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shè)計】《詩五首》(語文版)_第1頁
【教學設(shè)計】《詩五首》(語文版)_第2頁
【教學設(shè)計】《詩五首》(語文版)_第3頁
【教學設(shè)計】《詩五首》(語文版)_第4頁
【教學設(shè)計】《詩五首》(語文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詩五首教學設(shè)計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輯錄說完五首詩歌,涉及唐宋明三代,風格各不相同,表現(xiàn)手法多樣,語言生 動優(yōu)美,意境深邃悠遠。從不同的角度抒發(fā)了作者的心智,抒發(fā)了人生情懷。詩歌綜合運用 多種修辭,引用典故較多,音韻鏗鏘有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五首詩詞。 【過程與方法目標】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頻資料 教學過程 第

2、一課時行路難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詠煤炭 一、導入 在中華五千年的浩瀚歷史中, 古詩詞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文學藝術(shù)的星空中熠熠生輝;又像是一股升騰了千年的香氣, 在文學藝術(shù)的長廊上彌漫、 繚繞?!敖酱胁湃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中華詩詞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徜徉于此。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李白、韓愈、于謙、李煜、辛棄疾一起感受詩詞的魅力吧! 二、學習行路難 1作者鏈接。 李白 (701 762 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 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

3、”。存世 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2背景鏈接。 天寶元年 (772 年 ) ,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處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yè)。可是入京后,卻沒被皇帝 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 ,變相攆出了長安。 行路難即作于被 迫離開長安時,感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3解題鏈接 行路難 原為民間歌謠, 后經(jīng)文人擬作, 采用樂府。 成為樂府 雜謠歌辭 之一。樂府歌辭中說“ 行路難,多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 ” 4. 詩歌內(nèi)容賞析 (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賞析:珍

4、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饈”。直:同“值”李白離別京城,親朋好友為他 設(shè)宴餞行。宴席十分豪華:“金樽”、“玉盤”,極言飲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饈”極言 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萬錢”極言酒、菜之珍貴。 (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問:面對美酒佳肴,作者為什么卻放下酒杯,撂下筷子,離開座席,拔出寶劍,舉目四 顧,心緒茫然呢?這里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賞析:化用鮑照擬行路難“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然而稟性豪爽嗜酒如命 的詩人對此美酒佳肴卻“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開, 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擲下;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 “停”、“

5、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與“金 ”、“清”、“玉”、“珍”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極度憤懣、抑郁不舒的心情。 ( 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賞析:寫出了四顧的原因,用“欲渡黃河” 、“將登太行”象征對某種理想的追求。詩人用“冰塞川” 、“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仕途的艱難。比喻,說明自 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 ( 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閑來:空閑的時候。來:語助詞。 忽復:忽然又; 乘舟夢日邊:應(yīng)是“夢乘舟日邊”,因韻律句式需要而顛倒。 問:說出詩中所用歷史人物典故的含義。(提示:著重這些人物的共同遭遇) 賞析:呂尚,九

6、十歲在磣溪上釣魚,得遇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湯之前,夢見自己乘 舟繞日月而過。這兩個都是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終大有作為的人物?!伴e來垂釣 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論表明自己對前途的希望與信念。 ( 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賞析: 但理想與現(xiàn)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xiàn)實,現(xiàn)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 苦交織在詩人心中,他終于發(fā)出行路難的感嘆。反復詠嘆,節(jié)奏短促,聲調(diào)低抑,唱出可無窮的憂慮和焦灼不安的心。 (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賞析:盡管前路障礙重重, 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 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

7、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F(xiàn)在常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 的理想包袱和實現(xiàn)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 5. 小結(jié) 三、學習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1. 作者簡介 韓愈( 768 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 文學家、哲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著 有韓昌黎集 。 2. 背景簡介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元和十四年正月, 唐憲宗命人從鳳翔法門寺迎佛骨入宮廷供 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論佛骨表, 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jié)果觸怒了唐 憲宗,韓愈幾乎

8、要被處死。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最后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潮州在廣東東部, 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非常遙遠。韓愈只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guān)口時,他的侄孫韓湘 匆匆趕來,來陪伴這位孤苦的老人。韓愈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悲歌當哭,送給侄孫韓湘。 3. 解題 韓愈被貶官至潮州經(jīng)過藍田關(guān)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與他同行。(左遷,在古代的意思 是被貶官。) 4. 詩歌內(nèi)容理解 清晨將諫書呈給皇上,晚上就被貶謫到八千里外的潮陽。想替圣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 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陰云籠罩著橫亙的秦嶺,家在何方?立馬藍關(guān), 大雪阻攔, 前路艱危。知道你遠道而來定會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收斂我的尸骨。 5. 賞析詩歌 ( 1

9、)詩歌的前兩句點明了什么?開頭兩句運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蘊含詩人怎樣的思想感 情? 點明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 同時也有雖遭禍被貶亦無怨無悔的情感。 第一、二句中的“朝奏”與“夕貶” 、“九重天”與“路八千”形成鮮明對比,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詩人命運的急 劇變化。 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貶的憤怨,也含蓄地表現(xiàn)了他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 ( 2)詩歌的三、四句表現(xiàn)了韓愈怎樣的性格? 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盡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 他還是老而 彌堅,表現(xiàn)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肯將衰朽惜殘年” ,大有為匡正祛邪義無反顧的勇氣。 ( 3)詩歌的五、六兩句描寫什么?作者借景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10、? 五六兩句借 “秦嶺”、“藍關(guān)”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緒,同時也蘊含為上 表付出的慘痛代價。 這兩句,一顧一瞻,顧者為長安,因云橫秦嶺,長安已不可見,“龍顏”難以再睹;瞻 者乃潮州,奈何為藍關(guān)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馬”固不能“前” ,“人”卻 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 4)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尾聯(lián)很有“雖九死而不悔”的態(tài)度,也含有蹇(jin ) 叔哭師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 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6. 小結(jié) 四、學習詠煤炭 1. 作者簡介 于謙( 1398 1457),明代政治家、 軍事家。字廷益,

11、 號節(jié)庵。 錢塘(今浙江杭州) 人。 代表作有石灰吟 北風吹等,語言質(zhì)樸,不事雕琢。有于忠肅集。 于謙曾任山西、河南等地巡撫,為官清正,頗得民心。英宗復辟,他以“大逆不道,迎 立外藩”的罪名被殺。于謙是一位關(guān)懷人民的政治家,其詩作多憂國憂民之情,表達自己的 堅貞情操,這首詩表達他甘愿為民出力獻身的高風亮節(jié)。 2. 背景簡介 他年少時寫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寫詩明志,激勵自己。在他數(shù)十年的為官生涯中,始終蔑視榮華富貴,珍視道德修養(yǎng) . 于謙巡撫河南、山西很多年。當時封疆大吏進京述職,多要向朝中權(quán)貴有所饋贈, 而于謙每次進京,都是“空囊以入”

12、。好心人勸他: “雖不愿送金銀珠寶攀附權(quán)貴,至少總要 帶點土特產(chǎn),如線香、蘑菇、絹帕之類的東西才好。”于謙哈哈大笑,舉起雙袖說:“我?guī)в?兩袖清風!”并就此作七絕一首: “絹帕、蘑菇和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 3. 詩歌內(nèi)容理解 鑿開深深的土層才能挖到煤炭,煤炭中儲藏著極大的熱能。一小塊煤炭就能讓人感受到 春天的溫暖, 大火爐的火焰能把沉沉的黑夜照亮。鼎彝這類器具也要依賴煤炭的火力才能熔 鑄而成,鐵石雖然堅硬,但依然存有為民造福之心。只希望百姓都能享受溫飽,( 所以我 不辭辛苦出山林。 4. 賞析詩歌 ) ( 1)賞析“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這兩

13、句突出煤炭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光明,表達了詩人對煤炭的喜愛。 ( 2)詩人借“鐵石猶存死后心”贊揚了哪一類人? 詩人借此贊美了那些為了國家的利益甘于自我犧牲的人,也表達了自己甘愿為國家利益 犧牲的決心。 ( 3)詠煤炭這首詩表面上是詠煤炭,實際上是明志向。試結(jié)合詩句,說說詩人的志 向。 這首詩是詩人托物言志之作。詩人一生憂國憂民,以興國為己任。 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確 點出, 其舍己為公的心志在后兩句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綜合全詩,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這樣的志向:鐵石雖然堅硬,但依然存有為國為民造福之心,即使歷盡千辛萬苦,他也癡心不改,不畏艱難,舍身為國為民效力。 5. 小結(jié) 五、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三首詩歌

14、 第二課時 虞美人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一、導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千兩百多年前李白的詩句,今天讀來,依然 讓人血脈噴張。 詩人如椽巨筆下噴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讓我們感受到震動古今的氣勢 和力量。這就是中國古詩詞的魅力。可有時“天生我材”不一定能用。今天,我們一起感 受李煜的國愁家思,辛棄疾的報國無門。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詞虞美人和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二、學習虞美人 1、作者簡介 李煜( 937 978),五代南唐國主。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世稱李后主。宋兵破 金陵,初降,后被毒死。精通詩詞、音樂、書法,尤以詞著名。后人把他及其父的作品合為

15、南唐二主詞 。 “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王國維人間 詞話 前人憑吊李后主詩云: “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主?!钡拇_,作為“好聲色而不 恤國政” 的亡國之君, 李后主確實可悲可嘆,但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詩 章確 其右 “李重光 流才子, 作人主其所作之 ,一字一珠。 非他家所能及也。 ”余 云 玉 琴 序 2、背景 介 虞美人 首 是李煜的 筆 。李煜投降宋王朝后,于976 年到達汴京,受封“ 命侯”。由一國之主,跌落 下囚, 著屈辱的生活,心中悲恨交加,愁苦無限,只能借 來排遣。 首 便是他用以追 故國,思念往昔,抒 埋藏心底的哀愁

16、的作品之一。 3、 牌來源 唐教坊曲,初詠 羽的 虞美人而得名。虞 , 羽的 ,常隨 羽出征各地。公 元前 202 年, 羽被劉邦 于垓下。夜 中, 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不 利兮 不逝, 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 和之: “ 已略地,四方楚 歌聲。大王意氣盡, 妾何聊生?!痹谒拿娉柚校?拔 自刎。 唐一無名氏根據(jù) 羽和虞 的悲 故事寫了一首虞美人, 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 填此 ,又名“一江春水”。 4、 歌 析 (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何希望它早點 束? 李煜從一國之君, 下囚,面 春花秋月的美景,不禁想起昔日“春花秋月”般的 生活,離 之愁、亡國

17、之恨、 的殘酷使他陷入極悲苦的心境,所以希望春花秋月 束。 ( 2)“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不 指以前的富 生活 衣玉食、后 佳 、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的尊榮等, 更是 、自由的向往, 尊 的期盼, 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 3)“小樓昨夜又 ”中,“又”字表 了什么意味? “ ”表示季 更替, “又” 明 光 逝,人的生命隨著花 月殘而 逝不返,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 而逐 破 ! ( 4)哪個字可作 全 的“ 眼”? “改”。改 的不 是“朱 ” , 有人的地位(由國君 下囚) 、人的感受(由安富尊容到忍辱蒙羞) 。 ( 5) 析“ 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流。” 江水

18、奔 流淌,一瀉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晝夜不停, 流不息,無 無盡,如愁思 的 。把無形的愁思 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達了感情,“暗恨” “明 愁”,有不顧一切的感情沖動,大膽抒發(fā)了亡國之恨。 5、古代以水、以絲、以雨、以柳、以山、以風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鑄就了 中國文學史上的“愁”情飛揚,可見“愁”是可知可感,可觸可摸,千姿百態(tài)的。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只恐雙溪酢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橫塘路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的竹枝調(diào)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便作春江都是

19、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6、小結(jié) 三、學習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作者簡介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南宋詞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值得紀念 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負盛名的偉大詞人之一,藝術(shù)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 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 。 他 21歲參加抗金義軍,后歷 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堅持抗金,但不被采納,不斷受到主和 派的打擊,曾長期閑居。 其詞多抒寫希望收復失地,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內(nèi)心悲憤,揭露南宋的屈辱投降, 也有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作品。破陣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懷并用激勵友人的壯詞。陳亮 與辛棄疾同屬主戰(zhàn)派,又同遭打擊。“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痹~中表達了作者 渴望馳騁疆場,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愿望,但又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感慨。 2、題解 破陣子:詞牌名 . 選自稼軒長短句集 。陳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現(xiàn)在浙江省金 華縣)人,同辛棄疾是好朋友。賦,寫作。壯詞,雄壯的詞。 3、理解詩歌大意 醉里挑撥燈芯, 在亮燈下查看寶劍,夢中聽到各個軍營接連吹響號角。軍營里到處在分 食著烤牛肉,琴瑟中彈奏著塞外的曲調(diào),戰(zhàn)場上正進行著秋季大閱兵。戰(zhàn)馬疾奔, 匹匹如疆 場上的“的盧” ,(士兵)拉弓射箭,弦聲如同驚雷一般。完成君王收復中原、統(tǒng)一天下的大 業(yè),使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