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某5層框架中學教學樓結構設計計算書_第1頁
學士某5層框架中學教學樓結構設計計算書_第2頁
學士某5層框架中學教學樓結構設計計算書_第3頁
學士某5層框架中學教學樓結構設計計算書_第4頁
學士某5層框架中學教學樓結構設計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目錄摘要 . I ABSTRACT . II 緒論 . - 1 - 第一部分 設計任務書. - 2 - 1 設計題目 . - 2 - 2 設計目的及要求. - 2 - 3 建筑功能及要求. - 2 - 3.1 建筑功能要求 . - 2 - 3.2 建筑等級- 2 - 3.3 規(guī)劃及其他要求- 2 - 3.4 結構類型- 3 - 4 - 3 - 4.1 建筑基本技術條件- 3 - 4.2 工程地質條件 . - 3 - 5 設計i 8.1 工程簡介 . - 8 - 8.2 課題條件要求 . - 8 - 8.3 設計的基本ii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 13

2、.3 框架框架截面設計 . 6215.1承載力抗力調整系數(shù) . 62 15.1.2 框架梁 . 6215.1.3框架柱 . 6715.2抗震條件下框架柱的截面設計 . 7015.3計算非抗震條件下框架柱的截面設計 . 73 16 現(xiàn)澆板設計. 77 16.1 設計參數(shù) . 7716.2計算結果: . 77 16.3 跨中撓度驗算: . 78 17 基礎設計 . 8217.1基礎梁截面尺寸的選取 . 8217.2荷載選用 . 8217.3基礎截面設計 . 8217.4地基承載力及基礎沖切驗算 . 8317.5基礎底板配筋計算 . 86 18 樓梯設計 . 8918.1樓梯板設計 . 8918.2

3、平臺板設計 . 9018.3平臺梁設計 . 90結語 . 92參考文獻 . 93致 謝 . 94iiiXXXXXX中學教學樓建筑結構設計摘要該計算書主要包括八個部分:結構選型、水平力作用下的框架結構計算、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橫向框架內力組合、截面尺寸設計、板的設計、基礎設計、樓梯設計。設計主體是五層框架結構,選擇一榀框架計算??蚣芙Y構的計算部分包括:梁板柱尺寸的初步確定,重力荷載標準值的計算,橫向框架側移剛度的計算,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和側移計算,水平風荷載作用下的側移驗算,(風荷載作用在內力組合時不與考慮)。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內力計算,主要包括恒荷載和活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4、內力組合主要是水平地震作用、恒荷載作用、活荷載作用之間的組合。截面設計包括梁的截面設計和柱的界面設計,梁的界面設計包括正截面驗算和斜截面驗算,柱的截面設計包括軸壓比的驗算和正截面驗算和斜截面驗算和結點設計。板的設計采用的是雙向板?;A設計包括荷載計算,基礎承載力計算,沖剪驗算,基礎配筋計算。樓梯設計包括梯段設計、平臺梁設計、平臺板設計、樓梯的配筋計算。關鍵詞:框架結構,基礎,梁,柱,板,樓梯IXXXXXAbstractThe book mainly including eight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the calculation of framework

5、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the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ion under the vertical loads, the internal forces composition of horizontal framework ,the design of section size ,the design of plate,the design of basis,the design of staircase.The object of design is five-story frame structure. Choo

6、se one load of the frameworks to calculate.The calculation of framework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initial assurance for the size of the beam, the plate and the colum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andard values of gravity load ; The sway stiffness calculation of the horizontal framework ; the internal fo

7、rces calculation and the checking of sway under the horizontal earthquake forces ;the checking of sway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 of wind.(Wind load is out of consideration when the internal forces composition)The internal forces composition of horizontal framework maily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un

8、der the live load and the constant load .The internal forces composition mainly is the composition of horizontal earthquake forces,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The section design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beam , column .the design of beam including:the checking of positive section and oblique sec

9、tion.The design of column including: the checking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and the positive section and the oblique section,the design of node.When design the plate considers its two-way plate.Basis design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punching and reinforcement.The design of st

10、aircase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bench,the beam of platform,the plate of platform and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 of staircase.IIKEY WORDS: framework structure, basis, beam, column plate, staircaseIII緒論緊張忙碌且充實的畢業(yè)設計轉眼間即將過去了,這也意味著四年大學生活即將結束。經(jīng)過四年大學的學習和實踐,我迎來了畢業(yè)設計的考驗。我的畢業(yè)設計的題目是:XXXX中學教學樓建筑結構設計。在此我想說的是這

11、次畢業(yè)設計得到了很多老師和同學的指點和幫助。經(jīng)歷了這次畢業(yè)設計,自己再很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對結構專業(yè)課程的一次回顧、總結與提高。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有所用,它是將知識轉化成實踐和能力的一個過程,而畢業(yè)設計正是如此。因此對我們尤其重要,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累加,更是將已往所學知識個很好的深化認知的過程。在設計過程中讓我們對房屋建筑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筑結構、抗震結構、工程荷載、基礎工程等專業(yè)課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畢業(yè)設計是在我的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課題的選擇到設計的最終完成,老師都給予我很多的幫助。每次有問題時,X老師都會

12、耐心認真的解答。在這里鄭重的像杜老師表示真摯的感謝。同時在這個畢業(yè)設計中,也得到了很多同學的幫助,在次表示感謝。在設計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因為還有很多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無言的幫助,而我卻無法一一羅列在此!在這里請所有幫助和支持過我的人接受我最誠摯的謝意!框架結構設計的計算工作量很大,在計算過程中以手算為主,輔以一些計算軟件的校正。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妥和疏漏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1 - 1 設計題目設計題目:框架教學樓:XXXXX中學教學樓建筑結構設計。 2 設計目的及要求設計目的:通過本畢業(yè)設計,培養(yǎng)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知識分析和解決土木建筑工程

13、設計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及動手能力,養(yǎng)成嚴、求實、具體要求:(1) 堅持“適用、安全、經(jīng)濟、美觀”的設計原則。(2) 掌握與本設計有關的設計規(guī)范及有關規(guī)定,并會正確應用。(3) 要求建筑設計部分設計方案合理、適用、美觀。結構部分合理選擇結構形式,掌握框架結構的計算方法及結構要求。(4) 培養(yǎng)繪制施工圖的能力,圖紙不僅達到數(shù)量要求,而且要確保質量。建筑功能及要求。 3 建筑功能及要求擬建本教學樓為永久性建筑,建筑層數(shù)56層,總建筑面積約為6000m。 3.1 建筑功能要求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在功能和結構上要分區(qū)合理,必須依據(jù)教學樓規(guī)模、類型、等級標準,根據(jù)學?;丨h(huán)境條件及功能

14、要求,進行平面組合、空間設計。在整個設計中,突出校園文化的人文特色,體現(xiàn)均質、優(yōu)美、共享、有序的建筑特點。建筑規(guī)模:本教學樓教室數(shù)量在2040間左右。布局描述:每層樓都設有教師休息室,并設有男女衛(wèi)生間。 3.2 建筑等級耐久性II級,耐火等級2級 3.3 規(guī)劃及其他要求要求立面處理簡潔大方,突出校園文化的人文特色,體現(xiàn)均質、優(yōu)美、有序的建筑 - 2 - 2 3.4 結構類型結構型式:框架結構 4 建筑基本技術條件及設計要求 4.1 建筑基本技術條件本次設計的任務是為建筑規(guī)模:(1) 建筑面積:45005500m2(2) 層數(shù):56層(3) 建筑:要求教室數(shù)在24左右。(4) 氣象條件主導風向:

15、西南風,全年平均風速為4.5m/s,最大風速為18m/s,基本風壓為0.4kpa。 全年平均降雨量:818.9 mm。最熱月相對濕度:80%。雪荷載:基本雪壓0.45kN/m2 (水平投影)。風荷載:基本風壓0.35kN/m2 (10m標高處)。 4.2 工程地質條件場地類別為類場地 5 設計內容圖紙及歸檔要求 5.1 建筑部分按照:建施1、建施2排序,設計的建筑施工圖有:總平面圖 1:500建筑平面圖(包括首層、標準層、頂層) 1:100頂層排水平面圖 1:200/1:300立面圖(24個) 1:100剖面圖(通過門窗或較復雜部位剖切) 1:100/1:50- 3 -設計說明書(材料做法表、

16、門窗數(shù)量表) 5.2 結構部分按照:結施1、結施2排序,設計的結構施工圖有:基礎平面、剖面圖平面結構布置圖(24張)梁板模板圖局部大樣圖5.3 圖面要求圖紙可用計算機繪制,也要有手工繪制。布局勻稱、圖面整潔、線條圓滑、符號正確、符合建筑制圖標準、尺寸完善。 計算正確、說明清楚、詞語簡練、用詞恰當、字跡工整。 5.4 歸檔書寫要求正面:學校全稱,畢業(yè)設計題目、結構形式、班級、姓名、完成時間。背面:目錄,要求按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設計三部分將說明書、計算書、圖紙一一寫明。 計算書:一律用A4紙排版打印,頁邊距上2.8cm下2.5cm左2.5cm右2.5cm;論文正文用小四號宋體字,章及章標題用

17、小三號黑體,節(jié)及節(jié)標題用黑體,字號與正文相同,圖表號及標題用五號宋體,。頁眉:宋體、四號,居中排列;頁眉內容為:“安徽理工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頁腳:宋體、五號,居中排列,頁腳內容為頁碼。筆趣閣-筆下文學- 4 -教學樓設計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人們多把教學樓設計的著眼點放在“教學”字上,旨在如何滿足“教學”這一基本需求上考慮問題。于是,為數(shù)眾多的教學樓模式單一,空間乏味,很難與城市總體規(guī)劃目標相適應。教學樓不僅是學生上課學習的場所,也是學生開環(huán)境相適應的設計理念。 6 建筑平面設計 6.1 教學區(qū)的布置教學區(qū)的建筑平面圖布置見圖6.1所示。圖6-1 建筑平面圖- 5 -教學樓的教室是教學樓

18、建筑中的主要部分,課桌椅的排距要求:中學不宜小于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于550mm。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于300。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于2000毫米;教室最后一排課桌后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中學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應設置不小于600mm的橫向走道。 6.1.2 房間的門窗間用途、房間大小、安全疏散等設計要求。 6.2 輔助使用房間 6.2.1 衛(wèi)生間教學樓每層應設廁所,教職工廁所應于學生廁所分設,當學校運動場中心距教學樓內最近廁所超過90米時,可設外廁所,其面積宜按學生總人數(shù)的百分之十五。教學樓的廁所的位置,應便于使用和不影響環(huán)境衛(wèi)

19、生。在廁所入口處宜設前室或設遮蔽措施。廁所內均應設水池地漏,教學樓內廁所應按每90人應設一個洗手盆計算。 6.2.2 教師辦公室、休息室教師辦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備課及教學活動,教學樓中宜每層或隔層設置教師休息室,教師休息室和辦公室宜設洗手盆、掛衣鉤、電源插座等。 6.3 交通聯(lián)系部分 6.3.1 樓梯教學樓的樓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每段賭東道樓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級,并不應少于3級。梯段與梯段之間,不應設置遮擋視線的隔墻。樓梯坡度不應大于300樓梯梯段的竟寬度不大于3000時宜設中間扶手。樓梯井的寬度不應大于200mm當超過200mm時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內樓梯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

20、應小于900mm。室外樓梯欄桿及水平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小于1100mm。 6.3.2 走道走廊起到連接水平方向各個分區(qū)的交通聯(lián)系作用,考慮到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 - 6 -于1500mm。走道高差變化處必須設置臺階時,應設于明顯及有天然采光處,踏步不應少于三級,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外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地于1100mm。欄桿不應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6.3.3 出入口及門廳因室外地平標高設計為-0.450m,故樓梯間出入口處設四步臺階,懸挑雨篷。在主要出入口處設計門廳,下設四級臺階和車行坡道。主要門廳要滿足交通和防火,寬敞明亮便于交通,滿足安全要求。安全出口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90

21、0mm合班教室的門洞寬度不小于1500mm。 7 建筑空間和立面設計 7.1 層數(shù)層高2學區(qū),三區(qū)為交通聯(lián)系部分。內走廊采用3,底層層高采用3.9m其它層高為3.6m,室內外高差0.6m。建筑立面設計,本建筑除了在功能上滿足教學的要求外,立面造型也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其格調簡潔清新,典雅大方。設計方案中,窗均為灰白塑鋼玻璃窗。窗間墻外貼淺藍色飾磚,與海洋顏色相稱。其他部位采用淺藍色外墻涂料粉刷,和周圍公共建筑環(huán)境融為一體。 7.2 建筑立面設計本建筑除了在功能上滿足學生的使用要求外,立面造型也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其格調簡潔清新,典雅大方,符合整個城市格調。設計方案中,窗均為灰白塑鋼玻璃窗。

22、窗間墻外貼淺藍色飾磚,與周圍顏色相稱。其他部位采用灰白色外墻涂料粉刷,和周圍公共建筑環(huán)境融為一體。- 7 - 8 工程概況 8.1 工程簡介建筑地點:合肥市2建筑介紹:建筑面積約5000m板厚度取100mm,填充墻采用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門窗使用:大門采用鋼框玻璃門,其它為木門,窗為塑鋼門窗。尺寸詳見門窗表。 地質條件:經(jīng)地質勘察部門確定,此建筑場地為二類近震場地,設防烈度為7度。 柱網(wǎng)與層高:本教學樓采用柱距為7.2m的外廊式柱網(wǎng),教室跨為7.2m,走道跨2.4m.底層層高取3.9m,標準層層高取3.6m。 8.2 課題條件要求依本課題要求合理安排場地,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環(huán)境,平面布置合理,通

23、風采光良好,實用性強,立面造型新穎,有民族風格,具有個性與現(xiàn)代感。fk=220 kN/m2基本不考慮地基土的變形驗算,其承載力為。建筑場地的主導風向按所在地氣象資料得到。室內的高差按600 mm考慮,其中標高相當于馬路中心相對標高??拐鹪O防要求:設防烈度7度(0.1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場地類別為II類場地。 8.3 設計的基本內容結構計算書包括結構布置,設計依據(jù)及步驟和主要計算的過程及計算結果,計算簡圖,主要內容如下:(1)地震作用計算(2)框架內力分析,配筋計算(取一榀)(3)基礎設計及計算(4)板、樓梯的設計計算 8.4 設計資料 8.4.1 氣象條件基本風壓0.35 kN/m2-

24、 8 -此處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采用 主導風向:東南風 8.4.2 抗震設防按7級近震, 地震分區(qū)為一區(qū); II類場地設計 8.4.3 地基土承載力 8.4.4 其它條件室內外高差450mm。k - 9 -根據(jù)該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設計的要求,進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設計。圖9-1是標準層平面網(wǎng)柱布置。主體結構共5層,底層層高3.9m,層高均為3.6m。填充墻采用240mm厚的粘土空心磚砌筑。門為木門、門洞尺寸1.0m2.4m。窗為塑鋼窗,洞口尺寸為1.5m1.8 m、2.1m1.8 m等。樓蓋及屋蓋均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圖9-1 柱網(wǎng)布置及一榀框架圖- 10 -

25、10.1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確定梁柱的混凝土設計強度:C25(fc=11.9N/mm2,ft=1.43N/mm2) 10.1.1 梁截面尺寸的初步確定(1)橫梁 a: 截面的高度:1/121/8的跨度(為滿足承載力、剛度及延性要求)h =(1/121/8)7200600900,h =(1/121/8)2400200300,則教室梁高度: h=600;走道梁高度:300 b: 梁截面寬度可取1/31/2梁高,同時不宜小于1/2柱寬,且不應小于250。b =(1/2) (2)縱梁 a: 截面的高度:1/121/8的跨度(為滿足承載力、剛度及延性要求)L1 h =(1/121/8)4400367

26、550,即截面高度: 375565 取400 b: 梁截面寬度可取1/31/2梁高,同時不宜小于1/2柱寬,且不應小于250。b =(1/31/2)400=133200即截面寬度: 133200則邊跨梁寬度:b250L2: h =(1/121/8)3900325487,即截面高度: 325487 取400 b: 梁截面寬度可取1/31/2梁高,同時不宜小于1/2柱寬,且不應小于250。b =(1/31/2)400=133200即截面寬度: 133200則邊跨梁寬度:b250L3: h =(1/121/8)4500375563,即截面高度: 375563 取400 b: 梁截面寬度可取1/31/

27、2梁高,同時不宜小于1/2柱寬,且不應小于250。- 11 -即截面寬度: 133200則邊跨梁寬度:b250L4: h =(1/121/8)4050338506,即截面高度: 338506 取400 b: 梁截面寬度可取1/31/2梁高,同時不宜小于1/2柱寬,且不應小于250。b =(1/31/2)400=133200即截面寬度: 133200則邊跨梁寬度:b250L5: h =(1/121/8)3000250375,即截面高度: 250 取375b: ,250b =(1/31/2)400=133200即截面寬度: 133200則邊跨梁寬度:b250L6 h =(1/121/8)72006

28、00900,即截面高度: 600900 取600 b: 梁截面寬度可取1/31/2梁高,同時不宜小于1/2柱寬,且不應小于250。b =(1/31/2)600=200300即截面寬度: 200300則邊跨梁寬度:b250綜上:L1L5全部視為L1, 10.1.2 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確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一般根據(jù)柱的軸壓比限值按下列公式估算: n (1-1) N=bFgEAcN/mNfc 式中:N柱的組合的軸壓力設計值;F按簡支狀態(tài)計算的柱的負載面積;gE折算在單位建筑面積上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可根據(jù)實際荷載計算,也可近似取1215kN/;b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后柱軸壓力增大系數(shù),邊柱取1.3,不等跨內柱

29、取1.25,等跨 - 12 -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fc11.9 kN/ , ft1.43 kN/ 邊柱: AcbFgEn/mNfc(1.34.43.6151035)/(0.911.9) 1.44105mm2中柱: AcbFgEn/mNfc(1.254.84.4151035)/(0.911.9) 1.85105mm2按上述方法確定的柱截面高度hc不宜小于,350mm,柱凈高與截為方便計算取柱截面尺寸為: 底層教室邊柱、中柱取600mm600mm;走廊邊柱取500mm500mm;其他層教室邊柱、中柱取500mm500mm;走廊邊柱取400mm400mm; 由以上計算可得梁柱的截面尺寸

30、,列表如下表10-1 梁、柱截面尺寸層次 5 4 3 2 1教室梁 250600 250600 250600 250600 250600走道梁 250300 250300 250300 250300 250300縱梁 250400 250400 250400 250400 250400教室邊柱 6006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中柱 6006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走道邊柱 500500 400400 400400 400400 400400注:梁、柱配筋均采用C30混凝土施工 10.1.3 板的截面尺寸初步估計根據(jù)實際情況

31、和設計要求,板厚?。?h=100mm 10.1.4 梁的計算跨度框架梁的計算跨度以上柱形心線為準,而墻中心線是與軸線重合的,所以柱的形心與軸線發(fā)生偏移,造成計算跨度與軸線間距不同。- 13 -底層:3.9+0.6+0.5=5.0m。注:底層層高3.9m,室橫向框架計算簡圖及柱編號10.2重力荷載的計算10.2.1屋面及樓面永久荷載(恒荷載)標準值 1.屋面其按屋面的做法逐項計算均布荷載:吊頂處不做粉底,無吊頂處做粉底,近似取吊頂來參與計算,粉底為相同重量:其屋面構造做法如圖10-2所示,按圖10-2來計算屋面恒載,其結果如下: 屋面:35厚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0.84kN/m2三氈四油防水層

32、0.30kN/m2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 0.40kN/m 150厚水泥防水珍珠巖塊保溫層 1.5kN/m2 100厚鋼筋混凝土板 2.5kN/m2 粉刷層 0.4kN/m2合計 6.04kN/m2- 14 -2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經(jīng)計算可得:屋面的長邊長:34.2m屋面的短邊長:9.6m那么屋面恒荷載標準值為:34.29.66.04=2015.88KN2.樓面樓面的做法如圖10-3所示,按圖示各層進行組合來參與計算樓面恒載大小。 樓面:水磨石面層 0.65kN/m2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 0.4kN/m2100厚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 2.5kN/m2粉刷層 0.4kN/m2

33、合計 3.95kN/m2因而得到樓面均布恒載標準值:34.29.63.95=1296.86KN10.2.2屋面及樓面可變荷載(活荷載)標準值1.屋面計算重力荷載代表值時,僅考慮屋面雪荷載作用34.29.60.45=147.74KN2.樓面根據(jù)荷載規(guī)范,樓面活載按2.0KN/m2來參與計算:34.29.62.0=656.64KN表10-2 屋、樓面恒活載荷載類別恒載活載 屋面長邊 34.2 34.2 屋面短邊 9.6 9.6 屋面重度 6.04 0.45 樓層重度 3.95 2 屋面恒載 1983.05 147.74 樓層恒載 1296.86 656.6410.2.3梁柱的自重此處計算包括梁側面

34、、梁底面,柱的側面抹灰重量:- 15 -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1梁的自重在此計算過程中,梁的長度按凈跨長度,即把梁的計算跨度減掉柱的寬度來參與計算過程:例:L1:長度=7.2-0.5=6.9m(扣除一個柱寬)L2:長度=2.4-0.2-0.25=1.96m(扣除柱寬)表10-3 梁自重寬:0.3+20.02=0.34m 0.25+20.02=0.29m 高:0.6+10.02=0.62m 0.4+10.02=0.42m 0.45+10.02=0.47m(2)此處抹層按近似與梁相同,按每立方25 KN計算 (3)梁的長度都按凈跨長度計算2.柱的自重注:(1)柱因四面抹灰,與梁相同辦法

35、處理,邊長=0.5+0.022=0.54m (2)抹層記入柱內,按每立方25 KN計算10.2.4墻體的自重墻體為240厚,兩面抹灰,近似按加厚墻體計算(考慮抹灰重量),采用機器制普通磚,依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磚自重為15KN/m3,其計算如表3所示:(此處門窗暫不考慮,為預留洞考慮)墻體為240mm厚粘土空心磚,外墻面貼瓷磚(0.5KN/m2),內墻面為20mm厚抹灰,則外墻單位墻面重力荷載為:0.5+150.24+170.02=4.44KN/m2內墻為240mm粘土空心磚,兩側均為20mm厚抹灰,在內墻單位面積重力荷載為:150.24+170.022=4.28KN/m

36、2木門單位面積重力荷載為0.2 KN/m3,鋼框玻璃窗單位面積重力荷載取0.4KN/m3注:(1)墻厚=240+202=280mm(考慮抹灰層)(2)單位面積重為 10.2819=5.32KN/m- 16 -2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3)女兒墻自重墻體為120單磚,女兒墻高為1200,外墻面貼瓷磚(0.5 KN/),6.049.634.2(屋面恒載)+0.50.459.634.2(雪載)+551.785(縱橫梁)+534.60.5(半層柱)+(9.6+34.2)21.24.44(女兒墻)+4.28(28.8-0.54)(1.8-0.5)+(30.3-80.5)(1.8-0.35)-

37、1.80.55(半內墻)+4.44(9.6-0.52)(1.8-0.5)2+(34.2-80.5)(1.8-0.35)-3.00.810(半外墻)+(1.80.650.2+3.00.8100.5)(門窗)=3832.34KN- 17 -5)0.24(活載)+551.785(縱橫梁)+534.6(上下半層柱)+4.28(28.8-0.54)(3.6-0.6)+(30.3-80.5)(3.3-0.45)-1.82.45(上下半 3.959.634.2(樓面恒載)+0.52.09.3433.96-(28.8+30.3-1.85)0.24(活載)+511.785(縱橫梁)+(534.6+742)0.5

38、(上下半層柱)+4.28(28.8-0.54)(1.8+2.5-0.6)+(30.3-80.5)(1.8+2.5-0.4)-1.82.45(上下半內墻)+4.44(7.2-0.5)2+(2.4-0.45)(1.8+2.5-0.6)+(34.2-80.5)(1.8+2.5-0.4)+(1.82.460.2+3.0)重力荷載代表值如圖10-4所示3832.34kN 3745.55kN 3745.55kN3745.55kN4472.055kN圖10-2 重力荷載代表值- 18 -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 11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結構的側移和 D=ac122ich(3-1)其中ac為柱側移剛度修正系數(shù),K為梁柱線剛度比,不同情況下,ac、K取值不同。KK=b對于一般層:2Kc(3-2)ac=K2+K (3-3)bKK=對于底層:2Kc-(3-4)ac=0.5+K2+K (3-5)- 19 -XXXX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如3-7表所示:表11-2 柱側移剛度修正系數(shù)ac柱的線剛度見表10-7所示,橫向框架柱側移剛度D值見表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