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8篇_第1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8篇_第2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8篇_第3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8篇_第4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8篇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8篇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教學目的1.在游戲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有關“6”和“7”的加減法.2.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積極考慮,并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的才能.3.在游戲活動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歷,開展他們的數(shù)感.教學重點掌握“6”和“7”的加減法.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的才能.教學過程一、活動一:師生進展猜數(shù)游戲〔一〕猜數(shù)“2”或“4”1.老師談話: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shù)游戲好不好?〔老師出示一個磁珠,讓學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師的兩只手里一共抓了幾個這樣的磁珠?2.學生猜數(shù),并說出簡單的理由.3.老師提問:〔1〕老師的手里到底有幾個磁珠哪?想不想知道?〔2〕看看老師的左手有幾個?〔老師把左手的4個磁珠貼在黑板上〕〔3〕右手哪?〔老師把右手的2個磁珠貼在黑板上〕〔4〕有誰猜對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個磁珠呀?〔左手有4個磁珠,右手有2個磁珠,合起來一共有6個.〕〔5〕你能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嗎?2+4=64+2=64.老師談話: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磁珠,〔老師把這六個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師的兩只手里都有磁珠,假如告訴你一只手里有幾個,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幾個嗎?〔老師按照學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數(shù)量2或4〕誰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幾個?5.老師提問:〔1〕你猜對了嗎?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對了?一共有6個磁珠,老師左手有2個,右手一定有4個.〔2〕能把你的想法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出來嗎?2+4=64+2=66-2=46-4=26.小結:你們猜得有理有據(jù),所以都猜對了,快為你們的成功鼓鼓掌吧!〔二〕猜數(shù)“3”1.我們還用這6個小磁珠,換個玩法好不好?〔老師用手捂住3個〕猜猜老師用手捂住了幾個?2.你能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嗎?3+3=66-3=3〔三〕猜數(shù)“1”和“5”1.還是這6個磁珠,誰愿意當小老師帶大家玩一玩,〔老師悄悄地引導請上來的學生捂住1個〕猜一猜他捂上了幾個?1+5=65+1=66-1=56-5=12.你們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數(shù)游戲?那同桌的兩位小朋友就來一次猜數(shù)大賽好不好?二、活動二:生生進展“猜數(shù)游戲”〔一〕老師談話:同學們從學具盒里數(shù)出7個小珠子,看誰數(shù)得快!〔二〕老師說明游戲規(guī)那么一個同學捂,另一個同學猜,并說出算式.假如猜和算式都說對了,就可以從學具盒里拿出一個小珠子,放在盒蓋中,表示得一分.比賽完畢時,誰得的小珠子多,誰就獲得了成功.〔三〕小組活動.〔四〕你們倆是怎樣玩猜數(shù)游戲的,結果怎樣?0+7=77+0=77-0=77-7=01+6=76+1=77-1=67-6=12+5=75+2=77-2=57-5=23+4=74+3=77-3=47-4=3〔五〕小結我們一起玩了猜數(shù)游戲,玩得快樂不快樂?我們今天又結識了許多算式朋友!這些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做許多事,信不信?三、活動三:口算搶答3+4=7-4=7-3=7-5=1+6=2+5=6-3=7-1=7-7=4+2=3+3=1+5=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2教學目的:1、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根本考慮方法,并能正確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在探究“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百分數(shù)的理解,體會百分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親密聯(lián)絡,增強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意識,進步分析^p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才能。教學過程:一、教學例11、出例如1中的兩個條件,要求學生各自畫線段圖表示這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學生畫好后,討論:畫幾條線段表示這兩個數(shù)量比擬適宜?表示哪個數(shù)量的線段應該畫長一些?大約長多少?你是怎樣想的?提出要求:根據(jù)這兩個條件,你能求出哪些問題?引導學生分別從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實際造林比方案多多少公頃”“原方案造林比實際少多少公頃”“實際造林面積相當于原方案的百分之幾”“原方案造林面積相當于實際的百分之幾”等問題。在學生充分交流的根底上提出例1中的問題:實際造林比原方案多百分之幾?2、引導考慮:這個問題是把哪兩個數(shù)量進展比擬?比擬時以哪個數(shù)量作為單位1?要務實際造林比原方案多百分之幾,就是求哪個數(shù)量是哪個數(shù)量的百分之幾?小結:要務實際造林比原方案多百分之幾,就是務實際造林比原方案多的公頃數(shù)相當于原方案的百分之幾。啟發(fā):根據(jù)上面的討論,你打算怎樣列式解答這個問題?學生列式計算后,進一步追問:實際造林比原方案多的公頃數(shù)是怎樣計算的?要求4公頃相當于16公頃的百分之幾,又是怎樣算的?綜合算式應該怎樣列?3、進一步引導: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據(jù)兩個條件,可以求出實際造林面積相當于方案的百分之幾”,你會列式解答這個問題嗎?學生列式計算后追問:這里得到的125%與剛剛得到的25%這兩個百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聯(lián)絡學生的討論明確:從125%中去掉與單位1一樣的局部,就是實際造林比原方案多的百分數(shù)。提出要求:根據(jù)上面的討論,要求“實際造林比原方案多百分之幾”,還可以怎樣列式?學生列式后追問:“125%—100%”這個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二、教學“試一試”1、出示問題:原方案造林比實際少百分之幾?啟發(fā):根據(jù)例題中問題的答案猜一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學生作出猜測后,暫不作評價。提問:這個問題又是把哪兩個數(shù)量進展比擬?比擬時以哪個數(shù)量作為單位1?要求“原方案造林比實際少百分之幾”,就是求哪個數(shù)量是哪個數(shù)量的百分之幾?你打算怎樣列式解答?還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嗎?2、學生列式計算后討論:這個答案與你此前的猜測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小結:“試一試”與例題中的問題都是把實際造林面積與原方案造林面積進展比擬,但由于比擬時單位1的數(shù)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數(shù)也就不同。三、指導完成“練一練”1、要求學生自由讀題。2、提問:你是怎樣理解“20xx年在讀研究生的人數(shù)比20xx年增加了百分之幾”這個問題的?學生討論后,要求他們各自列式解答。3、根據(jù)學生在解答過程中的表現(xiàn),相機提問:計算中有沒有遇到什么新的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他們自主閱讀本頁教材的底注,并組織適當?shù)慕涣?。四、指導完成練習一?~3題1、做練習一第1題??梢怨膭顚W生獨立完成填空。假如有學生感到困難,可啟發(fā)他們先畫出相應的線段圖,再根據(jù)線段圖進展考慮。2、做練習一第2題。先讓學生說說對問題的理解,再讓學生列式解答??商嵝褜W生把計算的商保存三位小數(shù)。3、做練習一第3題。先鼓勵學生獨立解答,再通過交流讓學生說清楚考慮的過程??商嵝褜W生利用計算器進展計算。五、全課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時,通??梢栽鯓涌紤]?計算過程中還要注意些什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3教學目的:1、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2、會利用計算器探究一些數(shù)學規(guī)律。教學重點: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教學難點:會利用計算器探究一些數(shù)學規(guī)律。教學過程:一、提示課題1.老師取出電子計算器,讓學生也拿出自己的計算器。老師:猜一猜,今天,這一節(jié)劉我們一起學習什么?學生:認識計算器。2.老師:你知道如何使用計算器嗎?二、引導探究1.讓學生說一說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計算器的方法。2.認識一些功能鍵。(1)由學生來說明。(2)集中說明一些功能鍵的作用。①開關及去除鍵。按一下此鍵,翻開計算器,再按一下就關贛計算器。②運處符號鍵。只要介紹“+、-、×、/“鍵的使用方法。③數(shù)學鍵數(shù)字鍵的使用。如按12。顯示屏就顯示“12”。④等號鍵按下數(shù)字鍵及運算符號鍵后,按下此鍵,顯示屏就顯示出輸入算式的計算結果。⑤小數(shù)點鍵按下此鍵,就呈現(xiàn)一個小數(shù)點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如:時間鍵、日期鍵、括號鍵、存儲運算鍵等。3.嘗試練習。(1)計算25×4操作過程:輸入25→×→4→=,屏幕上呈現(xiàn)100,就是計算的結果。(2)計算一份菜單的價錢。①呈現(xiàn):酒;14元涼拌豆腐:3元肉絲:5元青菜:3元清蒸魚16元三鮮湯:12元甜點8元②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③反應計算結果。4.探究一些數(shù)學規(guī)律。(1)呈現(xiàn)計算題。①1+2+3+4……+98+99+100②999×99999×999999×9(2)讓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老師巡視課堂。(3)反應計算結果。(4)引導提問:通過計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特別指導觀察第②題中各算式的計算結果,并進展比擬)?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發(fā)現(xiàn):積的個位都是1;積的位都是8;中間幾位數(shù)都是9,9的個數(shù)比第1個因數(shù)中的9個數(shù)少一個。接著,讓學生說一說以下幾個算式的結果。999999×99999999×999999999×9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觀察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同時突出了運用簡便方法計算很可能比計算器還要快定瞇,充分表達了計算方法的靈敏性,也進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三、課堂活動課本第36頁的“練一練”。板書設計:神奇的計算工具計算器的組成。屏幕、數(shù)字鍵、功能鍵、運算符號鍵等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4練習要求:1、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那么,可以比擬純熟地進展計算。2、使學生會按要求正確地截取積的近似值。3、使學生會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展一些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進步學生的計算才能。練習重點:運用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那么;能正確地進展計算。教具準備:投影片假設干練習過程:一、激發(fā):1、口算:〔天天練口算〕2、掌握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那么。⑴計算。0.65×0.140.98×1.3⑵提問:①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那么是什么?②算出積后要特別注意什么?3、會按要求取積的近似值。讓學生將上面計算的結果分別保存一位小數(shù)或兩位小數(shù),寫出積的近似值。4、會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展一些小數(shù)的簡算。簡算:6.3×1029.8×2.9+0.2×2.90.8×0.02×12.5×5二、嘗試與示范:1、P.13頁13題:一個電影院的票價有兩種:3.00元一張的有600個座位,4.00元一張的有320個座位。假如滿座,每場收入是多少元?⑴讓學生說一說題目里的數(shù)量關系。⑵“滿座”是什么意思?⑶生獨立解答并集體訂正。2、P.13頁14題:檢驗下面的積的小數(shù)位有沒有錯誤。56.7×2.4=1360.828.7×10.9=312.830.582×0.71=4.1322⑴讓學生獨立判斷,⑵讓學生檢驗積的小數(shù)位有沒有錯誤?⑶應該怎樣確定積中小數(shù)點的位置?⑷集體訂正。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睵.13頁15題〕⑴生做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對于做的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獎勵。⑵對0.75×10212.5×9.61.25×8.80.4×0.7×0.25這幾題怎樣算得快?4、P.14頁17題:用激光測遠間隔既準確又迅速。一次從地球上向月球發(fā)射激光訊號,約經過2.56秒收到從月球反射回來的訊號。光每秒傳播300000千米,算一算這是月球和地球的間隔是多少?分析^p與解:2.56秒收到訊號,說明訊號已經走了一個來回。那么,要求月球和地球的間隔,只要求出〔2.56÷2〕秒運行的間隔即可。算式為:300000×2.56÷2=384000千米。四、體驗:談談你的收獲?五、作業(yè):P.14頁16題。2.小數(shù)除法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5從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指出各個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3個一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初步進展物體與其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間的互相轉換。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4個一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簡單描繪看到的形狀。比擬幾個物體的正視圖〔側視圖或上視圖〕。本單元教材安排一道例題和一次想想做做,都是觀察4個一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一道考慮題里觀察的物體要復雜得多。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已經觀察了由3個一樣的正方體擺的物體,初步學習從正面、側面和上面進展觀察,并用圖形描繪物體各個面的形狀,這些都是繼續(xù)教學本單元內容的根底。從3個小正方體的拼擺至4個小正方體的拼擺,數(shù)量上僅多了1個小正方體,但拼擺時的變化卻多得多。各種拼擺組成的物體形狀各不一樣,它們的視圖有時一樣,有時不同。假如學生理解這一點,他們的空間觀念和觀察物體時數(shù)學考慮的程度都能得到一次開展。例題出示三個都是由4個一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由大卡通引導學生先從正面看這三個物體,比比看到的形狀是否一樣,再從側面和上面看,也分別比比形狀,這些活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到達教學要求。用4個一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不只例題中的三個,還有許多。因此,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繼續(xù)擺一擺、看一看、比一比并且畫一畫。這些要求既與例題自然銜接,又比例題適當進步。擺一擺讓學生整體感知物體的特征,先擺再看便于學生理解物體某個方向的形狀。例題和各道想想做做都有先擺一擺的要求,教學時要想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擺的物質條件,絕不能圖省事以看教材里的實物圖代替看擺出的實物。把看到的圖形畫出來,是表達觀察、考慮結果的一種方式。對學生畫圖的要求不宜過高,能畫出草圖并根本正確就可以了。想想做做第3題要求根據(jù)視圖擺出物體,其中第〔1〕題的擺法各只有一種,第〔2〕、〔3〕題的答案是開放的。要鼓勵學生擺出既符合視圖要求,形狀又不一樣的各個物體。引導他們經歷研究視圖的結設想一想應該怎樣搭動手拼搭驗證搭成的物體是否符合要求的過程,這個過程既能開展空間觀念,也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在進展第〔2〕、〔3〕題的拼擺時,可以分步進展。如先拿2個或3個正方體放成一排,再把其余的正方體放到適當?shù)奈恢蒙先ィ胂胗袔追N放法并檢查擺出的各個物體的視圖是否符合題意。第5題是第6題的鋪墊,每個樓房模型都只要4個正方體就能搭出。學生在搭的時候,會自覺體會其中某個正方體被遮著,不容易看到甚至看不到,能理解那個看不到的正方體事實存在,也是空間觀念的反映。第6題左邊物體中的各個小正方體都能清楚地看到;中間物體中的個別小正方體不容易看到;右邊物體中有個別小正方體被遮著,不能直接看到。說出三個物體各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的難度不同,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數(shù)、怎樣想的??紤]題是從前、后、左、右分別觀察由6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供教學選用。要注意的是,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觀察由4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6《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5~6頁內容及練習一的4~7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能從詳細的生活理論或游戲情境中進一步體驗和深化位置概念。2.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為今后建立較好的空間觀念打根底。3.讓學生在多種活動的參與中體會出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4.在數(shù)學活動中對學生進展適當?shù)乃枷虢逃?,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學重點、難點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教具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課前游戲,導入新課。師:老師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做游戲,那我們上課前也來做個“點指”的游戲。老師說哪,同學們就用手指哪?生隨老師做游戲師:從這個“點指”游戲中我們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實任何物體都有它們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確定他們的位置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位置。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二、探究位置師:經過一周的評選,我們的假期作業(yè)終于評出了兩名優(yōu)秀的作業(yè),你們想知道是誰嗎?生:想師:這兩名同學一個同學是第五組的,一個同學是第四個。根據(jù)老師的描繪請同學們快找一找他們是誰?〔生四下尋找發(fā)現(xiàn)無法確定〕師: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學?生:因為第五組有4個同學,而且每一組都有第4個同學,所以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同學師:是啊!第五組有四名同學,只說第五組很難一下子知道他是誰,而坐在第4個的每一組都有1個,所以也無法知道他是誰,那么怎樣能讓同學們一下子把位置確定下來?〔生自由答復〕師:既要說出在第幾組,又要說出是第幾個。〔板書〕師:他們分別是第五組的第3個〔馮銘思〕第2組的第4個〔韓嘉悅〕生匯報后發(fā)給學生獎品,并及時鼓勵。師:按我們如今的座位,同學們看一看,班級一共有幾組?生:一共有6組師:誰來數(shù)一數(shù)生數(shù)一數(shù)師:習慣上我們都是從左往右數(shù)這是第一組、這是第二組……請各組同學記住自己是哪一組的,聽老師的口令請第一組的同學揮揮手請第二組的同學跺跺腳請第三組的同學拍拍肩,請第四組的同學站起來轉一圈請第五組的同學笑一笑,請六組同學拍拍手師:最近咱班的王爽學習上很有進步,你能說出他的位置嗎?生:王爽在第6組第2個師:第四組第一個同學請起立〔張墨焜〕師:誰是老師的好朋友,請你告訴我你的位置。〔生自由答復〕師:你的好朋友是誰?請小組的同學猜一猜〔生小組合作〕師:請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前、后、左、右同學的位置,把第5頁的內容填上?!采杂苫顒雍髤R報〕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適當板書師:通過同學們的匯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前后兩個同學的座位、左右兩個同學的座位與自己的座位有什么關系?生自由答復,老師適時板書,齊讀板書內容。三、穩(wěn)固練習1、師: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小動物們也想考考大家你們看,他們來了。從這幅圖上你獲取了什么信息?〔出示做一做〕根據(jù)第一行第2個是猴子這個條件,誰知道狗在第幾行第幾個?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生自由提問2、星期天小明去看電影,他買了一張8排13號的電影票,他拿著票走進電影院發(fā)現(xiàn)有兩扇門“單號門”、“雙號門”,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應該進哪扇門呢?”哪位同學能幫助他?〔出示教科書第8頁第4題〕學生分組討論怎樣幫助他。師:〔學生匯報后,小結〕我們的電影院都是這樣的,假如拿的是單號票,就從單號門進,雙號票就從雙號門進,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號,這是一張單號票還是雙號票呢?〔我們看單號或雙號,只看票上是幾號,不用看是幾排〕小明由單號門進入,看到電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這么多座位我應該坐在哪?如何幫助他找到座位?生:先找8排再找13號師:小明和小麗是好朋友,一個是8排13號、一個是8排12號,他們會坐在一起嗎?生:不會〔因為電影院的座位比擬特殊,把的在的單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雙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8……中間號,向兩邊逐漸擴大,所以他們不會挨在一起。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7教學內容:教材89,90頁。教學目的:1.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含義,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展計算。2.能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思維過程和結果。3.能運用分數(shù)加、減法解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教學重點: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2.提醒課題?!?〕提問:猜猜今天我們研究什么?分數(shù)加減法〔2〕出示課題:分數(shù)加減法〔3〕提問:這些算式都一樣嗎?你能給它們分類嗎?哪一類比擬好做?〔4〕補充課題:同分母二、探究新知1.提問:誰知道它們都等于怎么計算?這節(jié)課大家一起來研究: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2.出示課本第89頁教學例題1。〔1〕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惨娬n本第89頁〕〔2〕提出問題。師:爸爸和媽媽共吃了這張餅的幾分之幾?〔3〕四人小組討論,學生自主探究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a.你是怎么想的?b.計算的結果是多少?〔4〕匯報探究結果。a.求兩個數(shù)的和是多少,應該用加法。b.1/8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它含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3/8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它含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一共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c.課件顯示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學設計d.對于這樣的計算結果,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學的?〔5〕歸納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板書: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3.出示課本第90頁教學例題2,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師:爸爸和媽媽共吃了這張餅的幾分之幾?〔1〕怎樣列式〔2〕3/8和1/8能直接相加減嗎?為什么?〔3〕獨立完成計算過程〔4〕對于它們的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4.你能用自己的話來總結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嗎?補充板書: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5.自己隨意找兩個分母一樣的分數(shù),組成一道加法算式或者減法算式,先計算再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和想法。三、穩(wěn)固練習1.下面的計算對嗎?請把錯的改正過來。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學設計反應方式:讓學生小組內交流意見,對有疑問的提出來,集體分析^p。2.神機妙算對又巧。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學設計3.解決問題我能行。小麗方案一天練習寫30個毛筆字,實際上午完成了方案的十五分之七,下午完成了方案的十五分之十一,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出來。反應方式:學生分組作完后,指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補充。4.進步練習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學設計四、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研究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五、作業(yè):課本P90做一做1、2題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8教學目的1.使學生經歷數(shù)據(jù)的搜集、整理和分析^p的過程,體驗統(tǒng)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tǒng)計表來表示數(shù)據(jù)整理的結果。2.使學生在學習統(tǒng)計的過程中開展數(shù)學考慮,能從統(tǒng)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shù)據(jù)信息有關的問題。3.使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識。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談話:同學們,前兩天咱們剛剛開了運動會,喜歡看運動會嗎?咱們今天再去看一場特殊的運動會,好嗎?〔出示動物運動會的場景圖〕仔細看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談話:看了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很多問題,如:有哪些動物參加了運動會,它們各有幾只?有哪些比賽工程?說明: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動物運動會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便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學生的認知根底與本課教學目的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1.嘗試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問題。談話:同學們剛剛提出了很多問題,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一起數(shù)一數(shù),把數(shù)出的結果記錄在這樣的統(tǒng)計表里〔拿出課前發(fā)給學生的空白表格〕。反應,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統(tǒng)計表,如:狗猴長跑5只6只8只狗兔猴跳高長跑一共5只2只6只5只8只13只反應:先請完成第一張統(tǒng)計表的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統(tǒng)計了哪些動物的數(shù)量?是怎樣想的?提問:他統(tǒng)計的動物的數(shù)量對嗎?這張表格有問題嗎?〔動物的數(shù)量是對的,但從他的統(tǒng)計結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動物〕反應:我們再請完成第二張統(tǒng)計表的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統(tǒng)計的,怎樣想的?提問:他統(tǒng)計的結果對嗎?你認為他的這張表格怎么樣?有沒有問題?〔學生可能認為這樣統(tǒng)計是對的〕激疑:我們來看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動物嗎?不對吧,我怎么覺得是26只呢?咱們一起算一算,好嗎?〔把統(tǒng)計表里的幾個數(shù)都加起來,算出結果是26只〕學生會提出算動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數(shù)與跳高、長跑的動物只數(shù)相加,因為參加跳高和長跑比賽的動物中就有狗、兔、猴,這樣加就加重了。提問:想一想,怎樣統(tǒng)計才比擬適宜呢?〔把它們分開〕引導:是的??梢园阉鼈兎珠_統(tǒng)計,按什么標準來分呢?請大家先在小組里討論討論。學生討論后,組織交流,明確:可以按動物的種類分,統(tǒng)計各種動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比賽工程分,統(tǒng)計參加各種比賽的動物有多少只。說明:這節(jié)課研究的問題是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進展分類整理,需要按不同的標準分類統(tǒng)計。教學中,老師并沒有把詳細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放手讓學生去嘗試解決,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原有的統(tǒng)計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需要,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新方法的過程中來。2.再次統(tǒng)計,解決問題。談話: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先統(tǒng)計各種動物有多少只,再統(tǒng)計參加各種比賽的動物有多少只,好嗎?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列表統(tǒng)計呢?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列表方案,出示相應的統(tǒng)計表。要求:請小朋友按剛剛討論的方法分類整理,把結果填在表格里。反應:哪個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統(tǒng)計表拿上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學生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自己的表格〕狗兔猴長跑5只2只6只13只跳高長跑一共5只8只13只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調整統(tǒng)計表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提問:觀察兩張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導:是的,第一張表是按動物種類統(tǒng)計的,第二張表是按運開工程統(tǒng)計的。怎樣才能讓人一眼就看清楚每張表格是按什么標準進展統(tǒng)計的呢?學生交流后,小結:為了使統(tǒng)計表所表達的信息更清楚,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欄,注明表中每個工程的意思〔課件演示修改統(tǒng)計表的過程〕。像這張表格,是按動物的種類進展統(tǒng)計的,第一行表示各種動物的名稱,就寫上動物種類,第二行是每種動物的只數(shù),就寫上只數(shù),后面的每個數(shù)就不要再寫單位了。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動物,習慣上放在數(shù)據(jù)的前面,用合計表示。師生共同修改第二張表格。3.觀察統(tǒng)計表。提問:通過小朋友自己的努力,我們出色地完成了動物運動會的統(tǒng)計任務??戳私y(tǒng)計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說明:沒有把教學目的僅僅局限于讓學生掌握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而是著眼于讓學生經歷從嘗試失敗到成功的過程。學生在不斷探究并完善統(tǒng)計方法的過程中,更深化地體會了分類統(tǒng)計的必要性和實際作用。讓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進展簡單的分析^p,既能增強對統(tǒng)計結果進展分析^p的意識和才能,又能從整體上體會統(tǒng)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三、拓展應用1.做想想做做第1題。小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2.做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兩個統(tǒng)計表,并組織交流。說明:教材安排了豐富的統(tǒng)計活動,可以根據(jù)教學時間和教學需要靈敏處理。四、全課總結〔略〕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9教學目的:1.知識目的:引導學生理解直線、射線、線段、角的概念,并引導學生對這些概念進展辨析,使學生進一步明晰直線、射線、線段、角的聯(lián)絡與區(qū)別,建立知識的網(wǎng)絡構造。2.才能目的:學生通過活動可以區(qū)分線段、射線與直線,會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三個圖形的特征。3.情感目的: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開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歷,增強動手操作的才能。重點難點:1.體會線段、涉嫌與直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絡,會用字母準確讀出線段、射線和直線,會數(shù)簡單圖形的線段。2.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手電筒,直尺,毛線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出示一根毛線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假如說我把這根彎曲的線拉直,你可以看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生:線段師:哎,線段,好了,老師把整個它記下來。線段是我們以前碰到過的,對吧?那誰來說說看線段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說出線段有兩個端點、線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無限延伸〕師:誰來畫一條線段。抽生黑板上畫線段其他同學認真觀觀察他在黑板上是怎樣畫的。一生學生畫線段,其他學生認真觀察師:誰看清楚他是怎樣畫的線段?生1:他是先畫的一條線,再畫的兩個端點。生2:他是先畫了一個端點,然后畫的一條線,最后在另一個地方畫的端點。師:哎,他是先畫了一個端點,然后畫的一條線,最后在這個地方畫另一個端點。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先畫兩個端點,然后畫線連接兩個端點。因為,我們一般讓點來確定我們需要畫線的位置,兩點確定一條線段。師:哎,到如今我們就只知道這些有關線的知識了吧。那如今請大家看大屏幕。二、探究新知1、直線的教學課件出示師:這是兩條直直的線,給它們表上號,上面是1號,下面是2號,哎,仔細看這兩條線,幾號線是線段?為什么你叫1號線為線段?生:因為1號線有兩個端點,有一條直的線,不能無限延伸。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0一、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四那么運算和含有小括號的四那么混合運算順序,并學會正確計算。2、通過學習,養(yǎng)成認真審題,標準書寫,仔細計算的習慣。二、教學重難點:使學生掌握含括號的四那么運算。三、教學設備:幻燈片、小黑板。四、教學過程:復習準備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玩耍,購置一張成人票需要24元,兒童票半價。購置門票需要花多少錢?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問題。同桌兩人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匯報: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進展板書?!?〕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24÷2,前兩個24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置門票需要多少錢?!?〕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24÷2,再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個綜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號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學生總結運算順序。新課教學1、〔小黑板出示〕先讀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120—144÷18+35〔58+37〕÷〔64—45〕〔1〕學生口述運算順序,老師用框線圖表示順序。〔2〕集體校對,說明注意點。2、教學例1?!?〕把準備題①中的144改寫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2〕問這道題中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認為應當怎樣計算?〔3〕全班同學統(tǒng)練,一生板演,集體校對,講評。3、教學例2?!?〕把準備題②中的45改寫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2〕比擬例2與準備題的異同,確定運算順序?!?〕獨立完成并自我評價,指名讓一名學生向全班作匯報。4、練習“試一試”?!?〕板書:1515—15×〔94+54÷9〕〔2〕同桌同學互相交流,并獨立進展計算?!?〕用投影校對典型錯例,歸納并作出鼓勵性評價。5、師生共同歸納小結。穩(wěn)固練習1、投影出示,讓全體學生做填空題?!?〕280—43×6+540÷36可以同時計算的是x和x?!?〕120+〔28×5—120〕÷10第一步應該算x。〔3〕100—〔80+480÷24〕×8第二步應該算x?!?〕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應該算x。2、課本“練習”第1題,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請每位學生首先認真對4個小題進展審題?!?〕學生獨立完成各題。〔3〕全班集體校對,指出錯誤原因并訂正??偨Y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特別是再看例1、例2使我們明白,在四那么混合運算中,我們應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確。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1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歷的同時開展空間觀念。教學重難點: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教學準備: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教學流程流程一、聯(lián)絡生活,引入課題: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外表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2、(課件逐個____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里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播送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里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么它們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征。(PPT出示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第二段: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流程二、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征。1、師:(由現(xiàn)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里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3、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yōu)槭裁床幻瞿?(暫停)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6、師:通過剛剛的游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暫停)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師布置操作要求:同學們已經初步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測,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PPT出示:下列圖)2、師提問:如今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fā)現(xiàn)的?(暫停)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征:(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折)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折,使它的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擬,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么樣的角呢?(暫停)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fā)現(xiàn)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6、師提問:誰能像剛剛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你從操作中發(fā)現(xiàn)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第四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絡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絡1、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些特征嗎?與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交流。(暫停)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3、你們說的和屏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一樣的地方?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5、師: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1(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xiàn)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21、師:大家剛剛已經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展一個有趣的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暫停)2、師:同學們已經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開工具軟件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為什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3: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折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嗎?(暫停)(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2、想一想,為什么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3、師小結: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么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1、師:剛剛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就明白了。如今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6:師:我們的數(shù)學書是什么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流程十、課堂總結。1、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于探究,還可以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奧秘。瞧,老師這里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2、假如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chuàng)作更有趣的圖畫。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選做)1、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大家來交流。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3、師:將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假如將這些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8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2教學目的:1、知識技能目的: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2、過程方法目的: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浸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考慮,運算等數(shù)學練習過程,開展理論才能與創(chuàng)新才能,積累生活經歷。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的:在活動中感悟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絡,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積累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歷,進步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才能。教學難點:浸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準備:課件及車溪風景區(qū)美景視頻教學設計:一、激趣導入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大家去過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課件:春天來了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風光,到民俗風景區(qū)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游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生:租車)【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游美妙經歷的回憶或向往,為后面旅游活動作鋪墊;接著出示宜昌風景區(qū)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二、合作探究(一)活動一:租車1、(課件完好出示情境信息)生獨立閱讀信息后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平安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3、研究租車方案溫馨提示:(1)請獨立設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凑l的方法多!(2)四人小組交流,并對組內租車方案進展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的想法有條理的進展描繪。A、學生活動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臺發(fā)言)老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格,你認為那種整理得?為什么?(學生比擬租車方案統(tǒng)計表)(板書:有序考慮)4、這么多種方案,你會選擇哪種方案?為什么?請看(課件添加信息):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5、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比擬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驹O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表達了小組合作的優(yōu)越,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考慮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二)活動二:購門票1、出示信息: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qū)的大門口,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信息),購置門票就可以進去啦!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3、解決問題(1)學生獨立設計方案。(2)集體交流(三)游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師:如今我們一起來游覽車溪。(看圖片及介紹)師:我們徜徉于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xiāng)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仿佛回到了“夢里老家”?!驹O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后,學生已經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qū)美景,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松,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四)活動四:用餐師:醉人的風光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1、合理點菜(1)師:假設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2)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3)匯報。(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么?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yǎng),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yǎng)成節(jié)省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yǎng),節(jié)約不浪費)2、合理配菜(1)師:同學們,如今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并贈米飯的活動,假設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3)匯報交流?!驹O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計中,再與組內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yōu)越;對別人點的菜進展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進步了學生的判斷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師:同學們,今天的旅游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談收獲)師補充:1.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需要數(shù)學。2.旅游中除了學會計算,節(jié)約費用,還要注意平安、衛(wèi)生、安康、文明等等?!驹O計意圖】:通過回憶、總結,使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數(shù)學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數(shù)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化認識到數(shù)學的價值與魅力。四、理論活動,學以致用。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游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游中還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后為班級制定一份旅游方案。下節(jié)課再全班交流。作業(yè):設計旅游方案這次旅游,同學們非??鞓?,還有很多收獲,你們想去哪兒玩耍?布置學生設計旅游方案,填寫旅游方案書。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3教學目的知識目的:引導學生從生活經歷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能借助直觀圖,體驗利用維恩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才能目的:通過小組合作設計集合圖的活動,啟發(fā)學生對交集局部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才能、考慮才能、創(chuàng)新才能、評價說理才能。情感目的:通過生活情景的課堂再現(xiàn),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用圖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局部所表示的意義。教法本節(jié)課劉老師主要采用游戲法、直觀演示法、講解法、師生合作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深化探究,進而將問題解決,到達教學目的。學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游戲、自主探究、獨立考慮、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方法來理解集合各局部表示的意義,根據(jù)集合圖直觀形象的解決問題。教學過程1劉老師為了進步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利用猜拳和搶凳子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集合圖的理解。2在游戲中引起矛盾沖突,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世界中出現(xiàn)碰撞,便產生了求知的火花,從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領悟問題存在的根——重復。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集合圖各局部所表示的意義。4借助學生比擬感興趣的的語數(shù)競賽活動的情況,讓學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計算方法。5小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來設計集合圖,進一步加深對集合知識的理解和認識。6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讓學生考慮到集合與集合之間關系的多樣性使所學知識得到了延伸??傊瑪?shù)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shù)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shù)學道理、培養(yǎng)數(shù)學素養(yǎng)。本節(jié)課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究、不斷創(chuàng)新,體驗到了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4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結合詳細情境理解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進展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歸納才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展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推導算理,總結法那么。教學準備:根據(jù)例題制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新知探究】一、探究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教學例2(課件出示情景圖)(1)師:根據(jù)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預設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個12L的和是多少。預設2:還可以說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預設3: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所以12×3=36(L)。(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考慮,自主列式。)(3)出示第2小題(4)師:根據(jù)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并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歸納小結:在這里,我們根據(jù)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shù)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驹O計意圖:尊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探究才能是很重要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除了有之前所學分數(shù)的意義作為根底之外,學生還在前一課時明確了整數(shù)乘分數(shù)可以用來表示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課中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去考慮、學習、嘗試,老師只要起到一定的點撥作用就可以了?!?、穩(wěn)固練習,強化新知例2“做一做”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5教學目的:1、情感目的: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yǎng)學生擅長探究的精神。浸透愛國教育,樹立民族自豪感。2、知識目的:通過演示和對簡易天平的實際操作,觀察,探究等式的根本性質、從等式出發(fā)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是不是方程。3、才能目的:通過簡單的天平實驗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根本性質。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概括、推理的才能。教學重點:建立方程的概念。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會應用教具準備: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據(jù)實際變換為其它實物)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上課要用到一種重要的稱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對,它是天平。同學們對天平有哪些理解呢?天平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的質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根據(jù)這個原理,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二、新知學習1、實物演示,引出方程。操作天平:第一步,稱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書:1只空杯子=100克;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6教學目的:1、通過詳細活動,讓學生結合活動內容作實例,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2、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經歷探究鏡面對稱現(xiàn)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3、逐步開展學生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教材分析^p:利用鏡子進展幾個簡單而有趣的試驗,向學生呈現(xiàn)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開展他們的空間知覺。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p:本校的學生大局部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鏡子雖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他們是否能去認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學問呢?要以此來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對他們來說會更有興趣。教學過程:一、講故事,導入新課1、講《猴子撈月》的故事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請你們仔細聽,然后看看誰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續(xù)講下去,‘猴子在路邊漫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fā)現(xiàn)井里也有一輪,猴子以為……’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wǎng)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也許學生還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師:這是為什么呢?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師:在生活中,你們還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與同伴流。)學生可能知道:(1)照鏡子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2)雨過天晴,路里積水中會倒映一些影子(3)光滑亮麗的地板,也出現(xiàn)倒映2、提醒課題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鏡子中的數(shù)學”。(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shù)學)二、組織活動1、老師示范(1)在實物投影上放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E(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上),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王(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fā)現(xiàn)?A、看到了整個的“王”字B、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的圖形的對稱圖形。2、試一試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一面小鏡子,做一下第(1)題(1)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2)說一說,看到了什么(3)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A8(4)全班交流,選出幾份在投影上展示。第(2)題(1)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鏡子,按此題圖示的情境,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在鏡面前擺一擺,比照鏡面中的圖形和桌面上的圖形有什么關系。(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3)全班交流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鏡面的對稱現(xiàn)象。第(3)題投影出示課文情境圖,想一想:機靈狗鏡子判斷“如今是5時”對嗎?猜一猜:如今是幾時?(4)實驗證明A、取一時鐘,將時間調至7時正(時鐘鐘面上不顯示數(shù)字)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C、取一鏡子,對準鐘面。鏡子自然朝向學生。D、讓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比擬課文里的鐘面圖形,可以看出是一樣的。E、將鐘面反轉,讓學生看清鐘面時間。(7時)(5)練一練A、老師將時間調至3時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C、取一鏡子,對準時鐘D、讓學生觀察鏡子,想一想:如今是幾時?E、反轉時鐘,進展驗證。三、穩(wěn)固練習1、課文第18頁“練一練”的第1—3題。第一題:(1)先讓學生猜一猜,并打上對號(2)用鏡子來試一試,進展驗證。第2題:這是一種尋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位置的簡易方法,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明白,假如對稱圖形能對折,那么折痕就是對稱軸所在的位置。假如是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無法對折,那么租用鏡面對稱原理的對稱圖軸的方法也是明智的。2、理論活動3、(1)讓學生搜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覽。(2)會剪紙的學生,自己動手剪一些簡單的作品。開展這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到張揚,滿足那些具有較強空間觀念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17教學目的〔一〕使學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進展試商的根底上,進一步掌握一些靈敏試商的方法,對除數(shù)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p、比擬和靈敏運用知識的才能教學重點除數(shù)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的靈敏試商方法教學難點靈敏運用知識,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教學過程一、復習準備1、口算、〔口算卡片〕15×416×516×64×2560÷480÷1696÷16100÷2560÷1580÷596÷6100÷414×824×726×524×52、先說出思維過程,再說結果、15×6+1525×8—2524×5+2414×7—1426×4+2616×8—163、下面括號里最大能填幾、15×〔〕<7616×〔〕<12025×〔〕<20424×〔〕<12426×〔〕<15814×〔〕<121二、學習新課〔一〕啟發(fā)談話:我們已經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shù)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的試商方法、請你根據(jù)自己掌握的知識,獨立完成下面例題,并通過考慮還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方法試商、〔二〕教學例11、出例如1:70÷14=〔1〕學生獨立解題、老師巡視、個別指導,有目的地理解各層次學生的不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shù)、〔2〕學生討論、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師深化各個小組,掌握學生實際情況、2、師生共同小結〔1〕當學生充分討論后,老師組織學生集中,先請一名用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同學講述試商過程、〔把除數(shù)14看成10試商〕〔老師板書〕同學答復后,老師可以請同學評議一下,同學們可以說出,用這樣的試商方法,需要調商好幾次,比擬費事,影響計算速度、〔2〕老師請用不同方法試商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解法、生:把14看作10來試商,商7后和14相乘,積是98,98比70多28,28是2個14,所以改商5、老師可以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老師給予鼓勵,并補充說:很好,調商一次、生:我是用口算,14和5相乘,積是70,所以我直接商5、老師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給予肯定,非常好,一次確定商、生:把14看成10來試商,商7一定大,先試商6,6和14相乘,積是84,還大,改商5、老師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老師表揚:也很好,肯動腦筋,調商一次、生:14接近15,我把14看成15,5個15就是75,所以商5、老師肯定這個學生,平時注意口算練習,這樣,試商的速度能進步、〔學生答復不同的解法,不一定按老師準備好的順序,老師要有應變才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中選擇出合適自己的最正確試商方法、今后自己在做題時可以靈敏選用、3、做一做:訂正時,請說明自己試商的過程、〔三〕教學例21、出例如2:240÷26=看題后,考慮片刻,理順思路2、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試商方法、通過啟發(fā),比擬后,你認為哪種方法好,自己嘗試一下,寫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3、集體匯報、按照例1的做法,學生答復哪種試商方法,老師出示哪種事先準備好的投影片、生:把26看作30來試商,商8,8和26相乘,積是208,240減208,余數(shù)是32,比除數(shù)大,說明商小了,改商9、師:看哪些同學的思路與這種方法一樣、〔老師要重視這種反應信息〕生:我是這樣想的,因為10個26是260,比被除數(shù)240多20,所以商9適宜、師:給予肯定,看看哪些小組有這種思路是誰說出的,應該表揚、生:把26看作25來試商,4個25是100,8個25是200,余下的40里面還有1個25,所以可以商9、師:真不錯,肯動腦筋、再理解一下,哪些小組討論到這種方法,是哪個同學提出的、啟發(fā)是否還有其它的不同想法,充分給時間讓學生發(fā)表、4、做一做:獨立完成后,同桌同學可以交換一下,自己用什么試商方法、〔四〕小結今天我們講的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除數(shù)有什么特點?〔除數(shù)的個位數(shù)是4,5,6〕通過學習和練習題,你能說一說,這樣的題目怎樣試商簡便嗎?〔同桌位同學可以互相說一說〕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歸納:當除數(shù)是14,15,16,24,25,26時,可以用靈敏的試商方法,采用口算直接乘的方法,還可以選擇其它能減少調商次數(shù)的方法、三、穩(wěn)固反應1、說出下面各題各應商幾?〔逐題出示〕2、判斷,下面各題的商是否準確,不準確的調整過來、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