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觀念的再認識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1.gif)
![心靈觀念的再認識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2.gif)
![心靈觀念的再認識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3.gif)
![心靈觀念的再認識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4.gif)
![心靈觀念的再認識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f7d6f57e-1e48-4c89-9e2a-7f345f309ab3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靈觀念的再認識 【論文關鍵詞】:原始靈魂觀念;心靈;二元論;語言學 【論文摘要】:心靈觀念起源于原始人解釋夢境等現象的需要,原始人的這種直觀、猜測的結果對后來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在實踐、研究中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認為人身上存在著獨立的實體-心靈。這種將統(tǒng)一的人截然二分的原始觀念,造成了哲學史上"二元論&
2、quot;長期占據實質的主導地位。當代分析哲學的興起,從語言學角度的分析使人們逐漸認清心靈的真面目,心靈觀念的再認識就顯得尤其重要。 奧古斯丁曾說過,時間是什么?你不問,他還知道,你一問,他卻困惑。關于"時間"的奧古斯丁式的回答,也同樣適宜于"心靈"。我們時常談論心靈,但真要反躬自問,什么是心靈?恐怕同樣會陷入奧式迷茫之中。其實,以往我們對于心靈的起源問題的研究和認識,大多數理論和學說都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常識性的本體論承諾上的:世界上除了物理實在和屬性之外,還有心理實在和屬性。正是由于基礎的、方向性上的錯誤,導致諸多哲學問題長期得不到實質性的解決。 一
3、、心靈的起源:原始思維 原始人是能夠思維的,但他們的這種思維能力還處于文化水平低級發(fā)展階段。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生物學現象深感迷惑。第一,活著的能說話能行動的人和死亡的人之間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清醒、睡眠、夢、疾病、死亡等狀態(tài)的發(fā)生?第二,那些在夢和幻覺中出現的人形又是什么?原始人的這種好奇心和原始的探索精神,讓他們大概初步作出這樣一個明顯的結論,"即每個人都有兩種東西屬于他們所有,這就是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幻象。這兩類現象顯然都處于與身體的密切聯(lián)系中:生命使身體能夠感覺、思想和行動,幻象則是身體的映象或者它的第二個'我'。不管是生命還是幻象,都同樣被感知成與身體
4、分離開的東西,生命被感知成能夠從無感覺或者死的軀體里脫離出來走掉,而幻象則被感知成能夠向遠離這個身體的人們現形。"這不過是生命與幻象的合并。原始靈魂觀念認為,"靈魂是一種稀薄的沒有實體的人形,本質上是一種氣息、薄墨或影子;靈魂是它使之生的那個個體中的生命和思想的本原,它獨立地占有它的從前或現在的肉體擁有者的個人意識和意志;它能夠離開身體很遠,并且還能突然表現物質力量,特別是能夠作為一個脫離了身體的、與身體在外貌上相象的幻象而出現在睡著或醒著的人們面前;她能夠在這個身體死后繼續(xù)存在并在人們面前出現;它能夠鉆進其他人、動物甚至物品的體中,控制著它們,在它們里面行動"并
5、且,原始人認為人的靈魂不只一個?;谒麄兊睦硇哉J識尚不發(fā)達,他們還沒有形成具有多種功能的統(tǒng)一的靈魂觀念。托列斯海峽的土著人認為,馬利(mari)的一部分在人死后就離開了,而另一部分則繼續(xù)留下,直到她被嚇走為止。在北美,靈魂由復數組成被看成是個定則。某些希達查人認為一個個體有四個靈魂,并以此觀念解釋逐漸死亡的過程。例如,當意識還未消失時,四肢冷卻了。他們認為這是因為四個靈魂是在逐個離開的。達科他人(Dacotans)認為人有四個靈魂:肉體的靈魂,與肉體同死;永遠留在身體或留在身體近旁的靈魂;對肉體的行為負責的靈魂;永遠留在死者的一小束頭發(fā)附近的靈魂。 由于原始人的認識主要以直觀、想象、猜測等為特
6、征,不知道也不可能去自覺地把握事物的性質與本質,因此他們也沒有自覺地說明靈魂的性質與本質,即不知道從哲學基本問題的高度去說明靈魂究竟是物質性的還是精神性的,沒有闡明靈魂區(qū)別于肉體和自然事物的本質特征。原始人的這種直觀的猜測、想象,必然地影響著后來的哲學家們對此問題的思考。 二、傳統(tǒng)哲學對心靈的探討 在傳統(tǒng)的心靈哲學研究中,我們的探索是從"心靈是什么"、"具有什么本質"這樣的"蘇格拉底式問題"出發(fā)的。其實,以這種方式提出問題的同時,我們就預設了這樣一個前提的:心靈是存在的。而在當今"分析的時代",這種研究方式遭到越來
7、越多的研究者的質疑。心靈或靈魂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那么傳統(tǒng)哲學的龐大體系將得以保存并發(fā)揚廣大;如果不存在,那么以往對"心靈"所作的全部研究將面臨著顛覆性的危機。伴隨著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人工智能和認知科學等前沿科學的迅猛發(fā)展,傳統(tǒng)的心靈哲學的觀點越來越站不住腳,在當代所謂的"本體論變革"的呼吁聲中,其弊端也日益顯露出來。
8、160; 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學家通常都把靈魂或心靈看作是一種實體。但對這種實體的本質卻有兩種不同的回答:一是樸素唯物主義的(如米利都學派),認為靈魂像其他事物一樣是由物質性本原(氣、水、火、原子等)構成的;一是二元論的(如柏拉圖),認為人的存在分為靈魂和肉體兩個部分,他認為具有認識能力的靈魂只有擺脫肉體的困擾才能最好地思維。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對心靈的認識發(fā)生了重大轉折,即從對實體的構成本質轉到了對心理的作用、關系的探討。人的靈魂是由知覺、統(tǒng)覺、想象、一記憶、愉快和痛苦、欲望和厭惡以及理性思
9、維等精神職能因素構成的。因此,它不是實體,而是一組功能、能力或屬性的組合,"靈魂之于身體,猶如砍劈之于斧頭",斧頭的砍劈功能必須靠身體的動作表現。就心理的作用過程而言,心靈就像一塊蠟,它對外物的反映,就像圖章戒指在蠟塊上留下的印痕。 中世紀神學家的靈魂觀帶有典型的宗教色彩,大多承認靈魂的實體性。如奧古斯丁認為,"靈魂對我而言,似乎是一個有規(guī)定性的實體,是由理性武裝起來的用以主宰肉體的實體。"他強調靈魂之于肉體的先在性,他認為,人是"一個隨意使用肉體的靈魂。"即理性靈魂是人的本質,但它作為人的本質,是相對于肉體的作用而言的。靈魂與肉體的
10、實體性跟上帝相比都是不完滿的,處于缺乏狀態(tài)。靈魂和肉體的結合也正是由于它們各自的缺乏。他不再像柏拉圖那樣,將肉體視作靈魂的墳墓,而是看作靈魂的運動場所。 一般認為,現代西方心靈哲學是從笛卡爾開始的。笛卡爾一方面認為,心靈和身體是兩個性質根本不同的實體,前者能思維而無廣延,后者有廣延而不能思維。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心靈"與肉體在實質上又是聯(lián)系著的",而且心靈可以自由地決定身體運動,肉體對外物的感受又會為心靈所覺察,心靈通過肉體有情緒的變化。既然心靈是無廣延的實體,它又怎么能與有廣延的身體發(fā)生關系呢?無廣延的心靈怎么能支配有廣延的肉體的運動呢?有廣延的肉體的感覺怎么能傳到無廣延
11、的心靈呢?要么心靈與身體在性質上沒有根本區(qū)別,否則就不可能發(fā)生交感;要么心靈與身體根本不可能有聯(lián)系、發(fā)生交感,否則兩者在性質上就沒有根本區(qū)別。笛卡爾在心身關系上陷入了無法自拔的二元論與交感論的矛盾。 綜上所述,從古希臘到近代,不管是柏拉圖的輕視肉體、重視靈魂,靈魂只有在擺脫肉體后才能最好地進行思維,還是奧古斯丁靈魂與肉體的結合以成就靈魂的事業(yè),還是笛卡兒的身心交感說,無一不透露著大多數哲學家心底的"二元論"。 這種潛藏在哲學家心底不知不覺地發(fā)揮作用的"二元論"的根源于原始靈魂觀念:當原始人解釋夢的存在時,統(tǒng)一的人就被截然劈成兩半了。人是由身體和心靈(靈魂
12、、心理、意識、精神)兩部分構成的。每個人都有一個軀體和一個心靈,軀體和心靈被套在一起,而且在軀體死后,心靈仍繼續(xù)存在并依然發(fā)揮作用。因此,盡管大多數反二元論的哲學家,或在許多問題上都堅持唯物主義因而承認自己是唯物主義哲學家的人,其實并沒有真正擺脫二元論的糾纏,在看待人及其心靈時,其實仍是二元論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著名哲學家賴爾、維特根斯坦和奎因(W.Quine)等人認為,二元論是自古以來的"權威的學說"。羅蒂指出:"每個人都總知道怎樣把世界分為心的部分和物的部分,這一區(qū)分是常識性的和直觀性的。" 三、心靈究竟是什么? 當代心靈哲學呼吁研究方式的轉向的要
13、求似乎可以用這么一個例子來闡述其必然性:在很久以前的一個遙遠的國度里,一個民族深切關心著戈肖克問題,盡管沒有人知道戈肖克是什么,但每個人都贊同他( 她或它)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民族世世代代最有頭腦的人都獻身于戈肖克事業(yè),但始終沒有人找到答案,就在人們認為似乎已經陷入了毫無希望的絕境時,終于有個人這樣假設:戈肖克僅僅是個名詞而已,除了詞語之外一無所有。由此看來,或許"心靈"的問題以及心身問題之所以長期困擾著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向出了差錯,以致研究的結果往往和研究的初衷南轅北轍。 &
14、#160; 當代分析哲學大師維特根斯坦和J.杰恩斯等人對心理語言形成過程和本質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他們的研究成果,引發(fā)了當代的心靈本體論變革的潮流。杰恩斯認為,意識、思想后于語言,完全是由語言的運用所虛構或杜撰出來的,是物理世界一種虛幻的類似物;人在創(chuàng)制和使用心理語言時,并沒有什么真實的事件和過程要表達。從語言的具體內容看,人類語言指稱對象或表示
15、對象的方式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從物理語言到心理語言的發(fā)展過程。人類最初的詞語都是關于可見可觸、直接具體、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的,甚至直到文字產生以后,都很少見到表示復雜、抽象的性質以及人的內在心理過程的詞語。心理語言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形成:一是表示實體的心理語言借助推論從相應的物理語言轉化而來,二是隱喻和類推。靈魂觀念的產生則是這兩種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正如杰恩斯所說:"我們用來指稱心理事件的每一詞語都是行為世界中的某種東西的隱喻和對應詞。我們用來描述真實空間中的物理行為的形容詞通過類推變成了描述心靈空間中的心理行為的對應詞。"杰恩斯通過追溯心理語言的起源,
16、得出了如下結論:心理語言是借助于隱喻、類比從物理語言中轉化產生的;心靈是真實世界的類似物;心理語言是意識產生的前提。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心靈是人們在解釋的需要中產生的,并不存在獨立的心靈實體。我們常說的"心靈"是一種解釋上的設想,因為說人有心理實在并沒有增加世界的物理內容。既然如此,它就不能進入物理事件的因果關系網絡中。這種對心靈的一種解釋上的設想,就像是我們?yōu)榱嗣枋瞿骋豢臻g區(qū)域會借助某種坐標系統(tǒng)一樣。而這個被借助的系統(tǒng)并不存在,只是我們的解釋離不開這個虛構的解釋項。 參考文獻 1 論靈魂的量.22,奧古斯丁晚期對話拉德對照版, P49.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 楊魁. 從原始人的靈魂"觀念"看人類認識觀和思維觀的早期萌芽J. 甘肅社會科學, 1995(3). 4 殷筱, 高新民. 從心理語言的種系發(fā)生看原始靈魂觀念的生成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精度磨削液H-1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餐飲連鎖銷售經理合同
- 養(yǎng)殖棚出租合同范本
- 代理記賬返稅合同范本
- 公司請律師合同范例
- 加盟店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業(yè)污染源整治環(huán)境整治施工合同
- 憑證附件采購合同范本
- 冠名授權合同范本
- 臨時混凝土采購合同范例
- 2 找春天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2025年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南京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道法】開學第一課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課件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2第1課時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畢節(jié)市威寧自治縣事業(yè)單位招考考試(443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處方點評知識培訓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計劃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0223)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閱讀簡答題答題指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