屬于她個人財產,所以離婚時男方無權分割。(2)女方要求分割二分之一紅木家具,依法可否予以支持?女方要求分割家具,依法不予支持。因為依照有關司法解釋

49、,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xù)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有約定的除外。紅木家具一套屬于男方婚前財產,歸男方個人所有。5、林(男)與劉(女)于1984年結婚,雙方均系再婚。林有一養(yǎng)女,已出嫁,在外地工作;有一子,年僅14歲。劉有兩個女兒,大女已結婚,在本地工作,小女年僅12歲。林、劉結婚后,林之子和劉之小女,均隨他們一起生活。文革期間,林、劉均受沖擊,1968年,林、劉被隔離。在他們夫妻隔離期間,劉之大女及其丈夫?;丶艺疹櫟艿芎兔妹?。不久,劉被放出,家庭生活由劉負擔。林因歷史問題,由隔離而被逮捕,于1972年病死于獄中。1974年,劉又與王結婚。1976年,林的問題得到平反,補

50、發(fā)了1968年至1972年的工資15000元。林所屬的單位通知林的兒子及劉的兩個女兒參加了追悼會,并將15000元交給了劉,林的養(yǎng)女得知后,從外地趕回來,向林原屬單位質問,為何不通知她參加追悼會,并找劉要求分遺產。劉不同意。林的養(yǎng)女向法院起訴,提出劉現已改嫁,無權繼承林的遺產。劉某稱,林的養(yǎng)女不是林親生女兒,且早已出嫁,在外地工作無權繼承林的遺產。問:誰有繼承權及應繼承的份額?為什么? (1)劉有繼承權。劉與林1964年結婚,他們的婚姻關系是從1964年到1972年,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補發(fā)的15000元是林1968年至1972年的工資,是夫妻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51、因此,根據法律規(guī)定,15000元中有一半是劉的財產,另一半才可作為遺產繼承。劉以配偶身份繼承是對的,至于她1974年又與王結婚的問題,并不影響她繼承前夫林的財產。(2)林的養(yǎng)女有繼承權。根據婚姻法的規(guī)定,收養(yǎng)關系一經成立,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子女之間的關系與親生的父母子女關系相同。林的養(yǎng)女雖已出嫁,并在外地工作,但這些不妨礙她以養(yǎng)女的身份繼承林的財產。(3)林的兒子有繼承權?;橐龇ㄒ?guī)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的繼承權。(4)劉的小女兒有繼承權。劉的小女兒在劉與林結婚時尚未成年,林與她形成了撫養(yǎng)關系的繼父女關系,依法應與親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5)劉的大女兒無繼承權。劉的大女兒在劉與林結婚時就已經出嫁,林與她未形

52、成撫養(yǎng)關系。但是,因她在林和劉被隔離期間,曾回來照顧年幼的弟妹,可以考慮分給她一定數量的遺產。6、李成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成人。結婚后,與妻子共建瓦房12間。1960年,生一子李小平。1970年,李成死亡。李成的母親自他結婚后一直與李成的哥哥同住,直至1974年病故。1975年李成之妻去世,李小平與伯父一同生活,12間房被收作公房。1981年國家落實私房政策,將12間房發(fā)還。李成夫婦及李成的母親均未留有遺囑,現李小平與伯父就房子歸屬發(fā)生爭議。問:(1)李成的繼承人有哪些?他的遺產有幾間房?應如何繼承? 李成死后繼承人有其母、其妻、其子李小平,遺產有6間房,其母、其妻、其子各2間房。(2)李成之

53、母去世后,誰有權繼承她的房產?各得幾間? 李成之母死后,她的繼承人有其子即李成的哥哥、李小平(代位繼承),李成的妻子沒有盡主要撫養(yǎng)義務不能繼承遺產。兩人各得1間房。(3)李成之妻死后,應遺有幾間房?由誰繼承? 李成之妻死后其子李小平有繼承權,共8間房。(4)最后,誰對全部房產繼承最多?有幾間? 李小平得到的房產最多,共11間房。7、1998年9月,甲與乙未辦結婚登記手續(xù)就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周圍鄰居也認為他們是夫妻。次年,甲與乙生一子丙。2002年9月,甲與乙因感情不和而分手。分手時雙方約定,乙撫養(yǎng)丙,甲與乙任何一方再婚,丙則由另一方撫養(yǎng)。后乙于04年再婚,甲去乙家接丙回去撫養(yǎng),乙不允。請問:

54、(1)甲與乙是否構成事實婚姻?為什么?(2)甲與乙是否都對丙具有撫養(yǎng)的權利?為什么?(3)甲與乙關于丙的撫養(yǎng)糾紛應如何解決?答案:(1)甲與乙不構成事實婚姻,屬于非法同居關系。因為1994年婚姻登記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后,凡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對待。甲與乙于1998年9月未辦結婚登記手續(xù)就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屬于非法同居。(2)甲與乙都對丙具有撫養(yǎng)的權利。因為丙雖屬于非婚生子女,但法律規(guī)定,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同樣適用于非法同居中的父母子女之間。所以,甲與乙都對丙具有撫養(yǎng)的權利。(3)甲與乙關于丙的撫養(yǎng)糾紛協(xié)商不成,應當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55、8、甲(22周歲)為達到與乙(19周歲)結婚的目的,故意隱瞞乙的真實年齡辦理了結婚登記。兩年后,因雙方經常吵架,乙以辦理結婚登記時未達到法定婚齡為由向法院起訴,請求宣告婚姻無效。人民法院審理后判決婚姻有效,乙隨即上訴。請問:(1)乙是否有權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為什么?(2)人民法院認定婚姻有效的判決是否正確?為什么?(3)乙能否就婚姻效力的判決上訴?為什么?答案:(1)乙有權申請宣告婚姻無效。因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以未達到法定婚齡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請求權人為婚姻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乙為婚姻當事人,所以有權申請。(2)正確。因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

56、已經消失,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乙申請時為21周歲,已達到法定婚齡,所以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不能。因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婚姻效力案件的審理不適用調解,應當依法做出判決;有關婚姻效力的判決一經做出,即發(fā)生法律效力。所以,乙當然不能就已生效判決提起上訴。9、1991年,張城夫婦將6歲的兒子張勇送給陳林夫婦收養(yǎng),并辦理了有關手續(xù)。陳家待張勇很好,1995年,陳林因張勇逃學而動手打了他,張勇回到生父母家中,提出要斷絕與養(yǎng)父母的關系。兩個月后,張城夫婦提出解除收養(yǎng)關系,陳林夫婦同意解除收養(yǎng)關系,但要求張城夫婦補償撫育費用共計9000元。張城夫婦認為,收養(yǎng)關系的解除是由于陳家有虐待張勇的行為,因而不能

57、付給他們撫育費。雙方爭執(zhí)不下,陳林起訴至法院。根據以上情況,試回答下列問題:(1)陳林夫婦與張勇的收養(yǎng)關系可否予以解除?請說明理由。(2)陳林夫婦要求補償收養(yǎng)期間的撫育費用,是否應予支持?(3)張城夫婦提出的不予補償的理由是否成立?為什么?參考答案:(1)可以。我國收養(yǎng)法規(guī)定,收養(yǎng)人、送養(yǎng)人雙方協(xié)議解除收養(yǎng)關系的,收養(yǎng)關系應予以解除。(2)應予以支持。(3)不成立。我國收養(yǎng)法規(guī)定,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yǎng)關系的,養(yǎng)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yǎng)期間支出的生活費和教育費。10、李某(男)與張某(女)是大學同學,大學期間建立了戀愛關系。畢業(yè)工作幾年后兩人討論結婚事宜。為使今后建立的小家庭美滿幸福,李某拿出了自己工作幾年來積攢的全部積蓄,購買了一套住房并進行裝修。2000年,二人結婚,生活過得紅紅火火。可是日子一長,李某感到張花錢如流水,勸其節(jié)省一些,張某不但不聽,反而很反感,為此兩人經常吵架,甚至動手。李某感到很痛苦。無奈,2003年李某提出了離婚,張某同意離婚,但要求分割現有住房以及李某去年出國繼承的他姑媽的遺產。李某聽后大怒,認為純屬無稽之談。房子是自己婚前所購,張某沒出錢也沒出力,無權分割。遺產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