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維生素1_第1頁
第四講維生素1_第2頁
第四講維生素1_第3頁
第四講維生素1_第4頁
第四講維生素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維 生 素 Vitamins,一、概 述,(一)概念: 維持機體生命活動過程所必需的一類 低分子 有機 化合物。 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各不相同, 生理功能各異,那么為什么把它們歸為一類,就是因為它們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二)共同特點 以本體或可被利用的前體形式存在于天然食品中; 不供能,不構成組織,只有調節(jié)作用,需少量 (g mg/d),但不可缺少; 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微,必須由食物供給; 維生素PP和維生素D可由機體合成;維生素K和生物素可由腸道細菌合成; 大多數以輔酶形式參與機體物質代謝; 多有幾種結構相近、生物活性相同的化合物; 如VitD2和VitD3,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2、維生素A1和A2,(三)分類 據溶解性可將其分成兩大類: 脂溶性 水溶性 維生素A (視黃醇) 維生素B1 (硫胺素) D (鈣化醇) B2 (核黃素) E (生育酚) PP (煙酸、煙酰胺) K (葉綠醌) B6 (吡哆醇、吡哆 醛、吡哆胺) B12 (鈷胺素) 葉酸(維生素M) 泛酸 生物素(維生素H ) 膽堿 維生素C(抗壞血酸),1.脂溶性維生素 溶于脂肪及脂溶劑; 在食物中常與脂類共存,其吸收與腸道中脂類密切相關, 在酸敗的脂肪中易破壞。 主要從膽汁排泄,排泄效率不高,不易排出體外; 攝入過多容易在體內蓄積引起中毒。 易儲留于體內,有非功能形式的儲存, 主要在肝和脂肪中貯存。 攝入過

3、少,相應缺乏癥狀出現緩慢。,2水溶性維生素 溶于水; 在加工烹調過程中,易丟失。 從尿中排泄效率高; 可用尿負荷試驗對體內水溶性維生素的營養(yǎng)水平進行評價, 一般不在體內蓄積,大量使用,一般不會產生蓄積毒性。 無非功能的單純的儲存形式。 攝入過少,相應缺乏癥狀出現較快。,(四)缺乏的原因 攝入不足;食物短缺、食物單調 吸收不良;老年人、肝膽疾病患者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腸道細菌受抑,維生素合成減少;B1、B12、 B6 、 K、葉酸、泛酸、生物素 需要量相對增加: 兒童、孕婦、乳母、疾病恢復期病人、長期營養(yǎng)素補充者 食物儲存和烹調方法不當。 在營養(yǎng)素缺乏中以維生素缺乏比較多見。,(五)維生素缺乏過

4、程 人體維生素缺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維生素供給不足 體內儲備量下降 生化指標和生理功能異常 亞臨床缺乏 組織結構的病理改變 出現臨床體征,亞臨床維生素缺乏(維生素邊緣缺乏) : 機體維生素水平處于低下狀態(tài)出現生化缺陷及生理功能異常使機體抵抗力下降,降低工作效率,引起不適的主觀感覺,如食欲差、視力下降,容易疲倦等。但由于癥狀不明顯,不特異,往往被忽視,應警惕。 臨床上常見多種維生素混合缺乏的癥狀和體征。,(六)維生素與其它營養(yǎng)素 高脂肪膳可提高核黃素的需要量; 能量代謝與VitB1、VitB2和VitPP有密切關系; 動物實驗表明維生素E能促進維生素A在肝內的貯存; 高劑量的VitE可干擾Vi

5、tK的吸收并拮抗其功能。 如果攝入某一種營養(yǎng)素不適當,可能引起或加劇其它營養(yǎng)素的代謝紊亂。,二、維生素A(維生素A原 ),維生素A類:含有視黃醇結構,并具有其生物活性的一大類物質。包括已經形成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A原以及其代謝產物。,-白芷酮環(huán),已形成的維生素A:指在動物體內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功能的維生素A。 視黃醇 視黃醛 視黃酸 視黃基酯(食物中VA 多以視黃基酯的儲存形式存在) 維生素A原:某些有色(黃、橙、紅)植物含有類胡蘿卜素,其中一小部分可在體內轉變成視黃醇和視黃醛,這些類胡蘿卜素統(tǒng)稱為維生素A原。 -胡蘿卜素 -胡蘿卜素 -隱黃素 -胡蘿卜素 維生素A原:本身不具有VitA活性,但

6、在體內可轉變?yōu)閂itA的物質。,(一)理化特性 溶于脂肪及有機溶劑 易被氧所氧化破壞,紫外線、高溫可加速; 避光、密封、低溫保存。 脂肪酸敗可引起嚴重破壞。 食物中含磷脂、維生素E、維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劑時時視黃醇和胡蘿卜素較穩(wěn)定。,(二) VitA原生成VitA 目前已發(fā)現的類胡蘿卜素約600種; 相當一部分如玉米黃素、辣椒紅素、葉黃素、番茄紅素目前認為不能分解形成VitA; 約1/10是VitA原, 其中 -胡蘿卜素活性最高;,就生理活性而言: 6g-胡蘿卜素 = 1g視黃醇 12g其它維生素A原 = 1g視黃醇 1IU 維生素A = 0.3g視黃醇,視黃醇當量(retinol equiv

7、alents,RE): 表示膳食中具有視黃醇活性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A原)的總量(g)。 膳食中RE (g) = + 視黃醇(g) + 1/6-胡蘿卜素(g) + 1/12 其它維生素A原(g) 由于其它維生素A原的含量較低,目前在“食物成分表”中也不能查到。,(三)生理作用及缺乏對機體的影響,暗適應能力下降夜盲癥; 干眼病、畢脫氏斑、角膜軟化、穿孔、失明; 皮膚干燥、毛囊角化過度癥、毛囊丘疹與毛發(fā)脫落; 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血紅蛋白合成代謝障礙、貧血; 生殖功能低下 食欲降低,骨骼發(fā)育不良,兒童生長發(fā)育遲緩。,(四) 過量 過量攝入VitA可引起急性、慢性毒性及致畸毒性。 一次或多次攝入

8、大于大量VitA: 成人RNI的100倍,兒童 RNI的20倍可引起急性中毒。 癥狀:惡心、嘔吐、頭痛、眩暈、視覺模糊、肌肉失調、嬰兒囟門突起,當劑量更大時,嗜睡、厭食、少動、反復嘔吐。,(四) 過量,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常見,維生素A攝入量為其RNI的10倍以上時可發(fā)生。,(四) 過量,孕婦和嬰幼兒 對VitA過量 的敏感性高。,原因: 攝入普通食物一般不會引起維生素A過多,絕大多數系過多攝入維生素A濃縮制劑引起,也有食用狗肝或鯊魚肝引起中毒的報道。,(四) 過量,類胡蘿卜素:大量攝入類胡蘿卜素一般不會引起毒性作用,其原因是類胡蘿卜素在體內向視黃醇轉變的速率慢;另外,隨著類胡蘿卜素攝入增加,其

9、吸收減少。 大劑量的類胡蘿卜素攝入可導致高胡蘿卜素血癥,出現類似黃疽的皮膚癥狀,但停止食用類胡蘿卜素后,癥狀會慢慢消失,未發(fā)現其他毒性。,(五)推薦攝入量 是指可以滿足某一特定年齡、性別及生理狀況群體中大多數個體()的需要量的攝入水平。 可耐受最高攝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UL): 是平均每日攝入營養(yǎng)素的最高限量,對一般人群絕大多數個體的健康不致引起不良影響。,(六)食物來源: 維生素A最好的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魚卵、全奶、奶油、禽蛋等;,維生素A原的良好來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 如冬寒菜、菠菜、苜蓿、空心菜、萵筍葉、芹菜葉、胡蘿卜、豌豆苗、紅心紅薯、

10、辣椒及水果中的芒果、杏子及柿子等。,維生素D類是指含環(huán)戊氫烯菲環(huán)結構、并具有鈣化醇生物活性的一大類物質,以維生素D2(ergocalciferol, 麥角鈣化醇)及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 膽鈣化醇)最為常見。 維生素D原: 酵母菌或麥角: 麥角固醇 VD2 (麥角鈣化醇) 儲存于皮下: 7-脫氫膽固醇 VD3(膽鈣化醇),紫外光,紫外光,三、 維生素D(抗佝僂病維生素),(一)理化特點: 溶于脂肪和脂溶劑; 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在中性和堿性溶液中耐熱,不易被氧化,通常的烹調加工不會引起維生素D的損失; 但在酸性溶液中則逐漸分解,故脂肪酸敗可引起維生素D破壞; 過量輻射照射,

11、可形成具有毒性的化合物。,食物中的維生素D與其他脂溶性物質一起形成膠團被動吸收入小腸黏膜細胞,經淋巴系統(tǒng)進入血液; 在血液中由維生素D結合蛋白(DBP)攜帶運輸 ; 維生素D3(或D2)在肝、腎中依次經兩次羥化作用,分別生成25-(OH)-D、1,25-(OH)2-D或24,25-(OH)2-D; 1,25-(OH)2-D合成后,由腎臟釋放入血,并運輸至各個靶器官,產生生物學效應。,(二),(三)生理功能 促進小腸鈣吸收 促進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 當血液中鈣濃度降低時,1,25-(OH)2-D3增加破骨細胞的活性,骨組織中的鈣和磷釋放入血,維持正常的血鈣濃度。 當細胞外鈣、磷濃度超飽和時,1

12、,25-(OH)2-D3促進骨化作用,促進骨和牙齒的礦化,維持血鈣水平,(四) VitD缺乏癥: 1. 佝僂病 (rickets) 2. 骨質軟化癥 (osteomalacia) 3. 骨質疏松癥 (osteoprosis) 孕婦和哺乳婦女、老年人最容易發(fā)生骨質軟化癥、骨質疏松癥 4.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五)過量 中毒癥狀: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多尿、煩渴、發(fā)熱,血清鈣磷增高,以致發(fā)展成動脈、心肌、肺、腎、氣管等軟組織轉移性鈣化和腎結石,嚴重的維生素D中毒可導致死亡。 孕婦VitD嚴重中毒,可導致胎兒心臟和智力障礙。 過量攝入VitD造成的后果遠比缺VitD嚴重

13、。 而且這個過程是隱蔽的、不可逆的。 預防維生素D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濫用。,(六)推薦攝入量RNI(/d ),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g/d ),(七)來源: 1.食物來源: 主要存在于海水魚(如沙丁魚)、肝、蛋黃等動物性食品及魚肝油制劑中; 人奶和牛奶是維生素D較差的來源; 蔬菜、谷類及其制品和水果不含。 2.內源性來源:曬太陽,脂溶性維生素的活性形式及主要生化作用、缺乏病,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維生素B族:B1、B2、B6、B12、PP、泛酸、葉酸、生物素、 膽堿 。,共同特點,(1)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肪及脂溶劑。 (2)在滿足了組織需要后,多余的將由尿排出。 (3)沒

14、有非功能性的單純儲存形式,在體內僅有少量儲存。 (4)絕大多數以輔酶或輔基的形式參加各種酶系統(tǒng). (5)缺乏癥狀出現較快。 (6)營養(yǎng)狀況大多可以通過血和或尿進行評價。 (7)毒性很小。,維生素B1 硫胺素(thiamin) 抗神經炎因子 抗腳氣病因子 抗腳氣病維生素,(一) 在外界的穩(wěn)定性 : 略帶酵母氣味,易溶于水;-酵母片 在干燥和酸性溶液中均穩(wěn)定; 不耐堿:在堿性環(huán)境,特別在加熱時加速分解破壞。 對亞硫酸鹽極為敏感:有亞硫酸鹽存在時迅速分解,喪失活性。 在保藏含VitB1較多的谷類、豆類、和豬肉時,不宜用亞硫酸鹽作為防腐劑,或以SO2熏蒸谷倉。 硫磺熏蒸,將饅頭表皮漂白;用“吊白塊 (

15、甲醛次硫酸鈉)”增白饅頭。,(二)生理功能,1. 促進糖類代謝 VitB1是-酮酸氧化脫羧酶系的輔酶以及轉酮醇酶的輔酶, 是體內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關鍵酶, 機體VitB1缺乏,能量供應不足,而且丙酮酸和乳酸堆積 。 2.促進消化系統(tǒng)功能,增加食欲: 缺乏:胃腸蠕動 -便秘 消化腺分泌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三)缺乏原因與缺乏癥 缺乏原因 (1)攝入不足 加工過精,淘洗過多,習慣食撈飯棄去米湯,在食物中加堿燒煮等.長期大量食用精白米面,又缺乏其它雜糧和多種副食的補充, 易造成硫胺素的缺乏。 (2)吸收利用障礙 (3)需要量增加或消耗過多 長期發(fā)熱、消耗性疾病、甲亢以及高溫作業(yè)、重體力勞動、

16、妊娠、哺乳等VB1需要量增多; 糖尿病以及使用利尿劑,VB1從尿中排出增多; (4)慢性乙醇中毒: 酗酒 乙醇減少VB1的吸收, 乙醇影響VB1的活化,乙醇對神經系統(tǒng)有直接毒作用。,VitB1和糖代謝關系密切, 當VitB1缺乏時,糖代謝受阻、丙酮酸積累,使血、尿和腦組織中丙酮酸含量升高,出現多發(fā)性神經炎、心力衰竭、四肢無力、肌肉萎縮、下肢浮腫等癥狀,臨床上稱為腳氣病。,缺乏癥 主要損害神經血管系統(tǒng)。,干性腳氣?。?濕性腳氣病: 混合型腳氣?。?(四) 硫胺素過量,維生素B1一般不會引起過量中毒,只有短時間服用超過RNl l00倍以上的劑量時有可能出現頭痛、驚厥和心律失常等。,(五)膳食參考攝入量,VB1與能量代謝有密切關系,所以VB1參考攝入量要按照提供能量的數量確定。 成人每1000kc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