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實用文檔古代漢語原文及翻譯一、第一單元 文選 左傳(一)、鄭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 ,日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 請于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 也, 虢叔死焉,倫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 將不堪?!惫唬骸敖嫌?,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21),子姑待
2、之?!?#160;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22)。公于呂曰(23):“國不堪貳,君 將若之何(24)。?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25),將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26)。子 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昵(27)”,厚將崩。” 大叔完聚(28),繕甲兵,具卒乘(29),將襲鄭。夫人將啟之(30)。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 人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潁(34),而誓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35)。”既而悔之。
3、潁考叔為潁谷封人(36),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37)。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君之羲(38)。請以遺之(39)?!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40)!”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見(42),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43):“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44)!”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45)!”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47)。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48)。其是之謂乎?” 【注釋】 (1)初:當初,從前。故事開頭
4、時用語。(2)鄭武公:春秋時諸侯國鄭國(在今河南新鄭)國君,姓姬,名掘突,武為謚號。申:諸侯國名,在今河南南陽,姜姓。(3)武姜:武謚鄭武公謚號,姜謚娘家姓。(4)莊公:即鄭莊公。共(gng)叔段:共是國名,叔為兄弟排行居后,段是名。(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難產(chǎn)。(6)惡(wù):不喜歡。(7)亟(qì):多次屢次。(8)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虎牢關(guān)。(9)巖邑:險要地城邑。(10)虢(guó)叔:東虢國國君。(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從”地省略。(12)京: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13)祭(zhài)仲:鄭國
5、大夫,字足。(14)雉:古時建筑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15)參:同“三”。國:國都。(16)堪:經(jīng)受得起。(17)焉:哪里。辟:同“避”。(18)何厭之有:有何厭。厭:滿足。(19)所:安置,處理。(20)圖:課,治。(21)斃:仆倒,倒下去。(22)鄙:邊境上得邑。貳于己:同時屬于莊公和自己。(23)公子呂:鄭國大夫,字子封。(24)若之何:對他怎么辦。(25)庸:用。(26)廩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27)昵:親近。(28)完:修繕。聚:積聚。(29)繕:修整。甲:鎧甲。兵:武器。具:備齊。卒:步兵。乘(shèng):兵車。(30)夫人:指武姜。啟之:為他打開城門。
6、(31)帥:率領(lǐng)。乘:一車四馬為一乘。車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32)鄢:鄭國邑名,在陵境內(nèi).(33)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古人記日用天干和地支搭配.(34)城穎西北。(35)黃泉:黃土下的泉水。這里指墓穴。(36)穎考叔:鄭國大夫。穎谷:鄭國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邊界的官。(37)舍肉:把肉放在旁邊不吃。(38)羲:調(diào)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肉。(39)遺(wéi):贈送。(40)繄(yì):語氣助詞。沒有實義。(41)闕:同“掘”,挖。(42)隧:地道。這里的意思是挖隧道。(43)賦:指作詩。(44)融融:快樂自得的樣子。(45)泄泄(yì):
7、快樂舒暢的樣子。(46)君子:作者地托。左傳作者常用這種方式發(fā)表評論。(47)施(yì):延及,擴展。(48)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既醉。匱:窮盡。錫:同“賜”,給予。 【譯文】 當初,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莊公和公叔段。莊公腳在前倒生下來,使姜氏受了驚嚇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討厭莊公。武姜玉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yīng)。等到莊公當上了鄭國國君武姜為共敘段請求把制作為他的封邑。莊又說“制是個險要的城邑,從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別的地方,我都答應(yīng)?!蔽浣譃楣彩宥握埱缶┮兀f公就計共叔段住在那里
8、,稱他為“京城太叔”。 祭仲說“都城超過了三百丈,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按先王的規(guī)定,大的都城面積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現(xiàn)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違反了先王的制度,這會使您受不了?!鼻f公回答說;“姜氏要這么做我怎能避開這禍害呢?”祭仲說道:“姜氏有什么可滿足呢?不如早些處置共叔段,不讓他的勢力蔓延。如果蔓延開來,就難對付了。蔓延開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況是您習(xí)卜受寵的兄弟呢?”莊公說干多了不仁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取滅亡,您暫且等著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同時歸他管轄。公子呂說一個國家不能容納兩個君王,您打算怎么辦?如
9、果您想把國家交給大叔,就請允許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給,就請陳掉他,不要使百姓產(chǎn)生二心?!鼻f公說;“用不著,他會自食其果。太叔又把雙方共管的邊邑收歸自己,一直把邑地擴大到了廩延。公子呂說;“可以動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會得到百姓擁護?!鼻f公說“做事不仁義就不會有人親近,地方再大也會崩潰?!?#160;太叔修造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鎧甲和武器準備好了步兵和戰(zhàn)車,將要偷襲鄭國國都。武姜打算為他打開城門作內(nèi)應(yīng)。莊公得知了太叔偷襲的日期,說;可以動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呂率領(lǐng)二百輛戰(zhàn)車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莊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國。 于是莊公把武
10、姜安置到城穎,并向她發(fā)誓說:“不到地下黃泉,水遠不再見面。”事后,他又后悔這么說。 考叔當時是穎谷管理疆界的官員,他聽說了這件事,就送了些禮物給莊公。莊公請他吃飯,他卻把肉放在一旁不吃。莊公問他為什么,穎考叔回答說:“我家中有母親,我的飯食她都吃過,就是從未吃過君王的肉羹,后允許我拿去送給她?!鼻f公說“你有母親可以送東西給她,唯獨我沒有!”穎考叔說“我冒昧問一下這話是什么意思?”莊公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了他,并說自己很后悔。穎考叔說;“君王何必擔憂呢?如果掘地見水,打成地道去見面,誰能說這不是黃泉相見?”莊公聽從了項考叔的話,照著做了。莊公進入地道,賦詩說:隧道當中,心中快樂融和!”武姜
11、走出隧道,賦詩說;隧道之外,心中快樂舒暢!”于是。母于關(guān)系又與從前一樣了。 君子說;“穎考叔真是個孝子。愛自己的母親,還擴大影響了鄭莊公。詩·大雅·既醉說孝子德行無窮個永久能分給同類。大概說的就是這樣的事吧!” 【讀解】 這是一個流傳甚廣、十分典型的兄弟相爭的故事。 人們常用“親如兄弟”來形容親情的深厚,也用“親兄弟,明算帳”來說明親情和利益沖突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憑自己的生活體 驗深知,親情在很多時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驅(qū)使之下,親情遠 遠不足以化解由利益導(dǎo)致的矛盾沖突。 當然,兄弟相爭,并非完全沒有是非曲直,并非完全沒有正 義
12、、真理的存在。比如,鄭莊公與共叔段的權(quán)位之爭,按傳統(tǒng)觀 念,長子是王位天然的繼承者,是“天理”,不容有違背。這樣, 鄭莊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當?shù)囊环?,而共叔段奪取王位的圖謀, 便是不合理的、不正當?shù)摹?#160;代表合理的、正義的一方,往往充滿“正氣”,可以慷慨陳辭。 鳴鼓攻之,可以穩(wěn)坐如山,居高臨下,所以鄭莊公才可以自豪地、 以先知的口吻說:“多行不義,必自斃?!?#160;拋開這個故事不論,多行不義,必自斃”也算是一條普遍真 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樣。幾乎可以說,古往今來, 凡是作惡的人,搞陰謀詭計的人,違法亂紀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如
13、果坐著等待結(jié)果的到來,等待作惡者“自斃”,顯然 是愚蠢的,無異于自己坐以待斃,很可能讓作惡者占盡了風光好 處。我們要相信毛主席說過的:“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 不例。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彼裕c其坐以待斃, 不如起而對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么說來,以惡抗惡,以暴力抗惡,以陰謀詭計對陰謀詭計, 在一定范圍內(nèi)便是合理的事。真理、道義總得以某種方式來加以 捍衛(wèi),對真理、道義的信念,總不能替代實際有效的行動,就好 比強盜闖進我們家里,是不可能憑借善良的愿望和對正義的信念 來阻止強盜的搶劫的。唯有拿起武器,同強盜搏斗,把強盜趕出 家門去,才是用行動來維護自己的信
14、念,因而真理、正義才可能 得到證明,得到捍衛(wèi)。 儒家傳統(tǒng)一直是主張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在內(nèi)心承認的真理,在 思想和言論中確信原則,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加以體現(xiàn),讓真理、原則變成行動 的指南。如果能做到這樣,不溢、惡行、陰謀等等,就既不是可怕的猛獸,也 不是不可戰(zhàn)勝和征服的。關(guān)鍵不在對方,而在自己是否能挺身而出,以及如何 挺身而出,從而讓東風壓倒西風。 (二)齊桓公伐楚(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1),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日(2):“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3),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4)。不虞君之涉吾地也(5),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6)
15、:五侯九伯(7),女實征之(8),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9):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隸。爾貢包茅不入(11),王祭不共(12),無以縮酒(13),寡人是微(14);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15)?!睂υ唬骸柏曋蝗耄丫镆?,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fù),君其問諸水濱?!睅熯M,次于陘(16)。夏,楚子使屈完如師(17)。師退,次于召陵(18)。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19)。與不谷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20),辱收寡君(21),寡君之愿也?!饼R侯曰:“以此眾戰(zhàn)(22),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
16、若以德綏諸侯(23),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24),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25)。注釋(1)諸侯之師:指參與侵蔡的魯、宋、陳、衛(wèi)、鄭、許、曹等諸侯國的軍隊。蔡:諸侯國名,姬姓,在今河南汝南、上蔡、新蔡一帶。(2)楚子:指楚成王。與:介詞,跟,和。(3)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邊遠的地方,不實指大海,形容兩國相距甚遠。(4)唯是:因此。風:公畜和母畜在發(fā)情期相互追逐引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由于相距遙遠,雖有引誘,也互不相干。(5)不虞:不料,沒有想到。涉:淌水而過,這里的意思是進入,委婉地指入侵。(6)召(shao,第四聲)康公:召公?#93;(shi,第四聲
17、),周成王時的太保,“康”是謚號。先君:已故的君主,大公:太公,指姜尚,他是齊國的開國君主。(7)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諸侯。九伯:九州的長官。五侯九伯泛指各國諸侯。(8)實征之:可以征伐他們。(9)履:踐踏。這里指齊國可以征伐的范圍。(10)海:指渤海和黃海。河:黃河。穆陵:地名,即今山東的穆陵關(guān)。無隸:地名,齊國的北境,在今山東無棣縣附近。(11)貢:貢物。包:裹束。茅:菁茅。入:進貢。(12)共:同“供”,供給。(13)縮酒:滲濾酒渣,祭祀時的儀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滲下去,就像神飲了一樣(依鄭玄說,見周禮*甸師注)。(14)寡人:古代君主自稱是征:索取這種貢物。(15)昭王
18、:周成王的孫子周昭王。問:責問。(16)次:軍隊臨時駐扎。陘(xing,第二聲):山名,在今河南偃城縣南。(17)屈完:楚國大夫。如:到,去。師:軍隊。(18)召(shao,第四聲)陵:楚國地名,在今河南偃城東。(19)不谷:不善,諸侯自己的謙稱。(20)惠:恩惠,這里作表示敬意的詞。徼(yao,第一聲):求;本義是巡查、巡邏,讀jiao,第四聲。敝邑:對自己國家的謙稱。(21)辱:屈辱,這里作表示敬意的詞。(22)眾:指諸侯的軍隊,(23)綏:安撫。(24)方城:指楚國北境的大別山、桐柏山一帶山。(25)盟:訂立盟約。譯文蔡桓公與夫人蔡姬在園林中乘舟游玩,蔡姬故意晃動小船,桓公嚇得臉色都變了
19、,他阻止蔡姬,蔡姬卻不聽?;腹慌伦屗氐搅瞬虈珱]有說與她斷絕夫妻關(guān)系,蔡姬的哥哥蔡穆侯卻讓她改嫁了。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接著又去攻打楚國。楚成王派使節(jié)到齊軍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馬發(fā)情相逐也到不了雙方的疆土。沒想到您進入了我們的國土這是什么緣故?”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大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quán)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還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范圍:東到海邊,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你們應(yīng)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工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征收貢物;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
20、,我特來查問這件事。”楚國使臣回答說:“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么敢不供給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問吧!”于是齊軍繼續(xù)前進,臨時駐扎在陘。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后撤,臨時駐扎在召陵。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zhàn)車觀看軍容。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guān)系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guān)系,怎么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并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愿?!饼R桓公說:“我率領(lǐng)這些諸侯軍隊作戰(zhàn),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么樣的城攻不下?”屈完回
21、答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么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墻,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后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三)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1)。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2)。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3),寇不可翫(4)。一之謂甚,其可再乎(5)?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6),其虞、虢之謂也?!惫唬骸皶x,吾宗也(7),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8)。大伯不從,是以不嗣(9)。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10),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于盟府(11)。將虢是滅(12),何愛于
22、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13)?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偪乎(14)?親以寵偪,猶尚害之,況以國乎?”(15)公曰:“吾享祀豐絜,神必據(jù)我(16)。”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17)。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18)。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19)。又曰:民不易物,惟德馨物(20)。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21),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22)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23),曰:“虞不臘矣(24)。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保?5)冬,十二月丙子朔(26),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27)。師還,館于虞(28),遂
23、襲虞,滅之。選自十三經(jīng)注疏本左傳【注 釋】 (1)晉:國名,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晉侯:晉獻公。復(fù)假道:又借路。僖公二年晉曾向虞借道伐虢,今又借道,故用“復(fù)”。虞:國名,姬姓。周文王封予古公亶父之子虞仲后代的侯國,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虢(ó國):國名,姬姓。周文王封其弟仲于今陜西寶雞東,號西虢,后為秦所滅。本文所說的是北虢,北虢是虢仲的別支,在今山西平陸。虞在晉南,虢在虞南。 (2)表:外表,這里指屏障、藩籬。 (3)啟:啟發(fā),這里指啟發(fā)晉的貪心。 (4)寇:凡兵作亂于內(nèi)為亂,于外為寇。翫(wá完):即“玩”,這里是輕視、玩忽的意思。 (5)其:反詰語氣詞,難道。
24、 (6)輔:面頰。車:牙床骨。 (7)宗:同姓,同一宗族。晉、虞、虢都是姬姓的諸侯國,都同一祖先。 (8)大(à)伯、虞仲:周始祖大王的長子和次子。昭:古代宗廟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則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說昭生穆,穆生昭。大伯、虞仲、王季俱為大王之子,都是大王之昭。 (9)不從:指不從父命。嗣:繼承(王位)。大伯知道大王要傳位給他的小弟弟王季,便和虞仲一起出走。宮子奇認為大伯沒繼承王位是不從父命的結(jié)果。 (10)虢仲、虢叔:虢的開國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為王季之穆。 (11)卿士:執(zhí)掌國政的大臣。
25、盟府:主持盟誓、典策的宮府。 (12)將虢是滅:將滅虢。將,意同“要”。是,復(fù)指提前的賓語“虢”。 (13)桓莊:桓叔與莊伯,這里指桓莊之族。莊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獻公的曾祖,莊伯是獻公的祖父。晉獻公曾盡殺桓叔、莊伯的后代。其:豈能,哪里能。之:指虞。 (14)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莊公25年晉獻公盡誅同族群公子。以為戮:把他們當作殺戮的對象。唯:因為。偪(ì斃):通“逼”,這里有威脅的意思。 (15)親:指獻公與桓莊之族的血統(tǒng)關(guān)系。寵:在尊位,指桓、莊之族的高位。況以國乎:此句承上文,因此省略了“以國”下的“偪”字。 (16)享祀:祭祀。絜(é吉):同“潔”。據(jù)我:依從
26、我,即保佑我。 (17)實:同“是”復(fù)指提前的賓語。 (18)皇:大。輔:輔佐,這里指保佑。所引周書已亡佚,這兩句引見偽古文尚書,下同。 (19)黍:黃黏米;稷(ì寄):不黏的黍子,黍稷這里泛指五谷。馨(心):濃郁的香氣。 (20)易物:改變祭品。繄(ì億):句中語氣詞。 (21)馮:同“憑”。 (22)明德:使德明。馨香:指黍稷。其:語氣詞,加強反問。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23)以:介詞,表率領(lǐng)。以其族行:指率領(lǐng)全族離開虞。 (24)臘:歲終祭祀。這里用作動詞,指舉行臘祭。 (25)此句以下有刪節(jié)。 (26)丙子:十二月初一正逢干支的丙子。朔:每月初一日。 (27)醜:
27、虢公名。京師:東周都城。今河南洛陽。 (28)館:為賓客們設(shè)的住處。這里用作動詞,駐扎的意思。 (29)媵(ì映):陪嫁的奴隸。秦穆姬:晉獻公女,嫁秦穆公。 (30)書:指春秋經(jīng)文。 【譯文】晉侯又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圍,虢國滅亡了,虞國也一定跟著滅亡。晉國的這種貪心不能讓它開個頭。這支侵略別人的軍隊不可輕視。一次借路已經(jīng)過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話說面頰和牙床骨互相依著,嘴唇?jīng)]了,牙齒就會寒冷,就如同虞、虢兩國互相依存的關(guān)系啊。”虞公說:“晉國,與我國同宗,難道會加害我們嗎?”宮之奇回答說:“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長子和次子,泰伯不聽從
28、父命,因此不讓他繼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執(zhí)掌國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勞,因功受封的典策還藏在盟府中?,F(xiàn)在虢國都要滅掉,對虞國還愛什么呢?再說晉獻公愛虞,能比桓莊之族更親密嗎?桓、莊這兩個家族有什么罪過?可晉獻公把他們殺害了,還不是因為近親對自己有威脅,才這樣做的嗎?近親的勢力威脅到自己,還要加害于他們,更何況對一個國家呢?”虞公說:“我的祭品豐盛清潔,神必然保祐我?!睂m子奇回答說:“我聽說,鬼神不是隨便親近某人的,而是依從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里說:上天對于人沒有親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祐他。又說: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說:人們拿來祭祀的東西都是相同的,但是
29、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來,沒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靈也就不享用了。神靈所憑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晉國消滅虞國,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獻給神靈,神靈難道會吐出來嗎?”虞公不聽從宮之奇的勸阻,答應(yīng)了晉國使者借路的要求。宮之奇帶著全族的人離開了虞國。他說:“虞國的滅亡,不要等到歲終祭祀的時候了。晉國只需這一次行動,不必再出兵了?!倍焓鲁跻荒翘欤瑫x滅掉虢囯,虢公醜逃到東周的都城。晉軍回師途中安營駐扎在虞國,乘機突然發(fā)動進攻,滅掉了虞國。(四)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晉侯、秦伯圍鄭(2),以其無禮于晉(3),且貳于楚也(4)。晉軍函陵(5),秦軍晉南(6)。佚之狐言于鄭
30、伯曰(7):“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8)。越國以鄙遠(9),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10)?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11),行者之往來(12),共其乏困(13),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14),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厭之有(15)?既東封鄭(16),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17),將焉取之?缺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18),
31、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19),乃還。子犯請擊之(20)。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1)。因人之力而敝之(22),不仁;失其所與(23),不知;以亂易整,不武(24)。吾其還也?!币嗳ブ?選自十三經(jīng)注疏本左傳【注 釋】 (1)甲午:古代用干支記日,具體日期已無考。 (2)晉侯、秦伯:晉文公和秦穆 (3)無禮于晉:晉文公未即位前,曾流亡到鄭國,鄭文公不以禮相待。 (4)貳于楚:對晉有二心而親近楚。 (5)函陵:在今河南新鄭縣。 (6)氾(à范)南:汜水南面,在今河南中牟縣南。 (7)佚之狐:鄭大夫。鄭伯:鄭文公。 (8)執(zhí)事:辦事人,借辦事人代指秦君,是對
32、崐君的敬稱。 (9)越國:秦在晉西,秦到鄭國,要越過晉國。鄙遠:以距離遠的鄭國作為秦國的邊境。鄙,邊境,這里作動詞用。 (10)陪,增加。句意為,滅了鄭國,鄭國的土地只能歸晉。 (11)東道主:東方路上的主人。(12)行者:外交使者。 (13)共:同供。乏困:乏,指缺乏資糧;困,指困頓需要休息。 (14)焦、瑕:晉國城邑,在今河南陜縣。 (15)厭,同饜,滿足。 (16)封:疆界,作動詞用。 (17)缺:侵略。 (18)說:同悅。 (19)杞子、逢孫、揚孫:都是秦大夫。 (20)子犯:晉國大夫。 (21)微:非。 (22)因:依靠。敝:傷害。 (23)所與:猶同盟國。 (24)武:武定禍亂。見
33、書·大禹謨“乃武乃文”傳。 【譯文】晉侯和秦伯合兵圍困鄭國,因為鄭伯曾經(jīng)對待晉侯沒有禮貌,并且懷有二心親近楚國。晉國軍隊駐扎在函陵,秦國軍隊駐扎在汜水南面。佚之狐對鄭伯說:“國勢危急了!倘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兵一定退去。”鄭伯聽從了他的話。燭之武推辭道:“我的壯年,還不及人;現(xiàn)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鄭伯說:“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現(xiàn)在碰到急難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有不利!”燭之武答應(yīng)去。在夜里用繩子捆住身子從城上掛下去。見秦伯說:“秦晉合兵圍困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亡了!倘使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我怎么敢用這件事來煩勞您。越過晉國把遠處的鄭國作為秦國的邊界,
34、您知道它的困難;怎么能用滅掉鄭國來加強鄰國?鄰國實力的加強,即您實力的削弱。倘使放棄進攻鄭國,作為您東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來往,鄭國可以供給他們資糧館舍,對您沒什么害處。況且您曾經(jīng)對晉惠公施恩了;晉惠公應(yīng)允把焦、瑕兩城給您,可是他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在那里構(gòu)筑防御工事,這是您所知道的。晉國怎么會滿足呢?已經(jīng)要把鄭國作為她東面的疆界,又要擴展它西面的疆界;倘使不來損害*秦國,還會到哪兒去擴展呢?損害秦國來使晉國得到好處,只請您仔細考慮吧!”秦伯聽了高興,跟鄭國人結(jié)盟。派杞子、逢孫、揚孫在鄭國駐防,才回去。子犯請求發(fā)兵攻打秦軍,晉文公說:“不行!不是這個人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依靠人家的力量反
35、過來傷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國,不明智;用戰(zhàn)亂來改變出兵時的整肅,是不武,我還是應(yīng)該回去?!币搽x開了鄭國。 (五)蹇叔哭師(僖公三十二年)(原文)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1)。出絳(2),柩有聲如牛(3)。卜偃使大夫拜(4),曰:“君命大事(5)將有西師過軼我(6),擊之,必大捷焉?!辫阶幼脏嵤垢嬗谇卦唬?):“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8),若潛師以來(9),國可得也(10)。”穆公訪諸蹇叔(11)。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12),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13),必有悖心(14)。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盂明、西乞
36、、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15)。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人也?(16)”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16),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崤(17),崤有二陵焉(18)。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19);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20)?秦師遂東。【注釋】(1)殯:停喪。曲沃:晉國舊都,晉國祖廟所在地,在今山西聞喜。(2)絳:晉國國都,在今山西翼城東南。(3)柩(jiu):裝有尸體的棺材。(4)卜偃:掌管晉國卜筮的官員,姓郭,名偃。(5)大事:指戰(zhàn)爭。古時 戰(zhàn)爭和祭祀是大事。(6)西師:西方的軍隊,指秦軍。過軼:越過。(7)杞子:秦
37、國大夫。(8)掌:掌管。管,鑰匙。(9)潛:秘密地。(10)國:國都。(11)訪:詢問,征求意見。蹇叔:秦國老臣。(12)遠主:指鄭君。(13)勤:勞苦。所:處所。無所:一無所得。(14)悖(bei)心: 違逆之心,反感。(15)孟明:秦國大夫,姓百里,名視,字孟明。秦國元 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國大夫,姓西乞,名術(shù)。白乙:秦國大夫,姓白乙名丙。這三人都是秦國將軍。(16)中(zhong)壽:滿壽,年壽滿了。拱: 兩手合抱。(17)崤(xiao):山名,在今河南洛寧西北。(18)陵:大山。崤山有兩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勢險要。(19)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后:國君。(20
38、)爾骨:你的尸骨,焉:在那里。【白話翻譯】冬天,晉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二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剛走出國都絳城,棺材里發(fā)出了像牛叫的聲音。卜官郭偃讓大夫們向棺材下拜,并說:“國君要發(fā)布軍事命令,將有西方的軍隊越過我們的國境,我們襲擊它,一定會獲得全勝?!鼻貒蠓蜩阶訌泥崌扇讼蚯貒鴪蟾嬲f:“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悄悄派兵前來,就可以占領(lǐng)他們的國都?!?秦穆公向秦國老臣蹇叔征求意見。蹇叔說:“讓軍隊辛勤勞苦地偷襲遠方的國家,我從沒聽說有過。軍隊辛勞精疲力竭,遠方國家的君主又有防備,這樣做恐怕不行吧?軍隊的一舉一動,鄭國必定會知道。軍隊辛勤勞苦而一無所得,一定會產(chǎn)生叛逆念頭。再說行
39、軍千里,有誰不知道呢?”秦穆公沒有聽從蹇叔的意見。他召見了孟明視,西乞術(shù)和白乙丙三位將領(lǐng),讓他們從東門外面出兵。蹇叔哭他們說:“孟明啊,我看著大軍出發(fā),卻看不見他們回來了!”秦穆公派人對蹇叔說:“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壽滿了,等到軍隊回來,你墳上種的樹該長到兩手合抱粗了。”蹇叔的兒子跟隨軍隊一起出征,他哭著送兒子說:“晉國人必定在崤山抗擊我軍,崤有兩座山頭。南面的山頭是夏王皋的墳?zāi)梗泵娴纳筋^是周文王避過風雨的地方。你們一定會戰(zhàn)死在這兩座山之間,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軍于是向東進發(fā)。【解析】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預(yù)見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軍后 來果然在崤山大敗而歸,兵未發(fā)而先哭之,實在是事前
40、就為失敗而哭,并非事后諸葛亮。郭偃托言的所謂“君命大事”,不過是個借口,人們根據(jù)經(jīng)驗 完全可以作出類似的判斷,乘虛而入,亂而取之,是戰(zhàn)爭中常用的手法。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不具備這種經(jīng)驗和頭腦,應(yīng) 當屬于不稱職之列。從蹇叔一方看,他作為開國老臣,也具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對手并非等閑之輩,不可能在非常時刻沒有防備,因此,此時出征無異于自投羅網(wǎng)。秦穆公急欲擴張自己勢力的心情,導(dǎo)致他犯了一個致命的常 識性的錯誤,違反了“知己知彼”這個作戰(zhàn)的基本前提。敵手早有防備,以逸待勞,必定獲勝;勞師遠襲,疲憊不堪,沒有戰(zhàn)斗 力,必定慘敗。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略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連常識都顧不上,當然是咎由自取。馬
41、有失前蹄的時候,人也有過失的時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 況下所犯的錯誤,則是不可寬恕的。利令智昏而犯常識性的錯誤,更是不可寬恕。再說,當初秦國曾與晉國一起企圖消滅鄭國,后來又與鄭國 訂立盟約。此時不僅置盟約不顧,就連從前的同伙也成了覬覦的對象。言而無信,自食其言,不講任何道義、仁德,這同樣應(yīng)當 遭天遣,遭懲罰。當人心目中沒有權(quán)威之時,便沒有了戒懼;沒有了戒懼,就會私欲急劇膨脹;私欲急劇膨脹便會為所欲為,無法無天。春秋的諸侯混戰(zhàn),的確最充分地使人們爭權(quán)奪利的心理。手法、技巧發(fā)揮到了極致,也使命運成了最不可捉模和把握的東西。弱肉強食是普遍流行的無情法則,一朝天子一朝臣,泱泱大國可能在一夜之間傾覆,區(qū)區(qū)
42、小國也可能在一夜之間暴發(fā)起來?!跋戎笔菦]有的;而充滿睿智并富有經(jīng)驗者,往往被人們 為是“先知”。(六)晉靈公不君(宣公二年)原文注釋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2);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4),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 見其手(6),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7),則莫之 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比M,及溜(8),而后視之,曰: “吾知所過矣,將改之?!被锥鴮υ唬骸叭苏l無過?過而能改,善 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9)。夫如是,則能補過 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10)。又曰:袞 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11
43、)。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12)?!豹q不改。宣子驟諫(13),公患之,使鉏麑賊之(14)。晨往,寢門辟 矣(15),盛服將朝(16)。尚早,坐而假寐(17)。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 敬,民之主也(18)。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觸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19),伏甲(20),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21), 趨登(22),曰:“臣侍君宴,過三爵(23),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 獒焉(24)。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 彌明死之(25)。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見靈輒餓(28),問其病。曰: “不食
44、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 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31)。”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32),寘諸 橐以與之(33)。既而與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 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趙穿攻靈公于桃園(35)。宣子未出山而復(fù)。大史書曰(36): “趙盾弒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睂υ唬骸白訛檎洌?亡不越竟,反不討賊(37),非子而誰?”宣子曰:“嗚呼(38)!詩曰: 我之懷矣,自詒伊戚(39)。其我之謂矣?!笨鬃釉唬骸岸胖际芬?,書法不隱(40)。趙宣子,古之良 大夫也,為法受惡(41
45、)。惜也,越競乃免?!毙邮冠w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壬申,朝于武宮(43)?!咀⑨尅繒x靈公:晉國國君,名夷皋,文公之孫,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 厚斂:加重征收賦稅。雕墻:裝飾墻壁。這里指修筑豪華宮室,過著 奢侈的生活。雕:一本作“雕”。 宰夫:國君的廚師。胹(ér):煮,燉。熊蹯(fán):熊 掌。 畚(bn):筐簍一類盛物的器具。載:用車裝。 (6)趙盾:趙衰之子,晉國正卿。士季:士為之孫,晉國大夫,名會。 (7)不入:不采納,不接受。(8)三進:向前走了三次。及:到。溜:屋 檐下滴水的地方“。 (9)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蕩。靡:沒有什
46、么。初: 開端。鮮:少??耍耗軌颉=K:結(jié)束。(10)賴:依靠。 (11)這兩句詩出 自詩·大雅·杰民。袞(gn):天子的禮服,借指天子,這里指周宣王。 闕:過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賢臣。(12)袞:指君位。 (13)驟:多次。 (14)鉏麑(chú ní):晉國力士。賊:刺殺。(15)辟:開著。(16)盛服:穿 戴好上朝的禮服。 (17)假寐:閉目養(yǎng)神,打盹兒。(18)主:主人,靠山。 (19)飲(yìn):給人喝。(20)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21)右:車 右。提彌明:晉國勇士,趙盾的車右。 (22)趨登:快步上殿堂。(23)三 爵:三巡
47、。爵:古時的酒器。 (24)嗾(su):喚狗的聲音。獒(áo):猛犬。(25)死之:為之死。之:指趙盾。(26)田:打獵。首山:首陽山,在今 山西永濟東南。 (27)舍,住宿。翳(yì)桑:首山附近的地名。(28)靈 輒:人名,晉國人。 (29)食(sì)之:給他東西吃。(30)宦(huàn):給 人當奴仆。 (31)遺(wèi):送給。(32)簞( dn ):盛飯的圓筐。食:飯。 (33)橐(tuó):兩頭有口的口袋,用時以繩扎緊。(34)與:參加,介:甲 指甲士。 (35)趙穿:晉國大夫,趙盾的堂兄弟。(36)大史:太史,掌紀 國
48、家大事的史官。這里指晉國史官董狐。書:寫。(37)竟:通境,邊境。反:通“返”,返回。竟:同“境”。賊: 弒君的人,指趙穿。 (38)烏呼:感嘆詞,同“嗚呼”,啊。(39)懷:眷戀。 詒:同貽”,留下。伊,語氣詞。(40)良史:好史官。書法:記事的原則. 隱:隱諱,不直寫。 (41)惡:指弒君的惡名,(42)逆:迎,公子黑臀:即 晉成公,文公之子,襄公之弟,名黑臀,(43)武宮:晉武公的宗廟,在曲沃。重點1、靈:謚號。逸周書·謚法、鄭樵通志均有記載,謚法是給予謚號的標準,用一些固定的字,賦予特定的涵義,用以指稱死者的美德、惡德等。2、君:說文:“尊也。從尹,發(fā)號,故從口?!薄耙我?/p>
49、?!?論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不君:否定副詞“不”修飾動詞謂語,后面緊跟名詞,所以“君”用為動詞。3、厚:薄厚義古今同。勸學(xué):“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代意義廣泛, “厚斂以雕墻?!倍喽亍?zhàn)國策:“大王又并軍致與戰(zhàn),非能厚勝也?!本薮蟆mn非子:“厚酒肥肉。指濃,濃烈。4、雕:說文:“琢文也。”雕刻本字。“雕,鳥敦 (tuán)也。”“鳥敦 ,雕也?!?教材注“一本作雕”,沒有說明二者的關(guān)系。 5、辟避;孰熟;田畋;竟境;反返;教材注:“后來寫作某”,皆古今字;7、患:擔憂,憂慮。說文:“患,憂也?!?論語:“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又:“不患貧而患不安
50、【均】,不患寡而患不均【安】?!背烧Z“患得患失”。 作名詞,指災(zāi)害,禍患。韓非子:“茍成其私利,不顧國患。”后漢書·張衡傳:“閹豎恐終為其患。”成語:“有備無患、內(nèi)憂外患”?;贾阂灾疄榛?。(以動用法)8、莫之繼: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 9、溜:說文:“水出郁林郡。”本為水名。通“溜”。說文:“屋水流也。” 10、稽首:古代還有:拜:說文“首至地也。”動詞。拜手,名詞。拱:說文“斂手也?!睋?說文“拱也?!鳖D首:叩響頭。11、社稷:社,土神。說文:“社,地主也。即:大地的主宰,又名后土。稷,谷神。說文:“稷,五谷之長。”即五谷的主宰。如本篇:“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因“社稷”象征
51、國家,就有了國家的意義。如左傳·成公十三年:“又欲闕翦我公室,傾覆我社稷?!?2、袞不廢:袞: 說文:“天子享先王,卷龍繡于下幅,一龍蟠阿上鄉(xiāng)。從衣,公聲。” 廢:說文:“屋頓也?!?13、驟:說文:“馬疾步也?!币隇椤翱臁⒀杆??!痹偬摶癁楦痹~。14、賊:從戈,則聲,“敗也”。本義指造成危害的人。孟子:“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背烧Z:“獨夫民賊。”童區(qū)寄傳:“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薄胺床挥戀\”。注意:上古“盜”、“賊”與現(xiàn)代義正好相反。今所謂“賊”,上古稱“盜”;今義“強盜”,上古稱“賊”。盜是偷竊,賊是搶劫殺害。15、坐:說文“止也?!兵欓T宴:“項王、項伯東向坐。”
52、 項羽等席地跪坐,見樊噲闖入,項羽“按劍而跽”。引申為坐的地方,座位,同篇:“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還有“獲罪”的意思。本篇:“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16、觸:本義用角頂撞。說文“觸,抵也。”易·大壯:羝羊觸藩?!坝|槐而死?!?庖丁解?!笆种|?!?漢書·元帝紀“去禮義,觸刑法?!?。 17、恭敬:此為同義詞連用。恭主心,敬主容。說文:“恭,肅也?!?8、飲:會意字,本義飲酒。這里是使動用法。19、趨:快步走。古禮,在尊者或長者面前要“趨”。是一種表恭敬的方式,觸龍說趙太后“入而徐趨,至而致謝?!笔酚?#183;蕭相國世家:“賜帶劍履上殿,入
53、朝不趨?!?論積貯疏:“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0、“田”:本義是田獵,后轉(zhuǎn)為農(nóng)業(yè) 。 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兎走觸株,折頸而死。”孟子“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左傳“宣子田于首山?!?甲骨文:“王大令眾人協(xié)田”;“王其田于晝,禽大豚” 。說文:“田,陳也。樹谷曰田。從囗十,千百(阡陌)之制也?!?1、餓:說文“饑也,”“饑,餓也?!闭滞ā梆I,饑甚。”論語“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北酒办`輒餓”。孟子“民有饑色,野有餓莩?!表n非子“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李紳憫農(nóng)詩“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倉頡篇“饑,餒也,腹中空也。” 饑、饑為二字,說文“饑,谷不熟為饑?!薄笆卟皇鞛轲??!?2
54、、宦說文士也。當為家奴。23、“介”,本義是“夾”。左傳“天禍鄭國,使介居二大國之間?!睗h書“道里遼遠,人物介絕。” 周頌·思文“無此疆爾介?!?后來寫作“界”。豳風·七月“以介眉壽?!?4、“亡”,本義逃亡,逃跑。左傳“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笔酚洝敖裢鲆嗨?,舉大計亦死?!庇郑骸盎蛞詾樗溃蛞詾橥??!弊髠鳌巴霾辉骄梗ň常??!鼻f子“無趾曰:吾唯不知務(wù)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弊髠鳌叭秽嵧?,子亦有不利焉?!碧煺摗疤煨杏谐?,不為堯存,不為桀亡。”25、“越”,本義越過。本篇“惜也,越竟乃免”。柳宗元斷刑論“必使為善者不越月逾時而得其賞?!饼R晉案之戰(zhàn):“射其左,越于車下。
55、”26、“討”,本義聲討。本篇:“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秦始皇本紀“皇帝哀眾,遂發(fā)討師。”商君書·更法“討正法之本。”編輯本段文言譯文晉靈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賦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他從高臺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廚師沒有把熊掌燉爛,他就把廚師殺了,放在筐里,讓官女們用車載經(jīng)過朝廷。大臣趙盾和士季看見露出的死人手,便詢問他被殺的原因,并為晉靈公的無道而憂慮。他們準備規(guī)勸晉靈公,士季說:“如果您去進諫而國君不聽,那就沒有人能接著進諫了。讓我先去規(guī)勸,他不接受,您就接著去勸諫?!笔考救ヒ姇x靈公時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禮三次,晉靈公假裝沒有看見他),到了屋檐
56、下,晉靈公才抬頭看他,并說:“我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過錯了,打算改正?!笔考具殿^回答說:“哪個人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事了。詩·大雅· 蕩說:沒有誰向善沒一個開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到底。如果這樣,那么彌補過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終堅持向善,那么國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們有了依靠。詩·大雅·烝民又說: 周宣王有了過失,只有仲山甫來彌補。這是說周宣王能補救過失。 國君能夠彌補過失,君位就不會失去了?!笨墒菚x靈公仍然沒有改正。趙盾又多次勸諫,使晉靈公感到厭煩,晉靈公便派鉏麑去刺殺趙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趙盾的家,只見臥室的門開著,
57、趙盾穿戴好禮服準備上朝,時間還早,他和衣坐著打盹兒。鉏麑退了出來,感嘆地說:“時刻不忘記恭敬國君(指按時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殺害百姓的靠山,這是不忠;背棄國君的命令,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樣,還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頭撞在槐樹上死了。秋天九月,晉靈公請趙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準備殺掉趙盾。趙盾的車夫提彌明發(fā)現(xiàn)了這個陰謀,快步走上殿堂,說:“臣下陪君王宴飲,酒過三巡還不告退,就不合禮儀了?!庇谑撬銎疒w盾走下殿堂。晉靈公喚出了猛犬來咬趙盾。提彌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趙盾說:“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兇猛,又有什么用!”他們兩人與埋伏的武士邊打邊退。結(jié)果,提彌明為趙盾戰(zhàn)死了。當初,趙盾
58、到首陽山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有個叫靈輒的人暈倒了,便去問他的病情。靈輒說:“我已經(jīng)三天沒吃東西了?!壁w盾給他東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趙盾詢問原因,靈輒說:“我給貴族做仆人已經(jīng)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著?,F(xiàn)在離家近了,請允許我把這一半留給她?!壁w盾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給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放在口袋里給他。不久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他在搏殺中把武器倒過來抵擋晉靈公手下的人,使趙盾得以脫險。趙盾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餓漢?!壁w盾再問他的姓名和住處,他沒有回答就退走了。趙盾自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趙穿在桃園殺掉了晉靈公。趙盾還沒有走出國境的山界,聽到靈公被殺便回來了。晉國太史董狐記載道:“趙盾弒殺了他的國君?!彼€把這個說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趙盾說: “不是這樣?!倍f:“您身為正卿,逃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5 We're family (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1《學(xué)習(xí)伴我成長》(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B Let's talk(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用水計量時間》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科學(xué)五年級上冊教科版
- 2025產(chǎn)品購銷合同樣書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25章 投影與視圖25.1 投影第2課時 正投影說課稿 (新版)滬科版001
- 2025城市民用戶燃氣工程實施合同書范本范文
- 2025婦女發(fā)展監(jiān)測評估項目工程合同管理
- 2025合同模板合伙人利潤分配協(xié)議范本
- 2024-2025學(xué)年高中政治 第3單元 第6課 第1框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3001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文學(xué)常識
- 七年級信息技術(shù)上冊 第13課時 文件管理教案 科教版
- 2022年版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題庫(教師教資培訓(xùn)考試專用十三套)
- 英語新課標(英文版)-20220602111643
- 高考模擬作文“文化自信:春節(jié)走向世界”導(dǎo)寫+范文3篇
- 藥品管理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計算能手1000題帶答案
- 邁瑞醫(yī)療 -醫(yī)療器械-從全球器械巨頭發(fā)展看邁瑞海外進擊之路
- 改善護理服務(wù)行動計劃總結(jié)報告
- 智慧農(nóng)業(yè)整體架構(gòu)規(guī)劃設(shè)計方案
-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