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D-SCDMA系統(tǒng)概述,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客服中心,培訓中心,DTM PX 016.004-V3.0.0,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此頁為版權聲明頁,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課程目標,了解TD-SCDMA的基本原理 了解TD-SCDMA的物理層技術 了解TD-SCDMA的技術優(yōu)勢 參考書目: 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與標準,李世鶴著,人民郵電出版社 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信令及 實現(xiàn) ,李小文等著,人民郵電出版社 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tǒng),彭木根等著,機械工業(yè)出版社,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D-SCDMA系統(tǒng)
2、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3 TD-SCDMA物理層,4 TD-SCDMA關鍵技術,5 TD-SCDMA應用優(yōu)勢,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D-SCDMA:TDD的雙工工作方式 系統(tǒng)無須對稱上下行頻段 靈活調(diào)整上下行時隙轉換點 便于提供非對稱業(yè)務,TD-SCDMA系統(tǒng)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TD-SCDMA 智能天線(Smart Antenna) 同步CDMA(Synchronous CDMA) 軟件無線電(Software Radio),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D-SCDMA 擴頻調(diào)制 碼分多址,TD-SCDMA系統(tǒng)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9,大唐移動 版權所
3、有,TD-SCDMA系統(tǒng)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用戶通過被分配的頻率、時隙和碼字來區(qū)分,1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是集CDMA、TDMA、FDMA、SDMA優(yōu)勢于一體、系統(tǒng)容量大、頻譜利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移動通信技術。 它采用了智能天線、聯(lián)合檢測、上行同步、接力切換、動態(tài)信道分配、低碼片速率、自適應功率調(diào)整等技術。,TD-SCDMA系統(tǒng)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Time Division Duplex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1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練習,TDD和TDMA的區(qū)別是什么? TD-SCDMA的用戶是通過哪些因素在空中
4、區(qū)分的?,1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D-SCDMA系統(tǒng)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3 TD-SCDMA物理層,4 TD-SCDMA關鍵技術,5 TD-SCDMA應用優(yōu)勢,1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1網(wǎng)絡結構簡介 2.2 Iu接口簡介 2.3 Iub接口簡介 2.4 Uu接口簡介,TD-SCDMA系統(tǒng)概述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1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1 網(wǎng)絡結構簡介,CN,RNC,RNC,Node B,Node B,Node B,Node B,Iu,Iu,Iub,Iub,Iub,Iub,Iur,UE,Uu,Uu,RNS
5、,RNS,1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1 網(wǎng)絡結構簡介,UTRAN通用協(xié)議模型,1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1網(wǎng)絡結構簡介 2.2 Iu接口簡介 2.3 Iub接口簡介 2.4 Uu接口簡介,TD-SCDMA系統(tǒng)概述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1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CN,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RNC,Node B,Node B,Iu-CS,Iub,Iub,RNS,CS Domain,PS Domain,BC Domain,Iu-PS,Iu-BC,Iu接口邏輯結構分為三種: 1、與CN的CS域連接的Iu-CS接口; 2、與CN
6、的PS域連接的Iu-PS接口; 3、與CN的BC域連接的Iu-BC接口;,1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MTP-3B,SSCF-NNI,SSCOP,AAL5,ATM,Physical Layer,Q.2150.1,MTP3B,SSCF-NNI,SSCOP,AAL5,Q.2630.2,Control Panel,User Panel,Radio Network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 Control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
7、r Layer,AAL2,Iu UP,RANAP,SCCP,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r Layer,1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MTP-3B,SSCF-NNI,SSCOP,AAL5,ATM,Physical Layer,Control Panel,User Panel,Radio Network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 Control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r Layer,AAL5,Iu
8、UP,RANAP,SCCP,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r Layer,GTP-U,UDP,IP,2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IP,AAL5,ATM,Physical Layer,SABP Panel,Radio Network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SABP,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r Layer,TCP,2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功能-RANAP,RAB 管理功能 (Overall RAB Management) Iu復位與釋放(Iu Re
9、set / Release) 尋呼(Paging) 層三消息直傳,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RANAP主要實現(xiàn)在RNC和CN之間通過對高層協(xié)議的封裝和承載為上層業(yè)務提供信令傳輸功能; 無線網(wǎng)絡層控制面協(xié)議與底層承載無關;,RAB是建立在UE和CN之間的,是接入層向非接入層提供的,用于在UE和CN之間傳遞用戶數(shù)據(jù);,2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功能-ALCAP 接入鏈路控制應用部分:主要對無線網(wǎng)絡層的命令,如建立、保持和釋放數(shù)據(jù)承載作出反應,實現(xiàn)對用戶面AAL2連接的動態(tài)建立、維護、釋放和控制等功能。,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ALCAP
10、協(xié)議包含兩部分: Q.2630.2 (AAL2 Connection Signaling)動態(tài)地在Iu接口上建立和釋放AAL2連接、分配和取消AAL2資源。 Q.2150.1 (AAL2 STC)是基于寬帶MTP的AAL2信令傳送轉換器,STC的作用:透傳、業(yè)務可用性報告、擁塞報告,根據(jù)上層有關參數(shù)的信息完成鏈路選擇功能。,2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功能-Iu鏈路管理 Iu信令鏈路管理 ATM虛擬連接管理 AAL2連接建立和釋放功能 AAL5管理功能 GTP-U隧道管理 緩沖區(qū)的管理,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2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功能-用戶平面管
11、理 IuUP幀協(xié)議模式選擇 IuUP幀協(xié)議初始化,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IuUP協(xié)議的主要用途是在Iu接口傳遞RAB相關的數(shù)據(jù)。 IuUP協(xié)議包括兩種模式:透明模式和支持模式。 透明模式用于實時性不高的業(yè)務,支持模式用于實時業(yè)務。,2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功能-移動性管理 位置信息更新 切換和重定位功能 觸發(fā)尋呼,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2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功能-數(shù)據(jù)保密 無線接口加密 密鑰管理 用戶識別保密 Iu接口功能-數(shù)據(jù)完整性 完整性檢查 完整性鑰管理,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
12、2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功能-業(yè)務和網(wǎng)絡接入功能 CN信令數(shù)據(jù)傳遞 到CN的未確認數(shù)據(jù)的數(shù)據(jù)量報告 UE相關事件和活動的跟蹤 位置報告,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Iu接口功能-協(xié)調(diào)功能 CN域間的尋呼協(xié)調(diào),2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接口相關協(xié)議,3GPP 25.410、25.411、25.412、25.413、25.414、25.415 ATM相關協(xié)議 Q2150.1、 Q2630.2 七號信令相關協(xié)議 SCCP、MTP3B、SSCOP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2 Iu接口簡介,2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1網(wǎng)絡結構簡介 2.2 Iu接口簡
13、介 2.3 Iub接口簡介 2.4 Uu接口簡介,TD-SCDMA系統(tǒng)概述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3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3 Iub接口簡介,SSCOP,AAL5,ATM,Physical Layer,Q.2150.2,SSCF-UNI,SSCOP,AAL5,Q.2630.2,Control Panel,User Panel,Radio Network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 Control Layer,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r Laye
14、r,AAL2,FP,NBAP,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r Layer,SSCF-UNI,3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b接口功能,Iub 傳輸資源的管理 Node B的邏輯OM 實現(xiàn)特定OM傳輸 系統(tǒng)信息管理 公共信道/專用信道/共享信道的業(yè)務管理 定時和同步管理,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3 Iub接口簡介,NBAP協(xié)議的主要功能包括Node B邏輯操作維護功能以及專用NBAP功能。 Node B邏輯操作維護功能主要包括小區(qū)、公共信道的建立、重配置和釋放,以及小區(qū)和Node B相關的一些測量控制,還有一些故障管理功能,如資源的閉塞、解閉塞、復位等。 專用
15、NBAP功能主要包括無線鏈路的增加、刪除和重配置;無線鏈路相關測量的初始化和報告、無線鏈路故障管理等功能。,3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ub接口相關協(xié)議,3GPP 25.430、 25.431、 25.432、 25.433、 25.434、 25.435 ATM Q2630.2、 Q2150.2 其他 SSCOP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3 Iub接口簡介,3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1網(wǎng)絡結構簡介 2.2 Iu接口簡介 2.3 Iub接口簡介 2.4 Uu接口簡介,TD-SCDMA系統(tǒng)概述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3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
16、.4 Uu接口簡介,RRC,MAC,Physical Layer,RLC,RLC,RLC,RLC,RLC,RLC,RLC,RLC,PDCP,PDCP,BMC,Control,Control,Control,Control,NAS,AS,Radio Bearer,Control Panel Signaling,User Panel Information,Layer 2,Layer 3,Layer 1,Logical Channel,Transport Channel,3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Uu接口功能,空閑模式下: PLMN網(wǎng)絡的選擇和重選; 小區(qū)選擇和重選; 位置登記; 監(jiān)視尋呼信息;,
17、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4 Uu接口簡介,3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連接狀態(tài)和轉移狀態(tài)下 無線資源分配 RRC連接移動性管理 RRC連接管理 無線承載控制 UE測量 系統(tǒng)信息的讀取和更新 移動性管理 連接管理,Uu接口功能,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4 Uu接口簡介,3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邏輯信道:MAC子層向RLC子層提供的服務,它描述的是傳送什么類型的信息; 傳輸信道:物理層向高層提供的服務,它描述的是如何在空中接口上傳送信息; 物理信道:承載傳輸信道的信息;,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4 Uu接口簡介-信道類型,3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廣播控制BCCH,尋
18、呼控制PCCH,公共控制CCCH,專用控制DCCH,共享信道控制SHCCH,控制信道CCH,專用業(yè)務DTCH,公共業(yè)務CTCH,業(yè)務信道TCH,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4 Uu接口簡介-邏輯信道,3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Uu接口相關協(xié)議,3GPP 25.1、25.2、25.3 25.331:Radio Access networks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s,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 2.4 Uu接口簡介,4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D-SCDMA系統(tǒng)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2 TD-SCDMA網(wǎng)
19、絡結構,3 TD-SCDMA物理層,4 TD-SCDMA關鍵技術,5 TD-SCDMA應用優(yōu)勢,4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3.2 物理層幀/時隙結構,3.3 信道編碼與復用,3.4 擴頻與調(diào)制,3.5 物理層過程,4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傳輸信道分類 DCH:Dedicated CHannel 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 FACH:Forward Access Channel BCH:Broadcast CHannel PCH:Paging CHannel D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
20、l USCH:Uplink Shared Channel,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4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RACH:隨機接入信道 上行公共傳輸信道 用途: 上行同步的建立 傳輸一些數(shù)據(jù)量有限的用戶數(shù)據(jù) 映射競爭信道,不存在物理層復用 單一傳輸格式,不需要TFCI,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4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FACH:快速接入信道 下行公共傳輸信道 作用: 響應RACH 傳送一些短的用戶數(shù)據(jù) 可以與PCH復用,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4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BCH:廣播信道 下行公共傳輸信道 用途
21、:承載系統(tǒng)廣播信息 傳輸塊固定246bit 不存在物理層復用,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4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PCH:尋呼信道 下行公共傳輸信道 作用:攜帶用戶的尋呼信息 可以與FACH復用為CCTrCH,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4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DSCH/USCH:下行/上行共享信道 公共傳輸信道 DSCH: 用于為一個或多個用戶傳送數(shù)據(jù) 總與DCH或FACH共存 可以復用成CCTrCH USCH: 可由多個用戶分時共享,也可獨立存在 一般與DCH或RACH共存 可以復用成CCTrCH,3 TD-SCDMA物理層3.1 傳
22、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4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DCH:專用信道 專用傳輸信道 攜帶歸用戶專有的實時和非實時數(shù)據(jù) 配置后,由用戶獨占使用 可復用成CCTrCH,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4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傳輸信道與物理信道的映射,PCH和FACH可以在物理層編碼組合生成CCTrCH; BCH不能進行自身組合; RACH不能進行自身組合; 其他的傳輸信道數(shù)據(jù)只能進行自身組合;,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5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物理層處于無線接口協(xié)議模型最底層,它提供物理介質(zhì)中比特流傳輸所需要的所有功能; 物理層通過MAC子層的傳輸信道
23、實現(xiàn)向上層提供數(shù)據(jù)傳輸服務; 物理層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編解碼、擴頻調(diào)制和解擴解調(diào)、閉環(huán)功率控制等。,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5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1 傳輸信道與層間參數(shù),3.2 物理層幀/時隙結構,3.3 信道編碼與復用,3.4 擴頻與調(diào)制,3.5 物理層過程,5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幀結構,5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幀結構,5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子幀結構,TS0,TS5,TS6,TS1,TS2,TS3,TS4,Sub Frame 5ms (
24、6400Chip),DwPTS (96Chips),GP (96Chinps),UpPTS (160Chips),Switching Point,Switching Point,(864Chips),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幀結構,5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DwPTS 用于下行同步和小區(qū)初搜; 32組不同的SYNC_DL碼,每個小區(qū)用1個SYNC_DL碼,由網(wǎng)絡規(guī)劃確定; 對SYNC_DL碼(DwPCH)不進行擴頻、加擾操作; DwPCH需全小區(qū)覆蓋,不進行波束賦形; DwPCH以恒定功率發(fā)射,不進行功率控制; DwPCH的發(fā)射功率由網(wǎng)絡規(guī)劃確定,由高層(RRC層)指示,3 T
25、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1),5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GP 96 Chips保護時隙,時長75us 用于下行到上行轉換的保護 在小區(qū)搜索時,確保DwPTS可靠接收,防止干擾UL工作 在隨機接入時,確保UpPTS可以提前發(fā)射,防止干擾DL工作,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2),5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UpPTS 用于建立上行初始同步和隨機接入; 整個系統(tǒng)共有256個不同的SYNC_UL碼,分成32個碼組,對應32個SYNC_DL碼; 對SYNC-UL碼(UpPCH)不進行擴頻、加擾操作; UpPCH信道是否需波束賦形,由Node B從UE上行信號中獲
26、得的初始波束賦形參數(shù)決定; UpPCH信道的發(fā)射功率,在上行同步階段,由UE按照開環(huán)功控算法計算初始發(fā)射功率。,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3),5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S0 在TD-SCDMA系統(tǒng)中,TS0可認為是特殊時隙: P-CCPCH ( BCH)必須分配在TS0; PICH、PCH信道安排在TS0; 對TS0上的信道不進行功率控制; TS0上的信道進行全小區(qū)覆蓋,除了FACH信道外不進行波束賦形。,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4),5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常規(guī)時隙 在TS1TS6業(yè)務時隙可以安排: 公共信道(包括共享信道); 專用信道
27、; 分成了4個域:兩個數(shù)據(jù)域、一個訓練序列域(Midamble)和一個用作時隙保護的空域(GP) 需要進行擴頻、加擾操作; 可以波束賦型,對用戶定向發(fā)射接收; 需要功率控制。,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5),6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常規(guī)時隙 Data域: 需進行擴頻、加擾、調(diào)制等操作; 攜帶MAC層的用戶數(shù)據(jù); 攜帶的L1控制命令作為數(shù)據(jù)部分,進行相同的擴頻、加擾、調(diào)制等操作; 每一數(shù)據(jù)域所能承載的數(shù)據(jù)符號數(shù)(S)與擴頻因子(SF)的關系為:SSF352chip; 上行方向SF可取1、2、4、8、16;下行方向1、16。,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
28、構(5),6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Data域:帶有L1控制信息_TFCI,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5),6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Data域帶有L1控制信息_SS、TPC,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5),6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Midamble碼 由128chip的基本Midamble生成 用途: 上、下行信道估計; 功率測量; 上行同步保持。,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5),6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Midamble碼生成與分配 查表:基本Midamble碼:mp(128個); 長度周期性擴展: 最大長度:imax
29、Lm(K1)W 得到新的序列:m(m1mpmimax) m的前P(128)個元素與基本Midamble碼的矢量相同,后面的n(P + 1) imax個元素重復mp的前n個元素; 碼分配:時隙中第k個用戶的Midamble碼為:mi+(K-k)w ; i=1Lm;k=1K,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5),6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Midamble碼生成與分配,K4 WP/K=128/4=32 imax=240 新序列( m1 , m128 , m1 , m112 ),3 TD-SCDMA物理層3.2 物理層時隙結構(5),6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物理信道分類 DPCH:
30、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UL 如果SIRestSIRtarget,則要發(fā)射的TPC命令設置為”up”。 UE側執(zhí)行TPC比特的軟判決。 TPC為“Down”: 減小一個功控步長; TPC為“Up”: 增加一個功控步長。,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上行鏈路功率控制,9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下行鏈路功率控制,9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隨機接入,Node B,UE,DL Synchronization,UpPTS,FPACH,RACH,FACH,UE捕捉
31、DwPTS; 讀取BCH,UE選擇SYNC_UL;以估算時間和功率發(fā)送,NB檢測到SYNC_UL;回送時間和功率調(diào)整量,調(diào)整定時和功率,發(fā)送隨機接入請求,RNC,指配信道;繼續(xù)完成接入過程和鑒權,9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隨機接入(下行同步),DwPTS搜索,UE通過與接收到的PN序列中的SYNC_DL進行匹配,確定與某一個小區(qū)的DwPTS同步;,識別擾碼和基本Midamble,控制復幀同步,讀取BCH消息,UE通過試探確定P-CCPCH采用的(基本)Midamble碼,進而確定擾碼;,控制復幀由DwPTS上的QPSK符號序列定位,UE通過N個連續(xù)
32、DwPTS檢測BCH主信息塊的位置,實現(xiàn)控制復幀同步;,UE讀取小區(qū)的一個或多個BCH上的廣播信息,完成小區(qū)搜索過程;,9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隨機接入(上行同步),上行同步準備,UE與小區(qū)建立下行同步;,上行同步建立,上行同步保持,UE從8個已知的SYNC_UL中隨機選擇一個根據(jù)估計的定時和功率發(fā)射;Node B根據(jù)檢測到的SYNC_UL碼,在FPACH中回送定時和功率控制信息;,Node B測量同一時隙不同UE的Midamble碼估計UE發(fā)射定時偏移和功率,在下一個下行時隙發(fā)送SS和TPC命令;,9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Node B測量接收
33、的SYNC-UL時間的偏差UpPCHPOS ,在FPACH上發(fā)射。 PRACH開始時間TTX-PRACHTTX-PRACH= TRX-PRACH (UpPCHADV+UpPCHPOS128*Tc)其中TTX-PRACH 是相對UE時間的PRACH發(fā)射開始時間。結果表示為1/8chip的整數(shù)倍。,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上行閉環(huán)同步控制,9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使用DPCH和PUSCH的符號SS命令。 Node B連續(xù)測量UE時間,并在每個子幀發(fā)送必要的SS命令。 UE接收到SS命令后,每經(jīng)過M子幀,對其發(fā)射時間進行一次調(diào)整,步長為k/8個chip或者不調(diào)整。其中M(18
34、)和k(18)的缺省值通過BCH廣播。M和k的數(shù)值也可以在呼叫建立時調(diào)整?;蛘咴诤艚兄蠳ode B通知UE。 QPSK 下SS 編碼:,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上行閉環(huán)同步控制,9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物理層測量(UE側),10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3 TD-SCDMA物理層3.5 物理層過程-物理層測量(UTRAN側),10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練習,傳輸信道的信息是如何映射到物理信道并發(fā)送出去的? TD-SCDMA系統(tǒng)中碼資源有幾種類型?他們的數(shù)量和碼長各是多少?他們之間的關系? 哪些物理信道沒有對應的傳輸信道?為什
35、么? Midamble碼的作用? 如何描述物理層的隨機接入過程?,10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D-SCDMA系統(tǒng)概述,1 時分雙工與擴頻,2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3 TD-SCDMA物理層,4 TD-SCDMA關鍵技術,5 TD-SCDMA應用優(yōu)勢,10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4.2 智能天線技術,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4.4 上行同步和功控技術,4.5 接力切換技術,4.6 動態(tài)信道分配技術,4.1 TDD技術,10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易于使用非對稱頻段,無需具有特定雙工間隔的成對頻段,靈活配置時隙,優(yōu)化頻譜效率,有利于智能天線技術實現(xiàn),無需笨重的射
36、頻雙工器,基站小成本低,4 TD-SCDMA關鍵技術 4.1 TDD技術,10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4.4 上行同步和功控技術,4.5 接力切換技術,4.6 動態(tài)信道分配技術,4.1 TDD技術,4.2 智能天線技術,10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智能天線技術: 能量可指向小區(qū)內(nèi)激活狀態(tài)的移動UE; 通信中的移動終端在小區(qū)內(nèi)處于受跟蹤狀態(tài);,普通天線技術: 能量分布于整個小區(qū); 小區(qū)內(nèi)通信終端均相互干擾,此干擾是CDMA系統(tǒng)容量受限的主要原因;,10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
37、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天線陣,1、設備冗余度提高; 2、補償信號衰落,提高接收靈敏度;,波束賦形,EIRP提高,1、降低多用戶干擾,提高系統(tǒng)容量; 2、可用于用戶定位和越區(qū)切換;,1、降低基站發(fā)射功率,降低成本; 2、提高小區(qū)覆蓋半徑;,10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信道估計,聯(lián)合檢測,上行數(shù)據(jù),DOA估計,賦形權值生成,下行賦形,下行數(shù)據(jù),多RF通道收發(fā)信機系統(tǒng),10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智能天線總增益(Node B發(fā)射) 發(fā)射天線增益: 8dBi/15dBi 陣列天線增益: 7dB(=10lg6) 波束賦形增益: 8dB(69
38、dB),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智能天線總增益(Node B接收) 接收天線增益: 8dBi/15dBi 陣列天線增益: 7dB(=10lg6) 波束賦形增益: 8dB(69dB),智能天線總增益(UE接收) 接收天線增益: 2dBi 陣列天線增益: 0dB 波束賦形增益: 0dB,智能天線總增益(UE發(fā)射) 發(fā)射天線增益: 2dBi 陣列天線增益:0dB 波束賦形增益: 0dB,11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數(shù)學模型(以接收為例) ; 輸入信號X(t)是多個用戶的多徑信號的疊 加 加權網(wǎng)絡W(t)的調(diào)整,可以實現(xiàn)波束賦形,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
39、線技術-算法原理,11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智能天線單小區(qū)的圓形陣列的方向圖(到達角:180度),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算法原理,11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智能天線扇區(qū)的直線陣列的方向圖(到達角:60度),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算法原理,11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上行: 提高基站接收靈敏度(10lgN dB) 下行: 增大覆蓋距離(等效功率增加10lgN dB),能量集中照得很遠,能量集中,增加覆蓋,全向照明區(qū)域小,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1),11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降低了系統(tǒng)的干擾,干
40、擾抑制度,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2),11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上行:基站接收信號有方向性,對接收方向 以外干擾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下行:波束賦形后低旁瓣泄漏,大大減小對 小區(qū)內(nèi)/小區(qū)間其他用戶信號的干擾,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2),11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改善了接收信噪比:,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3),11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增加了CDMA系統(tǒng)的容量: 全向小區(qū)容量:N 三扇區(qū)容量:3N 智能天線小區(qū)容量:45N 空分多址小區(qū)容量:LN,4 TD-SCDMA關鍵技術 4.
41、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4),11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智能天線小區(qū)的容量計算,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4),11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上行鏈路智能天線增益 下行鏈路智能天線增益,上行鏈路多天線接收產(chǎn)生鏈路性能增益 下行鏈路波束賦形產(chǎn)生鏈路性能增益(約6dB),8用戶(滿碼道)的性能:不使用智能天線技術,誤塊率只能降到0.05左右,不能滿足QOS要求;采用智能天線技術后,誤塊率能夠降到10-3量級,性能得到明顯改善。,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4),12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實現(xiàn)單基站定位,用戶的定位(DOA) 估計
42、每個用戶的主到達方向 估計每個用戶的各多徑的到達方向,基于智能天線的單小區(qū)定位,無需GPS、只需一個小區(qū)參與定位,是最經(jīng)濟的定位方式,波束掃描法(GOB) 特征值分解法 (EBB),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優(yōu)越性(5),12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實例,12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2 智能天線技術-實例,12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4.2 智能天線技術,4.4 上行同步和功控技術,4.5 接力切換技術,4.6 動態(tài)信道分配技術,4.1 TDD技術,4.
43、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12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概述,MAI,ISI,Signal Power,Frequency,Power,Frequency,Power,聯(lián)合檢測的作用:有效減少MAI干擾;,解擴后的信號功率較大,但是受到MAI的影響,信噪比較差;,采用聯(lián)合檢測后,消除MAI的影響,信噪比大大提高;,12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ISI,MAI,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概述,Direct Path,Multi-Path,Multi-Path,DATA FIELD 1,midamble,DATA FIELD 2,g
44、uard,Data Field 1,Midamble,Data Field 2,GP,Data Field 1,Midamble,Data Field 2,GP,N Symbols (Q chips / symbol),1,2,K,12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K個用戶 信道估計,用戶1,用戶2,用戶K,接收 數(shù)據(jù) Y,用戶 數(shù)據(jù) X,原理:利用對多用戶信道的估計,根據(jù)某種信號估計準則,估計同時工作的多個碼道的用戶信息,在多個用戶中檢測提取出所需的用戶信號; 數(shù)學模型,信號檢測理論:Y = AX; 將估計變換為確定性計算;,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概述,K個用戶聯(lián)合檢
45、測,甲卷:y1 = a11*x1 + a21*x2 y2 = a12*x1 + a22*x2 其中y1, y2,a11, a12已知,求解x1,合卷:y1 = a11*x1 + a21*x2 y2 = a12*x1 + a22*x2 其中y1, y2, a11, a12 , a21, a22已知 求解x1 , x2,乙卷:y1 = a11*x1 + a21*x2 y2 = a12*x1 + a22*x2 其中y1, y2,a21, a22已知,求解x2,12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系統(tǒng)模型,C(1),h(1),C(k),h(k),C(K),h
46、(K),Data Estimation,Noise,d(1),d(k),d(K),d(1),d(k),d(K),b(1),b(k),b(K),e,原理:發(fā)送端的符號(d)經(jīng)過擴頻(擴頻碼c)和無線信道(信道沖擊響應h),到達接收端(接收信號e,包含噪聲n); C已知(擴頻碼已知),h已知(通過Midamble碼計算); 數(shù)學模型,e=Ad+n;,12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聯(lián)合檢測后的信道響應圖(4個用戶,初始6碼片時延),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系統(tǒng)模型,12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線性檢測算法: WMF:白化匹配濾波; ZF-BLE:迫零均衡算法; MMSE-B
47、LE:最小均方誤差塊均衡算法;,判決反饋檢測算法: ZF-DF:迫零反饋算法; MMSE-DF:最小均方誤差反饋算法;,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算法,13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單用戶情況下,聯(lián)合檢測技術與Rake接收技術的系統(tǒng)誤碼性能一致,說明聯(lián)合檢測技術與Rake接收技術都有較強的抗多徑能力;,多用戶情況下,聯(lián)合檢測技術比Rake接收技術的系統(tǒng)誤碼性能要好,說明聯(lián)合檢測技術比Rake接收技術的抗多址干擾的能力強;,JD比Rake計算量多3%左右,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算法性能,13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8、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SA+JD,信道估計,聯(lián)合檢測,上行數(shù)據(jù),DOA估計,賦形權值生成,下行賦形,下行數(shù)據(jù),多RF通道收發(fā)信機系統(tǒng),TD-SCDMA系統(tǒng)中,采用了聯(lián)合檢測技術和智能天線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上行獲得分集接收的好處,下行實現(xiàn)波束賦形。,13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SA+JD,智能天線的主要作用: 降低多址干擾,提高CDMA系統(tǒng)容量; 提高接收靈敏度和EIRP; 智能天線不能克服的問題: 用戶處于同一方向; 聯(lián)合檢測: 利用Midamble序列做信道估計,同時處理多碼道的干擾抵消。但存在多碼道時處理復雜和無法完全解決多址干擾問題;
49、 SAJD:在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結合使用智能天線和聯(lián)合檢測技術,可獲得理想的效果;,13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SA+JD,系統(tǒng)容量增強,13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4.2 智能天線技術,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4.4 上行同步和功控技術,4.5 接力切換技術,4.6 動態(tài)信道分配技術,4.1 TDD技術,13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上行同步基本原理 同一時隙不同用戶的信號同步到達基站接收機; 優(yōu)點 充分利用Walsh碼的正交性 最大限度的克服MAI 簡化基站解調(diào)設計方案,降低基站成本,4 TD-SCDMA關鍵技術
50、4.4 上行同步和功控技術,13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4 上行同步-開環(huán)同步,TS0,DwPTS,GP,UpPTS,TS1,TS,TS0,DwPTS,GP,UpPTS,TS1,TS,Tp,Tp,TRX-DwPTS,TTX-UpPTS,192Tc,TTX-UpPTS= TRX-DwPTS+192Tc- 2Tp,NB Time,UE Time,13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上行內(nèi)環(huán)同步: 通過Midamble碼的信道沖擊響應得到用戶定時信息 與外環(huán)同步目標值對比,生成同步控制命令字(SS) 終端根據(jù)SS進行調(diào)整 上行外環(huán)同步 調(diào)整內(nèi)環(huán)的同步目標值 保證左右用戶的信
51、道沖擊響應在接收窗內(nèi),4 TD-SCDMA關鍵技術 4.4 上行同步-閉環(huán)同步,13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基本原理 調(diào)整UE發(fā)射功率,使距離Node B遠近不同的UE的信號到達Node B的功率大小基本相等; 特點 功控是CDMA系統(tǒng)的基礎; 補償衰落,陰影效應和多徑衰落; 克服遠近效應; 快速功控可以有效提高接收電平穩(wěn)定度;,4 TD-SCDMA關鍵技術 4.4 功率控制,13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開環(huán)功控 主要針對上行鏈路 主要用于隨機接入 UE空閑模式下的開環(huán)功控,4 TD-SCDMA關鍵技術 4.4 功率控制-開環(huán)功控,Node B以PTX-PCCPCH在PCCPCH上發(fā)射, 并在
52、系統(tǒng)消息廣播中通報此功率,UE接收BCH廣播, 并測量接收到的PCCPCH功率PPCCPCH-RSCP,UE計算路損= PPCCPCH-RSCP- PTX-PCCPCH,14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各個信道的初始功率的計算 初始UpPCH信道功率: PUpPCH = LPCCPCH + PRXUpPCHdes + (i-1)* Pwrramp 初始PRACH信道功率:PPRACH=LPCCPCH+PRXPRACHdes+(iUpPCH-1)*Pwrramp 初始上行DPCH信道功率: PDPCH=PRXPDPCHdes+LPCCPCH 下行各個信道的初始功率 DPCH的( 基站最大發(fā)射功率/1
53、6 )*業(yè)務所占碼道數(shù)。 其余信道直接分配下行初始發(fā)射功率(RNC配置)。,4 TD-SCDMA關鍵技術 4.4 功率控制-開環(huán)功控,14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4 功率控制,內(nèi)環(huán),外環(huán),測量接收信號SIR 并與目標SIR比較,測量接收數(shù)據(jù)BLER 并與目標BLER比較,下發(fā)TPC,設置SIRtar,設置BLERtar,UE,Node B,RNC,內(nèi)環(huán)功控 測量SIR和目標SIR的差異,并向?qū)Ψ桨l(fā)送調(diào)整指令; 外環(huán)功控 測量誤塊率,調(diào)整目標SIR;,14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4 功率控制,開環(huán)功控對象:UpPTS, PRAC
54、H; 閉環(huán)功控對象:DPCH;,14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4.2 智能天線技術,4.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4.4 上行同步和功控技術,4.5 接力切換技術,4.6 動態(tài)信道分配技術,4.1 TDD技術,144,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接力切換基本定義使用上行預同步技術,在切換過程中,UE從源小區(qū)接收下行數(shù)據(jù),向目標小區(qū)發(fā)送上行數(shù)據(jù),即上下行通信鏈路先后轉移到目標小區(qū)。 接力切換原理在切換測量期間,使用上行預同步的技術,提前獲取切換后的上行信道發(fā)送時間、功率信息,從而達到減少切換時間,提高切換的成功率、降低切換掉話率的目的。 接力切換目標 高切換成功率 高資源利用率,4
55、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技術,145,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1)測量控制過程,(3)切換判決過程,(2)測量(預同步)過程,(4)切換執(zhí)行過程,146,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PCCPCH,PCCPCH,服務小區(qū)i,DPCH,在t=TRxSFNk接收K小區(qū)PCCPCH 在t=TRxSFNi接收i小區(qū)PCCPCH,預同步小區(qū)K,開環(huán)預同步中移動臺是UE通過接收到的信息計算上行同步時間。 同步小區(qū)的觀測時差計算:SFN-SFN OTD TRxTSk -TRxTSi 非同步小區(qū)的觀測時差計算:OTD OFFset12800+TRxTSk
56、-TRxTSi,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開環(huán)預同步,147,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下行接收DwPTS時間調(diào)整量 Td -Td0 上行UpPTS時間調(diào)整量 TuTu0-2 ,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預同步保持,Td0,Tu0,Td=Td0+5*N+ ,Tu=Tu0+5*N-2 ,同步建立時目標基站DwPTS,同步建立時UE的UpPTS,t,t,經(jīng)過N子幀后目標基站DwPTS,經(jīng)過N子幀后UE的UpPTS,148,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TS0,TS5,TS6,TS1,TS2,TS3,TS4,T0,T2,T3,T1,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
57、力切換-測量,149,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測量,頻率內(nèi)報告事件:1G:最佳小區(qū)改變 10lgMi+Oi-H1g10lgMprevious_best+Oprevious_best,其中: Mprevious_best是當前服務小區(qū)的P-CCPCH的接收功率; Oprevious_bset是當前服務小區(qū)的偏移量; Mi是當前被評估小區(qū)的P-CCPCH的接收功率; Oi是當前被評估小區(qū)的偏移量; H1g是1g事件的報告滯后參數(shù);,150,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1.切換判決過程主要是RNC根據(jù)切換判決算法,確定移動臺是否需要切換,以及切換到哪個小區(qū)。 2.
58、切換判決算法主要依據(jù)移動臺測量的P-CCPCH功率或信噪比,一些算法加入負荷等網(wǎng)絡信息。 3.切換判決算法可以使用絕對門限、相對門限以及兩種結合的方法。,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判決和執(zhí)行,RNC判決移動臺切換后,在目標小區(qū)為移動臺分配信道。 RNC通知目標小區(qū)為移動臺建立無線鏈路。 RNC同時通過原基站和目標基站發(fā)送下行數(shù)據(jù); RNC通知UE將物理信道重配置到目標小區(qū)。 UE執(zhí)行重配置,使用新的信道回重配置完成。 RNC收到重配置完成后通知原服務小區(qū)將無線鏈路釋放。,151,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搜索鄰小區(qū)并測量,開環(huán)預同步,預同步保持,測量報告,切換判決,無線承載業(yè)務,無線鏈路建立,物理信道重配置,無線承載業(yè)務,無線鏈路刪除,152,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4 TD-SCDMA關鍵技術 4.5 接力切換,153,大唐移動 版權所有,接力切換,硬切換,軟切換 (長期保持),軟切換浪費資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園安全防范活動方案年模板
- 杠桿借款協(xié)議
- 中級消防員實操課件
- 普高招生考試方案及錄取方法調(diào)查問卷
- 9.2.2平移的特征教案華東是的師大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 中秋知識競答課件
- 元旦服裝店促銷方案
- 燃料的知識總結
- 小學英語演講比賽活動方案
- 中班線上班會課件模板
- AAMIST79-2017衛(wèi)生保健設施蒸汽滅菌和無菌保證綜合指南
- 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 施工現(xiàn)場重大危險源辨識及監(jiān)控措施
- DB21T 2414.2-2015 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 第2部分:道路交通
- 新產(chǎn)品開發(fā)流程
- 2023年高考真題-歷史(遼寧卷) 含解析
- 化工廠消防演練方案
-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訓練(含答案)
- 介紹正畸課件教學課件
- 職業(yè)衛(wèi)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
- 2024年共青團團課考試測試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