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上冊(2023年更新)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八年級地理上冊氣候教案_第1頁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上冊(2023年更新)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八年級地理上冊氣候教案_第2頁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上冊(2023年更新)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八年級地理上冊氣候教案_第3頁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上冊(2023年更新)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八年級地理上冊氣候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氣候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以及降水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國溫度帶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jù)及劃分地區(qū)等,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3.了解我國的氣候特征,培養(yǎng)學生分析氣候特征的技能。使學生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我國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同時我國也是災害性天氣頻發(fā)的國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教學重點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2我國氣候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的有利條件。教學難點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課

2、時安排四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qū)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要了解全國南北氣溫差別的具體情況,還要看我國的1月、7月平均氣溫圖等溫線分布圖。初一我們學過世界氣溫分布,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么是等溫線?什么是等溫線分布圖?根據(jù)所學過的知識,利用各點的氣溫值,繪兩幅氣溫圖(發(fā)給學生氣溫分布空白圖)。要求:繪出等溫線。 觀察圖1、圖2回答:若兩圖表示同一區(qū)域,等溫線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這說明了什么?2、學生繪圖,然后討論回答。概括總結圖1等溫線排列比較密集,說明南北溫差大; 圖2等溫線排列比較稀疏,說明南北溫差小。啟發(fā)引導根據(jù)上面的等溫線知識,我們分析我國1月、7月平均氣

3、溫圖,看看我國冬夏氣溫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指導讀圖首先看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要求觀察:黑龍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海南省的1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我國南北1月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找出0C等溫線,并在圖上用彩筆描繪出來;觀察0C等溫線大致經(jīng)過的地區(qū)。比較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圖,看一看等溫線疏密程度如何?這說明了什么?學生讀圖討論回答。3、指圖總結(1)冬季等溫線排列密集,說明冬季南北溫差大。黑龍江最北部1月平均氣溫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氣溫在16C以上,我國南北氣溫相差懸殊。(2)1月平均氣溫0C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向西到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4、啟發(fā)提問:為什么

4、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這么懸殊呢?組織討論冬至日,太陽光直射哪個半球?這時我國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高還是低?為什么?這時北方和南方相比較,哪個晝長?為什么?這時北方和南方相比較,哪里獲得的太陽光照多?5、結論: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將近50個緯度。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我國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陽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晝長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獲得的太陽光熱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這兩個因素,還有冬季風的影響。6、作業(yè):課后練習題。 第二課時1、引導學生讀課本圖,思考以下問題。冬季風的源地是哪兒?風向如何?冬季風對我國北方和南方氣溫的影響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別?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5、海南島和臺灣島能受到冬季風的影響?學生討論、回答。2、概括總結冬季風南下,我國北方首當其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且冬季風在南下的過程中,受崇山峻嶺阻擋,勢力漸弱,故南方受冬季風的影響而降溫的程度遠低于北方。綜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冬季風南下對北方的影響顯著是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懸殊的形成原因。3、啟發(fā)提問: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氣溫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國夏季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呢?引導讀圖用同樣方法,分析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讀圖要求(可要求學生依據(jù)1月平均氣溫圖的方法,分組討論,列出讀圖提綱):黑龍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海南省的7月平均

6、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找出我國7月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在哪兒?那里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為什么這里是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學生讀圖討論回答。4、指圖總結(1)夏季全國等溫線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區(qū)7月平均氣溫為20C以上,說明我國普遍高溫。(2)黑龍江省北部7月平均氣溫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氣溫為28C,我國南北平均氣溫相差僅為12C左右,氣溫差別不大。(3)7月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在青藏高原內部。因為青藏高原地勢很高,故青藏高原內部成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qū)。5、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懸殊,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同學們想一想這些特點對我們平時生產(chǎn)和生活有

7、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討論回答(1)夏季全國普遍高溫;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熱量資源,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2)冬季北方嚴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損失,另外,容易使北方農(nóng)作物造成凍害等。6、小結:7、作業(yè):課后練習題。 第三課時1、指導讀圖說明讀圖要求,指導讀圖方法:(1)我國共劃分哪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qū)?(2)這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qū)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qū)?(3) 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大致與1月份的哪條等溫線一致(讀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4)我們這個地區(qū)屬于哪個溫度帶,東北大部分地區(qū)、黃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qū)、海南島、長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屬于哪個溫度帶。2、講解、總結我國溫度帶的分布圖溫 寒

8、溫帶:黑龍江北部、內蒙古東北部度 中溫帶: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帶 暖溫帶:黃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qū)和新疆南部 亞熱帶:秦嶺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青藏高原氣候區(qū):青藏高原3、指導填圖:請同學們把五個溫度帶和青藏高原氣候區(qū)填在填充圖上。學生填圖。4、看書上各溫度帶的積溫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1)看一看各種農(nóng)作物對積溫的需求指標。(2)五個溫度帶的積溫分別是多少?適合種植哪些農(nóng)作物?(3)五個溫度帶的作物熟制如何?我們這個地區(qū)是一年幾熟?主要農(nóng)作物有哪些?我們鋼才提到的小麥要求的積溫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個溫度帶?學生討論、回答。5、引導思考我國五個溫度帶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何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9、?6、降水量地區(qū)分布不均:東多西少,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講授我國降水量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在時間分布上呢?啟發(fā)提問請注意老師出示城市的順序,它們的降水在季節(jié)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教師指導讀圖,學生討論、回答??偨Y全國降水量在時間分布上也不均勻,南北方差異較大,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板書2.降水時間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不均,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講授這是一年內降水的分布特點,那么不同的年份間又怎樣呢? 7、指導讀圖中國干濕地區(qū)講授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的地區(qū),屬于較濕潤的地區(qū),根據(jù)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劃分了濕潤地區(qū)和非濕潤地區(qū)。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的地區(qū),屬于較干旱的地區(qū),根據(jù)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為干旱和半干旱地

10、區(qū)。8、啟發(fā)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qū)對各種植物和農(nóng)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學生討論、回答。9、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nóng)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10、總結 第四課時1、思考以下問題:(1)寒潮是一種什么樣的天氣現(xiàn)象?你親身經(jīng)歷過寒潮天氣嗎?有什么樣的體會?(2)觀察課本第39頁侵入我國的寒潮路徑圖,你能根據(jù)地圖說出強冷空氣的源地嗎?它大致沿什么方向運動?思考從那里來的是冷干的?(3)從圖中觀察,寒潮能影響到我國的哪些地區(qū)?冷空氣到達時,當?shù)氐奶鞖鈱性鯓拥淖兓???)從圖中觀察,我國有那些地區(qū)不易受寒潮的侵襲,你能說出為什么嗎?(參照中國地形圖)

11、(5)為了保護農(nóng)田,我們應當采取哪些防災措施?(學生活動)小組經(jīng)過討論,互相啟發(fā),加深了學生對寒潮的了解。2、討論以下問題:(1)參看課文標記了解什么是臺風?它發(fā)生在什么時間?(2)了解臺風能影響我國哪些地區(qū)?(3)臺風對當?shù)氐奶鞖猱a(chǎn)生哪些影響?對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有哪些影響?3、教師歸納(1)影響我國的臺風是產(chǎn)生在西太平洋熱帶海面上的一種十分強大的大氣渦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響我國的廣東、臺灣、海南、福建等省區(qū),我國東南沿海的其他地區(qū)有時也受其害。(2)臺風經(jīng)過的地區(qū)常出現(xiàn)大風、暴雨天氣。(3)大風回破壞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發(fā)洪水,形成洪澇災害等,但也可緩解當?shù)氐暮登?,如緩解長江地區(qū)的伏旱天氣。4、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影響我國的寒潮和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和旱澇災害。這些災害性天氣給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了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