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版: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2).ppt_第1頁
完美版: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2).ppt_第2頁
完美版: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2).ppt_第3頁
完美版: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2).ppt_第4頁
完美版: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2).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歌鑒賞專題 -表達技巧,詩詞之魅力,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最快的船 最害羞的人 最多的愁 最消瘦的人 最憔悴的人 最憂愁的人 眼力最差的人 最深的情 最高的樓 最大的瀑布 架子最大的人,填詩詞小練習,提 醒,在古詩鑒賞中,命題者往往將“表達技巧

2、、寫作特色、寫作技法、藝術特色、表現(xiàn)手法 、手法”等幾種稱謂綜合使用,實則大同小異。答題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學習目標1.能指出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2.能分析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的表達效果。3.能根據(jù)題目要求,用通順的語言,規(guī)范答題。,古詩詞表達技巧,3.表達方式,1.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 比擬(擬人擬物)對偶 夸張 借代 設問 用典 頂真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賦比興,抑揚,對比,聯(lián)想,襯托(正、 反襯),描寫類,抒情類,間接抒情,2.修辭方法,動靜,虛實,側(cè)面烘托,細節(jié)描寫,白描,樂景襯哀情,表現(xiàn)手法:如對比、渲染、烘托、白描、象征、用

3、典、托物言志 、抑揚、照應、聯(lián)想想象、以小見大、賦比興等。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對偶、借代、夸張、反復、雙關(互文)反問、設問、反語等; 表達方式:敘述、描寫(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議論、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達技巧(藝術手法)包括,靈活運用;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作判斷,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提問變體:(1)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表現(xiàn)手法)。 (2)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表達技巧鑒賞之,修辭手法鑒賞,常見修辭格表達效果,比喻、比擬:描繪事物生動、形象、鮮明。增強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議論中使深奧道理淺顯化,易于理解

4、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 夸張: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質(zhì)和特征,便于抒發(fā)強烈的感情。 對偶:音節(jié)整齊勻稱,節(jié)奏鮮明,有結(jié)構美和音樂美。 頂真:具有回環(huán)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語言精煉,內(nèi)容豐富,表達委婉含蓄,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8分)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注商風:秋風。 愴悢(ling):悲傷。 (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xiàn)了“鳳凰

5、”怎樣的品性?(3分)形象 (1)參考答案:品行高潔,志向遠大,才能出眾。 (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5分) (2)參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以鳳凰自喻,抒發(fā)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傷。,(08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8分) 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 撚(nin):持取,捻弄 (1)上闕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抒情手法 (1)上闕借景抒情,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

6、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xiàn)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憑欄手捻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4分) (2)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寫動作描寫也可。用捻花、放花兩個細節(jié)(動作)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也可。,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詩后問題。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注】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注】龍鐘:濕漉漉的樣子。 問題:“雙袖龍鐘淚不干”一句,詩人運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表

7、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詩人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說淚下如雨濕袖難干,這種夸張手法的運用強烈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詩人托入京使捎話時內(nèi)心波瀾起伏,深切思念親人的心情可見一斑。,(09江蘇卷)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案噤h鍔”:兵士的血滋潤了兵器的尖端。 這首詞中 “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

8、種修辭手法?并作簡要分析。,(第一步指出手法)借代。 (第二步解釋怎樣運用手法)“珠翠” 指婦女佩帶的首飾,指代宮女。 (第三步說明表達效果)詞句寫汴京皇宮內(nèi),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升平氣象。,(2010浙江)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定 林 宋王安石 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 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 但留云對宿,仍值月相尋。 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罷官后常到此游憩。 仍:又。 22簡析第三聯(lián)中詩人表現(xiàn)情感的手法。(3分) (1)運用擬人手法(2)詩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詩人欲和白云對宿,又逢明月追尋。(3)寫出在定林流連忘返

9、的愉悅心境。,答題三步驟,準確指出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結(jié)合詩句闡釋如何運用了這種修辭手法。(分析) 此修辭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作用,主旨),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 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為詩歌的主要意象。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答案】(1)傍晚 西風 (2)擬人。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

10、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diào)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diào)活潑有趣。,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過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飲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內(nèi)容上強調(diào)什么?在上片的結(jié)構上起什么作用? 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具體說明。 分析強調(diào)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nèi)容之間起承上啟下。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

11、喻來表現(xiàn)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xiàn)思念之切。,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案】“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摹北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 2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 【答案】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

12、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春行即興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具體說明。 這首詩的三四句運用了對偶修辭(步驟一). 三四句中“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對偶的運用,使得本詩語言更加簡練、整齊,寫出了詩人“春行”途中的所見所聞:有山有樹,有花有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驟二). “花自落” 、“鳥空啼”之景顯出了山中的寧靜,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絲傷春凄涼之情(步驟三).,表達技巧鑒賞之,表現(xiàn)手法鑒賞,一、試題傳真:08年詩歌鑒賞題,

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nèi),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這首詩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參考答案1:這首詩景中含情。 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污琴書”的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xiàn)了燕子可愛之態(tài),又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 參考答案2:這首詩借景抒情。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

14、齋擾人情景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xiàn)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根據(jù)答案及評分標準,你能總結(jié)出詩歌表現(xiàn)手法鑒賞的評分要點 即具體的解題步驟是什么嗎?,二、結(jié)論:鑒賞詩歌表現(xiàn)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確說出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虛實相生,動靜結(jié)合等 ) 2、該種手法在詩歌中的體現(xiàn)。(闡運用) (要求:結(jié)合關鍵詞句描述) 3、分析該手法所達到的描寫景物的效果。指出詩中所蘊含的詩人情感。(析效果) (如燕子的活潑可愛,充滿情趣,自然和諧等) (如閑適,愉悅,樂觀,郁悶,煩惱,凄苦等),注:答出兩種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較好的一種給分。要點完

15、整,可得滿分;但錯別字較多,有明顯語病的,扣1分。,2006年全國高考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 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滿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略加分析。,這里以鴉歸巢與人不能歸家對比,表達出作者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表現(xiàn)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襯托(烘托)、對比、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直接抒情 也稱直抒胸臆,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

16、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一種抒情方式。 如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弊髡叩母星槿缃又毕?,直抒對亡妻的懷念之情。,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絕句(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這首詩如何體現(xiàn)樂景寫哀情? 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zhàn)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兩句的嘆息。 詩的前兩句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江碧鳥白,山青花紅,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作者無心欣賞,以此反襯詩人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鞏固練習 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

17、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有人認為第二句“紅葉青山”的色調(diào)與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不和諧,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參考答案:()“紅葉青山”乍看不協(xié)調(diào),是因為本詩用了“以樂景寫哀情”手法 ()“紅葉”“青山”看似色彩艷麗,但恰恰是對沉郁的離愁形成有力的反襯。景色越美,越覺得離愁的難耐。 ()這種以樂寫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傷的情緒。,小結(jié):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鄉(xiāng)明月”傳達“思鄉(xiāng)情”; 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 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 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 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 以“長亭折柳”傳達“

18、惜別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 以“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 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 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jié)操。如:,“牡丹”象征富麗; “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 “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陸游以“梅 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jié)(卜算子詠梅); “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屈原用“蘭芷”象 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 ,3、托物言志(象征),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義來表達個人胸懷

19、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 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菊 (鄭 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畫菊分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品格?,兩首詩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菊抒發(fā)作者不求高位,不慕榮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貴志向。 畫菊表現(xiàn)了堅守大義,寧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的區(qū)別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

20、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4、襯托或烘托,采 蓮 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采蓮曲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樣的藝術效果?,這首詩歌運用了襯托(烘托)手法。將采蓮少女和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少女的羅裙和碧綠的荷葉,粉嫩的臉龐與鮮艷的荷花互相映襯,襯托出少女的清新嬌艷。少女形象在畫中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一首詩,試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主題的。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作者從三個側(cè)面來表現(xiàn)夜雪之大這一主題。一,

21、從“衾枕冷”寫,寫被子、枕頭的冷,反襯雪之大,這是從觸覺的角度來寫。二,從“窗戶明”來寫,這是視覺所見,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從“折竹聲”來寫,是聽到的,雪大,積壓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會被壓折,“折竹聲”自然烘托雪大。,詩歌表達技巧解題步驟,1詩歌鑒賞三環(huán)節(jié):讀懂詩歌審清題意答出規(guī)范,2答題三步驟:準確指出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是怎樣運用這一手法的運用這一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5、對比對照,觀祈雨 李 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這首詩在寫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試作簡要賞析。,這首

22、詩在寫作技巧上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農(nóng)民祈雨的場面,后兩句寫朱門歌舞的情景,前者憂,后者樂,通過大旱之日兩種不同生活場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對比,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表達了對黎民的深切的同情。,襯托烘托與對比對照的區(qū)別 A、對比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 B、襯托,也叫映襯,相形。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關、相反的事物作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體,用來作背景的事物叫襯體。襯托又分正襯和反襯。,6、動靜結(jié)合 鹿 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3、。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兩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賞析?,這兩首詩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 前一首寫黃昏時候,山林不見人影,寂寥、空闊。偶爾聽到幾點人說話的聲音,非但沒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顯得山之靜。 后一首以動襯靜,通過落花、月出、鳥鳴把山的幽靜突現(xiàn)出來。,7、虛實結(jié)合,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a、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夢游天姥吟留別 b、已逝之景之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c、設想的未來之境。 雨霖鈴,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景。,踏莎行(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

24、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兩首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賞析?,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虛實結(jié)合。通過設想“行人” 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在褒貶人、事、物的時候,為了使人信服,或預先防止別人的反駁,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這種手法就是抑揚。 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首詩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

25、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8抑揚欲揚先抑 欲抑先揚,9白描,白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一種描寫手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蒼山、風雪、白屋、柴門、犬吠、歸人,層次分明,有遠有近,有聲有色,形成了“風雪夜歸人”的畫境。通過“夜歸人”剎那間的感觸,來寫主人的美好心靈,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cè)面描寫。 王昌齡從軍行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

26、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第二句側(cè)面描寫戰(zhàn)況,一方面風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形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zhàn)事的緊張狀態(tài)突現(xiàn)出來。,10側(cè)面描寫,11、用典 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 用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等等和愿望,屬于借古抒懷(諷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jīng)歷一層外,全是用典。“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

27、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答題示例1: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生查子(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上面兩首詩詞采用了極為相似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請指出并作簡要分析。,答題示例1: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生查子(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上面兩首詩詞采用了極為相似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請指出并作簡要分析。 對比的修辭手法。第一首通過“去年”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