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統(tǒng)顯像和功能測定課件_第1頁
泌尿生殖系統(tǒng)顯像和功能測定課件_第2頁
泌尿生殖系統(tǒng)顯像和功能測定課件_第3頁
泌尿生殖系統(tǒng)顯像和功能測定課件_第4頁
泌尿生殖系統(tǒng)顯像和功能測定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泌尿生殖系統(tǒng)顯像和功能測定要點腎動態(tài)的原理、適應癥、顯像劑、臨床應用。腎圖的原理、正常腎圖、異常腎圖及臨床意義。腎靜態(tài)的原理、顯像劑、臨床應用。腎臟生理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

1.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濾過的動力。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nèi)壓)

2.腎小球濾過膜——濾過的結構基礎。濾過膜由腎小球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基膜和腎小囊臟層上皮細胞構成。第一節(jié)腎動態(tài)顯像(腎圖和GFR、

ERPF測定)

一、腎、膀胱動態(tài)顯像、GFR、ERPF測定

(一)原理靜注由腎小球濾過或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而不被重吸收的顯像劑,用γ照相機或SPECT快速動態(tài)采集雙腎的放射性影像,可以依次觀察到腎動脈灌注影像和腎實質影像,之后顯像劑隨尿液流經(jīng)腎盞、腎盂和輸尿管而到達膀胱,這些部位依序顯影。(三)正常所見及參考值

腹主動脈上段顯影

腎灌注顯影

腎實質顯影集合系顯影膀胱2 秒

2~4分鐘

4分鐘

腎內(nèi)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床的血流灌注

顯像劑被濾過或攝取在腎實質尚未被沖刷至收集系統(tǒng)放射性向腎盞、腎盂集中

腎小球濾過率(GFR)測定的原理和方法

(四)異常類型及臨床意義

腎血流灌注影像腎實質影像

不顯影

顯影延遲,腎影淡而小

已知占位病灶的灌注影像正常或有較早和較多的放射性聚集

局部放射性缺損或減低區(qū)

不顯影

持續(xù)不退

瘢痕征

邊緣征

排出影像腎盞、腎盂或輸尿管顯影明顯而擴大,消退緩慢

在泌尿系之外出現(xiàn)放射性影像

二、腎圖

1、原理靜脈注射能快速通過腎臟并由腎小球濾過和/或腎小管上皮細胞攝取、分泌而不被重吸收的放射性示蹤劑后,用腎圖儀的兩個放射性探測器或γ照相機在體外連續(xù)采集其濾過或攝取和排泄的全過程,所記錄下的兩腎區(qū)的時間-放射性曲線即為腎圖。通過曲線的升降變化可了解兩側腎臟的功能狀況和上尿路引流的通暢情況。靜脈注射示蹤劑后10s左右出現(xiàn)陡然上升的a段,反映腎血流灌注的情況;b段是繼a段之后的緩慢上升段,峰時多在2~3min,主要反映腎功能和腎血流量,代表腎小管上皮細胞從血中攝取和分泌放射性藥物進入腎小管,或通過腎小球濾過進入腎小管;c段為達到峰值后的下降段,正常時呈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其下降快慢與尿流量和尿路通暢程度有關,在尿路通暢情況下也反映腎功能。兩側腎圖的形態(tài)和高度基本相似。正常腎圖

三、臨床應用

(一)尿路梗阻的診斷

顯示積水腎殘留腎功能的靈敏方法,對判斷解除梗阻后腎功能能否恢復和決定是否保留患腎很有幫助。男性,53歲,左腰部間隙性疼痛痛1年余。A,IVP左腎不顯影;B,99mTc-DTPA顯像左腎皮質具有部分攝取與清除功能。利尿介入試驗示意圖

A.梗阻性腎盂積水B.非梗阻性腎盂擴張

非梗阻性腎盂擴張(右腎)99mTc-DTPA腎顯像(A,B)及利尿介入試驗(C)(二)腎功能及分腎功能的判斷

GFR和ERPF可定量分析總腎功能和分腎功能,較其它腎功能檢查靈敏而穩(wěn)定可靠。(三)小兒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多由逆行感染引起,兒童多見(四)移植腎的監(jiān)測

(五)腎血管疾病診斷1、急性腎動脈栓塞無創(chuàng)性腎動脈灌注顯像是本病的首選方法。2、腎血管性高血壓的診斷

ACET介入試驗原理示意圖案例

患者XXX,女,70歲,因肉眼血尿伴腰部脹痛、尿頻一月余于2007年2月12日入院。既往無特殊病史,有碘過敏史。體格檢查:體溫36.5℃,脈搏9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壓135/69mmHg,神志清醒,貧血貌,結膜口唇蒼白,全身皮膚未見皮疹及出血點,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腹部平軟,肋下未觸及肝、脾,腹部未觸及包塊,恥骨上無明顯壓痛,左腎區(qū)有扣擊痛,雙肺呼吸音清晰,心律規(guī)整,心率90次/分,未聞及雜音,四肢活動自如,指趾甲床蒼白,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B超:膀胱占位性病變,左腎嚴重積水,左側輸尿管下段擴張。膀胱鏡:膀胱容量正常,膀胱左后壁可見約4×3cm圓形腫瘤,遮住左輸尿管開口。CT(未增強):膀胱左后壁近膀胱三角區(qū)軟組織密度占位病灶,突向膀胱內(nèi)約4×3cm大小。左腎盂及左輸尿管上段擴張,皮質受壓變薄。病理診斷:膀胱移行細胞癌Ⅰ級。問題:

1、該患者膀胱占位性病變阻塞左輸尿管開口,引起左腎積水,腎動態(tài)顯像能為臨床醫(yī)生提供什么信息?2、該患者左側尿路梗阻后,為什么沒有做靜脈腎盂造影?3、腎動態(tài)顯像、GFR、ERPF測定對尿路梗阻患者腎功能判斷有什么價值?4、如果要考慮作左腎切除,手術前99Tcm-DTPA顯像對留存的右腎功能判斷有什么意義?第二節(jié)腎靜態(tài)顯像

一、原理和方法

靜脈注射慢速通過腎臟的顯像劑,如99Tcm-DMSA(99Tcm-二巰丁二酸)或99Tcm-GH(99Tcm-葡庚糖酸鹽),它們能被選擇性濃聚并暫時停留在腎小管上皮細胞內(nèi)。注射顯像劑111~185MBq(3~5mCi)1~2h后,用γ照相機或SPECT探頭從后腰部對位于雙腎區(qū)行靜態(tài)采集,獲得雙腎放射性分布的影像,為腎實質影像。正常腎靜態(tài)影像(后位)三、異常類型和臨床意義

①腎臟數(shù)目、位置及形態(tài)異常②一側腎放射性低于對側,提示放射性降低側腎臟功能減退③腎內(nèi)局限性放射性減低或缺損④腎內(nèi)局限性放射性增高四、臨床應用1.診斷先天性腎臟解剖異常2.診斷腎臟占位性病變3.小兒返流性腎盂腎炎的診斷---腎靜態(tài)顯像劑攝取依賴于腎血流灌注和近曲小管細胞膜的轉運功能,在炎癥受累區(qū),由于腎小管細胞受損、間質水腫使小球受壓和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管腔閉塞而發(fā)生灶性缺血,造成99Tcm-DMSA的局灶性放射性分布稀疏;瘢痕征說明感染已定位于腎實質。

馬蹄腎

右腎瘢痕征

第三節(jié)陰囊顯像

一、原理和方法

睪丸的血供來源睪丸動脈,陰囊壁則由陰部動脈分支供應。觀察陰囊動脈灌注和血池影像中睪丸、精索等的放射性分布,可以了解陰囊血流方面的信息。睪丸一旦發(fā)生扭轉,即可引起局部血流減少,導致睪丸梗塞,而陰囊壁的供血仍正?;蛞虿G丸附睪炎引起局部血流增加。二、正常所見正常人血流灌注影像可見髂動脈和股動脈顯影,睪丸動脈不顯影,陰囊區(qū)放射性分布對稱,放射性活度低于大腿軟組織活度。血池影像上陰囊區(qū)放射性活度與大腿軟組織活度相似,影像對稱,陰囊內(nèi)結構不易分辨;陰莖部位放射性增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