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經(jīng)典常談》填空專項練習(xí)(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經(jīng)典常談》填空專項練習(xí)(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經(jīng)典常談》填空專項練習(xí)(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經(jīng)典常談》填空專項練習(xí)(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經(jīng)典常談》填空專項練習(xí)(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專題★★《經(jīng)典常談》填空專項練習(xí)

1.《經(jīng)典常談》是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xué)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

___________的著作。

2.《經(jīng)典常談》全書共篇,介紹了《》、《》、《》等

經(jīng)典著作,并概述了、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

3.朱自清是按照、學(xué)術(shù)觀念來撰寫《經(jīng)典常談》的,例如討論儒家經(jīng)書時,

破除“”的傳說。

4.《經(jīng)典常談》是一本寫給中學(xué)生看的書,朱自清格外重視這本書的和。

5.《經(jīng)典常談》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學(xué)術(shù)散文集。這本書不“",也不,

而是以流利暢達的語言娓娓道來。

6.中國文字相傳是黃帝的史官造的。東漢編寫的《》是一部劃時

代的字書。

7.在人家門頭上,在小孩的帽飾上,我們常見到八卦那種東西。講八卦的便是《》這部書。

8.《》是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歷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份是號令,就是向大

眾宣布的話,小部份是君臣相告的話。

9.《》被稱作“詩三百”,現(xiàn)在實存篇。

10.后世所稱《禮記》,多半專指所作的《》。

H.J_______________L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編年史。

12.《》、《》、《》合稱《春秋》三傳。

13.五經(jīng)是《》、《》、《》、《》、《》;四書是

《》、《》、《》、《》。

14.“科舉是一種競爭的考試制度,考試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題目都出在‘四書'里,而且是朱注

的‘四書'里”句中的“朱注”指的小注。

15.《》是孔子弟子們記的。這部書不但顯示一個偉大的人格一一孔子,并且讓讀者學(xué)習(xí)

許多做學(xué)問做人的節(jié)目:如“"、""、"”,如“時習(xí)”、“闕疑”、“好古”、

“隅反”、“擇善”、“困學(xué)”等,都是可以終身應(yīng)用的。

16._____________生在戰(zhàn)國時代,他不免“好辯”,他自己也覺得的;他的話流露著“英氣”,“有圭角”,

和孔子的溫潤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稱為“”,次于孔子一等。

17.“他們憑他們的智謀和辯才,給人家劃策,辦外交;誰用他們就幫誰。他們是職業(yè)的,所圖的是

自己的功名富貴;幫你的時候幫你,不幫的時候也許害你?!本渲械摹八麄儭敝傅氖恰S?/p>

載他們說辭的書叫《》,是漢代編定的。

18.說連橫不成,就改說合縱,在策士看來,這正是當然。說舌頭在就行,說

是說非,只要會說,這也正是職業(yè)的態(tài)度。

19J_________勿創(chuàng)了“紀傳體”,敘事自黃帝以來到著者當世,就是漢武帝的時候,首尾三千多年。

20.《》采用了《史記》的體制,卻以漢事為斷,從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斷代成

書。

21.《》、《》,可以說都是“正史”的源頭。這兩部書都成了文學(xué)的古典;兩書

有許多相同處,雖然也有許多相異處。

22.《史記》作者,字,是太史令的兒子。他因替辯護,

被處以宮刑,灰心失望已極,只能發(fā)憤努力希圖留個后世名。

23.司馬遷在《報任安書》里說他的書“欲以究天人之際,,

24.《史記自序》里說:“罔(網(wǎng))羅天下放佚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

25.《史記》體例有五:十二本紀,記,是編年的。十,以分年略記世代為主。八

,記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記侯國世代存亡。七十,類記各方面人物。

26.《史記》共篇,占了全書的過半數(shù);司馬遷的史觀是以為中心的。

27.《漢書》作者是漢代的,字?!稘h書》的名稱從《》來,是

定的。

28.孔子以后,儒家還出了兩位大師,和o

29.說人性是善的。人都有心、心、心、心;

這便是仁、義、禮、智等善端,只要能夠加以擴充,便成善人。

30.說人性是惡的。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沒有,還有等惡端。

31.墨家的創(chuàng)始者,墨家是有團體組織的,他們的首領(lǐng)叫作“”,他們不但是打

仗的專家,并且是制造_________的專家。

32.《墨子》里只講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講。這是他們的“”主義。

33.《墨子》說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爭;天下人都該視人如己,互相幫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

這是“”主義。

34.壓根兒反對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o他們看見時世太亂,難以挽救,便消極起來,對于

世事,取一種的態(tài)度。其代表人物是和。

35.儒、墨、道各家有一個共通的態(tài)度,就是;他們都假托古圣賢之言以自重??鬃油杏?/p>

、,墨子托于,孟子托于、,老、莊托于傳

說中、以前的人物。

36.秦相呂不韋教許多門客合撰了一部《》?;茨贤鮿卜滦尾豁f的故智,教門客編了一

部《》。

37.到了漢代,模擬《》的更多,東方朔、王褒、劉向、王逸都走著宋玉的路。漢人稱這

種體制為“",又稱為“”。

38.楚聲里也有整齊的五言,像著名的《》、《》、《》都是的。這就

是五言詩的源頭。

39.漢樂府以為主。所敘的和最多,歷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份。

此外便是男女相思和離別之作,格言式的教訓(xùn),人生的慨嘆等等。

40.是第一個人將田園生活描寫在詩里。他成了千古“隱逸詩人之宗”。

41.是第一個在詩里用全力刻畫山水的人;他也可以說是第一個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42.陶詩教給人怎樣賞味,謝詩教給人怎樣賞味;他們都是發(fā)現(xiàn)的

詩人。陶是寫意,謝是o

43.唐代諧調(diào)發(fā)展,成立了,稱為近體;不是的詩,稱為古體。

44.—的生活態(tài)度是出世的;他作詩也全任自然。人家稱他為“天上謫仙人”,他的歌行增進

了七言詩的價值;但他的絕句更代表著新制。

45.的詩寫“民間的實在痛苦,社會的實在問題,國家的實在狀況,人生的實在希望與恐

懼”,更給詩開辟了新世界。

46.五言律詩,王維、孟浩然已經(jīng)不用來寫艷情而用來寫;杜甫卻更用來表現(xiàn)

47.的詩逞才使氣,不怕說盡,是“沉著痛快”的詩。

48.和反對雕琢字句,主張誠實自然。他們的詩卻容易懂,又能道出人人心中

的話,所以雅俗共賞,一時風(fēng)行。

49.晚唐詩向來推、為大家。兩人合稱為“

50.有一種“寓言”,藉著神話或歷史故事來抒論?!丁范嘤蒙裨?,《》多用歷史

故事,《》有些神仙家言,《》是繼承《》的寓言而加以變化。

51.《》是說明《春秋》的,是中國第一部編年史。它最長于的記載;它能夠

將千頭萬緒的戰(zhàn)事敘得層次分明,它的描寫更是栩栩如生。

52.唐宋八大家,、之外,六家都是宋人。為首,以下是曾鞏、

、蘇洵和他的兒子、o

53.到了宋代,又有“這是白話小說的老祖宗。

54.話本留存到現(xiàn)在的已經(jīng)很少,但還足以見出后世的幾部小說名著,如元——的《三國志演

義》,明施耐庵的《》,的《西游記》,都是從話本演化出來的。

55倒了《》,組織才更嚴密了;全書只是一個家庭的故事。雖然包羅萬象,而能“一以貫

之”。這不但是章回小說,而且是近代所謂“長篇小說”了。白話小說到此大成。

《經(jīng)典常談》填空專項練習(xí)

1.《經(jīng)典常談》是朱自清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xué)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

的著作。

2.《經(jīng)典常談》全書共將篇,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等經(jīng)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

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

3.朱自清是按照現(xiàn)代的、科學(xué)的學(xué)術(shù)觀念來撰寫《經(jīng)典常談》的,例如討論儒家經(jīng)書時,破除“經(jīng)

書都是圣人所作”的傳說。

4.《經(jīng)典常談》是一本寫給中學(xué)生看的書,朱自清格外重視這本書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5.《經(jīng)典常談》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學(xué)術(shù)散文集。這木書不“板著臉說話”,也不平鋪直敘,而

是以流利暢達的語言娓娓道來。

6.中國文字相傳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的。東漢許慎編寫的《說文解字》是一部劃時代的字書。

7.在人家門頭上,在小孩的帽飾上,我們常見到八卦那種東西。講八卦的便是《周易》這部書。

8.《尚書》是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歷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份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

的話,小部份是君臣相告的話。

9.《詩經(jīng)》被稱作“詩三百”,現(xiàn)在實存305篇。

10.后世所稱《禮記》,多半專指戴圣所作的《小戴記》。

11.《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編年史。

12.《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13.五經(jīng)是《易》《書》《詩》、《禮》《春秋》;四書是《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14.“科舉是一種競爭的考試制度,考試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題目都出在‘四書'里,而且是朱注

的‘四書'里”句中的“朱注”指朱熹的小注。

15.《論語》是孔子弟子們記的。這部書不但顯示一個偉大的人格一一孔子,并且讓讀者學(xué)習(xí)許多做

學(xué)問做人的節(jié)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時習(xí)”、“闕疑”、“好古”、“隅反”、“擇善”、“困

學(xué)”等,都是可以終身應(yīng)用的。

16.孟子生在戰(zhàn)國時代,他不免“好辯”,他自己也覺得的;他的話流露著“英氣”,“有圭角”,和孔

子的溫潤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稱為“亞圣”,次于孔子一等。

17.“他們憑他們的智謀和辯才,給人家劃策,辦外交;誰用他們就幫誰。他們是職業(yè)的,所圖的是

自己的功名富貴;幫你的時候幫你,不幫的時候也許害你?!本渲械摹八麄儭敝傅氖菓?zhàn)國策士。記載

他們說辭的書叫《戰(zhàn)國策》,是漢代劉向編定的。

18.蘇秦說連橫不成,就改說合縱,在策士看來,這正是當然。張儀說舌頭在就行,說是說非,只要

會說,這也正是職業(yè)的態(tài)度。

19.《史記》創(chuàng)了“紀傳體”,敘事自黃帝以來到著者當世,就是漢武帝的時候,首尾三千多年。

20.《漢書》采用了《史記》的體制,卻以漢事為斷,從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斷代成書。

21.《史記》、《漢書》,可以說都是“正史”的源頭。這兩部書都成了文學(xué)的古典;兩書有許多相同處,

雖然也有許多相異處。

22.《史記》作者司馬遷,字子長,是太史令司馬談的兒子。他因替李陵辯護,被處以宮刑,灰心失

望已極,只能發(fā)憤努力希圖留個后世名。

23.司馬遷在《報任安書》里說他的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24.《史記自序》里說:“罔(網(wǎng))羅天下放佚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p>

25.《史記》體例有五:十二本紀,記帝王政跡,是編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記世代為主。八書,記

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記侯國世代存亡。七十列傳,類記各方面人物。

26.《史記》共一百三十篇,列傳占了全書的過半數(shù);司馬遷的史觀是以人物為中心的。

27.《漢書》作者是漢代的班固,字孟堅?!稘h書》的名稱從《尚書》來,是班固定的。

28.孔子以后,儒家還出了兩位大師,孟子和荀子。

29.孟子說人性是善的。人都有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這便是仁、義、禮、智等善端,

只要能夠加以擴充,便成善人。

30.荀子說人性是惡的。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沒有善端,還有爭奪放縱等惡端。

31.墨家的創(chuàng)始者墨翟,墨家是有團體組織的,他們的首領(lǐng)叫作“銀壬”,他們不但是打仗的專家,并

且是制造戰(zhàn)爭器械的專家。

32.《墨子》里只講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講。這是他們的“韭攻”主義。

33.《墨子》說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爭;天下人都該視人如己,互相幫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

這是“兼愛”主義。

34.壓根兒反對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道家。他們看見時世太亂,難以挽救,便消極起來,對于世事,

取一種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

35.儒、墨、道各家有一個共通的態(tài)度,就是托古立言;他們都假托古圣賢之言以自重。孔子托于文

王、周公,墨子托于禹,孟子托于堯、舜,老、莊托于傳說中堯、舜以前的人物。

36.秦相呂不韋教許多門客合撰了一部《呂氏春秋》?;茨贤鮿卜滦尾豁f的故智,教門客編了一部

《淮南子》。

37.到了漢代,模擬《離騷》的更多,東方朔、王褒、劉向、王逸都走著宋玉的路。漢人稱這種體制

為“超”,又稱為“楚辭”。

38.楚聲里也有整齊的五言,像著名的《白頭吟》、《梁甫吟》、《怨歌行》都是的。這就是五言詩的源

頭。

39.漢樂府以敘事為主。所敘的社會故事和風(fēng)俗最多,歷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份。此外便是男女

相思和離別之作,格言式的教訓(xùn),人生的慨嘆等等。

40.陶淵明是第一個人將田園生活描寫在詩里。他成了千古“隱逸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