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_第1頁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_第2頁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_第3頁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_第4頁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今天語文網給大家收集整理了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具有教學課堂模塊明顯、思維啟發(fā)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精當?shù)奶攸c,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起來學習下!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由我整理,僅供參考: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認知: 1.通過自學,能讀準生字,多音字字音,運用查字典與結合課文等方法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葉圣陶的生平概況以及游記這一體裁的基本特點和有關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識。 技能、方法: 1.訓練并初步掌握解詞的幾種基本方法,如查工具書、用近義詞、借助圖片、實

2、物、結合句子,聯(lián)系生活經驗等。 2.訓練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讀音要正確,聲音要響亮,姿勢要端正,不錯讀、不添讀、不漏讀、不換讀、不唱讀、不讀破格句。注意手握書本的姿勢與站立的姿勢。 3.訓練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性學習和交流,理解游覽的順序、景點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過朗讀課文,體會祖國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讀通課文,理解詞語,理清游覽順序,了解游覽景點(畫示意圖),同時在網上或課外書上查找關于溶洞的一些圖片和資料。 2.教師方面:準備一幅葉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關作品集;準備

3、一盆杜鵑花;有關溶洞的圖片資料;有關文字投影片。 第一張:浙江合適稍微呈現(xiàn) 羅甸森郁聚集昏暗額角 系著繩子好奇的心情 第二張:突兀森郁合適盤曲而上變化多端聚集 頭腦額角肩背臀部腳跟 杜鵑花映山紅 第三張:變化多端千變萬化變化無窮千姿百態(tài) 形態(tài)萬千形象各異奇形怪狀變幻莫測 第四張:朗讀課文"三要六不'(略) 第五張:關于石鐘乳、石筍的小知識介紹(略)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練習審題: 1.同學們喜歡春游嗎?說說你游覽過的地方、景點的特征以及游覽后的感受。 2.正值陽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時機,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葉圣陶老先生曾游覽過一個地方逐步板書:雙龍洞(

4、景點)金華(地方)記(可換"游'字,它是游記性文章的一般命題方法,如游蘇州樂園、游常州恐龍樂園等) (二)學生匯報預習后的收獲: 說說通過自學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難,有哪些疑問。教師相機介紹溶洞方面的知識以及關于葉老的生平情況。并鼓勵和肯定學習有方法、學習刻苦認真的學生。再安排一、二分鐘學生同桌交流解決預習中的困難。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出示文字投影片,要求讀準加點的生字、多音字讀音。 2.出示文字投影片,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如突兀森郁:突兀、高聳;森郁、森林、草木茂盛。(查字典) 合適:結合句子理解指兩個人并排仰臥在很小的船里不大也不小。(

5、師用手掌代表小船、用兩支粉筆代表人演示) 盤曲而上:引導學生用畫示意圖理解。 變化多端:引導學生用近義詞的方法理解,并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聚集:引導小組同學表演理解。 頭腦額角肩背臀部腳跟:請學生扮演人體模特兒然后指出相關部位。其中對"臀部'一詞要理解并指導書寫:書寫時要做到上緊下松,遵循"上蓋下'的原則。 杜鵑、映山紅:用一盆杜鵑實物認識。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首先明確朗讀課文的基本要求,先讓學生說說,后出示文字投影片"三要六不'。提示:朗讀較長的文章,可選自己喜歡的,可選認為寫得特美的或比較難讀的,你認為主要的內容多讀幾遍。

6、學生自由練讀。指名朗讀,組織評價。(朗讀中,可推舉班上最優(yōu)秀的同學來讀;可讓認為本學期朗讀有明顯進步的來讀,可邀請同自己水平相當?shù)膩碣愖x。聽同學讀時要專心,聽出好的地方及不足的地方,以準備全面評價和取長補短。) (四)小組學習,理清游覽景點及順序,了解內容的主次: 1.四人小組相互閱看自畫的示意圖,自填的順序。 2.指名上臺講講的游覽順序及景點(略) 3.請幾名學生按示意圖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結合文章分辨一下哪些是主要的內容,哪些是次要的內容。 4.訓練學生用其它方法給文章概括主要內容,如: 拓展小標題法:路途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連接段意法:課文先寫了路途中的見聞,再等外洞的特點,接著講如何通過

7、孔隙,然后講內洞的特點,最后講出洞的事。 以導游的身份介紹: 親愛的游客同志,大家好!歡迎光臨我們浙江金華。現(xiàn)在我們在乘車去雙龍洞的途中,先觀賞一下山坡上一片明艷的景色這歡快的小溪泉水就是從雙龍洞流出來的。待會兒我們到了洞口先進外洞游覽,看完外洞再乘小船穿過孔隙進內洞,即所謂的雙龍洞游覽今天準能讓你們一飽眼福、流連忘返 (五)課堂總結,學生自行設計課外作業(yè): 如1.畫圖;2.朗讀并背誦喜歡的片段;3.查閱圖片資料;4.抄寫詞語,整理預習筆記;5.學編導游解說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認知: 1.繼續(xù)了解游記的一些寫作特點,除了解按游覽順序這條明線以外,進一步了解泉水流經這條暗線; 2.結

8、合課文理解詞句,了解雙龍洞的風貌和特點。 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訓練寫幾句導游詞。 情意:通過閱讀與想象的結合。細讀了解雙龍洞的神奇之處,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的窄小,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聽寫,并對聽寫的詞語按一定順序進行排列,說出排序的理由: 1.聽寫: 昏暗盤曲而上合適突兀森郁聚集 2.排序:盤曲而上突兀森郁聚集合適昏暗 (路途見聞)(洞口看山勢)(外洞較寬敞)(孔隙運輸)(內洞) 工具小船很窄小

9、 按游覽順序排列 (二)學生定標定法: 1.明確學習內容、學習目的、要求和學習方法,先自學填表后小組討論交流。 2.出示下列表格,供生分組選擇重點內容自學及討論交流: 景點哪幾個自然段主要特點寫得特別好的地方 (圈畫重點詞句) 路途 外洞 孔隙 內洞 學生自學時,師強調一定要朗讀、默讀、邊讀邊想、邊讀邊圈畫,爭取自己讀懂課文。然后填表,最后再小組交流,學得快的同學可選學其中二、三個內容。 (三)集體交流討論,訓練有感情的朗讀: 1.路途(2-3) (1)特點:景色明艷,一路迎著溪流。 (2)結合文章,理解"明艷'理解"溪流'的活潑以及游覽時的心情。 出示投影

10、片:"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明艷:明亮鮮艷,"明'的是什么?"艷'指的是什么?結合理解"精神',這里指植物長得很有活力,并不是指人的某種品質;紅花綠葉相襯景色挺美。) 出示投影片: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引導想象小溪的形態(tài)、流速、聲音上如何變換調子的,體會溪流的活潑,大自然的情趣。然后練習朗讀,注意朗讀時的停頓和節(jié)奏,讀出一高一低聲調變化。) 質疑解疑。 2.外洞(4): 特點:寬敞 聯(lián)系生活經

11、驗體會寬敞,理解句子。"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哪些詞可看出"寬敞'?能坐千兩八百人的大會堂有多大?聯(lián)系學校的食堂體會。)質疑解疑。 3.孔隙(5): 特點:窄小低矮 怎樣說明"窄小'的?又是怎樣說明"低矮'的? 結合句子"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設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理解船的小以及"從行船的方式'上理解孔隙的狹窄。 再結合體驗到的"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到左右和

12、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摔傷鼻子。'反復朗讀,結合孔隙的低矮和狹窄。 質疑解疑。 4.內洞(6-7) 特點:黑暗寬廣奇異(或:黑、奇、大) 結合相關句子重點體會景色的"奇異'上,可發(fā)揮學生想象,可能有哪些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等。如"黃龍吐水'、"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兔探海'、"兔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盜仙草'等。然后進行練筆,寫幾句介紹溶洞的導游 朗讀、質疑解難。 四

13、、小結讀后感受,拓展延伸課外閱讀。 1.同學們讀了課文,感到雙龍洞景色如何?可用哪些詞句來形容?(神奇、奇異、奇妙)"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上小船'若把外洞作"龍廳',內洞便是"龍宮'。 2.找出描寫泉水的句子,研究泉水的流經,體會的構思之妙。(從深黑的石洞流進內洞,再經過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隨著山勢流下山去。) 3.師結:雙龍洞現(xiàn)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其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自東晉以來就為世人所鐘愛,唐宋明清幾度輝煌,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蘇東波、李清照等歷史名人都曾有佳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