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蝎多哲學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1.gif)
![商蝎多哲學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2.gif)
![商蝎多哲學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3.gif)
![商蝎多哲學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4.gif)
![商蝎多哲學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463dcc197a1096fa8bf33d13de432729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蝎多哲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商湯羅是印度中后期著名的哲學家和贊丹多哲學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吠檀多不二論是吠檀多思想發(fā)展的巔峰,對印度的哲學、宗教、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商羯羅被奉為圣人、精神導師,被視為印度民族的自豪和驕傲。近現(xiàn)代印度許多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如辨喜、奧羅賓多、拉達克里希南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商羯羅學說的影響。辨喜:印度西方哲學的“行動的路在哪里”辨喜(維韋卡南達SwamiVivekananda,1863—1902)出生于加爾各答一個剎帝利家庭。在大學讀書期間,他就積極參加梵社的宗教改革運動,畢業(yè)后成為羅摩克里希那的弟子,獻身于宗教和社會改革事業(yè)。1893年他出席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大會,在發(fā)言中重點闡述印度的吠檀多傳統(tǒng)。后被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聘為教授。1896年,他在紐約創(chuàng)立吠檀多研究會,1897年回印后又在加爾各答建立了以他老師的名字命名的“羅摩克里希那教會”,1899年在喜馬拉雅山麓建立吠檀多不二論修道院,1902年7月4日逝世。辨喜一生著有許多研究吠檀多哲學的專著,如《數(shù)論與吠檀多》、《佛教與吠檀多》、《吠檀多哲學》等。辨喜雖受到西方哲學的影響,但他的哲學思想主要來源于古代印度哲學,尤其是吠檀多不二論。他繼承了吠檀多哲學的許多概念,他的關于實在——梵的理論、摩耶論、靈魂論等,均出自吠檀多哲學?,F(xiàn)代學者稱他是一個新吠檀多主義者,他的哲學被稱為“行動的吠檀多”。仔細比較一下即可發(fā)現(xiàn),辨喜與商羯羅的觀點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一)辨喜:新能源的真實存辨喜和商羯羅一樣,認為宇宙的本原或終極實在就是唯一、絕對、永恒的梵。他強調(diào)梵——實在的一元性,認為“實在”就是“唯一”,而非整體,因為“整體”概念必須包含著整體的各個部分。他說:“無限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它不可能有部分,‘絕對’不可能被分割”1。辨喜追隨奧義書和商羯羅的思想,強調(diào)梵是超越時空和因果關系的;梵不生不滅、無差別、無屬性。他也允許對梵或絕對作肯定的描述,如把梵描述為“真”、“智”、“喜”。他的“真”、“智”概念與商羯羅的“真”、“智”概念如出一轍,但他的“喜”的概念卻具有更豐富的涵義。他汲取佛教和基督教的“愛”的概念,把愛置于“喜”的中心,宣稱喜存在于愛之中,只有泛愛眾生,才能體會到永恒歡樂和幸福。在關于宇宙和世界的起源和本質(zhì)問題上,辨喜也繼承商羯羅的觀點,并揉合了西方哲學的概念進行了修改和發(fā)揮。商羯羅認為,在“實在”之中沒有任何創(chuàng)造之物,世界和宇宙是梵通過摩耶變現(xiàn)出來的,從超驗的觀點或上智來看,一切創(chuàng)造之物都是虛幻不實的,只有從經(jīng)驗的觀點或下智看,創(chuàng)造過程和創(chuàng)造物(大千世界)才是真實的。辨喜試圖把這種經(jīng)驗觀點和超驗觀點調(diào)和起來,他既承認梵的唯一不二,又承認世界的真實存在;既承認宇宙本原梵是一切存在著的事物的源泉,又承認世界有相對的獨立性。他寫道:“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宇宙力能的種種表現(xiàn),像物質(zhì)、思想、力量、理性等等都不過是那種宇宙理性的表現(xiàn),你看到的、感到的、聽到的每一種東西即整個宇宙都是它的創(chuàng)造,或者精確地說是它的投射?!?他運用邏輯演繹的方法,推演出梵演化為宇宙的過程。他認為,梵是一種純粹獨立的最高實在,不受任何規(guī)律的支配,也不受時間、空間、因果關系的限制,梵通過時間、空間及因果關系將自己顯現(xiàn)為宇宙。宇宙受時空、因果規(guī)律的制約,處于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宇宙相對于梵來說是一種變異和不實在,但從它本身來說則是一種真正的、完全的實在。他說:“在我看來外部世界確實是一個整體,并且是一種存在于我們心靈概念之外的實在?!?(二)從空間和因果關系看辨喜還對時間、空間和因果概念進行了探討。他認為,在“絕對”之中不存在時間、空間和因果關系,只有當創(chuàng)造過程開始之后,時間、空間和因果的概念才開始起作用。它們不是獨立的存在,而僅僅是形式。時間純粹是一種從屬的存在,隨我們心思的變化而變化,空間和因果關系也是如此??偠灾?它們只是梵進行創(chuàng)造所憑借的形式。辨喜的這種觀點與商羯羅的觀點大致相似。商羯羅認為梵是超越時空和因果關系、不生不滅的,梵幻現(xiàn)為世界時,才出現(xiàn)時空和因果關系。梵是原因,世界是結(jié)果;原因是真實的,結(jié)果和形式是不真實的。與商羯羅不同的是,辨喜不僅承認原因是真實的,而且承認結(jié)果和形式是同樣真實的。辨喜用大海和波浪的比喻來說明這一問題。波浪與大海既相同,又不盡相同,當波浪平息時,其形式也消失了,但這并不是說波浪的形式是虛幻的。當波浪又掀起時,其形式也隨之出現(xiàn)。同樣,具有時間、空間和因果形式的世界不是虛幻的,而是真實存在著。雖然在證悟神的狀態(tài)中這些形式會消失,正如波平浪靜時其形式會消失一樣。當世界存在時,其形式也存在,人們可以感受到這些形式。(三)辨喜的哲學中的“摩哈”“摩耶”是商羯羅哲學的重要概念和理論。辨喜也從商羯羅那里借用了這一概念。他和商羯羅一樣,認為摩耶是梵自身的一種能力或變化形式,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力量。辨喜認為,商羯羅的“摩耶”概念被人們誤解了。“摩耶”在商羯羅的吠檀多哲學中只用于一種特殊的意義:它只是指那些無永恒價值的東西,即不斷變化的東西,轉(zhuǎn)瞬即逝的東西。因此,辨喜認為商羯羅哲學中的“摩耶”并不是指世界的虛幻性,而是指世界的變化性,強調(diào)世界本身不可能具有永恒或絕對的性質(zhì)??梢钥闯?辨喜試圖修正商羯羅的“摩耶”概念,以承認世界的真實性。在辨喜的哲學中,“摩耶”被視為說明世界性質(zhì)的事實。他說:“摩耶不是解釋世界的理論,它不僅僅說明存在著的事實:我們生存的基礎就是矛盾,在任何地方我們的運動都不得不通過這種極大的矛盾;凡有善的地方也肯定有惡,凡有惡的地方也肯定有善;凡有生的地方必有死亡的陰影伴隨;現(xiàn)在歡笑的人將來會哭泣,現(xiàn)在哭泣的人將來會歡笑?!?因此,辨喜把“摩耶”變成“矛盾”事實的名稱。他還說,“你稱之為物質(zhì)的東西,稱之為精神的東西,稱之為心思的東西,或你可以稱謂的任何東西實際上都是同一個事物:我們不能說它們存在,也不能說它們不存在;我們不能說它們是一,也不能說它們是多。這種永久性的、不能區(qū)分的、不能辨別的、不可分離的明與暗的閃動一直存在著;是事實同時又不是事實,是清醒同時又是睡眠——這就是對事實的說明,這就是所謂的‘摩耶’”5??梢钥闯?辨喜對“摩耶”的論述既受到商羯羅的影響,又與商羯羅有不同之處,增添了許多新的內(nèi)容。他認為“摩耶”是中性的,不可描述的,它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因而他把“摩耶”置于“絕對存在”和“非存在”之間的某一位置。(四)阿特曼與宇宙原現(xiàn)有的靈魂辨喜也和商羯羅一樣,強調(diào)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通過直覺證悟梵我同一的真理。他對人的本性、物質(zhì)性和精神性作了詳細論述,認為人的物質(zhì)性包括肉體、生理等方面,代表人的低級性質(zhì);人的精神性指人的意識思維等,代表人的高級性質(zhì)。人的真正本性在于他能夠超越自身的物質(zhì)性而追求至上的精神完善。從本質(zhì)上講,人的靈魂或阿特曼與宇宙本原梵是同一不二的。他對阿特曼作了如下描述:“它是超越一切思維、不生不滅的自我,刀刺不穿,火燒不滅,風吹不干,水溶不化;它是無始無終、不動不變、無形無色、全知全能的存在;它既不是肉體,也不是心靈,而是超越這兩者?!?辨喜闡述了阿特曼(大我)與個體靈魂(小我)的統(tǒng)一關系。他和商羯羅一樣,承認有眾多的個體靈魂,但強調(diào)個體靈魂都是宇宙靈魂阿特曼的體現(xiàn),大我與小我是一與多、無限與有限的關系。他還借用吠檀多哲學中著名的“倒影”比喻來說明這種關系,即同一個太陽可以映照在不同的水面上,但水中的倒影雖然眾多,卻都是太陽的影子,真正的太陽只有一個。同樣,宇宙靈魂寓于每個人的心中,顯現(xiàn)為眾多的個體靈魂。但實際上,只有一個阿特曼,它不生不滅,純凈圓滿,宇宙的一切變化都只是這唯一的自我的外在表現(xiàn)。(五)辨喜與商社會的區(qū)別辨喜繼承了商羯羅的宗教思想,對業(yè)與自由、輪回與解脫作了深入探討。他比商羯羅更進一步,提出了“普遍解脫”的思想,并主張把利他、行善、為人類服務作為獲得個人解脫的手段。這一點和大乘佛教的解脫觀相似。辨喜也和商羯羅一樣主張有兩種或兩個解脫階段,即“有生解脫”和“無身解脫”,并承認二者之間的差別?!侗≠よ蟾琛分刑岢鋈N解脫的道路或方法,即知識的道路(智瑜伽),虔信的道路(信瑜伽),行為的道路(業(yè)瑜伽)。商羯羅接受這一觀點,但更強調(diào)知識的作用。辨喜在此基礎上提出四種解脫方法,即智瑜伽(知識的道路)、信瑜伽(虔信的道路)、業(yè)瑜伽(行為的道路)和王瑜伽(心理的道路),認為這四種方法是達到同一目標的不同方法,任何人只要選擇其中的一種認真修行,即可達到理想的目標。同時他也認為這四種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六)商開展社會平等活動,促進人類自由之近代化辨喜還從傳統(tǒng)的吠檀多哲學中引伸出人類平等、統(tǒng)一等概念。他認為,吠檀多提倡梵我同一,承認個體是絕對本原梵或阿特曼的一部分,因而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自由的。他還對平等與自由的關系作了論述,認為平等是自由的前提,沒有平等就沒有自由?!皼]有物質(zhì)的平等,任何個人或民族就不能達到物質(zhì)的自由;沒有精神的平等,也無法達到精神的自由?!?他認為,吠檀多的平等概念為社會和諧、人類統(tǒng)一開辟了道路。商羯羅反對種姓壓迫,主張人人平等,但他對這些并沒有詳細論述。辨喜則在商羯羅哲學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系統(tǒng)的人類平等觀。由此可見,辨喜在許多方面都追隨商羯羅的吠檀多觀點。然而他并非亦步亦趨地仿效商羯羅,而是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適應時代的需要,用當代語言探討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重新解釋、評價商羯羅的吠檀多不二論,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新吠檀多體系。辨喜認為,重建吠檀多是時代的需要,只有通過實踐的吠檀多,才能使人的心靈凈化,才能使印度重新獲得力量和自由。奧羅賓多的哲學思想奧羅賓多·高士(AurobindoGhosh,1872—1950)是印度現(xiàn)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1872年8月15日,奧羅賓多生于加爾各答附近的科納爾鎮(zhèn),其父是當?shù)赜忻尼t(yī)生,屬婆羅門種姓,在英國獲得醫(yī)學博士學位。奧羅賓多五歲時就與兄長一起被送到教會小學讀書,七歲時即到英國,大學畢業(yè)后返回印度。他回到印度后即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洪流中。1907年至1908年他先后兩次被捕,出獄后對政治斗爭厭倦,1910年移居印度東海岸的法屬本地治里,修習瑜伽,并創(chuàng)立奧羅賓多修道院,潛心著書立說。1950年12月15日在本地治里逝世。他一生寫下一百多部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神圣人生論》、《社會進化論》、《人類統(tǒng)一的理想》、《理想與進步》和《瑜伽論》等。奧羅賓多的哲學思想是在繼承吠檀多不二論的基礎上,揉合了西方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理論建立起來的,是現(xiàn)代新吠檀多主義哲學的代表學說。他的哲學被稱為“整體吠檀多”(integral-vedanta)或“整體不二論”(purna-advaita)。奧羅賓多曾深入研究過商羯羅的吠檀多不二論,他的關于梵的論述,關于世界進化過程的論述,以及無明與智慧的論述都明顯受到商羯羅的影響。(一)奧羅賓的新時代“真、智、喜”的三位一體絕對、意識、存在、創(chuàng)造的力量奧羅賓多繼承了商羯羅的觀點,把梵作為宇宙的最高本體,萬物的始基。他說:“梵既是開端,又是終點。它是唯一,除了它什么都不存在?!?商羯羅把梵描述為全知全能、純粹絕對的唯一實在,把梵的性質(zhì)描述為“真、智、喜”。奧羅賓多接受了這三位一體的公式,并運用現(xiàn)代科學和西方哲學的術語,對“真、智、喜”作了新的闡述,提出了“純粹存在、意識——力、歡喜”的新的三位一體說,認為梵是具有無限能量的永恒的“絕對”或“純粹存在”,是一種“有意識的力量”,“梵的意識在自性上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或自我顯現(xiàn)的力量”9;同時,梵作為“絕對”和“無限”,無拘無束,具有無限的自由,因而也具有無限的歡樂或喜。(二)對商擄羅的摩機理的批判奧羅賓多在梵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上與商羯羅有不同之處。他認為,商羯羅的吠檀多不二論的缺陷在于,過分強調(diào)梵的至高無上地位,否定了物質(zhì)世界的真實性,從而割斷了梵與物質(zhì)世界的聯(lián)系。因此,他反對商羯羅的“摩耶論”,認為世界是真實的存在,并非虛幻的假象。奧羅賓多對商羯羅的摩耶論進行了批判,指出世界幻相論是一種悲觀消極的理論,它否定了人類生存的意義和現(xiàn)世的努力,把一切歸于虛無,因而對社會造成危害。他指出,商羯羅的摩耶論違背了“梵我一如”的原則。如果萬物皆為幻相,則人本身也必然是虛幻的,這樣,寓居于人體中的靈魂也必然是虛幻的,這就與“梵我一如”論相矛盾。因此,他批評商羯羅的摩耶論不是真正的吠檀多一元論,認為“真正的一元論,即真正的不二論,應當承認萬物皆為唯一的梵,而不是把它的存在分裂成兩個互相矛盾的實體——永恒的真理和永恒的虛幻、梵與非梵、自我與非我、真實的自我與永久的非真實的摩耶?!?0他稱自己的神圣人生哲學為“真實的不二論”??傊?他既維護了最高本體梵的唯一性和絕對性,又承認世界的真實性,從而使各種對立的范疇,如梵與世界、一與多、本體與現(xiàn)象有機地統(tǒng)一于一個整體中。對拉達克里希南的判教S·拉達克里希南(S·Radhakrishnan,1888—1975)是當代印度享有盛譽的政治家、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出生在馬德拉斯市附近的一個小鎮(zhèn),從小就對宗教感興趣。在基督教教會學校接受中學和大學教育后,他到馬德拉斯省立學院當哲學教師。1918年被聘為邁索爾大學的哲學教授,1921年任加爾各答大學心理和倫理哲學系教授,1926年被牛津大學聘為客座教授。1949—1952年,他任印度駐蘇聯(lián)大使,1957年當選為印度副總統(tǒng),1961年成為總統(tǒng)。拉達克里希南一生著述甚豐。其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學》、《印度教的人生觀》、《東方宗教與西方思想》、《宗教與社會》等。他還對十三種主要的奧義書、《梵經(jīng)》和《薄伽梵歌》作了注疏。拉達克里希南主張批判地繼承傳統(tǒng)文化,汲取其精華,擯棄其糟粕。他曾比喻說,在印度的傳統(tǒng)文化土壤中埋藏著珍寶,當代哲學家的任務就是發(fā)掘這些珍寶,使其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揮作用。拉達克里希南對吠檀多哲學十分推崇,認為吠檀多體系是印度教的基礎。吠檀多由三個部分組成:奧義書闡述了思想和信仰,《梵經(jīng)》提供了對知識的洞察力;《薄伽梵歌》提供了修行方法和戒律。拉達克里希南受商羯羅的影響非常之深。他曾說,在所有印度傳統(tǒng)哲學派別中,他最親近吠檀多;在所有印度哲學家中,商羯羅對他的影響最深。他對商羯羅的哲學作了高度評價,稱贊它是一個充滿大膽思索、見解深刻的理論體系,在印度哲學史上獨占鰲頭,無與倫比。商羯羅對世界的敏銳觀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冷靜的理智思索,使其能夠洞察或證悟那深不可測的神秘靈性。他說:“商羯羅為我們提供了真正的哲學思想?!?1與其說它是一種知識,不如說它是一種智慧;與其說它是一種邏輯學問,不如說它是一種精神解脫的方法。拉達克里希南指出:“和世上一切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普羅提諾、斯賓諾沙、黑格爾一樣,商羯羅認為,哲學是對永恒真理的嚴肅的探索,是擺脫了對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的蠅頭小利的追逐而達到的一種崇高的自由。商羯羅的豐富的辯證法顯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特征,沒有這種特征,哲學就會成為純粹的邏輯游戲……,他天才的光輝照亮了思想的黑暗空間,減輕了孤獨凄涼的心靈中的痛苦?!?2拉達克里希南的哲學是以吠檀多為主體的。他在繼承吠檀多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西方近現(xiàn)代哲學思想,將東方傳統(tǒng)與西方概念、科學與宗教熔為一爐。他的思想與商羯羅有不少共同之處,明顯受到商羯羅的影響。然而,作為一個現(xiàn)代哲學家,他又吸收了近代思想的成果,在一些問題上與商羯羅的觀點不盡相同。(一)最終實體的顯現(xiàn)吠檀多把梵作為最終實體和絕對,認為梵是萬物的本原,對此,商羯羅有詳細的論述。拉達克里希南也持相同的觀點,認為最終實體梵是一切現(xiàn)存的真實事物的邏輯基礎。梵是唯一的“絕對”或“實在”,萬物是梵的顯現(xiàn),而這些顯現(xiàn)的多樣性并不影響它的一元性。他說:“同一個絕對把自己顯現(xiàn)在千差萬別的事物中。最終實體在石頭中沉睡,在植物中呼吸,在動物中感覺,在人體中喚酲自我意識?!?3他也和商羯羅一樣,認為“絕對”或梵是無限的,自在圓滿、永恒不變的。(二)植物是“吾”的表現(xiàn)在關于世界論述上,拉達克里希南與商羯羅有明顯差別。他試圖用科學的甚至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世界,認為世界是有秩序的整體,自然界是一個處于相互依存關系中的體系,世界上的“物質(zhì)”、“生命”、“心思”等都是“實在”的表現(xiàn)。商羯羅認為世界是梵的幻現(xiàn),因而是虛妄不實的。拉達克里希南卻認為世界不是一種幻境。他說:“世界不是絕對真實的,但也不是不存在或無。世界是一種經(jīng)驗存在,這種存在不同于梵的永恒存在和絕對的不存在。任何非實體都是不存在的,兔角或不孕婦女的兒子絕對不存在。世界并不是不存在,因為我們感知到它?!?4拉達克里希南肯定世界的真實性,但又承認其真實性依賴于梵。世界是介于終極實在梵與非存在之間的存在,離開梵,世界沒有獨立的存在。(三)遮蔽了寺院的真實面在關于“摩耶”的探討中,拉達克里希南與商羯羅有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下冊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現(xiàn)代口腔醫(yī)療器械的商業(yè)價值分析
- 校園紅色故事教育與青少年心理成長
- 生態(tài)文明教育在職業(yè)培訓中的重要性
- 現(xiàn)代企業(yè)團隊建設與組織結(jié)構(gòu)的融合之道
- 活動策劃中的報告編寫與演講技巧
- 現(xiàn)代家居設計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與實踐
- 現(xiàn)代商業(yè)空間設計與施工新技術探討
- 環(huán)??萍荚谵r(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作用
- 《第三單元 網(wǎng)絡生活:第11課 學會上網(wǎng)》說課稿-2024-2025學年浙江攝影版(2020)三年級下冊001
- 鍋爐本體安裝單位工程驗收表格
- 我國水體中抗生素的污染現(xiàn)狀、危害及防治建議
- 手術出血量的評估
- 報價單(產(chǎn)品報價單)
- 一種基于STM32的智能門鎖系統(tǒng)的設計-畢業(yè)論文
- 0-9任意四位數(shù)數(shù)位排列
- 隧道安全培訓課件
- 小學勞動教育教研計劃
- 電子工程師年終總結(jié)
- 妊娠合并強直性脊柱炎的護理查房
- 21中華文化-2023年中考英語新熱點時文閱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