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藻類植物_第1頁
第一章藻類植物_第2頁
第一章藻類植物_第3頁
第一章藻類植物_第4頁
第一章藻類植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前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4、生殖結構多為單細胞。5、鞭毛結構為9+2型,分尾鞭型和茸邊型兩種。6、生活史包括合子減數分裂、配子減數分裂和孢子減數分裂(世代交替)三種類型。7、繁殖類型:營養(yǎng)繁殖、無性繁殖和有性生殖。8、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把藻類分成9門:藍藻門、裸藻、甲藻、金藻、黃藻、硅藻、綠藻、紅藻門、褐藻。見檢索表。目前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真核藻類鞭毛(9+2)型結構模式目前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鞭毛類型目前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生活史:指生物從任何一個發(fā)育階段開始,經過生長發(fā)育及繁殖,再次回到這個階段的過程。*世代交替:指孢子減數分裂型生活史中有配子體(單倍體)和孢子體(2倍體)兩種植物體交替出現的現象。*核相交替:因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發(fā)生,使植物生活史中出現單倍核相階段和雙倍核相階段有規(guī)律的交替出現的現象。單倍化是由合子減數分裂引起的,二倍化是由配子接合引起的。核相:指細胞核染色體的倍性。

單倍核相:具有配子染色體數目的細胞核。

雙倍核相:具有合子染色體數目的細胞核。

核相交替的某一階段不成獨立個體,“核相交替≠世代交替”。

目前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被子植物生活史目前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藻體(n)+配子囊(n)-配子囊(n)+配子(n)-配子(n)合子(2n)減數孢子(n)一、合子減數分裂:生活史中只有一種植物體(n),合子萌發(fā)時進行減數分裂,具核相交替,如衣藻和水綿。減數分裂目前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藻體(2n)+配子囊(2n)-配子囊(2n)+配子(n)-配子(n)合子(2n)二、配子減數分裂:生活史中只有一種植物體(2n),形成配子時進行減數分裂,具核相交替,如硅藻。

減數分裂目前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孢子體(2n)孢子囊(2n)+-孢子(n)+配子體(n)-配子體(n)合子(2n)三、孢子減數分裂:有孢子體和配子體兩種植物體,具世代交替,石蒓和海帶。+配子(n)-配子(n)孢子母細胞(2n)減數分裂孢子體世代配子體世代目前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接合生殖目前十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1.僅有葉綠素a(葉綠素c在某些黃藻門的種中存在)2.原核生物——藍藻Cyanophyta2.真核生物3.具有水溶性的藍色素和紅色素——紅藻門Rhodophyta3.具有質體色素葉黃素(葉綠素c存在于某些種)——黃藻門Xanthophyta1.具有葉綠素a和c4.具有纖維素細胞壁的大型海藻——褐藻門Phaeophyta4.具有纖維素細胞壁的小型、多為單細胞的藻類,前端具有2條不等鞭毛——金藻門Chrysophyta4.具有硅質的細胞壁的小型、多為單細胞的藻類——硅藻門Bacillariphyta4.缺乏細胞壁或有纖維素板的細胞壁;具側生的2條不等鞭毛——甲藻門Pyrrohophyta1.具葉綠素a和b5.缺乏細胞壁的單細胞藻類——裸藻門Euglenophyta5.有細胞壁,有復雜分化的藻類——綠藻門Chlorophyt目前十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一、一般特征1、細胞構造:原核細胞(1)細胞壁:內層粘肽,外面有果膠酸和粘多糖構成的膠質鞘包圍。(2)原生質體:中心質和周質①中心質:無核膜和核仁的結構,但有核的功能。含有DNA,不含組蛋白,不形成染色體;第二節(jié)藍藻門(Cyalorophyta)目前十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

藍藻細胞結構示意圖目前十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

②周質又稱色素質無細胞器:含有光合片層,不成束,單條有規(guī)律的排列。光合色素:葉綠素a、藻藍蛋白、藻紅蛋白以及黃色色素。光合產物:藍藻淀粉和藍藻顆粒體。目前十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形態(tài):單細胞、群體和絲狀體。異形胞:由營養(yǎng)細胞形成,但比營養(yǎng)細胞大,中空,儲藏顆粒溶解,光合片層破碎,形成新的膜,并分泌出新的壁物質于細胞壁外。3、繁殖(1)營養(yǎng)繁殖:單細胞:細胞直接分裂;絲狀體:藻殖段群體類:形成子群體,破裂釋放。目前十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藻殖段形成方式從絲狀體死亡細胞處斷裂從異形胞、雙凹分離盤(隔離盤)處斷裂任何機械作用造成的斷裂都可產生藻殖段異形胞目前二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無性生殖:

厚壁孢子(akinete):念珠藻屬

外生孢子(exospore):管胞藻屬

內生孢子(endospore):皮果藻屬厚壁孢子外生孢子內生孢子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二、分布:廣泛,主要在淡水中。三、經濟意義:

1.食用:螺旋藻,地皮菜2.固氮:念珠藻、魚腥藻3.指示植物(水污染)四、危害:水體富養(yǎng)氧化,夏季大量繁殖,形成水華。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五、藍藻門的代表植物藍藻門僅1綱,含3目,150屬,1500余種。1.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色球藻屬(Chroococcus)微囊藻屬(Microcystis)2.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管胞藻屬(Chamaesiphon)3.顫藻目(Osillatoriales)顫藻屬(Oscillatoria)念珠藻屬(Nostoc)魚腥藻屬(Anabeana)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1.色球藻屬(Chroococcus)常生于溫室的花盆上或潮濕的巖石和樹干上。植物體為單細胞或群體。每個細胞都有個體膠質鞘,同時還有群體膠質鞘包圍著。(一)單細胞或群體的代表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二)絲狀體的代表1.顫藻屬(Oscillatoria)

多生于有機質豐富的濕地或淺水中。

植物體是由一列細胞組成的絲狀體,不分枝,膠質鞘無或不明顯。

藻絲體能前后伸縮或左右擺動,因而得名。

顫藻顫動的過程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念珠藻屬(Nostoc)

絲狀體念珠狀,有公共的膠質鞘包被而形成片狀體。

細胞圓球形,絲體上有異形細胞和厚壁孢子。

以藻殖段進行繁殖。

本屬代表植物:地木耳(N.communeVauch.)發(fā)菜(N.flagelliformeBorn,etFlah.)鈍頂螺旋藻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念珠藻屬代表植物地木耳(Nostoccommune)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念珠藻屬代表植物發(fā)菜(Nostocflagelliforme)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螺旋藻屬Spirulina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3.魚腥藻屬(Anabeana)

與念珠藻屬相近,無公共膠質鞘。

代表植物:滿江紅魚腥藻,著名的固氮藍藻,它和水生蕨類植物滿江紅共生在一起(葉中),為水稻田的速生綠肥植物。目前三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附.原綠藻門(Prochlorophyta)原綠藻是介于藍藻和綠藻之間的一種類型。最初由美國藻類學家于加利福尼亞海灣在海鞘類動物的泄殖腔中發(fā)現,以藍藻門的生物物種命名并發(fā)表(1975),后經研究另立為原綠藻門。原綠藻的主要特征單細胞(直徑6-25um),原核;含葉綠素a和b,不含藻膽素。原綠藻的發(fā)現對于研究藻類的系統演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第三節(jié)硅藻門(Bacillariophyta)一、形態(tài)特征

1.體型:單細胞,群體或少數絲狀體,無鞭毛和游動營養(yǎng)細胞,僅精子有鞭毛;2.細胞壁:由果膠質+硅質形成,無纖維素,稱為硅藻殼。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3.光合色素:----葉綠素類:葉綠素a、c。----類胡蘿卜素類:β和α胡蘿卜素----葉黃素類:墨角藻黃素、硅藻黃素等。色素體:盤型或不規(guī)則,多數。羽紋硅藻色素體片狀,船形,2個。4.貯存養(yǎng)分:油,淀粉粒,金藻昆布糖。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上殼下殼下殼上殼二、繁殖方式:1.細胞分裂(主要生殖方式):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有性生殖:配子減數分裂,產生復大孢子。復大孢子是一種生理上的復壯現象。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藻體(2n)+配子囊(2n)-配子囊(2n)+配子(n)-配子(n)合子(2n)硅藻有性生殖:配子減數分裂型生活史,只有一種植物體(2n),具核相交替。

減數分裂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繁殖硅藻的繁殖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三、分類及代表植物:1.分布:淡水(羽紋硅藻類)、咸水(中心硅藻類),進行浮游和附著生活,春秋生長旺盛。2.分類:2綱8目16000種。目前四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3.代表植物(1)小環(huán)藻屬Cyllotella屬中心硅藻綱圓篩藻目。植物體單細胞。細胞圓盤形或彭形。殼面圓形,邊緣部有輻射狀排列的線紋和孔紋,中央平滑或具顆粒。C.meneghiniana(梅里小環(huán)藻)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

(2)羽紋硅藻屬(Pinnularia)

羽紋硅藻綱雙殼縫目。植物體單細胞或連接成絲狀群體。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四、硅藻的經濟意義:

硅藻最早出現白堊紀,而在上白堊紀和第三紀時達到了發(fā)展的最盛期,因而產生大量的海相沉積的硅藻土,作工業(yè),化學分析,填充劑。1.海生動物的餌料;2.指示植物:硅藻化石,指示有水;3.為巖石形成提供基質;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第四節(jié)綠藻門(Chlorophyta)形態(tài)

單細胞群體絲狀體葉狀體少數營養(yǎng)細胞前端有鞭毛,能運動絕大多數不運動2.結構

(1)細胞壁內層:纖維素外層:果膠質,常粘液化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原生質體

原始類型,原生質中只形成小液泡,高級類型,有中央大液泡。載色體的形狀多樣:杯狀、環(huán)帶狀、片狀、螺旋狀、星狀等。結構:類似于葉綠體,雙層膜包被光合片層;3-6條疊成束排列色素:葉綠素a、bα-、β-胡蘿卜素葉黃素類蛋白核:1-多枚同化產物:淀粉,由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組成,貯存于蛋白核的周圍。細胞核:1-多枚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3.繁殖(1)營養(yǎng)繁殖

群體、絲狀體以藻體斷裂來繁殖。(2)無性生殖:

形成游動孢子、靜孢子和厚壁孢子。

原生質濃縮1

營養(yǎng)細胞游動孢子原生質分裂多營養(yǎng)細胞新植物體靜孢子:有細胞壁,沒有鞭毛(似親孢子)。厚壁孢子:游動孢子:沒有細胞壁,有鞭毛脫鞭毛,恢復細胞壁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3)有性生殖:生殖過程中有兩性配子的產生。

主要類型有:同配生殖:形狀、結構、大小和運動能力相同。異配生殖:形狀、結構相似,大小運動能力不同卵式生殖:形狀、結構、大小、運動能力都不同接合生殖:兩個沒有鞭毛能變形的配子結合。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4.綠藻門的分類(1)分布:淡水(90%)和海水(10%)(2)分類;藻類植物中最大一門,有430屬6800種.本教材綠藻門分為綠藻綱和輪藻綱:綠藻綱一般分為13個目:團藻目、四孢藻目、色球藻目、絲藻目、膠毛藻目、石莼目、溪菜目、鞘藻目、雙星藻目、剛毛藻目、管藻目、管枝藻目、絨枝藻目。輪藻綱:輪藻目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5.代表植物A.團藻目:衣藻屬(Chlamydomonas):(1)形態(tài)與結構植物體:單細胞,卵形、橢圓形;細胞壁:內層和外層;載色體:杯形,基部有蛋白核;細胞核:一個;位于中央;鞭毛:兩條,基部有兩個伸縮泡,為排泄器官;眼點:體前端一側橙紅色點,為感光器官。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①無性生殖

衣藻游動孢子囊鞭毛收縮脫落核分裂、胞質分裂,分泌一層壁,生2條鞭毛8-16游動孢子

②有性生殖:多數為同配生殖;生活史屬于合子減數分裂,只有核相交替。(2)繁殖及生活史目前五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五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生活史藻體(N)配子囊(N)配子(N)(+-)

孢子(N)單倍核相階段(N)

雙倍核相階段(2N)

減數分裂越冬厚壁合子合子(2N)目前五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B.石莼目:石莼屬(Ulva)形態(tài)與結構*大型的多細胞片狀體,由兩層細胞構成;*載色體片狀,位于片狀體外側,有一枚蛋白核。*基部為固著器:無色,生在兩層細胞之間,互相交織,構成假薄壁組織狀的假根絲。

目前五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石莼有兩種植物體,即孢子體(sporophyte)(2N)和配子體(gametophyte)(N),均是兩層細胞組成。

目前五十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繁殖及生活史:石莼生活史為同形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二倍體的孢子體世代和單倍體的配子體世代互相更替;同形世代交替:孢子體和配子體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基本相同,且互相交替循環(huán)的生活史。*異形世代交替:孢子體和配子體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不相同,且互相交替循環(huán)的生活史。如海帶目前五十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五十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生活史石莼孢子體+孢子(2N)-孢子+配子囊-配子體+配子-配子合子(2N)(N)(N)(N)(N)(N)(N)孢子體世代(2N)配子體世代(N)-配子囊+配子體目前五十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石莼生活史特點:第一、孢子減數分裂類型;第二、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現象;第三、同型世代交替。

目前五十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石莼目-滸苔屬Enteromorpha)1層細胞的管狀體,生活史同石莼。目前五十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C.接合藻目:水綿屬(Spirogyra)形態(tài)與結構:由一列細胞構成的不分枝的絲狀體;細胞圓柱形,細胞壁分內外兩層;原生質:一薄層載色體:帶狀,1至多條,螺旋狀繞與原生質中,其上縱列有多數蛋白核;液泡:多個,大。細胞核:1個,位于細胞中央。繁殖與生活史

接合生殖梯形接合側面接合目前六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梯形接合過程平行靠近形成突起形成接合管目前六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梯形接合過程配子變形運動合子形成目前六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側面接合目前六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六十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6.在植物界中的地位:綠藻被認為是現代高等植物的祖先:(1)具有相同的光合色素;(2)光合產物均為淀粉,認為綠藻門在植物系統發(fā)育中處于主干地位;(3)1975年美國RALewin發(fā)現了原綠藻,具有葉綠素a和b;(4)佛氏藻Fritshiellatuberosa有直立和匍匐枝分化,有世代交替現象,認為它有可能發(fā)展出高等植物。目前六十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

形態(tài)

植物體少數單細胞;

多細胞藻體簡單的絲狀體;假薄壁組織的葉狀體;假薄壁組織的枝狀體:

第五節(jié)紅藻門(Rhodophyta)目前六十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結構

細胞壁:纖維素和果膠質。原生質體:原生質粘稠,具中央液泡。細胞核:多數1個。載色體:1-多個,顆粒狀.色素:葉綠素a、d,β-胡蘿卜素,葉黃素類,藻紅素,占優(yōu)勢,對同化作用有特殊意義,藻藍素,同化產物:紅藻淀粉目前六十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

3.繁殖及生活史(1)營養(yǎng)繁殖:以分裂繁殖為主;(2)無性生殖:產生靜孢子

(3)有性生殖:一般雌雄異株雄性器官:精子囊,產生無鞭毛的不動精子。雌性器官:果胞,燒瓶狀?;坑幸粋€卵,上部具受精絲。單孢子(紫菜):孢子囊內1個孢子四分孢子(多管藻):四分孢子囊減數分裂產生的孢子。受精后減數分裂果胞子(n)配子體B.果胞受精果胞子體(2n)減數分裂果胞子(n)配子體(n)果胞子(2n)四分孢子體(2n)A.果胞四分孢子(n)減數分裂

目前六十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4.分類及代表植物多分布在海水中,淡水少數。共有558屬,3740余種,分:A.紫菜亞綱—紫菜屬,多細胞葉狀體,雌雄同體或異體,異型世代交替;B.真紅藻亞綱——多管藻屬,植物體多為多列細胞分支的絲狀體,基部有單細胞假根固著。同型世代交替。目前六十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A.紫菜亞綱——紫菜屬(Porphyra):

(1)形態(tài)與結構藻體為單層或兩層細胞組成的葉狀體,紫紅色、紫色或紫藍色。葉狀體:藻體薄,邊緣皺褶,紫紅色或紫色。細胞單核,一枚星芒狀載色體,有蛋白核?;浚盒ㄐ位驁A形,有固著器。

目前七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生活史:

紫菜是雌雄同株植物。目前七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無性繁殖有絲分裂殼斑藻---孢子體減數分裂目前七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紫菜生活史特點生活史中出現三種植物體:單倍植物體:大紫菜和小紫菜,2種二倍植物體:殼斑藻減數分裂發(fā)生在殼斑藻形成殼孢子時配子體發(fā)達的異型世代交替目前七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殼斑藻目前七十四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5.紅藻的經濟意義及其在植物界的地位紅藻是一門古老的植物,化石在志留紀和泥盆紀地層發(fā)現。A.紅藻和藍藻植物有相同的特征(色素和不產生游動孢子),但也有顯著差別(細胞構造上);B.紅藻的紫菜屬和綠藻的溪菜屬在載色體,植物體構造和孢子形成方式上比較相似,但所含的色素顯著不同目前七十五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第六節(jié)褐藻門(Phaeophyta)形態(tài)植物體全為多細胞,分三類:a.分枝的絲狀體:分枝簡單,匍匐枝和直立枝;b.假薄壁組織體:由分枝的絲狀體緊密結合形成;c.組織分化的植物體:表皮:細胞較多,內有許多載色體;皮層:細胞較大,有機械固著的作用;髓:位于中央,由無色長細胞構成,有輸導貯藏的作用。目前七十六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目前七十七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帶片橫切喇叭絲目前七十八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2.結構細胞壁外層:藻膠,褐藻糖膠(防退潮干燥)內層:纖維素原生質體:細胞核:1個液泡:中央1或多個載色體:1-至多枚,粒狀或小盤狀色素:葉綠素a,cβ-胡蘿卜素6種葉黃素(墨角藻黃素)貯藏物:褐藻淀粉和甘露醇,富含碘(0.3%鮮重)目前七十九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3)有性生殖:配子體上形成1個多室配子囊,形成同孢子囊。同配、異配或卵式生殖。3.繁殖(1)營養(yǎng)繁殖:斷裂或繁殖枝。(2)無性生殖:游動孢子或靜孢子;單室孢子囊:由孢子體上一個細胞核經減數分裂形成128個具側生雙鞭毛的游動孢子(n)。多室孢子囊:由孢子體上一個細胞多次分裂形成的一個細長的多細胞組織,每一個細胞發(fā)育成一個具側生雙鞭毛的游動孢子(2n),不發(fā)生減數分裂。目前八十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水云屬單室孢子囊目前八十一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水云屬多室孢子囊或多室配子囊目前八十二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四)分類與代表植物:3綱250屬1500種。按生活史分為:同型(等)世代綱、異型(不等)世代綱和無孢子綱。代表植物:1水云目(Ectocarpales):水云屬(Ectocarpus)2海帶目(Laminariales):△海帶(Laminariajaponica)3墨角藻目(Fucales):鹿角菜(Pevetiasiliquosa)目前八十三頁\總數九十六頁\編于五點不等世代綱:海帶(Laminariajaponica)(1)結構孢子體分為固著器、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