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精講緒論.ppt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精講緒論.ppt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精講緒論.ppt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精講緒論.ppt_第4頁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精講緒論.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文化史精講,(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661435 ,緒論,一、課程要求 二、課程概念 三、課程內容與意義,一、課程要求,(一)、實行過程性考核,課堂筆記、課后作業(yè)和期末考試共同組 成總成績,分別占40%、20%和40%。 (二)、課堂筆記三周一次上交檢查。要求基本知識點及主要講解內容記錄完整,百分制評分。無故未上交者視為曠課。 (三)、課程由緒論和八講組成,共九個知識單元。每一單元有一 道思考題作業(yè),課后完成,隨課堂筆記上交。 (四)、期末參加開卷筆試,筆試內容不出課堂授課內容和單元思 考題范圍??傆嫊缯n5次及以上者取消考試資格。 (五)、課程實行末位淘汰制,基本淘汰率為1

2、0%。 選修課沒有補考,只有重修。,二、課程概念,(中國)(古代)文化史精講,(一)、關于文化,中西方“文化”一詞的由來,1、我國古代的“文化”一詞,“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務。凡武之興,為 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夫下愚不移,純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西漢劉向,著名的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注釋: 治國者必須觀察天道自然的運行 規(guī)律,以明耕作漁獵的時序;又必須 把握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倫秩序,使人們 的行為合乎文明禮儀。,中國古代的“文化”一詞: 以文德來教化 文治教化,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詞是在19世紀末期通過日文轉譯從西方引進

3、的 。,Culture(英文、法文),Cultura(拉丁文),原意為耕作 引申至人們培育、創(chuàng)造、發(fā)展起來的,與天 然狀態(tài)有別的事物,2、西方“文化”一詞的含義,文化是一個復雜的 總體,包括知識、信仰、 藝術、道德、法律、風 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 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 原始文化1871,(英)愛德華 泰勒,3、公認的“文化”一詞的涵蓋,Civilization(英文),Civils(拉丁文),本義是“城市國家的、城市公民的”意思 它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進步狀態(tài),(二)、文化與文明,1、文明是文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存在一系列人口至少在5000以上的永久性城 鎮(zhèn)、集鎮(zhèn)或城市; (2)、已

4、發(fā)明、使用文字; (3)、已有紀念性的公共建筑和進行禮儀慶典活動 的中心場所。 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 (從野蠻到文明),美國學者克拉克:,2、文明出現(xiàn)的三個標志性表現(xiàn),位于土耳其境內的特洛伊城遺址,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出土 的商代甲骨文殘片,陜西周公廟遺址發(fā)現(xiàn)的周代甲骨殘片,位于希臘的赫拉神廟遺址,本單元思考題: 中國到底是有五千年文化 還是五千年文明?為什么?,作業(yè)要求: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簡潔明晰,字數(shù)300以內。,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秦 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 五代宋元明清中華 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中國古代文化的時間跨度,1、中國歷史的朝代變遷

5、,社會發(fā)展五個時期: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中國的社會分期: 原始社會(夏朝以前)、 奴隸社會(夏商周,周只包括西周和東周的春秋)、 封建社會(從戰(zhàn)國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1840年到1949年建國)、 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年到1956年)、 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至今),中國史的分代: 古代(1840年前)、近代(1840年到1919年五四運動)、現(xiàn)代(1919年到1949年)、當代(1949年以后),2、中國歷史的時期劃分,三、課程內容與意義,(一)課程內容 第一講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性 第二講 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第三講 歷代行政區(qū)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