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式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機械CAD圖紙)_第1頁
展開式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機械CAD圖紙)_第2頁
展開式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機械CAD圖紙)_第3頁
展開式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機械CAD圖紙)_第4頁
展開式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機械CAD圖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本科機械畢業(yè)設計論文CAD圖紙 QQ 401339828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說明書 設計課題: 二級斜齒圓柱減速器設計 專業(yè)班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設計時間: 工程技術(shù)學院二級斜齒圓柱減速器設計 課程設計任務書姓 名: 專 業(yè): 班 級: 指導教師: 職 稱:課程設計題目: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展開式二級斜齒輪減速器)已知技術(shù)參數(shù)和設計要求:輸送帶的拉力F(KN):2.8KN;滾筒直徑D(mm):300mm;帶速V(m/s):0.8m/s;該裝置連續(xù)單向傳送,載荷較平穩(wěn),室內(nèi)工作,有粉塵,環(huán)境最高溫度35度,輸送帶速度允許誤差5%。兩班制,工作壽命8年(設每年工作300天),四年一次大修

2、,兩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所需儀器設備:支持AutoCAD2007的計算機成果驗收形式:課程設計答辯參考文獻:濮良貴, 紀名剛. 機械設計. 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吳宗澤, 羅圣國.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時間安排第一階段,總體計算和傳動件的參數(shù)計算;第二階段,軸與軸系零件的設計;第三階段,軸、軸系、聯(lián)軸器、鍵的校核;第四階段,零件圖、裝配圖的繪制。指導教師: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工程技術(shù)學院 二級斜齒減速器 課程設計成績評定表專業(yè): 班級: 學號: 姓名: 課題名稱二級展開式圓柱斜齒輪減速器 設計任務與要求設計任務:1.減速器

3、裝配圖一張; 2.零件工作圖2張( 齒輪和軸,同組的同學不能畫相同的零件); 3.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4.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結(jié)束時進行課程設計總結(jié)和答辯。設計要求:1、綜合運用先修課理論,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學習簡單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原理和過程。 3、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訓練。(計算、繪圖、使用技術(shù)資料)。指導教師評語 建議成績: 指導教師:課程小組評定評定成績: 課程負責人: 年 月 日目 錄一、設計任務書.2二、電動機的選擇.5三、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7四、帶的設計計算.9五、傳動件設計計算(齒輪)11六、軸的設計.25七、軸承的校核計算.34八、鍵的選擇校核

4、.36九、箱體及其附件的結(jié)構(gòu)設計.38十、潤滑方式、潤滑油牌號及密封裝置的選擇.41十一、設計總結(jié).42十二、參考資料.44 計算機說明結(jié)果 第一部分 設計任務書一、 設計任務書1,技術(shù)參數(shù):運輸帶拉力F: 1.8kN卷筒轉(zhuǎn)速n:0.8r/s卷筒直徑D:420 mm2,工作條件:間歇工作,載荷平穩(wěn),傳動可逆轉(zhuǎn),啟動載荷為名義載荷的1.25倍。傳動比誤差為5%,兩班制,工作年限8年(每年300個工作日)。二、系統(tǒng)總體方案設計根據(jù)要求及已知條件對于傳動方案的設計可選擇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它能承受較大的載荷且傳動平穩(wěn),能實現(xiàn)一定的傳動比。設計方案: 第二部分 電動機的選擇電動機的選擇:選擇依據(jù)

5、:功率P、轉(zhuǎn)速n1、確定運輸機功率 (1)傳送帶處的功率 KW 已知:輸送帶工作拉力:F=2.8KN 工作速度:V=0.8m/s(2) 確定電動機額定功率電動機所需功率:總效率: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17查得:8級精度齒輪傳動效率1=0.97 V帶傳動效率2=0.96 低速機聯(lián)軸器效率 3=0.98 一軸、二軸、三軸軸承(滾動軸承)效率4=0.99 卷筒傳遞效率5=0.96 由134得: 由131得:w2確定電動機的轉(zhuǎn)速工作機的轉(zhuǎn)速由 已知:V輸送帶帶速(V=0.8m/s) D卷筒直徑(D=300mm)計算得: =50.96r/min 電動機的轉(zhuǎn)速:其中:二級減速器(840) 皮帶(24)則:

6、(16160) (815.368153.6)r/min根據(jù)電動機所需功率:kw、 (815.368153.6)r/min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表12-1Y系列(IP44)電動機的技術(shù)數(shù)據(jù),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00L2S-4,技術(shù)數(shù)據(jù)如下:額定功率: 滿載轉(zhuǎn)速:nm=1430 r/min同步轉(zhuǎn)速:n=1500 r/min 第二部分 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一、 傳動比的分配分配原則:各級傳動尺寸協(xié)調(diào),承載能力接近,兩個大齒輪直徑接近以便潤滑。 =其中: 皮帶傳動比 已知:nm=1430 r/min n=50.96 r/min 則:由設計手冊推薦:展開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1.4,=3

7、則:=3.618,=2.584 二、 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即計算各軸的轉(zhuǎn)速、轉(zhuǎn)矩和功率(1) 各軸轉(zhuǎn)速: 一軸:r/min 二軸:r/min 三軸:r/min(2) 各軸輸入功率: 一軸:kw 二軸:kw 三軸:kw(3) 各軸扭矩: =18.7 一軸: 二軸: 三軸: 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的計算數(shù)值列表如下:軸號功率P扭矩T轉(zhuǎn)速n電動機軸318.71430I軸2.68853850476.67II住2.58187000131.75III軸2.4846448050.99第四部分 帶的設計計算一、已知電動機的功率P=3kw,轉(zhuǎn)速n=1430r/min,帶傳動比=3,每天工作16h。1、 確定計算

8、功率 由機械設計表8-7查得,故 kw2、 選擇V帶類型 根據(jù)和n,由圖8-11選用A型帶。3、 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v 由機械設計表8-6和表8-8取小帶輪的基準直徑=90mm,驗算帶速 v=6.74m/s因為5m/s V 30m/s,故帶速合適計算大帶輪直徑 =270mm根據(jù)表8-8,取=280mm4、 確定V帶的中心距和基準長度 因為 0.7(+) 8、 計算壓軸力 壓軸力的最小值 =第五部分 傳動件齒輪的設計計算1、 高速級減速齒輪設計1、齒輪的材料、精度和齒數(shù)的選擇 因傳動功率不大,轉(zhuǎn)速不高,均用軟齒面,齒輪精度用8級,軟齒面閉式傳動,失效形式為點蝕。兩班制,使用年限為8年

9、(每年按300天算)。 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為40HBS。2、設計計算(1)設計準則: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2)按齒面疲勞強度計算: 由機械設計中 式10-21: (3) 初定齒數(shù)比u和大小齒數(shù)以及螺旋角 初定齒數(shù)比 根據(jù)已知:, 選小齒輪的齒數(shù)為 24,則大齒輪齒數(shù)為 =422=76,初選螺旋角。(4)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初選載荷系數(shù); (b)計算小齒輪傳遞的扭矩:=54000Nmm(c)已知 ,=76 由機械設計P215圖10-26查得:=0.78, =0.

10、87 得:=+=1.65(d)由機械設計P217圖10-30查得:區(qū)域系數(shù) (e)由機械設計P205表10-7查得:齒寬系數(shù) (f)由機械設計P201表10-6查得:材料彈性影響系數(shù)(g)由機械設計P209圖10-21d查得: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的極限 ,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h)由機械設計P206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 (i)由機械設計P207圖10-19取解除疲勞系數(shù): , (j)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P205式10-12得: 則許用應力 (5) 計算(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中較小的值 =44.4mm(b)計算

11、圓周速度 (c)計算齒寬 =44.4mm(d)計算齒寬與齒高之比 模數(shù) 1.8mm 齒高 =4.04mm 10.99(e)計算縱向重合度 =1.903(f)計算載荷系數(shù)K 根據(jù)v=1.11m/s,8級精度,由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1.08=vK 小齒輪相對于支撐非對稱布置時,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 ,由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 由機械設計P198圖10-13查得:6.1=bFK 由機械設計P195表10-3查得: 故載荷系數(shù) 2.41=baFFVAKKKKK (g)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由式10-10a (h)計算模數(shù)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計算 由式10-17: 1)確定計算參數(shù)

12、 (a計算載荷系數(shù) 2.66 (b)根據(jù)縱向重合度 由圖10-28查得; 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 (c)計算當量齒數(shù) 26.27 95.24 (d)查取齒形系數(shù) 由表10-5查得:2.65,2.206 (e)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表10-5查得;1.58 , 1.777 (f)由圖1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g)由圖10-18取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 0.85, (h)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由機械設計P205式10-13得: 364.29MPa 282.86MPa (i)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取其較大值計算模數(shù) 0.01149359, 0.01385867 比

13、較之后取 (2) 設計計算 法向模數(shù) 對比計算結(jié)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即,已可以滿足彎曲強度,但是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mm。來計算應有模數(shù),于是有:24.7。 取,則。 4)幾何尺寸計算 (a)計算中心距 , 將中心圓整為119mm. (b)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因角變化不大,故參數(shù)、等不必修正。 (c)計算大、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51.7mm 186.2mm (d)計算齒輪寬度 51.7mm 根據(jù)機械設計p205,將小齒輪寬度在圓整后加寬510mm。 則:mm, mm。2、 低速級減速齒輪設計1、齒輪

14、的材料、精度和齒數(shù)的選擇 因傳動功率不大,轉(zhuǎn)速不高,均用軟齒面,齒輪精度用8級,軟齒面閉式傳動,失效形式為點蝕。兩班制,使用年限為8年(每年按300天算)。 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為40HBS。2、設計計算(1)設計準則: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2)按齒面疲勞強度計算: 由機械設計中P218式10-21: (3)初定齒數(shù)比u和大小齒數(shù)以及螺旋角 初定齒數(shù)比 根據(jù)已知:, 選小齒輪的齒數(shù)為 ,則大齒輪齒數(shù)為 =2.58424=62,初選螺旋角。(4)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 (a)

15、初選載荷系數(shù); (b)計算小齒輪傳遞的扭矩:=187000Nmm(c)已知 ,=62 由機械設計P215圖10-26查得:=0.78, =0.85 得:=+=1.63(d)由機械設計P217圖10-30查得:區(qū)域系數(shù) (e)由機械設計P205表10-7查得:齒寬系數(shù) (f)由機械設計P201表10-6查得:材料彈性影響系數(shù)(g)由機械設計P209圖10-21d查得: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的極限 ,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h)由機械設計P206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 (i)由機械設計P207圖10-19取解除疲勞系數(shù): , (j)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安

16、全系數(shù)S=1 由機械設計P205式10-12得: 則許用應力 (6) 計算(a)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中較小的值 =68.75mm(b)計算圓周速度 (c)計算齒寬 =68.75mm(d)計算齒寬與齒高之比 模數(shù) =2.78 齒高 =6.25mm 11(e)計算縱向重合度 =1.903(f)計算載荷系數(shù)K 根據(jù)v=0.47m/s,8級精度,由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1.03=vK 小齒輪相對于支撐非對稱布置時,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 ,由表10-2查得:使用系數(shù) 由機械設計P198圖10-13查得:6.1=bFK 由機械設計P195表10-3查得: 故載荷系數(shù) 2.31=baFFVAKKKKK (

17、g)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由式10-10a (h)計算模數(shù) (4) 按齒根彎曲強度計算 由式10-17: 1)確定計算參數(shù) (a計算載荷系數(shù) 2.54 (b)根據(jù)縱向重合度 由圖10-28查得; 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 (c)計算當量齒數(shù) 26.27 67.87 (d)查取齒形系數(shù) 由表10-5查得:2.65,2.272 (e)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表10-5查得;1.58 , 1.734 (f)由圖1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g)由圖10-18取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 0.88, (h)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由機械設計P205式10-13得: 3

18、77.14MPa 289.29MPa (i)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取其較大值計算模數(shù) 0.011102, 0.013618 比較之后取 (3) 設計計算 法向模數(shù) 對比計算結(jié)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即,已可以滿足彎曲強度,但是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mm。來計算應有模數(shù),于是有:30.16。 取,則。 4)幾何尺寸計算 (a)計算中心距 , 將中心圓整為139mm. (b)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因角變化不大,故參數(shù)、等不必修正。 (c)計算大、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77.2mm 226.68mm (d)計

19、算齒輪寬度 77.2mm 根據(jù)機械設計p205,將小齒輪寬度在圓整后加寬510mm。 則:mm, mm。第六部分 軸的設計1、 高速級軸的設計與校核 1、已知軸I傳遞效率,轉(zhuǎn)速,轉(zhuǎn)矩 =2.688kw, =476.67r/min =53854Nmm 2、求作用在齒輪I上的力: 齒輪I的分度圓直徑=51.7mm 2083N 784.3N 550.44N 3、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按機械設計P370式15-2初步估計軸的最小直徑 選取材料為45鋼,調(diào)制處理,根據(jù)表15-3(P370),取 20.83mm 軸上開一個鍵槽,軸徑增大6%。 19.94mm 4、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1)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

20、。(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3)初選深溝球軸承,其型號為6206,內(nèi)徑為30mm,基本尺寸為。(4)軸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帶輪采用平鍵連接。由機械設計表6-1 查得平鍵截面,鍵長。(5) 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 由機械設計表1-27,取軸端倒角為。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畫出軸的結(jié)構(gòu)簡圖,如下:5、 求軸上載荷 已知: 083N, 784.3N, 550.44N。 設該軸齒輪軸的旋向式左旋。 , 由材料力學知識得: 水平支反力:,。 垂直支反力 , 合成彎矩: 6、按彎扭合成應力,由于扭轉(zhuǎn)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應力(P373)。取,計算軸的應力: 8.02MPa 前方已選定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

21、處理,由表15-1查得,由于,故安全。二、中間軸的設計與校核 1、已知軸I傳遞效率,轉(zhuǎn)速,轉(zhuǎn)矩 =2.58kw, =131.75 r/min =187000 Nm 2、求作用在齒輪上的力: 高速大齒輪的分度圓直徑=186.2mm,低速小齒輪分度圓直徑=77.2mm 2008.593N 756.15N 530.693N 4844.56N 1815.68N 1189.85N 3、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按機械設計P370式15-2初步估計軸的最小直徑 選取材料為45鋼,調(diào)制處理,根據(jù)表15-3(P370),取 30.19mm 軸上開兩個鍵槽,軸徑增大10%。 35.235mm 4、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1

22、)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3)初選深溝球軸承,其型號為6207,內(nèi)徑為35mm,基本尺寸為。(4)軸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齒輪1采用平鍵連接。由機械設計表6-1 查得平鍵截面,鍵長。齒輪2采用平鍵連接。由機械設計表6-1 查得平鍵截面,鍵長(6) 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 由機械設計表1-27,取軸端倒角為。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畫出軸的結(jié)構(gòu)簡圖,如下:6、 求軸上載荷 已知: 2008.593N, 756.15N,530.693N 4844.56N, 1815.68N,1189.85N , 由材料力學知識得: 水平支反力:,。 垂直支反力:, , 合成彎矩:

23、處理,由表15-1查得,由于,故安全。三、低速級軸的設計與校核 1、已知軸I傳遞效率,轉(zhuǎn)速,轉(zhuǎn)矩 =2.48kw, =50.99r/min =464480Nmm 2、求作用在齒輪上的力: 齒輪的分度圓直徑=200.8mm 4626.295N 1733.88N 1136.24N 3、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按機械設計P370式15-2初步估計軸的最小直徑 選取材料為45鋼,調(diào)制處理,根據(jù)表15-3(P370),取 40.88mm 因為輸出軸最小直徑安裝在聯(lián)軸器處,應選與聯(lián)軸器孔相適應,故需選出聯(lián)軸器的型號:聯(lián)軸器的計算轉(zhuǎn)矩,查表14-1,取故 =629.65Nm按計算轉(zhuǎn)矩應小于聯(lián)軸器公稱轉(zhuǎn)矩的條件

24、,查手冊,選用LT8型彈性套柱銷聯(lián)軸器,半聯(lián)軸器孔徑d=40mm,軸管長=84mm 4、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1)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3)初選深溝球軸承,其型號為6209,內(nèi)徑為45mm,基本尺寸為。(4)軸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齒輪采用平鍵連接。由機械設計表6-1 查得平鍵截面,鍵長。(7) 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 由機械設計表1-27,取軸端倒角為。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畫出軸的結(jié)構(gòu)簡圖,如下:7、 求軸上載荷 已知: 4626.295N, 1733.88N, 1136.24N。 , 由材料力學知識得: 水平支反力:,。 垂直支反力:, 合成彎矩: 6、按彎

25、扭合成應力,由于扭轉(zhuǎn)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應力(P373)。取,計算軸的應力: 17.6MPa前方已選定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處理,由表15-1查得,由于,故安全。第七部分 軸承的選擇及校核1、 高速軸軸承的選擇及校核 1、選用深溝球軸承6206,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P64得基本額定動載荷 2、軸承的徑向力計算: 軸承1 1217.97N 軸承2 1792.391N 因為 ,以軸承2為校核對象 Pr=1972.391N 由于課程要求四年一次大修,故壽命要求符合條件,所選軸承合適。2、 中間軸軸承的選擇及校核 1、選用深溝球軸承6207,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P64得基本額定動載荷 2、軸承的徑向力

26、計算: 軸承1 3268.182N 軸承2 3758.825N 因為 ,以軸承1為校核對象 Pr=3171.84N 由于課程要求四年一次大修,故壽命要求符合條件,所選軸承合適。第八部分 鍵的選擇與校核1、 高速軸上鍵的選擇與校核 選用普通圓頭平鍵,根據(jù),由表6-1得,鍵的尺寸:,鍵長。鍵的強度校核: 其中:,d軸的直徑, L鍵的工作長度則:。鍵的材料為鋼,查表6-2(P106),。由于,則鍵的強度足夠。2、 中間軸上鍵的選擇與校核 1、鍵1的選擇與校核 選用普通圓頭平鍵,根據(jù),由表6-1得,鍵的尺寸:,鍵長。鍵的強度校核: 其中:,d軸的直徑, L鍵的工作長度則:。鍵的材料為鋼,查表6-2(P

27、106),。由于,則鍵的強度足夠。 2、鍵2的選擇與校核 選用普通圓頭平鍵,根據(jù),由表6-1得,鍵的尺寸:,鍵長。鍵的強度校核: 其中:,d軸的直徑, L鍵的工作長度則:。鍵的材料為鋼,查表6-2(P106),。由于,則鍵的強度足夠。3、 低速軸上鍵的選擇與校核 1、鍵1的選擇與校核 選用普通圓頭平鍵,根據(jù),由表6-1得,鍵的尺寸:,鍵長。鍵的強度校核: 其中:,d軸的直徑, L鍵的工作長度則:。鍵的材料為鋼,查表6-2(P106),。由于,則鍵的強度足夠。 2、鍵2的選擇與校核 選用普通圓頭平鍵,根據(jù),由表6-1得,鍵的尺寸:,鍵長。鍵的強度校核: 其中:,d軸的直徑, L鍵的工作長度則:。

28、鍵的材料為鋼,查表6-2(P106),。由于,則鍵的強度足夠。第九部分 箱體及附件設計的設計一、箱體設計減速器箱體的主要結(jié)構(gòu)尺寸名稱符號計算公式數(shù)據(jù)箱座壁厚8箱蓋壁厚8箱蓋凸緣厚度12箱座凸緣厚度12箱座底凸緣厚度20地腳螺釘直徑M20地腳螺釘數(shù)目4軸承旁連接螺栓直徑M15蓋與座連接螺栓直徑M12連接螺栓的間距175軸承端蓋螺釘直徑M10視孔蓋螺釘直徑M8定位銷直徑10至外箱壁距離見表11-216至凸緣邊緣距離見表11-214軸承旁凸臺半徑凸臺高度根據(jù)低速級軸承座外徑確定外箱壁至軸承座端面距離12大齒輪頂圓與內(nèi)箱壁距離12齒輪端面與內(nèi)箱壁距離22箱蓋、箱座肋厚139軸承端蓋外徑108軸承旁連接

29、螺栓距離盡量靠近,一般取108鑄造過渡尺寸見表1-382注:1、多級傳動時,a取低速級中心距;2、焊接箱體的箱壁厚度約為鑄造箱體壁厚的0.70.8倍。二、視孔和視孔蓋視孔用于檢查傳動件的齒和情況,潤滑狀態(tài),接觸斑點及齒側(cè)間隙,還用于注入潤滑油。視孔蓋可用于軋制鋼板或鑄鐵制成,它和箱體之間應加低質(zhì)密封墊圈,以防止漏油。由設計手冊查得:(P161),。蓋厚,8孔,。三、通氣孔 通氣孔用于通氣,使箱內(nèi)外氣壓一致,已避免由于減速器運轉(zhuǎn)時箱體內(nèi)氣壓升高,內(nèi)壓增大,從而引起箱內(nèi)潤滑油的滲漏。通常在箱體頂部裝設通氣器。由機械設計手冊表11-5查得:取,四、放油螺塞為了排出污油和清潔劑,應在箱體底部,油池的最低位置處于侵放油孔。放油螺塞和箱體接合間應加防漏油的墊圈。由設計手冊查得:d五、油面指示器(油標) 油面指示器用來檢查減速器內(nèi)油池油面的高低,以保證油池內(nèi)有適當?shù)挠土?,一般在箱體便于觀察,油面較穩(wěn)定的部位。裝設油面指示器。根據(jù)設計手冊表7-10查得,選取桿式油標。參數(shù)如下:,。 第十部分 潤滑方式、潤滑油牌號及密封裝置的選擇 采用脂潤滑,由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