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化學選考(山東專用)一輪總復習集訓:十九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模擬含解析_第1頁
2022版高考化學選考(山東專用)一輪總復習集訓:十九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模擬含解析_第2頁
2022版高考化學選考(山東專用)一輪總復習集訓:十九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模擬含解析_第3頁
2022版高考化學選考(山東專用)一輪總復習集訓:十九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模擬含解析_第4頁
2022版高考化學選考(山東專用)一輪總復習集訓:十九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模擬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九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

【5年高考】

考點一物質檢驗與鑒別

1.(2020天津,6,3分)檢驗下列物質所選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待檢驗物質所用試劑

海水中的碘元

A.淀粉溶液

B.SOz氣體澄清石灰水

C.溶液中的

D.溶液中的NHINaOH溶液,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

答案C

2.(2020浙江7月選考,11,2分)下列有關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萃取Bn時,向盛有溪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1“振蕩、靜置分層后,打開旋塞,先將水層放出

B.做焰色反應前,粕絲用稀鹽酸青洗并灼燒至火焰呈無色

C.乙醇、苯等有機溶劑易被引燃,使用時須遠離明火,用畢立即塞緊瓶塞

D.可用AgNO:,溶液和稀HNO,區(qū)分NaCUNaNO;,和NaNCh

答案A

3.(2020課標11,8,6分)某白色固體混合物由NaCl、KC1、MgSOuCaCO,中的兩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混合物溶于水彳導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應,通過鉆玻璃可觀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堿,產生白色沉

淀。根據實驗現象可判斷其組成為()

A.KC1,NaClB.KC1、MgSO,

C.KC1%CaC03D.MgSO,、NaCl

答案B

4.(2019浙江4月選考,9,2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蒸儲時可通國口碎瓷片防暴沸

B.可用精密pH試紙區(qū)分pH=5.1和pH=5.6的兩種NH.,C1溶液

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將苯和四氯化碳分離

D.根據燃燒產生的氣味,可區(qū)分棉纖維和蛋白質纖維

答案C

5.(2019上海選考,12,2分)能證明亞硫酸鈉部分變質所需要的試劑是()

A.硝酸鋼,稀硫酸B.稀鹽酸,氯化鋼

C.稀硫酸,氯化鋼D.稀硝酸,氯化鋼

答案B

6.(2020浙江1月選考,25,2分)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h(SO①、FeCb、N&CO,和CuSO,中的幾種,進行如下實驗:

①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彳導到有色沉淀Y和弱堿性溶液Z;

②沉淀Y與NaOH溶液作用,無變化。

下列說法不氐確的是()

A.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O“不含AL(S0,)3

1

B.溶液Z中溶質主要是鈉鹽,且必含NaHCO,

C.灼燒沉淀Y,可以得到黑色物質

D.往溶液1.中加入Cu粉,若不溶解,說明X中不含Fed,

答案D

7.(2018課標1H,26,節(jié)選)硫代硫酸鈉晶體(NaS。?5HM加248g?mol')可用作定影劑、還原劑。

回答下列問題:

⑴已知:《"(BaSO,)=l.1義10/”(BaS4)=4.IX10\市售硫代硫酸鈉中常含有硫酸根雜質,選用下列試劑設計

實驗方案進行檢驗:

試劑:稀鹽酸、稀&S0,、BaCk溶液、Na£O,溶液、H。溶液

實驗步驟現象

①取少量樣品,加入

②固體完全溶解得無色澄清溶液

除氧蒸儲水

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氣體產生

⑤靜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溶液

答案(1)③加入過量稀鹽酸④出現乳黃色渾濁

⑤(吸)取上層清液,滴入BaCL⑥產生白色沉淀

考點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8.(2020課標1,9,6分)下列氣體去除雜質的方法中,不能實現目的的是()

氣體(雜質)方法

A.S6(H£)通過酸性高銃酸鉀溶液

B.Clz(HCl)通過飽和的食鹽水

C.N2(a)通過灼熱的銅絲網

D.N0(N02)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A

9.(2020浙江1月選考,14,2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可使蛋白質變性

B.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必要時可加熱)能鑒別甲酸、乙醇、乙醛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飽和Na£0.,溶液,經分液除去

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濃漠水,充分反應后過濾,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答案D

10.(2018課標1,9,6分)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答案D

11.(2017課標[,8,6分)《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有如下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

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2

A.蒸儲B.升華C.干儲I).萃取

答案B

13.(2019Will,10,6分)離子交換法凈化水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陽離子的總數不變

B.水中的NO3、SOf、Cl通過陰離子樹脂后被除去

C.通過凈化處理后,水的導電性降低

D.陰離子樹脂填充段存在反應H+OH—1W

答案A

14.(2019課標1,27,15分)硫酸鐵筱[NH,Fe(S0,)LAH⑼是一種重要鐵鹽。為充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在實驗室

中探究采用廢鐵屑來制備硫酸鐵被,具體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⑴步驟①的目的是去除廢鐵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

⑵步驟②需要加熱的目的是,溫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適加熱方式是。鐵屑中含有少量

硫化物,反應產生的氣體需要凈化處理,合適的裝置為(填標號)。

⑶步驟③中選用足量的理由是。分批加入HG,同時為

T,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3

⑷步驟⑤的具體實驗操作有,經干燥得到硫酸鐵鍍晶體樣品。

⑸采用熱重分析法測定硫酸鐵被晶體樣品所含結晶水數,將樣品加熱到150七時失掉1.5個結晶水,失重

5.6%.硫酸鐵核晶體的化學式為.

答案⑴堿煮水洗

⑵加快反應熱水浴C

⑶將Fe'全部氧化為Fe";不引入雜質防止Fe5水解

⑷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

(5)NH,Fe(S0,)2?12H,0

15.(2019天津理綜,9,18分)環(huán)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實驗室制備流程如下:

XZ叩?0Htpt△一飽和食鹽水,(沸點83C)

《傀點161C)■作I環(huán)己烯粗產品------------------水相(奔去)

操作2

回答下列問題:

I.環(huán)己烯的制備與提純

⑴原料環(huán)己醇中若含苯酚雜質,檢驗試劑為,現象為.

⑵操作1的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和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燒瓶A中進行的可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一

,濃硫酸也可作該反應的催化劑,選擇FeCL?6IL0而不用濃硫酸的原因為

(填序號).

a.濃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產生SO2

b.FeCl,?6fW污染小、可循環(huán)使用,符合綠色化學理念

c.同等條件下,用FeCL?6ILO比濃硫酸的平衡轉化率高

②儀器B的作用為.

⑶操作2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⑷將操作3(蒸僧)的步驟補齊:安裝蒸憎裝置,加入待蒸儲的物質和沸石,,棄去前僧分,

收集83℃的憎分。

11.環(huán)己烯含量的測定

在一定條件下,向ag環(huán)己烯樣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加。IBr)與環(huán)己烯充分反應后,剩余的Br,與足量KI作用

生成1“用加。1?『的NazS。標準溶液滴定,終點時消耗NaSO,標準溶液制.(以上數據均已扣除干擾因素)。

測定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①叱0—8;

i

②Bn+2Kl-I2+2KBr

③L+2NazS。-2NaI+NaSOe

⑸滴定所用指示劑為.樣品中環(huán)己烯的質量分數為(用字母表示)。

⑹下列情況會導致測定結果偏低的是(填序號)。

4

a.樣品中含有苯酚雜質

b.在測定過程中部分環(huán)己烯揮發(fā)

c.Na:6O標準溶液部分被氧化

答案(l)FeCh溶液溶液顯紫色

OH

②減少環(huán)己醇蒸出

⑶分液漏斗、燒杯

(4)通冷凝水,加熱

⑸淀粉溶液"吸、二

(6)b、c

[教師專用題組]

【5年高考】

考點一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1.(2020課標11,8,6分)某白色固體混合物由NaCl、KC\MgS(kCaCO,中的兩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混合物溶于水彳導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應,通過鉆玻璃可觀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堿,產生白色沉

淀。根據實驗現象可判斷其組成為()

A.KCLNaClB.KC1、MgSO,

C.KCUCaC031).MgSOkNaCl

答案B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則該混合物中不含CaCOs;②做焰色反應,通過鉆玻璃可觀察到

紫色,說明該混合物中含有K;③向溶液中加堿,產生白色沉淀,則發(fā)生反應Mg”+20H=Mg(OH):I,綜上所述,

該白色固體混合物的組成為KC1,MgS0lo

2.(2020天津,6,3分)檢驗下列物質所選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待檢驗物質所用試劑

海水中的碘元

A.淀粉溶液

B.SO2氣體澄清石灰水

C.溶液中的Cu‘

D.溶液中的NH1NaOH溶液,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

答案C海水中的碘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淀粉溶液只能檢驗碘單質,A項不正確;CO: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項不正確;將氨水加入溶液中,先產生藍色沉淀,氨水過量時,沉淀溶解,形成配離子,C項正確;檢驗NH1時

應加入強堿溶液,將NH。轉化為NH“再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來檢驗NH”現象是試紙變藍,D項不正確。

3.(2020浙江7月選考,25,2分)黃色固體X,可能含有漂白粉、FeSO,、Fe2(S0,)s.CuCL.KI之中的幾種或全部。

將X與足量的水作用彳導到深棕色固體混合物Y和無色堿性溶液Z,下列結論合理的是()

A.X中含KI,可能含有CuCh

5

B.X中含有漂白粉和PeSO,

C.X中含有CUC12,Y中含有Fe(OH)a

D.用H60,酸化溶液Z,若有黃綠色氣體放出,說明X中含有CuCl;

答案C①FeJSO),為淡黃色固體,CuCL為棕黃色晶體,其余為白色固體,故黃色固體X中至少含有Fe《SOJ:,

和CuCh中的一種。②X與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體Y和無色溶液Z,而KI能夠與Fe\Ct?發(fā)生氧化還

原反應生成L,又知水足量,所以h不可能在固體Y中彳導到的碘水為黃褐色,與無色溶液Z不符,據此得出X中

沒有K[,深棕色固體Y中一定有Fe(OH);因為Y為混合物,則Y中還有沉淀Cu(OH)〃X中一定存在CuCk,由于I'eSO.,

能夠被氧化為Fe)同樣能夠生成Fe(OH),沉淀,所以FeSO,、Fe?(SOJ至少有一種。③Z溶液為堿性,漂白粉溶于

水顯堿性FeSO,、Fe?(SOkCuCL溶于水都顯酸住所以X中一定有漂白粉。X中一定有CuCL,一定沒有K1,Y

中含有Fe(Oll)3,A項錯誤,C項正確;根據上述分析,FeSO,和Fe4SOJ至少有一種,不一定有FeSO,,B項錯誤;硫酸

酸化溶液7.后若有Ck生成可證明發(fā)生反應:C10+C1+2H--Cl21+出0,只能說明X中含有漂白粉,不能說明X

中含有CuCh,D項錯誤。

4.(2020江蘇單科,13,4分)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結論

向淀粉溶液中加適量20%ILS0.

溶液,加熱,冷卻后加NaOH溶液

A淀粉未水解

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

變藍

室溫下,向0.Imol-LlHCl溶液

B中加入少量鎂粉,產生大量氣鎂與鹽酸反應放熱

泡,測得溶液溫度上升

室溫下,向濃度均為

0.Imol?L的BaCL和CaCL

C白色沉淀是BaCO;,

混合溶液中加入Na。):,溶液,

出現白色沉淀

向0.Imol-L溶液中滴加

D0.Olmol?L“KMnO,溶液,溶液褪具有氧化性

答案BA項,若淀粉部分水解,加入碘水后溶液也會變藍,錯誤;B項,金屬與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鎂粉與鹽

酸反應生成氫氣,溶液溫度上升,正確;C項,向濃度均為0.Imol七’的BaCI,和CaCk混合液中加入Na£0,溶液,

產生CaCO“和BaCO,兩種白色沉淀,錯誤出項,HA與KMnO,反應,KMnO,溶液褪色生成Mn)故KMnO,作氧化劑,H0

作還原劑,證明具有還原性>錯誤。

5.(2019課標11,10,6分)下列實驗現象與實驗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

向盛有高鎰酸鉀酸性溶

A.液的試管中通入足量的溶液的紫色逐漸褪去,靜置后溶液分層

乙烯后靜置

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

n.集氣瓶中產生濃煙并有黑色顆粒產生

集滿co,的集氣瓶

向盛有飽?口硫代硫酸鈉

c.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稀鹽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溶液變渾濁

6

向盛有FeCL溶液的試

D.管中加過量鐵粉,充分振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后溶液顏色不變

蕩后加1滴KSCN溶液

答案A本題涉及的考點有乙烽的化學性質、鎂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鐵及其化

合物的性質與檢驗,考查了對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礎知識的復述、再現、辨認并能融會貫通的能力,能從微觀層

面認識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并用來解決宏觀的實際問題,主要體現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A項,乙烯可被酸性KMnO;溶液氧化,生成C0“所以實驗現象為溶液紫色逐漸褪去,靜置后溶液不分層,錯誤;B項,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3更駕:+2MgO,集氣瓶中產生濃煙(MgO)并有黑色顆粒(C)產生,正確;C項,發(fā)生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0£+2H—=SI+SO2f+H。有刺激性氣味氣體(SOJ產生,溶液變渾濁(生成S),正確;D項,

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Fe—3Fe",加入過量鐵粉,Fe;完全反應,黃色逐漸消失,滴加KSCN溶液不變

色,正確。

6.(2019浙江4月選考,25,2分)白色固體混合物A,含有KC1、CaCO“Na£(kNazSiO:,、CuSO,中的幾種,常溫常

壓下進行如下實驗。

-----------------HO[~T無色溶液B]LI無色氣體D

U白色固體F

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A.無色溶液B的pH》7

B.白色固體F的主要成分是IbSiO"

C混合物A中有NaS。,、CuSO,和CaCO,

D.在無色溶液B中加HNO,酸化,無沉淀;再滴加AgNO“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混合物A中有KC1

答案C固體C中加過量HNG,有白色固體F,說明F不溶于HNO“F的主要成分應為HS(還有H,Si0,、Si0;!),

說明A中一定含Na£iOs,且含有能和NafiOs生成沉淀的物質(否則A中加足量水時Na£i(h會全部進入B中導

致無HSO,生成),在所給物質中只有CuSO,能與NaSO反應生成CuSi。,沉淀,結合C中加過量HNO:有藍色溶

液E生成,說明A中一定有CuSOlo另外,C中加過量11N0,有無色氣體D生成,說明C中有碳酸鹽沉淀,可能是CaCO3

或CuCO或兩者都有,則A中一定至少含有CaCO,和Na£O,中的一種。因A中加水得無色溶液B,說明A溶于水

時,Cu;完全沉淀進入C中,若A中的Na2siO,及可能存在的Na£O:,與CuSO,恰好完全反應,則得到的無色溶液B

的PH=7,若A中的NazSiO"及可能存在的Na£O:,過量,則得到的無色溶液B的pH>7.在無色溶液B中加HNO,

酸化,無沉淀,說明無過量的NazSiO,,且可將可能過量的C0『轉化為CO;除去,再滴加AgNO“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說明混合物A中一定有KC1,綜上所述可推知A、B、D正確,C錯誤。

7.(2018天津理綜,4,6分)由下列實驗及現象推出的相應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賑結論

A.某溶液中滴加KW;e(CN川溶

產生藍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c1無Fe"

B.向QHsONa溶液中通入C6溶液變渾濁酸性出£(h>CHsOH

C.向含有ZnS和N&S的懸濁

液中生成黑色沉淀后(CuS)〈篇(ZnS)

滴加CuSO,溶液

①產生白色沉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小溶

液原溶液中有sO點

②仍有白色沉

②再加足量鹽酸

7

答案B本題考查Fe,SOf的檢驗,禽的應用等。A項,說明原溶液中有Fe",但不能確定是否有Fe',不正確;B

項,說明H£0,制出了CJhOH,正確;C項S與Cu直接反應生成CuS黑色沉淀,不能說明心(CuS)〈《"(ZnS),不正確;D

項,原溶液中若有SO"酸性條件下NO3可將BaS。,氧化為BaSO”不正確。

溫馨提示注意酸性條件下NO:有強氧化性。

8.(2018浙江4月選考,10,2分)下列操作或試劑的選擇不合理的是()

A.可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從碘水中提取碘單質

B.可用灼燒法除去氧化銅中混有的銅粉

C.可用硫酸鑒別碳酸鈉、硅酸鈉和硫酸鈉

D.可用含氫氧化鈉的氫氧化銅懸濁液鑒別乙醇、乙醛和乙酸

答案A碘易升華,不可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從碘水中提取碘單質,故A不合理。

9.(2018浙江4月選考,25,2分)某綠色溶液A含有Na;Mgz\Fe2;Cu\SO?、Cl、CO,和HCO:*離子中

的若干種,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已知AgSO,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溶液,過濾彳導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綠色濾液B;

②取濾液B,先用HNO,酸化,再滴加0.OOlmol?「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f和C1

B.溶液A中不存在Mg\CO/和HCO3,不能確定%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沒有Ag2C03

D.溶液A中存在Fe"與Cu”中的一種或兩種,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斷

答案B根據①中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可知原溶液中一定有SOf,根據①中得到綠色濾液B,說明反應

后溶液顯酸性,原溶液中一定有L則原溶液中無COi和HCO:;根據②有不溶于IINO,的白色沉淀生成,可知原

溶液中含有。;根據信息,Fc;Cu,都有可能存在,不能確定Na;M一是否存在。綜上所述可推知選項A、C

正確,B不正確。在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根據生成沉淀的顏色及沉淀在空氣中放置時的顏色變化,可確定

A中存在的是Fe2\Cu"中的一種或兩種,1)正確。

解題導引向原溶液A中滴加Ba(0口溶液,過濾彳導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綠色濾液B,說明沉淀只含BaS0“

加堿時Fe'、Cu,不沉淀,說明原溶液呈強酸性,繼而推出A中一定不含CO專和HCO3.

10.(2017天津理綜,4,6分)以下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設計

除去NaHCO?固體中的

A.將固體加熱至恒重

Na2C03

B.制備無水A1CL蒸發(fā)A]與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

C.重結晶提純苯甲酸將粗品水溶、過濾、蒸發(fā)、結晶

D.鑒別NaBr和KI溶液分別加新制氯水后,用CC3萃取

答案DNaHCO,固體受熱易分解,A不正確;A1與稀鹽酸反應生成A1CL和電蒸發(fā)A1CL溶液最終得到Al(0H)3

固體,B不正確;重結晶法提純苯甲酸是將粗品溶于少量熱水中,然后趁熱過濾,冷卻結晶,C不正

確;ZNaBr+CL:~2NaCl+Br2,2KI+Cl/_2KCl+h,用CC1,萃取后,CCL層顯橙色的原溶液為NaBr溶液,CCL層顯

紫色的原溶液為KI溶液,D正確。

11.(2017北京理綜,12,6分)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氐破的是()

.灼熱碎玻璃,紅熱木炭?紅熱木炭

■濃

HNO,?濃HNO,

8

①②③

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

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

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

答案D③中的CO2可能是空氣中的氧氣與木炭反應的產物。

疑難突破③中紅熱木炭并未與濃硝酸直接接觸,只有HNO,揮發(fā)后,與木炭接觸才能發(fā)生反應。

12.(2015天津理綜,2,6分)下列關于物質或離子檢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顯紅色,證明原溶液中有Fe,無Fe"

B.氣體通過無水CuSO”粉末變藍,證明原氣體中含有水蒸氣

C.灼燒白色粉末,火焰呈黃色,證明原粉末中有Na;無K

D.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證明原氣體是C0,

答案BA項,在溶液中加KSCN可檢驗Fe的存在,但不能證明原溶液中無Fe";B項,無水CuSO,遇水蒸氣生成

藍色的CuSO.,-5HQ晶體,常用無水CuSO,證明水分的存在;C項,灼燒白色粉末,火焰呈黃色,只能證明原粉末中

有”,不能證明原粉末中無K;l)項,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有CO*S02.

13.(2015福建理綜,8,6分)下列實險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稱取2.OgNaOH固

A先在托盤上各放1張濾紙,然后在右盤上添加2g祛碼,左盤上添加NaOIl固體

B配制FeCb溶液將FeCL.固體溶于適量蒸儲水

檢驗溶液中是否

C取少量試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

含NH1

驗證鐵的吸氧腐

D將鐵釘放入試管中,用鹽酸浸沒

答案C稱量NaOIl固體時,應將其放在小燒杯中,故A錯誤;配制FeCL,溶液時,為防止Fe水解應用濃鹽酸溶

解FeCl澈B錯誤;驗證鐵的吸氧腐蝕,應將鐵釘放在中性或弱酸性環(huán)境中,故D錯誤。

14.(2015浙江理綜,8,6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測定新制氨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體滴在pll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即可

B.做蒸憎實驗時,在蒸憎燒瓶中應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騰前發(fā)現忘記加沸石,應立即停止加熱,冷卻

后補加

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說明該未知液中存在SO廣或SOj

D.提純混有少量硝酸鉀的氯化鈉,應采用在較高溫度下制得濃溶液再冷卻結晶、過濾、干燥的方法

答案B氨水有漂白性,無法用用試紙測其pH,A項不正確力項正確;若溶液中有Ag,也可產生同樣的現象,C

項不正確;提純混有少量KNO*的NaCl應該用蒸發(fā)結晶法,提純混有少量NaCl的KNO;,才能采用D項中所述方

法,D項不正確。

15.(2015山東理綜,11,5分)下列由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操作及現象結論

向AgCl懸濁液中加入Nai溶液A:P(AgCl)<

A

時出現黃色沉淀^.(Agl)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

B溶液中一定含有

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

CBr還原性強于Cl

苯,振蕩、靜置溶液上層呈橙紅

9

加熱盛有NHO固體的試管,試

0管底部固體消失,試管口有晶體NFLC1固體可以升華

凝結

答案C向AgCl懸濁液中加入NaI溶液時出現黃色沉淀,說明Agl比AgCl更難溶,則J(AgCl)>心(AgI),A

錯誤。B中由實驗現象不能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若先加入KSCN溶液無現象,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呈紅色,

才能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tC中實驗現象說明有Bn生成溶液中發(fā)生了反應:2Br+CL-Bn+2C1,從

而說明了Br的還原性強于C1,C正確■加熱NH.C]固體時,NH,C1固體發(fā)生分解反應N1C19\叢t+HC1t,

試管底部固體消失;試管口溫度較低Nh和IIC1發(fā)生化合反應Nh+HCl-NHC1,故試管口有晶體凝結,1)錯誤。

16.(2015安徽理綜,12,6分)某同學將光亮的鎂條放入盛有NH.C1溶液的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為探究該反

應原理,該同學做了以下實驗并觀察到相關現象油此得出的結論不合理的是()

選項實驗及現象結論

將濕潤的紅色石卷試紙放

A反應中有NH:,產生

在試管口,試紙變藍

收集產生的氣體并點燃,

B反應中有比產生

火焰呈淡藍色

收集氣體的同時測得溶液

C弱堿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的pH為8.6

將光亮的鎂條放入pH為

D8.6的廂13溶液中,有氣弱堿性溶液中0H氧化了Mg

泡產生

答案DNH.,C1溶液中存在平衡NHi+H?!狹h?也O+H;鎂條與H反應生成1L,同時平衡正向移動,溶液由弱

酸性逐漸變?yōu)槿鯄A性,NH:,?H20濃度變大,分解產生NHAB、C項均合理;pH=8.6的NaHC。,溶液中存在

HCO3=CO,+IT,Mg與H仍可反應產生電D項不合理。

17.(2014大綱全國,8,6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SO,使溪水褪色與乙烯使KMnO,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備乙酸乙酯時可用熱的NaOH溶液收集產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飽和食鹽水替代水跟電石反應,可以減緩乙煥的產生速率

D.用AgN。,溶液可以鑒別KC1和KI

答案BSO?使浸水褪色與乙輝使KMnO,溶液褪色都是因為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相同,A正確;熱的NaOH

溶液會使乙酸乙酯發(fā)生水解,不能用于收集產物,B錯誤;飽和食鹽水與電石反應相對于純水與電石反應平緩

一些,C正確;AgNO.,溶液遇C1得到白色沉淀AgCl,遇1得到黃色沉淀Agl,1)正確。

18.(2014重慶理綜,2,6分)下列實驗可實現鑒別目的的是()

A.用KOH溶液鑒別SO,(g)和S02

B.用濕潤碘化鉀淀粉試紙鑒別Br:(g)和N0?

C.用C(h鑒另UNaAlO:溶液和CH^COONa溶液

D.用BaCL溶液鑒別AgNO“溶液和K60,溶液

答案CA項,KOH溶液分別與SOs(g)和SQ,反應,生成KzSO,和K?),,在顏色、狀態(tài)等方面無明顯區(qū)別,A項錯誤;B

項,Bn(g)和N0;均能使?jié)駶櫟饣浀矸墼嚰堊兯{,B項錯誤;C項£0,通入NaAlO。溶液中可生成A1(OH)白色沉

淀,C0:與CHCOONa溶液不反應,無明顯現象,C項正確;D項,BaCL,溶液與AgNO,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與LSO,

溶液生成BaSO、白色沉淀,不能鑒別,D項錯誤。

10

19.(2013江蘇單科,13,4分)下列依據相關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該溶液一定是碳酸鹽溶液

B.用鉗絲蘸取少量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溶液一定是鈉鹽溶液

C.將某氣體通入漠水中,浸水顏色褪去,該氣體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該溶液中一定含Fe"

答案D碳酸氫鹽溶液、亞硫酸鹽溶液等都可與鹽酸反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A項錯誤;NaOIl

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也呈黃色,但NaOH溶液為堿溶液,B項錯誤;S0通入溪水中,浸水顏色也可褪去,C項錯

誤;Fe:被氯水氧化成Fe”,Fe(SCN),溶液顯紅色,D項正確。

易錯警示B項錯在"鹽"字,該溶液也可能為NaOH溶液。

規(guī)律總結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々或UCO3或

S01或HSC)3。

20.(2013福建理綜,10,6分)下列有關實驗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中的上層液體應由上口倒出

B.用加熱分解的方法區(qū)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

C.配制0.lOOOmol?L'氯化鈉溶液時,將液體轉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檢驗NH本時/試樣中加入XaOH溶液彳散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逸出的氣體

答案DD項,檢驗NHi時,應加入NaOH溶液,微熱,然后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

21.(2012課標,7,6分)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液溪易揮發(fā),在存放液漠的試劑瓶中應加水封

B.能使?jié)櫇竦牡矸跭I試紙變成藍色的物質一定是Ck

C.某溶液加入CC1”CCL層顯紫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一定含有Ag

答案A液溟有毒且易揮發(fā),應加水密封保存,A項正確;0,、NO等也能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色,B項錯

誤;CC1,層顯紫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L,C項錯誤加入BaCb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

可能含有SOf、SO〉或Ag,D項錯誤。

22.(2011天津理綜,3,6分)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結論正確的是

()

操作現象結論

A滴加B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

滴加氨水和CC1”下層溶液顯紫

B原溶液中有I

振蕩、靜置色

用潔凈鉗絲蘸取

C溶液進行焰色反火焰呈黃色原溶液中有Na;無K-

滴加稀NaOH溶

液,將濕潤紅色

I)試紙不變藍原溶液中無NHi

石蕊試紙置于試

管口

答案BCOj\S01\Ag等也能與BaCL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有SOf,故A

項錯誤;Na焰色反應的黃色能掩蓋K焰色反應的紫色,因此,不能確定溶液中是否存在K,故C項錯誤;NH,在溶

液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向原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即使溶液中有NH]也不會逸出NH“故D項錯誤.

錯因分析易錯選D,忽略了NH,在水中的溶解性及如從溶液中逸出的條件一一加熱。

11

23.(2011安徽,10,6分)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現象解釋或結論

過量的Fe粉中

加入稀HNO”充

A溶液呈紅色稀HNO,將Fc氧化為Fe"

分反應后,滴入

KSCN溶液

Agl沉淀中滴有白色沉淀

BAgCl比AgT更難溶

入稀KC1溶液出現

A1箔插入稀

C無現象Al箔表面被HNO;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HNO」中

用玻璃棒蘸取

D濃氨水點到紅試紙變藍色濃氨水呈堿性

色石蕊試紙上

稀HNOs過量的Fe粉

答案I)A項,Fe---------Fe”—:-------叩°9項,Agl比AgCI更難溶,故無白色沉淀出現;C項,Al與稀HNQ,

反應生成氣體,在常溫下A1在濃HNQ,中發(fā)生鈍化。

24.(2011重慶,11,6分)不熊鑒§()AgN0?BaCk、LS0,和Mg(N0:,):四種溶液(不考慮它們間的相互反應)的試劑

組是()

A.鹽酸、硫酸B.鹽酸、氫氧化鈉溶液

C.氨水、硫酸D.氨水、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I)A項,取四種溶液,分別滴入鹽酸,生成白色沉淀的為AgNO,,有氣體產生的為LSO“再分別取剩下的兩

種溶液,分別滴入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的為BaCL,無明顯現象的為Vg(NO入故A項不符合題意。B項,分別取四

種溶液,分別滴入鹽酸,生成白色沉淀的為AgNO用氣體產生的為KzSO“再分別取剩下的兩種溶液,分別滴入

NaOl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為Mg(NO從無明顯現象的為BaCL,故B項不符合題意。C項,分別取四種溶液,分

別滴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gNO,和陶(N0乩再向生成白色沉淀的兩種溶液中繼續(xù)滴入氨水,沉淀溶解的

是AgNO“沉淀不溶解的是Mg(NO加再分別取剩下的兩種溶液,分別滴入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Ch,有氣體

產生的為(SO:,,故C項與題意不符。1)項,滴入氨水與c項分析相同,可檢驗出AgNO,和Mg(N0s)“剩下的兩種溶

液用NaOH溶液不能區(qū)分,故D項與題意相符,為正確答案。

考點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1.(2020課標I,9,6分)下列氣體去除雜質的方法中,不能實現目的的是()

氣體(雜質)方法

A.S02(H2S)通過酸性高鎰酸鉀溶液

B.C12(HC1)通過飽和的食鹽水

C.陽0?通過灼熱的銅絲網

D.N0(N02)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AA項,二氧化硫也有較強的還原,莊也能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不能實現除雜目的;B項,顏口的食

鹽水可以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同時可以降低氯氣的溶解度,可達到除雜的目的;C項,雜質氧氣會與灼熱

的銅絲反應,生成氧化銅固體,而氮氣不會與銅反應,能達到除雜的目的;D項,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NO

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除會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鈉、亞硝酸鈉和水,能達到除雜的目的.

2.(2020山東,8,2分)實驗室分離Fe”和A1:的流程如下:

12

濃部酸Z&主

]丁T_____

Fe;A『一^干取、分液|T反萃取|乖同一Fe“

;.I

/ZK

已知Fe在濃鹽酸中生成黃色配離子[FeClJ,該配離子在乙醛(Et。沸點34.6℃)中生成締合物

Et20-H?[FeC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傾斜向下

B.分液時,應先將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為無色,說明已達到分離目的

D.蒸儲時選用鄙冷凝管

答案AA項,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應倒置振蕩搖勻,故下口朝上,錯誤;B項,根據"下流上倒"原理,分液時,

應先將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正確;C項,結合信息,配離子在乙醛中生成締合物,且乙醛密度比水小,故

上層為黃色,下層為無色時說明已達到分離目的,正確;D項,液體混合物進行分離提純時,可利用其沸點相差較

大進行分離,蒸播時選用直形冷凝管,正確。

3.(2020山東,11,4分)(雙選)下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除去苯中少量的

A加入適量S0H溶液,振蕩、靜置、分液

苯酚

證明酸性:碳酸》

B將鹽酸與NaHCO“混合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苯酚鈉溶液

苯酚

除去堿式滴定管

C將尖嘴垂直向下,擠壓膠管內玻璃球將氣泡排出

膠管內的氣泡

配制用于檢驗醛

D基的氫氧化銅懸向試管中加入2mLi0%Na0H溶液,再滴加數滴2%CuSO,溶液,振蕩

濁液

答案BCA項,苯酚與NaOH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鈉,而苯不溶于水,可分液除去,能達到實驗目的;B項,

鹽酸易揮發(fā),產生的C0,中混有HC1JIC1也可與苯酚鈉反應,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項,堿式滴定管排氣泡時,應將

膠管向上彎曲使尖嘴斜向上才齊壓玻璃球,使溶液從尖嘴部流出,同時氣泡被帶出滴定管,若尖嘴垂直向下,不

能達到實驗目的;D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4.(2019課標山,12,6分)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目的實驗

制取較高濃度的

A.將CL通入碳酸鈉溶液中

次氯酸溶液

加快氧氣的生成

B.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速率

除去乙酸乙酯中

C.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分液

的少量乙酸

制備少量二氧化

D.向飽和亞硫酸鈉溶液中滴加濃硫酸

硫氣體

答案A本題涉及常見物質的制備方法及除雜知識,通過物質制備的原理考查了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依

據探究目的設計實驗,體現了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13

A項,Ck+2Na2cO3+H2O-2NaHC(VNaCl+NaC10,故將S通入溶液中不能制備較高濃度的HC10溶液,錯

誤;B項,Mn(M乍催化劑可以加快的分解速率,正確;C項,乙酸和\a2C0,溶液可以反應,乙酸乙酯在飽和Na£O°

溶液中的溶解度較低,溶液分層,正確;D項,根據強酸制弱酸原理可知1)項正確。

5.(2019北京理綜,10,6分)下列除雜試劑選用正確且除雜過程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物質(括號內為雜

除雜試劑

質)

AFeCk溶液(FeCh)Fe粉

BNaCl溶液(MgCL)NaOH溶液、稀HC1

CC12(HC1)HQ、濃H2sol

DNO(NO2)HQ、無水CaCL

答案B用Fe粉除去FeCL溶液中的Fe”時,發(fā)生反應:Fe+2Fe"-3Fe:,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A項不符合

題意滁去C中的HC1雜質一般用飽和食鹽水,用水除會損失部分C1,同時C1與H/O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C

項不符合題意;\Q和1L0反應生成田\。和N0,屬于氧化還原反應,D項不符合題意。

易錯易混除雜問題往往會被"理想化",即加適量試劑就能全部除去雜質,但實際很難做到這一點。B項中

除雜試劑稀鹽酸是用來除去過量的NaOIl的。

6.(2016課標11,13,6分)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制備Fe(OH),膠體將NaOH濃溶液滴加到飽和FeCL溶液中

由MgCL溶液制備無水

B.將MgCl溶液加熱蒸干

MgCL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比較水與乙醇中氫的活

D.分別將少量鈉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燒杯中

潑性

答案I)制備Fe(OH)膠體時,應將飽和FeCL,溶液滴入沸水中,A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將MgCh溶液加熱蒸干

將得至IJMg(OH),欲得至IJ無水MgCL,應在氯化氫氣流中加熱蒸干,B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向混有CuO的Cu粉中

加入稀HN0B,CU也會與HNO:發(fā)生反應,(: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7.(2014大綱全國,10,6分,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

被提純的物除雜方

選項雜質除雜試劑

質法

A.CO(g)CO2(g)NaOH溶液、濃IkSO洗氣

B.NH.Cl(a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