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 z師學院課 程 教 案20212021學年 第 一 學期課程名稱 文學社會學授課專業(yè) 漢語言文學 授課班級 主講教師 平 所屬系別 中文系 教 研 室 外國文學與文藝理論教研室教材名稱 出 版 社版 次年月日師學院課程教案(首頁)課程名稱文學社會學課程類別必修課限選課 任選課 課程代碼課程所屬專業(y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總學時32學分2講授學時32上機學時實驗學時授課專業(yè)漢語言文學授課班級任課教師平職 稱講師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文學社會學的研究角度與研究方法,掌握主要的社會學研究方法,并通過社會學方法的具體講解指導學生掌握文學社會學的批評方法的使用。教學重點、難點1、文學社會學的歷史演變。
2、2、社會學代表理論家的理論觀點。3、文學社會學批評方法的使用。教材和參考書參考書:1.文學社會學新編,方維規(guī)著,師大學,2021年版。2.現代文藝社會學, 文放著,社會科學文獻,2007年版。3.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 安東尼吉登斯著,譯文,2007年版。4.詹姆遜文集-新馬克思主義, 喬納森H特納著,華夏,2006年版。5.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王逢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版。6.當代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弗朗西斯馬爾赫恩主編,大學,2002年版。7.社會學的想象力,C賴特米爾斯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8.物質文化讀本,孟悅 羅鋼主編, 大學,2021年版。9.文化社會學
3、視域中的文化史,阿爾弗雷德韋伯著, 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版。系別:中文系 教研室:外國文學與文藝理論教研室?guī)煂W院課程教案(章節(jié)備課)授課題目章節(jié)第一章 導 論授課類型理論課授課時間第1周 至第2周 共 4學時教學目的要求:了解文學社會學學科建立的學術背景,并進一步了解文學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文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教學要點含重點難點:重點掌握文學社會學的概念和研究對象;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文學社會學的研究重點。教學進程第1教學周:重點講述文學社會學學科創(chuàng)立的背景。第2教學周:講述文學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演示,以課堂講述為主。思考題討論題及作業(yè):1.文學社會學學科建立的當代
4、意義。2.如何對待文學和社會學的學科穿插.參考文獻含參考書、有關資料出處、相關課程網址等:1文學社會學新編,方維規(guī)著,師大學,2021年版;2現代文藝社會學, 文放著,社會科學文獻,2007年版;3社會學的想象力,C賴特米爾斯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4. 文化社會學視域中的文化史,阿爾弗雷德韋伯著, 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版;5詹姆遜文集-新馬克思主義, 喬納森H特納著,華夏,2006年版;6. 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 安東尼吉登斯著,譯文,2007年版。第一章 導 論:文學社會學的歷史、理論和方法一、作品的部研究與外部研究對于文學社會學這個概念,在學界存在著爭議,爭議的焦
5、點是它終究屬于研究文學的學科,還是屬于研究社會學的學科。如果是研究社會學的學科那是否還是研究文學的學科應該關注的呢.其實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問題的關鍵來自于從哪個視角來看文學這種存在,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形式主義流派,讓我們認識到研究文學可以有兩種方法,即部研究和外部研究。1、部研究意大利美學家、文學評論家克羅齊的美學1902,無疑是所有唯心主義文學理論中一言九鼎、影響巨大的文獻。他的藝術即直覺藝術即表現的學說,以其鮮明而大膽的表述及在力,將整個問題推向極端??肆_齊的見解,源自他對馬拉美等人的現代詩的體驗,他認為馬拉美的詩呈現出語言的新維度。克羅齊的觀點見之于后來不少文學藝術理論流派:俄國形式主義和
6、英美新批評New Criticism都明確地以他的理論為基點;羅蘭巴特的新批評nouvelle critique,其實同樣是克羅齊所宣揚的思想??肆_齊將詩學和文學分析歸入語言學研究領域,這在以后表達于雅各布森的文學性研究,后者認為文學性存在于文學作品的語言形式之中。同樣,對羅蘭巴特來說,文學是語言的構造,解讀文學不能靠歷史和社會視角,而要借助與之相關的語言學。同克羅齊一樣,他認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史很少與文學有關,或者根本沒有關系。如果說語言本身是還未實現的文學,則,文學則是語言的兌現。羅蘭巴特新批評的同路人布朗肖認為,藝術作品的旨歸不是純粹的表象:雕塑讓石閃光,文學炫耀語言。所有繼承克羅齊的衣
7、缽所開展的學說,都在根本上認定文學與文字藝術的等同關系。另外,索緒爾的觀點,即符號問題始終是歷史和文化的常規(guī)問題,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語言問題成了一百多年來西方文論中的一個備受關注的大論題。提倡部研究的人認為,作者作為一個存在或存在過的人,已經不是必須納入部研究的因素了。從作者引導出作品,或者以作者看作品,無法看到作品的精華,或者一個偉大的天才。作者的個人狀況、奇異性格、嗜好和弱點介紹得越多,作品就越加神秘。奢談無聊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出于神秘化的策略,試圖以此展示那些不知來自何處的創(chuàng)造力。作品是人創(chuàng)造的,這自然千真萬確,但是不能構成闡釋。因此,竭力從一般社會狀況演繹出偉大的作家及其作品,只能是
8、極為荒唐之舉。否則,伊麗莎白時代不應該只出一個莎士比亞,法國第二帝國中應該比比皆是波德萊爾,而中國現代文學中則到處可見魯迅。從以上文字可以見出,主部研究的人對外部研究是多么反感。他們認為自己同藝術作品貼的很近,他們要保護藝術作品的精華,以免其受到從事外部研究的人的糟蹋。在他們的觀念里,作品的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間似乎有著嚴格的界限。當我們冷靜思考部研究時,我們不得不說,它們的積極之處在于逼迫人們重新思考傳統(tǒng)模式的合理性問題,并將新的命題植入當代文學批評。但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文學的語言研究在文學研究的各種方法之中是否具有優(yōu)先權甚或排除其他一切方法的權利.假定文學作品化約為純粹語言的東西,而不能
9、表情達意,那它根本上無法翻譯成其他語言。但實際狀況是,世上存在翻譯。所以,部研究還是無法闡釋文學的所有存在的。2、外部研究其實,也并不是所有現代理論都沉湎于語言絕對主義,什克洛夫斯基后來也要求在考察藝術作品時,不應當采用完全封閉的方法,而應顧及其他相關作品。形式主義流派最終也把文學進化、類別競爭等納入他們的視野。沃倫也同樣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純粹以形式主義的標準去對文學作充分的評價是可能的嗎.藝術產生于社會,卻常常試圖逃離社會,可是不連續(xù)的外部影響使它同社會連在一起。如果說每一件藝術品都是人的行為的產物,那我們一開場就必須成認,每個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的人是社會的一員,他無法擺脫不同層面上的社會化影響
10、,其作品亦無法擺脫社會性。從這一意義上說,一件藝術品的誕生史永遠是由個體和社會共同決定的,其中包含作品的容、形式、技巧、指向等。徹底放棄文學的思想因素及其同歷史和社會的關聯是行不通的。從本質上說,沒有為自己而存在的作品。文學作品一般都是有的放矢的,作品同讀者或觀眾的關系,無疑也是屬于藝術作品的根本領實。前文分析的文學性與社會性的不同研究取向,便是我們論述文學社會學的語境。3、文學社會學的研究語境從文學創(chuàng)造到文學消費是一個組織起來的社會文化過程,這一過程不能不受一定的社會關系的制約,而浸潤著社會思潮,反映著社會風貌,直接或間接地答復社會問題,即或文學創(chuàng)造和消費的是一些空靈的、超脫的、虛玄的、恬淡
11、的產品,也不可能到達完全的純潔而不帶社會性。因此,社會學的視角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視角,文學社會學無疑是文學理論一種重要的形態(tài),而且在所有的形態(tài)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文學社會學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都有長遠的淵源,中國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論世說。在西方,文學社會學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紀意大利學者維柯B.Vico。他在其社會學著作新科學中發(fā)現了真正的荷馬,并以古代希臘社會研究的成果來考察荷馬及其史詩創(chuàng)作,從而開創(chuàng)了把文學作品與時代背景、作者生平結合起來研究的方法。其后法國學者孔德A.te、斯達爾夫人從實證社會學出發(fā),對文學社會學的建立都有所推動。但在這方面取得比擬重大成果的是法國的藝術理論家丹納H
12、.A.Taine)。他在英國文學史序言、藝術哲學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學創(chuàng)作決定于種族、環(huán)境和時代三種因素的理論。而真正的文學社會學屬于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一系列文藝論著是從文學社會學角度考察文學活動的典,普列漢諾夫、盧卡契等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文學社會學也有重要的奉獻。二、文學社會學的歷史1、文學社會學的萌芽期1盧梭、席勒及時代精神文學社會學有它自己的歷史。就歐洲圍來講,具有決定意義的是,文學和社會的關系是在進入市民社會之后才成為一個較為固定的論題。其原因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實立,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變化。思考文學和社會的關系,其出發(fā)點不是文學整體,而是市民社會的文學,不是任何一種社
13、會,而是資本主義社會。這里既說資本主義又說市民社會,指的顯然不只是工業(yè)資本主義社會,而是封建社會之后經商業(yè)資本主義到工業(yè)資本主義,再到晚期資本主義的整個開展過程。法國思想家盧梭一開場就領悟到高雅的文化與社會財富之間的在聯系,并在一個新的、關乎整個社會文化開展的層面上探討問題,他認為藝術與人類不斷膨脹的需求嚴密相關,而這種需求來自人類為了實現自我的肆無忌憚的私有觀念,導致人類原初之善良和人性的喪失。盧梭借助自然人和文明人這對疇來揭露社會。認為科學和藝術用鮮艷的花環(huán)遮掩了私有欲的鏈條。盧梭第一次以批判的目光審視具有社會代表性意義的藝術和文學與奢侈的物質社會之間的聯系,第一次將文學藝術同匱乏的社會生
14、活聯系在一起,明察出底層市民被排除在高高在上的文化之外,而他們卻為這個文化做出了犧牲的現象。在盧梭看來,藝術家與作家不僅在經濟上依附于他們所效勞的社會,如果他們想獲得社會的理解和認可,他們就不得不認可和承受不少社會實際狀況。同時,盧梭討論了審美力的問題,認為只有出現一個新的社會以及文化生活的新的社會形態(tài),新的審美趣味才有可能出現。席勒在1784年的一次題為一個好舞臺終究能起什么作用的講演中,認為舞臺能夠成為的伙伴,真正的戲劇藝術能夠同一樣起到教育作用。盧梭和席勒所倡導的思想,都與一種危機意識嚴密相連。之后,以啟蒙運動為思想準備的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震撼力,很快顯示出市民階層自我意識的局限性,與暴
15、力和專政連在一起的觀念形態(tài)越來越受到根本性的疑心。進入19世紀,更推動了危機意識的蔓延,促使了關于文化、藝術、文學的社會學思考。對于這類問題的思考根本上屬于哲學的事情。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一種新的聲音越來越響,即哲學方法不再能把握和認識社會狀況和現象;對社會現象的把握必須依靠一種獨立的方法。波納德開場的社會學探索,大有與哲學作對的意味。219世紀與文學社會學的濫觴文學社會學真正起源于法國浪漫主義時期,源于一種先驗的、對*種文化整體的認識。斯達爾夫人是最早研究文學和社會之關系的人物之一。論文學的明確目標是,考察、風俗和法律終究如何影響文學,而文學又是怎樣影響、風俗和法律的??椎聫娬{人的智力狀
16、況對一個時代的藝術的影響,以及一般社會現實和環(huán)境對于藝術所起的極大作用。在判斷文學和藝術的特色是,孔德的觀察基點是它們在社會文化整體中的作用??椎绿岢龅膯栴},直接通向了丹納的理論,丹納持實證主義文學藝術觀,即種族、環(huán)境、時代決定說。迪爾凱姆以其社會學理論和具體研究,充實了孔德開啟的實證主義社會學,使社會學方法獲得了實質性容。他認為社會事實先于個體生命而存在,它以外在的形式強制和作用于人,塑造人的意識。人類大多數意向是在外界引導、熏和強制下形成的。2、20世紀上半葉的理論思考就概念史而言,我們很難斷定明確的文學社會學之說終究始于何時。在德國,一些研究出現在20世紀20年代。默克爾在德國文學史研究
17、的新任務中,試圖界定一種有別于審美價值判斷的文學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領域,并稱之為社會文學方法。他認為運用這種注重文化環(huán)境、時代氣息、特別是文學生活整體的觀察方法,能夠補充和豐富其他文學史研究方向和方法??贫?布拉姆斯泰認為,作為研究社會的學科,社會學離不開社會批判精神。豪澤爾的藝術社會學在西方文學理論界是最具說服力的東西。豪澤爾注重社會與文化和藝術的相互作用。在他看來民間藝術通俗藝術精英藝術這三種審美根本層次,同鄉(xiāng)村居民、城市居民和有產階層這三類社會根本階層具有直接聯系并且這三種藝術是歷史的產物并在歷史中變遷。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開展1945年至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文學理論領域部對文學社
18、會學各種問題的進一步探討,總體上來說極為拘謹。蓬勃開展的新批評和作品涵研究及其反社會學視角的文學批評,使得文學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觀念占據強勢地位。文學社會學的認識方法多被看做通俗文學的研究手段。20世紀60年代后期興起的法蘭克福學派的藝術理論5、文學社會學的定位所謂文學社會學,簡言之,就是對文學進展的社會學研究。一方面,研究文學對社會的反映及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社會對文學的需求及規(guī)。文學社會學就是運用社會學的理論、觀點和方法研究文學作品的社會起源、社會功能、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與社會生活的相互關系,是考察文學和社會之間關系的一門學問。按照文學社會學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法國學者埃斯卡皮Robert Escar
19、pit,19182000的觀點,文學社會學的任務不是去尋求美學價值的尺度,而是為了更好地去理解*些決定文學事實的社會現象。他將文學社會學的主要任務概括為研究文學的生產、傳播和消費。三、文學社會學總論1、文學社會學在文藝學和社會學中的地位1文學社會學研究中的文學一般來說,但凡*社會學,一定是對*研究對象進展的社會學研究,社會學研究人員無疑是其中的主角。有意思的是,文學社會學除外,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國大陸。翻看近二十年國的學術研究成果,絕大多數屬于文藝學研究。就連2021年面世的文學社會學新編一書,也是作為文藝學系列教材之一而出版的。這其中可能原因很多,但無論如何,社會學研究人員的缺位都是令人驚訝且
20、不可思議的。文學研究重點關注的是作品本身,以及作品本身所包含的美學價值和文化理論價值,如作品是如何構思的、蘊含著什么樣的重要容、用了那些寫作技巧如明喻、暗喻、倒敘等等等。至于提醒作者生平、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作品所包含的社會意義等,雖然文學研究中最為常見,但也只是運用社會學視角對文學進展的外局部析,歸根結底還是借用社會學的方法。越來越多的文學研究者也逐漸認識到了這點。學者方維規(guī)就明確指出:一方面,文學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建立在經歷和實證的根底上。另一方面,文學社會學是文學研究檢視文學的一個視角,即社會文學視野。后者說的是方法或重點,因此無所謂獨立的學科。文學研究中的文學社會學與學科之
21、學無關,而是方法學的學。2文學社會學研究中的社會學從文學社會學的萌芽開場,它就是以社會學的一個分支的面目呈現的。當然,由于其和文學的嚴密關系,一開場研究文學社會學的,都是文學家或文藝理論家。法國浪漫主義女作家,文學批評家斯達爾夫人,是最早研究文學和社會之關系的人物之一。她的從文學與社會制度的關系論文學簡稱論文學,1800一書,就明確自己的研究目標是:考察、風俗和法律終究如何影響文學,而文學又是怎樣影響、風俗和法律的。之后,埃斯卡爾皮將文學社會學的主要任務概括為研究文學的生產、傳播和消費,則更具備了鮮明的社會學色彩。文學雖說特別,但無可非議,它是圖書業(yè)的生產部門,而閱讀則是這一工業(yè)的消費部門,知
22、道這一點決不是無足輕重的。這樣的容,顯然不是文學研究的對象。德國斯圖加特1976年版社會學詞典第400頁對文學社會學的解釋是:藝術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它致力于對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對社會作用及社會對它們的反作用下達定義、進展分類和闡釋。在西方學者的論述中,文學社會學和藝術社會學兩個概念時常并用,一般論述同樣的問題。顯然,詞典也是將文學社會學作為社會學分支來定義的。直到最近,英國亞歷山大Victoria D. Ale*ander的藝術社會學一書,依然把藝術社會學視為社會學的一個分支。2、文學社會學的傳統(tǒng)與挑戰(zhàn)文學社會學研究的重點有二:一是文學對社會的反映與作用,二是社會對文學的需求及規(guī)。首先,文學社會
23、學認為,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社會開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文學是社會生活的集中反映。如果沒有遠離國土參加戰(zhàn)爭和被海盜所囚禁的經歷,塞萬提斯寫不出唐吉訶德;如果沒有淘金和航海的經歷,杰克倫敦也寫不出海狼那樣的探險小說。同樣,面對二十世紀初中國混亂的社會形勢,魯迅的那些批判封建禮教、封建制度的作品,深刻提醒了舊社會的腐朽本質,有力地促進了國人的覺醒??赐牯斞傅淖髌罚梢赃@樣說,無論你怎樣自豪于中國古代文明的成就與輝煌,都不可防止地會感到心情沉重,會為那一時期的中國在封建禮教禁錮下的不思進取以及思想麻木感到憤怒,也都會油然而生出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中國的雄心和行動。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也會對
24、社會進步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文學可以讓人認識社會百態(tài)、可以對人進展精神教化、也可以用來愉悅身心。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是以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這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序言毛詩序中的句子,說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了文學對社會進步的巨大的推動作用。到了近代,前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就曾在中國產生巨大影響,教育了千千萬萬年輕人為了崇高理想而堅忍不拔地努力奮斗。其次,文學社會學認為,社會是文學開展的根底,對文學開展具有制約作用。文學社會學認為,文學是社會需求的產物,最終受社會的制約。當作家和讀者屬于同一個社會集團時,他們的意念就可
25、能互相吻合。文學上的成功就寓于這種吻合之中。換言之,一本成功的書就在于它表達了這個集團所期待的東西,使這個集團認識自己。經濟根底決定上層建筑,這也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文學屬于上層建筑的一個局部,而經濟則是社會生活的根底,所以,文學不可防止地受到社會的制約。正如恩格斯所說,政治、法律、哲學、文學、藝術等的開展是以經濟開展為根底的。社會經濟活動對文學的制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沉著上看,文學作品所提醒的各種社會關系,表達的各種觀點、情感、審美趣味,再現的各方面的社會生活,都不是憑空產生的,無不受制于一定的社會經濟根底。另一方面,從文學的開展上看,經濟根底是決定文學開展、演變的
26、根本原因。當然,經濟根底對文學開展、演變的制約和影響,往往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緩慢的,甚至是不同步的。3、文學社會學的學科界定:文學和社會學的跨學科研究就社會學而言,它是把文學視為人類和社會活動的一種形式來研究的;對文學理論來說,它是在文學研究中注重文學的社會性。1文學理論中的社會因素與文學社會學視野中的社會因素文學理論中的社會因素,是強調理解文學作品時必須觀照社會和歷史事實,這里的社會學概念,從考察對象到方法,都是認識文學和作品的一個視角。它探討文學與社會的歷史聯系對文學創(chuàng)作所起的作用,并通過特定事實和現象,認識文學與社會的歷史聯系對文學創(chuàng)作所起的作用。這種文學社會的方法注重個體事實,
27、并認定社會事實與文學存在之間存在必然聯系。而文學社會學注重的是典型現象,不認為現象和文學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社會現象只是多種可能的文學行為之前提。2文學研究視野中的文學與文學社會學視野中的文學研究文學研究視野中的文學關注的是文學的本質,而社會學視野中的文學關注的只是文學這種存在。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文學社會學并非一個學科,而只是一個視野;由是可以對文學社會學概念做一個區(qū)分:一方面,文學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建立在經歷和實證根底上。另一方面,文學社會學是文學研究檢視文學的一個視角,即社會文學視野。四、文學社會學的方法1、沖突理論社會學中的沖突理論發(fā)端于馬克思,但其在20世紀中期的開展
28、主要歸功于兩個早期的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和齊美爾。20世紀50年代,在兩位德國籍社會學家達倫多夫和科塞的努力下,馬克思、韋伯和齊美爾有關沖突的思想開場在美國浮出水面,并在社會學理論中占據了核心地位。馬克思:馬克思說明,暴力沖突會導致社會組織、特別是稀缺資源分配模式的大變革。后來的理論家們尋求對產生沖突與變遷力量的解釋時,含蓄地借助于馬克思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社會中充滿著在稀缺資源分配上的沖突,充滿著有價資源分配的不平等性,使被統(tǒng)治群體發(fā)動起來反對統(tǒng)治者。韋伯:韋伯認為沖突的發(fā)生高度依賴能夠把被統(tǒng)治者發(fā)動起來的魅力型領袖。與馬克思不一樣,韋伯不認為這種領袖的出現是必然的,因此,不平等的系統(tǒng)中并不總
29、是發(fā)生革命性的沖突。韋伯認為,魅力型領袖是否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歷史性時機的問題,但是如果這樣的領袖出現并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權威,把因為精英壟斷資源和社會等級低層的人們獲得財富權力與聲望時機的缺失所造成的不滿發(fā)動起來,沖突與構造性變遷就有可能發(fā)生。 革命成功之后,領袖面臨穩(wěn)固其成果的組織問題,在沖突成功地發(fā)動起來之后,為了將追隨者組織起來,領袖們創(chuàng)立了正式的規(guī)則程序構造,使魅力常規(guī)化,如果興起的是法理型權威,權威以平等施行的法律與規(guī)則為根底,個人表現與能力成為一個人在科層構造中地位獲得與提升的根底,在這種條件下,沖突的可能性將減小。但如果常規(guī)化產生新的以類別為根底的不平等模式就會興起新的傳統(tǒng)權威體系
30、,成員的地位就會與黨派,身份、階級地位高度相關,新精英掌握了資源,等級體系中的流動受到阻滯,新的沖突也就在望了。齊美爾的奉獻在于對根本社會過程形式的理論述,即他所說的形式社會學。他和馬克思一樣認為沖突無所不在,但他和馬克思不同的是:馬克思認為沖突最終會變?yōu)楦锩院捅┝π缘?,并導致體系的構造性變遷,齊美爾則經常分析沖突的積極現象,認為沖突能提高團結、整合,產生常規(guī)變遷的不則劇烈和暴力的沖突。對齊美爾來說,對共同利益的認識,在一般情況下,會導致高度工具性的和非暴力的沖突。在勞資關系領域齊美爾的命題就比馬克思的語言更加準確,暴力經常發(fā)生在工會成立之初的勞資糾紛中,這時利益與目標的展現并不清楚。當利益
31、與目標得到澄清,暴力沖突已逐漸被不則暴力的談判所取代。2、批判理論1864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The German Ideolog,該著作中的大局部容是批判青年黑格爾派(Young Hegelians)的。馬恩的批判包含著*些根本的觀點,這些觀點充當了批判理論背后的原動力,即認為社會理論必須批判壓迫性的社會體制,并且提出一種解放全人類的替代性選擇。當代批判理論的核心要素是在這本書中第一次明顯提出來的:這本早期的著作中一方面存在著對意識和反思之間聯系的強調,另一方面存在著對社會現實的強調。這種二元論成為了當代批判理論的核心。馬克思使用實踐這一概念來描述理論和行動的聯合。馬克思明顯
32、帶有由啟蒙運動鼓舞而引發(fā)的堅決信念,即被統(tǒng)治者擁有實踐的能力,他們也將最終能運用他們的行動能力去改變現代性的本質。韋伯的悲觀主義:早期批判理論家的兩難境地。韋伯關注的是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性轉變,韋伯對這個轉變過程的表達和解釋說明了他對馬克思通過革命運動而建立新烏托邦社會所持樂觀態(tài)度的強烈批評。韋伯認為,現代社會的理性是手段/目的的合理性,即為到達確定的目的而尋求最有效的手段。韋伯指出,理性化過程涉及的是手段/目的的合理性不斷地向生活的更多領域滲透,并最終導致傳統(tǒng)方式的瓦解。由于科層制在經濟和行政領域的膨脹,由于市場允許人們更合理地追求個人目的,于是,傳統(tǒng)道德的大廈便瓦解了。按照
33、韋伯的觀點,法理體制的鐵籠給人類的選擇帶來了更大的限制。不同于馬克思的是,韋伯并不認為這種形式暗含潛在的革命可能。相反,他認為社會世界將無可奈何地被這種非人格化的科層制力量繼續(xù)統(tǒng)治下去。韋伯和馬克思的不同必然使第一代批判理論家們去協(xié)調韋伯那種比擬準確的經歷評估傾向與馬克思那種具有樂觀色彩的人類解放觀點之間的關系。這成了早期批判理論所關注的核心問題。第一代批判理論家通常被稱作法蘭克福學派,因為他們聚居在德國并有著明確的相互約束,他們致力于解釋20世紀的壓迫事件,他們面臨著一個兩難的問題:如何將馬克思的人類解放夢想與韋伯設想的現代社會的全部事實協(xié)調起來。出現了三個核心人物:盧卡奇、霍克海默和阿多諾
34、。他們也直接影響了最多產的當代批判理論家哈貝馬斯。蘭西提出了關于意識形態(tài)霸權的理論,阿爾杜塞則開展了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機器的理論,突出強調在一個社會中國家是利用意識形態(tài)去維護其統(tǒng)治。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開場的批判理論,無論是物質的批判理論還是文化的批判理論都已經成為社會學中相當重要的理論取向。3、交換理論當現代社會處于分化狀態(tài)并且行動者追逐各自狹隘與個別利益之時,是什么或哪些社會力量使現代社會沒有崩潰.格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明確說明了供求法則,指導了整個19世紀的社會學理論。他認為,理性行動者在公開和自由市場里追逐自己利益時,伴隨著道德和符號力量力量以及有關秩序的看不見的手。由這個發(fā)現開場,出現了交換理論。人類學家弗雷澤提出了人類學中的交換理論,他研究了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交表聯姻,他發(fā)現澳大利亞土著居民明顯喜歡交表聯姻在西方文化中指姑表和舅表而不喜歡平行表聯姻在西方文化中指姨表和堂兄弟姐妹,在解釋中,弗雷澤引用了經濟動機的法則:一位澳大利亞土著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美團外賣店鋪服務標準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標準裝載機租賃合同附帶租賃設備更換服務3篇
- 2025年度美團外賣平臺食品安全責任承諾合同2篇
- 2025年度房地產開發(fā)項目融資合同范本7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貨物保險合同示范文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產業(yè)融資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廣東房屋租賃合同規(guī)范租賃市場秩序2篇
- 2025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區(qū)土地使用權轉讓居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農藥產品代理銷售數據統(tǒng)計分析合同
- 2025年度南京汽車租賃押金管理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財政部會計法律法規(guī)答題活動題目及答案一
- 2024年云網安全應知應會考試題庫
- 寒假計劃表作息時間安排表
- 高考日語基礎歸納總結與練習(一輪復習)
- 《預防犯罪》課件
- 【企業(yè)作業(yè)成本在上海汽車集團中的應用研究案例7300字(論文)】
- 高中物理答題卡模板
- 化學用語專項訓練
- 芳香植物與芳香療法講解課件
- 不孕癥診斷、治療新進展課件
- 學校食堂食品質量控制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