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開發(fā)及安全:解決爭端靠外交還是武力_第1頁
我國海洋開發(fā)及安全:解決爭端靠外交還是武力_第2頁
我國海洋開發(fā)及安全:解決爭端靠外交還是武力_第3頁
我國海洋開發(fā)及安全:解決爭端靠外交還是武力_第4頁
我國海洋開發(fā)及安全:解決爭端靠外交還是武力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海洋開發(fā)及平安:解決爭端靠外交還是武力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連小學生都知道;但中國海洋面積有多少,卻并非人人清楚。對于爭議中的海洋國土,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家利益?軍事手段是一個好的選擇嗎?如何實現我們的海洋主權、發(fā)揮我們海洋的作用,考驗著我們民族的智慧。顯然,只有在法理上、事實上擁有了海洋主權之后,才能更好地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對于爭議中的海洋國土,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家利益?外交努力和軍事手段都很重要,但很多問題卻不是僅靠武力能解決的。最終如何解決,考驗著我們民族的智慧。中國海洋國土是多還是少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是個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但對于中國海洋面積有多大

2、這個問題,就并非人人都知道了。在北京東北部一個住宅小區(qū)的網站上,記者隨機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10個人進展了答復,其中有7人干脆地答復不知道,還有兩人瞎猜了一下,一個說780萬平方公里,一個說大概是500萬平方公里,只有一個叫紫煙的網友答復說是300萬平方公里。答復正確的紫煙是國內某新聞網站的工作人員。300萬平方公里是國內公認的中國海洋國土面積。記者采訪過程中從權威部門得悉的中國海洋面積是2997萬平方公里,約為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陳光琪說:我國的國土面積,除了常說的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可管轄的海洋國土,這一定要考慮進去。中國是個陸地

3、大國,又是個海洋大國,這是常見的說法。從擁有海洋資源的絕對數量來看,確實可以這樣說:我國海岸線長度為18萬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陸架面積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面積為世界第十。但陳光琪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說:中國是個海洋大國,但又不是個海洋大國。根據陳教授提供的數據,從單位陸地面積平均擁有的海岸線長度來看,中國只占世界第94位。假如按照可管轄的海域面積與大陸面積之比,世界沿海國家平均為094,中國僅為03,不到平均程度的三分之一;而我們的鄰國日本超過11,朝鮮是217,越南是219,菲律賓是631,都大大超過中國。至于人均海洋面積,世界沿海國家平均為0026平方公里,而中國只有000

4、29平方公里,只是世界平均數字的非常之一,而與我國相鄰的海洋國家的平均數都超過中國的10倍以上。多少海洋國土處于爭議中上述這些數據,都是在中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這個前提下而言的。但實際情況是,中國面臨著劇烈的海域劃界爭端,要按照?結合國海洋法公約?爭得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還有相當大的困難。我國的海洋國土由黃海、渤海、東海和南海組成,除渤海屬于內水不存在爭議外,其他3個海區(qū)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結合國海洋法公約?與鄰國合理劃分。那么,終究有多少海洋國土處于爭議中呢?有媒體報道說,中國有一半海洋國土處于爭議中,也有報道說是100多萬平方公里。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在黃海,總

5、面積38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應劃歸我國管轄的有25萬平方公里。可是在海域劃界問題上,韓國主張等距線為界,假如按此劃分,朝、韓可以多劃18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我國與朝鮮和韓國存在著18萬平方公里的爭議海區(qū)。在東海,我國固有領土釣魚列島被日本非法占領;東海大陸架是我國陸地的自然延伸,因此,面積77萬平方公里的海區(qū)中應歸我管轄的為54萬平方公里,但是日本卻提出中日兩國是共架國,要求按中間線劃分海域。按日本的無理要求,日本與我國有16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地區(qū)。在南海,我海洋權益受到的進犯更加嚴重。記者對此多方求證,從權威的海洋研究機構獲取的數字是:有大約12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處于爭議中。但由于各種原因

6、,詳細數據不得公布。主權和開發(fā)哪個優(yōu)先面對爭端,我國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建議。應當說,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仁慈愿望,但遺憾的是,我們等待共同開發(fā),別人卻在搶先開發(fā),雖然簽署了南海地區(qū)行為準那么,但形勢仍然嚴峻。我們如何應對這種場面??中國海洋石油報?原總編輯王佩云以書面形式承受了本報采訪。他說:我認為,首先不要忘記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主權屬我。因為所謂有爭議地區(qū),包括南海諸島和釣魚島在內,自古以來屬于中國,過去世界各國從來沒有對此提出過異議。他認為,我們應當理直氣壯、據理力爭,同時還要有所作為。假如我們沒有積極開發(fā)的實際行動,只是消極等待別

7、國來與我們共同開發(fā),不會有人理這個茬兒,共同開發(fā)根本無從談起。比方在南沙海域油氣富集地區(qū),有些地方有爭議,有些地方并沒有爭議,我們至少應領先在沒有爭議的地方盡快展開勘探開發(fā),把我們的鉆井平臺和采油平臺擺上去,在南沙顯示我們的存在。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為在有爭議地區(qū)與相關國家共同開發(fā)奠定一個基?,F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文木在承受本報 采訪時說:假如說中國主權利益要出問題,那么將首先出在海上。維護國家主權,就是維護國家利益。王佩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走出去,讓世界聽到解決爭端:外交還是武力在外交努力和會談至今鮮有實際成果的情況下,出現了呼吁軍事解決的觀點。記者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在網上見到了

8、許多比擬劇烈的言論。對此,專家另有看法。陳光琪教授認為,爭奪海洋,第一是爭奪島嶼,其次是爭奪海域,第三是爭奪資源。島嶼問題是核心。他說:島嶼問題最容易引起沖突和矛盾,對此大家一向都比擬慎重。島嶼這個問題一般都不會輕易挑起來,公開爭奪島嶼會引發(fā)武裝沖突甚至戰(zhàn)爭,一般都擱置起來了,各方都說是自己的,但一般不以武力來解決,而是采取抑制的態(tài)度。陳教授認為,如今大家都在爭奪海底石油等能源,爭議和爭端是客觀存在的,但由此引發(fā)武裝沖突甚至戰(zhàn)爭的可能性較校他同意中國的海洋形勢確實比擬嚴峻,但他否認了中國海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言論。他說:整個海洋形勢與國家保衛(wèi)海洋的才能當然有關系,假如你很強大,別人也不敢欺侮你

9、,但二者又不是直接的因果關系,有些問題不是只靠軍事力量就可以解決的,還需要通盤去考慮。釣魚島和南沙等問題,目前通過武力解決不現實。由此引發(fā)武裝沖突甚至部分戰(zhàn)爭,都會給整個地區(qū)形勢、給整個國際形勢帶來重大影響。這等于是對世界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國家不負責任。對此,一定要從整個國家的大局考慮。一是我們需要有個安定的周邊環(huán)境;二是要維護國家的主權,要很好地統一起來通盤考慮,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陳教授認為,有時軍事力量占優(yōu)勢,但整個形勢不允許你以武力解決;有時盡管軍事力量不占優(yōu)勢,但形勢需要時,必須以武力保衛(wèi)。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一位博士生導師認為,如今我們的問題是軍事力量不能有效保護遠海油田

10、。如今的態(tài)勢是誰有才能誰開發(fā)。其他國家開發(fā)了,我們也沒法對抗,只有采取不成認態(tài)度。他認為,原來的既定方針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必須建立在科技、軍事、經濟才能增強的根底上。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張文木在承受本報 采訪時也表示,要使法理上屬于中國的海洋權利事實上屬于中國,中國就必須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在承受采訪時,陳光琪教授提到,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曾說:國家欲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他認為鄭和的這兩句話是對他的觀點最為概括的總結。王佩云也強調了海軍建立的重要性,但他的著眼點在保護層面上。他認為,今后,隨著鉆探和開采活動的開展,海上石油平臺以及海底油氣管線的建立由淺水走向

11、深水、由離岸較近到離岸較遠,以及進口油氣資源的遠間隔 運輸,都對海軍的建立和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家呼吁加強海洋意識許多專家呼吁,我們應該加強海洋意識。陳光琪教授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樹立海洋平安觀,二是樹立海洋經濟觀。首先,別人侵占我們的海洋也是進犯我們,一定要像保衛(wèi)每一寸陸地國土那樣保衛(wèi)每一寸海洋國土。海洋也是國家平安的屏障,如今對國家平安造成的威脅主要來自海洋,最可能發(fā)生沖突的也是海洋。其次,國家的開展、民族的振興,都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運輸本錢低,80以上的對外貿易通過海路。假如海洋平安得不到保證,我們的對外開放、經濟開展也得不到保障。解決人口、環(huán)境和資源三大問題,主要也依靠海洋。振興海洋和振興國家、振興整個民族是連在一起的。王佩云也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開發(fā)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