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九年級科學適應性考試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浙江省舟山市九年級科學適應性考試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浙江省舟山市九年級科學適應性考試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浙江省舟山市九年級科學適應性考試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浙江省舟山市九年級科學適應性考試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科學適應性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1-10題每題3分,11-15每題4分,共50分)。1.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huán)境日,2021年中國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該主題旨在進一步喚醒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下列行為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實行垃圾分類,節(jié)約使用資源B.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糧食產量C.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D.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有保護生物的多樣性2.定海七中組織了七、八年級籃球賽,在比賽中同學躍起投籃,下列說法正確的()A.他用力撞了一下對方的中鋒,結果自己反而倒退了好幾步,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往前飛行,是因為籃球受到慣性的作用C.他在起跳后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D.球撞擊籃板后反彈,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3.以可靠的實驗事實為基礎,通過推理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稱為科學推理法。下列結論通過這種方法得出的是()A.①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有關B.②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C.③葉片的下表面一般氣孔數(shù)目較多D.④牛頓第一定律4.為加強疫情監(jiān)控,學校在校園入口處設立了紅外人臉識別測溫系統(tǒng),若人臉識別通過,則會閉合開關S1,若紅外測溫數(shù)值在正常范圍內,則會閉合S2;只有當人臉識別通過、體溫在正常范圍都滿足時,系統(tǒng)才會啟動電動機打開閘門。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A. B.C. D.5.據(jù)報道,科學家已在實驗室利用催化劑,實現(xiàn)常溫常壓下將甲酸分解制出氫氣。其變化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酸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B.甲酸相對分子質量為46克C.丙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1D.由乙分子構成的物質是單質6.如圖為小科與媽媽在牛排館用餐的對話:小科敘述中的?”可能是()A.加熱還原氧化銅反應時通入足量氫氣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試液C.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加入二氧化錳D.將氧化鈣轉化成氫氧化鈣時要加入水7.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縣發(fā)生6.4級地震。地震中,某傷員上臂受傷出血,血色鮮紅,血流速度快.你認為傷到的血管及正確的止血方法是()A.動脈、在傷口的遠心端壓迫止血B.靜脈、在傷口的遠心端壓迫止血C.動脈、在傷口的近心端壓迫止血D.靜脈、在傷口的近心端壓迫止血8.如圖是中國天眼的日常維護裝備:“微重力蜘蛛人”,設備最主要部分是一個直徑超7m的氮氣球,下面懸吊著“蜘蛛人”,人靠浮力達到在“大鍋內”“行走”的平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由于氮氣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減小了人的重力B.當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板,這是為了減小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D.人手輕碰面板后,會往前運動,這是由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的9.下列依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選項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實驗結論A將1g白磷、1g紅磷分別放入兩支帶塞的試管中,再將試管同時浸入約80℃的熱水里,只有白磷燃燒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B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二氧化碳是一種酸C在常溫常壓下,硫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該條件下,燃燒更劇烈氧氣的濃度越大硫燃燒得越劇烈D將鐵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熱后,所得固體物質不能被磁鐵吸引鐵粉已跟硫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A.A B.B C.C D.D10.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A.甲圖在找到要觀察的物象后,通過調節(jié)②來使物像更清晰B.乙圖消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是②C.丙圖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大細胞11.廚房里有一把多功能剪刀,右圖中標注了該剪刀的相關用途,下列有關用途剪力分析正確的是()A.做啟瓶器使用時,它是一個費力杠桿B.做剪刀使用時,物體越遠離0點越省力C.做削皮刀使用時,刀刃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強把果皮削掉D.做擠壓鉗使用時,擠壓齒尖銳,是為了增大壓力把果殼擠開12.噴水魚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噴出一股水柱,準確擊落空中的昆蟲作為食物。下列各圖中能正確表示噴水魚看到昆蟲像的光路圖的是()A. B.C. D.13.如圖是2020年4月10日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生產基地拍攝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樣品。下列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對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減毒滅活處理可用來生產疫苗B.計劃免疫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提高人口素質C.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人體的免疫能力越強越好D.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痊愈后,其體內有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14.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進一步優(yōu)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關生育的敘述,正確的是()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輸精管B.自然的受精作用發(fā)生在女性的輸卵管內C.胎兒在母體內通過自己的器官進行呼吸D.試管嬰兒技術進行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15.我們可通過建立圖像來表示化學反應過程中物質間的量的相互關系,圖像是一種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學反應的“窗口”?,F(xiàn)一燒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現(xiàn)將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過量(CuCl2,溶液看成中性),則反應中各個量的圖像正確的是()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 D.甲二、填空題(本題有9小題,每空2分,共40分)16.甲燒杯中盛有30℃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飽和硫酸銅溶液100克,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不考慮水分蒸發(fā))。(1)乙中溶液(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飽和溶液。(2)若丙中無晶體析出,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結果保留0.1%)。17.2021年5月26日,迎來2021年度最盛大最奇美的天象!月全食+超級月亮+藍月+血月--精彩疊加上演!杭州市民紛紛走到戶外,觀景賞月。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發(fā)生最奇美天象時,地球運行到“地球公轉示意圖”中的之間,此時杭州晝夜長短的情況是(2)當?shù)厍蛭挥趫D一中C位置時,我國正處于(節(jié)氣)18.2021年4月19日,上海國際車展媒體日首日,特斯拉的展上出現(xiàn)一位穿著“剎車失靈”和特斯拉標識T恤的女士進行維權。當日,該女士站上特斯拉車頂,情緒十分激動,并做出敲打車頂?shù)男袨椋爸疤厮估瓌x車失靈”。制動能量回收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重要技術之一。(1)電動汽車的可逆電機在汽車減速或制動時,電源自動停止供電,此時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并儲存在蓄電池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是:;電動汽車汽車行駛過程中,司機和乘客都需要系好安全帶,這是為了減小司機和乘客由于帶來的危害。(2)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是電動機,它利用的原理是: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19.鳳尾魚俗稱“子鱭”(見圖1),屬名貴的經濟魚類,每年的5月至7月,鳳尾魚將聚集溫州甌江沿上游洄游繁殖。(1)圖2為脊椎動物的部分檢索表,與鳳尾魚對應的是(填字母)。(2)圖3為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甲乙丙表示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則鳳尾魚屬于圖中的(3)鳳尾魚和帶魚長的完全不同,這一性狀是由控制的。20.老師用圖1所示實驗裝置加熱試管使水沸騰時,發(fā)現(xiàn)試管上方的小風車開始不停地轉動;由此引出以下問題,請利用所學的知識回答。(1)圖1實驗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有。(2)圖1實驗中能量轉化方式與圖2中汽油機的哪個沖程相同?。(選填“甲”、“乙”、“丙”或“丁”)21.2021舟山群島馬拉松在普陀大劇院鳴槍起跑。設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健身跑(約5km)、家庭跑(約2km)等四個項目,賽事規(guī)模16000人。(1)選手在比賽中會出現(xiàn)氣喘吁吁、全身冒汗現(xiàn)象,此時皮膚下的血管于圖甲中的(選填“A”或“B”)狀態(tài)。(2)圖中能表示選手在比賽中體溫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是(選填“a”或“b”)。22.2021年3月26日,我國首次通過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到南、北半球火星側身影像,化學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探測器天線骨架涂有一層聚酯纖維網,聚酯纖維屬于(填“金屬材料”、成材料”或“復合材料”)。(2)天問一號在火星著陸后,將利用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作為其動力,制取砷化鎵(GaAs)的化學原理為:的化學式為.23.2021年1月10日14時,山東煙臺棲霞市山東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笏山金礦發(fā)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截至25日,事故共有11名礦工獲救。剛被救援出的工人,身體衰弱,各個臟器處在很衰竭的情況下,不能馬上進食進行恢復,需借助輸葡萄液進行進行早期康復.葡萄糖液中的葡萄糖是一種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狀固體,化學式是C6H12O6.葡萄糖在人體內被緩慢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熱量。試回答:(1)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C:H:O=。(2)血漿中的葡萄糖叫血糖,右圖是A、B兩人在用餐后幾小時內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據(jù)圖分析A、B兩人中是正常的.

(3)若每克葡萄糖分解時產生的熱量為17.15千焦.在靜臥休息的情況下,某中等身材的男子一晝夜需要消耗約5858千焦的能量.若他由于某種疾病不能進食,只能靠輸液維持,則一晝夜內至少需輸入5%葡萄糖溶液.A.約13600mL B.約6800mL C.約3400mL D.約1700mL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15空格,前5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40分)2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某興趣小組制作了如圖甲所示裝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閉容器模擬大棚,其內放有一株吊蘭,傳感器測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室溫25℃時,將裝置放在有陽光照射的窗臺上,容器中二氧氧化碳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ppm表示百萬分之一)。請回答:(1)實驗中發(fā)現(xiàn)容器內壁附有較多水球,這些水珠主要通過吊蘭的作用產生;(2)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3)要提高大棚內作物產量,可適當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寫出一種具體方法。25.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某次實驗過程中,小敏移動光屏直到出現(xiàn)清晰的像,蠟燭、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此時所成的是倒立的實像。(2)實驗一段時間后,原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圖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①光屏上移一段距離②蠟燭下移一段距離③透鏡下移一段距離(3)研究好成像規(guī)律后,小敏模擬了近視和遠視的矯正,圖乙中,小敏給透鏡A戴上“眼鏡“(凸透鏡B),光屏上剛好出現(xiàn)清晰的像,摘下”眼鏡“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如圖丙所示,若要通過移動蠟燭使像再次清晰,應將蠟燭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26.某班同學在實驗室做“測定小燈泡額定電功率”的分組實驗。實驗老師提供給各小組的實驗器材如下:規(guī)格為“3.8V的小燈泡、學生電源(電壓恒為6V)、電流表(0~0.6A,0~3A)、電壓表(0~3V,0~15V)、滑動變阻器(“20Ω1A”)、開關各一只,導線若干。(1)小戴同學連接的實物如右圖所示,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小燈泡都不發(fā)光。經甲(檢查,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這根錯誤連接的導線上打“x”并補畫一根導線,使之成為正確的電路。(2)小柴按圖甲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8伏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3)小郁同學順利地完成了實驗,正準備拆除電路結束實驗時,同組的小吳提出,在調節(jié)變阻器滑片使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很難準確指示,由此可能造成一定的測量誤差,她認為只要對電路稍作改動,就能提高測量數(shù)據(jù)的精確度。請你幫小紅闡述她的修改方案:。反思:實驗原理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實驗途徑來完成實驗。27.思維模型的建構既方便于問題的解決,又能促進深度學習。某科學研究小組同學,在研究了氣體檢驗專題內容后,認為氣體檢驗的關鍵是干擾氣體的界定,判斷標準是對后續(xù)實驗是否會產生干擾。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解決“氣體檢驗”類問題建構了如下思維模型:【模型應用】同學們?yōu)闄z驗天然氣燃燒后的氣體產物成分,應用思維模型設計了如圖甲實驗方案(固定裝置未畫出),將天然氣在氧氣中燃燒后得到的混合氣體通過該方案進行實驗。(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B、F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由此可得出該氣體產物的成分為。(2)圖甲實驗方案中,裝置C和D歸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環(huán)節(jié);(3)【改進創(chuàng)新】小金同學認為,原氣體產物中的CO2對CO的檢驗不會產生干擾,于是從簡約裝置、節(jié)約實驗藥品的角度出發(fā),對圖甲方案進行了改進與創(chuàng)新,去掉B、C、D裝置,替換F、G裝置,改用圖乙所示的裝置對該氣體產物的成分進行探究。在實驗中,小金先從A處通一段時間混合氣體,再點燃E處酒精燈加熱,觀察現(xiàn)象,也實現(xiàn)了氣體產物成分的檢驗。實驗中,小金在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的混合氣體,其目的是28.某同學在學習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想對“研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進行改進,重點研究植物呼吸作用中物質和能量轉化的特點,于是與同桌小明一起設計了以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你根據(jù)他們的實驗設計,回答相應問題。實驗步驟: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將萌發(fā)的種子放在甲裝置中,煮熟的種子放在乙裝置中,記錄溫度計的初始溫度,將裝置放在暗處幾小時。c.在兩試管中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將裝置上的導管插入石灰水中,在分液漏斗中注入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不與二氧化碳反應)。d.觀察甲、乙兩裝置的溫度計的讀數(shù)變化。e.分別打開分液漏斗上的活塞,然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兩試管中石灰水的變化。f.實驗完畢后,整理器材。(1)請你預測甲、乙裝置中溫度計示數(shù)如何變化。(2)e步驟中的“分別打開分液漏斗上的活塞,然后打開止水夾”,目的是。(3)實驗時,若在d步驟后,打開瓶塞,立刻將點燃的火柴分別放入甲、乙裝置中,觀察到甲裝置中火柴立刻熄滅,乙裝置中火柴繼續(xù)燃燒,這說明。四、計算分析題(本題有6小題,共50分)29.利用身邊常見的物品經常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實驗,圖中是王老師利用塑料絲、干燥餐巾紙和PVC塑料管做的“靜電章魚”實驗,具體做法如下:①在桌面鋪一張白紙,將塑料絲放在紙上,用餐巾紙壓上,從根部向前摩擦幾次;②用餐巾紙裹住塑料管反復摩擦十幾次;③將摩擦過的塑料絲拿著根部向上拋起,塑料管在其下方靠近塑料絲,塑料絲像“章魚張開爪”一樣散開并漂浮在空中。(1)摩擦起電的實質是在物體之間發(fā)生轉移(選填“質子”、“中子”或“電子”)。(2)摩擦過的塑料絲像“章魚張開爪”一樣散開,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理是。(3)某段時間塑料絲靜止漂浮在空中分析其原因是。A.塑料絲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塑料絲靜止漂浮B.塑料絲的重力和同種電荷間的斥力是一對平衡力,塑料絲靜止漂浮C.塑料絲的重力大小等于浮力和同種電荷間的斥力大小之后,塑料絲靜止漂浮D.由于大氣壓的作用,使塑料絲靜止漂浮30.在實驗室加熱32.5g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時,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請計算:(1)完全反應時,生成氧氣的質量為克(2)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物質是(填化學式)。(3)完全反應后,把剩余固體倒入100g蒸餾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最后結果保留0.1%)。31.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所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及其著陸組合體,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南部,我國成為首次火星探測即實現(xiàn)著陸的國家。已知祝融號火星車機身是可升降的主動懸架結構,能自由轉向,六個輪子均能獨立驅動,火星車的質量為240kg每個輪子與火星的接觸面積約為0.2㎡,火星上的吸引力約為地球的1/3,求:(1)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壓強是多少?(2)距離火星10千米的高空巨大的降落傘在火星上空打開,速度驟降,直至安全著陸,在此過程中祝融號火星車重力對它做了多功?(3)安全著落后火星車的能量是由4塊)每塊輸出電壓為150伏,容量為5000mAh)的電太陽能光電板提供,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太陽能光電板平均每小時每平方米面積吸收太陽能3x105焦,每天能光照10小時,它吸收的太陽能最終有40%能轉化為電能,若將其充滿電,太陽能光電板的總面積至少為多少平方米?32.市場上常見的蘇打水有蘇打氣泡水和無汽蘇打水兩種。它們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具有以下性質。性質一:2NaHCO3=Na2CO3+CO2↑+H20,(NaHCO3在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性質二:NaHCO3+HCl=NaCl+H20+CO2↑(1)蘇打氣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蓋一打開就有大量氣泡產生,所以叫氣泡水。無汽蘇打水則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認為他喝人體內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氫鈉的性質(選填“一”或“二”),理由是(2)小明查閱了相關資料想自制蘇打水,于是購買了一袋小蘇打,包裝袋上標注的碳酸氫鈉含量是99%。真的有這么高嗎?小明取了10克小蘇打樣品放入裝置,逐次加入稀硫酸進行實驗,得到相關數(shù)據(jù)。請通過計算幫助小明判斷包裝袋上的標注是否標準。(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序號反應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硫酸溶液質量/克1010101010C裝置中溶液總質量/克100.0101.1102.2103.3104.4105.0(3)如果去掉裝置B,測量結果將會(選填“偏大”或“偏小”)。33.空氣炸鍋,因其烹制食物脂肪含量低,美味酥脆,無油煙為,深受廣大市民脊睞。如圖甲所示為某品牌空氣炸鍋,其發(fā)熱元件為兩個電阻,R1=50Ω,R2=220Ω,額定工作電壓為220V,發(fā)熱部分內部電路可簡化為圖乙所示電路。請回答下列問題:(1)當開關S(選填“斷開)”或“閉合”),開關S接(選填“a”或“b”)端時為低溫檔.(2)中溫檔正常工作時,求流過電阻R2的電流。(3)若用此空氣炸鍋加工薯條,原料薯條溫度為20℃,炸熟至少需要達到170℃,一次炸熟200g薯條,加熱效率為75%,求烹制一次薯條需要的時間[c薯條=3.63x103J/(kg·℃)]34.疫苗接種被認為是醫(yī)學科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發(fā)的主要階段包括:分離獲得毒株→制成疫苗→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審批上市。那么如何評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動物實驗】(1)實驗方案:實驗過程中,B組注射的是。(2)實驗結果:僅A組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相應的特異性抗體,兩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標說明疫苗X對小鼠是安全有效的。(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認為,通過小鼠實驗篩選出的疫苗,還需要用靈長類動物(如猴)實驗評估疫苗,進一確認安全有效后,方可進行臨床試驗。從進化角度分析,支持用靈長類動物實驗評估疫苗的理由是。(4)【臨床試驗】疫苗X的生產上市還需要經過三期的臨床試驗:分組志愿者患病數(shù)疫苗組10000人8人安慰劑組10000人160結果分析:III期臨床試驗在疫區(qū)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試驗結果如表所示,則該疫苗保護率是。注:疫苗保護率=(安慰劑組患病率一疫苗組患病率)÷安慰劑組患病率?!旧鐣⑴c】接種疫苗是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當接種疫苗達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疫情蔓延,因此接種疫苗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健康,更是為了全社會的健康。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盡打快打疫苗。

答案解析部分【解析】【分析】環(huán)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xiàn)實或潛在的環(huán)境問題,協(xié)調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解答】A、垃圾分類,有助于資源回收利用,減少資源的浪費;故A錯誤;

B、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導致污染,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故B正確;

C、積極植樹造林,可以增強光合作用,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故C錯誤;

D、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可以有效的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符合人與自然共生的主題;故D錯誤;

故答案為:B?!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物體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判斷;

(2)慣性是一種性質,而不是一種力;

(3)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

(4)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判斷。

【解答】A.他用力撞了一下對方的中鋒,結果自己反而倒退了好幾步,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

B.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往前飛行,是因為籃球具有慣性,故B錯誤;

C.他在起跳后上升過程中,高度增大,則重力勢能增大;速度減小,則動能減小,即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錯誤;

D.球撞擊籃板后反彈,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A?!窘馕觥俊痉治觥俊袄硐雽嶒灐彪m然也叫做“實驗”,但它同前面所說的真實的科學實驗是有原則區(qū)別的,真實的科學實驗是一種實踐的活動,而“理想實驗”則是一種思維的活動;前者是可以將設計通過物化過程而實現(xiàn)的實驗,后者則是由人們在抽象思維中設想出來而實際上無法做到的“實驗”.【解答】A、①實驗是為了驗證焦耳定律的影響因素,采用了轉換法觀察實驗,可以直接得出電流的產熱與電阻有關;故A錯誤;

B、②是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以直接得出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故B錯誤;

C、③對比兩邊的氣泡數(shù)量的多少,可以得出葉片的下表面氣孔比上表面氣孔多;故C錯誤;

D、④牛頓第一定律的適用條件是理想狀態(tài)下的,實驗不可能完成,采用的是推理的方式得出實驗結論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解析】【分析】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lián),不相互影響為并聯(lián),據(jù)此分析兩個開關的串并聯(lián)關系即可。

【解答】根據(jù)“只有當人臉識別通過、體溫在正常范圍都滿足時,系統(tǒng)才會啟動電動機打開閘門”可知,兩個開關是相互影響的,即它們應該為串聯(lián),然后再與電動機串聯(lián),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窘馕觥俊痉治觥扛鶕?jù)微觀圖示中各分子的構成,確定各物質的化學式,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關系及相對分子質量分析。

【解答】A、由甲酸的分子構成可知,甲酸由分子構成,其分子由碳原子、氧原子、氫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B、甲酸的化學式為CH2O2,相對分子質量為46,不符合題意;

C、丙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2,不符合題意;

D、乙分子為氫分子,由乙分子構成的物質是單質,符合題意;

故選D?!窘馕觥俊痉治觥吭诨瘜W反應里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固體催化劑也叫觸媒)。

【解答】由小科與媽媽的對話可知,蛋白酶能夠加速蛋白質的分解,這時酶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A、加熱還原氧化銅反應時通入足量氫氣,是為了使氧化銅完全被還原;故A不符合;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試液,是為了檢測溶液的酸堿性;故B不符合;

C、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加入二氧化錳,是為了加快反應的速率;故C符合;

D、將氧化鈣轉化成氫氧化鈣時要加入水,是作為反應物參與反應;故D不符合;

故答案為:C?!窘馕觥俊痉治觥勘绢}考查的是出血的初步護理,血管包括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毛細血管三種類型,首先明確破裂的是哪種血管,再根據(jù)血管的特點解答,

【解答】根據(jù)血流的速度和血液的顏色可以判斷出上臂受傷的血管是動脈血管,由于動脈血管內血流的方向是從心臟流向四肢.所以止血的部位應是近心端。

故選C?!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G=mg分析;

(2)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

(3)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4)根據(jù)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

【解答】A.氮氣球的質量不變,根據(jù)G=mg可知,它的重力保持不變,故A錯誤;

B.當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人受到支持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二者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板,這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式減小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故C錯誤;

D.人手輕碰面板后,會往前運動,即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這是因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D錯誤。

故選C?!窘馕觥俊痉治觥緼、根據(jù)紅磷的著火點高于白磷結合實驗現(xiàn)象分析;

B、根據(jù)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分析;

C、根據(jù)燃燒劇烈程度與氧氣濃度的關系分析;D

D、根據(jù)鐵的鐵磁性分析。

【解答】A、將白磷和紅磷分別塞入試管中,再浸入80℃的熱水里,只有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是由于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由此說明白磷著火點低于紅磷,不符合題意;

B、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是由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試液變紅,符合題意;

C、在常溫常壓下,硫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該條件下,燃燒更劇烈,是由于空氣中氧氣的濃度低,燃燒劇烈程度與氧氣濃度有關,不符合題意;

D、鐵具有鐵磁性,將鐵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熱后,所得固體物質不能被磁鐵吸引,說明鐵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不符合題意;

故選B?!窘馕觥俊痉治觥?1)顯微鏡使用操作如下:

1.安放。將顯微鏡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體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鏡筒在前,鏡臂在后。

2.對光。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再轉動遮光器,讓較大的一個光圈對準通光孔。用左眼通過目鏡觀察,右眼必須睜開,以便及時記錄觀察結果。同時調節(jié)反光鏡,使視野中出現(xiàn)一個明亮的圓形。

3.放片、調焦距。(1)將寫有“上”字的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兩端用壓片夾壓住,使“上”字正

對通光孔。(2)眼睛注視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物鏡靠近載玻片時,注意不要讓物鏡碰到載玻片。(3)用左眼朝目鏡內注視,同時要求右眼睜開,并慢慢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上升。當看到“上”字的物像時,停止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繼而輕微來回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為止。(4)觀察目鏡,記下目鏡上所刻的放大倍數(shù);觀察物鏡,記下物鏡上所刻的放大倍數(shù)。

4.觀察。

(2)當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比如蓋蓋玻片時沒有讓其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而留有較多氣泡時,視野中有很多黑色圓圈。

【解答】A.甲圖在找到要觀察的物象后,通過調節(jié)①細準焦螺旋來使物像更清晰,錯誤。

B.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所以①是低倍鏡,②是高倍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高,看到的物像越大但區(qū)域越小,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是①,錯誤。

C.顯微鏡中所成的向是一個倒像,即像與物上下左右對稱,丙圖物像要將處于右下方的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故描述正確。

D.丁圖中出現(xiàn)的多個黑色圓圈是因為存在氣泡,故描述錯誤。

故選C?!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從而確定杠桿的分類;

(2)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

(3)(4)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解答】A.做啟瓶器使用時,它與瓶蓋的上表面接觸的位置為支點,阻力作用在瓶蓋下面的牙齒上,動力作用在手柄上,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則它是一個省力杠桿,故A錯誤;

B.做剪刀使用時,O點為支點,動力作用在手柄上,則物體越遠離O點,阻力臂越長,則越費力,故B錯誤;

C.做削皮刀使用時,刀刃很鋒利,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增大壓強,把果皮削掉,故C正確;

D.做擠壓鉗使用時,擠壓齒尖銳,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壓強,故D錯誤。

故選C?!窘馕觥俊痉治觥扛鶕?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分析。

【解答】噴水魚從水里看空氣里的昆蟲,那么光線從空氣射入水中,故A、B錯誤;

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確,而D錯誤。

故選C?!窘馕觥俊痉治觥坑媱澝庖呤侵赣杏媱澋倪M行預防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病毒侵入人體后,就會刺激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生抵抗該病原體的抗體;人體免疫過強過弱都有不利之處。

【解答】A.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減毒滅活處理可用來生產疫苗,A正確。

B.計劃免疫是指有計劃的進行預防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計劃免疫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質,故B正確。

C.免疫對人體有保護功能,但人體免疫功能異常時,對人體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過強,會導致過敏反應;防御功能過弱,會出現(xiàn)反復感染,故C錯誤。

D.病毒侵入人體后,就會刺激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生抵抗該病原體的抗體,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痊愈后,其體內有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D正確。

故選C?!窘馕觥俊痉治觥?1)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

(2)受精作用在女性的輸卵管內進行。

【解答】A:男性的生殖系統(tǒng)主要由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腺、陰莖、陰囊等構成,每一部分各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睪丸,也是男性的性腺,睪丸能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A錯誤。

B:自然的受精作用發(fā)生在女性的輸卵管內,B正確。

C:胎兒時期的呼吸,是通過血液從胎盤處獲得氧氣。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成長,是靠著母體內的胎盤及臍帶來供給他、(她)所需的氧氣和營養(yǎng),C錯誤。

D:試管嬰兒技術是取來自父方的精子和母方的卵細胞,采用人工的技術使其結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等其在試管中發(fā)育至一定程度,再將其移植至女性子宮內培育,由此可知,此過程經過有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故是有性生殖,D錯誤。

故選B?!窘馕觥俊痉治觥扛鶕?jù)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然后再與氯化銅反應,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水分析。

【解答】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然后再與氯化銅反應,所以沉淀質量需在加入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之后才開始增加,至氯化銅完全反應后保持不變,甲正確;溶液pH從小于7增加,當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后pH=7,氫氧化鈉與氯化銅反應時保持7不變,氯化銅完全反應后再繼續(xù)增加,乙錯誤;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水,水的質量隨氫氧化鈉溶液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質量除氫氧化鈉溶液中溶劑之外,還有生成的水,當鹽酸反應完全后,氯化銅與氫氧化鈉反應不生成水,水增加質量只有氫氧化鈉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反應結束后增加幅度不變,丙錯誤;氯化銅需加入一定質量氫氧化鈉溶液之后才開始反應,氯化銅反應后才開始減小,至完全反應,丁錯誤;

故選D?!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硫酸銅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分析;(2)根據(jù)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分析。【解答】(1)甲燒杯中溶液溫度升高得到乙,則乙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2)若丙中無晶體析出,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故答案為:(1)不是;(2)23.8%?!窘馕觥俊痉治觥康厍蚬D是地球繞著太陽的轉動,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的變化以及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別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此時全球晝夜平分,6月22日為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12月22日為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窘獯稹?1)發(fā)生最奇美天象時,為5月26日,位于春分和夏至日之間,地球運行到“地球公轉示意圖”中的DA之間,此時杭州晝夜長短的情況是晝長夜短。

(2)當?shù)厍蛭挥趫D一中C位置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我國正處冬至。【解析】【分析】(1)根據(jù)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解答。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2)根據(jù)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解答?!窘獯稹浚?)電動汽車的可逆電機在汽車減速或制動時,電源自動停止供電,此時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并儲存在蓄電池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是:電磁感應;電動汽車汽車行駛過程中,司機和乘客都需要系好安全帶,這是為了減小司機和乘客由于慣性帶來的危害。

(2)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是電動機,它利用的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窘馕觥俊痉治觥?1)鳳尾魚屬于魚類,適于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卵生、體表被鱗片、體溫不恒定。

(2)甲和乙都指向了丙,丙是分解者,甲被乙吃掉,故甲生產者、乙消費者、丙分解者。鳳尾魚是動物,屬于消費者。

(3)鳳尾魚在游過程中體重持續(xù)降低,從生物的代謝活動角度分析,這是因為游過程中不斷分解有機物消耗能量,且河游過程很少進食?!窘獯稹?1))鳳尾魚屬于魚類,體外沒有毛皮,卵生,體外無羽毛,體溫不恒定,皮膚濕潤,在水中產卵,終身用鰓呼吸,故與鳳尾魚對應的是P。

(2)圖3為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甲乙丙表示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鳳尾魚是動物,屬于消費者。

(3)鳳尾魚和帶魚長的完全不同,這一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窘馕觥俊痉治觥课覀儼盐镔|從一種狀態(tài)變化到另一種狀態(tài)的過程,叫做物態(tài)變化。熱機是指各種利用內能做功的機械。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成內能再轉化成機械能的機器動力機械的一類,如蒸汽機、汽輪機、燃氣輪機、內燃機、噴氣發(fā)動機。【解答】(1)加熱是水沸騰,水會汽化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冷液化形成白霧;

(2)加熱試管使水沸騰時,發(fā)現(xiàn)試管上方的小風車開始不停地轉動,其能量轉化為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與圖2中丙做功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

故答案為:(1)汽化、液化;(2)丙?!窘馕觥俊痉治觥看祟}考察了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作用,以及運動對人體生理活動的影響,據(jù)此分析即可作答。【解答】(1)皮膚中的汗腺和血管能夠調節(jié)體溫,當氣溫高時,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經體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體內的熱量,所以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散熱增多,血管擴展后如圖A所示。(2)人的體溫一般都為37℃左右,圖乙中能表示選手體溫變化的曲線是b,這是人體通過神經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控制人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使人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趨于平衡,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都是通過腦干中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來調節(jié)和控制的?!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合成纖維為合成材料分析;(2)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分析?!窘獯稹浚?)聚酯纖維屬于合成材料;

(2)由所給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為:碳3、氫12、鎵1、砷1,反應后為:鎵1、砷1,由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可知,反應后缺少3個碳原子和12個氫原子,則Y的化學式為CH4.

故答案為:(1)合成材料;(2)CH4.【解析】【分析】(1)由葡萄糖的化學式可知,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碳原子個數(shù))+(氫的相對原子質量×氫原子個數(shù))(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氧原子個數(shù))。

(2)正常情況下,人體中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謝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保持相對恒定。血清葡萄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

(3)由題中的信息“每克葡萄糖分解時產生的熱量為17.15千焦”和“一晝夜內至少需輸入5%葡萄糖溶液”進行計算;【解答】(1)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12×6):(1×12):(16x6)=6:1:8。

(2)圖示中,在用餐后,B體內的血糖濃度在短暫升高(葡萄糖被吸收后進入血液)后即恢復正常(胰島素的作用);

A體內的血糖濃度一直超過正常范圍,說明A的糖代謝不正常,患有糖尿病。

故據(jù)圖分析A、B兩人中B是正常的。

(3)設一晝夜內至少需輸入5%葡萄糖溶液ymL,

則:5858÷17.15=5%y,

解得y≈6831

故選B。【解析】【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光合作用的強度與光照和二氧化碳的濃度有關。

(2)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去的過程?!窘獯稹?1)實驗過程中,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的水蒸氣會凝結在塑料罩內壁上形成小水珠,因此這些小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

(2)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吊蘭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于呼吸作用產生的CO2。

(3)要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施用二氧化碳氣肥、燃燒木炭、稀鹽酸和大理石反應等。【解析】【分析】(1)當凸透鏡成實像時,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成放大的實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成縮小的實像。

(2)當凸透鏡成實像時,像的移動方向與凸透鏡的移動方向相同,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反;

(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如果光線會聚了,那么像距減??;如果光線發(fā)散了,那么像距增大,據(jù)此分析解答?!窘獯稹浚?)根據(jù)圖片可知,此時像距大于物距,因此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2)根據(jù)圖片可知,此時像成在光屏的上面,要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那么像需要向下移動。因為“像的移動方向與透鏡的移動方向相同”,所以可以將透鏡向下移動。物體的移動方向與像的方向相反,即可以將蠟燭向上移動。如果像的位置不動,那么可以向上移動光屏,故選①③。

(3)放入凸透鏡B后,折射光線比原來更加會聚,而摘掉B后,光線肯定比原來發(fā)散,那么像距增大,即成在光屏的后面。要使像移動到光屏上,必須減小物距,根據(jù)“物遠像近小”的規(guī)律可知,此時要增大物距,即蠟燭遠離凸透鏡移動?!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實驗目的確定各個元件的串并聯(lián)關系,注意電表的量程和接線柱的選擇,還要注意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

(2)根據(jù)圖乙確定量程和分度值,讀出燈泡的額定電流,最后根據(jù)P=UI計算燈泡的額定功率;

(3)因為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所以電壓表應該選擇0~15V的量程。由于這個量程對應的分度值比較大,因此誤差會比較大。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可知,此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2.2V,小于3V。我們可以將電壓表與變阻器串聯(lián),當示數(shù)為2.2V時,燈泡恰好正常發(fā)光。由于量程較小,因此測量會更加準確,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在測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中,除了電壓表與燈泡并聯(lián),其它的都是串聯(lián)。根據(jù)實物圖可知,只需將燈泡右端與電流表相連的導線從電流表上拆下,然后改接在變阻器左上角的接線柱上即可,如下圖所示:

(2)根據(jù)乙圖可知,電流表選擇量程0~0.6A,分度值為0.02A,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4A,那么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3.8V×0.4A=1.52W。

(3)小紅闡述她的修改方案:把電壓表并聯(lián)在滑動變阻器的兩端并改接0-3V量程?!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驗證及實驗時的反應現(xiàn)象分析;(2)根據(jù)CD裝置是除雜凈化的過程分析;

(3)根據(jù)CO與空氣混合氣體加熱易發(fā)生爆炸分析?!窘獯稹浚?)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說明反應后氣體中含有水蒸氣,B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中有二氧化碳,C裝置除去二氧化碳,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證明已除盡,F(xiàn)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說明氣體中有一氧化碳;

(2)裝置C是除二氧化碳,裝置D是驗證二氧化碳除盡,屬于氣體凈化環(huán)節(jié);

(3)因氣體中含有CO,點燃CO與氧氣的混合氣體易發(fā)生爆炸,所以需先通氣體,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爆炸;

故答案為:(1)H2O、CO2、CO;(2)氣體凈化;(3)排進裝置內空氣,防止爆炸?!窘馕觥俊痉治觥亢粑饔檬俏胙鯕猓鯕馀c有機物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同時釋放出能量?!窘獯稹浚?)甲、乙兩個裝置中分別裝有萌發(fā)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經過一段時間后,甲瓶中萌發(fā)的種子進行呼吸,能夠產生二氧化碳,并且放出熱量,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種子不進行呼吸作用,故從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