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學(xué)_第1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xué)_第2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xué)_第3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xué)_第4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xu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目錄,牙的口腔解剖 1、牙的組成 2、牙的分類 3、牙的分區(qū) 4、牙體解剖應(yīng)用名稱與解剖標志 5、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 6、牙列的形態(tài)及其生理意義 7、牙列的大小 8、牙排列的規(guī)律 9、三種基本的牙合 10、牙合的基本發(fā)育 牙的正畸 1、錯牙合畸形的病因與形成機制 2、錯牙合畸形的臨床表現(xiàn)及分類 3、錯牙合畸形的檢查診斷 4、正畸牙齒移動的生物機械原理 5、常見的錯牙合畸形及其矯治 特殊病例的補充說明,.,牙的口腔解剖,一、牙的組成 (一)外形觀察 牙體由牙冠、牙頸及牙根三部分組成 1.牙冠(crown):在牙體表面被牙釉質(zhì)覆蓋的部分,也是暴露于口腔發(fā)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臨床牙冠 顯露于

2、口腔內(nèi)以齦緣為界的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長) 解剖牙冠 以牙頸為界的牙體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短) 2.牙根(root of tooth):牙體表面被牙骨質(zhì)所覆蓋的部分。 臨床牙根 未顯露于口腔的部分。 解剖牙根 以牙頸為界的牙根。 3.牙頸(dental cervix):牙冠與牙根的交界處,呈一弧形曲線,又稱頸緣或頸(曲)線。,.,外形觀察,年輕人:臨床冠短于解剖冠,臨床根長于解剖根 老年人:臨床冠長于解剖冠,臨床根短于解剖根,.,剖面觀察,1.牙釉質(zhì)(enamel):是覆蓋于牙冠表層呈半透明狀的白色硬組織,是人體組織中高度礦化最堅硬的組織。 2.牙本質(zhì)(cementum):位于牙釉

3、質(zhì)和牙骨質(zhì)內(nèi)層的淡黃色硬組織它構(gòu)成了牙的主體部分,質(zhì)地不如釉質(zhì)堅硬,比骨組織稍高 。內(nèi)為一空腔,稱髓腔。 3.牙骨質(zhì)(dentin ):是覆蓋在牙根表層的淡黃色硬組織。 4.牙髓( dental pulp):是充滿在髓腔中的疏松結(jié)締組織,組織內(nèi)含豐富的血管、神經(jīng)和淋巴管。正常的牙髓顏色為粉紅色。,(二)剖面觀察 牙體由三種硬組織和一種軟組織組成,.,二、牙齒的分類,(一)根據(jù)牙的形態(tài)及功能分類 食物在口腔內(nèi)經(jīng)過切割、撕裂、搗碎、磨細等咀嚼運動,成為食糜,而以利于消化吸收。牙的形態(tài)和功能是相互適應(yīng)的,故可依次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及磨牙四類。 切牙(俗稱門牙)其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個

4、,鄰面觀牙冠呈楔形,頸部厚而切緣薄。 :切牙主要用來攝取和切斷食物,一般不需要強大的作用力,因而為單根。 尖牙:其位于口角處,上、下、左、右共4個,牙冠鄰面仍為楔形,其特點是切緣上有一突出的牙尖。尖牙為粗壯而長大的單根,俗稱犬齒(虎牙),主要用來穿刺和撕裂食物。 前磨牙:又稱雙尖牙,其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左、右、上、下共8個。牙冠呈立方形,有一個與對頜牙接觸的咬牙合面,其上一般有雙尖,(下頜第二前磨牙有三尖者)。主要是協(xié)助尖牙撕裂食物及協(xié)助磨牙搗碎食物。牙根扁,多為單根,也有分叉者。 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上、下、左、右共12個,牙冠大,呈立方形,有一個與對頜牙寬大的咬牙合面,其上有45個

5、牙尖,結(jié)構(gòu)比較復(fù)雜。磨牙主要功能是磨細食物。一般上頜磨牙為三根,下頜磨牙為雙根,以增加牙的穩(wěn)定性。 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統(tǒng)稱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統(tǒng)稱為后牙。,.,(二)根據(jù)牙在口腔內(nèi)存在的時間分類 根據(jù)牙在口腔內(nèi)存在的時間,可將牙分為乳牙和恒牙兩類。 乳牙:乳牙在口腔內(nèi)的時間為510年。嬰兒在出生后第一次長出的牙為乳牙,一般從出生后6個月開始萌出,至兩歲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顆。兩歲半到六歲左右稱為乳牙列期。六七歲至十二三歲,乳牙逐漸脫落而為恒牙所代替,此期稱為替牙時期或混合牙列期。 恒牙:2832顆。乳牙脫落后的第二副牙列即恒牙,如不出現(xiàn)特殊疾病或意外損傷不會脫落,一旦脫落

6、就不會再長出牙齒代替。第一恒磨牙自胚胎4個月開始發(fā)育,6歲開始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代任何乳牙。1213歲后乳牙全部脫落,從此進入恒牙牙合時期。,.,三、牙的分區(qū),上下頜牙按一定順序緊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個弓形整體,即為牙列。為了簡明地記錄牙的名稱和部位,常以“”符號將上下牙列從右向左分為四區(qū)。符號中的水平線用以區(qū)分上下頜;垂直線表示中線,用以劃分左右。代代表右上頜區(qū),又稱a區(qū); 代表左上頜區(qū),又稱b區(qū);代表代表右下頜區(qū),又稱c區(qū);代表代表左下頜曲,又稱d區(qū)。,a區(qū) 右上區(qū),左上區(qū) b區(qū),c區(qū) 右下區(qū),左下區(qū) d區(qū),上,下,左,右,.,臨床牙位記錄法,(一)部分記錄法 1、乳牙牙位

7、記錄 2、恒牙牙位記錄 (二)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 (三)通用編號,我們平時用到的,.,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18 17 16 15 14 13 12 11,21 22 23 24 25 26 27 28,31 32 33 34 35 36 37 38,48 47 46 45 44 43 42 41,牙的位置用兩位數(shù)字表示:十位數(shù)代表牙列分區(qū),個位數(shù)代表牙。其特點是按順時針分區(qū),牙位從中線向兩側(cè)記錄。恒牙分別用1、2、3、4代表四個區(qū):1代表右上區(qū),2代表左上區(qū),3代表左下區(qū),4代表右下區(qū)。,恒牙編號:,.,乳牙編號:,55 54 53 52 51,61 62 63 64 65,85 84 83

8、82 81,71 72 73 74 75,乳牙分別用5、6、7、8代表四個區(qū):5代表右上區(qū),6代表左上區(qū),7代表左下區(qū),8代表右下區(qū)。,.,四、牙體解剖應(yīng)用名稱與解剖標志,(一)牙體解剖應(yīng)用名稱 中線:平分顱面部為左右兩等分的一條假想垂直線,該線與正中矢狀面一致。 牙體長軸:通過牙體中心的一條假想縱軸。 接觸區(qū)(鄰接區(qū)):牙與牙在鄰面互相接觸的部位,也稱接觸面或接觸點,.,外形高點(height of contour) 牙冠各軸面最突出的部分稱外形高點,所有的外形高點的連線稱為外形高點線,線角 (line angle )軸面角( shaft angle)及點角( point angle ) 牙

9、冠上兩面相交成一線的角稱為線角。兩軸面相交于一線的角稱為軸面角。 牙冠上三面相交所形成的角稱為點角。,.,牙體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 為了明確牙各面上一個部位所在區(qū)域,將牙面分成三等分。如牙冠唇(頰)面及舌面,可分為切(牙合)13、中13、頸13與近中13、中13、遠中13;牙冠鄰面可分為唇(頰)13、中13、舌13;牙根則分為根頸13、根中13、根尖13。 我們平時粘附件的時候就會用到這一塊的知識。,.,(二)牙冠各面的命名,(一)唇面(labial surface)及頰面(buccal surface) 前牙的牙冠接近口唇的一面稱唇面。后牙的牙冠接近頰部的一面稱頰

10、面 (二)舌面(lingual surface)及腭面(palatal surface) 前后牙的牙冠接近舌的一面,統(tǒng)稱為舌面。上頜者又稱為腭面。 (三)近中面(mesial surface)及遠中面(distal surface) 牙與牙相鄰接的兩個面稱為鄰面。牙冠兩鄰面中靠中線較近的一面,稱為近中面;離中 線較遠的一面,稱為遠中面。 (四)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或切嵴 上下頜后牙咬合時發(fā)生接觸的一面,稱為牙合面。前牙無牙合面,切端由切咬功能的嵴,稱為切嵴。,.,(三)牙冠表面解剖標志,()牙冠表面的突起 牙尖:為位于尖牙切端及后牙牙合面上的近似錐體形的顯著突起。 (牙尖

11、的命名依牙尖所分布的位置而定,比如前磨牙的頰尖、舌尖和磨牙的近、遠中舌尖、近、遠中頰尖等。) 結(jié)節(jié):牙冠某部牙釉質(zhì)過分鈣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例如,初萌出的切牙切端有3個未經(jīng)磨耗的結(jié)節(jié),稱為切緣結(jié)節(jié)。) 舌(面)隆突:為前牙(即切牙和尖牙)舌面頸1/3處的半月形釉質(zhì)突起。 嵴:為牙冠表面牙釉質(zhì)形成的長條狀隆起(不同部位,不同名稱)。,切緣結(jié)節(jié),.,嵴的分類,1.切嵴:位于切牙切緣舌側(cè)長條形水平隆起 2.邊緣嵴:位于前牙舌面近遠中邊緣處和后牙的牙合面與軸面相交處的嵴 3.軸嵴:位于牙體的軸面上,從牙尖頂端伸向牙頸部的縱形隆起,1、切嵴 2、軸嵴 4、牙尖嵴 8、頸嵴,.,4.頸嵴:位于前牙唇面和

12、后牙頰面頸1/3處的突起。 5.三角嵴:從后牙牙尖頂端斜向牙合面中央的嵴 6.牙尖嵴:從牙尖頂端分別斜向近、遠中的嵴 7.橫嵴:相對牙尖的兩個三角嵴相連,且橫過牙合面 (主要見于下頜第一前磨牙) 8.斜嵴:牙合面上的兩條三角嵴斜行相連 (此斜嵴是上頜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解剖特征),嵴的分類,.,()牙冠表面的凹陷 溝:牙冠表面的細長凹陷部分,位于牙冠的軸面及牙合面, 介于牙尖和嵴之間,或窩的底部 發(fā)育溝:為生長發(fā)育時,兩個生長葉相連所形成的明顯而有規(guī)則的淺溝 副溝:除了發(fā)育溝以外的任何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溝 裂: 鈣化不全的溝(常為齲齒的好發(fā)部位) 點隙:為幾條發(fā)育溝相交處或溝的末端所形成的點狀凹陷 (此處釉質(zhì)未完全連接,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