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 (2).doc_第1頁
羚羊木雕 (2).doc_第2頁
羚羊木雕 (2).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羚羊木雕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學習運用“預習六字訣”的方法進行結構化預習。2.運用圈點勾畫和朗讀法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分析人物形象。3.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教學重點:1.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2.體會文中的情感,樹立正確的父母觀和子女觀,建立理解和信任的關系。教學難點:學會正確 看待友誼與禮物的關系,明辨是非。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 。學法:1.自主學習法:運用“預習六字訣”的方法自主學習,完成【自主學習案】。2.合作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導學案中的【合作探究案】。3.圈點勾畫法:圈點勾畫語言描寫,體會人物心理感受。4.朗讀法: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朗讀人物對話。教學課時:二課時課前準備 1.學生 預習課文,完成導學案,確定好小組長,制定小組名稱,明確組內任務分工。 2.教師 制作多媒體課件;設計導學案;了解學情,與學生溝通,分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歌詞導入(歌詞中溫馨的家庭氣氛與文中壓抑的氣氛形成對比,引起人的思考)請一學生讀相親相愛歌詞“我喜歡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燈光在等待我喜歡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臉龐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福就該同享有難必然同當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比缓笠晕闹屑胰说拿芤胝n題羚羊木雕。(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1.積累詞語,學習通過品味人物語言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2.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正確處理人際關系。三、預習檢測1.小組交流校對自主學習案中的預習練習題答案。2.小組長交流展示,其他同學補充,老師對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作必要的補充和指導。附預習練習題:1.朗讀課文,劃出不會字詞,查閱字典,為下列畫橫線的字注音。攥( ) 抹 ( ) 逮( ) 怦怦( ) 樹杈( ) 2.用34分鐘時間速讀課文,盡量做到不回視、不出聲,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思考: 1)文中寫了哪些人物?2)本文圍繞羚羊木雕寫了哪幾件事?3)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人物+事件)四、合作探究 我的課堂我做主(一)師點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抓語言析心理知性格。(二)小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案】中的一、二題。 要求:小組長負責任務分工。先一對一合作探究,然后將探究結果拿到組內交流展示,小組內對未解決或有分歧的問題作進一步探究。記錄員做好交流筆記,整理探究結果。小組發(fā)言人做好全班交流展示的準備。(三)小組發(fā)言人交流展示本組探究結果,教師注意及時點撥、評價。 附探究內容:1.品語言,析人物讀課文,勾畫出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注:不同人物的語言用不同符號勾畫)。從這些對話的語句中,你看出這些人物有什么性格特點?并結合語境,試著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讀一讀這些對話。(可配上適當?shù)纳駪B(tài)和動作)并用“從 說的 這句話中我看出 是 的人”的句式來回答。(可在課本上相應的語言描寫處作好旁批)如:a. 從媽媽說的“ ”這句語話中我看出媽媽是一個 的人。b. 從爸爸說的“ ”這句語話中我看出爸爸是一個 的人。c. 從奶奶說的“ ”這句語話中我看出奶奶是一個 的人。d. 從萬芳說的“ ”這句語話中我看出萬芳是一個 的人。e. 從“我”說的“ ”這句語話中我看出“我”是一個 的人。f. 從萬芳媽說的“ ”這句語話中我看出萬芳媽是一個 的人。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文章結尾:“可是,這能全怪我嗎?” 到底怪誰?明確:我、父母都有錯誤之處。2)女兒已經(jīng)把木雕送給了萬芳?你認為應該怎樣做才更妥當?如何預防這類矛盾的發(fā)生呢?明確:相互溝通、相互理解 用溝通搭建愛的橋梁五、拓展交流 你生活中和家人、朋友發(fā)生過矛盾嗎?你是如何處理的?如果當時沒處理好,你現(xiàn)在覺得應該如何去處理這件事?六、課后練筆小試牛刀:寫一件發(fā)生在家庭當中的小故事,或者是同學之間的小故事,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刻畫人物形象。七、課堂小結1.學習反思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從學習方法上的收獲是: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