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奇跡班廷與胰島素的發(fā)現(xiàn)[文檔資料]_第1頁
生命的奇跡班廷與胰島素的發(fā)現(xiàn)[文檔資料]_第2頁
生命的奇跡班廷與胰島素的發(fā)現(xiàn)[文檔資料]_第3頁
生命的奇跡班廷與胰島素的發(fā)現(xiàn)[文檔資料]_第4頁
生命的奇跡班廷與胰島素的發(fā)現(xiàn)[文檔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命的奇跡班廷與胰島素的發(fā)現(xiàn)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 大江不止渴 ”“ 病身虛俊味 ”“ 臨餐吐更食 ”“ 臥久塵及履 ” 在用詩歌記載了一系列自己的病癥之后,大詩人杜甫在一葉扁舟上溘然長逝。一時間,關于他的死因眾說紛紜: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病死、賜死 似乎坊間民眾認為,這位傳奇詩人的離世也應該帶有著某種傳奇色彩。而在現(xiàn)代醫(yī)學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杜甫死因更流行的說法是 糖尿病晚期。 杜甫所處的時代,糖尿病基本等同于慢性絕癥。雖然隨著 醫(yī)學的發(fā)展,人們已經有了對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這種疾病的頑強程度也依舊讓人們談虎色變。說到糖尿病,怎么也無法繞開的一個人,就是發(fā)現(xiàn)胰島素、給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的班廷,而定于每年 11 月 14 日的聯(lián)合國糖尿病日,也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加拿大生理學家。 陰差陽錯的偶然 母親常年的臥病在床,讓年幼的班廷萌生了做一名醫(yī)生的念頭。 18 歲時,他如愿以償地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了多倫多大學醫(yī)學院。只可惜,母親還是在班廷讀大二的時候病重離世。班廷畢業(yè)時,一戰(zhàn)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位熱血青年隨即應征入伍,成 為一名軍醫(yī)上尉,奔赴英國和法國前線。在戰(zhàn)場上,他拯救了無數戰(zhàn)士的生命,自己卻差點失去了胳膊。 戰(zhàn)爭結束后,班廷回到了祖國加拿大,先在多倫多兒童病院當了半年的住院醫(yī)生,后來又在安大略州的小鎮(zhèn)倫敦城里掛牌開業(yè)。不過,診所的經營狀況并不是很樂觀,開業(yè)28 天后班廷才等來了第一個病人。一個月下來,賬本上一共才掙了 4 美元。為了糊口,他在安大略醫(yī)學院找了一個實驗示范教員的臨時工作。也是這份工作,讓他偶然地走上了糖尿病的研究道路。 1920 年 10 月的一天,班廷正在為第二天的教學備課。在準備講解胰臟功能和 糖代謝問題的時候,班廷發(fā)現(xiàn)教科書中對這些問題的闡述都不夠全面深入,而他自己對這些問題也感到十分困惑。在當時,生理學家們已經知道了胰腺與糖尿病有關,如果切除動物的胰腺,就會引起糖尿病。早在1899 年,德國醫(yī)生敏考斯基就做過相關的實驗,他把狗的胰臟徹底切除,然后仔細地縫合傷口,日后進行觀察。后來,那只狗迅速消瘦,干渴,饑餓,無精打采,只剩下抬頭喝水的力氣,最后終于倒下,死于糖尿病。德國病理學家蘭格亨斯在他的論文中也指出,胰臟中存在著一些細小的細胞團,其結構不同于一般制造消化液的酶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就像海洋 中漂浮的小島。因而這些細胞團被稱為 “ 蘭格亨斯氏島 ” ,也就是 “ 胰島 ” 。但究竟如何提取胰島素,是人們始終無法克服的技術難關。 就在班廷為這個問題困惑的時候,他偶然間翻看了一本剛收到的新雜志,一篇名為胰島素與糖尿病的關系:通過胰腺結石案例所作的研究的文章引起了他的興趣。文中指出,在膽石形成中,如果阻塞了胰腺通向十二指腸的導管,就有可能引起胰腺萎縮。作者在動物實驗中也觀察到,結扎胰導管也能引起胰腺萎縮。班廷反復讀了這篇文章,感到十分興奮。他立即產生了一個設想,并寫在了筆記本上:“ 糖尿病狗胰管結扎,令狗 存活,直到病變腺泡從胰島中去除。試圖分離它們的內分泌液,以排泄糖尿。 ” 就這樣,一個偶然的靈感造就了一個劃時代的生命奇跡。 紀念一只狗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班廷找到了他的主任米勒教授,希望能在學校的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米勒是一個神經生理學家,對于這個問題沒有經驗,他聽后雖然表示支持,但認為自己的實驗室既無這類技術,也無這類設備,無法在本校開展。他建議班廷去找麥克勞德教授,他是一個有名的糖代謝權威,如果得到他的指導,事情就好辦了。就這樣,班廷不顧老師、親友的勸阻,關閉了診所,辭掉了臨時教師的 工作,決定一心搞研究。他專程去找麥克勞德請教。然而,事情并不順利。 時任多倫多大學醫(yī)學院副院長的麥克勞德,是當時糖尿病領域久負盛名的權威。面對班廷這個門外漢的喋喋不休,他顯得十分不耐煩。自己的偉大創(chuàng)意被如此蔑視,年輕的班廷也十分憤怒,但他還是不停地給麥克勞德寫信,闡述自己的想法。經過幾個月的交涉后,麥克勞德終于勉強答應給班廷提供幫助。兩個學生研究助理,一個實驗室, 10 條狗,兩個月的時間 就這樣,班廷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1921 年炎夏,班廷和助理貝斯特在實驗室中進行著緊張的實驗。本以為會 取得重大發(fā)現(xiàn)的班廷卻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困難。由于缺乏經驗,加之實驗環(huán)境惡劣,用于實驗的狗因為麻醉過度、失血過多、感染等各種原因一個個死去。 7個星期后,除了一堆狗的尸體外,班廷幾乎一無所獲。麥克勞德安排的第二個研究助理因為看不到希望,只在研究室待了一小段時間就離開了,班廷的未婚妻也在這個時候離他而去。 眼看著暑假就要結束,如果麥克勞德回來后發(fā)現(xiàn)研究一無所獲,他肯定會收回實驗室。無奈之下,班廷決定破釜沉舟,他賣掉了從父親那兒借錢買來的房子,又賣掉了那輛舊福特。此時的班廷不但一無所獲,而且一無所有。為了 節(jié)約研究經費,班廷和貝斯特只好走街串巷去買便宜的狗。再到后來,就經常有居民反映,自家的狗會在某個夜晚過后,突然消失不見。 1921 年 8 月 20 日,班廷為一只奄奄一息的牧羊犬注射了胰腺提取液,結果實驗效果十分顯著。第二天上午,這條狗就活蹦亂跳,搖著尾巴跟著班廷在實驗室里跑來跑去了。但由于提取液的質量并不穩(wěn)定, 9 天后,這只牧羊犬還是死去了。這只狗的死去給班廷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他躲著貝斯特,偷偷地在一邊哭得很傷心。 后來在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班廷寫道: “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條狗。我見 過病人死去,但從沒有掉過一滴眼淚。但是當這條狗死去的時候,我只想一個人待著,因為眼淚止不住地流,無論我做什么都止不住。 ” “ 橫刀奪獎 ” 在實驗遭遇瓶頸和低谷的時期,班廷和貝斯特互相鼓勵,在他們的努力下,實驗終于有了突破性的成果。班廷和貝斯特在 10 只糖尿病狗身上,共注射了 75 次以上的提取液,收到了降低血糖和尿糖的效果,特別是其中的兩只狗,一只活了 20 天,一只活了 70 天,在反復注射提取液時,狗的狀態(tài)維持得很好,提取液的治療效力是確鑿無疑的了。 雖然實驗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然有很多難題需 要解決。用他們的方法制備胰島素,手續(xù)實在太復雜,有時提取液用盡了,只有看著狗陷入昏迷最后死亡;同時,他們獲得的提取液還很不純凈,必須大力改進,以進一步應用于臨床病人。不久,他們發(fā)現(xiàn)用酸化酒精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的胰島素,因酸化可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酒精提取胰島素效果好。這就保證了胰島素的足量供應。 當麥克勞德教授從蘇格蘭休假歸來后,發(fā)現(xiàn)班廷的工作有了很大進展,于是也開始為班廷提供幫助。他請來了非常有經驗的生物化學專家科利普,負責提取液的提純??屏ζ盏牡絹頌榘l(fā)現(xiàn)胰島素做了最后的推動工作。多年以后,科利 普回憶說: “ 在那個時刻,在那個病理學老教學樓的頂樓,我獨自一人,感受到的那種激動的戰(zhàn)栗是前所未有的。 ” 經過科利普的努力,提取液已經相對較純,在動物實驗中,其有效性也得到了驗證。但當班廷要求科利普把提純方法告訴他時,卻遭到了科利普的拒絕,班廷因此還將科利普打了一頓。后來,在多倫多大學校董事會的調解下,幾個人才終于達成和解。 1922 年 5 月 3 日,在美國生理學學會大會上,麥克勞德教授代表研究小組宣讀了論文胰腺提取液對糖尿病的療效,并將提取液的名字正式命名為 “ 胰島素 ” 。大會的第二天,全世界 的報紙都在頭版刊登了發(fā)現(xiàn)胰島素的消息。 1923 年 10 月,諾貝爾獎委員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頒給了班廷和麥克勞德。但本該為此高興的班廷卻大發(fā)雷霆并拒絕領獎,因為沒有參加任何胰島素相關實驗的麥克勞德 “ 竊取 ” 了諾貝爾獎的榮譽,而一直從事這項工作、并做出突出貢獻的貝斯特卻被排除在外。此舉令麥克勞德十分尷尬,最后他也沒好意思前往領獎。雖然最終班廷還是接受了諾貝爾獎,但他還是公開表示了自己的極度不滿,并宣布要將諾貝爾獎金的一半分給貝斯特。最終,麥克勞德也只好將自己的一半獎金分給了科利普。直至今日,麥克勞德 獲得諾貝爾獎一事也依舊備受爭議,而貝斯特沒有獲得諾獎,也被稱為是諾貝爾獎的一大遺憾。 劃時代的貢獻 在胰島素沒有出現(xiàn)以前,醫(yī)生只能用 “ 饑餓療法 ” ,來遏制糖尿病的發(fā)展勢頭。然而,嚴格限量患者日常飲食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很多病人因低血糖休克猝死,或者死于慢性煎熬、營養(yǎng)不良等。成千上萬的病人在飽受糖尿病折磨后,最終失去生命。 班廷、貝斯特等人成功提取了胰島素后,糖尿病一夜之間從極難控制的頑疾變成了一個可以控制的疾病,因而拯救了成千上萬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他們不但改變了糖尿病患者的命運 ,同時也改變了糖尿病學史。 胰島素問世后不久,多倫多大學便立刻與美國的禮來( Lilly)藥廠簽訂了合約,開始制造胰島素藥品,方法幾經改良之后,終于大批量地投入生產和使用,救治了無數的糖尿病患者。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胰島素制劑也不斷改進。最原始的胰島素來自于牛或豬的胰臟組織,因為屬于異體蛋白,制劑粗糙,注射后會致使部分病人發(fā)生過敏反應,或者藥物耐受性,且作用持續(xù)的時間也較短暫,一日之內至少得打三次針,十分麻煩。 20 世紀 40 年代后,人們開發(fā)出了添加魚精蛋白的胰島素,可以延緩其在體內的吸收速度,長效型制劑從 此問世,大大減少了患者注射的次數。 50 年代中期,英國的桑格( F.Sanger)完善了胰島素的結構分析和純化,使得胰島素 “ 精制至極 ” ,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60 年代中期,中國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及至70 年代末,制藥技術發(fā)生了革命性進步,應用分子生物學高科技,將人類胰島素基因植入細菌的 DNA 當中,靠快速倍增繁殖的細菌來復制合成胰島素,既經濟快捷,又沒有人體排異性,人類自此告別了動物型胰島素時代。如今市面上應用的所有胰島素,均已是由這種基因重組技術得出的產品了。 據統(tǒng)計,在 1897 年, 1 個被診斷為糖尿病的 10 歲男孩的平均生存期是 1.3 年, 30 歲和 50 歲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別是 4.1 年和 8 年。而到了 1945 年, 10 歲、 30 歲和 50 歲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卻可分別繼續(xù)生活 45 年、 30.5 年和15.9 年。有人估計,在班廷等人成功提取胰島素后的 50 年中,胰島素至少拯救了 3000 萬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這位熱血醫(yī)生再次參與到戰(zhàn)地醫(yī)療工作當中,作為一名少校在加拿大軍隊服役。不幸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