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理想國有感2000字精選 接下來給大家?guī)黻P于理想國有感2000字5篇,方便大家學習。讀理想國有感1當之無愧的是哲學經(jīng)典。想象當時的那個時代,能有這等思想、創(chuàng)見和邏輯能力堪稱大師。有人說這部書可能是柏拉圖對蘇格拉底思想的記載,就像論語由孔子的弟子編撰而成,但是我更贊成是柏拉圖思想的觀點,只是他通過蘇格拉底同他人對話辯論的方式寫作,當然這其中或多或少存有蘇格拉底的部分思想。也有人說,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關系就像中國的孔子、孟子和荀子的關系,起初一看確實對應工整、時代也相近,但若仔細推敲他們互相的關系、著作及思想的繼承與發(fā)揚,他們還是不能對等的,當然若從方便記憶的角度看,卻是可以的。首先
2、,這是一部哲學著作。剛開始讀看到讀者評論說文中都是無聊的邏輯推理和驗證,太無聊了,而放棄了,對此我只能表示呵呵。因為我認為,既然你選擇讀理想國,必定對它有所了解和認識,更知道它是一部古代的哲學著作,且對后世影響深遠,那么怎能不認真對待,最起碼也得奮力讀完吧。至少對我個人而言,以前只是聽說其大名,但一直是高山仰止、不敢褻玩,而今鼓起勇氣卻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是抱著一種敬畏之心去嘗試這項努力的,我想見見這個廬山真面目,免得最后被人譏笑讀了幾十年的書,連這么有名的理想國都沒讀過,豈不丟人。于是端正心態(tài),鐵心將其讀完。雖然,在讀的過程中有過畏難,也有許多困惑,但讀完后卻覺得味如品茗、心曠神怡,收獲很大。它也
3、并不那么費解和令人難以接受,它雖做的是哲學思辨,但以豐富多彩、精彩絕倫的比喻貫穿始終,使人沉浸其中如入桃花源。其次,它的論辯由淺入深,由小見大,從低到高。先從正義與非正義的命題開始,到婦女與兒童的培養(yǎng),善與惡、快樂與痛苦等,逐步走向深入,最后為我們勾勒了三類政體寡頭政治(以個人攫取財富為目的)、民主政治(追求極端自由)和僭主政治(通過戰(zhàn)爭手段達到集權統(tǒng)治)的不同慘景,為我們展示了它們的不足和不足取,并為我們描畫了五類人,即王者型、貪圖名譽者型、寡頭型、民主型和僭主型,且按照出場順序進行了排列。講述了人的三類部分或三種不同的人即欲望(愛錢或愛利)、愛勝(愛敬)和愛學(愛智)之間的激烈斗爭,告訴我
4、們什么是最好的人至善者,什么是最理想的政體王政,什么是快樂停止痛苦,保持健康。最后,很多人說理想國是烏托邦,我并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它雖然描述的是一種很理想的國家,運行很理想的政治體制,擁有很理想的人民,最后達到很理想的生活幸福的彼岸。其實作者在文中承認這種理想是不切合實際的,也很難實現(xiàn),但他只是通過分析探討其反面不利的因素,并嘗試予以克服和糾正,達到逐步完善的目的。我覺得它不像桃花源那么人間仙境,那么可望不可及,反而是很有政策指導意義的,即使不能實現(xiàn),也向美好近了一步。理想不理想,就看人心中是否有夢想。讀理想國有感2理想國是柏拉圖的傳世名作,亦被稱為“關于正義的學說”,同時理想國也被后人譽為
5、震古爍今之書。原書共分為十卷,以“理想”為定義,主要涉及國家專政問題、獨裁問題、正義與非正義問題、善與惡問題、教育問題以及男女平權等諸多問題。在這本書中,柏拉圖所關心的理念主要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評價,他通過蘇格拉底與玻勒馬霍斯、格勞孔、阿德曼托斯的辯論對話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國理想滲透于其中。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在他的理想國里,統(tǒng)治者必須是哲學家,他認為現(xiàn)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學家掌握政權,也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這種信念構成了柏拉圖成熟的政治哲學體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學家”有著特殊的內(nèi)涵。這種構思,不但顯示出哲學家的膽略,更顯示出思辨
6、的智慧。在這內(nèi)容龐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講到。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兩點談談自己的想法。正如前面所說,柏拉圖所關心的理念主要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評價。所以,可以這樣說,理想國真正奠定了西方正義學說的基礎。書中把正義范疇作為討論的中心,并通過歸謬的方法,先提出正義的不確切定義,然后歸納抽象來尋找正義的真正含義,這也就是所謂蘇格拉底真理“助產(chǎn)術”的*?!笆裁词钦x?”理想國一開頭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第一卷里,柏拉圖和格勞孔、西蒙尼德、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人先后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
7、。從第二卷起,柏拉圖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并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好的城邦應當具備勇敢、智慧和節(jié)制。“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zhí)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其城邦的三個階層(統(tǒng)治者、守衛(wèi)者和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和諧分工、互助合作的時候,這個城邦才具備了“正義”的美德。然后,他從城邦的正義類比地推出個人的正義,認為那是“大”與“小”或“外”與“內(nèi)”的關系。個人的正義就是“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互相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內(nèi)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蓖瑫r,“在掙錢、照料身體方面”或“在某種政治事務或私人
8、事務方面”,保持符合協(xié)調(diào)的和諧狀態(tài)的行為,就是正義的好的行為。正義的人是快樂的,不正義的人是痛苦的。當柏拉圖的理想國正義的城邦建立完畢,他終于可以提出自己思想的核心了:“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向往,并不斷地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并利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彪m然已經(jīng)過去了兩千多年,但是柏拉圖和他的理想國仍然散發(fā)著光芒,為現(xiàn)代政治指點迷津。世界政治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變遷,雖然并沒有形成理想國的最終模樣,但其中所論述的許多方面已成為現(xiàn)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理想
9、國將不再是理想,而是真正的能夠讓全世界人民生活其中的沒好國度。讀理想國有感3理想國是一部政治學經(jīng)典,但在讀這本書時,我的思維常常在字里行間悄悄的遠行,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停下來想想自己的思維跑到了哪里,是怎樣跑的。這本書不是很容易讀懂的,在細讀起來總是覺得在和先哲對話時少了那份開闊與氣度,多了些唯唯諾諾,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話去理解去探索可那畢竟是一道很漫長且艱辛的路,所以我將慢慢的前行,那樣收獲的也許才更多。在理想國里蘇格拉底剛開始討論的話題就是“正義”問題。正義真的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有時想與其長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義還不如做一件正義的事,為一些不公發(fā)發(fā)自己的聲音來的更為實際。也許這是
10、浮躁也許這也是心虛,因為正義千百年來許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幾率也很小。但我卻相信自己和柏拉圖一樣,對正義有著強烈的憧憬與向往!可他認為絕對的正義在神那里,作為一個唯心主義者這是一個很好的答案。而對于自己甚至對于整代中國人來說缺乏信仰總是讓我們有時候焦慮、孤寂、無所適從,不知未來、過去,甚至不明白現(xiàn)在。柏拉圖最后說“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我很喜歡,也許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歡因為有了自己別樣的感觸。柏拉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學家也是一位哲學家,其哲學智慧盡管沒有專門的哲學專著,但卻幾乎體現(xiàn)在他的每部著作當中。不論是從早期的理想國,過渡階段的政治家還是思想有了較大轉(zhuǎn)變的
11、法律篇,都閃耀著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在哲學上,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唯心主義,成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在閱讀理想國這本書時,柏拉圖的一個主導的觀念及其對話的起點就是:理念本身是實在的,感知、具象與經(jīng)驗的都是虛幻的。比如說,在書中就柏拉圖與大家辯論的緣起正義而言,什么是正義?蘇格拉底的對手給出了正義的多種解答,諸如傳統(tǒng)的仰或當時流行的:正義是有話實說、欠債還錢、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幫助朋友,傷害敵人等,這些都是正義的具體事例,正如現(xiàn)在問我們一樣我們總會回答成正義的人或正義的事。因為他認為真正的知識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觀可見的物體之中的。而
12、其哲學觀點可以簡單的總結為認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變的“范型”,是獨立于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感性的具體事物是不真實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這些都在理想國的正義論與洞穴理論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闡釋。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他的理論是典型的唯心主義,但作為一個智者與先驅(qū)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一個人的哲學觀對其理論有著很大的影響,其理論也隨處可以看到其哲學觀。在理想國里柏拉圖的這種理念說對其在辯論中思維的展開、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是這本書對話的起點也是其中的一個主導觀念。在看這本書時我常想起中國的哲學問題,想起另一位的哲學大師王陽明,也許他們觀點
13、什么的相關的真的很少,也許唯一的關聯(lián)就是他們都被稱作唯心主義,而唯心主義在過去思維里,在我們從小被教導或明或暗的教導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辯證法時,我們對唯心主義也許不是厭惡反對但至少也退而遠之,不敢親近,就如王陽明大家很多人也許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這句話充滿了詩意與人生很難理解的韻味,可這句話也是我們在哲學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進一步知道王陽明是余秋雨的書里提到了這位老鄉(xiāng),這位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人專門派人為其守墓,有個日本將軍甚至有個腰牌上寫道“一生俯首拜陽明”,讀到后我深深的觸動了,覺得如此對一個厲害的人物
14、在我們厚厚的課本里竟然沒有提過,自己也知之甚少。后來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王陽明,明白了其偉大,盡管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這不能阻止我們?nèi)バ蕾p他的偉大。讀理想國有感4柏拉圖在哲學上的歷史地位或是說對哲學的貢獻和影響力,迄今為止恐怕是未能有出其右者。寫理想國的讀后感,怕是我最為惶恐的事情之一了,不過既然要寫,我只能本著以億萬分之一的角度去闡述一下在自己的視角里所觀察到的“理想國”是什么樣子,以及這塊巨石落到自己內(nèi)心的“黑洞”里是否激起了些許漣漪。下面沒有討論其建國思想二十主要在圍繞其哲學思想的層面來寫。讀理想國的過程中,很多細節(jié)的描述和觀點讓我想起了多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布在其后的不同
15、的歷史時期,以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我下面想挑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稍微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第一卷通過蘇格拉底、格勞孔、克法洛斯和他的兒子玻勒馬霍斯和詭辯派哲學家色拉敘馬霍斯直接的討論,主要引出了兩個問題。正義是什么?正義與不正義哪個更有利?我首先想到的是維特根斯坦。其傳奇天才般的一生我就不贅述了。不過我想到的是他八歲時向家人提出的一個問題,大概是如果撒謊有好處的話,為什么我非要說實話。這在道德常識上顯而易見極為淺顯的問題,然而在哲學邏輯上,卻又很多哲學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辯論。而由其衍生出來的理論也一直影響至今。這些哲學家中首當其沖的這位就是柏拉圖書中的蘇格拉底老先生。他的辯論者大概提出了這
16、樣四個觀點:1,欠債還錢是正義,2,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3,正義是強者的利益,4,不正義會更快樂。接著蘇格拉底老先生一一駁回。我們在這些觀點中也不難看出符合我們價值觀的影子,甚至我們還可以為自己印證到一些大師的觀點,比如我上面提到的維特根斯坦從小對第四條的“歷史之問”。甚至對于第二點,我們甚至可以把孔老夫子找來撐腰,孔夫子對于以德報怨的觀點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他認為如果以德報怨的話,那么用什么來報答德呢,所以應該用怨來報答怨,用德來報答德,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但是,柏拉圖認為你們都錯了,至于為什么,在圍繞著論述了如何才能建立一個正義的完美
17、的城邦后,其觀點也漸漸浮出水面,總結就是“不正義對于一個行為完全不正義卻有正義之名的人是有利的?!比耸且粋€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體,關鍵要使各個部分和諧相處,從而達到正義。而一旦人性(或者神性)受制于天性中的獸性,那就是淪落和不幸。這也在城邦的建造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認為個人具備的不同的品質(zhì),主要包括靈魂中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不同的品質(zhì)各司其職才有正義,城邦和國家也是如此,就是要讓城邦的各個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義。那么問題是,具體怎么做才是各司其職,什么環(huán)境下,或者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各司其職呢。為什么不正義就沒有各司其職呢?這讓我想起第二位大儒,之所以成為“儒”,
18、是因為他是我們?nèi)鍖W的學派代表人物。柏拉圖接著在書中說,正義可以被認為是心靈的健康狀態(tài),而不正義就相反,是心靈的不健康狀態(tài)。有意思的是蘇格拉底所認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也就是說蘇格拉底強調(diào)的需要進行后天教化,使人趨向于客觀存在的“至善”,而這才是真正的合“自然”。大家如果曾讀過王陽明的著作,有沒有覺得這個觀點有點似曾相識呢?王陽明的學說在當時其實是對儒家正統(tǒng)朱理學的一次反叛,但仍然是致力于教導人們?nèi)绾稳ド?,君主如何治國,甚至用這個來幫自己打仗。這點跟柏拉圖倒是也挺像的。王老先生在認識到他的學說之前也有一段苦苦尋覓天理以成圣的經(jīng)歷。甚至可以說他的一生一直是為此努力的。為此
19、,不斷嘗試,期間不光是鉆研朱理學的格物致知,也去山上找和尚觀里請道士,尋尋覓覓,轉(zhuǎn)了一大圈,卻覺得都不是天理,都很狹隘。最終成就傳奇的“農(nóng)場開悟”。他的研究簡單概括是,一切天理存于心。只要在實踐生活中試煉內(nèi)心,掃去塵埃,內(nèi)心就會自顯真理,也就是天理。其中的試煉內(nèi)心,掃去塵埃,就是其學說中有名的“明明鏡”,我們內(nèi)心原是明鏡,但積攢了太多塵世的塵埃,以至于模糊,所顯現(xiàn)的就不是我們內(nèi)心原本的樣貌,我們需要試煉內(nèi)心把鏡子上的灰掃除,這樣才能感知到來自內(nèi)心最真實的聲音,并按照內(nèi)心去行事判斷。但是王老先生,沒有在他的著作里深入討論這個心,它究竟,是什么?如果繼續(xù)問一下這個問題,這一問所能反應出的東西,可能
20、會把我們帶向更遠的地方。然而,我們可能不想搞得那么明白,只想能得到可以通用的真理就可以了,并不擔心和考究它的最終*。因為我們的目的也許并不是純粹為了追求終極真理的。我們很多偉人圣賢的學說,包括宗教,大都總讓人覺得言猶未盡,沒有徹底,就差那么一下捅破窗戶紙就看到真相。它停住,可能不說明這些圣賢沒能力再進一步,捅破窗戶紙。我認為更可能因為,它所停的地方已經(jīng)讓他們滿意了,沒有必要再繼續(xù)深究了。還可能是故意不說出來,有所擔心與顧忌。在理想國里,柏拉圖為了得到“正義”與實現(xiàn)“理想國”最終方法,繼續(xù)帶著我們往前走。他接著搬出了“快樂”論。純粹的快樂就是脫離了痛苦或者是脫離了相對性的?!皼]有經(jīng)驗過真實的人,
21、他們對快樂、痛苦及這兩者之中間狀態(tài)的看法應該是不正確的?!敝挥行撵`以及關于心靈的知識,才有可能接觸到永恒的真實和實質(zhì)。欲望勾起的所謂快樂,不過只是幻影而已。也因此,正義的人會得到快樂,讀后感.而不正義的人得到再多物質(zhì)也不如正義之人快樂,也因此,哲學家更適合當國王來治理國家,他們會因為擁有知識與正義而快樂,而更能公正的治理國家,達到“理想國”。想必,大家心里對著所謂的快樂理論并不服氣,好在柏拉圖老先生也并未就此打住,他接著陳述,“至善所能贏得的最大報酬和獎勵”是什么。并拋出他的觀點:“靈魂是不朽不滅的?!币粋€典型的有神論觀點。他認為,事物之所以會被毀滅,是因為事物內(nèi)部的惡,而
22、絕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義、無節(jié)制、懦弱、無知”這些因素都會使心靈變惡,但是它們不能毀滅心靈。事物是不會被他事物的惡所滅亡的。心靈或者靈魂是一種特殊的東西,惡不能毀滅它,所以,靈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而靈魂的本質(zhì)就在于愛知,正義本身就是最得益于靈魂自身的。并在*最后引用了蘇格拉底講了一個故事,粗暴概括就是是因果報應的故事,生時造的孽,死后就會有報應。美德任人自取,你選擇怎樣的生活,就會有怎樣的來世?;蛟S這個結尾不能讓您滿意,您也許會說,這么恢弘大氣的一本書,最后難免淪為因果報應的說教。套句中國的老話來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在這里的結論是正義者終將獲得正義
23、的報酬,不正義者終將得到不正義的懲罰。如果這個故事的結尾仍然沒有讓您滿意,我們還可以再接著往前走,我們?nèi)ネ鶅汕曛蟮目档聲r代,繼續(xù)捅窗戶紙??纯赐粋€學說是如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不斷闡釋,并最終走向哪里??档率堑聡诺湔軐W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哲學界極少數(shù)的集大成者之一。有三本主要的論著傳世,“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與“判斷力批判”。如果讀過前兩本,特別是在第二本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重點闡述了“善”,而最終,他也遇到了這個終極問題,到底是什么保證了人們對“善”的選擇,它為什么是好的。我猜他也走過了王陽明與柏拉圖的路,在柏拉圖看上去好像是雞湯式的結尾處,
24、他并沒有停止思考,王陽明停住的地方往前是什么,而柏拉圖所說的“雞湯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在這里,康德最終引出了上帝。也成為他對“善”最終的解釋,只有上帝的存在才能保證“善”的存在和被選擇,也只有上帝才能對“善”給予所謂的善有善報。讀理想國有感5在閱讀了柏拉圖的理想國和劉鐵芳老師的重申知識即美德后對于當代中國的教育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下面談談本人不成熟的看法,望老師給予批評指正。一、 回到教育的原點:西方古典教育理念柏拉圖繼承并發(fā)展了蘇格拉底的古典教育思想,堅持教育即回憶,教育即靈魂的轉(zhuǎn)向。在蘇格拉底看來,真正的教育就是立足于日常生活形式而發(fā)生的,對日常生活世界之上的美善事物的追求??梢钥闯鎏K格拉
25、底肯定了教育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展開的,但是并不停留于具體的事物,而是隱藏在事物之上的美善事物的追求,需要從可見世界提升到可知世界,把人引向美好與高貴。就像蘇格拉底的對話便是始于生活世界,而臻于理念世界,對話的過程就是一個鮮活地引導靈魂上升的過程。然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從柏拉圖到洛克到盧梭再到杜威,教育慢慢地從天上拉到人間,由高貴引向通俗,以至于淺薄化、狹窄化、庸俗化,最后人們對于教育的理解僅限于傳授知識的學校教育,不知是教育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還是人類思想的退步使然。所以教育未來的路該走向何處?是繼續(xù)向前走向永遠看不見燈光的路還是轉(zhuǎn)身返回原路尋找最初的陽光?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是充滿了哲學思辨的味道的
26、,所以當下我們要尋找真正的教育就需要學習哲學。在教育哲學這門課上我懂得了哲學的重要性。一個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不是一個完滿的人,這也是我們非上大學不可的理由之一。有的人會問,為什么科學或宗教都不是最好的教育呢?首先宗教與道德一樣,具有強烈的教條色彩,它要求教 徒無條件地信仰至高者,這樣的信仰如果沒有在理性審慎的基礎上就很容易變成非理性的盲目的迷信。因此,宗教可能是最好的歸宿,但還不是最好的教育,這也是為什么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強調(diào)人的理性了。再來說科學,雖然是客觀的真理,但它卻是非人性的,對于人的自由、道德、政治等問題,科學就會顯得束手無策了。而哲學,既可以在科學、宗教的高度來探討人生,又可以超
27、越這一切,結合人性和理性,使人成為人。所以未來成人最好的教育,或許就是哲學。然而哲學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領悟的,所以現(xiàn)在人們對于教育的理解并沒有上升到哲學的層次。二、 尋找中國教育的根:古代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國當代教育的弊端日益顯露很大的原因*于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近代中國的教育制度基本承襲了清末的教育體制,而那套教育體制又是留學日本的學生引進的,所以中國近代的學制根本上借鑒西方的。當時的先進之士認為西方的制度都是好的,所以就拋棄了絕大部分的本土的教育制度,完全引用西方的教育模式,這在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或許能夠起到強心劑似的作用,但是長期來看不是自己的終究不是最適合自己的。中國近年來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的問題正是說明了這一點。試問一個水土不服的人,難道在精心裝扮后就能改變他的本質(zhì)屬性嗎?中國的教育有其特有的精神和文化根基,不是一個萬能的容器,什么東西都可以裝進去的。而且西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配電線路技能鑒定實操培訓課件
- 高效節(jié)能電機項目投資估算方案(范文模板)
- 城市污水管網(wǎng)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方案(模板)
- 2025年高純氮化鋁粉體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銀行監(jiān)管及中央銀行服務項目合作計劃書
- 智慧物流概論 課件 04智慧運輸
- 2025年醫(yī)藥級纖維素醚合作協(xié)議書
- 常用胰島素種類及特點表
- 常用烏頭類中藥的毒性研究概述
- 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2025年高精度加工技術不銹鋼成形技術研究報告
- 可行性研究報告學校擴建項目可研報告
- 提高VTE規(guī)范預防率的品管圈
- 便秘的耳穴貼壓技術
- 國家能源集團陸上風電項目通 用造價指標(2024年)
- 2025年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考試題庫附答案
- 通信光纜線路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 四新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
- 七十歲以上老年人三力測試,換領駕照模擬題答案
- 陜西省漢中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 英語 含答案
- 跌倒的應急處理課件
- 業(yè)務連續(xù)性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