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單項選擇題1、諸種課程要素中,屬于課程計劃最基本的構成是()。A、 概念B、 原理C、 技能D、 方法【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概念是諸種課程計劃的最基本的構成。參見教材P211。2、影響課程的組織結構的因素主要包括課程流派、()、課程開發(fā)所處的層次。A、 課程的功能B、 課程的結構C、 課程的組織D、 課程的實施【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美國課程論專家麥克尼爾曾指出,影響課程的組織結構的因素主要包括課程流派、課程的功能、課程開發(fā)所處的層次。參見教材P214。3、課程的垂直組織有兩個基本標準,即()。A、 學術性和邏輯性B、 順序性與重復性C、 連續(xù)性與順序性D、 邏輯性與一致性【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課程的垂直組織有兩個基本標準,即“連續(xù)性”與“順序性”。參見教材P212。4、中國古代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屬于學科課程中的()。A、 科目本位課程B、 學術中心課程C、 綜合學科課程D、 兒童中心課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科目本位課程”是由各自具有獨立體系、彼此缺乏聯(lián)系的科目所組成的課程。這是最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在中國春秋時期的孔子通過“刪詩書、定禮樂”而確立起“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六藝”。參見教材P215。5、最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是()。A、 科目本位課程B、 學術中心課程C、 綜合學科課程D、 兒童中心課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科目本位課程”是由各自具有獨立體系、彼此缺乏聯(lián)系的科目所組成的課程。這是最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參見教材P215。6、在學科本位綜合課程中,“能夠涵蓋整個知識領域的課程整體”指的是()。A、 融合課程B、 廣域課程C、 相關課程D、 綜合課程【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廣域課程”是指能夠涵蓋整個知識領域的課程整體。參見教材P232。7、“人本主義經(jīng)驗課程”內容的基本來源是()。A、 兒童、自然、知識、社會B、 兒童、學科知識、社會C、 自我、自然、知識、社會D、 學生經(jīng)驗、歷史文化、自然【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人本主義經(jīng)驗課程”內容的基本來源是自我、自然、知識、社會。參見教材P226。8、最早在中學開設選修課程的國家是()。A、 美國B、 英國C、 德國D、 法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1893年,以埃利奧特為首的美國“中等學校研究十人委員會”基于充分的調查研究,正式倡導在中學開設選修課程。參見教材P243。9、綜合課程一定由()課程要素組成。A、 一種B、 兩種C、 兩種或兩種以上D、 不確定【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綜合課程一定意味著包含源于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的課程要素,并將這些課程要素以某種方式與一個主題、問題或源于真實世界的情境聯(lián)系起來。參見教材P230。10、20世紀30年代,()提出了“學校敢于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嗎?”的著名命題,系統(tǒng)闡述了學校改造社會的責任。A、 布拉梅爾德B、 康茨C、 狄爾泰D、 馬斯洛【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早在30年代,著名改造主義者康茨就提出了“學校敢于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嗎”的著名命題,系統(tǒng)闡述了學校改造社會的責任。參見教材P233。11、螺旋式課程的最初倡導者是()。A、 英國教育家洛克B、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C、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D、 美國教育學者凱勒【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螺旋式課程的最初倡導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參見教材P246。12、下列哪種教學組織屬于當代個別化教學組織的范例()。A、 文納特卡計劃B、 班級授課組織C、 道爾頓計劃D、 凱勒計劃【正確答案】:D【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凱勒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于20世紀60年代末系統(tǒng)確立起其“個別化教學體系”,亦稱“凱勒計劃”。參見教材P263。13、下列哪種教學措施具有積極意義()。A、 留級制度B、 按年齡分班教學C、 降低學歷水準D、 能力分組【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有些措施名義上是為了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實施因材施教的,但實際上卻陷入了誤區(qū),這些措施包括“留級制度”、“降低學歷水準”、“能力分組”。參見教材P265。14、以源于社會生活的問題為課程整合的核心,目的是使學習者適應或改進當代社會生活的是( )。A、 社會本位綜合課程B、 學科本位綜合課程C、 兒童本位綜合課程D、 學科際課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社會本位綜合課程是以源于社會生活的問題為課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學習者適應或改進當代社會生活。參見教材P233。15、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是()。A、 交往B、 平等C、 對話D、 交流【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是交往。參見教材P294。16、把某項課程變革計劃付諸實施的具體過程稱為()。A、 課程變革B、 課程實施C、 課程計劃D、 課程采用【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課程實施是把某項課程變革計劃付諸實施的具體過程。參見教材P271。17、美國著名課程論專家:古德萊德及其助手在1979年出版了()一書。A、 課程探究B、 課程C、 課程探究:課程實踐之研究D、 課程理論【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美國著名課程論專家古德萊德及其助手在1979年出版了一本名為課程探究:課程實踐之研究的專著。參見教材P272。18、課程變革不僅包括制定和采用課程計劃,更根本的是()過程。A、 課程實施B、 課程監(jiān)督C、 課程組合D、 課程再規(guī)劃【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變革不僅包括制定和采用課程計劃,更根本的是課程實施過程。參見教材P273。19、根據(jù)美國課程學者辛德爾、波林和扎姆沃特的歸納,課程實施有三個基本取向,即()。A、 忠實取向 相互適應取向 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B、 忠實取向 互補取向 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C、 回歸取向 相互適應取向 順應取向D、 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 順應取向 互補取向【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根據(jù)美國課程學者辛德爾、波林和扎姆沃特的歸納,課程實施有三個基本取向,即“忠實取向”、“相互適應取向”、“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參見教材P274。20、對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的不同認識,反映了不同()觀的根本差異。A、 學習B、 教育C、 教育價值D、 教學【正確答案】:D【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是教學論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認識,反映了不同教學觀的根本差異。參見教材P293。1、諸種課程要素中,屬于課程計劃最基本的構成是()。A、 概念B、 原理C、 技能D、 方法【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概念是諸種課程計劃的最基本的構成。參見教材P211。2、屬于宏觀層面教學組織的是()。A、 班級授課制B、 分組學習C、 個別學習D、 同步學習【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對教學組織問題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理解:宏觀層面的教學組織是教師與學生從事教學活動的一般化的、比較穩(wěn)定的外部組織形式或框架,這可以區(qū)分為班級授課組織形式和個別化教學組織兩類基本教學組織行式。參見教材P256。3、課程的垂直組織有兩個基本標準,即()。A、 學術性和邏輯性B、 順序性與重復性C、 連續(xù)性與順序性D、 邏輯性與一致性【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的垂直組織有兩個基本標準,即“連續(xù)性”與“順序性”。參見教材P212。4、中國古代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屬于學科課程中的()。A、 科目本位課程B、 學術中心課程C、 綜合學科課程D、 兒童中心課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科目本位課程”是由各自具有獨立體系、彼此缺乏聯(lián)系的科目所組成的課程。這是最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在中國春秋時期的孔子通過“刪詩書、定禮樂”而確立起“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六藝”。參見教材P215。5、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A、 克伯屈B、 杜威C、 范迪尼D、 夏皮羅【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杜威的學生克伯屈在杜威的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所創(chuàng)立了“設計教學法”。參見教材P224。6、在學科本位綜合課程中,“能夠涵蓋整個知識領域的課程整體”指的是()。A、 融合課程B、 廣域課程C、 相關課程D、 綜合課程【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確】【答案解析】:“廣域課程”是指能夠涵蓋整個知識領域的課程整體。參見教材P232。7、布拉梅爾德在“未來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A、 微型課程B、 STS課程C、 輪形課程D、 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布拉梅爾德在“未來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輪形課程”的理念。參見教材P234。8、綜合課程一定由()課程要素組成。A、 一種B、 兩種C、 兩種或兩種以上D、 不確定【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綜合課程一定意味著包含源于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的課程要素,并將這些課程要素以某種方式與一個主題、問題或源于真實世界的情境聯(lián)系起來。參見教材P230。9、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guī)范和態(tài)度是()。A、 顯性課程B、 隱性課程C、 實際課程D、 官方課程【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確】【答案解析】:隱性課程是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guī)范和態(tài)度。參見教材P253。10、下列哪種教學組織屬于當代個別化教學組織的范例()。A、 文納特卡計劃B、 班級授課組織C、 道爾頓計劃D、 凱勒計劃【正確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凱勒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于20世紀60年代末系統(tǒng)確立起其“個別化教學體系”,亦稱“凱勒計劃”。參見教材P263。11、以源于社會生活的問題為課程整合的核心,目的是使學習者適應或改進當代社會生活的是( )。A、 社會本位綜合課程B、 學科本位綜合課程C、 兒童本位綜合課程D、 學科際課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社會本位綜合課程是以源于社會生活的問題為課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學習者適應或改進當代社會生活。參見教材P233。12、課程實施作為一個主要研究焦點始于()。A、 20世紀50年代初B、 20世紀60年代初C、 20世紀70年代初D、 20世紀80年代初【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實施”作為一個主要的研究焦點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參見教材P271。13、課程實施基本模式中的()對應忠實取向。A、 “研究、開發(fā)與傳播”模式B、 蘭德課程變革動因模式C、 課程變革的情境模式D、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C【答案解析】:“全美課程傳播網(wǎng)絡”所采用的是“研究、開發(fā)與傳播”模式,這種模式所體現(xiàn)的即是忠實取向。參見教材P285。14、課程實施與教學的關系,即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A、 屬于同一研究領域B、 分屬于不同研究領域C、 在內涵上并無重疊D、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課程實施”與“教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屬于不同的研究領域。參見教材P301。15、課程實施取向中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是()。A、 忠實取向B、 相互適應取向C、 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D、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由于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把課程變革、課程實施視為具體實踐情境中的教師與學生創(chuàng)造和開發(fā)自己的課程的過程,視為教師與學生個性成長和完善的過程,該取向強調教師與學生在課程變革中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強調個性自由與解放,因此,該取向在本質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參見教材P281。16、把課程分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運作的、經(jīng)驗的五個不同層次的課程論專家是()。A、 古德萊德B、 帕里斯C、 斯金納D、 蘭德【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古德萊德認為,可以區(qū)分出五個不同層次的課程。(1)理想的課程;(2)正式的課程;(3)理解的課程;(4)運作的課程;(5)經(jīng)驗的課程。參見教材P272。17、美國著名課程論專家:古德萊德及其助手在1979年出版了()一書。A、 課程探究B、 課程C、 課程探究:課程實踐之研究D、 課程理論【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美國著名課程論專家古德萊德及其助手在1979年出版了一本名為課程探究:課程實踐之研究的專著。參見教材P272。18、課程變革不僅包括制定和采用課程計劃,更根本的是()過程。A、 課程實施B、 課程監(jiān)督C、 課程組合D、 課程再規(guī)劃【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變革不僅包括制定和采用課程計劃,更根本的是課程實施過程。參見教材P273。19、課程實施的取向是對課程實施過程本質的不同認識以及支配這些認識的相應的()。A、 教育觀B、 課程價值觀C、 教育價值觀D、 課程觀【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實施的取向是對課程實施過程本質的不同認識以及支配這些認識的相應的課程價值觀。參見教材P274。20、從研究方法論的角度看,持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的研究者更倚重()。A、 “質的研究”B、 “量化研究”C、 “質和量的研究”D、 “理性研究”【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從研究方法論的角度看,持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的研究者更倚重“質的研究”。參見教材P280。1、影響課程的組織結構的因素主要包括課程流派、()、課程開發(fā)所處的層次。A、 課程的功能B、 課程的結構C、 課程的組織D、 課程的實施【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美國課程論專家麥克尼爾曾指出,影響課程的組織結構的因素主要包括課程流派、課程的功能、課程開發(fā)所處的層次。參見教材P214。2、屬于宏觀層面教學組織的是()。A、 班級授課制B、 分組學習C、 個別學習D、 同步學習【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對教學組織問題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理解:宏觀層面的教學組織是教師與學生從事教學活動的一般化的、比較穩(wěn)定的外部組織形式或框架,這可以區(qū)分為班級授課組織形式和個別化教學組織兩類基本教學組織行式。參見教材P256。3、課程的垂直組織有兩個基本標準,即()。A、 學術性和邏輯性B、 順序性與重復性C、 連續(xù)性與順序性D、 邏輯性與一致性【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的垂直組織有兩個基本標準,即“連續(xù)性”與“順序性”。參見教材P212。4、最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是()。A、 科目本位課程B、 學術中心課程C、 綜合學科課程D、 兒童中心課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科目本位課程”是由各自具有獨立體系、彼此缺乏聯(lián)系的科目所組成的課程。這是最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參見教材P215。5、浪漫自然主義經(jīng)驗課程的終極目的是()。A、 使人成為“自然人”B、 個體經(jīng)驗和社會整體的持續(xù)生長C、 使人之個性完全獲得自由與獨立,使人獲得解放,使社會日臻公正D、 使人獲得全面發(fā)展【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C【答案解析】:浪漫自然主義經(jīng)驗課程的終極目的是使人的善的天性充分展開,使人達到(恢復到、發(fā)展到)“原始的自然狀態(tài)”,使人健康、快樂、自由地生活,使人成為“自然人”。參見教材P220。6、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A、 克伯屈B、 杜威C、 范迪尼D、 夏皮羅【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杜威的學生克伯屈在杜威的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所創(chuàng)立了“設計教學法”。參見教材P224。7、在學科本位綜合課程中,“能夠涵蓋整個知識領域的課程整體”指的是()。A、 融合課程B、 廣域課程C、 相關課程D、 綜合課程【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確】【答案解析】:“廣域課程”是指能夠涵蓋整個知識領域的課程整體。參見教材P232。8、最早在中學開設選修課程的國家是()。A、 美國B、 英國C、 德國D、 法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1893年,以埃利奧特為首的美國“中等學校研究十人委員會”基于充分的調查研究,正式倡導在中學開設選修課程。參見教材P243。9、各分科課程的標記消失,整合起不同來源的是()。A、 學科本位綜合課程B、 融合課程C、 學科際課程D、 廣域課程【正確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要開發(fā)廣域課程,各分科課程的標記必須消失,取自不同來源的內容必須整合起來。參見教材P233。10、20世紀30年代,()提出了“學校敢于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嗎?”的著名命題,系統(tǒng)闡述了學校改造社會的責任。A、 布拉梅爾德B、 康茨C、 狄爾泰D、 馬斯洛【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確】【答案解析】:早在30年代,著名改造主義者康茨就提出了“學校敢于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嗎”的著名命題,系統(tǒng)闡述了學校改造社會的責任。參見教材P233。11、以源于社會生活的問題為課程整合的核心,目的是使學習者適應或改進當代社會生活的是( )。A、 社會本位綜合課程B、 學科本位綜合課程C、 兒童本位綜合課程D、 學科際課程【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社會本位綜合課程是以源于社會生活的問題為課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學習者適應或改進當代社會生活。參見教材P233。12、課程實施作為一個主要研究焦點始于()。A、 20世紀50年代初B、 20世紀60年代初C、 20世紀70年代初D、 20世紀80年代初【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實施”作為一個主要的研究焦點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參見教材P271。13、古德萊德所劃分的五個課程層次中,“理解的課程”和“經(jīng)驗的課程”屬于課程變革過程中的()。A、 課程變革階段B、 課程實施階段C、 課程計劃階段D、 課程采用階段【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確】【答案解析】:古德萊德所劃分的五個課程層次中,“理解的課程”、“運作的課程”和“經(jīng)驗的課程”屬于課程變革過程中的課程實施階段。參見教材P273。14、持有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的學者會認為,教師的角色是()。A、 課程消費者B、 課程執(zhí)行者C、 課程開發(fā)者D、 教書匠【正確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確】【答案解析】:課程創(chuàng)生觀認為,教師的角色是課程開發(fā)者。參見教材P280。15、課程實施取向中受“技術理性”所支配的是()。A、 忠實取向B、 相互適應取向C、 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D、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確】【答案解析】:由于忠實取向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電影制作保密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業(yè)碳排放權交易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個人住宅房產(chǎn)抵押擔保合同范本
- 課題申報參考:內感受干預促進青少年情緒能力的神經(jīng)基礎
- 課題申報參考:民事訴訟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制度研究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停車位共有產(chǎn)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個人房產(chǎn)繼承權轉讓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農機具租賃與智能灌溉系統(tǒng)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發(fā)院加盟店會員管理與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端建筑用熱鍍鋅鋼管采購合同3篇
- DB43-T 3022-2024黃柏栽培技術規(guī)程
- 成人失禁相關性皮炎的預防與護理
- 九宮數(shù)獨200題(附答案全)
-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訓
- 《聚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課件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JCT587-2012 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耐腐蝕立式貯罐
- 保險學(第五版)課件全套 魏華林 第0-18章 緒論、風險與保險- 保險市場監(jiān)管、附章:社會保險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員工信息登記表(標準版)
- 春節(jié)工地停工復工計劃安排( 共10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