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模擬試題與答案二_第1頁
2019年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模擬試題與答案二_第2頁
2019年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模擬試題與答案二_第3頁
2019年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模擬試題與答案二_第4頁
2019年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模擬試題與答案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 年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模擬試題與答案單選題1、半表半里證常見的癥狀是A無汗B盜汗C戰(zhàn)汗D絕汗E自汗單選題2、許某,男, 40 歲,干部。近因每日開會至深夜,自訴心煩不寐,徹夜難眠, 縱然入睡片刻,亦是睡眠不實而夢多; 白天則覺頭腦暈沉, 口苦咽干,飲食無味, 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診見形體消瘦,舌紅體小,舌荅薄黃,脈弦。該患者疾病 的病位主要在A心火熾盛B 肝氣郁結C心脾兩虛D 腎陰虧虛E 心腎陽虛單選題3、患者無法入睡, 情志變化時癥狀加重, 平時情志抑郁, 脅肋脹痛,噯氣時作, 舌苔薄白,脈弦。患者的辨證當屬A 朱砂安神丸B 益心舒膠囊C天王補心丹D歸脾丸E 逍遙丸單選題4、半表半

2、里證常見的癥狀是A脹痛B重痛C刺痛D隱痛E掣痛單選題5、主司調暢情志的臟是A肝B心C脾D肺E腎單選題6、鼻淵,證膽經郁熱可見A心脾積熱B 風熱蘊肺C腎不納氣D膽經郁熱E 風熱外襲單選題7、患者,女, 26 歲,已婚。經血非時而下,淋漓不斷,色淡質稀,神疲體倦, 氣短懶言,不思飲食,四肢不溫,面黃。舌淡胖,苔薄白,脈緩弱。該患者的中 醫(yī)辨證是A定坤丹B 少腹逐瘀丸C全鹿丸D婦炎康片E人參歸脾丸單選題8、下列不屬于中藥飲片處方書寫要求的是A鹽炙品B醋炙品C麩炒D清炒E 酒炙單選題9、下列不屬于肝功能檢查項目的是AALTBASTCg-GTDALPEAMS單選題10、與宗氣生成關系最密切的臟腑是A 宗

3、氣B 元氣C營氣D 衛(wèi)氣E 中氣單選題11、大便干結,面紅身熱,多見于A熱結腸胃B肝脾氣郁C津虧血燥D陽虛寒凝E氣陰兩虛單選題12、風邪的性質A癘氣B 戾氣C異氣D疫氣E 乖戾之氣單選題13、胃被稱為A三焦B 小腸C 大腸D膽E胃單選題14、訶黎勒的正名是A金銀花、金銀藤B 蒼術、白術C砂仁、蔻仁D刺蒺藜、沙苑子E 青皮、陳皮單選題15、培土生金法又稱A相生關系B相克關系C相侮關系D相乘關系E以上均不是單選題16、根據藏藥八性理論,水元偏盛的藥物性能是A潔白丸B 仁清常覺C志嘎汗散D八味沉香散E 七十味珍珠丸單選題17、健脾利水以制約水濕停聚病證的治法屬于A佐金平木法B 抑木扶土法C培土生金法

4、D培土制水法E 益火補土法單選題18、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為A推動作用B 溫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攝作用E 氣化左右單選題19、患者,女, 28 歲,乳房脹痛半年,左側乳房有腫塊,月經前增大明顯,伴 有胸悶脅脹,善郁易怒,失眠多夢,心煩口苦,苔薄黃,脈弦滑。病名診斷為A肝郁痰凝B沖任失調C肝氣郁結D痰瘀互結E肝郁化火單選題20、真武湯與氫氯噻嗪,能A含鈣、鎂、鐵等金屬離子的中藥及中成藥B 硫酸鹽、硝酸鹽、亞硝酸鹽、亞鐵鹽類C山楂、五味子、山茱萸D堿性較強的中藥及中成藥E含堿性成分的中成藥1- 答案: A 表證無汗,多屬外感寒邪,如傷寒表實證之類。2- 答案: C 本題考查對不寐之心脾兩虛證辨證

5、論治的掌握。不寐心脾兩虛證癥見不易入睡, 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脹便溏,面色少華,舌淡苔薄, 脈細無力。治法健脾養(yǎng)心。方劑應用歸脾湯加減;中成藥選用歸脾丸、柏子養(yǎng)心 丸。3- 答案: E針對本證,治療可選用的中成藥有&dquo;逍遙丸”。肝氣郁結癥狀不寐, 情志變化則加重,平時情志抑郁,脅肋脹痛,噯氣時作,或胸悶喜太息。舌苔薄 白,脈弦。治法疏肝解郁。 方劑應用 柴胡疏肝散(柴胡,芍藥,枳殼,甘草, 川芎,香附)加減。 中成藥選用 解郁安神顆粒,逍遙丸。4-答案: A 疼痛的性質特點及臨床意義( 1)脹痛:即脹且痛者,多屬氣滯。在很多部位都 可以出現,以胸、脘、

6、腹部為最多,如胃脘脹痛,多見于中焦寒凝氣滯;胸脅脹 痛,多見于肝郁氣滯;頭部脹痛,多見于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證。 (2)重痛: 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覺稱為重痛,多為濕滯經脈所致。常見于頭部、四肢及腰部, 如頭沉痛、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墜而痛等。 ( 3)刺痛:刺痛即疼痛如針刺。是瘀 血疼痛的特點之一,以胸脅、少腹、小腹、胃脘部出現為多。 (4)絞痛:痛如絞 割,是為絞痛。多因有形實邪閉阻氣機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蛔蟲上 竄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腹痛等。 5)灼痛:痛有灼熱感而喜涼為灼痛。 常見于兩脅或脘部。多由于火邪竄絡,或陰虛陽熱亢盛所致。 (6)冷痛:痛有冷 感而喜暖的為冷痛。 常

7、見于頭、腰、脘腹部的疼痛,多因寒邪阻絡或為陽氣不足, 臟腑、經絡不得溫養(yǎng)而成。 (7)隱痛:疼痛不劇烈,可以忍耐,卻綿綿不休,持 續(xù)時問較長,一般多是氣血不足, 陰寒內生,氣血運行滯澀而成。 多見于頭、脘、 腹、腰部的虛性疼痛。(8)掣痛:抽掣或牽引而痛,即為掣痛,多由筋脈失養(yǎng)或 阻滯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與肝病有關5-答案: B 心病的常見癥狀是心悸、怔忡、心煩、心痛、失眠、多夢、健忘、譫語等。所以 該患者出現的癥狀,說明是心發(fā)生了病變。6-答案: D 本題考査鼻淵的中醫(yī)辨證。膽經郁熱型鼻淵癥狀:膿涕量多,色黃或黃綠,或有 臭味,鼻塞重,嗅覺差,鼻黏膜紅赤。伴劇烈頭痛,口苦,咽干,耳鳴

8、,耳聾, 寐少夢多,煩躁易怒,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或膩,脈弦數。7-答案: E 本題考查脾不統(tǒng)血型崩漏的治療。 治療該證可選用的中成藥有人參歸脾丸、 益婦 止血丸、女金丸。8-答案: C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 ,需調配麩炒品,如僵蠶、白術、枳殼等。9-答案: E 本題考查肝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清7-谷氨酰轉移酶(7-GT)、血清堿性磷酸酶(ALP)、 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血清總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淀 粉酶(AMS)為血液生化檢查項目。10-答案: B 元氣根于腎,通過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內至臟腑,

9、外達肌膚腠理,推動和促進著 人體的生長發(fā)育,溫煦和激發(fā)著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11-答案: B 便秘之肝脾氣郁【癥狀】大便秘結,欲便不得,噯氣頻作,胸脅痞滿,甚則腹中 脹痛,納食減少。舌苔薄膩,脈弦。12-答案: D本 題 考查 疫癘 邪 氣。 疫 癘 邪 氣 又 稱 “ 癘 氣 ”“ 戾 氣 ”&Idquo;異氣”&Idquo;毒氣”&Idquo;乖戾之氣 ”等。13-答案: E胃為“太倉”、&dquo;水谷之海”。14-答案: E 本組題考查常見中藥飲片的并開

10、藥名。 其中青陳皮調配應付青皮、 陳皮; 忍冬花 藤調配應付金銀花、金銀藤;蒼白術調配應付蒼術、白術;潼白蒺藜調配應付刺 蒺藜、沙苑子。15- 答案: A根據相生規(guī)律確定治則治法。 相生關系即為母子關系。 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及 母(即子盜母氣) 等病證。 &Idquo; 虛則補其母, 實則瀉其子。 ” 基本治則, 即是補母或瀉子。16- 答案: D八味沉香散由沉香、肉豆蔻等 8 味藥制成。功能寧心安神。17-答案: A 本組題考查根據相克和相克規(guī)律確定治法。 培土生金法又稱補養(yǎng)脾肺法, 是通過 補脾益氣達到補益肺氣的治法。 益火補土法又稱溫腎健脾法, 是溫腎陽以補脾陽 的治法。培

11、土制水法又稱敦土利水法,是健脾利水以制約水濕停聚病證的治法。 佐金平木法又稱滋肺清肝法, 是滋肺陰、 清肝火以治療肝火犯肺病證的治法。 抑 木扶土法又稱疏肝健脾法、調和肝胃法,是以疏肝、健脾、和胃來治療肝脾不調 或肝氣犯胃病證的治法。18-答案: A 推動作用: 氣是活動能力極強的精微物質, 它對人體生長發(fā)育, 各臟腑組織器官 的功能活動,經氣的運行,血液在脈管內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 均能起激發(fā)和推動作用19-答案: A本題考查對乳癖辨證論治的認識。&dquo;乳癖”是乳房部的良性腫塊,以 乳房腫塊和脹痛為主癥。根據患者癥狀,病名診斷為&dquo;乳癖”。癥見 胸悶脅脹、善郁易怒、心煩口苦為肝氣郁結,脈弦滑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