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贾R匯總(全冊)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常考知識匯總(全冊)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贾R匯總(全冊)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贾R匯總(全冊)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贾R匯總(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文言文知識匯總復習孫權勸學重點句子翻譯1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學習!2 .卿言多務,孰若孤?你說(你)事務繁忙,誰比得上我(的事務多)呢?3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當年吳縣的那個阿蒙了!4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學經學傳授的學官嗎?5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或:瀏覽群書)、了解歷史罷了。6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負的人分別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7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長兄為什么知曉事情這么晚??!8 .蒙辭以軍中多務。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

2、三)揣摩語言1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边@樣說有何作用?孫權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2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十分驚奇的神態(tài),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四)課文分析1.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該書是北宋(朝代)司馬光(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4.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吳下阿蒙、十別三日、刮目相待、讓看侶曲06.孫權是用什么方法勸呂蒙學習的?先一語破的,向

3、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學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一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8 .本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有哪些?(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4)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總會學有所成。9 .本文雖短,但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刻畫了鮮明的人物性格。請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孫權:豁達、大度,待人坦誠、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關心部下,對部下要求嚴格

4、,善勸。呂蒙:樂于接受勸告,勤奮好學;機敏精干、虎虎有生氣的將才。魯肅:直爽、敬才、愛才;忠厚的長者。省筆墨、又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木蘭詩重點句子翻譯(注意括號內的字詞)1 .不聞機杼聲。(機杼聲)不能聽到織布機發(fā)出的聲音。2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流水鳴濺濺)只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嘩嘩聲。3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胡騎鳴啾啾)只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zhàn)馬啾啾的鳴叫聲。4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遠行萬里,投身戰(zhàn)事。像飛一樣地越過一道道關塞山嶺。5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將十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多年之后壯十(得勝)歸來。6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木)記最

5、大的功,被賞賜很多的財物。7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希望馳騁千里馬:(借助它的腳力)1關我回故鄉(xiāng)。8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9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對著窗子整理漂亮的頭發(fā),對著鏡子在臉上貼裝飾物。10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雄兔的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的兩只眼睛時常瞇著。(三)揣摩語言2.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边@.里夸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急以及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

6、鳴啾啾”之聲,還襯托了木蘭的思親之情。3.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的內容,夸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zhàn)馬,萬里迢迢,奔往戰(zhàn)場:飛赧i'道首關口、一'座座高山的T青形。4.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泵鑼懩驹谶吶姞I的艱苦戰(zhàn)斗?;畹囊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打電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5.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备攀鰬?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多年征戰(zhàn),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zhàn)斗,有的戰(zhàn)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zhàn)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四)課文分析2 .千百年來,木蘭的形象家喻戶曉,木蘭還成為美國迪士尼大片中的主要角色。是什么原

7、因使得她有如此魅力?木蘭的形象既有傳奇性,又有豐富性。她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又熱愛和平生活。她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美好品德,這是其形象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5 .文中用了兩個“旦辭暮宿(至)不聞但聞”的重復句式,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以反復手法夸張地表現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急和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9 .概述戰(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的句子是什么?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10 .側面表明木蘭功勞之大的句子是什么?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8、。賣油翁(二)重點句子翻譯1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一個賣油的老頭兒放下擔子,站在那兒,斜著眼看他,很長時間都不離開。2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的老頭兒)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對此微微點頭。3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辟u油的老頭兒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用一枚銅錢蓋住的產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滴入(的產)。5 .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熟罷了。(三)揣摩語言1.“爾安敢輕吾射!”寫出了陳堯咨的驕橫之態(tài)。4.詳寫賣油翁“酌油”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為了刻畫人物和表達中心的

9、需要,詳寫賣油翁瀝油技藝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藝制勝對方的形象;對陳堯咨恃技驕橫則無較詳細的描寫,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得以突出。2 .讀了課文,你認為一個人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長處?又該如何看待他人的長處?要把自己的長處當作一種戰(zhàn)勝困難、張揚個性的資源優(yōu)勢,而不是進行宣揚的資本。二寸別人的長處,應善于汲取所長、學為己用,不可嫉妒詆毀。3 .這個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長處也沒必要驕傲自滿的道理。短文兩篇短文兩篇中陋室銘愛蓮說立意鮮明,是作者對自己志趣與節(jié)操的表白。我們要體會古人立身處世的崇高境界。陋室銘(二)重點句子翻譯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

10、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2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3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談笑、來往的都是博學的人,沒有無功名的人。4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在這里)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瀏覽(珍貴的)佛經。5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6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諸葛亮隱居南陽住的草廬,揚子云在西蜀的屋舍。7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三)課文分析1 .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了室主人怎樣的節(jié)操和情趣?表達了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11、。2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膾炙人口,久為傳誦。那么本文的主題應如何概括呢?本文通過對陋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3 .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的目的何在?類比的寫作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4 .文章對陋室從哪幾方面進行描寫?這幾方面突出陋室怎樣的特征?景色之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交往之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情趣之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陋室特征:雅。5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寫

12、室中事?寫出了室主人怎樣的情感?反面虛寫。寫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羈絆之情。6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一句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為什么要這樣寫?運用類比的寫作手法。用古名賢之室類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賢自況,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賢的志趣和抱負。7 .文章以孔子的話結尾,用意何在?這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引用孔子的話論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這一主題。8 .劉禹錫自比諸葛亮和揚雄,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什么?都具有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風,高雅脫俗而才華橫溢。9 .歷史上或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請舉例。床頭屋漏、雨腳如麻的杜甫草堂。凈潔無塵,以木板、方磚做

13、書架的錢鐘書的書齋。愛蓮說(二)重點句子翻譯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積存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傳得越遠就越泊幽;潔凈地挺立(在那里)。3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梢栽谶h處觀賞,卻不能靠近玩弄(它)。4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5 .噫!菊之愛,隨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后就很少有傳聞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

14、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應當很多了。(三)課文分析1 .歸納主題。通過對蓮花的愛慕和贊頌,表現作者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時,通過對牡丹的厭惡和鄙棄,表現出對趨附權貴、茍隨時俗及其風尚的不滿。2.中通外直,不要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2 .蓮之愛(君子形象)。(1)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后旬象征君子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體態(tài)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體態(tài),象征君子通達正直、豁達大度、行為端正;“香遠益清”是香氣,志潔行廉,美名遠揚。(3)氣質風度:“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

15、可褻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資質,儀態(tài)莊重,令人敬重。3 .下面這段話蘊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要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儀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4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蓮又比作什么呢?菊是隱逸者,逃避現實。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獨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貴者,貪圖享樂。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蓮是

16、君子,高潔典雅。它不染塵俗,就像胸懷磊落,行為正直,德名遠播的君子。5 .本文以“愛”為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寫菊、寫牡丹是為了襯蓮,寫菊為旁襯,寫牡丹為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時又針硬了時俗。河中石獸(二)重點句子翻譯1 .爾輩不能究物理。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2 .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漲的大水帶走呢?3 .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石獸)埋沒在沙丘卜,越沉越深哭了。4 .沿河求之,不亦顛乎?順著河流(即下游)尋找石獸.不是很瘋狂嗎?5 .眾服為確論。大家很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6 .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7 .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瘋狂;在原地深處尋找它,不是更瘋狂嗎?8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三)課文分析2 .比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寺僧:“閱十余歲”“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說明寺僧毅力堅定而經驗不足。講學家:一知半解而好為人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